时间:2023-03-09 09:38: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方高等院校后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包括基础建设、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学生生活管理等。一直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后勤管理大多属于“学校办社会”模式,这一模式给后勤管理工作带来极大负担,严重影响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1985年我国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走向社会化。1999年国务院印发《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其掀起了新一轮更为彻底的高校后勤改革浪潮。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各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社会服务、依托学校、校际联办等具有创造性的3种改革模式。
一是社会服务改革模式。指的是将地方高校的后勤业务通过社会化招标工作,交由第三方服务企业进行后勤管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后勤困难,成效显著。如,常州大学立足于自身实际,改变以往学校自办后勤的模式,向外引进物业、餐饮、后勤配套等相关企业,在治安、食堂、保洁、宿舍管理等方面实施社会化管理。经过公开招标程序,签订协议,形成契约关系,明确高校和服务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界限,以及各自的责任。合同对第三方服务企业的配套服务、管理及相关经济活动,作出明确规定。一方面规范了企业的行为,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同时兼顾学校师生和服务企业的切身权益。除此之外,高校按照“点、线、面”的原则,实施分层管理机制,设立信息收集、归纳、整合、处理及反馈程序,强化学校与服务企业的工作协调性,不断简化办事流程,促进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
二是依托学校改革模式。指的是后勤实体仍然依托高校而存在,由高校承办后勤工作,但实施去行政化管理模式,进行资产剥离,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如,河北大学通过成立后勤集团,将学校教学管理同后勤相剥离,学校方面仅设立后勤管理处,发挥制订服务需求、监督集团工作的职能。随后,该校后勤集团注册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赫达实业有限公司,将公司与集团之间的产权关系进行彻底厘清,后勤集团除为河北大学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之外,还能够进入社会市场,向外争取更多的业务和利润。除此之外,后勤集团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由河北大学控股,员工参股,集团员工具有雇员、股东的双重身份,他们在进行服务的同时也能参与集团分红,既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又保障了服务质量。随着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后勤集团重新规划,按照服务、保障、经营等工作类别细化部分分工,打造职业化后勤。目前,集团已经成功实现了经营利润点的转移,开始从校外经营性项目中获取利润,并将其全部回馈给校内的传统后勤项目,真正做到了“服务不讲利润”。
三是校际联办改革模式。指的是通过所在地政府部门主导、各地方高等院校联合,共同成立规模相对较大的后勤公司,以联办后勤的方式为高等院校提供后勤服务。校际联办这一改革模式实现了对后勤资源的组合优化,打破了传统的一校一户办后勤的发展格局,形成了规模效益,实现了资源共享,创新了区域化统筹后勤服务。如,在市政府的主导下上海市的35所高校共同集资组建成立了高校后勤服务有限公司,这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校际联办后勤服务企业。该公司充分发挥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优势,为全市的几万高校师生提供物业服务、学校餐饮、团体配货、校内超市等一系列专业化生活服务,成为上海地区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依托多家高校共同联办后勤服务,能够充分借助各个高校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特色,形成规模化、集群化效益,高校自身不再独立直接承办后勤业务,使得后勤服务真正迈向了市场化、专业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地方高等院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应当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运行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创新,逐步走向一条富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后勤管理发展之路,为切实推动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顾曹林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