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3篇

时间:2023-03-14 15:21: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3篇

传统历史街区保护篇1

近年,福州市政府出台《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文件,重申了上下杭历史街区作为福州历史城区中轴线重要组成部分的核心地位[1]。本文通过对上下杭历史街区景观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获取有效数据,结合相关基础理论,通过AHP法建构历史街区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并展开评估,在综合考量各项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

1历史街区景观感知评价释义与研究现状

1.1历史街区景观感知要素

历史街区景观感知评价从环境心理学和景观美学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人、地、物、时空四大要素。其中,居民和游客作为人的感知研究对象,街区整体景观环境作为地的感知研究对象,文化、设施和商业环境等作为物的感知研究对象,游览时间和空间距离作为时空的感知研究对象,基此再细化感知元素进而构建感知体系。

1.2上下杭历史街区景观研究现状

笔者对上下杭历史街区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现存的景观研究尚存以下不足:其一,对景观评价的研究较少且深度有限,多为定性研究,缺乏从景观感知出发,建立标准定量评价体系对历史街区的量化研究。其二,只关注物质层面,缺乏精神层面的考虑。因此,为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本文运用AHP法构建上下杭历史街区景观感知评价体系,为街区景观发展提供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并提出建议。

2评价指标选取

2.1指标筛选原则

评价体系选取的指标应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代表性原则。运用科学方法构建体系;综合考虑当地综合环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且指标因子覆盖全面而不重复,保证指标选取的科学有效。

2.2指标选取借鉴依据

表1根据表1专业文献梳理可知,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考虑评价指标:(1)物质环境、文化环境;(2)街区空间、建筑景观保护;(3)基础设施服务与交通空间;(4)旅游功能与使用者心理;(5)业态氛围与街区特色延续。本文的指标选取在借鉴以上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丰富上下杭历史街区的景观感知评价指标因子,建立相应的景观感知评价体系。

3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景观感知评价体系指标选取与构建

3.1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

在借鉴常用景观评价因子基础上,本文从历史街区的建筑、景观、设施等多方面入手,筛选体验者感知、空间感知、业态感知、公共设施感知四个层面评价指标,确立了由4项基准层、8项准则层、62项指标层构成的评价体系(表2).

3.2计算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AHP法邀请30位专家(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参与标值进行权重分配,并录入yaahp软件计算,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计算检验,各级指标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因此,所得问卷结果可信度较高,最终得到福州市上下杭历史街区景观感知评价指标权重表。

3.3景观感知综合测评模型

为做出更全面的评价,在得到景观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后,针对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调研所访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人数比约为1∶5,各年龄层次人群数量基本保持一致)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1份,利用公式CEI=S/SO×100%,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综合指数越高表示程度越好,反之越差。

4基于景观感知理论的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困境与策略

4.1体验者感知评价与改善建议

4.1.1外来人员感知

关于外来人员感知三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新鲜感>认可度>包容度。其中,新鲜感评价因子包括文化、场所、事物新鲜感因子,认可度评价因子包括文化认可、游览舒适、重游意愿度因子,包容度评价因子包括空间安全、沟通舒畅、公平度因子。综合评分显示,外来人员对文化新鲜感评价较高,场所与事物新鲜感体验不足;对游览舒适度评价较高,重游意愿度略优于文化认可度但均有不足;对公平度评价较高,沟通舒畅度次之,空间安全感最为不足。因此,针对街区新鲜感感知的提升应着力于加强场所与事物新鲜感提升,布局创意场所,提升整体新鲜感。针对街区认可度感知提升应着力于对外来人员文化认可与重游意愿的强化,增强街区历史文化宣传,丰富各类文化业态与展示布局。针对街区包容度的提升应着力于空间安全感与沟通舒畅度的强化,加固危旧历史建筑,增加空间安全设施(如河边护栏、安全提示牌等)布置,加大安保投入,而对沟通舒畅度的提升则应着力于优化景观节点设计,规划与自然亲密结合的沟通场所,增配街区服务与志愿者,拉近街区“沟通距离”。

4.1.2本地居民感知

关于本地居民感知三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归属感>认同感>舒适度。其中,归属感评价因子包括空间归属感、常住意愿度,认同感评价因子包括历史、家园以及文脉认同感因子,舒适度评价因子包括环境舒适度与生活经济性因子,综合评分显示,受访者对空间归属感评分较高,但常住意愿度不足;对文脉认同感与历史认同感评分较高,家园认同感不足;对环境舒适感评分较高,但生活经济性不足。经调研与深入访谈发现,由于近年商业化导致的部分政策管制与外来资本涌入等原因,导致本地居民常住意愿度陡降。受访者家园认同感不足的原因来自对居住品质的更高追求,生活经济性的不足则源于随街区知名度与客流量的提升导致上涨的物价提升了生活成本。因此,针对常住意愿问题,建议尽量留住街区内拥有传统手工技艺的原住民,引导其利用既有住房经营发展街区的“人文特色”,留住街区的“乡愁”。针对部分常住街区老旧房屋,追求更高居住品质的原住民,笔者认为若其房屋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政府可优先给予政策支持,征迁安置于现代化小区。关于生活经济性的问题则建议给予本地居民适当的生活补贴,以缓解经济压力。

4.2空间感知评价与改善建议

4.2.1自然空间感知

关于自然空间三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河流空间>光线空间>绿植空间。其中,绿植空间评价因子包括覆盖率、美观度、经济性因子,光线空间评价因子包括日照烈度、色调舒适度、明暗舒适度,河流空间评价因子包括水景美观度、河流线型、曲折度。综合评分显示,受访者对美观度和经济性评分较高,绿植覆盖率评分较低;对日照烈度与色调舒适度评分较高,明暗舒适度评分较低;对河流线型和曲折度评分较高,水景美观度评分较低。经深入调研发现,目前,街区内仅在院落及三捷河沿岸有少量绿化,完整的景观大树仅15棵,绿植空间缺失感严重。虽然上下杭地处南方,日照充足,但由于街区内建筑密度较大、部分街巷与角落空间光线不足,导致人群明暗舒适度欠缺。同时,街区内三捷河道水质环境与美观度较差。因此,应加强街区内植被、土壤的保护,优化景观节点与绿植搭配,增加绿化覆盖率。针对街区明暗舒适度的问题,应着力于通过优化建筑室内外采光、整治街区内“握手楼”、整改街区边高大居住楼以降低光线遮挡、定期修剪景观绿植以增加其透光率等措施入手优化光线空间。针对水景美观度问题,建议对三捷河采取引疏浚、清淤、引入活水与截污等措施优化滨水环境与水岸空间。

4.2.2人工空间感知

关于人工空间三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建筑空间>街巷空间>景观空间。其中,建筑空间评价因子包括历史建筑特色、功能和形式,街巷空间评价因子包括街巷格局完整性、特色延续性和原真性,景观空间评价因子包括石刻、假山、石桥、雕塑、牌坊、夜景照明实用性与美观度因子。综合评分显示,历史建筑特色和历史建筑形式评分较高,历史建筑功能评分较低;历史街巷特色延续性评分较高,历史街巷格局完整性和原真性评分较低,夜景照明实用性评分较低。经深入调研发现,历史建筑的总体商业活性偏低。此外,街区内原有空间风貌受到了一定破坏,店面装修及广告设置不规范,部分夜景照明系统缺失较严重,影响街区夜间游览体验。因此,对现状历史建筑保护改造应在保持人文特色的基础上丰富商业功效。严格保护各要素与整体立面形态以保证街区总体风貌。编制历史街区夜景专项规划,合理统筹夜景照明体系,营造活力街区氛围。

4.3业态感知评价与改善建议

4.3.1人文业态感知

关于人文业态感知两大项6小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历史文脉>民俗特色。其中,历史文脉评价因子包括文脉种类丰富度、历史人物知名度、历史事件影响力因子,民俗特色评价因子包括民俗节庆活动延续、传统手工艺保存、民俗产业活化因子,综合评分显示,除传统手工艺保存与民俗产业活化因子外,其余因子的评分都较高,受访者普遍能感受到街区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俗延续。因此,建议加强文化宣传,定期开展名人故居和传统手工业的参观活动。

4.3.2商业业态感知

关于商业业态感知两大项6小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业态经营活跃性感知>商业氛围感知。其中,业态经营活跃性评价因子包括人均消费水平,日均人流量、店铺租金,商业氛围感知因子包括商业知名度、品牌辐射度、商铺开发规模,综合评分显示,各因子评分较高,但品牌辐射度和商铺开发规模评分较低,现状商业业态以餐饮、生活零售为主体,与原先人文底蕴结合不足,商业业态较单一。因此,建议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新兴商业资本,淘汰部分低效业态,进行商业功能的置换与更新,带动街区经济发展。

4.4公共设施感知评价与改善建议

4.4.1市政基础设施感知

关于市政基础设施感知两大项7小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设施完善度感知>设施景观性处理。其中,设施景观性处理的4个因子评分都较低,设施大多没有进行景观化处理,部分生锈老化,严重破坏景观。而设施完善度感知评价因子中关于照明、排水、排气系统完善度因子的综合评分上,排气系统完善度评分较高,照明和排水系统完善度评分较低。因此,建议对街区内市政设施严格依照景观导则进行美化,尤其在设施的立面美化设计上可采取贴近街区生活气息的漆画、水墨画等形式,使市政设施能优雅地融于街区环境中。夜景照明与给排水设施的优化布设因前文已有赘述,笔者不再详议。

4.4.2公共服务设施感知

关于公共服务设施感知两大项4小项指标,按综合评分等级高低排序:设施完善度感知>交通可达性感知。其中,交通可达性评价因子包括对内、对外交通便捷度因子,综合评分显示,对外交通便捷度评分较低。现状外部交通状况较差,区域路网不成体系。设施完善度感知评价因子则包括休憩设施充足性、景点导视牌明确性、卫生设施系统性因子,其中,休憩设施充足性评分较高,后两个因子的评分较低,受访者反映公共厕所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同时,巷坊内除了入口的平面图和标识外,缺乏对路况和景点导视系统,游玩体验较混乱。据此,鉴于目前日益增加的街区交通负担,笔者建议修编原有交通体系规划、增设街区内外地面与地下停车设施布点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分时段错峰管控机动车辆进出历史街区。同时,适当增加公共厕所数量、路况与景点导视牌,规划多元化游玩指导路线,丰富游玩体验。

5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上下杭历史街区内体验者、空间、业态、公共设施四大感知体系进行评价元素的建构以及景观感知调研与分析,笔者对有利于延续街区文脉,恢复街区活力,提升街区价值的物质、人文要素进行梳理并展开调研,通过综合数据比对以发现街区所存问题,提出整改策略。与以往定性研究相比,本研究在重新建构历史街区景观评价体系基础上,通过定量数据分析发现街区的内在不足,增强策略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以期从根本上激发上下杭历史街区活力,希望能够更好地为国内存在类似情况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提供参考借鉴,促进历史街区发展。

作者:陈诗童 郑文铖 董建文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福建商贸学校

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篇2

1研究背景

1.1我国传统历史街区内街巷的保留与更新

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许多历史街区内的街巷仍处于待更新的状态,绝大部分历史街区在兴建之初处于城市区位中较为优越的地段,但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这些街区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其更新与修复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如今街区更新的主要难点。近年来,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相对低廉的租住成本使传统历史街区成为许多人首选的居住场所,而人口激增导致传统历史街区的居住环境愈发拥挤,居住建筑的损坏现象也日益严重,从而导致街巷的整体面貌较差,情况不容乐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物质条件水涨船高,而传统历史街区内建筑的居住条件越来越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因为缺乏统一的市政设施,导致许多居民常常在街巷空间内进行无序悬挂晾衣杆、随意布置电线等生活行为,从而压缩了街巷空间,严重影响了整个街区的立面形象。生活于传统历史街区的诸多不便导致居住人群偏于老龄化、不定化,常常为短租户或长租户,而原来街巷内融洽的邻里关系也因此逐渐消散殆尽,街巷的实际功能逐渐弱化,街区的历史风貌与人文风貌逐渐被蚕食,历史价值与文脉属性越来越弱。

1.2城市化对历史街区内街巷空间的影响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中最富有生气与代表性的现象之一,在几次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而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尤为明显。城市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城市的底蕴,是一个城市最无形的宝藏,而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一部分,不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包袱。反观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的领导者及群众往往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其行为给城市历史文脉所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创伤,城市确实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城市的情怀及历史的痕迹才是维系人们生活的纽带。伴随着城市更新,传统历史街区内的街巷空间往往会受到两种不同程度的破坏:一种是建设性破坏,即最彻底的拆除;另一种是保护性破坏,即通过建设仿古建筑以达到对历史的还原,但无论是哪种破坏或修缮都很难从历史及文脉的传承上起到正向作用。

1.3传统历史街区内街巷恢复性保留与修复的意义

传统历史街巷空间代表着整个街区的历史风貌,街巷不仅具有交通空间的职能,同时也是居民日常活动与娱乐的场所,不论是对物质层面的表现,抑或是精神层面的表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街巷空间作为线性公共空间,与建筑出入口及部分开敞的院落共同构成了整个片区的骨架系统,同时街巷空间也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是城市文化与经济的透镜。传统历史街区的街巷空间除了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外,对其恢复性保留与修复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街巷空间不仅延续着物质空间,同时还是人文情感的载体,世代居住的居民将情感寄托于具有历史价值的街巷空间,获得强烈的归属感及认同感。不仅如此,街巷空间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不同于钢筋混凝土所带来的冲击,街巷往往以其宜人的尺度感,带给人们不同的空间感受,形成了与城市高楼大厦不一样的美学对比,透过这些街巷空间,可以看到这片场地上曾经的建筑肌理布局及建筑空间形态。诚然,人们最为关心的还是街巷空间的使用价值,街巷空间的使用价值是实现其他价值的前提,街巷作为建筑外部空间的体现,依托整个街区的空间环境而存在。在街巷中,居民的日常生活、情感趋向及价值观念在其合理的承载范围内最终得以实现。对街巷的恢复性保留与修复,为街巷注入了新的功能,可以使各种价值达到最大化,对于整个街区都具有建设性意义。

2南京小松涛巷街巷现状研究

2.1南京小松涛巷街区区位及发展挑战

小松涛巷地块位于南京的主城区,是民国时期规划建设的代表性街区,属于居住性历史街区,其在城市形态、社会及经济等方面的积淀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地块东侧为新建的远洋国际,北邻游府西街,南邻淮海路,虽然地块较小,面积只有3000m2左右,但所处的地理位置良好(见图1)。地块内现存有三栋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历史居住建筑及风貌相对较差的将军府,但随着城市的扩展及人口的增加,造成了居民为扩大居住面积而进行私自搭建的非正式建筑行为,从而使建筑密度逐渐扩大,一些街巷由于私搭乱建的原因逐渐消失,也造成了片区秩序的混乱(见图2)。

2.2南京小松涛巷建筑现状分析

南京小松涛巷地块内的建筑功能分布仍以居住为主,历经历史的演变,现存状态较好的三栋合院类建筑中两栋相仿,其中一栋主体建筑仍作为居住使用,由于为独户,因此建筑虽被翻新过,但目前结构良好、设备齐全(见图3);另外一栋建筑现由多户分租,其中面向小松涛巷的一间改作商铺使用,建筑受近年来东侧地区兴建工程的影响,结构受损严重,出现开裂等情况;将军府现由多户分租,一层作为商铺使用,院落被扩建的棚户包围,建筑虽为混凝土结构较为耐用,但二楼木质楼板受损严重,出现腐朽、开裂等情况(见图4);其余各部分的使用人群均为租户。

2.3南京小松涛巷街巷布局现状分析

南京小松涛巷是一条较为狭长的街巷,全长约170m。可以允许两辆车同时通过,与城市道路不同的是这条街巷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生活空间上,放置在挑檐灰空间下的厨房及洗手池在午餐及晚餐时间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其他搁置在外部的杂物则规则摆放,从而尽可能少地占用室内空间,此外借助树干及电线杆所搭接的横杆,解决了衣服晾晒的问题;在交往及娱乐空间上,自行加建的雨棚成为附近居民打牌或者打麻将的场所,一些桌椅板凳也直接摆放在街巷两侧,居民的盆栽和种植也使生活气息更加强烈。在小松涛巷西侧的主要廊道上,由于尺度相对较小,且居民在廊道堆放杂物及自行加建建筑空间,使小松涛巷更为狭窄,大多数廊道只满足了居民入户的需求,并不能承载更多的生活及交往的功能,但廊道上偶有的几棵小树及随意摆放的一些板凳也给相邻居民之间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可能(见图5)。除此之外,因需满足更多的居住需求,现存较为完好的几栋传统居住建筑间的廊道已经由于加建完全封闭,与原有建筑互相联结为一体,街巷已完全丧失其原有形态。这种现象除了使加建部分的通风采光难以满足需求外,也对原有建筑的通风采光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且整体空间氛围变得更为压抑。原有的街巷空间体系为一个可以相互串联的统一的整体骨架,现在居民只能先经过东侧的小松涛巷再与其他居民产生交流,因而造成了小松涛巷两侧的生活气息相较于廊道两侧要浓厚得多。

3南京小松涛巷未来发展可能性探索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内涵,也保留下来众多的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南京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对这些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现阶段,南京对于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已逐渐形成成熟的体系,可以面向街区不同的风格面貌及其周围的自然与建筑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适应性的保护方式。

3.1南京地区传统历史街区肌理保护模式

3.1.1置入过渡空间

部分传统历史街区由于整体面貌较为完好,因此为保留其完整性,原样保留其街巷尺度与建筑肌理,以延续街区的原始图底关系。但此种方式必然导致现代居民生活行为及商业行为所需的空间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因此在传统历史街区外围设置过渡空间,补充街区内居民所需空间的同时,将完全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与传统历史街区隔离开来,以消解大体量高层现代建筑与大尺度城市空间对传统历史街区的压迫,形成传统历史街区—过渡空间—现代城市缓和的剖面关系。同时,道路尺度也随空间关系进行层层递进,以缓解大尺度城市道路进入小尺度街区道路带来的交通压力突变。这种在传统街区周边置入过渡空间的保护模式在避免与现代城市生硬接触和加强与城市空间的联系之间取得了平衡。

3.1.2修补街区肌理

部分传统历史街区因自然发展或改造措施不完善等历史因素,导致其街巷形态与建筑面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还原和延续其肌理是此类街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历史街区空间由街巷层层划分为块状,即以块状肌理为街区最小单位进行街区修补,同时在其中植入现代居民生活所需的公共空间及商业空间,完善街区职能。这种修补式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模式在延续街巷肌理与天际线形态以保护整体风貌的同时,更新街区内的业态与空间,不断适应居民生活所需,从而历久弥新,有利于传统历史街区的持续性保护与更新。

3.1.3营造街区品牌

部分传统历史街区由于极好的完整性与区位优势,结合其城市标签的属性和经济效益而发展为旅游景点。此类街区宜在整体保留平面肌理与建筑面貌的基础上,为满足现代旅游行为所需而拓宽路网和加固建筑结构,营造出具有强烈历史领域感的、具有明显边界的传统历史街区。这种传统历史街区保护模式使街区整体及其内部文物保护单位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以其规范化和特征鲜明的品牌效应助力当地传统历史与人文文化的传播,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回馈传统历史街区。

3.2南京地区传统历史街区建筑保护模式

3.2.1修缮原有历史建筑

部分传统历史街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街区内的建筑作为街区文脉的重要载体,从立面特征到内部空间都具有重要的展示价值,因此适宜采取原样保护性修复的方式以确保历史的原真性。这类建筑一般具有较强的地标性和公共性。例如,庙宇、楼阁与教堂等。进行保护与修缮后应维持其原有的使用属性,延续居民的场所情感,如存在与街区整体规划发生矛盾的建筑,可将建筑迁址后进行原样复建,保留其原始朝向并适配新的环境,以延续传统建筑的原有风貌。

3.2.2新建建筑融入场所

部分传统历史街区建筑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无法进行修缮性保护,需要新建建筑补充原有的街巷肌理。此类新建建筑可以原有建筑或现存周围建筑作为原型,修旧如旧以还原原有的邻里关系和场所感受,同时也可以充分维护周边历史建筑的价值与建筑环境;新建建筑也可抽象原有建筑的体量、材料、空间等特征,并将其作为元素或符号运用于现代建筑形式中,以建筑内涵作为对传统历史街区的呼应,在延续文脉的同时体现时代的发展,如苏州博物馆。

3.2.3建筑自然新陈代谢

部分传统街区经历时间的洗礼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街巷形态与建筑形式自然发展的过程并未中断,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此类生活气息浓郁的居住街区不宜强加外力生硬改变街区的原有面貌,应施以柔和理念指导及资金支持等维护街区一直在进行的自然生长过程,使建筑进行自然的新陈代谢,发挥和延续居民自身的创造力,保护街区与建筑的同时传承历史与文化。

3.3南京小松涛巷街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措施

对于南京小松涛巷街区的未来,和南京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相类似的是,其街道与建筑的更新应本着承载历史、再塑未来的原则。街巷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系统架构,其空间特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历史街巷与历史建筑在未来的发展模式研究,一方面是传统文脉的延续,另一方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于南京小松涛巷及其西侧的廊道,应在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及整个地区空间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为消除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对街道的原有肌理造成的破坏,应对那些堵塞巷道的加建房屋予以拆除;为维护原有街巷的图底关系,以街区内建筑更新后的出入口关系为依托,重新组织建筑、院落,以及街巷的层级关系与交通体系;巷道的更新应有收有放,在部分节点进行放大,并布置活动广场及绿化,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以增加交往的机会,重塑邻里关系;除了原有的居住功能外,主要巷道两侧增置部分社区活动中心,以及一些开放度高的娱乐活动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吸引常住人口的回归。在南京小松涛巷的研究中,街巷的空间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丧失了其原有的空间特质。除了原有的交通功能外,传统历史街区应在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上,依据本身的空间变化进行不同的空间操作以形成适应性节点空间,从而带来针对性的空间改造与品质提升,并丰富空间的层次。

4结语

传统历史街区的空间镌刻着时间的痕迹,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是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城市建筑的结晶。因此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城市的塑造者,历史在建筑与街巷中继续传承是城市发展的文化根基。在进行传统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复兴时,应重视那些曾经辉煌的老建筑,无论现在是否衰败,它们仍是城市的瑰宝、历史的丰碑;而建筑坐落的街巷空间应依据其建筑环境与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化分析,探究现存肌理的矛盾与解决措施,为老城区的保护性修复及现代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合理化的建设依据。让人们所生活的城市衔古继今,继续作为时间长河中承载历史的巨轮,永葆其生命力。

作者:王志坤 仝晖 侯艺

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篇3

1历史文化街区怀旧之风的兴起

怀旧之风首先是从一些感伤电影,文学作品和老照片开始的,还有一些,在餐饮方面,也以怀旧为主题。如在北京、上海、南京,一些颇具时尚气息的的休闲餐厅里出现了橱柜式的收音机、大喇叭留声机、老式烛台等老物件,以其特有的怀旧情调吸引着众多消费者这股怀旧之风布满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当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在怀旧风里,很重要的一支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怀旧。这几年来,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视和保护得到了一致认同。近年来,涌现了几批历史文化街区,如苏州山塘街、北京烟袋斜街、扬州东关街、杭州市清河坊等几批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地方因其独特的历史建筑、浓郁的历史气息氛围、丰富的文化积淀,精巧的空间布局方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成为了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特别是像上海新天地等对石库门老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再现了老上海的幽深里弄,又注入了现代时尚生活的商业因素。不管是对老街区的修旧如旧,还是对老街区的模仿,重塑一个老街区,都体现了人们的怀旧心理。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一座城市的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的重要载体。人类社会越是现代化,越是会将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文化奉若神明。一堵旧城墙、一条老街道,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当人们惊叹于儿时的胡同被鳞次栉比的高楼所取代时,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街区显得那么难得,它于砖墙缝瓦中忠实的记录着时代的印记,于花草树木中记载着人们的回忆。

2历史文化街区怀旧――现代性下的需求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的城市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城市化,城市面貌顷刻改变,埋藏于砖瓦缝隙间的生活印记难免随之消逝,我们熟知的生活场所难以找寻。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现代性带来的种种变化:“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地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社会在高速化的运转中,新事物还没等人们所熟悉,就被更新所取代。人们一直处于一种穿行中、过渡中,忙忙碌碌,而又不知为何忙碌。现代人的生活漂泊不定,越来越难以感到“家”、“故乡”的温暖和安定。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强化了人们的怀旧心理,人们更加怀念过去那种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怀旧作为一种‘反速度’的获‘倒速’的心理冲动才应运而生,它所体现的正式现代人在迅疾飞逝的岁月中想要记住什么、留住什么或拥有什么的心理。”[2]历史文化街区中宜人的林荫小道,低矮的围墙,充满记忆的砖石,可以营造出一种充满历史感的生态氛围,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心灵宁静与和谐的需求。

每个人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都是有记忆和情感的。当我们惊叹于儿时玩耍的街道换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全球化的冲击导致各个城市千城一面的局面,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茫然迷失,迫切地想追寻自己的根。“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前这样,人对于自身如此地困惑不解”。[3]“现代怀旧产生于现代社会之中,本质上就是对这一‘动摇’和‘困惑不解’的应对”[2]人们希望寻找到自己的历史渊源,在往昔的岁月中找到独特的记忆和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来抚慰自己焦躁、恐慌的心灵。而历史文化街区所有的独特建筑和人文风貌,完整地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契合了现代人的怀旧心理。

现代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地变化,一方面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它导致了人们信仰的缺失.现代人为了防止自我迷失在虚幻中,更希望以怀旧来找寻自我,体验真实。正如鲍德里亚所说“当真实不再是以前的样子,怀旧便展现出充分的意义。”[4]历史文化街区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对它的怀旧满足了人们抵制防像心理,慰藉了人们恐慌的心灵。

3历史文化街区怀旧的特点

怀旧古已有之,但现代性下的怀旧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扩展。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怀旧和其他类型的怀旧一样,都是对文化的地找寻,在过去与现实的动荡中安置自己的精神生活。但在表现形式上,历史文化街区的怀旧有它自己的特点。

(1)物质性。物质性是历史文化街区怀旧的一个显著特点。“每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故事,而建筑则是这座城市故事的历史记载体。”[5]街区是物质的,它承载了人们的记忆、情怀和文化,它聚集了城市的个性、品格和格调,它是城市的发展资本,是城市重要的财富。虽然怀旧是一种情感体验,但其本身并不具备物质性,它的发生需要一定物质媒介来触动,就像老唱片,老照片容易引起人们对过去美好岁月的遐想,而大体量、具象的建筑和街道是怀旧得以发生的载体。当人们看到富有历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群,穿行在尺度宜人的林荫道,触摸着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砖石,就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生活的遐想和回忆。人们记忆深刻的往往是街区的一个部分,很少是街区的整个全貌,而正是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能触发人们对过去经历的记忆。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条街,那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记载了儿时的欢声笑语,玩耍的足迹。有了它,就有了想象的空间,就有了回忆的载体,就能找到家的方向。比如苏州山塘街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水巷,上海石库门幽深的里弄,南京1912的青砖墙面,白色墙缝的民国建筑,这些部分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与人们的记忆发生直接的关联。

(2)时空二维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怀旧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明显一点在于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特征,历史文化街区的怀旧可以通过时空两重体验来完成。在节奏加快,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人们无心驻足,无心思考。岁月悄无声息地流逝,很多人、很多事就消逝在了时间的洪流中,人们还来不及品味,就被新的人和事所填充。而曾经发生这些事情背景却保留了下来,当年的建筑,幽深的巷道,石缝里的花草都被保留了下来。虽然保留得下来的可能是片段,但这些碎片足以拼贴出一个时光序列的足迹,指引我们重拾往昔岁月的记忆线索。当人们步行于苏州山塘街时,高翘的飞檐,厚重的石桥,一个个如画的景点诉说着一段段如歌的历史。看到“白公祠”,便联想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到苏州当刺史时,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的情景,感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看到古戏台,往昔百姓为祈求国泰民安进行的社戏表演的场景便浮现出来。

空间是记忆的场所。具象的建筑,街道,花草树木作为久远的过去的印记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记忆的生发器。我们在历史文化街区中漫步,我们在当下――回忆――当下中来去流转,一面是实实在在的遗迹,一面是引人深思的回忆,镌刻在斑驳的石墙,古朴的砖瓦中。时光飞逝,沧海桑田,岁月的车轮留下的印迹,通过空间组织在一起,诉说着当时当地发生的故事。当人们失去身边习以为常的物体时,就会有不安的感觉,无所依托,无所隐遁,这种虚空的感觉让人焦灼。而穿行于历史文化街区时,这种感觉被经历了历史文化洗礼的事物所抚慰,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不至于陷入迷失的境地。当人们步行于南京1912,烟灰色的青砖勾勒着白色的砖缝,毫无修饰与浮华的民国建筑群呈“L”型环绕着南京总统府。暮然回首,从雕花的窗口瞥见总统府,那段繁华亦辛酸的如烟往事浮现出来,绮梦般的追忆给人寄托,又给人苦楚。历史文化街区所具有的时空特性,让人与街区有了互动的关系,个人的经历和体会在时空中得到了扩展,调动了人的感官和直觉,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强化了怀旧的效果。

4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的怀旧情结,在时间与空间上保留了城市的记忆。重塑一种怀旧情感的空间,是符合人们情感需求的。人们喜欢生活在人性化的空间里,这种空间里有时间,有历史,有记忆。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能触摸到历史痕迹的脉脉温情,这样的空间里,有我们生活的印记,情感的交流。当我们看到几百年前街道还在使用,布局依旧,那些地上的石子路,屋檐的砖瓦,让我们不禁想起几百年前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发生过的事。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景,它不仅保护了一个历史遗迹供人缅怀,更为重要的是它从精神层面延续了我们昨天的历史,有我们生活的印记.它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的抵抗,承担了人们超脱于当下困境的功能,让人们找寻到与过去、家乡、故土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找寻到“归属感”、“家园感”。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2]赵静蓉.怀旧[M].商务印书馆,2009:331,306.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302.

[4]MarkPoster,JeanBaudrillard.Stanford[M].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171.

[5]叶辛,蒯大申.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战略[M].2008:214.

作者:陈露 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