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4:52: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服装领域的发展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下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于服装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对于当今服装领域来说,服装不仅仅是功能性的产业,更是审美性的产业,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对功能性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装设计领域急需要更加优秀的人才来促进服装设计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也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改革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自己的发展理念,完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但是高职院校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解决。
1当前时代背景下服装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服装产业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产业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服装展示自身的性格,表达自己的情绪。在当代社会,服装不仅仅起到遮羞保暖御寒的功能,更多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标签出现的。服装在社会中扮演角色的变化对服装的设计产生了更高的要求。服装产品设计对于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人才是否能够把握当前服装领域的流行和时尚元素,做出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设计方案,并且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需要当代服装产业人才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意识和操作能力。对于服装消费领域来说,社会对于高级服装定制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是人们追求服装个性化特色化的表现,与此同时,电商产业的不断发展也让服装定制的价格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无论是在服装材质、款式、还是舒适度上面的附加价值都让服装产业有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装设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实践经验和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设计理念,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1]。
2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不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前进的脚步是一项重要问题。互联网的出现让世界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服装产业的审美要求和时尚元素让服装产业借助互联网飞速的发展,更新换代的节奏比过去快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装设计领域更加需要具有一定互联网操作能力,并且能够对服装款式和大众时尚审美有充足的敏感度的优秀人才。但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模式,一味地注重学生服装设计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当前的时代要求和服装设计领域对于人才的关键需求[2]。学生毕业后,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很难融入到服装企业的岗位中,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阻碍,对服装企业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2.2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理念落后
现代服装设计领域需要人才不仅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感的审美把握,更加要求人才能够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将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理论的传授上,忽视学生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空有丰富的理论而缺乏关键实践能力。这种落后人才培养理念下的人才在毕业之后无法满足当前社会服装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仅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就业,也不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3服装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到位
当前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使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国家开始倡导高职院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目的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但是当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基地方面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政府补助不足,实训设施不够完善,缺少先进的实训设备,阻碍了服装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3]。
2.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我国一直倡导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念是根据当前社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优秀的实践能力。但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还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还不够,教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服装行业社会发展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掌握不够全面,这是影响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3新型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结构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岗位基础技能专业基础模块、岗位技能专业模块和岗位职业素质公共基础模块。其中岗位基础技能专业基础模块主要由专业基础课程组成,例如中外服装简史、服装设计基础、效果图绘制、服装材料、服装美学、服装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等等,这属于从事服装设计职业的岗位基础能力,是每一个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基本功。岗位技能专业模块属于基础技能之上的能力深化,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都必须包含企业的相关实训实习,在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剪裁、服装生产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这也是服装设计岗位的核心技能。岗位职业素质公共基础模块则是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起符合社会前进方面的正确价值观念,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4]。
4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4.1深入贯彻落实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充分迎合当前的服装产业对于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国家双高计划的指引和要求,不断加强自身与服装企业之间的链接,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与社会服装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桥梁。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深入企业调研,形成突出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了解企业在当前发展中对于服装设计人才的关键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地培养。在现代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舍弃服装产业在实践领域培养人才的优势,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实践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和缺点,与服装企业进行互帮互助的合作,科学定位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5]。职业院校可以与企业之间构建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师徒对接的形式来共同实现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老师与师傅的相互结合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当前社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且在操作与实训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企业通过设置顶岗实习的职位,能够定向为自身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报告,并且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研讨,分析报告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的方面,充分做好相关资源配置。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充分利用时尚产教联盟优势资源,打造人才培养、服装产业、方案创新、特色技术四位一体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6]。
4.2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
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概念是基于当前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短板上提出来的,为了满足服装产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国家大力倡导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创新基地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学校实践基地,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接触到社会服装设计领域最新的设计实践技巧,深度巩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设计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服装企业研发中心,服装企业研发中心是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当前最流行的时尚造型和服装材质与款式,并且能够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工作的职责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学生对于服装领域认识;第三种则是基于互联网基础构建的网上虚拟课堂,网上虚拟课堂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资源,并且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如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模式[7]。高校应该秉持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构建校企协同实践教育基地,致力于建设国际先进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平台。
4.3构建完善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更新自身教育观念,依照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引导,构建科学完善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企业实践优势和互联网技术,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强化“工学融合”,探索“工学商一体”职教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在校企协同合作方面和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的漏洞,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清晰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时,还要关注人才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原则,进一步优化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准确定位,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8]。
4.4明确人才培养中教师的定位和职能
教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要在服装设计专业中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能和定位,并且需要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让教师参与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体制进行研究和监督。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9]。教师教育人才的目的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质量、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以此为基础,组织服装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强化专业知识的培训,掌握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5结束语
服装领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种服装款式、服装材质层出不穷,这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服装设计领域对于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服装设计领域人才输出的重要渠道,高等职业院校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优秀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高职院校应该紧跟服装产业发展脚步,更新自身人才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式,为服装产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娜.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9(07):54-58.
[2]陈卓然,华振兴.新工科背景下独立学院产教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07):86-89.
[3]徐平华,邹奉元,杜磊.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纺织服装教育,2019(03):205-209.
[4]朱小行,吕昉,张敏,等.国家级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创新思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144-147.
[5]刘素琼,黄向群.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实践[J].黑龙江纺织,2019(02):29-31.
[6]程朋朋,陈道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9(01):66-69.
[7]陈莉芳.浅析我国服装制版行业现状及人才培养研究[J].戏剧之家,2019(23):147.
[8]曾建华.与地方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高职特色专业共建模式的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8(05):358-362.
[9]冯娟.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服装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时代报告(奔流),2022(07):155-157.
作者:杨华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