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6:3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方剂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设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方剂学是中医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如何实现知识和思政的有机融合?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做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有益的经验。以下基于课堂45min的教学,分医德、职业精神、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人文素养、中医自信、团队精神等六个方面,介绍具体案例的涉及和实施,希冀我们的经验对同道们有所裨益。
1止嗽散与医德教育从捍卫健康的天职以及当前医生职业遭受信
任危机的社会现实来讲,无论把学生的医德培养提到什么样的高度都是理所当然的。由于方剂学属于中医基础课程,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阶段无法通过临床实践构建医德感受。因此,通过挖掘方剂中所蕴含的名家仁心仁术,贯彻“医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是弥补学生医德感受缺失的有效途径之一[5⁃6]。止嗽散的配伍特点是本方的教学重点,亦是理解本方并应用于临床的基础。通过用程钟龄与止嗽散的故事[7]作为思政教学素材,在强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并水到渠成地展开医德教育,我们将止嗽散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做了如下设计:
1.1程钟龄的生平介绍
止嗽散的创制者是清代名家程钟龄,他自幼生活贫苦,尽尝有病不能医之苦,遂发奋习医,终成名家。晚年遇故里安徽歙县战乱,百姓生活疾苦,常有病不能医。在此背景下,他创制了止嗽散并“制此药普送”[8]。因此,程钟龄创制止嗽散的初衷是为了免费提供给普通贫苦百姓们使用。基于此,我们必须挖掘并加以渲染他的“普送”初衷。1.2创方初衷与配伍特点在紧扣“普送”的初衷下,我们在分析止嗽散的组方思路时,既要考虑它的有效性,亦要考虑它的价格因素,更要虑及普适性。结合这些考虑,再通过分析方剂的药物组成,我们归纳并演绎出止嗽散药性“温润平和”、药价便宜的配伍特点。
1.3程钟龄“医者仁心”
医德的呈现在完整呈现出本方“温润平和”、药价便宜的配伍特点后,既完成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将程钟龄这种“医者仁心”的高尚医德旗帜鲜明、有血有肉、顺理成章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向合力。
2镇肝熄风汤与医学职业精神教育
“精益求精”“继承创新”是贯穿医学职业的终生要求[9⁃10],也是实现更高职业理想的必备素养。对尚处于本科二年级的大学生来说,这些要求显得比较抽象。如何在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下面通过用镇肝熄风汤为具体案例,阐释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法。茵陈、川楝子、生麦芽这三味药的配伍意义,是镇肝熄风汤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讲授,显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实现职业精神、医道素养的思政目标,属于低阶设计。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强设计的高阶性,我们运用了“讲故事”的设计思路:
2.1故事的开端
张锡纯所创制的镇肝熄风汤,最初只有怀牛膝、白芍、天冬、龟板、玄参、代赭石、龙骨、牡蛎、甘草这九味药物。在使用镇肝熄风汤的过程中,张锡纯明确言其“效者固多”[11]。
2.2故事的转折
然而张锡纯并没有沾沾自喜,满足于现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他记载了部分患者服用镇肝熄风汤后出现了“间有初次将药服下,转觉气血上攻而病加剧者”[11]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锡纯通过传统中医理论为依据,孜孜不倦,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自己对本方的完善经过。
2.3故事的结局
他是如何解决并完善的呢?《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于斯加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即无斯弊”[11],说明在原方中加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这三味药物后,治疗过程中的“反跳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2.4思政升华
这个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用事实说话,升华出张锡纯“精益求精”的医道追求,使职业精神的融入水到渠成,全无枯燥说理的刻板,学生更能欣然接受并内化。
3镇肝熄风汤与中西结合医学模式教育
医学模式包括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当下医疗界将中西混用、中医西用简单理解为中西医结合的现象比比皆是,容易给学生带来混淆。正确理解中西医结合是中医专业学生迫切想要触及的,并与未来职业规划密切相关的专业问题[12⁃14]。镇肝熄风汤是方剂学教学大纲中“中西医汇通”特色最为突出的方剂,我们充分抽取该方的中西医结合特征,力图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思想。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如下。
3.1归类
镇肝熄风汤是一首平息内风的代表方剂,方中分别用了“引血下行”“滋阴潜阳”“镇肝息风”三种平肝息风的方法。其中“滋阴潜阳”“镇肝息风”乃是继承先辈的成果而来,是为“衷中”;而“引血下行”则体现了张锡纯的创新思维,是为“参西”。
3.2溯源
追溯“参西”思路的来龙去脉,对比传统中医理论对“类中风”的认识,并结合当时西医对“脑充血”的研究成果,水到渠成的演绎出张锡纯对类中风“气血上逆”的认识“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上升至极,必致脑充血(气血上逆)”,活灵活现的呈现了张锡纯对类中风“气血上逆”病机认识的来龙去脉。
3.3归纳
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中“怀牛膝引血下行的原理和思路,在方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文中所记载的“衷中者,根本也……参西者,辅助也……”[11]为理论依据,归纳出张锡纯“衷中参西”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3.4思政升华
通过这一案例的讲解,可有效的楔入“衷中参西”的中西医结合思想,在课堂上引导中医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观,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4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与人文素质教育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在两千多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医学从理论框架到诊疗手段都熔铸了大量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认知、理解、运用中医至关重要的上源知识[15⁃17]。中医专业的学生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接受传统中国人文知识甚少。由于缺乏必要的中国人文知识基础,他们常会“水土不服”,表现为对中医理论的不理解,从事中医的信心不足。将方剂学中蕴含着的人文知识发掘出来,并结合重点知识的讲授,呈现给学生,是增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最好途径。我们以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为例,做了如下具体的教学设计:
4.1结合《易经》谈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的配伍意义
柴胡⁃黄芩是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核心配伍。要充分理解这个配伍,不仅要从功效上分析,还要从二者用量比例“8∶3”上来深层次领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阶的学习。通过结合《易经》中的象数理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以此来讲授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这一配伍的意义,可顺利的将人文知识融入其中。原方中,柴胡的辛凉发散,是为“地”,用量半斤(即八两);而黄芩的苦寒降泄,是为“天”,用量三两。二药相合,“天三地八”,顺应了胆木之特性。这样的高阶学习,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方剂的学习更有趣味性。
4.2结合《说文解字》《易经》谈半夏泻心汤中“痞证”的涵义
半夏泻心汤的教学中,主治证中的“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将“痞”简单解释为胀满,则既不准确,又不利于高阶学习。为了实现高阶学习,我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从“痞”的造字出发,再回归到半夏泻心汤的病机、治法及方解的传统讲授。“痞”的造字源于“否(pǐ)”,与“泰”相对。《易经》中提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相交谓之“泰”;反之,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天地不交谓之“否”。半夏泻心汤证中的“痞”乃中焦升降失常所致,半夏、干姜辛温散寒,即“辛开”,黄连、黄芩苦寒清热,即“苦降”,二者相伍,恢复中焦升降,痞满自消。从“痞”出发,结合天地升降之理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学生对本方主治证、病机、治法、方解等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杏苏散与专业自信教育
专业自信是学习和从事专业的动力源泉,专业自信的缺失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18]。在教学过程中,输入正能量,构建专业自信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功效和临床运用是杏苏散的教学重点。用于治疗秋末的外感凉燥证,杏苏散具有很好的疗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在强化这个重点的同时,让它承载专业自信,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5.1列举现象
通过列举临床上常见的现象,如: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方法来治疗流感时,往往效果不佳;而改用杏苏散治疗后,往往收效甚佳。引出杏苏散是治疗秋末流感(外感凉燥证)的有效方剂。
5.2分析机理
用中医药性理论看,抗生素性味苦寒。在中医理论中,外感风寒或外感凉燥理应用发散风寒的方法治疗。如果用滥用苦寒的抗生素治疗,不但表邪不解,反而伤及脾胃,致使痰湿内生,不仅不效,反而延长病程。
5.3得出结论
通过用杏苏散来发表散寒,化痰止咳是治疗秋末流感(外感凉燥证)恰当的治法和方药。
5.4思政升华
通过对杏苏散的学习,树立学生学习中医、运用中医的专业自信心。
6结合药物“配伍”,强化团队精神教育
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发展潜力至关重要。当前,由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家庭教育及个人因素等,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19],作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专业课教学,必须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而努力。通过对方剂中药物“配伍”的讲解,我们将团队精神教育有机的融入其中,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6.1一首方剂即为一个“团队”
让学生明白一首方剂即为一个团队。在形式上,方剂是一队药物;在内涵上,方剂是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在功效上,方剂注重的是综合效应。一首好的方剂,既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个性之长,更能使药物之间相互协调。因此,任意一首方剂都能体现出团队精神,是方剂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重个体,更重整体,强调整体大于局部的观念,树立团队精神的天然素材。
6.2突出“配伍”的组合效应
配伍是方剂的核心,也是方剂学教学的重点。教学设计时,既要重视单味药讲解,更要突出配伍后的组合效应,这是必须贯彻的思路。例如: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证的基础方。其中,柴胡发表,黄芩清里,单味药都不能和解少阳,唯有二者组合起来方可达成和解少阳功效。半夏、生姜是阳明经药物,能和降胃气,而人参、大枣、炙甘草补益脾气,二组药物达成升脾降胃,调畅中焦以畅达少阳经气的作用。由此可见,三组药物都是围绕着“和解少阳”整体效应发挥的。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名方,是“仲景群方之冠”。桂枝温散,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调卫;白芍酸收,白芍—甘草酸甘化阴,调营。必须强调的是,无论是单味桂枝,还是单味白芍,亦或是单组桂枝—甘草、白芍—炙甘草都无法发挥出调和营卫的作用,只有相互配合方能达成“调和营卫”的效应。大承气汤是泻热通便的主方,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是方中两个主要的配伍。讲授过程过程中,将方剂划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两个药组,前者泻热通便,后者行气下气。二者配合,可达“峻下”之功。如此一来,既重视了大黄、芒硝的泻热通便,厚朴、枳实行气降气的个性之长,也突出了二组药物组合后,达成的峻下之功,更彰显了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7讨论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将思政有机融入到课程的知识、能力培养过程中[20⁃23]。有些教师担心:一堂课下来,教学重点、难点本来就很多,再加上课程思政内容,岂不更加增添了教学负担?这种担忧实际上是对课程思政的误解,课程思政是以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上规定的重难点为基础和依托的,是重难点知识点的升华和挖掘,增添课程思政环节并不意味着增加教学内容,仅仅是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设计,让专业知识的重难点服务于课程思政,让思政促进重点的强化和难点的突破[24⁃26]。遵循中医理论系统的特点,基于不同方剂的重难点,考虑教师本人的知识结构,我们初步挖掘出医德、职业精神、人文知识、团队意识、专业自信、医学模式等六个方面的思政内容,涵盖提升医学生基本素养的主要方面。围绕着重难点知识的强化及思政的升华,我们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是理想的。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①思政内容的挖掘和应用切忌牵强附会,要顺水推舟,水到渠成,自然流畅,能否有效挖掘,如何充分运用,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认识;②课程思政不要求体系化、完整化,而是有则用之,讲求“因循就势”;③课程是基础,思政是目标,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知识承载思政”,“思政升华课程”的原则,要紧紧围绕课程的学术性,切忌“表面化”“两张皮”“硬融入”。
作者:柳琳 李德顺 孙雅琴 张智华 吕银娟 曹秋实 刘哲 王世友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