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4: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教师能力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多重意义:一是有助于改善思政教育“孤岛化”现象,思政教育应当优化教育方式,课堂思政被实践证明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效果。二是有助于打造数字化立体化的物流管理专业课堂,将各类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有助于丰富物流管理专业的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三是有助于降低高校教育成本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本。以跨专业方式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有助于节约高校人力成本以及教育资源,同时减轻学生的学生压力,综合性提升教学效果。
郭兆平、郭美娜等人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一书,深入浅出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教育者在思政背景下推进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水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书主要讨论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定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需求;探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侧重点;讨论物流管理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实践以《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具体课程为实例示范了课程改革与实践,探讨物流管理专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本文笔者基于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2020GJJG458),河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多层次、多学科融合的物流专业结构优化与实践”(2021GJXWK087)以及沧州交通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HB202002006)的研究结合该书内容,研究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以此推动大思政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师综合性能力的提升。
其一,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教师能力培育、思政教育效果提升三者的顶层构建。三者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顶层设计是联动推进三者建设的基础、关键和依据。具体而言,加强顶层设计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的顶层构建目标,这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适应性,包括明确三大目标,即物流管理专业的岗位需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思政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二是明确专业顶层建构的主要内容,这需要明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素质体系,三大体系紧密围着人才培养目标展开,从而为党和国家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三是明确专业顶层构建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关系。稳定性的构建要以物流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标准性文件为依据,培育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人才。动态性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国家需求、经济发展方向,动态变革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保证专业建设的与时俱进。
其二,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社会实习实践,产学合作同步提升学生与教师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性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课堂理论学习,还需要加强社会实习实践,正如本书提议建立以学生实习基地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所需人才的专业技术知识、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走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物流行业注入复合型、实用型的新生力量。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物流管理专业社会实践:一是组织学生进入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二是推荐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实习和就业。三是举办“校企合作课堂”,选用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进行授课。
其三,利用新技术赋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师能力提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要求教育者不断革新教学方式、运用教学设备激活线下课堂。具体可从如下三方面利用新媒体技术赋能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一是利用交互式新媒体设备增加学习的便捷性,当前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在高校已经高度普及,现代化设备为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智能设备成为新冠疫情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最为重要的教学载体。二是网络直播、腾讯会议、ROOM等新型多媒体教学形式,也是现代化课堂的新标志。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同样可以通过上述新型教学模式打破时空限制,促进物流教育的根本性变革。数智化时代,技术对于高校教育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教育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
作者:郭兆平 郭美娜 李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