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方式

时间:2023-03-23 14:56: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方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方式

2021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学时数由原来的32学时缩减为2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8学时,实验课为14学时,目前的课时数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1教学现状分析

1.1SPOC教学模式

近些年,随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兴起,各大慕课平台分享了优质课程资源,使个性化学习变成可能,然而MOOC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为了弥补其不足,高校校园内部对大学生开设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1],使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融合,具有规模小和准入限制等特点,实现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在SPOC平台上进行线上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熟悉课程目标,观看视频资源、教学课件等[2];教学评价体系也变得灵活和完善。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前把课程的教学视频和学习要求同步到在线平台;然后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并答疑;课后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开展线上讨论、协作交流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及进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2传统课堂教学现状

通过对大一新生入学问卷调查情况了解,发现15%左右的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完成课程中规定的各项学习任务;近35%的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另外35%左右的学生部分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其余15%左右的学生零基础。

1.3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共22学时,学时不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授课教师已无法只通过传统课堂将课程知识点进行提炼和讲解,对于知识的拓展延伸更是无暇顾及。另外,随着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起点也在不断提高。地域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差别也很大。比如:来自较发达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强;而来自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相对来说计算机应用能力较薄弱,甚至零基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进度、内容要求、方式方法等完全相同的“一刀切”式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和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的需求。基础课教学都是大班授课,面临学生多、教学任务重,传统的、重复的、手把手的教学模式,已经让教师不堪重负,因此并无更多的精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传统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弱、学习热情不高。

2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高校应始终坚持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原则,将提高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发展,要科学、准确地定位办学目标,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以有效保障教学质量[3]。

2.1前期调研

深入了解国内外SPOC发展历程,调查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意见和改进需求,掌握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该课程的要求。研究和借鉴其他院校的SPOC教学模式,根据其利弊及特点,探索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将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填鸭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2.2教学设计

加强线上、线下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制定教学目标,重构教学流程,针对教学大纲、人才培养计划,结合课程的授课内容,搜集整合课内教材内容、课外扩展知识、实践典型案例、优质的慕课资源,在此基础之上全面规划设计线上教学内容,制作教案、PPT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在多媒体资源中留出该课程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在传统课堂上课前独立或协作完成。充分利用网络和移动社交媒体,鼓励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和兴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通过分层教学方式,使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能够齐头并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实现情感目标[4]。

2.3教学实施

授课教师需要课前在平台上分享难度层次不同的实验操作视频,通过测试反馈结果及学生在平台实验选择情况、课堂实验实施具体情况等进行针对性辅导,最终达到使基础较好学生知识拓展、基础较弱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在传统课堂上,实现课堂互动,完成测试、练习、平时考核、作业等教辅活动。课后安排时间进行知识疑点、知识难点和知识热点辅导答疑,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以非计算机专业并学习该课程的学生作为具体实施对象,设计每次课与学生良性互动环节,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完成指导学生的教辅活动。教师在线上与线下教学环节中的参与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5]。

2.4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与考核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平台观看视频教学的时长、登录完成学习任务次数和效果等进行统计,并结合学生课上讨论的积极性和表现,采用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及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翻转课堂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体系,教师可以线上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实时检查学生作业的提交情况,并将最终结果纳入整体评估结论。

2.5教学反思

进行阶段性考核,课后积极反思学生所思所想,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对取得的教学成果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分析。

3课程考核

3.1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借助学习通App,记录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情况,期末按各项考核权重自动统计学生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上机考试。

3.2考核内容

设置合理的考核权重,细化过程性考核内容。在授课前,首先设置合理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权重:总成绩的20%为平时成绩,80%为期末上机集中考试成绩。为了消除临考突击复习的不良学习风气,教师注重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学期初,把学习目标、过程性评价标准及考核分数设置与学生讲解清楚,方便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实施、记录各环节的成绩。其中20%平时成绩主要由5个部分组成:(1)课堂考勤;(2)网络平台等线上资源的使用情况;(3)平时作业及单元测验;(4)新技术小组讨论式学习;(5)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结束时,将平时成绩通过平台公布,同时合并期末成绩生成课程总成绩。

3.3具体实施步骤

3.3.1借助超星学习通App作为SPOC平台,抽查课堂

考勤情况学期初,引导学生熟练操作使用学习通平台,整个学期可分8次实现课程随机考勤。大班教学100多名学生,课上直接点名无疑会占用课堂时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学习通App的签到功能实现考勤工作。软件考勤的优点是可自动统计出勤率,方便教师查询。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教师可在学期初上传至学习平台,并引导学生熟悉操作平台的各个学习模块的操作流程。

3.3.2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SPOC平台不仅上传课程学习资料、教学视频、课后作业及阶段测试等也是平台的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利用SPOC平台,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习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平台可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长、登录次数、在线提交作业情况和阶段测试成绩。授课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实时监督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统计结果作为过程性考核内容纳入期末总成绩。线下课堂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组织讨论、扩展学习内容,进一步内化知识。通过这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有效补充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6]。

3.3.3围绕最新计算机热点技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了解此类热点领域关键问题。课前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组成各类新技术讨论小组,各小组可围绕指定的讨论主题查阅资料并完成学习报告,然后在课堂中进行汇报展示并答辩。组长记录组员的活跃度和贡献值,组长给组员打分、组内自评、组间互评等多种方式形成最终分值。最后以3%的比重纳入平时成绩。小组讨论答辩环节,在展示新技术的同时,各组之间也会引发激烈的辩论,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4严把实践环节,细化过程性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公平客观评价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是实践环节,该课程主要围绕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安全等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合理编写实验案例,根据不同学习层次、不同学习专业编写不同难度的教学案例。课上学生完成实验项目并提交实验报告,教师记录实验成绩,并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实现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3.4评分标准

为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同时,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制订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案及评分标准。具体内容及比例如表1所示。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在笔者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过程中需持续完善。授课教师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并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的教学。通过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式实施以来,学生的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成绩评定过程合理、公平。

4结语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充分利用网络及移动媒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探索基于SPOC实现分层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将SPOC与传统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供灵活可调整的学习内容,最终实现分层教学,满足高、中、低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带动“近零基础”的新生,不能因为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基础弱而落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瑞 单位: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