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16:42: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全学科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当下小学生的阅读量逐渐增加。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承担培养学生基础性、基本性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的任务,也慢慢成为学生理解其他学科知识的桥梁。现在学界兴起的全学科阅读理念认为阅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任务,还应该是所有学科的基本任务。同时,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发现,其他科目的“语言”也很重要,如数学语言、科学语言、舞蹈语言,对自身吸收语文知识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开展全学科阅读学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健全学生的文化品格,促使学生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拟对全学科阅读理念下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策略加以论述,以期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样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氛围就会越来越浓厚,师生互动的频率就会越来越频繁、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会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进而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全学科阅读理念对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意义
全学科阅读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教育界,当时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古特曼提出了一种理论,即全语言教育。全语言教育的主题是以儿童的语言发展脉络为主线,它是一种完全的、完整的教育理念。也就是说,语言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不能被天然分割的,更不能仅仅依赖于背简单的字词句和文章片段来掌握。全学科阅读首要的特点就是去学科化,即可以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全学科阅读理念强调阅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从多方位、多角度实现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对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息化的阅读环境,让学生通过多个渠道接收信息和储备知识。在当今语文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全学科阅读理念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此需要多加重视,积极探索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丰富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校教育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学生要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1]。全学科阅读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理解和内化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运用社会科学技能解决问题。全学科阅读理念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阅读的方式包括终身阅读、24小时阅读、全量阅读、全员阅读和全媒体的阅读。全阅读要求阅读资料应当来源于人类所有的知识学科,而传统的阅读观是停留在狭义层面的,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而没有认识到全学科的背景要求。在信息高度发达的21世纪,如果一个人只具有简单的语文阅读能力,那么将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不仅会在与人交流上出现困难,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困境。对于小学来说,站在未来的视角上,要将教育目标之一明确为培养拥有全学科阅读背景的学生。比如,全学科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立足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横向打开各学科的知识库,多维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因此,探索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全学科阅读方法这项行动势在必行。
(二)消除学科界限,打破学科藩篱
每一门学科的阅读意义在于解读本学科特有的符号。自新课标深入推进以来,去学科化这种课堂教学倾向越来越受欢迎,但是教师不能忘记每个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是因为它所具有的特殊性,包括其学科特质和独有的生命符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去学科化之后的综合学科就可以“包打天下”,要避免陷入思维误区,即并不是各个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不再重要,依然要尊重各个学科的生命特点。小学全学科阅读指向语文、英语、数学、科学、音乐、体育、劳动、形体、信息科技及道德与法治等,但全学科阅读并不是要求每一次阅读都要把所有学科内容都囊括进来,而是要根据阅读需求和阅读目标筛选资料并进行有机组合。全学科阅读提倡破除学科界限,是一种打破学科门类的阅读。通常情况下,小学会把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必读学科,对于自然门类的学科或社会理论类的学科则选择一门以上作为选修学科,进而通过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和逻辑碰撞开阔学生的视野。阅读中可以出现绘本、数学、古诗文、小说,甚至是英语和美术等学科门类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像美术和绘本这一类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快速塑造和锻炼,对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表达能力及语言的美感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古代诗歌的阅读则是偏重于营造一种美好的、浪漫的意境,为处于记忆飞速发展时期的小学生提供一种多元的感知,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一种美好的记忆。阅读各类小说名著,可以让学生深入感知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文、经济、军事、战争及政治等知识。此外,与数学相关的阅读则能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一些关于数学的技能,且通过文字、符号和图形的不断转化,能让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有效锻炼。
二、全学科阅读理念下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策略
(一)跨学科开展阅读教学
对于小学来说,多学科融合的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引导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新鲜的思维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主动调整语文学科教学的方向,将课堂模式由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将教学内容由单一学科知识转向多学科知识融合。现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都提倡各学科教学联结,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关联。其中,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的要求,将“跨学科学习”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该课标提出要“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及对优秀文化的鉴赏,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要求学生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认识英语与汉语的异同,积累语言经验[3]。这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语言意识的培养是相契合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活动,并制定“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的标准[4]。该课标提出要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对此,教师可以将阅读项目中的阅读素材与“大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校本课程进行串联。比如,数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阅读《数学家的故事》这本与数学相关的历史书籍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增进对“数学”这个词语的理解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相关背景,以及数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及其突出贡献。开展多学科融合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阅读效果的评价。阅读评价必须同时具备全面性、客观性和激励性的特点。在设计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评价的多元化,而不能只关注某一个学生,或者学生在某一个学科阅读中的某一项表现,要始终把握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笔者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评价的同时,推出了存折式的评价机制。即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发一本像存折一样的小册子,小册子里面会标上几种维度,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如比较重要的评价维度有阅读的态度、阅读的成效、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时长、反思的效果和心得笔记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周期性的评价,评选出“爱读书”“好读书”“阅读小明星”等不同级别的奖项,并且每周、每月对已经评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的事迹及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宣传推广,介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成功经验。通过推广这些经验,可激励更多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而通过一系列的科学评价和经验的介绍,可点燃全校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多维度开发阅读资源
阅读教学的基本载体是阅读资源。对于小学而言,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是滋润学生心田的源头活水,是学生提高语言逻辑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高质量的、多元化的阅读资源对“大阅读”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在语文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巧妙地融入其他学科的文本知识与素材,完成阅读课堂的建构,且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不能机械地进行学科组合或知识拼凑,而是要注意处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根据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进行阅读资源整合,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在全学科阅读视角下创设“全境化”的阅读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另外,教师要以语文为基点,进而辐射至其他学科,使学生形成高阶阅读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应当多维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小学教师在开发资源时不应为了学科融合而忽略各个学科的个性,而是要充分尊重和利用各学科的资源优势丰富全学科阅读资源。其中,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进行资源组合,其可以从不同维度选择阅读素材,并将中文翻译法和自然拼读法运用到中英文双语故事和中英文绘本阅读中。英语绘本是英语学科独有的素材,是指将大量的、连续性的图画和简单的英语句式组合在一起并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表征一样事物的儿童读物。由于学生抽象思维弱于形象思维,所以绘本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拼读法是学习英语发音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将自然拼读法与中文翻译法有机融入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过程,可以降低英语语音学习的难度,丰富语料,增加学生词汇量,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语文绘本阅读、英语绘本阅读等也可以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可以创造性地开展立体书制作、绘本制作等活动,甚至改编绘本或自编绘本,也可以开展绘本翻译活动,将英文原版绘本翻译成中文绘本,或者将中文绘本翻译成英语绘本。例如,“中华传统故事”类立体书绘本是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翻译成英语绘本的,其既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精炼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可以锻炼学生英文表达输出能力。绘本阅读还可以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如开展课本剧表演,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质是吻合的,与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听、说、唱、玩、演、做”的理念也是相契合的。全学科阅读的方式丰富多样,教师在开展学科间的综合阅读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吸取其他学科在阅读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并找到本学科与他学科相互融合的切入点,取长补短,为学生设计多种拓展训练活动,努力实现阅读教学效果最优化。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与英语教师合作教学,语文绘本阅读与英语绘本阅读也可以同步进行。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的双语版本,具体由语文教师开展中文故事讲解活动,英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对话互动,两位教师还可以联合组织英汉互译小游戏、编排中英文舞台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汉语表达、操练英语口语。
(三)沉浸式建立校园阅读圈
学校是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重要场所,校园里的图书资料是学生的学习资源,校园里的人群、环境同样也是学习资源。一方面,校园里的陈设布置和景观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和可塑性,教师带头阅读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带动学生的阅读行动,并鞭策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书为友,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长期建立以下阅读圈。
1.语文学科阅读圈。
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选择合适的语文类读物。语文阅读除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书目,还可以拓展其他课外书目,如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大脚丫跳芭蕾》等绘本读物,适合中年级学生阅读的《窗边的小豆豆》《童年河》《草房子》等进阶阅读书目,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哈利·波特》《爱丽丝漫游仙境》等有挑战性的读物。教师要与学生共读一本书,融入学生的阅读世界,这样才能建立更加稳定的阅读圈。教师要长期关注每位学生的阅读思想动态,与学生、家长多沟通交流,并创造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数学学科阅读圈。
苏联的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是一门科学语言课程,数学的教学可以说是数学语言的教学。”[5]数学是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而数学语言的解读离不开阅读。掌握数学语言对于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小学阶段数学阅读是指学生依据前摄的数学知识经验,对数学材料进行能动的信息加工和分析,建构数学认知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议中指出,数学读物的资源开发不能仅仅将目标锁定在考试上,应开发多种类型的趣味读物[6]。教师应为学生和家长推荐一些开发智力、启迪思维的书籍,包括数学小游戏、数学故事、数学漫画等融入了数学知识元素的文本资料,如《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中国儿童数学百科全书》《我是数学迷》《数学家阿汤的苦恼》《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数学百草园》等。
3.英语学科阅读圈。
英语阅读材料可以选择发展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的书籍。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词汇积累和口语表达,根据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英文单词卡、英文绘本和自然拼读法读物,如迪士尼英文原版故事系列、轻松英语名作欣赏等。学生通过阅读趣味书籍,不仅可以感受到英语阅读的乐趣,还可以丰富词汇量,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组成英语口语练习小分队,尝试用书中的英语进行日常对话,与身边的同学、朋友开展生活场景模拟对话。
4.素质拓展阅读圈。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对语文、数学和英语之外的科目是有浓厚兴趣的,通常这些科目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使其接受体能、耐力、承受力的考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挖掘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例如,音乐课程承担着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任务。音乐与文学是重要的艺术形式,语言和音乐关系紧密[7],如著名的《高山流水》成就了一段知音佳话。小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欣赏乐曲,可以将语言与艺术同时根植到心中,丰富艺术涵养。音乐阅读内容包括乐理知识、音乐鉴赏或音乐故事等文本资料。常见的音乐学科读物有《西班牙斗牛士》《音符一家》等。音乐阅读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5.书香阅读氛围圈。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学校应当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为全校师生构建全学科阅读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沉浸在文字和书卷里,陶醉在校园的书香里。学校可以在走廊上、宣传栏里展览学生的读书作品,如自制的阅读书签、自制的绘本或读书心得等。每间教室门口都可以摆放图书架,让学生在想阅读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到书本[8],同时安静的阅读氛围还可以让走廊上横冲直撞的身影和飞速奔跑的步伐慢慢停下来,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图书角成立管理小组,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为图书角撰写阅读标语,为班级图书角命名,如“百草园”“洗砚池”“趣味书屋”“书香园”等。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打造有班级特色的文化一角,这样学生才有持续阅读的积极性,并能进行自我监督。教师可以每周组织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并让学生学写读书心得,具体而言,可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读书感受,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尝试撰写读书心得体会,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图书角的书籍可以由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每人带5~10本,实现资源共享和图书“漂流”。同时,教师要严格筛选图书,检查带来的图书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是否健康向上[9]。教师既要突破传统的课程观,又要超越传统的阅读理念,这样才能建立起书香阅读氛围圈,让墨香传遍校园。
三、结语
朱永新教授指出阅读要“共读、共写、共同生活”[1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当今社会提倡全民参与阅读。全学科背景下的阅读要求校园里的师生及校园外的家长能够共同参与“大阅读”活动,学校、家庭与社会都要营造积极的、热烈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无限力量。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3.
[5]黄桂君,田冬军,钟志华.高中数学语言教学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数学通报,2019,58(7):5-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96.
[7]万莉娜.全阅读理念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J].成才之路,2021(23):68-69.
[8]陈玫.全阅读背景下的高年级语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5):98.
[9]刘艳.“全阅读”课程,成就孩子的全面发展[J].四川教育,2019(增刊2):38-40.朱永新.共读、共写、共同生活[J].福建教育,2017(40):1.
作者:林苗 单位: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