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时间:2023-04-13 08:50: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药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路径探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药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中医药学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临床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中华文明中不朽的瑰宝,为增进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发挥出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显示,至2019年,我国开设中药学专业的高校有四百余所,其中高职高专类院校近两百所,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中药专业人才,推动着整个中药行业不断发展。中药的质量决定着中医临床疗效,关乎患者安全与健康,因此培养具有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中药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任务。在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手段。本文以中药炮制技术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实施路径和实效评价。

1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思政实施意义

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避免生硬“移植”“嫁接”,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能够激发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唤醒教师的课程批判意识,正确把握科学知识的社会实践方向,更好地进行知识创新和教学提高。最终通过师生平等互尊的教学实践,帮助大学生养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打造良好的教学育人生态系统[1]。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因此,中药学专业的高职教育应立足区域,以市场为导向,契合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岗位胜任力,服务于地区中医药发展需要。专业课程能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还能通过实践训练锤炼品格,塑造就业观和职业观。课程思政能帮助师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获得行动的方向和感知幸福的能力。因此,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不应相互孤立,而应相互渗透,互为载体。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中医药仍然一定程度存在高质量供给不够、人才总量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发展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中药炮制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之一,在保证饮片质量、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其无论从饮片质量提升到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还是从特色炮制技术的传承创新到中药炮制内涵的科学阐释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困境。中药炮制技术在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技能课,其技术、科学、文化属性决定该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课程。中药炮制拥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其制药原则依据“七情和合”的配伍理论,体现了中华文化道法自然、和合致中的哲学智慧[3]。同时,该课程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工匠精神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课程通过融入思政元素,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医药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发扬中药炮制技术的必要性,树立中医药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定职业信念,从教育源头着手解决职业信念不坚定导致的人才总量不足、发展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2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专业课程应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从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两个教学环节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方案,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课程思政格局,最终实现教师、教材、教法全面改革[4]。

2.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改革

2.1.1分析学情,创新教法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成绩、知识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剖析,为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当代“00后”大学生能熟练使用网络技术,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类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资源,打造泛在学习空间。高职院校的生源多元,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动机、行为习惯、文化水平及专业背景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通常中专起点的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数理等文化课基础薄弱;高中起点的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文化基础相对较好,但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需要从零构建中医药知识体系;高职扩招班学生则学情更加复杂,其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差异大,求学动机和学习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这3类学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分别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1.2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专业教师综合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育人局面,与思政课程一同承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1]。教师的行为态度、专业水平、职业形象能对学生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教师个人素质和职业形象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中药学专业教师首先应做到热爱专业,并将这种热爱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热爱专业、精益求精、传承文化。中药炮制技术作为最具特色的中药学专业技术课之一,授课教师应充分了解中药炮制文化、技术和理论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发展,如我国主流的炮制派系、各派系炮制方法的特点、生熟异用理论、炮制的归经理论等。此外,结合高校所处地域,挖掘当地特色炮制方法,将其带入课堂,让学生接受中药文化的熏陶。例如,江西的炆地黄、四制香附,北京的百药煎、七制香附、朱砂炙远志、油炸马钱子,四川的九制大黄、九转南星等特色的炮制品都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炮制方法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1.3以赛促教,传承文化和弘扬工匠精神

技能竞赛能检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考查和展示参赛学生的岗位通用核心技术、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同时,还能使行业企业主动积极地关注和参与中药专业教学改革,及时反馈改革效果,提升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及社会认可度,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药技能传承。另外,技能大赛还能培养学生无惧竞争、公平竞争的竞争精神,同时也能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依法操作、规范操作的工作态度,形成团队协作、继承发扬的职业风范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

2.1.4寓教于乐,丰富课堂外的专业活动

课程思政不能局限于课堂和课程本身,大学生全部的学习及实践都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熏陶。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落实课程思政,课外专业活动亦是主战场。例如,可通过建设中药社团,发挥社团的文化传播作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药知识科普、文化宣传以及传统技艺展示活动,以社长为核心,带动社员自觉学习、主动学习。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中药文化魅力,从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文化自信[6]。

2.2基于课程定位与自身特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集

中药炮制技术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点课程,可通过建立课程思政元素集分类收集思政元素,从不同方面传递积极正面价值观,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2.1技术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传统炮制技艺多以文献形式记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一些图片、影音资料更直观记录了各种炮制技术,包括一些濒临失传的炮制技术。例如,《本草中华》《本草中国》等纪录片,“甘肃道地药材传统加工炮制”“四大怀药传统加工炮制”等道地药材炮制视频,可通过收集这类技术资料,上传网络教学平台,以供学生随时查看,同时在课堂给学生分享重点炮制技术,激发学生对中药传统技艺的热情及对传统工匠的敬佩,如在讲解切制方法时插入中药炮制大师丁社如将一寸(3.3厘米)白芍切成完整的360片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视频;在讲解大黄炮制方法时播放中医“非遗”传承人胡昌江传授弟子清宁片制作方法的视频;在讲解去油制霜法时引入中药师杨锡仓将巴豆去油制霜的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中药炮制技术惊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祖国地大物博,中药人的精湛技艺。加之饮片的质量关乎临床疗效和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还可在此过程中灌输给学生“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职业准则,促进学生及时追踪中药炮制行业现状及其发展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思考行业产业改革创新升级途径,培养其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7]。

2.2.2案例集———榜样引领,案例实证

中药炮制是一种制药技术,虽然它起源久远,但也面临发展困境。例如,许多炮制技术后继无人,愿意从事中药炮制的人员不足,中药炮制技艺面临传承困境,中药炮制研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建立先进典型的中药炮制相关人物案例集十分必要。基于主流价值导向,媒体的介入可使中药炮制技术老药工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与工作人员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精神鼓舞。甘肃中药师杨锡仓被评选为“甘肃省第二届陇原工匠”,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中药炮制与配制高级技师于葆墀,37年坚守在中药炮制岗位上,追求品质、一丝不苟;胡昌江教授也曾在采访中提到,从初入行到如今,全靠坚持和热爱,无论身边的人如何变化,对中医药的热爱和对中药炮制技术的信念支持着他在这片土地深耕,也深深地感到传承炮制技术任重而道远。他们的坚持不懈、匠心精神正是当下快节奏的社会普遍所缺乏的品质。而这样的人物案例还有许多,他们的实践经历都是教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坚持方有收获的重要案例。案例集除包含人物案例之外还应包括临床案例,呈现炮制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真实案例才能真正使学生对炮制作用产生信任,对中医产生敬畏,如炭药止血的临床案例,某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崩漏,医者A处以胶艾汤加味治疗,用药后该患者出血量不减反增,后医者B将该方中药物制炭后,两剂即止[8]。临床真实案例能很好地展示中药炮制的作用,增强学生中药文化自信,引导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生活中的难题。

2.2.3时政集———政策引导,把握方向

时政集是指与中药炮制相关的中医药发展最新政策、最新法律以及最新规定的集合。例如,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创新、炮制理论的研究进展、中药传统饮片与新型饮片的管理规定与产业现状等。近年来,中医药迎来发展新机遇,加之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出了明显优势,也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机会,中药炮制技术作为中医药的特色也逐渐得到重视。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2017年我国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7月,《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发布,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有关规定,牵头起草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上中医药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反映出我国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梳理其中与炮制相关的条款,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既能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以及行业发展动态,又能帮助学生结合宏观政策,调整职业规划,树立对未来职业的信心,主动肩负起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责任。

3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思政实效评价

课程思政对既往专业教育主知主义有一定纠偏作用,能通过专业课程中的人文性、社会性教育,促进价值内化进而人格化。因此,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无法通过单一的知识技能测试来进行评价。要想做好课程思政实效评价,需要处理好知识与价值、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学生情绪情感的参与决定了价值内化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能引导学生充分参与、积极响应、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有助于课程思政的落实。而思政元素不只是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内容,更是课程固有的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载体的价值意蕴。其评价重点应由传统的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程度扩展到情感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规划与落实,采用“知识、技能、情感”三位一体的全面评价模式。知识评价通过平时和期末理论考试进行,炮制技能评价则通过平时实验课的炮制操作规范性、成品质量和期末的技能考试来评价。情感评价多采用定性评价,例如:(1)通过观察法评价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态度变化,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体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建立小组实验实训学习过程档案,通过记录每次实验实训课上小组中各成员的分工合作情况和整体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价,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对原则性和规范性问题还应在课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做人做事讲原则、守规矩,尊重伙伴、精诚合作。最后在学期末分析小组学习档案,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2)通过访谈法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中药炮制和中药专业认识上的变化以及对自身发展规划的变化。(3)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态度、信仰、活动及价值方面的反应,设置开放性问题或封闭性问题,从而对学生的思政素养、道德品质、精神心理层面发展状态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薛桂琴.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哲学意蕴[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6):25-32.

[2]阚大学,吴连菊.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4(1):66-75.

[3]宋艺君,赵重博,吴建华.基于“课程思政”的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1):25-27.

[4]付敏.高等院校“一二三四”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13):209-210.

[5]孙红,王博妍,孙妍.课程思政背景下中药学专业课程融入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1(45):24-25.

[6]苏伟英,冯利.以社团为载体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实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6(2):81-85.

[7]谭鹏,杜红,李向日,等.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中医教育,2020,39(2):31-35.

[8]胡昌江.中药炮制品临床应用的点滴体会[J].中药与临床,2011(2):8-11.

作者:李梦琪 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