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规划》杂志(CN:11-5583/TU)1986年创刊至今一如既如地沿着原初确立的方针在前行,在与时代相融和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它的风骨与气度,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知识。从1994年起被部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作为来源期刊全文收录;被部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国际城市规划》主要栏目:规划研究、城市研究、实践综述、书评、专访等。
作为一本文化杂志,编发的文章,不仅注重思想性,更注重可读性、感染力和渗透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文章,以其丰富性及多样性的形式呈现。将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巧妙地融入精美的文章当中,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研究对中国高密度紧凑城市中的物质空间形态规划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表明,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具有分形性质,复杂的分形结构提高了历史空间的稳定性,有利于激发历史空间的活力。本文以波兰历史城市克拉科夫为研究对象,对古城历史空间的分形结构与分形特征进行解析。
其中包括了两个研究层次:其一,以克拉科夫古城为样本进行历史原型分析,通过分形元与分形秩序,解析古城的分形特征,提取分形结构中具有优越性的分形元素与设计方法;其二,以克拉科夫卡齐米日旧城区复兴为例,从多层级叠合、小尺度连接、多功能混合、各时段叠加四个方面,通过层次化增加不同尺度上的结构,形成在所有尺度上均丰富而复杂的城市肌理,从而激发旧城区的活力。
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历史空间修补可为其他历史城市所借鉴,尤其对我国的"城市双修"有重要的启示作用。TOD地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布局模式主要包括基于小尺度街廓的方格网模式和环形放射模式,均能从TOD概念诞生以前的轨道站点地区规划发展历史中梳理出演变脉络。
1990年代,卡尔索普提出的美国式TOD理念在规划中延续了上述两种基本的布局模式;此外,新加坡发展出了基于大街廓的轨道站点地区规划布局模式。这三种模式对我国的TOD规划实践均产生了影响。本文以布局形式和街廓尺度为重点,结合国外案例及国内实践,对TOD地区的规划布局模式的形态演变进行解读,将三种模式整理为六种主要的布局形态,并总结布局模式的规划设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