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4:31:1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主义文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记载文化的是《周易》。《周易》中有句话是“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天气预报。研究时间,空间,气候,地理的变化。还有一句话是“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这个文化是我们人自身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之后呢,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这是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文化就像空气似的,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时时刻刻都存在,在提醒着我们,熏陶着我们。报告中说了,现在我们要发展文化产业,要使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今天的社会上,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它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在文化里面价值观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报告当中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是的指导思想。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体系太大了,太庞杂。在这次的十报告中,在原来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简成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得到了大家的一个共识。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报告当中提出来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虽然这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不能好了这样,丢那样,道德失范,价值失迷,人文精神失落。所以说,我们要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化,提升我们的道德,特别是要提升我们社会的 诚信。用报告当中的话讲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学 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软实力的内涵
报告当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约瑟夫莱尔,他写了一本书,《软实力国际政治致胜之道》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他讲的软实力包括政治、文化、外交三个方面,而我们这里讲的是“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科技这些硬实力来谈的。
2、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是根本,而软实力是它外在的一种表现。我们是要重视软实力,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
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处理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好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关系呢?在这方面,我们的做的就比较好,如“实事求是”出自于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一本书,《汉书·河间献王传》。在延安的时候,就把这个“实事求是”拿过来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那这个“实事求是”不是马克思讲的,不是恩格斯讲的,不是列宁讲的,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国化的。
(二)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六中全会当中提出来了,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报告当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所以说,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如果不坚持以人为本,不从群众需要出发,文化产品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啥现象呢,“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样的一种结果,今后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着力点,不断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1、我们要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混淆了,从性质上来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它就不一样了,它具有经营性,是要赚钱的,所以说,是由企业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它所面对的对象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文化需要;而文化企业也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来发展。
2、要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
先来看看我们现在文化产业规模是多少呢?2010年大概增加值是1万亿左右,占到GDP的比重是2.75%。而我们喊出的口号是,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希望达到5%左右。到2020年达到8%~10%,至少达到8%。咱们再来看看英国,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比重就是8%左右,美国更多近20%,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这仅仅是数字上要到达的目标,同时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的文化传媒产业集团,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规模而且还有竞争力,就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这些国际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展开合作与竞争,在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在国际舆论中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二00八年奥运会、残奥会和二0一0年世博会。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在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现代文化。和谐文化建设要突出以下价值追求:
1.把握方向性、目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价值理性,融行为规范、行为选择和行为评价于一体,它表达、设定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时期,扭转社会成员某种程度的心理浮躁、信仰缺失、信念动摇、行为失范的态势,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迫切需要发挥和谐文化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的功能;迫切需要发挥正确思想舆论的导向作用,增强其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唱响主旋律,弘扬正气,疏通民意,化解负面情绪、凝聚人心。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种一致性的价值追求引领社会思潮,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指引人民前进的方向,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繁荣。
2.突出主导性、主体性。党是和谐蓝图的规划者、设计者,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导者。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党对先进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把握和创新统领,同时在党内营造意志统一、民主集中、平等公正、团结友好、关系融洽、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和谐局面,发挥党内和谐的示范、导向功能。广大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要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和谐理念、和谐观念不会自然而然地生成,需要执政的党和政府借助各种有效载体,整合现代媒体、媒介资源,以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宣传,内化为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意识,落实在工作、社会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体现在实际行动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培育新的和谐生长点和增长点。党和政府与其他各种组织、人民群众要形成和谐的良性互动,建立长效机制,共同繁荣和谐文化。
3.凸显时代性、开放性、民族性。现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有开放的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兼收博取,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展示、丰富和壮大自己。同时,和谐文化来源和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扬这一特性。
4.注重多样性、包容性。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如同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平衡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原则,既要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思想文化,又要承认差异性,尊重个性、包容多样;更需要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使不同群体、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追求的人能够普遍认同。从全球层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和谐文化指导下建设和谐世界,创造持久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需要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共同繁荣,实现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因此需要更多地倡导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开放意识、宽容意识、社会认同,倡导明礼诚信、互助协作、谦和友爱的社会意识。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挥其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引导大众文化、宽容通俗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努力改造落后文化,自觉抵制媚俗、低俗、庸俗文化,坚决反对腐朽文化,以净化和谐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
5.着眼长期性、艰巨性。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和陈旧管理方式带来的历史惰性,在无形中制约着和谐文化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以约束各种社会非和谐行为,更需要我们反复探索。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建设和谐文化,既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也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自觉按规律办事,脚踏实地,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序推进。
2基于文化价值体现的群众文化含义探索
在的学说当中,文化建设构建下所代表的层次是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是基于当前社会对政治以及经济构建下的一种集中反映,是人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下的更高追求。一个社会进行的文化主导就是对这个社会文化进行支配和领导的行为,从宏观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策略的构建。在当前,我国的群众文化主导地位是通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以体现的,也就是说,基于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引导着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来源。这种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成分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构建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为框架下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中国梦构建下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念。上述这些理论和观念支撑着我们国家的政治精神,也是对我国特色的文化支柱发展的指导依据。同时,正是上述精神支柱能够保证我国有能力也有勇气兼收并蓄,在多元价值理念以及多元文化进行发展的前提下坚守本心,不轻易被外力所左右的支撑所在。运用群众文化这一有力武器可以使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广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引领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对全社会共同发展的思想基础进行充分的维护,这已经是当前社会各界的共识。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灵魂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意识形态上的灵魂之所在,这种价值观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全国人民所接受和掌握。但是如果使用传统原始的方式进行强行灌输和教化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毕竟,离群众越遥远,这种主体思想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就越浅薄。但是群众文化则可以充分的扬长避短,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使得复杂而又严肃沉重的话题通过轻松有效的方式进行充分普及,策略性的利用群众文化参与人数众多、方式活泼不死板以及参与者身心愉悦的特点进行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构建,寓教于乐,把主体思想和主导文化利用最高效有序的方式武装给人民群众,使其深深的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群众文化相对于主导文化来说,就可以利用自身特点,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平台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廊坊城市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4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战略的提出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和兴国之魂的地位和文化作为人民精神家园和民族血脉的重要性,是新时期建设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指导,对于思政教育革新的重点之一思政话语转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拟从以下4个角度来探讨全会文化兴国方针对思政教育话语转换带来的思考。
1 思政话语转换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思政教育为意识形态最新成果服务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在多样文化环境下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进一步由认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动。这种知-情-意-行的过程,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在教学双主体的话语交流中促使学生主体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文化认同,是话语共建和话语交锋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选择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意识形态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他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思政教育要素之一的话语也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一元性,话语交流的重点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和多种价值取向“多元共存”的关系,使大学生在话语交流中形成正确认识,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多元价值的选择中保持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坚持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 思政话语转换要加强文化化进程
意识形态“文化化”“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诉求选择,也是当代中国大众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对于意识形态的教化,对于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需要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用文化熏陶来取代单一的政治宣教,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代替单一灌输。
传统的思政教育有着为政治而政治的单向思维特性,教化的过程脱离被教化者生活实际,政治气息浓,较为生硬而单调,在一定意义上很容易激起被教化者的逆反心理,也容易导致其政治人格分裂:理论掌握上与实际行动上完全脱节,最后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教化效果不理想。而我们将政治教化融入文化母体中进行传播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困境。“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文化是大众生活的表征,也是现代性社会构建的重要一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抓住文化这个载体,文化便于流行和适用,大众而又典雅,通俗近民而又不失礼仪,典范有约束而又能随心所欲,精英和平民共赏。同时,文化除了是一种消费需要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这对于后现代人群“无意义感”和虚无感的化解,对现代社会重物质轻精神的纠正,对其精神性的提升,是很好的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回到个体生活世界,关心与普通人有关的尊严、自由、平等、幸福、多元等现代公民的社会理念。但是,回归生活世界是有特殊要求的,“应该是一种建基在对日常生活世界有深刻了解、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有条件的超越”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性埋没到碎片式、片面性的个体生活里,如何做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文化的作用最为重要。文化建设是有具体形态的,缺乏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价值或精神就没有驻留或依托的基础或场所。思政教育话语表达需要在探寻多种文化形态比如文化产品、文化场所、文化遗迹、文化活动仪式、文化习俗、文化典籍、文化传说等中蕴含的不同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韵味,以及这些精神又是如何表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淳朴、厚重、大气等性格特质和精神气度的,这样才能形成对文化更清晰的更坚定的认识。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4、还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建设;探究
一、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的概述
针对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受到网络文化怎样的影响进行探究之前,首先需要分别对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内容进行充分的认知,在这之中主要有:网络文化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特征;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功能以及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等。
(一)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
有很多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更加侧重网络技术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阐述,还有一些侧重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解读。在广义上,网络文化不但包括在物质层面上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所带来的人们在工作、娱乐等不同方面形成的方式上的影响;同时还包括在精神层面上与网络生存相关的政治、道德、心理等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非意识形态上形成的文化;相对的,在狭义上网络文化指的则是将网络物质上的创造作为其基础所形成的网络精神。
(二)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
1.主要内涵现代社会是一个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所组成的完整有机体,其中意识形态属于是在社会意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什么阶级的社会环境下都可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一个意识形态,它是在一定的阶级社会当中能够非常系统地将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制度进行反映的所谓“上层建筑”,表现形式具备强烈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哲学、法律、社会等不同的方面。
2.主要功能
首先是其价值导向方面的功能,它像是旗帜一样对人们思想以及行为进行着引导,针对一些与社会政治的目标相互符合的价值观念要随时进行宣扬,但是针对一些与社会理想相偏离的则需要及时地阻止,为了能够切实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稳步地推进政治目标,在社会主义指引下建设意识形态需要将党的行动纲领以及指南化作社会整体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要及时进行管理,防止其进一步渗透甚至是蔓延。其二,是教化辩护功能,意识形态一旦出现,就需要向人们进行思想的传播,让政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在短时间内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并认可,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就会逐渐地成为人们对社会进行认知以及在社会当中行动的主要标尺,达到了对人的教化目的。其三,是引导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属于是文化内核,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当中,无论是任何文化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统治阶级的思想所影响,所以建设意识形态始终是社会文化核心的部分,它起到引导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的作用。
(三)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意识形态,其形成后,为了能够保证它可以发挥功能,都要面临理论基础的继续丰富以及发展,还有怎样才能够借助这种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领导阶级的头脑进行武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这不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高挑战性的课题。了解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摸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规律,并且这也是在网络文化的视角下强化意识形态的建设对策主要的前提。
1.党政意识形态的建设所谓党政意识形态指的是在一个政党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之后,它所代表的阶层以及集团所具备的意志开始逐渐上升成国家的整体意志,继而借助领导来落实政党的纲领以及价值取向等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建设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是否可以充分地发挥政党意识形态所具备的主导作用。
2.建设文化软实力在社会生活当中,文化是一种精神创造的结果,它和社会发展是相伴而行的,而且还会呈现出不断的丰富以及完善。人类文化发展始终和社会进步相关,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文化发展普遍的规律。尽管每个时期都拥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不过基本上都会拥有一个主流的特征,也就是会呈现出时代的特色。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引导人民群众把握正确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同时也会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命运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3.建设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属于系统化以及理论化的一种思想体系,并不是零散且具体的观念,它是来自现实当中,并且进行了适当的升华之后形成的。任何意识形态在上升成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后,统治阶级试图稳定统治地位,会不断地尝试将自身的思想传递给群众。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都是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当中也是基础性的内容。
4.建设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进行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政治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它和意识形态的建设呈现出非常密切的联系。它的情况是否良好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提升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能力,稳固政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建设意识形态非常根本的渠道之一。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形成通过一种全新的物质载体模式,在给我国的社会主义背景下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对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可以强化社会主义背景下发展出的意识形态所具备的吸引力
网络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多媒体方式来表达包含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就能够让它显得非常形象且生动逼真,尤其是如今不断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借助它来在网络上展示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令观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切身体验的同时,就可以对其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了,这在观者心中形成的鲜明印象是大部分的传统媒介都无法超越的。而且它还可以把枯燥内容变得更加活泼,观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掌握这些内容。
(二)可以强化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形成的影响力
当前网络文化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影响力,其一,网络当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介下的单方向传播,也不是教育人员与被教育人员之间进行的简单的灌输,它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一对多甚至多对多这种全新的讨论以及交流的模式,具有非常丰富的交互性特征。在互联网当中传播意识形态,传播人员以及接受人员都能够展开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以及自由性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很好地指引人们从传统被动接受灌输教育转向主动地区参与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传播者接受传播的内容。另外,目前在互联网当中出现的各种论坛和博客都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的途径以及适当的空间。不管是什么社会角色上的人都能够在互联网当中参与信息交流以及讨论,这种形式让社会主义环境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宣传能够深入人心,实现更大的影响力。
(三)可以对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
在人类社会当中,前进的主要动力就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网络文化交流也终会带动意识形态去借鉴以及吸收人类悠久历史的文明成果,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对自我进行丰富和完善,而这也正是因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信息交流以及合作格局所带来的。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当中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它带来了文化交流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小的时空障碍,还消除了人与人之间所具备的生理障碍,尤其是它所带来的普遍性以及平等性,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交流的体系。除此之外,人类交往如果还需要在物质层面停留并且需要在物质利益的层面上相互需求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网络文化出现是能够让这种交往逐渐转向精神层面的。所以总的来说,和这种交往体系的出现以及扩展相伴的必然是不同的而文化交流以及合作,它也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形成融合以及发展的过程。网络,不但让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变成了可能,同时还让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提升到了信息化以及更加高度的知识化水平上,进而让网络文化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以及层次,带来了文化交流的新状态,为社会主义环境下发展的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韩为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研究.西北农林大学学报(哲学1社会科学版),2011(7):76-80.
[2]董冀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再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三、自觉 自信 自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自觉,最重要的是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决策者,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苏联解体就是典型的例证。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不仅完全可以和美国“叫板”,而且常令美国和西方寝食不安;但是这样的硬实力并不能避免它解体。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硬实力不行,而是因为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坍塌。尽管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价值观的迷失和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则是最深层、最直接的原因。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治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西化分化”战略,所运用的主要手段就是文化软实力渗透。对此,西方学界和军界也非常清醒,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假如世界被毁掉了,只要图书馆没有被毁掉,我们就可以把世界重新建设起来。”时期,日军侵沪司令盐泽幸一在疯狂的中刻意摧毁中国文化,他十分露骨地说:“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他清楚,一个民族一旦失去对自己历史和文化的记忆,那就只配做奴隶了。印书馆和图书馆等文化软实力载体的作用尚且如此之大,何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的文化软实力载体。可见文化软实力确实关乎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当迈步于中国文化软实力自觉之路时,这是必须深刻认识的第一要义。
第一,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都应当维系于这个轴心而展开。过去,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支撑来强调。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能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第二,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以往比较多地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对文化与民生的关系认识不深。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无疑应当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化之于人类,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解决人们“文化饥渴”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讲公平公正,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党的十指出扎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进一步彰显了我党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自信与自强。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出现了一些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说到底是与文化建设有关。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的改善了。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除了要有比较丰厚的物质文明条件之外,更要有比较健康的精神文明的条件。实事求是地讲,30多年来的改革,我国文化建设确实是落后于经济发展,我们自己不满意,外国人也不满意。国内的怨言不多说,英国撒切尔夫人曾妖化诬蔑我国为“只生产物品、不生产思想”的国家。所以说,要综合考虑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作用,我们要具体分析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抓住他们之间内在的联系,扬长避短,加大文化兴国前进步伐。以下关系是文化必须处理的关系:
首先,三位一体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辩证关系在发展文化兴国必须考虑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兴国战略的指导,的社会发展观是他的的哲学基础,也就是说“自然的过程”是发展的特色,发展的层次性、相关性、综合性、系统性、总体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文化是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反应,并且这种反应不是简单地机械的反应而是有其必然的规律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文化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而这些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总的观点。”由此可知,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错,联系时紧密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三位一体社会”的发展,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既是着力点,又是奋斗目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十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的现实目标。可以说,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在我国文化领域发生,但现实的生活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还与经济社会发展脱钩,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有些地方对文化建设没有提到重要议事议程;社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部分人社会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离轨道的迹象;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投入不均衡,公民素养差距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其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也是文化兴国要注意的问题。
历史继承性是文化的特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开拓创新与继承民粹并行不悖,文化兴国是缺不得这两者的。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矛盾是二者不可避免的。其一,解放思想是有中国特色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法宝。李长春同志讲过:“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解放思想着力点在思想大解放,放的过程也要收就是在大方的基础上的大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集中。这就要求把社会中复杂多样的、消极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上来,统一到党的十精神上来;其二,思想解放就必须依靠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指导下的思想解放度与我们对本本主义等观念的破除,固定思维的革新,着眼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伟大的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至关重要。其三,中国的历史,的两个重要观点要引起我们重视:前进发展的是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割断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且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出现断层,所以,我们的新思想、新文化都有一个吸收借鉴的优势,所有这些都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传统文化是我们新思想的源泉。
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辩证关系也是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在此过程中,文化的交流实为必须。中外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一刀切,而应辩证地看待。曾强调:“对于外国文化,盲目排外的是不对的,对进步的外国文化我们的策略是借鉴吸收,支撑发展中国新文化;不加思考照搬也不对的的,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与此同时,从全球看,文化呈现出发展不平衡,并且这种不平衡还有加剧的倾向。因此,我国文化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要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拿捏到位,实现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本文是河北省社科联课题“创建农村流动文化集市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103352)研究成果之一。
农村文化作为一个自有其存在价值的独立系统,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对农业文明的一种表达,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农村这个特定环境和农民这个群体上的集中表现和反映。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根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来讲,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于转变农民传统思想,提升农民道德情操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还能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大力发展和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从建国伊始到现在,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了从计划控制模式到公共发展模式的转变,并呈现出层次递进的基本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全方面的发展,我国政府更加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并将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2005和2007年,中央政府制定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和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文化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飞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精神文明建设不能够与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农村全面发展,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就要从根本上认清导致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原因。
(一)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缺失
作为农业文明的成果,传统的农业文化使中国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过于保守而缺乏激情,过分强调私利性而忽视公共性,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投入到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活动中去。同时,部分基层干部不能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正确认识农村文化建设,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文化建设,不能用积极健康的先进文化引导农民,结果使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乘虚而入,农村原有的伦理秩序和和文化价值观被打破,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身心健康,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二)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文化供需失衡,农村文化供给不足
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差异所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以复杂多元为特点并占据强势地位的城市文化与相对单调固定而处于边缘化的农村文化不对等,导致两种文化在交流和理解上产生了鸿沟。并且在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文化影响下,农村文化盲目追随和模仿城市文化,使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农村文化受到外源性文化形态的冲击,挤压着具有传统特色的农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并使之目趋式微。此外,城市文化中一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渗透到农村和农民的精神当中,打破了比较纯粹,宁静的农村文化环境,严重干扰了农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剧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
(三)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组织管理弱化
尽管中央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但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城市的倾向。长期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陈旧落后,严重影响到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农民精神空虚导致的赌博、迷信、吸毒等丑悲现象泛滥,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损坏和流失现象日益凸显。另外,在农村文化的管理组织方面,还没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去引导和规范农村文化建设,缺少专门的文化工作人员和必要的评估、考核等机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使基层文化单位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也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大原因。
二、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文化建设既是内容,又是保障。为了更快、更好地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蓝图,就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农村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思想意识
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就必须坚持农民本位的主导思想,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尊重和发挥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巨大热情,使其自觉地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去。同时,各级政府要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在创建新农村和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先进文化打击和摧毁在农村发展的伪文化和低俗文化现象,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要充分利用广大农民群众的智慧,整合人才资源。在充分发挥、挖掘本地人才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和提倡城镇文化工作者做指导,为农村培训和培养文化骨干,奠定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实现农村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增强信息交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有差异性但又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这就为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坚持文化创新和充分展示本地文化独有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学习和引入外源性文化形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另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城市文化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人才众多的优势,支持农村的文化事业,为农村文化注入更多更好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血液,促进农村文化向现代化转变,使农村文化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四)加大政府投入,改革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40-01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前提,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就是通过伦理道德来指导人的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古代相比,今天我们所讲的“文化”,其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文化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文化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文化建设问题,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对于什么是“先进文化”,人们在认识上有这样几种误区:一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西方文化,对其趋之若鹜;二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文化趋新,认为什么流行什么就先进;三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厚古薄今;四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人们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认为什么有市场什么就先进。而实际上我们所讲“先进文化”,必须具有“社会主义”属性。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都要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不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否则,不论其贴上任何标签,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苏联搞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放弃了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导致思想混乱,最终走向了解体。中外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在文化宣传上如果污蔑甚至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如果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举措。
二、从历史方位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个面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