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服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1-27 11:17: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服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服务论文

篇1

农村发展连锁零售业态是关系政府、企业和农民的重大项目,它不但有助于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也为广大零售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其既能避开大中型城市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也可以发掘农村这个巨大的长尾市场;同时,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的消费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发展连锁零售业态的的理论分析和现实基础

1.理论分析

连锁经营是当今国际零售业的主流经营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商品销售额一般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美国己达到70%左右。首先,连锁经营的本质是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业,通过联合,形成较大的企业规模,从而实现了专业化分工,进而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统一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分散销售,降低销售费用;集中决策,降低管理费用。其次,连锁商店总部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培训人员,筹措资金,从而实现了市场、信息、技术、人才、管理、商誉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和有效配置。另外,连锁的各分店具有高度同一性,从商品、价格、服务到店面装潢、店堂布置,到销售策略、服务水平、经营理念都如出一辙,容易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建立商誉,积累无形资产。

连锁零售业态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但目前连锁零售企业集中于大中城市,已经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为连锁零售企业提供了向农村地区发展的机遇。农村零售业走连锁经营的道路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和谐社会;有助于提高农村零售业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农村零售业态的竞争力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兴业富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我国农村零售业的必经之路。

2.现实基础

1995年3月25日,在上海全国连锁经营发展现场座谈会上,李岚清副总理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指示把发展超级市场和连锁经营方式作为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此次会议以后,超级市场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国外几十年发展的道路。随着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全面开放,一线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零售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各零售企业面临着全新的生存考验,向农村地区发展成为零售业的重要方向。

随着城市消费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要想再扩大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必须进行产业地点转移,寻找新的消费群体,才能拓展消费市场。我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有9.5亿多,占总人口的73%,农村社会消费零售额占整个零售总额的40%左右,这充分说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购买潜力很大的潜在市场。特别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农村消费者已初步具备与现代零售业相匹配的购买力和消费观念。从以大连为例,2006年大连村人均收入为8434.28元,比上年增加1604.79元,增长24%左右,2006大连农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3756.11元,比上年增加311.85元,增长10%左右。从上述数据可知,近年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手中资金积蓄增加,消费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为零售业进军农村市场提供了经济调节。

二、农村连锁零售业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国内的情况看,一些大中型连锁经营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江苏苏果超市是近年来涌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江苏苏果早在1998年4月就开始进军农村市场,注重开拓农村市场,是苏果始终坚持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到2005年苏果60%的网点布局在县及县以下乡镇,在整个销售规模中,50%多的市场份额在农村实现。

在大连地区,目前已有金玛、旺客隆等几家连锁零售企业在农村市场发展特许加盟连锁超市,全市农村地区的连锁店铺已达到110多个,经营范围涵盖食品、日用品、化妆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但在连锁经营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传统购买习惯、商品结构、经营成本等问题的制约:

1.传统购买习惯的制约

在农村地区,连锁超市作为新生事物很吸引当地居民,这种吸引力但还不足以使其改变对传统购买渠道的依赖,加上经营者对这种习惯的影响认识不足,没有相应的对策,致使杂货店、代销店、农贸大集等传统的零售业态仍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调查农民在农贸大集的消费额占家庭消费50%左右,购买商品主要有蔬菜、肉类、服装、鞋帽等;油盐酱醋等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在附近的杂货店购买。连锁超市只是走亲访友时购买礼品首选场所,因为没有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连锁超市的销售额一直比较低迷,无法实现连锁的规模效应。

2.商品结构的制约

根据调查农村连锁超市的商品结构非常不合理,脱离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也没有解决农民买东西难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超市商品基本以日用百货为主,品牌众多,但很多商品从来就没有被顾客动过,例如咖啡产品包装盒上经常覆盖着一层灰尘;另一方面,农村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一些新需求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服装、床上用品、通讯产品等。这些需求的满足途径还是要到城市大中型零售店中选购,没有实现就近购买。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的购买成本,而且连锁超市也失去了与杂货店和农贸大集差异化经营的机会。

3.诚信问题的制约

农村地区市场体系建设非常不健全,而且农民辨别真伪的能力相对较缺乏,给一些不法经营者进行假、冒、伪、劣的商品交易有了可乘之机,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但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其质量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商品质量有保证是农村顾客选择连锁超市消费的最主要原因。但由于客流量少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总部集中化管理不力等因素,一些农村连锁超市在经营中也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销售过期的产品甚至经营假货。这些不诚信的行为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使超市丧失了降低购买风险的优势,结果使一些顾客流失。流失的顾客一部分重回杂货店消费,另外一部分质量意识强的则转向进城购买。这就使得农村连锁超市处境较为尴尬。

4.经营成本的制约

从表面上看,在农村市场开店成本较低,例如农村地区店铺的建设或门面租金都很低;农村的劳动力成本也大大的低于城市。但由于地理位置和长期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现有条件下发展连锁超市,就必须在物流、渠道建设等方面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这都造成在农村市场的经营成本实际上要高于城市市场。另外,农村连锁超市的销售额一直较低,无法实现规模配送,使经营成本提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农村超市商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其所属县城。因此关心价格的农村居民更加不愿意进入超市消费,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连锁超市在农村地区的成长。

5.人脉资源的制约

由于特殊文化因素以及农村居住特点使农村邻里之间、亲朋之间往来比较频繁,在农村地区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这也影响着居民的购买行为。例如你一定要去XXX商店买东西,因为那是舅妈的弟弟经营的;另外在农村也存在强烈的外乡人情结,消除对外来人的不信任感需要很长时间。根据调查大连农村现有的连锁超市的加盟者90%为外地人,80%是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城里人。所以经营者在当地没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很快融入当地人的社会圈,对当地的习惯和生活水平等相关的信息了解不多,也没有条件利用已有的网络等资源,这些因素都

制约着超市的经营。

三、农村连锁零售业态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连锁经营是农村零售业态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市场既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但更充满机遇。连锁零售企业应该积极整合资源,抓住机遇,完善在农村市场的销售体系。

1.引导农民改变消费习惯

引导农民改变消费习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普及商品的质量和安全知识,增强农村居民的质量意识,引导他们选择产品质量有充分保证的超市消费。同时连锁超市要提高产品(服务)品质,并做到持之以恒,杜绝假冒伪劣。

其次,还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促销活动,如赠送礼品等,吸引农村居民尝试进入超市消费,逐步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最后,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超市和农户”的双赢。通过“超市+农户”模式,使当地的农副产品进入连锁供应体系,带动农业基地、农户与超市同步发展壮大。一方面降低了超市采购成本;另一方面,解决农民卖农产品难的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样既培养了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又能够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支持,成为农民自己的超市。

2.错位竞争,开展差别化经营

在农村发展连锁超市不能完全把城市货架“复制”到农村。首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在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的基础上,提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例如与讲究包装和选择多样性的城市消费者不同,农村消费者更喜欢简单、经济实用型的产品。其次,针对目前电视等耐用消费品,服装等选购品农民一般要进城购买的现状,超市可以适当扩大经营范围,如在设立电器卖区、服装专卖区,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经营范围。这样既可以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又可以实现连锁超市与农贸大集的差异化经营,减小竞争压力。

3.加强对加盟商的培训与监督管理

连锁总部在实施连锁经营的过程当中,首先要对加盟商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以经营加盟店的基本能力,公司的经营理念等为主。培训的方式可以是安排加盟商在其他店铺实习,或者是规定辅导期,这期间由公司派出团队在加盟店里指导经营。另外,连锁总部还应该加强对农村店的监督管理。一是不断加强加盟店供应链管理;二是加强对加盟店的检查和督促,除要求加盟店实行质量承诺外,总部还成立专门机构,对加盟店实施分区域管理和监督;三是建立质量追究制度,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加盟店,坚决取消其加盟资格,并进行经济处罚。

4.构建二元农村连锁体系

与城市市场不同,农村地区零售业的零散度非常高,而且顾客群体分布范围也十分分散,农民难形成集中、强劲的购买力。针对这些特点,在农村发展连锁应该构建二元连锁体系。

(1)在人口流动性较大、交通便利的集镇发展特许连锁,设立连锁加盟店。加盟店可以获得连锁总部输出的经营管理技术、统一配送的优质价廉的商品和资金支持,从而更好地发展;连锁总部又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和经营设施,减少投资,降低风险,实现低成本扩张。

(2)对周边村庄分散的杂货店以采购联盟的形式辐射.,以连锁企业为主导,搭建采购平台。连锁企业利用市场信息、规模经营和批量订购、成本低廉的优势,为杂货店、夫妻店提供统一配送服务;采购联盟的各成员企业,仍保持自己的资产所有权并进行独立财务核算,可以自由退出。通过采购联盟整合小规模、网点分散的农村零售商,使配送规模化,降低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利于连锁经营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5.充分利用原有商圈

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要有效利用原有商圈,其中利用农村原有的供销社系统是最现实的方式。首先,供销社曾经是农村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零售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供销社基层社本身就具有连锁性质,具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某些特征。

参考文献:

篇2

1.2影响因素分析在开展问卷调查、抽取样本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文章收集广东省各区域农村道路客运服务均等化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基于表1所示指标对广东区域内农村道路客运服务进行考察(注:有关权重通过德尔菲法直接得出)。通过与其他城市作对照,即可评估该市在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发展方面的情况。其中,“区域经贸实力”和“公共交通资源投入情况”分别反映区域公共财政收入情况以及政府对公共交通的重视程度,“交通基础设施”反映区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情况,“人口密度”反映区域居民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程度。除了“公共交通资源投入情况”和“居民拥有交通工具数量”指标较难得到以外,其他数据均可通过《广东统计年鉴》获得。通过初步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广东农村道路客运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1.2.1需求差异是影响农村道路客运服务均等化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结合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公共资源投入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统计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在对农村道路公共交通的需求方面存在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拥有的交通工具数量较多,出行交通工具选择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农村道路客运公共服务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缺乏交通工具的人群。粤东、西、北12个地市总面积占全省七成,地形地貌以丘陵地形为主,人口近5000万,大部分分散在山区内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财政收入情况差,主要依靠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予以支持,总体上处于欠发达状态。受农村人口外迁的客观情况影响,农村客运流量少,流动时间存在不均匀性。居民收入水平低,拥有的交通工具数量少,对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农村道路服务的需求比较迫切。

1.2.2政府投入是实现农村道路客运服务均等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农村道路客运服务属于公共产品,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支持。广东省各地政府的财政实力差距是造成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截至2012年12月,珠三角人均GDP达到7.04万元,分别是粤东、粤西、粤北山区人均GDP的3.41、2.46、2.51倍;广东省城镇化率达67.4%,其中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达83.84%。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达,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情况较好,农村道路交通设施设备投入多,建设情况好,农村道路客运服务均等化整体情况良好。近年来省级财政加大对广大粤东、西、北部山区农村道路交通设施设备建设资金投入,基本解决了“村村通公路”的现实问题,但缺乏后续资金支持,令广大农村道路客运服务质量不高。

2广东农村道路客运服务现状

2.1客运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随着农村常住人口的减少和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客源萎缩情况比较严重。随着近年来燃油价格、人工成本、保险费用等支出加大,农村客源数量少,分布分散的居民给农村客运班线运营带来极大困难。不少农村客运经营者对位处偏远的行政村站亭私自采取不停或减少停靠的方法,千方百计缩短路线;有的甚至放弃部分客流量稀少的偏远山村。导致农村和郊区居民进城难、进城不便(时间稳定性差、等车时间长)等现象普遍存在。

2.2农村客运经营者的运营较为困难大部制改革前的城市公交与农村道路客运管理体制是两套不同的管理体系,农村道路客运在管理上较少体现公益性的特点,在税费、管理法规、道路标准等方面都与城市公共交通存在较大的不同,使农村道路客运企业经营困难。首先,农村道路客运经营者要缴纳过桥过路费等各种税费,政府提供较少的补贴,按座位核定载客人数;其次,因农村乘客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票价较低;再次,农村道路客运市场不规范,各种“黑车”横行,非法营运现象严重;最后,企业司乘人员的收入较低,人员队伍不稳定,司机严重缺乏。调查中发现,维持一辆中型车的月均人工成本在2.3~4.5万元之间。

2.3农村道路客运站场缺乏统一的网络化规划空间布局站场的建设规划主要是由各地市进行统筹,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凸显建设规划中的一些短板。很多经济发达的乡镇人口稠密,商场、写字楼、住宅区密布,但在建设规划中的建设审批没有预留公交站点用地,导致后续的站点建设困难。同时农村道路公交线路的确定、站场点的设立、公交站牌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规划没有建立在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农村客运的行车线路缺乏规划,绕行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位置稍偏僻的镇不设站点,居民只好步行到最近的站点乘车;镇级公交枢纽站场设计不够规范。

2.4农村道路客运的公益性补贴政策不足公共交通建设政府投资不足是影响我省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一大原因。农村客运经济效益低,缺乏长效补贴与激励机制,缺乏融资能力,资金较为短缺。大多数地市在农村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在农村站亭维护方面,后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省内多个地市下辖的乡镇候车亭维护不足。

3发展对策及建议

3.1尽快出台各种农村客运建设法规,依法行政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包括城乡公交场站布局规范、农村公路安全通行、农村客运车辆和城市公交车辆的技术标准等方面。各地交通管理部门应研究完善城乡客运均等化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尽快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城乡客运均等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并研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套措施,建立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和客运服务标准,做到依法行政。

3.2提供专项资金补贴,支持农村客运发展整合现有财政资源,建立国家、省、市(含县级城市)多级城乡公共交通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结合全省各市的人口、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等因素对不同区域农村客运实施分类管理,通过统一燃油补贴、乘车优惠、提升服务质量等政策,稳定司乘人员队伍,提升农村客运的满意度。同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补贴扶持政策,加强交通规划,增强农村道路交通的可达性和交通安全性,加强对招呼站、亭等农村交通设施的维护管理,保障农村道路客运发展。

篇3

2.主要做法

篇4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人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就对农村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探索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新时期科技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这些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模式是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许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农村科技合作社,首先是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办的,它通过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技术、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培训、科技和市场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他们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全县建立了16个乡镇联社,320个村级分社,在850个村设立了科技推广业务员。每建一个基地或发展一个产业,合作社就采取扶术承包方式,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还开通了“6838110”科技信息咨询电话,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网络。截至2007年上半年,人社农户1.2万户共6.5万人,社员人均年收人比当地农民普遍高出300元以上,合作社科技服务收人突破100万元;合作社共吸纳社员投资2000多万元,已为社员小额贷款担保贴息22万余元,并每年拿出15万元设立科技发展基金。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周边地区得到推广,仅在湖南省娄底市已建立起11家农村科技合作社,入社农户达2.1万户,开发基地37个。

农业科技传播站,是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的,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和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为依托,采取企业主办、专家主持、政府引导的原则,依靠市场机制运行,依靠效益驱动发展的新型农技服务机构。传播站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传播站实行企业化运作,主体投人由主办企业自筹解决。传播站采取主办企业与专家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方法,形成梯次化的专家团队。专家与传播站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人股,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和服务。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新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形成,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截至2007年上半年,河北省农业科技传播站在建试点单位101个,进驻专家348名,开展研究开发项目213个,为企业开发新产品447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95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02个,辐射农户299万户,培训农民300万人次。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1999年初由福建南平推出的,该制度从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技服务人手,通过政府积极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和乡镇农技站等,任职时间一般为1一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岗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农村,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合作等科技服务,并与农村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一大批农村能人在“干中学”,并成长为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进而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技特派员制度还带动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发展壮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而打造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大量乡土人才和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宝塔型”的新型科技服务网络,推动了农技推广体制的重构。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已有4.5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100()多个县的农业生产一线。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仅2006年,就组织培训农民890多万人次,引进农林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形成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00多家,创建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服务组织共14500多个,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70多万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农村科技服务港,是北京市2004年启动建设的,旨在依托北京市农村中心、农林科学院等机构,打造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面向京郊农村地区提供公共科技服务的平台,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衔接的有效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的渠道,整合、协调首都丰富科技资源和优势生产要素在农业和农村的优化组合,提高农村公共科技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效率,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服务。服务港着力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郊区县科技管理部门、各类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的对接;大力拓展依托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区县科委、市区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的多个服务通道,将科技资源和服务畅通地传到农村最基层。农村科技服务港是新时期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科技工作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是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陕西省宝鸡市2000年率先创办的。专家大院多数建在田间地头,配有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科技咨询室、专家起居室等,专家大院旁边有实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专家进门能进行科研和培训,出门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使科技成果进村人户、先进适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成为现实。专家大院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和“五个一”(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方针,探索出专家技术人股、科技服务有偿化等运行机制,形成“专家+龙头企业+农民”专家+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家+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等多种运作方式。2003年科技部启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作为典型模式之一加以推广。该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得到推广,仅2004年,各地就引导发展了540个农业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基地。

农村技术承包制,从1986年开始,山西省开始推行农村技术承包,即有关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其科技人员,同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解决农民采用新技术成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技人员从农民的最终收成中按一定比例抽取技术承包费。农村技术承包在具体运作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按承包对象,可分为对农户承包和对各级政府承包;按承包人组合,可分为个人承包、集体承包和集团承包;按承包技术内涵,可分为单项技术承包和综合技术承包。实践证明,农村技术承包是推动科技进人农村基层的有效机制。例如,20年来,山西省平均每年有1万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农技承包,每年实施各级各类承包项目约1500项,每年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近千项次,年新增经济效益近10亿元。

篇5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外科住院的患者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26~40岁,其中66例属于骨外科、泌尿外科等外科手术的住院患者,34例外科重创手术的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外科手术患者33例,外科重创患者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如患者入院时的登记工作,测量体温、血压等常规的生命体征检查,同时保持每周1次的血压测量和每天早晚2次的体温测量。另外,针对患者病情为其提供正常给药、换药等基本医疗操作。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所谓优质的护理服务,即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心理护理、饮食关照等。

1.2.1舒适的环境

医院的环境是影响患者身心舒适的重要因素。试验组患者均安排在距离护理工作站比较近的房间,室内光线较好、通风换气情况良好,温度和湿度适中;墙壁装饰采取温馨的家庭式壁画,暖色调窗帘,根据患者的要求搭配,为其提供最大程度的舒适。对照组患者安排在普通病房,其环境条件相对较弱。

1.2.2合适的

患者在医疗护理或平时休息时,采用适合的卧床,且需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与病情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临床护理中,应熟悉不同患者的要求与方法,协助患者采用舒适安全的正确。对待特殊的患者,采取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让其充满信心,尽早恢复健康;帮助患者转移病痛带来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共同配合护理。外科住院患者中常有肢体受伤需要打石膏的患者,需抬高腿部使静脉回流通常,减轻肿胀情况。农村地区医疗资源较少,医疗信息来源不足,医生就是农村患者最全面的医疗护理信息来源,所以需要具备更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水平。

1.2.3心理护理

农村医院因其医疗条件略欠缺、设备不齐全等情况,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护理。我国临床护理制度发生的变化是调整“以疾病为中心”至“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对护理患者强调身心统一的形式,通过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目标。对肿瘤外科患者来说,需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在忍受身体痛苦时承受的精神压力,因此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同时对患者进行适时的安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2.4合理的饮食

外科患者大多有严重的伤口或手术伤口,护理人员需在饮食方面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避免患者食用影响伤口恢复的食物,如辣椒、酱油或花椒等刺激性食物,以避免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另外,饮食宜清淡,注意营养的搭配,所选食物也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利于伤口愈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效果监测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出院率、住院时间来判断不同护理服务的效果。患者满意度:对两组不同患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患者心情、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分为不满意、较为满意、非常满意3个层次。出院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每组每例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记录、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满意度比较

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试验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住院时间和出院率调查

试验组患者在30d内的出院率为94.0%(47/50),而对照组患者在30内的出院率为72.0%(36/50)。试验组患者100d的出院率为100.0%(50/50),而对照组患者100d的出院率为96%(48/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6

1.1.1居民取款不方便,农村现金流量加大随着商业银行的系列改革,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也发生改变,不仅没有对农村的更大投入,反而是对农村“弃之不理”,继续向着发达城市和大企业前进,对农村信贷和业务缩减职能等.可由于金融网点局限,农民存款很不方便,很难和新农村建设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保持一致.还有金融机构网点撤并,服务已经达不到现在农民的需求,这样会使农民失去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也给银行对于市场现金流量的掌握带来不利影响.

1.1.2现代化水平低,信用社吸纳资金能力不强,农村资金利用率下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还是基本的服务,缺乏一个发展的服务观念,以至于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村服务步伐不一致,电子的货币在农村基本行不通.时代在发展,农村亦是如此,不能还是一沉不变,这才是我们今天提出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的所在,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发展中的农村.

1.1.3利率走高,服务区域相对缩小,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如今的金融贷款定价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实,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差异,农村的信用社发放贷款的利率都是一样的,这样无法正常发挥利率杠杆的作用,对于困难户还本付息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贷款风险趋于集中.

1.1.4农民了解金融政策途径有限对于金融知识方面的不够了解,直接影响农民在金融方面的消费,这个也是农村金融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

1.2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要求

建设新农村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质量,原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已经不适合新农村建设,根据实际的情况去改变和创新是必要的.

1.2.1资金需求量更加巨大农村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少部分是公共财物提供的,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比例去投入农村,这个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肯定是不够的.

1.2.2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农民手里的资金多了,处理的样式就丰富了.而一些地区还存在金融机构的撤并现象,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没有什么俩样.资金的使用多样,客观上要求金融服务的品种丰富、手段多样,服务方便快捷,目前的金融服务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1.2.3中西部金融服务需求更加突出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是为了协调东、中、西部的发展,中西部在政府的关注和自身的努力下经济也持续走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金融资源不足,金融网点不足,竞争力不足,整体金融服务水平低下,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是迫在眉睫.

2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2.1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我国地位及发展趋势近年农村呈现银行运行良好、农村金融需要得到满足的现象,农村有了适度的竞争,市场逐渐被打开,农村金融正在向一个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过渡.虽然农村金融资源稀缺,但是覆盖率和服务的有效性还是获得普遍的认可和信任,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随着农村金融服务知识的宣传和熏陶,高覆盖率的金融服务网点和基础服务将遍布全农村.农村金融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不同于城市,如果风险得不到控制,农村金融服务将无法持续运行.加之风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业务也会稳步发展.

2.2创新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2.2.1制定专门法律,营造法治农村氛围首先,制定农业投资法,通过立法使国家及地方的经济组织对于农村投入的负责,不再具有盲目性.其次,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通过对其他国家经验的吸取,农村合作金融法的制定将是服务“三农”的长期有效措施.最后,制定农业保险法.只有保障农民的收入才能是新农村建设长期的进行.

2.2.2发挥政府政策保护性作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政府通过立法方式和政策指引,让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业务,增加对农村金融资金供给,更好的适应融农村金融市场,从而有效融入.

篇7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市三大主导产业中,农业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农村科技体系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市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乡镇机构的多次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由乡镇回归到主管局,造成乡镇政府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全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专项的科技服务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1.强化政府科技服务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市、乡镇科技服务中心等推广机构的建设,努力构筑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资服务实体,组建了40余家乡镇科技推广服务站、962个村级服务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深入到户的市、乡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服务站和服务组的组建,不仅进一步畅通了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满足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新需求,而且还净化了乡村农资市场环境,为广大农民培养了一批科技服务队伍。但在政府主导科技服务方面,还应该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是作为全市公益性科技服务的龙头,市科技服务中心要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如与电台、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联办科技专栏,构建行之有效的科普平台。

二是要设立开通科技服务热线,构建了实时、高效的农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要发挥互联网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创办科技服务专业网站,构建现代网络传播平台。

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成立顾问团,组织科普志愿者成立科技支家下乡服务队,构建了立体互动的专家服务平台,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借助田间指导、媒体讲座等形式,构建较为完备的科技培训平台。同时,发挥示范基点和中介组织优势,推广、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成果,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开发平台。

五是结合**市的实际,围绕畜牧、食用菌、中药材和果品四个主导产业,重新调整科普协会成员,重点针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聘请省市专家、**市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农村致富能人成立**市科普工作队,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实地指导,深入乡村一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制,实现科技服务的“零距离对接”。

2.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主体。

一是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服务主体,并以政府角度进行扶持,使他们成为全市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是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对接,构建“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运作、多方参与”的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传播模式。另一方面,还依托一些科技含量高、社会与经济影响强、对大众科技服务热忱的涉农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和营销大户,建立科技信息产业联合体。通过对这些联合体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出去,辐射、传播给周边农村,带动了农民致富。

(二)发挥优势与创新模式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一是在做好“科技之冬”等传统科技服务及“科技信息村村通”、“户户通”等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同时,继续强化“公司+园区+农户”、“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等科技服务新模式,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二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与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之间矛盾为重要载体,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三)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1.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新手段。

2.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快捷、实用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四)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建设。

结合**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在乡镇、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推动乡镇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乡镇、社区每名党员分别于村、社区结对,并要求结合结对村、社区的实际至少为结对村和社区做一件实事、好事。

2、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村专业协会、科普基地、科技能人。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目前我市石咀蛋鸡协会已通过省级审核,并被省科协推荐参加全国评审。

篇8

(一)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如何广文(2005)认为,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的特点及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优化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路径在于金融机构的多样化。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途径在于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的农村金融业组织结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才能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

(二)增加农村金融机构

如曾建中(2006)研究认为,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是向着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商业化方向推进的,其结果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明显趋于减弱,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贺晖(2006)提出构建适应农村经济需求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具体措施:调整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利用政策手段诱导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调节资金流向,使农村邮政储蓄资金有效回流农村金融市场;尽快建立市场准入、监管和退出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民间金融合法化。

(三)改革现有农村金融机构

如中国人民银行平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06)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设置滞后,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与经济发展不适应,农村金融网点少,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资金需求不适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调整和撤并后,业务重心转移到了大中城市,保留的机构信贷审批权限上收或变小,加大了地方经济发展中资金供求矛盾;农村金融机构设置与金融运行机制不适应,有必要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朱锋和肖东平(2007)认为,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是:在农村地区的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甚至存在金融服务空白;当前政府对银行业的管制较多,通过加上利率管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不充分、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局面;现有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服务效率低,手段落后,历史包袱沉重,无法满足农民和农村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四)发展农村民间金融

如王芳(2007)认为,从宏观层面上来看,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存在结构性缺陷,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与效率。虽然农村金融组织有着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及民间金融等多种金融形式,但却缺乏多元性、复合性和有效性的农村金融组织。应该通过一定的措施和办法,鼓励正常范围的民间金融活动,同时适度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改造现有的金融机构布局,改革或创立中小金融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对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此外,随着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项目的发展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推广,国外学者以研究扶贫助困的小额信贷为契机,对于贫困地区小额信贷农户融资行为有较为充分的研究。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呈现的特征

一是研究视角只停留在农村金融服务的某一个方面,更多的人似乎都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就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全部,农村信用社问题解决了,金融支农问题也就解决了。

二是研究的层次不够深入。尽管一些学者也提出要通盘考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和完善,应该一揽子规划农村金融体制构建,并且也有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制度安排的综合考虑,但是并没有见到从宏观角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构建的深入探讨;更多的研究仅是就事论事,就农村信用社谈农村信用社、就农业银行谈农业银行、就农业发展银行谈农业发展银行,没有考虑各种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协调和整合。

三是在对农村金融的研究方面还没有能够深入到整个经济金融领域。在近年的农村金融研究中,尽管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要处理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要从需求出发探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构建,但是将农村金融置于宏观经济背景,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展开的研究还不多见。

四是没能从整体和全局角度提出适应经济国际化发展要求且有利于促进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改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

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一个组织体系是否有效率,一要看其是否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之上的;二要看其是否能够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度;三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金融增长的关系。因此,要构建新型的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也要立足于这些方面。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目标应更广泛

在对我国农村经济现实及其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的深刻理解,和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和完善面临的初始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和制度变迁的路径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从理论上提出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性选择及可操作性措施。

(二)当前“三农”金融服务研究关注的目标

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体系;分清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归纳我国农村经济现实及其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特征;认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历程及其改革的初始条件;讨论政府在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发展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从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我国未来的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结构,以及相应的运作机制。

篇9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信息覆盖率低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处于中国版图的东北部,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例,经济水平相对欠发达,致使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近几年得到普遍提高,但是信息基础建设仍然相对落后,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还十分滞后。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力度,信息资源分散,各地区存在着农业产业方向不同、经济基础不同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平衡性,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民所使用的媒介传播手段存在差异。在经济较富裕地区,农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有效的获取农业信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互联网工程目前已到达乡和个别村,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获取信息,农民的自主能动性较强;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薄弱,网络建设建到县或一部分乡,即使个别的到村,但网站维护也不及时,内容更新慢,如明水县,电脑普及率极低,即使个别农民购买了电脑,但也主要用于娱乐和孩子学习使用,不能有效的利用电脑收集致富信息。该地区的农民主要信息来源依然依赖较为传统的手段,如邻里间的交流、村能人的带动、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发放的宣传资料等,缺乏寻求信息的主动性,信息传播闭塞,而通过这些渠道得到的仅有的信息往往不能及时指导生产,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很多农民没有能力购买自己感兴趣的报刊和书籍,造成了有学习的欲望但没有能力实现的窘境,即使相关部门也能免费发放农业相关书籍和报刊等资料,但这种免费发放的次数少之又少。

2传播的信息理论性过强,导致信息服务应用效率低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农民普遍反映通过报纸、杂志等传媒方式得到的农业信息理论性较强,农民看不懂,无法将期刊报纸刊载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病虫害防治信息,其中涉及许多农药的成分和配比,农民无法掌握具体计量,在家中操作十分困难,造成了即使有信息源也无法应用于生产。而且农业报刊杂志信息量十分有限,特别是中国目前的图书期刊发行都是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书刊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致使农业书刊的内容更新速度慢,知识陈旧,许多书籍是理论性的书本知识,对于文化结构参差不齐的中国农民来讲,很难掌握其中的技术要领。在广大农村缺乏适应当代农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通俗易懂、物美价廉的农业书刊。

电视和广播是农民接收信息比较直接的方式,尤其广播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收听。随着农民对农业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现在电视和广播中开设了一些农业频道或农业栏目,但是电视节目和广播没有固定时间的重播,黑龙江省农民的文化水平又存在较大差异,往往在看到或听到比较感兴趣的信息时来不及记录,对很多新的信息只是掌握了名词,却无法理解其深层含义。而且电视台播放的农业科教节目时间一般在早晨,与农民的作息时间错位,农民白天所看的电视节目都是以娱乐节目为主,即使偶尔看了农业科教节目,但由于电视上、广播中播放的技术与自己从事的职业对不上或不实用,因此对这个节目的认知度和期望值越来越小,日渐位移,就将注意力逐渐转向村能人和村干部,这就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准切和滞后性。此外现有的许多节目形式单一,没有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真正在田间地头指导的贴近农民的生活的拍摄模式,经常采用讲座等形式,影响了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3缺乏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导致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

农业信息传播具有其特殊性,不但要求坚实的信息领域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对农业信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信息传播的人才素质要求就较高。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多是从事农业相关专业,对信息相关知识掌握较少,又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曾经承担了农业部的一项对当时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下的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的项目,发现目前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这与人员本身的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服务人员的重视不够,没有把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同农业发展和农民素质提高联系起来。在农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引导是基础,只有农民从内心认识到了掌握信息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去运用各种手段寻找信息。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但是农民常常苦于无处问询,采取书信或者电话的形式往往得不到满意的回答,这极大的伤害了农民寻求信息的积极性。由于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往往工作在第一线,地处相对偏僻的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无法吸引专业人才扎根农村。

信息传播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的信息传播进程,没有好的输出传播途径,农民就无法及时接收到快捷有效的信息,使得生产无的放矢,无法得到经济上的回报。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造成了一些地区农民只能依靠村能人获取农业信息,对信息没有选择余地,但由村能人提供的信息常常依靠他们自己的经验,在准确度和责任性上没有保证。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不仅只存在于图书和期刊方面,网络信息同样存在这方面的弊病。现在运行的许多农业网站多是对于农业商品信息的宣传,类型之广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关于指导农民生产、农情预测、生产资料选择标准、致富信息等的信息相对贫乏,这使得许多拥有计算机渴望通过网络掌握更多新科技、新动态的农民十分迷茫,长此以往将对农业网站失去信心。

4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影响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在信息化发展如此飞速的今天,信息可以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观念距离这些农民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农民经过多年的宣传和生产实践已经对信息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主动的寻求信息,但是对哪些信息能够切实于生产相结合理解还不能够完全理解,处在比较盲目的信息搜集阶段,没有清晰的信息运用意识。但是对于信息获取的途径还是比较茫然,更多的还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方式,跟随邻居或者村能人,依然有较重的从众心理,缺乏自主性。他们的信息意识还只局限在最基本的盲从阶段,没有主动寻求的意识。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许多农民仍然认为只要精心的伺候庄稼,收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年景的好坏,思想“刻板成见”,导致获取新信息的意识十分薄弱。

5农民文化程度低,导致接受信息能力差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青壮年都已离开农村,出外打工,而留守家园从事农业劳动的或生产经营的多是一些妇女、少年和老弱病者,他们受教育时间短、文化水平低和缺乏科技文化知识,许多农民只有小学到初中文化水平。而当前信息媒介传播形式一般都是书籍、报纸、期刊、电视、广播及网络,对其传播内容需要一定的文化和理解能力才能掌握,这对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可谓巨大的挑战。较多的农民在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只是关注电视剧等娱乐性节目,很少收看农业政策、科技等节目。对于农业报纸和期刊由于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很难理解上面的信息,则很少接触。而一些生动的形式如专家大院、农民课堂等往往在短时间内集中传播了大量的信息,农民不可能在几小时或一上午就能完全消化理解所有的信息,如果完全消化吸收,则必须需求农民有较好的记录和理解能力,只有理解才会产生思考形成问题与专家或者农技推广人员形成互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及时的提问,解决自身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但是一些经常下乡讲课的人员反映,农民在听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被动的听讲,表情木讷,反应迟缓,缺乏互动,很难全面的接受所讲授的知识信息,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思想比较陈旧、僵化,传统的旧观念、旧习俗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比较顽固,他们很少接受外来新生事物,喜欢按照自己的老办法从事农业劳作,对新技术和新品种持怀疑态度或抵制情绪,因此,影响了信息的传播。

6缺少信息反馈意识,导致信息传播链条中断

信息传播过程包括传播、接收、消化、吸收、反馈、再传播等循环反复过程,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反馈同样是重要的环节,信息反馈是农民对信息需求的一种重要体现,它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对传播信息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反映该信息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与否。因此传播者只有得到正确的信息反馈,才能对提供的信息做出有效的调整,使信息真正服务于农民。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反馈这一环节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农民没有主动反馈的意识,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又缺乏跟踪调研,因此对所传授的技术或的信息针对性如何、效果如何一概不知,将信息机械的传播、讲授出去,就完事大吉,因此,反馈环节的缺乏,导致信息传播的链条中断,从而影响信息传播效果。

黑龙江农村信息传播的对策及建议

建设良好的农村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是新时期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因此信息传播过程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模式。

1提高黑龙江省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对策

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提高服务于农民信息需求的主观意识,认识到信息对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管理,提高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提高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现有信息传播途径的优势,努力争取扩大更多传播途径;二是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按区域、按程度扩大“三电合一”的传播面和效能,逐步实现全省农村的信息化;三是由政府出资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分类指导,强化专家大院、院县共建、大篷车等服务模式,采取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具有针对性地农技服务培训,推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和信息服务专业人员的梯队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短时期内不能普及到户的特殊时期,发挥推广人员的作用,缩短农村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黑龙江省农村信息传播服务模式的建议

2.1“政府+农民协会+公司”的农村信息服务站模式

即由政府主导,以资金扶持、项目支持的公益服务方式无偿投入一定的资金扶持农民成立协会,农民协会由村能人、种粮大户或掌握一定科技知识的农民组成,这些成员可以向身边的农民进行宣传,扩大农民协会的影响,形成农民自己的基层组织,增强沟通,同时及时反馈农民的信息需求,通过协会得到的信息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农民致富。公司的加入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资料来源质量,同时还可以为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提供销售市场,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政府+农民协会+公司”的三方合作模式适合于中等收入或者相对交富裕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市场有一定的认识,有获取信息的欲望,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寻求信息,并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方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可以根据按需服务,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的资源优势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引导生产和经营,促进产销对接,增加农民收入。

2.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自助式服务模式

自助式服务顾名思义,是农民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筹资金建立的具有不同职能的自主管理的各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通过开展信息服务,为组织内成员提供专家咨询、人员培训、领域内农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品种、生产资料、销售和相关信息服务。目前黑龙江省农民对这种服务模式比较认同和接受,一些地区已经组织了符合地方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社或者农民协会组织。

2.3农民之家、专家大院、大篷车等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政府、农业专家、企业或农民协会为主体为农民服务。由政府组织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到专家大院、田间地头直接讲授农业实用技术,使农民对专家提供的信息能直观的理解和消化;农民即是受体又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把农民之家、专家大院办成全方位、多功能的立体式服务形式,通过与农民的面对面沟通,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同时与农民及时沟通掌握第一线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以更好的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使农民之家和专家大院成为农民随时随地获取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课堂。该模式适合各类地区,尤以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实用。主要是由于这类地区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面对面的讲解可以更加有效的将科技信息传递给农民,专家也可以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掌握当地的具体生产情况,针对地区特色提供服务,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信息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已经在全省63个县开展了院县共建、院乡共建和院村共建等形式,这些共建形式就是这种模式的具体体现。

篇10

二、淮安市师范院校音乐人才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

淮阴师范学院始创于1958年,是淮安市建学较早的院校,并设有音乐学院;该音乐学院先后在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声乐比赛、合唱比赛中获得大奖。该师范院校还通过鼓励、指导本校音乐专业学生深入到了农村基层进行实践,通过对基层人民大众提供文化产品的实践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激发其创作热情,体验自我价值;如组织基层的小型音乐演出以及各种慰问、联谊演出等。其中,由淮阴师范学院及该院音乐人才先后在盱眙县、金湖县、洪泽县、清浦区、淮阴区、淮安区等农村基础组织发起的各类演出186次,参与的学生1022人次;另外,还有56名音乐系学生通过在各县、区的中小学进行了音乐教学实践。与此同时,淮阴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学生还在基层的实践过程中,还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发展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如以淮安传统地方戏——“三刮调”、“肘鼓子”等淮海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传承、发展这些地方戏,还通过在淮安小学、淮阴区淮师二附小进行了小范围的教学实践;以此来避免了淮海戏落后的“口口相传”所带来的局限性,为该传统戏曲的传播、发展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三、淮安市师范院校音乐人才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1、促进农村音乐文化建设

师范院校音乐人才通过在农村基层的各类音乐实践活动,既可以培养音乐人才的实践能力、音乐创新能力,同时,还对推动农村音乐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居民农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同时,师范院校音乐人才也是进一步推动新农村音乐文化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地方高校音乐文化下乡”、“地方高校音乐人才音乐服务”的带动之下,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村音乐文化的活力,推动新农村音乐文化市场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同时,也可在通过加强师范院校音乐人才与新农村文化站、点的横向联系,来进一步改善农村音乐文化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

2、服务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增强新农村音乐文化底蕴

师范院校在充分发挥自身音乐人才优势、以及音乐教育人才优势,可以与农村现有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学习、彼此促进,全面提升彼此间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师范院校音乐人才还可以通过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增强音乐教师队伍,全面丰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为传承、发扬本地特色音乐文化也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师范院校的音乐人才还可以通过在基层的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音乐技能与素养,使之可以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奠定了实践基础。

篇11

所谓公共服务体制,主要是指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关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制度所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即公共产品与服务应该和可以由谁来提供。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并不总是能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即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哪些公共产品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需求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必须依据公共需求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即怎样向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即不同类型公共产品与服务主要和应当向哪些人提供。其中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也有面向某一地区或社区成员,仅使部分人受益的地方性公共产品,还有仅针对某类特殊人群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必须明确公共服务的受益对象公共服务监管机制,即如何确保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尤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职能更要加强。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现状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为社会提供的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虽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发展,经济性公共服务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上。和谐社会旨在和谐,缩小城乡差距是其根本目的之一。公共服务体制主要包含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对象、供给监管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紧迫感,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为全体公民提供充足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

(一)城乡财政投入的差距

公共财政的投入直接决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据相关资料统计,1990-1998年期间,国家用于农村的各项支出总和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为15%。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却使用了政府财政支出的50%。资料来源于/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差距

第一,城镇中小学生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5倍,城镇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3倍。第二,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政策未出台之前,从学杂费占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农村普通小学生是城镇学生的2.5-2.6倍,普通中学生是城镇学生的1.2-1.3倍,高等教育农村负担更重。第三,从办学条件上看,无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还是学校的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农村与城镇都有很大的差距。第四,农村从国家教育投入中的受益比城镇少,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设在城区,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中学、小学都在城镇,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城镇工作。

(三)城乡公共卫生医疗的差距

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广大农村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民面临着巨大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从卫生支出绝对额看,城镇是农村的2.2倍;从医疗条件看,城镇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疗病床数是农村的6.19倍,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1.85倍。农村的医院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比城市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大病致贫返贫现象;养老保险几乎没有,造成普通农民负担过重,不仅要负担儿女的教育费用,而且要负担老人的疾病治疗和赡养费用。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的近6.89倍,政府预算内投资城乡差距是11.11倍。在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使用上,农村的公路建设,家庭拥有电视、电话、冰箱、电脑,以及文化法律保障等方面等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

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选择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匮乏、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就应以向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此时是不断完善我国各项社会制度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缓和矛盾,协调发展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当前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如下:

(一)构建公共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理念,是有限政府,必然也是法治政府。一切事物的执行以法律为准绳,构建相关的关于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法律的层面为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可以让人民具体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范围,避免拥有公共服务权力的政府利用公共服务权有选择性的提供服务,进而产生不公正、不公平后果,同时滋生腐败,也可以让人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个评价体系。目前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共服务不公造成的。相关法律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问责制,公民代表参与公共政策(尤其是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的咨询建议制度等。

(二)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乡村实行乡村自治管理,村民委员会负责村民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并设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职,在一般农民心中他们是“官”。我国的行政升迁制度对村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乡村干部虽由村民直选,但受乡镇政府影响极大。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乡村的公共服务,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上传下达中央政策,处理村民纠纷等。但事实偏重“下达”功能,缺少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村干部升迁机制缺失,公共财政上自上而下转到村级手中,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的自私性会导致村干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因此在推进行政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干部做好公共服务的关键。

(三)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提出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服务的本质,公共财政是用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但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这样人民才会满意。缩小城乡差距有赖于公共财政向弱势群体倾斜。主要措施有:进一步进行税费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更依靠政府,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调整农民土地的征用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等。资料来源于/

(四)完善农村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

强调: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在谈到教育时,他说: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突出了中央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关键在于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进一步免除农村中小学教育学杂费,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力度,健全农村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制的关键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活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

除此之外,由于农民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文化程度比较低,要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落后状况,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政府的功能才可以更倾向于划浆,而非掌舵,才更具备治理而非统治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政府才能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公共服务,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篇12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路径选择

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必然途径。在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和服务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进行政府改革,提高政府绩效,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近70%的农业大国来说,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因素的客观现实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公共服务体制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体制,主要是指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关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制度所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即公共产品与服务应该和可以由谁来提供。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并不总是能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即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哪些公共产品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需求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必须依据公共需求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即怎样向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即不同类型公共产品与服务主要和应当向哪些人提供。其中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也有面向某一地区或社区成员,仅使部分人受益的地方性公共产品,还有仅针对某类特殊人群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必须明确公共服务的受益对象公共服务监管机制,即如何确保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尤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职能更要加强。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现状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为社会提供的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虽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发展,经济性公共服务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上。和谐社会旨在和谐,缩小城乡差距是其根本目的之一。公共服务体制主要包含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对象、供给监管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紧迫感,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为全体公民提供充足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

(一)城乡财政投入的差距

公共财政的投入直接决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据相关资料统计,1990-1998年期间,国家用于农村的各项支出总和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为15%。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却使用了政府财政支出的50%。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差距

第一,城镇中小学生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5倍,城镇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3倍。第二,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政策未出台之前,从学杂费占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农村普通小学生是城镇学生的2.5-2.6倍,普通中学生是城镇学生的1.2-1.3倍,高等教育农村负担更重。第三,从办学条件上看,无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还是学校的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农村与城镇都有很大的差距。第四,农村从国家教育投入中的受益比城镇少,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设在城区,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中学、小学都在城镇,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城镇工作。

(三)城乡公共卫生医疗的差距

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广大农村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民面临着巨大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从卫生支出绝对额看,城镇是农村的2.2倍;从医疗条件看,城镇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疗病床数是农村的6.19倍,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1.85倍。农村的医院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比城市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大病致贫返贫现象;养老保险几乎没有,造成普通农民负担过重,不仅要负担儿女的教育费用,而且要负担老人的疾病治疗和赡养费用。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的近6.89倍,政府预算内投资城乡差距是11.11倍。在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使用上,农村的公路建设,家庭拥有电视、电话、冰箱、电脑,以及文化法律保障等方面等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

3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选择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匮乏、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就应以向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此时是不断完善我国各项社会制度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缓和矛盾,协调发展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当前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如下:

(一)构建公共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理念,是有限政府,必然也是法治政府。一切事物的执行以法律为准绳,构建相关的关于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法律的层面为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可以让人民具体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范围,避免拥有公共服务权力的政府利用公共服务权有选择性的提供服务,进而产生不公正、不公平后果,同时滋生腐败,也可以让人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个评价体系。目前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共服务不公造成的。相关法律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问责制,公民代表参与公共政策(尤其是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的咨询建议制度等。

(二)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乡村实行乡村自治管理,村民委员会负责村民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并设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职,在一般农民心中他们是“官”。我国的行政升迁制度对村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乡村干部虽由村民直选,但受乡镇政府影响极大。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乡村的公共服务,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上传下达中央政策,处理村民纠纷等。但事实偏重“下达”功能,缺少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村干部升迁机制缺失,公共财政上自上而下转到村级手中,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的自私性会导致村干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因此在推进行政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干部做好公共服务的关键。

(三)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提出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服务的本质,公共财政是用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但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这样人民才会满意。缩小城乡差距有赖于公共财政向弱势群体倾斜。主要措施有:进一步进行税费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更依靠政府,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调整农民土地的征用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等。

(四)完善农村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

强调: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在谈到教育时,他说: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突出了中央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关键在于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进一步免除农村中小学教育学杂费,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力度,健全农村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制的关键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活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