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07:10: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教育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的基础,语文没有学好,如何理解其他学科知识。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科学,拓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升其思想境界。而在教学一线,语文教师多是能说会道,善写的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人,不过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表现出他们的特质,反而落入了死气沉沉的境地,因此,如何运用好语文教育学,令其符合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则成为了一个具有比较有探讨意义的课题。本文认为,要提高语文教育学习语文课改的适应性,应当从一下几个层面审视语文课改。
一、对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
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知识的记忆上,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智能的提升则很少在课堂实践中触及。比如,对于语文作文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只注重于要求学生多写,多进行写作训练,而对于必要的阅读、听说等的训练则相对忽略了。从教育出发,语文的教学同样需要把握对知识的创新本质,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为此,要从语文教育学的视角下看语文改革,那么语文教学改革应当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建立起全新的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因为语文学科需要教授的并不仅仅是读写能力,对于听说能力的培养也必须要十分注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又能够学生的非智力品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要加强语文知识:例如文字、词汇、句子、语音、段落等,语文基本能力:例如听、读、说、写等,思维能力:例如分析、概括、推理、联想、发散等,非智力因素:例如思想道德和审美观等,这四个方面的训练和教学。
二、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育学很多时候就像是对学生心理把握的一个过程,语文教育学同样也需要把握这一点。因为“课堂教学应改变以知识为本位的强制灌输,让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而要致力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其实践能力,探索育人的艺术,注重于心理的疏导。”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整个课堂的核心,同时他们也处在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动力对起学习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应用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是获得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首先,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接触面,以及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设置学生熟悉的话题或者问题,因为学生对于熟悉的、日常生活的话题是会比较感的,甚至是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共鸣。其次,学生在被激发兴趣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观察,特别是他们兴趣的改变,动机的变化,情绪的波动,意志的变动等,教师只有在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内心之后,才能真正把握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做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在此程度上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并真正符合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教师素质的提高
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考虑,教师的素质不过关,那么开展的教学活动将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现在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于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拥有过硬的学术能力并不见得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改革中,教师还应当能够应用多种手段,将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过往那种死去沉沉的状态。有句话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可以说,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引导者、启发者和传播者,教师就处在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地位。为此,要在语文改革背景下,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夯实自身语文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拓展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与此同时,对于学生心理状态变化的洞察能力也必须有所提高。
四、改革中采用新的语文教学方法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桥梁,学生通往知识的海洋,其有效途径就是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因此,在语文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能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关系到语文课改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问题。教学改革也需要跟上时代科技的发展步伐,在诸多教学手段中,应当积极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不然就失去了课改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改一定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塑造信息量大,效果好,质量高,速度快的新式课堂。
小结
语文不仅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开展人际交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语文教育学是研究学习语文教育规律的学科,从语文教育学出发,促进语文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新式人才具有着直接意义。
参考文献:
(一)课程名称混乱
众所周知,早在1986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就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相应地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材教法”的名称也自然应更名为“语文教育学”,然而时至今日,这门课程的名称仍然五花八门、叫法混乱。调查表明,目前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名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①语文教材教法;
②语文教学论:
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④语文教育学。
(二)课程被边缘化
语文教育学这门重要的课程存在着被边缘化的趋势,表现为
1.必修课程课时被压缩。一些师范院校中文系将本科语文教育学这门必修课程的课时由原来的76课时压缩为54课时,使得原来要一个学年才能学完的课变为一个学期就要学完。这样,对于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在短短的54课时之内,既要讲解理论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二者兼顾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必选课被改为任选课。即将一些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诸如《语文名师名课研究》、《语文教材研究》等改为任选课程,即可选可不选,同时增加了相当多的五花八门的选修课程,包括像养生学之类的。由于那些课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造成了不少学生放弃专业选修课程。
3.实习方式被改变。一些院校为了减少自身的麻烦,将本该学校组织的集体实习改为学生个人找单位实习。这样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放羊”的方式,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教材选用杂乱
1.级别不一。有的院校使用国家级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淼教授所撰写的《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4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等,有的院校则采用省级教材。这类教材往往由省属师范大学的语文教育教研室或省级语文教学法理事会组织编写。由于级别不一样,相应的学术质量也有区别。
2.内容不一。有的院校采用的是“语文教学法”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系列的,有的是采用“语文教育学”系列的。
3.年代不一。有的采用的教材是2005年出版的,有的则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版的,年代相差将近二十年。
(四)教学设施落后
1.教学资料匮乏、内容陈旧。在很多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图书室中,有关语文教育课程方面的参考书籍少的可怜,零零散散,而且多半放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有些著作版本太老,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一些必备的教学录像资料也没有。
2.教学设施落后。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由于其培养任务的特殊性,应当尽量做到小班上课,小班实习,进行微格教学。而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微格教室,甚至连一台教学摄像机也没有,教师只能采取上百人的大班上课,学生的教学实践也只能采用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讲,老师评。
二、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加紧正名,统一称谓
由于课程名称混乱,使得高师语文教育学专业课程理论建设受制约、课程教学内容差别大。这将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对未来语文教师的培养。因此,应采取措施统一课程名称。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范名称。可以通知,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的“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论”统一改为“语文教育学”,并不准私自确立名称。
2.学术团体自行带头更名。如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可以带头改名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分会,各省、各地的分会也统一更名,这样起到示范作用。
(二)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当前,部分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语文教育学课程课时进行压缩,把一些专业必选课程改为任选课程,对于教学设施的投入不足,说到底,是由于这些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对这门课程重视不够,认为这门课程无足轻重。其实不然,从大的方面讲,这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的定位,乃至生存。从小的方面来看,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他们的前途。为此,笔者建议
1.强化领导。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院)语文教育学课程不仅仅是几位教师的事情,它涉及到教学、实习等工作,关系着每个学生的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由有关领导专门分管。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保护这门课程,定期召开教学会议,倾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领导应当经常深入一线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实习,了解学生的需求。
2.加大投入。应当为语文教育学课程提供专门的经费保障,购置必要的教学资料、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包括微格教学实验室。应当为语文教育学教师的进修、培训、参加研讨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应当有意识地扶持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理论建设,为其提供经费保障。应当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快整合,加强沟通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
我们拿大学语文与其他的专业性的语文教育来进行比较,发现大学语文目前仍处于一种学科边缘化的状态之下。目前大学语文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学科所具有的一些一般的条件,但是如果大学语文想要发展成为一个自主而且完整的学科,必须要建立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独立性。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进行对比之后我们发现,大学语文与其相比的确存在知识的结构以及教学过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普及性上的差别。
(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普及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当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对于学科的价值评价以及研究的过程不是从教育最为本质的学生和教学来进行出发,而是以教师以及科研作为主要的研究出发点,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培养以及提高无疑是非常的不利的。目前在我国的人文教学当中,我们真正缺乏的恰恰是对于人本身的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面,我们要更加地注意对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进行区分,然后要充分地注重学生知识结构上面存在的不同特征,大学语文课程本身面对的就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时最为注重的就应该是常识性的教育。作为一门一般的人文学科,我们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注重三个基本的原则,即:核心知识的个性化、基础知识的标准化以及背景知识的多元化。
(二)做好学科设置的独立性与综合性
二十世纪末期,曾经掀起了一阵通识教育或者说是“素质教育”的热潮,各个相关高校纷纷地开始进行机构以及课程的设置,一时间成为最热点的话题。但是,由于其根源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说劣根性,我们很难避免对于功利性和其制度痼疾的追逐,因此这段“热潮”也很快地就散去。在此“热潮”退去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对于这阵所谓的“热潮”来进行反思,这当中有两点最值得我们来进行关注:首先是,教育采用运动的方式绝对不能实现其功能性;然后,素质教育并不能进行“拼盘化”。由于这场所谓的素质教育运动热潮,本身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受到这些功利性的驱使,也就是说其本身就是为了满足就业的需要。因此,在其推动的过程当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所谓的功利性的设计,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之间常识性的补课。其中还为理工科的学生开设了众多的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课程,从而把本身是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方式,转变成了进行“调料”和“拼盘”的配置过程。在这次的“热潮”之中,大学语文被选做了首选的工具。但是,由于其对大学语文的功能性进行了碎片化,因此这也就成为了一种单纯的具有功利性的知识分解,势必会给大学语文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的中文专业的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首先大学语文本身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的活动。也就是说大学语文在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把握的基础之上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来进行培养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作为一种基础理论上的研究和教学,专业的中文教育普遍的存在被过分的理论化、学院化以及学术化的趋向,我们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思想和知识拓展性的提高。目前很多的人在日常的交流当中都会采用一些让人不易懂的学术性语言,以此来向人们展示其自身的专业水准和学术水平。这无疑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学理性,这与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本性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就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更加地注重对于时间性的要求而且要明显地加强对于语文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由以上可知,我们对于大学语文学科性的确立,不应该局限在教学内容的扩大上面,更应该积极地扩大教师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说要想做好一个大学的语文教师是很难的。
三、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与功能性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性定位
大学语文教育不能重蹈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覆辙,应该对其功能和地位进行适当定位,弥补当下教育的缺失。而且,有时候把一件事理解得纯粹一些可能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大学语文的功能必须恪尽职守,保持特性。大学语文就是大学语文,“不用之用”才是其本色,不应该承担过多的分外的工作。如果将其视为同其他思想理论课,反而淡化了其特殊性。应该突出其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要从强化文学作品的社会思想评价和作家的政治立场评价,转向审美评价和文学史价值评价上来。
关键词:
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功能特性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科目的发展的长河中大学语文是一个颇具特殊色彩的领域,其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却显现出一个很严重的落后和错位状况。语文有着悠久的过去但是却以较慢的速度向将来发展,未来对于语文有着较大需求,但大多数民众却没有意识到这点。语文有着大量相近相似的专业,但不被大众认可;同时语文也较高的标准,但学习队团队参差不齐。所以最好从科目的分类,功能的确认和课程的体系这三个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定位。
一、科目的分类
首先要从头开始考虑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分类问题,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将语文的类型逐渐从教育类科目转变为文学性质的科目。一个科目专业的建成与完善,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他名字的完成。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科目目录看来,大学语文作为二级学科被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同大学物理、数学、体育和化学等都是同一个二级学科归于教育学门类下。在各大高校内部对这种分类不甚了解,而且这种分类方法极其奇怪。就单纯对大学语文的分类来看其中没有太多的政治问题,所以可以进行深层次的学术探索。事实上中文学科方面的主流方向极少关注大学语文学科的分类问题,更不要说是对他产生疑问。产生该现象主要是由于法律早就将这一科目归类到教育学门类中,不存在重新对他进行归类的价值。民众仿佛在逐渐丧失对一些已经成为常识知识的质疑反思能力。所以在这种探索能力缺乏的条件下想要创新即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固有的观念,来解决大学语文科目分类问题。从教学内容来看,将大学语文叫做”课程与教学论”很明显偏离了本质,由此来看,大学语文应当归类于文学性质门类里的中文学科。就学科角度而言,语文是一门学科的基础,上层建筑基础牢固才会更加稳定,保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具备更强可操作性。
二、学科的特质
作为一个边缘化状态的学科,大学语文要想成为一个完善自主的学科,他必须具备自己的独特性。大学语文和其他普通的中文专业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主要体现在知识网络和教学实方面的普遍性、实施性以及综合性。首先,知识网络的普遍性。目前中国教育的很大的盲区就是研讨的出发点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忽略了人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教材的改革上应该增强对人文的解释和渗入,加大文学内容,不止要做到丰富内容,更要丰富内涵,所以这样会对教师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高要求。其次,科目的独特性和综合性。近年来国内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浪,由于想法不够完善,所以很快就被扼杀,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出于功利性的目的所发起的运动终究会失败。大学语文的功能是要将视听说读写提高一个层次,如果脱离原本的目的,失败则是必然结构。再次就是教育的实施性。因为他与其他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的差别,使得其实施性需要更加突出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总而言之,在我们确立学科时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内涵的丰富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教师也要随着发展对自身进行深造。
三、功能的确认
首先,教育方面的确认。近几年时间很多专家一直仔宣扬大学语文在教育中的社会功能来提高大学语文地位,想要将大学语文向思想品德教育靠拢。现代中国人糊涂的将重要性与政治性划等号,我们要跳出这个圈子对大学语文的功能进行清醒的认识。不能将其与思想品德课程相提并论,要着重强调文化的传承,提升自身品味与能力,增强语文成绩。第一语言。将语文二字拆分语字在先,语言的深层次学习是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第二人文素养。文字在后,文明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大学语文不止教授知识,使学生文学素养提高文化水平提高,更要教授做人的道理,完善学生人格和正确规范的三观。其次,课程体系的设置。一个专业的建立最基础的标志就是从一个课程转变成一门学科,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很大的波动性。一些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但还有一些高校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这对其学科的地位是有一定的影响。从选修课向必修课的转变是由一门课程向一个学科转变的开端。随后则是从教学角度考虑问题,内容的设置要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因材施教,与当今大学生生活联系紧密适应时事热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大学语文目前仍是普及性质的学科,还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正因如此大学语文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还要保证学科的整体性,不能破坏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特质,还有要保留大学语文学科的基本功能。以此原则来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适当的设置和完善,更好的进行教育,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的教学之路。
作者:刘重达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工具性与人文性一直是语文教学争论的焦点,正如钱中文教授所言:“中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初级的做人道理,教会他们何谓做人的价值,慢慢体验到做人的意义。但是教育的方式不是政治课上纯粹的思想品德的说教,而是要通过文章的阅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做人的准则。”“语文既要作为工具教会学生表达思想,又要在审美中培养其人文精神。”笔者就担任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现代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再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从而使许多青少年形成了畸形的幸福观,“唯利是图”、“自私狭隘”。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一些范文对其进行正面引导,如在教《提醒幸福》中认识什么是幸福,并不等同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朋友的温情、家庭的温暖、健康的身体、甚至一个乐观的心情。《我的空中楼阁》中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德贪图虚荣、追求享乐最终导致的是遭受了十年的苦难。引导学生写出《我心中的幸福》,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幸福观。
二.引导学生克服“自我中心”
在当今这个崇尚个性的社会,“自我”在青少年中也就成了个性的象征,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从小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个性张扬和“自我中心”区别开来,培养进取心克服嫉妒心,培养同情心克服自私心,让他们学会宽容、理智谦让、活泼开朗,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让他们明白嫉妒是没有好处的,要学会礼智谦让,不能只从个人的利益去想。教《祝福》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特别是要关心弱者。让他们写作《假如我是班主任》、《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题目的文章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
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
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弱,一旦遇到什么不顺的事情就心灰意冷、一撅不振、甚至堕落沮丧,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加强挫折教育。如《邂逅霍金》中让学生了解霍金一生的艰难历程,认识其在高度残疾后却能做出巨大贡献的意义。《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能重新振作成为一代文豪,不仅是因为对生命的热爱,更是能够克服挫折的体现。《一碗阳春面》中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面从而走过人生的困境。引导学生正确写作《当我失败以后》、《名落孙山的那一刻》等题目,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身体和心理的不断成熟,朦胧的爱情也便油然而生,由此而来的心理问题也与日剧增。如教《致橡树》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相互独立、平等,且要符合道德,早恋、多恋、单恋都是不足取的。又如学习柳永《雨霖铃》,在欣赏作者表现的情感美时,可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爱情,真正的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生活的惟一,也不是最重要的,应以学业、事业为重,要有崇高的远大的理想并去实现它。《行行重行行》中学习“弃绢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教育学生不要因情而削瘦了身体,荒废了学业,还让学生讨论明确,形成自己正确的观念。
五.引导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引言
探索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升华,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我们需要积极地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发掘语文教育背后的人文魅力,从语文教育的知识层面、理论层面、道德层面启发大学生对于人性中真善美的思考,促进大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我们将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结合语文教育的理论知识,探索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结合途径。
一、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语文教育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有助于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具备美感的全面人才、发掘语文教育中的真善美的本质,分别表现在:首先是为了捍卫语文学科的尊严,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科技型人才的需求,忽视了大学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通过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发掘语文教育在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力, 是捍卫语文学科尊严的途径之一。但是当前缺乏对于语文教育的这一研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支撑,语文教育对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还不够,为此我们必须探索相关的融合途径改善这一问题;其次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需求,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全面性,克服对语文教育的狭隘认识,无论是语言、文章、文学等语文方面的研究综合到“语文教育真善美探讨”的根本上来,这是一个关乎修养和心灵的改善过程,从语文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无论是从加强“德”的修养,还是知识面“智”的加强,或者对技能的提高“才”的改善,都是语文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修养的提高。
二、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具体思路
(一)知识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融合
语文教育与真善美教育的融合方式首先是通过知识层面展开的,毕竟知识是语文教育中非常关键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等的探索和发现来寻求和真善美教育的结合。所谓“真”,我们可以理解为真诚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就语文教育的过程本身而言也是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及相关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受教育者的文字理解能力,另一反面能够帮助被教育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表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大学生真善美教育中“真”的结合,求真是语文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格养成和创造型人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智力。文知识包含了很多,主要的内容是以语文为主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总括,系统地来说有语音、文字、词汇、逻辑、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育要想通过知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发展,就应该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传授,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够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育应该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阶段中,语文能力是一种利用语言来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沟通等方面。文教育想要健全人格和塑造创造型的人才就必须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语文智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全面地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通过知识的教育环节的设计和安排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二)理论层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
从教育学理论层面探索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即只要通过语文德育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影响。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使得被教育者能够从语文教育中获取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从而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这种对于被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核心所在,从教育学的理论层面证明了语文德育教育对被教育者思想层面的影响。文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对被教育者的人文修养的提高,这也是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理论支撑。
语文教育中很多课文和文学作品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的课文和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爱国主义、革命理想、道德理想等元素。这些都是语文教育积极的引人向善的特点,承担着对于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使命,是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相结合的完美做证。具体的融合过程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充分地考虑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节操、品德三个方面的考量。通过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三者的培养过程改善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效果。其中人的思想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看法,所谓大学生真善美的培育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即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富有责任感等积极可贵的思想品质,语文教育要想通过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塑造创造型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思想境界的提升也能反过来影响到其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语文德育教育的理念能够透过教育学的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情操的逐步养成,透过语文教育中文学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对大学生情操陶冶的目的。所谓德行,指的是人在日常处事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一种坚韧的性格特点。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追溯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探索、谦逊谨慎等珍贵德行的养成。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研读理论,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教育学理论的相关特征和语文教育的德育效果,培养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发掘人性中真善美的能力。
(三)美育学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育从美育学的角度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审美意识的提高,语文教育能够通过美育学的思想改善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心灵的构建,即通过美育的过程促进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即使得大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认识到什么是美,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崇尚美。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从大学生本身的审美意识、审美因素、审美能力出发。其中审美意识是指人类思想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审美标准等;对于语文教育的过程而言,这种审美标准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是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理解和感知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发展创新型的人才有着审美能力的支撑,具体到实际的语文教育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纳入教学的重点考虑,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意识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
构建一个以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至为重要,通过这个以美学宏观角度完善语文教学的系统构建,全面地促进语文教育中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培育过程。这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够对以“美”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有深入的理解,构建这种语文教学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智力教育,更不能笼统地认为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而要将语文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充分地渗透语文教育中的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育重点,充分地挖掘语言美、文章美、文学美,通过语言、文章、文学三者的相互促进和补充,完成适应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但是这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极其复杂和宏大的,它既要考虑到东西方美学的特征,又要考虑到马克思美学的逻辑和总结作用,通过美学的观点充分地发掘语文教育中语言、文章、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从智育、德育、美育的提高完成大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塑造。进而实现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那么这种美学为核心的语文教育过程怎样全面地促进大学生的真善美教育呢?首先是“求真”,求真是从认知的角度开发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智力、创新技能等能力的养成,这是一个对真理的求知过程;其次是“向善”,即通过美学的语文教育,积极地通过文章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向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最后是美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崇美”,即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对语文中文章、作品、语句等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们健全自己的心灵构建。
结语
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融合的全新思想和途径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全新发展方向,也是较为理想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此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理论、语文教育中美育学特征、语文教学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的具体特征,通过对这些角度的思考,发掘语文教育与大学生真善美教育的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纪平,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所谓言教,就是教师通过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语言,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年轻一代。对语文教师而言,言教就是用形象生动、声情并茂、幽默风趣、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正面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所谓身教,就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模范行为,率先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身教通常包含了感化、暗示等活动方式。感化是教师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无言之教,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专业素养,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暗示则是教师通过其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肯定或否定,通常表现为微笑、点头、眼神、手势等。语文教师的身教则主要表现为,教师在使用语言上给学生做出榜样,以便让学生去模仿,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对传统教育中“身教胜于言教”的再认识
我国古代教育家对“身教”和“言教”的关系有众多的论述,其中以孔子的论述影响最大。孔子很重视教师的“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十七世纪卓越的唯物论者兼教育思想家王失主,也重视教师“躬身”的作用,他认为“主教有本,躬身为起化之源”(躬身是陶冶学生的根本)。
许多人往往就此得出结论:我国古代教育崇尚“身教”,“身教”胜于“言教”,语文教育也就此类推。其实不然!
首先,孔子等教育家所阐述的是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不同于语文教育,两者在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上是截然不同的。我国古代教育的主流是儒家教育,儒家教育的根本是道德教育。《论语・述而》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儒家的教育思想。这“十二字纲领”意思是说,根据在德,皈依在仁,智慧在艺。道是最高的理想境界,德和仁意义相类,是为学的中心。儒家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和六经,主要核心都是礼、乐,其根本是培养品德卓越、治国有道的君子,并通过他们去“化名成俗”,安定天下。而古代的语文教育只是实现其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途径,语文教育没有成为一门学科,是和其他的教化杂揉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从根本上说当然不是道德教育,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然也有德育的责任,但不是根本任务。两者在教育内容上有根本区别。
之所以要进行这种对比,是因为不同的教育内容决定了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伦理道德教育,我国古代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宝贵经验,其中包括“身教胜于言教”。因为伦理道德教育更注重一种由内向外、逐步扩展的取向,注重“修”,责在“养”,而不是重在“教”与“学”。《大学》中就有一段非常典型的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明明德”“修其身”“格物”都是指个体的伦理道德修养,而修养根本在于“修身”。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言行,了解到哪些行为受到社会的认可或反对,将这一行为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概念,从而以这一道德化的观念来指导评价自己的言行,完成伦理道德教育。在这其中,教师由于其特定的身份,就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这也就是“身教”了。内在品格的养成,必须使学习者内心受到真正的触动,靠言教是很难见效的。从现代心理学来说,伦理道德教育应该是属于情感领域的教育,而语文教育则主要属于认知领域的教育(虽然也有情感领域的一面,但如前文所述,其根本任务是认知方面的)。情感领域的教育更需要感悟、体验,而认知领域的教育则需要言语启发,思维训练,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其次,从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教育注重身教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我国古代,读书人一直是受社会尊重的阶层,而作为读书人阶层的代表,教师的地位一直是受社会尊敬的,不论是在“官师合一”的“学在官府”时期,还是“学在四夷”的“私学”出现,都是如此。教师不但对学生进行言教,更重要的是成了整个社会成员的效仿对象,这是“身教”产生的一个社会现实原因,客观上使得身教比言教更有影响力。而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已经远不同于古代的伦理道德教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职业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言教是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
1.学校语文教育、家庭语文教育及社会语文教育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面对人类社会总体发展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与人类个体发展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主要通过在生活和劳动中的学习采解决这一矛盾,这就是社会、家庭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于是就出现解决这一矛盾的专门机构――学校。在学校里,学生学习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人类文明成果,并且这种学习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学校教育作为专门的社会活动被赋予的基本职能和主要特点,而专门人员就是教师。也就是说,在学校里,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人类的历史经验即现成的知识,以此认识世界,获取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开始,减少自己的盲目摸索,系统地学习掌握父祖辈多少代人才能获得的认识成果。究其根本原因,是有专门的教师来指导他们完成这一目标。如果由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获得,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完成。换句话说,在学校教育中,因为在教师有组织有目标的言教之下,学生才获得了迅速发展。相反,如果教师只是以身作则,垂身示范,而不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学生只靠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学校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育将又回到远古时期,在生活劳动中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这之间的得失自不待言。
身教,在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中的作用更明显一些。这两者与学校教育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学校教育必须高效系统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言教的方式无疑是最佳的,身教是言教的有效补充。
在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特点的学校语文教育也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的私塾教育了。班级授课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地学习。虽然班级授课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有效进行言语教学却是共同的,因为只有这种言教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教育活动更具明确的方
向,也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更为稳定、全面、高效。身教决不可喧宾夺主。如果没有了教师的言教,班级授课制也就不存在了,学生的学习也就和社会“一般学习者”没有什么差别了。
2.言教符合学校语文教育的特点
首先,学生的语文“学得”要靠语文教师的言教来实现。“习得”是通过对父母及他人言行的观察、模仿,靠自发的直接感知,无序的潜移默化,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没有教学大纲,没有课本,依靠感悟、体味、涵养,从“教者”这一角度采看,“习得”是以“身教”为主的。而学校语文教育的根本――学得,则是在经过专门训练的语文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其主要的特点是自觉、理性、有序、有计划有步骤,因而也是更高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所以,余应源先生说“学搏”是“专业教育情境中的语文学习,属于科学世界的教育。”①从“教者”的角度来说,“学得”当然应该以“言教”为主。
其次,学校语文教育是科学有序的。科学的学校语文教育要求言教为主。有人认为,在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中,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读、写、背,学生通过自己的“习得”来掌握文言文,“学得”的成分很少,而学生语文也学得很好。由此得出,语文教育是无序的,主要靠学习者自身的潜移默化形成能力素养。这个问题,必须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代语文教育受客观历史条件所限,那时候还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语文教师,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远没有达到今天的层次,私塾先生的教学也没有达到专业化层次,教师们往往是凭借自己对语文教学的领悟采进行语文教学,凡是读过书、具有一定文言能力就能当先生,在此过程中当然有许多好的仍值得今天借鉴的教学方式,但是,采用身教方式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所以古代学生在语文能力的获得和形成上可能要比今天的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今天的学生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花在语文这一个学科,他们还要学更多的学科、更多的知识。今天,学校语文教育必须从让学生的笼统感悟揣摩的学习,发展到科学化的语文学习。虽然科学化的含义到今天为止语文教育界还在争论之中,但是学校语文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是科学有序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这已经是共识。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必须由语文教师根据言语教学规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的语文能力训练来完成。如果仍由学生自己去漫无目的地潜移默化,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中去感悟语文,这显然是语文教育的一种历史倒退。科学有序的学校语文教育不能只是靠教师的身教来完成,必须着眼于言教,言教必然成为学校语文教育主要的方式。
再次,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最主要的语文教学媒体――言教的手段,之后才是身教的材料。高效的语文教育活动离不开言教。“人的学习,总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②有意义的教师言教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对课堂中学生的听说读写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需要教师加以言语指导,这是以教师言语为中介的。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中介,具有概括、提炼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高效化、科学化。学生通过语文教师有意义的言教,不仅可以突破个体感观的局限,使直观、具体的思维上升为抽象的理性思维,而且,借助于教师语言,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从而加速学生认识过程。
四、结论:言教为本,身教为辅
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在为《教育艺术》创刊5周年的题词中写道:“言传身教介乎有意与无意之间”。这句话颇富哲理气息,耐人寻味。说“有意”,是指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这多半指“言传”,就是有目的地用言语去传道、授业、解感。“无意”当是指教师在不经意间发挥“身教”的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分类号】G633.3
一、 职业教育要重视人文教育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更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近几年的媒体不断报道大学生生活能力差、心理素质太低。另外未成年人犯罪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这些都说明,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教育。试想国家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培养出的人才,由于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还没有为社会做贡献就被社会所抛弃,这是莫大的悲哀。由此可见,我的教育在教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优雅的气质、宽大的气度、卓越的胆识和博大的心胸,即重视人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他们不仅要学会技术,还要学会做人,学会与人沟通。这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而语文正是担负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他们学习其他学科以及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二、德育教育中缺乏人文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大多学校都实行操行评定管理细则的办法。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依据条条框框对学生的言行加以制约,或加分或减分,对有些学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往往适得其返。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他们很可能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一旦产生这样的后果,对学生的教育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正是因为本种量化管理模式过于冰冷,缺乏人文关怀。
目前许多学生选择职校并不是为了学习技术,而是由于没考入高中,流入社会年龄又太小的缘故。他们在初中时不仅成绩低而且存在着种种问题,往往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厌倦了旧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原来的学校吃够了“白眼”,职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的起点。可到了职校,他们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像他们初中一样,早已习以为常,适应环境后,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学习成绩差,对前途对未来缺乏信心甚至不去考虑。过一天混一天。这种浑浑噩噩、缺乏上进心的学生,早已不在乎分数,处分更是无关痛痒,基至说,处分怕啥,最多不在这个学校读书。因此一学期下来违反纪律的同学层出不穷。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得在德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在旧有的量化管理模式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在进行量化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转变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种人文教育不能等学生犯了错误才实施,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而语文教学正是实施人文教育的理想平台。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它是职校德育思想源泉。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如果做到将基础知识与人文教育适当结合并采取各种形式表式出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就接受着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
三、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实施人文教育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结合职业学校固有的特点,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职教语文教材是固定的,教学内容也要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然而职校生良莠不齐,基础知识薄弱,选择职校是为学习一技之长,对数语文等基础课不感兴趣,以为上职校只学技术就行了。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他们对大众流传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比如我教《诗经》时读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学生早就知道这两句,一起饶有兴致的跟读,然而他们仅仅觉得这两句有趣,却将窈窕(y?o ti?o)读成yáo tiáo。将好逑(h?o qiú)读成hào qiú。一边读还一边摇头晃脑,多次纠正,仍不断有人读错。
突出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卫生职业语文教学的一大要点。语文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字词篇章,更重要的是要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真善美因素,教育学生求真,爱美,向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比其他的学科要高,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能力比其他学科要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遵从新课改的召唤,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做自主学习的主人、探究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养成健康的人格。
一、卫生职业语文教育的现状
语文课本应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在高投入、低产出、耗时多、效率低的怪圈中徘徊。究其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教育价值的认知错位,对于语言学习规律的认知错位。目前卫生职业语文教育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只是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决定着学生今后一生的前途,卫生职业语文教育便逐渐走入了“应试教育”这个误区。应试教育是现行教育制度下各科教育的通病,但是在语文学科教育中表现尤其严重。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卫生职业语文教育基本上采取的仍旧是逐段逐句读读讲讲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讲现代文如此,讲文言文则更甚。在毕业就业的指挥棒下,卫生职业语文教育急功近利,成了考试的工具,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不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培养,这使卫生职业语文教育改革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标志物
我们的语文课是中国母语教育,母语教育的主旨在于传承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积累,以文悟道,以文明心,以文见性,以文化人,培植学生的中国心。母语教育的“化人”是通过高层次的诵读、写作实现的,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母语教育的基本经验。这一经验固然有需要完善之处,但基本上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却没有很好地继承这一汉语言教育的优秀遗产,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了西方的东西,在简单的移植过程中,先是走了调,后来就越来越找不着调了:没有形成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语文教育体系,目中无“人”、无文化,语文教学成了纯粹的“工具”的拆卸和组装。目前的语文教育状况不利于提卫生职业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也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育的需要。
三、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对于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统一的明确的认识,那么从上到下整个语文教育系统就只能陷在一种本质上的混乱状态,所有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都只不过是盲人摸象,从事实践工作的语文教育者们则观念贫乏,无所适从。因此,现在通过重新探讨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这个问题来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是立足于教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成熟了许多,删除了一些已经与时代要求不相符的篇目,加大了文言文的比例,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强调了人文性,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文化教育、公德教育、法制教育、敬业教育、人格教育等内容仍然不足,仍然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不相符。由此看来,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那么,在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该怎样解决好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地位问题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语言是交际交流的工具,表情达意的工具,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是事实。同时语言与自然界、人类历史和精神活动都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是不可否认的。“语文”二字,即是“语言与文学”之意,语文中的语言教学,便是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体现;语文中的文学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所以,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互相依托互为补充的,绝不应该把它们对立起来。
四、中国儒家思想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的统治阶层是当时国家的文化精英——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行为方式、文学作品、生活理念、价值取向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儒家主体价值如仁、义、礼、智、信、孝、悌、忠、廉、耻、平、和、中庸、天人合一等表达已经深深地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观念中,成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生活哲学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与儒家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卫生职业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能与中国传统教育割裂开来的。我们要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要实行“拿来主义”,批判地继承儒家学说。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浅析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凸显了教育的隐形作用,对其他很多学科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无法替代的。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已推广的今天,我认为小学语文更是学习基础之根。小学生的头脑几乎还处在知识空白阶段,语文教育此时的任务就是传授基本知识,教会他们思维,让他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下面本文从对课堂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学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1.对课堂的影响。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会在上课时,教导学生去学习。传统的上课方式就是用粉笔板书,老师也会带领大家读课文,但相对来说还是很枯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媒体与网络化的教育应用的迅速成长。在课堂上运用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化、时尚化、直观化,而且能够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上有很多关于自然、人文风景的课文,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的《草》、《春风吹》、《浪花》,第三册的《梅花》、《江雪》、《秋天》、《清清的溪水》、《初冬》、《看雪》,第四册的《咏柳》、《春雨》、《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看月食》,第五册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第六册的《赵州桥》、《参观人民大会堂》,第七册的《观潮》,第八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九册《海上日出》、《夕照》、《迷人的张家界》,第十册的《白杨》、《黄河象》,第十一册的《桂林山水》、《林海》等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功能给学生们自发的寻找素材的机会,通过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播出视频、音频、图画等。这样小学语文课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性,而且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 对教师的影响。在柳海民主编的《教育学原理》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虽然现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但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更加突出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教师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冲击下,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讲授课程,也为了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迫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能够熟练操作现代教育工具,如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小学语文教师跟上了教育技术的进步,一方面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接触新事物为自己的授课内容增添了丰富的资源,授课内容也变得妙趣横生。
3. 对学生的影响。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较差,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宽广的学科,而且需要学生记的内容相当丰富。在现代教育技术引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更具有操作性。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们可以更具体的、动态的、直观的学习小学语文的知识。通过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内容,依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既提高了学生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的效率,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注释】
[1]郭琼.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
[2]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3]汪潮.小学语文教学新视野[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6.1.
[4]刘少华.试论小学语文活动课中的师生地位[J].小学教学.2000.11.
[5]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N].2000.
[6]李正风.走向科学技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冯建军.现代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陈维维.现代教育技术实用基础[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0.
小学语文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所担负的任务则更具特殊性。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它不仅在智育方面,而且在德育、美育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加强德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予小学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二、利用语文教材,挖掘德育内涵。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都能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
首先,时代背景是在一定历史情况下,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由于在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对他们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简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让时代背景介绍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其次,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授课应该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再次,从课文重点词句和重点语段中,发掘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德育渗透不应该是空洞的,而应该以实实在在的内容为基础;德育也不应该是贴标签式的,而应该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从而内化。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性,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三、把握教学过程,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