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

时间:2022-12-16 22:50: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课程与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129-01

作为中等职教的重要文化基础课程――“语文”,要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呢?

下面,我针对中等职教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作一些粗浅的理论探讨和不成熟的实践,学校决定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实训和就业能力实践这一环节,保证学生有一年的实习和实践时间。面对这种情况,语文课的课时量受到削减所以,为了适应这一新情况,语文课的内容必需相应削减。

那该如何削减呢?本人以为,应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就业“适用、够用”为标准,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

这么一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还要了解并掌握所教班级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但如果能这样做,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真正“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让语文这门文化基础课做到为专业课和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服务。

1、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很薄弱,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热情不高,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我们不得不要面对事实,也是我们此次教改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中职学校的生源现状就是这样,也不可能期望这状况能得到多少改善,随着初中生减少,大学继续扩招,这状况甚至还可能更糟,所以我们不能再抱着幻想,我们的语文老师也不必再感叹学生的素质如何之差,唯一该做的就是改革,就是让我们的语文教学适应现状、适应学生。本人以为,针对这现状可以有以下几个对策:

2、除了减少不实用的、非必要的语文教学内容外,我们还应该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比如古文往往对大部分中职生而言,难度确实有些高,应该尽量少教,即使教了,也以能读懂为度,不必深入到对每个字、词意义的多种理解和用法;比如语法分析、课文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归纳等,对中职生来说也是困难且不实用的;再比如议论文的写作,对中职生来说也有些困难,往往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一说到写议论文他们就头大,就害怕甚至反感,这部分虽然很重要,但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等等。这些都应该从教学内容中删减去,或降低要求,否则,死抱着以往的内容和难度要求,势必导致学生学不懂,没有信心,继续下去就会是不想学了。

3、既然大多数中职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很薄弱,他们对语文这类的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热情也不高,针对这中状况,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倡导实施愉快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应用教学、生活化教学、体验式教学、活动引导型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尽量用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们可以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例如,我曾经把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引入《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这理念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强调学生通过情景、协作和会话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学习,完成意义建构,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堂课我讲解完重要和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并让其它学生帮助补充,这一环节就体现出建构主义理念下学习环境的“会话”要素;之后,我选择项羽、刘邦、范曾、张良、樊哙、项伯等角色让学生扮演,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完成“角色扮演”,从而体现了学习环境的“协作”要素;整个“角色扮演”过程使“鸿门宴”这个历史故事“情景再现”,这又体现了学习环境的“情境”要素;而学生对课文的真正理解和各自知识结构的建构程度则体现了“意义建构”的要素。总之,这是一堂把“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改课,这堂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样的课堂,通过让学生相互帮助完成复述故事梗慨、相互协作完成“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教学环节,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学生学习的疲劳感,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篇2

课程意识是指人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或是进行教学评价时,人们的思考、言说或操作对象都处于特定的课程形态、课程方案、课程框架的背景之中,而非孤立静止地去思考教学。课程意识是一种对教学思想行为的整体观照。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师缺少课程意识。他们不关心也没有机会去关心课程,一切都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好课程,教师只管实施就是了。因此,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课程意识的唤醒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当改革者越过历史的壁垒,引领着广大教师走进课程视域,唤醒这些决定改革成败的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之后,语文课堂就会显露出勃勃生机。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传统,教学改革的艰难远远大于课程改革的艰难。改革的最终成败决定于教学。施良方教授曾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三个隐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课程是一场球赛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课程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前一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门科学,后两种隐喻暗示教学是一种艺术。

2.课程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尽管这种变化还存在许多形式化的因素,但变化本身意味着生机的出现。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意味着教师的课程意识尚处于觉醒阶段,未来的路还很艰难。总体上看,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还存在着许多形式化的东西。

3.校本课程开始艰难起步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多还停留在理论上,与切实的行动还有一段需要克服的距离。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校本课程教学的破冰之旅。冰封的大地已开始松动,死水起了微澜,新的希望

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课程意识觉醒产生的教学困惑

理论回到现实是一种超越,可当理论与现实相接触时也会产生许多困惑。但如果将现实反观于理论,则现实又会在理论的指导下进步。时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困惑不在于课程,而在于教学。改革若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直面课堂,挑出问题,发现困惑,寻求对策。

1.教学过程巾语文学科地位的困惑

现实的高中语文学科处于一种二律背反的尴尬地位。一方面,学生都能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良好的语文基础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功利化的学习目的,他们又不愿在学校生活中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语文,不能在实践中去体验语文,不愿夯实语文的基础。

2.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关系的困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实施教学还是以“高考大纲”为指导实施教学?高考大纲与课程标准有着怎样的内在一致性,又有着怎样的区别?课堂实践中如何对此作出判断,以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和高考大纲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孰轻孰重?必修课作为必修内容固然是必考,但选修课的内容在高考大纲中是否作为选考?课程标准与高考大纲如何一致?这些困惑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实在在的困惑。广大一线教师生活在这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成功应对高考的夹缝之中。在课程标准的底线和高考大纲的顶线之间,我们的语文课堂如何寻找到一个适合的结合点,我们期待着也努力着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3.选修课教学的困惑

选修课的困惑不在于其理论,而在于其实践。选修课课程理论之于实践的适切性是人们困惑的根源。教学实践中如何切实地处理好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的关系?谁来选?如何选?教师和学生在选修课的开设过程中谁具有更大的权重?学校、教师是否已经为选修课的开设做好了准备?选修课的教学如何与高考大纲接轨?这些问题困惑着我们,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人们尝试着在教师教的主导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文本、教材、课程之间找到科学合理的结台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要从各自的角度对选修课的教学做好规划,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这也许是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一条理想路径。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变革:基于传统的超越

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只能是基于传统的超越,是在传统语文基础上发生的渐变。基于传统的超越有三个方面的含义:语文学科的民族性、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语文教学改革的渐变。

1.语文学科的民族性

学科内容的民族性表现在语文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对语文学科而言,语言表达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意义:其他学科都是在通过语言形式去学习和掌握其内容,而语文学科则重在学习其语言表达形式。其次,教学方法的民族性。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语文学习的方法有着数千年的传统积淀。这是我们研究当代语文学习方法的基础。就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这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民族语文的学习方法。

2.语文课堂的传统特质

篇3

分析当下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大环境可知,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其中教育信息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语文课堂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互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期明晰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分析。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有效整合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可行性条件。其一,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为二者整合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家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陆续出现并应用于教学领域,在此技术支撑下,进一步推动物理教学环境与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环境的智能化发展为教育信息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落地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其二,教学组织形式丰富为二者整合提供了条件。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教学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开展有益探索,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原有大班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小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教学组织由大变小,能更好地兼顾学生发展个性,拓宽信息技术的作用空间,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在发挥教育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其精准化服务内涵。其次,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语文学科特性下的必要举措。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价值,立足工具属性视角,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教学内容均要服务于当下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基于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要素是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价值的必要需求。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困境的必要举措,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发现,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主要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展开,即过于注重传授语文学科知识,忽略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维价值,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情景下,融入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在理念层面,回归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将教育信息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困境、促进语文学科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最后,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后会体现出以下三项特征:其一,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资源的自主选择、对学习流程的自主调控、对学习情境的自主创立;其二,学习方法的互动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学习信息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壁垒被打破,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不仅同一班级的学生间可以交流学习信息,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其三,学习模式的探究性变化,在教育信息化融合下,信息化工具的支撑推动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发展,即学生以课堂教学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化技术自主探究学习内容。通过分析以上三项特征可以发现,突出学生主动性与学习边界的开放两方面核心内容。因此,教育信息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应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即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二是开放性原则,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空间的开放,在此需要强调开放性原则与共享性原则的并行,即不仅要依靠信息化教学环境丰富自身教学元素,同时也应向其他学习组织共享自身教学资源,这是构建大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9-01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

1.新课改观念认识的缺失

在传统语文课堂,语文教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他们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点,这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方式的培养和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教师对新课改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尚未完成从传统教学到新课改的转变。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将新课改精神融入到教学的细节中去,不能空喊口号,不将其落实到实处。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注重自我反思,并且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是将阶段性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观念问题,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理念和应试理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要想普及新课改教育理念,就要放弃应试理念。他们的这种想法使得新课改丧失了生存的根本,不利于新课改的发展和普及。由于教师无法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选择争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同时对教材的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一直都不理想,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激情”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懂得“激情”的运用,那么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转变教学态度,而教学态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态度和方向的转变。

二、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转向

1.转变教育观念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应该注重任课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其能够做到“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又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使其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不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在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转向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坚持全面的评价,不仅仅仅以当前学生的分数就断定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应该综合分数、进步程度、学习态度、品德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形成符合我国教育实情的先进教育理念

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的改革进程,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建立符合我国教育实情的教育理念的。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其次应该明确为我国的教育现状,当前教育水平存在地区差异,新课程改革落实情况依旧不理想;最后应该了解我国的教育理念发展现状,我国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在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时候,没有依据我国的教育事情对其进行修改,而是照抄照搬,这就会出现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教育现状相分离的情况,不利于小学语文改革的推进与完成。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转向,应该从我国的教育实情出发,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教育生存的根本,例如可纳入《论语》、《孟子》等,并不断吸收外国教育理念的先进之处,从而形成符合我国教育实情的先进教育理念。

3.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从而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问题,并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课堂。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自我意识得到提升,其才能够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能够不断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除此以外,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学校为其举办的各类培训,通过积极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与素质,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出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并重的优秀人才。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之余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转向。

参考文献

[1] 高贵忠,任京民.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01).

[2] 方建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赤子(中旬),2014(03).

篇5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步伐已明显滞后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近年来,笔者从这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出发,结合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并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作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

一、以学生为主体,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

本次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具有非常明确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就应该把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理论内容的重点,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笔者认为,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以下新课程理念:

(一)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性质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木特点。”这就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作为教师,在用此新理念武装学生头脑同时,还应贯穿这一新理念,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又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教师应紧紧抓住“师德”这个重点来展开。

(二)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教育观。这一新课程理念教师应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传授的时候,应体现这一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去理解这一新理念。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这一课程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观、教育观和学生观。传授这一新课程理念,教师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研究某一有关语文的课题时,既理解掌握了这一新理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他们团结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传授这一新理念,另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彻底贯穿这一新理念,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以学习者的姿态参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发展。

二、抓住关键环节,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教学

教师在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学生头脑的同时,应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就应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课程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学生充分发展为主线,强化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1)参与式教学。这是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

(2)参与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创设平等对话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

(3)参与课堂评价。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教师可以进行评价,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以达到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

(二)与活动课结合,强化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内容

要强化学生教学职业技能,光靠72课时的语文教学法课程是不够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最好每个学期为学生开设活动课(每周2节)。活动课上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综合化,突出师范性、实践性,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放在第一位。

活动课的内容主要就是技能训练。依据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将技能训练分为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单项训练内容主要有教案设计、问题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评价、课件制作等等。综合训练主要有整篇课文阅读教学训练和写作教学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有观摩评议法、模拟训练法、自主操作法。

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实践活动的真实空间

(一)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示范

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学法课堂教学的改革,效果仍然不会理想。我们还应把课程改革向课外延伸,特别是向中学延伸。我们可以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来校开讲座、上示范课。课后,老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评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及时吸收中学语文教学的前沿理论,促使学生教学职业技能的提高。

(二)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

语文教学法课如果不走出课堂,不面向中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人中学课堂.进行观摩和学习,感受和体会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氛围。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用新课程理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在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

篇6

教材和教学内容有别。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底本,实际的教学热堇丛从谑ι对课程内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处理。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对教材要有大胆取舍。

一是重视教材中的名篇经典。名篇经典传承普遍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怀,最具语文性和文学价值。亲近经典是提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这些经典包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不局限于中国古代经典。名篇经典不仅有利于继承优秀文化、开启智慧、优化人格、洗涤心灵、内化道德,同时可有效促进国际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和交流奠定基础。

二是合理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蓝本和依据,它引导着教学大方向。由于国际生的留学需求,国际班语文教学对教材的处理与整合幅度往往较大。目前国内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已拥有丰富的体裁和内容,且都与课标契合,因此,教师可以在由不同版本共同组成的资源库中进行取舍,以充实教材,以最贴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求与认识水平的方式构筑充实的学习平台。而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洞察时代语文的需求,吃透现行教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资源的合理取舍。

二、继承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人力量之基、智慧之源。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与频繁,中华文化正与西方文化发生剧烈碰撞。而国际生对传统文化具有传承与传播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国际班语文教学更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国际生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是所有学生共有的生存面貌,基础教育领域的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让优秀文化陶冶学生,促使其“健康美好情感和进取有为人生态度”的形成;使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既有文化,也会做人,既有用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国际视野,也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国际情怀。

一是阅读国学经典,增强人文素养。对经典的了解、体会和创造性迁移,在塑造气质、丰富心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积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如春节、元宵、端午等传统节日都是良好契机。活动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搜集、调查和了解,阅读相关典籍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也可走出校园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并撰写或交流收获与心得。

三是搭建传统文化平台,培养人文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讲座,也可以开辟空间引领学生躬身践行,开展与古代服饰、礼仪、书法、国画等有关的活动,这些都是培养人文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是寓传统文化于课堂,融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于一体。在国际生的教学中,语文是一门更便于渗透传统文化的学科,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大胆革新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既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又培养各项语文能力。

三、重视语文活动

国际班的课堂十分注重动手动口的实践能力,注重探究合作和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多形散神聚的活动,有更多师生互动。国际班的语文课堂往往较普通班更开放、灵活,是中西风格转变的中间地带,是连接中西课堂的最佳通道。通过设计合理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其他领域运用语文,重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参与,通过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语文学习获得自我发展,这也正是语文课标的要求。因此,要重视语文活动。

一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语文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系统的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依据。国际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之为纲,按图索骥。

二是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1]。因此,教学活动的精心策划应是一种创新性的需要教师投入智慧的脑力劳动。要使语文活动与课堂教学主题一致,切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并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师要转变包办角色,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语文课堂。精心策划如何在活动中发现和培养语文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储备人才。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考虑如何在预设时间内,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和手段,提高活动效果。

三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可以设计围绕某一命题开展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的语文活动;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文化之旅,游览名胜古迹,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并体验中华文明;可以根据教材篇目编写课本剧上演并开展评论活动;可以组织学生鉴赏与课文有关的影视剧;可以成立文学社团,创办刊物,开展文学讲座、写作、阅读、参观交流等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撰写校园新闻通讯,在校报、校园广播台或电视台展示;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演讲、朗诵、读书会、诗会、知识竞赛、国学讲座、辩论、汉字听写、成语大赛、诗词大会、情景表演、即兴创作等。以丰富而灵活的第二课堂调动国际生对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享受参与的过程和发现的快乐,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也是语文教育转型的有益尝试。

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提出,中国教育正处于一场伟大变革之中,高职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各个课程都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改革和变化。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这么多年一直在推行着课程改革,对教师进行着一轮又一轮信息技术的培训,网络学习平台越来越多,但身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发现,现在的课堂除了传统的板书被PPT替代了,手写教案变成了电子教案,手中的粉笔变成了电子教鞭外,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并没有发生太多实质的变化。但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的发展的确对现在的课程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对课程教学的学习环境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

一、互联网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下,我们开始对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模式的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课堂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形式,课程知识点不再拘泥于课堂,课程变身于慕课,微课十来分钟讲解个别知识点,是慕课的普遍形式。慕课即网络课程,是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催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些课程形式的出现,无疑对高职语文教学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网络课程学习的模式为:教材内容自学+网络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必要的面授辅导+网上讨论+小组活动+课程作业+模拟试题自测+学习中心导学辅导+集中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时间空间的随意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小组学习的协作性,个人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反馈信息的及时性等特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产生,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对于课堂,教师因拥有丰富的知识量而获得掌控权。然而,在这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想获取知识已不再是依靠课堂和教师的传授,他们通过网络,输入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非常的便捷。教师也就不再拥有教学主控权,那么,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调整自身定位,以学生为主体,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互联网的运用,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搜寻信息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声音、图像等多重感官刺激下,更好地掌握自己想要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堂内的知识容量也大大地增加了,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与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相比较,互联网上的学习过程,使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移。传统教育在教学上是统一化的批量传送,很少会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会因为某个学生没有学懂某个章节而把整个内容再讲一遍,而将互联网引入课程,改变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兴趣不高的现状,可以满足学生个体化的需求。互联网为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提供了基础。另外,互联网的运用对高职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们的基本书写能力在逐渐退化,而习惯了电脑打字。笔者曾对两千多名高职学生的写字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近九成学生表示自己写的字很难看,有的学生甚至说:“我又不是要成为书法家,写字过得去就可以了,以后电脑普及了,谁还用笔写东西嘛!”其实,语文课的内容,除了表达某个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外,往往还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很多内容还需要通过老师的点拨和指导,细细地去体会和品味,而不是用几张图画或视频就能让学生理解透彻的,这时通过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而现在还有一些网站,教授学生不动脑子就写作文,这对学生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会破坏他们的写作能力,这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培养懒人。

二、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将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虚拟教室”的出现成为可能。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任课老师和班上的同学,但互联网将可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人——机和人——人的双向交流。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输入到服务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取知识点,除此之外,服务器还可接收和储存学生给出的反馈信息和教师给出的教学评价。由于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的方式与在教室上课的方式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所以称之为“虚拟教室”。虽然现在许多教师都意识到网络给教学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对于新技术或新工具的运用仍然有一种距离感,甚至有的教师对此还有着惧怕的感觉。尤其是一些年长的教师,害怕使用电脑和接触互联网,他们对于在语文这种人文课程中使用技术或新工具持犹豫或怀疑的态度。他们还认为网上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其可靠性也值得推敲。当然,互联网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工具,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方面,网上资源虽然丰富,但能够与实际课程相结合的并不多,另一方面,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正在开发的教育资源所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还是教学的主控者,知识的传授者,很少考虑虚拟学习环境下学习的内容将如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互联网的介入,使传统语文课程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新的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入,教师的作用虽然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实际上比以前更为重要了。众所周知,技术再先进,如果没有人能在教育教学中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只有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它能给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并学会如何将这些现代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这样,互联网的优势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展现。面对现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视信息产业的现状,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上都有报道,而且学生对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也很有兴趣,他们会主动地上网去查找一些信息资源,了解一些新的软件。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走在学生前面,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现代新技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但是,互联网课程教学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拓展,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传统课堂教学有着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替代的优点,那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学习知识的过程长时间脱离正规学校系统,脱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对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生活一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和学习知识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丰富多元、交互性强的特点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育顺应信息化时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校教育仍然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

作者:刘薇 单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齐慧爽.教育观察(上旬刊).2014(08)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下简称“小语论”)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

但从现有课程的实施来看,带有以往浓重的教学法课痕迹: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下。学生们的学多还处于“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忆笔记,考后丢笔记”的不良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漠视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淡化了学习者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试图从改变课程实施方式的角度,以“问题驱动”为基本教学策略,采取“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方式,使“小语论”教学由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唤醒主体的需求内驱力,激发其潜能与创造力,以实现“小语论”的课程目标。

二、“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问题驱动”策略基本内涵

“问题驱动”策略或曰“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real-world)问题,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越来越热,是因为它切实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学习模式对我国当前大学生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毫无疑问,基于问题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克服医学教育的困境,而且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共同需要。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自我指导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而这些都是作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师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因此,通过“问题驱动”教学实验与验证以及施教者教学行为与学生能力形成发展相关因素的考量,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二)“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特点就是情境促问题,问题带情境,通过“问题驱动”开展教学。它的内在联系是:创设问题情境是前提,提出问题是核心,解决问题是目标,实践反思是归宿。

1.问题呈现:在这个流程中,将教学问题置于“候诊”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发现问题并给予准确表征是重点。学习活动通过“自主阅读”“亲身感悟”“案例分析”几个环节展开。即,首先阅读“小语论”教材相关部分的材料,以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其次,进入小学课堂见习,听取相关类型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如医学教学的“临床”经验,以“获取问题”;第三,搜集典型案例,结合“临床”问题加以比照分析,将问题呈现出来。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状况很不理想,小学生(包括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方音明显;课堂朗读时间不够充分,往往匆匆而过;或者有较多的朗读时间,但又缺乏层次性的要求;课堂朗读指导的效果不明显,与“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想去甚远。因此,“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恰当地指导朗读”等就成为课程学习中应当“破解”问题。

当然,仅仅发现这些问题还不够,同时要求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其给予准确表征。这一方面是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对上述问题的准确表征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与PBL由教师设计问题并提出给学生讨论所不同是在于问题的定义与解决。笔者认为,问题驱动价值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教师对问题的呈现,还有一个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的环节。如何发现问题并能准确表征,是学习者学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本研究试图突破的难题所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设法求解:当问题得到了准确的表征和呈现,就进入了“设法求解”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主要是采取小组内部分工,通过小组讨论、查阅工具书、上网浏览资料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这个程序结束时,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有个人的求解备选方案,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小组共同研究、探讨而形成的集体成果,并向全班展示和汇报成果(包括个人收集的资料、个人的研究结果及小组讨论记录等)。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查找资料,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通过阅读查找、比较分析、梳理整合,自己建构、抽象、概括出相关知识,经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可以大大丰富自己对某一研究领域的了解,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作了很好的补充,视野也得到开阔,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刻多了,尤其是通过大量案例的搜索研究,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实践反思:“反思实践”让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兴奋度,促进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的建构与生成。在这个程序中,主要是组织学生带着相关问题,并就其提出的方案尝试上一堂朗读指导课,来具体落实,并深刻体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小组集体备课,共同进行教学设计,在反复研磨的基础上,形成课堂实施方案,再由一名同学上堂授课,其余同学一同听课,最后评析、总结,从而达成对问题解决的共识。

三、效果分析

1.使学生树立了真正的“问题意识”。思维产生于问题情境,又以解决问题为其目的,思维的问题性正是人的认识的基本特征。“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立足于“小语论”课堂教学,始终把“发现提问”“表征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可以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猎获知识,掌握技能方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力。

篇9

关键词:范例;课堂教学;高中语文;应用

一、范例教学的概述

1、范例教学的来源

“范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是“Exemplum”这个名词的形容词,意思是“例子”,更确切的说是“好的例子”、“特别清楚(言简意赅)的例子”、“典型的例子”。 所谓范例,就是指教材中那些“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范例教学,简言之,就是通过教材中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典型范例的分析,再进行知识归类、利用学习中的迁移作用,达到“举一反三”,掌握一般规律的目的。

2、选择范例的原则

范例作为“沟通学习者主观世界与教材这一客观世界的桥梁”,是进行范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到范例教学的成败。因此,要慎重地进行范例的选择,并在选择时遵循相应的原则:

第一,基本性原则。基本性原则是从教学内容的视角提出的。强调范例要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应是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科学规律和基本知识结构。

第二,基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的视野提出的。强调范例选择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时展,适应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正如赞科夫所主张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最近发展区”之上,激发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前后冲突。逐渐把“最近发展区”变成原来发展水平。如果范例达不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越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都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和畏难的情绪,这将不利于求知欲与兴趣的激发。

第三,范例性原则。它是从教学的角度说的。范例性也就是说教师交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例子。要使具有基本性和基础性的“范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材料,那么范例教学中的“范例”首先要是“个案”,既具有“例”的结构,又具有包含着基本性、基础性知识的“范”的意义。

3、范例教学论的主要阶段

范例教学的主要阶段是范例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范例教学是否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因此范例教学论的研究者对范例教学的阶段提出了以下设想,其中W·比特认为每个范例可分为三个阶段,(1)选择与描述范例;(2)说明一般的、抽象的真理;(3)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把握新的现象;H·克暖贝尔以地理教学为例提出了五步教学的设想;而德国教育学家施滕策尔(A·Stenzel)则把范例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2)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3)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的阶段。以上三种分法以施滕策尔(A·Stenzel)的四阶段法的使用最为普遍。

二、范例教学在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1、范例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代背景的惊人相似

范例教学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邦德国,当时为了消除战争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创伤,以期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联邦德国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学校教育部门企图通过不断地扩大教材内容,增加课时,搞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来实现学校面临的新任务。结果导致课程变得十分庞杂,学生负担加重,智力活动受到窒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束缚。联邦德国的这种情况同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情况及其相似:教学科目过于庞杂,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严重剥夺了学生的课余休闲时间,导致学生精神疲劳,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习质量也明显下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它要求改变这种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范例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解决日益更新、增加的知识量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

2、高中语文课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课程与教学中范例教学法的使用

第一,人文性。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学科特性首先是其工具性,有专家解释道:“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熏陶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显然,对于高中语文课来说,更加突出的是它的人文性。它是在关注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所美化有所提升的特性。另外“人文性”本身非常抽象,它的实现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可能仅靠几节课照本宣科的读几篇文章就能实现。所以,这就需要采用生动的范例加以深刻的、彻底的分析,并归纳出其中的规律性知识,把握实质。

第二,综合性。这种综合性决定了该门学科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色彩。这不仅指学科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也指思维方式的综合多样性。语文学科内容丰富而广博,涉及到历史、自然、伦理等。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交给学生这无限的自然、社会知识,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范例教学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选择。

3、高中这一特殊学习阶段更加呼唤范例教学

目前的这种一考定终生的教育制度,决定了高中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最特殊的阶段之一,同时也决定了这个阶段学习的特点:首先是知识量大。主要体现在所学科目多,高中一共开设的课程多达十几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而且每一门都涵盖了很大的知识量;其次是难度大,时间紧。这一特点就要求高中课堂教学要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这正是范例教学能够做到的;再次是综合性强。目前很多城市还是采用3+X的综合考试形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学习中需要进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训练。最后是理解性强。鉴于前三个特点,若对所学知识点不能真正的理解,则在解决问题时就很难灵活运用,也很难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范例教学在高中语文课中的应用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我国的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中,都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范例的原则,尤其是语文教材。下面就结合具体实例“人教版”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话剧《雷雨》来说明施滕策尔(A·Stenzel)的范例教学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范例地阐明“个”的阶段

这个阶段要求在教学中以个别事实和对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以《雷雨》这个个案为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它的背景、意义以及所要反映的现实等。从而使学生对话剧这一戏剧剧种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首先是它的舞台性;其次是直观性,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然后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再次是综合性,;最后是是对话性,这也是话剧区别以其它剧种的特点。

第二阶段:范例地阐明“类”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个别事物进行归类,对许多在本质特征上相似的个别现象做出总结。比如,通过《雷雨》这一个案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话剧的本质特征后又通过归纳和推断,使学生了解一系列类似戏剧的本质特征,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

第三阶段:范例性地掌握规律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来认识“类”似事物背后的规律性内容。

通过“个”、“类”的阶段,可以使读者认识到,阅读鉴赏板块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注重经典性,同时兼顾时代性,适合高中语文教学和高中学生的接受水平。

第四阶段: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

戏剧的表现内容是复杂的,它基本上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通过学习,可从中获取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人生经验,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同时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

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首先《雷雨》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高峰;其次在三个不同版本的教材“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阅读鉴赏中都节选了这篇,这就更加说明了它的范例性。

总的说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的内容: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虽然不同的版本所包括的内容不一样,但都能归纳到这四个板块。在每一个板块都有范例教学的出现,其中以“阅读鉴赏”这个板块为之最,比如高中语文第一册阅读鉴赏中的《沁园春·长沙》,它是以沁园春为词牌的的长调。因为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那么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就能掌握这种词牌名的写作规律,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很好的运用,再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以及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莎士比亚的《汉姆莱特》、鲁迅的《拿来主义》等等。可以说高中语文的课程中的“阅读鉴赏”这一板块与范例有关的文章数不胜数。

四、范例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范例教学不仅在课程编制中广泛使用,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也很常见,其中以在“表达交流”这个板块最常使用,它又分为“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小版块。下面以“写作”这一小版块来说明范例教学的运用。比如这个板块要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就要求教师分一下几个阶段进行教学:

第一阶段:给予学生精心准备的例文,让学生通过这个“个”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一阶段是独立的专题写作阶段,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第二阶段: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系列类似文章的共同特征,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文章改“怎么写”,然后设计若干个参考题目,让他们练习。这是从“个”上升到“类”的过程。

第三阶段:对一二两阶段进行推论总结,得出背后的规律性内容:写文章先要知道“写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谈“怎么写”,才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四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去。并通过运用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范例教学”虽然产生于二战后的德国,但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仍有很大的意义。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都是以“教完”教材来衡量教学任务与评价教师业绩的标准,至于学生是否真的领会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的应用似乎并不在老师的关注范围内。为改变这些不合理的现状,新课改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那些具有突破性知识的内容教给学生,并从这些突破性知识中掌握本质性、规律性的知识,然后据此自主地去探索别的东西。这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而且还丰富了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冲破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课外获得额外的收获,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青云.关于高中语文学科特性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M].原载《九江教育》,2002年

[2]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

[3]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4]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文化教育出版社

篇10

G623.2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当前改变语文教学传统现状,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在新课改思想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改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能够及时把我现代教学的先进观念,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下内容通过两个部分的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一些困惑或者继续改进和填补的内容,并提出在未来改革中需要把握的方向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分析

根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和教学实际情况的调研总结,发现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阻碍主要来自于没有认清楚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由此不能找到很好的解决策略。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困惑主要是以下方面:

(一)观念认识不够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教师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处于完全主动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很难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其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也仅限于教师授课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新课改的精髓所在,不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教师也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教学的情况,没有了很好的反馈体系。

(二)我国教育理论的缺失

我国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的探讨起步较晚,现代的脚下理论主要来自于国外的经验,作为先进理念传入我国之后,对我国语文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变化,这些教育理论思想和体系与我国实际情况之间产生的差异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发现,这些教育理论体系是在发达国家基础上建立并发展的,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不适应。但是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导致教育理论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产生了冲突。

(三)教师的综合水平有待提升

我国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传统教学思维,这就造成在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改革过程中阻力重重。教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停留在浅层次上,对课堂理解片面,不仅没有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对于教材也无法实现深层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综合水平对于学生有着极大的感染,教学水平高、感染力强的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讲课毫无亮点,无法用自身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这是无法实现创新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改革转向措施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

思想能够指导人的具体实践,为了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保障小学语文课堂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打破传统观念的决心,在小学中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环境,并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对每个学生尽量做出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科学借鉴国外教育理论

教学理论能够指导正常的教学,对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性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当前,我国在创立本国教育理论时,必不可少的要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教学理论,但是这种学习不应当是照搬,而是要有限度的借鉴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另外,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因此在创造和发展我国语文教学理论时还需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内涵,融合现代的理念进行创新发展。

(三)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载体主要为语文教材。目前,教材也开始从传统黑白模式进入到彩色模式,其中有大量彩色的插图,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插图联想出动态的短片,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现有的插图进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挖掘出插图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应对小学语文改革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接触知识、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其思维能力也处于转换阶段,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认识都比较感性,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多样的素材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另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场景设置、主题变化等方式,实现学生思维的飞跃。

篇11

高师小学教育方向培养的是小学教师,他们是本世纪义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未来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怎么样?就是靠他们打好基础。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就应重视素质教育。教师应将自主化的教育深入课堂,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自主化教学的主渠道。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创造性地去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笔者就高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自主化教学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见教于各位同行。

1 自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自主化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敢想、感说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习惯,自主能力,创造能力。教师与学生在年龄上、学识上或许有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同学生交朋友做伙伴,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注重导,让学生自主的学。这样学生才不感到压抑,才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敢于创新的学生,才会有大的发展。我们师范教育培养的是雕塑未来的人,只有他们敢于创新,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只有有了这样的国民素质,我们的民族才会崛起于世界之林。所以高师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营造自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2 自主化的动手操作实践

为了高师生能力更强、素质更高、更具创造性,也为了完成他们今天学习知识与明天传播知识的过渡。最有效的办法,是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加强动脑动手操作的实践训练。让学生获得知识后,再通过具体操作――文字的、物体的,建立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操作过程中发挥想象,积累经验。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讲“识字教学”一章时,教师导入后就要指导学生用材料制作教具。如生字卡片、挂图、模型、课件,一步一步地操作实践,把理论转化为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教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作文教学”一章时指导学生从“作前指导”入手,怎样指导学生去观察、描写、抒情;指导学生去揣摩、去体会、去感悟、去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3 自主化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上,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教材中蕴藏的情感因素,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认真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奋、激励,形成一种心理驱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自主地学习、体验,去感受教材的魅力。

高师小学教育方向学生由于有非常明确的职业定向,毕业后要走上小学讲台,去培养人、教育人。所以今天的教师就是他们主要模仿的对象。《韩诗外传》说:“品德高尚,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我们高师教师应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用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用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去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理想,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能在今天的课堂上去体验他未来的风采。这样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进步。

4 自主的思维与表达训练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是高师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思维能力就是思考的能力,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思考有一个清晰的目的、计划,是有步骤的思考。较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条件,我们培养的是小学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还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不断进行自主的思维活动。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反过来又深化、拓展思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篇12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改革;实践;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在我国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改革重要内容被提出。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之下,我国的人才市场对于学生的大学语文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我国大学教育当中,大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士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以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作为我国大学内必不可少的一个学科,其教学质量对于我国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进行几点分析:

1、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建设

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被安排在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是因为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英语课程等,对于良好学风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上,其一,大一新生在高中课堂上,承受了大量的学习压力,渴望进入大学,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高中的教师为了激励学生高效的学习,为其描绘了一个天堂般的大学环境。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并没有注重大学生学习作用,学习态度极其散漫,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大学语文当中的正确价值观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明确学习目的,找到学习动力。其二,新生入学之时,学校内的各个社团会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分配在社团活动之上。一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想好要进入自己喜欢的社团,参与学生会工作,进行班级干部的竞选等等。这些想法会分散学生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使其在学习当中迷失。大学语文课堂中正确学习理念的影响,会使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找到学习的重心所在。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精神

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之中,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创业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更为宽广心胸与高尚的品格。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发现世界的更多美好,发现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大学语文的教育之下,学生会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大学语文课程发展现状

1、客观环境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当中已经存在上百年之久,一路走来,有过辉煌,也有过落没。在十七大之后,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再次起航,我国的教育部展开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以此为基点,我国的大学语文课程全面兴起。各大高校开始组建大学语文老师团队,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课程迎来了新的起点。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还是有个别院校没有引起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大学语文教程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并且其教学内容的陈旧与零散的教学体系对于大学语文教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去了负面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以笔试为终,与中学语文并没有多大差别,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主观环境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没有得到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一直以大班的形式进行传授,课堂气氛并不活跃。大多数老师以自己的讲授为主,不能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没有认清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以课本为唯一的基准,对学生进行阅读与讲解。考试之时仅以一张试卷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这使得学生不能体会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不同之处,主观上不乐于接受。

三、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

1、精炼教学内容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促成之下,我国大学语文课程将专题式教学作为新的教学内容手法。而我国大学语文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只是以其内容类型为准对其进行了专题性分类。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对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炼。个人认为,出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最好以感彩为准,对大学语文课本当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与精炼,挑选最为精华的课文,为学生提供精华文章。

2、改变教学手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创新,其改革与创新在教师的教学手段变换中最易实现。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学校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充足。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师可以摆脱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来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用教室内可以利用的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更为多彩的大学语文知识世界。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与音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为学生创造大学语文中人文情怀渲染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语文的精髓。

3、改变师生关系

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将自己定位成学生学习活动当中的引导者,适当为学生提供帮助与服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交流与沟通当中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勇气与教师进行思想上深入的交流,教师的正确世界观也可以在交流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的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重要性与现状的分析,找出在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切入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更好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