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01:55: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班级工作经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我国新时期的小学教育中,班级授课是基本的教育形式,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承担了管理班级与组织教学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工作经验总结的重要性,以实现在科学、合理管理班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推广,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笔者总结了以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
一、强化常规训练,带动课堂教学工作
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认识到较强常规训练的重要性,以保障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学校及教研组制订的教学计划以及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订的工作安排,班主任应将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常规训练融入课堂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对于自身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实际需求,制订相应的常规训练远、近期目标,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工作,保证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另外,在小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中,班主任必须注重对每一名学生的深入了解,这是强化常规训练的基础,也是合理制订与实施课堂教学计划的重要步骤。
二、注重班级文化的创建,形成向心力
在小学的班级文化创建中,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意义和作用,坚持体现自主与合作的基本理念,以达到“事事讲管理、人人为管理、处处有管理”的实际效果。例如,结合学校的实际要求,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适时开展评标兵、树榜样等活动,全面提升班级内部学生参与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并且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氛围。另外,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不断进步,在小学班级管理及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尝试创建“阅读长廊”、“星光大道”、“心语信箱”等,这是新时期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的重要途径,使得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面临的难题,以便其及时地进行解答,并且调整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方法,促进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三、加强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深入挖掘闪光点
加强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使得每一名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小学生处于年幼好奇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向往与憧憬,敢于大胆去追求与尝试,所以,根据小学生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注重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地利用节假日、班队活动等机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敢于创造,并且乐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入挖掘学生潜能的关键环节。
四、完善管理机制,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
1.通过学生民主选举的方式,成立工作分工明确及责任到人的班委会,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而且有效地增强了班级内部的凝聚力。另外,在班级管理机制的制订与实施中,必须树立“团结友爱、创新奋进”的集体精神,使得班级内部的全体成员均自觉做到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2.加强小学班级的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班主任应将一部分权力放到班委会,在实现安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促使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这对于增强内部凝聚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机制的完善过程中,应注重竞争观念的树立,尤其是要关注后进生转化工作。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正处于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社会中,为了加强学生对于今后成长与发展的适应能力,班主任必须认真履行相关教学改革要求,协助学生树立忧患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在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积极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以形成具备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五、注重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调管理
在新时期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自身能力与精力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必须注重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调管理。例如: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每学期召开家长会的机会,联合相关社会组织,共同探讨新时期班级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寻求加强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策略,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种做法符合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实现了管理工作的全方位与立体化。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及任务的艰巨性,不断加强工作经验的总结与积累,使学生逐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韩惠.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青少年工作论坛,2006.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对教师建立基本信任的要求之一,教师只有使自身素质与自身能力不断地进行提升和进步,以高标准规范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但是,当今社会有许多教师因为一己之私,在对待学生上产生了明显差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过度溺爱,对于学困生不够重视,任其发展。这样势必会引起学生的愤愤不平,极不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以及班集体的和谐构建。而这种现象更会使学生对教师的崇高形象产生怀疑,这对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进行相当不利。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上最可怕的瞧不起就是学生对于教师的瞧不起。”由此可见,教师自身树立正面形象对于班级管理以及发挥榜样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教师除了采取平等、规范的管理制度之外,还要采取宽严结合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严厉的管理制度之中感受到一丝温情,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班级以及来自老师的温暖。
三鑫学校根据激励理论,采取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从目标激励、制度激励等方面对班主任管理进行重新设计,激发教师当班主任的欲望,变“要”为“我要干”。⑴目标激励。通过确定合格班级、优秀班级、示范班级的不同奋斗目标,激励班主任不断进取,争当先进。⑵制度激励。建立、实施“班主任职级评定制”,根据班主任履行职责的情况,采取自主申报、民主评定的办法,分别授予他们“合格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示范班主任”、“星级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并享受相应的物质待遇。班主任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定学科优秀教师等级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学校每月发给班主任津贴500元。为了表彰优秀班主任,学校还设立了班主任考核奖,按照评定的等级分别给予每月800元、700元、600元、500元等不同等级的奖励。
二、制定标准,明确职责:引导教师竞聘
为了有效地引导教师竞聘,在选择班主任方面,三鑫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对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人格魅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作出具体的规定,并明确了班主任的职责。
三、规范程序,严格考评:组织教师竞聘
为了严肃认真地推行班主任竞聘上岗制度,三鑫学校专门成立了班主任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领导与外聘专家组成,工作小组下设竞岗演说与答辩组、民意测评组、组织考察组。领导小组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规范面试、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等程序,选拔教师代表参与工作小组的工作。
具体的程序是:⑴公示岗位。⑵自主报名。⑶竞聘上岗领导小组会议审查参加竞聘的教师的资格,确定候选人。⑷候选人竞岗5分钟演说与答辩。⑸评委会评分以及民意测评。由学校领导、教育专家、学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评委会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当场评分、亮分;所有参与旁听的教职工都参与民意测评。⑹组织考察(每个岗位按1∶2的比例考察)。主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候选人的职业道德、管理能力以及人际沟通智慧等基本情况。⑺竞聘上岗领导小组综合考虑评委会评分、民意测评以及组织考察的情况,研究决定拟任命名单,并公示。⑻任命前谈话。由校长亲自谈话,明确班主任的任期目标及职责。⑼宣布班主任任命名单。其中,第四、五个环节要求所有教职工参加,候选人演说与答辩的内容至少包含竞聘岗位及工作目标、竞聘缘由(含个人工作经历和业绩)、工作设想等内容。
四、权力下放,自主组阁:形成班级管理团队
班级管理是一个系统,尽管班主任是构成这个系统的关键要素,但要发挥1+1>2的效应,班主任还必须与学科教师、生活教师团结协作。
班主任竞聘上岗的核心内涵在于赋予班主任自主组阁的权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挑选合作伙伴,形成班级管理团队。因此,三鑫学校在初步确定了班主任人选后,即开展学科教师与班主任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工作。基本程序与班主任竞聘相同,其中,学科教师竞聘演说时应明确表明愿意和哪个班主任合作,班主任参与测评、自主组阁,然后参加学校领导小组、考评小组的协调会议,对竞聘上岗过程出现的问题与领导小组、考评小组进行磋商,作出微调。对于双向选择落聘的教师,学校实行转岗制,让他们到教辅岗位工作或者待业、自主择业。
五、全程培训,全面评价:提高班主任管理素质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班主任培训机制,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培训方面,三鑫学校的主要做法有:⑴上岗培训、在职培训与自我培训相结合。三鑫学校建立班主任定期学习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聘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教育学和现代管理学,研究当代学生发展变化的规律。⑵采取“科研培师”的方法,逐步推行班主任课题研究制度。班级管理团队集体研究班级存在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探索规律,撰写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或科研文章,使班主任逐渐由“经验型”班主任转变为“科研型”班主任。
要想钓到鱼,首先要知道鱼儿想吃什么。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是否有效,首先体现在培训活动是否针对和满足培训需求,因此,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是班主任有效培训的前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项目开发人员和培训教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信息,确定培训对象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方面的现有水平与应有水平的差距,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并进一步从这些原因中确定通过培训来解决的问题,从而为设定培训目标、开发培训课程、选择培训方法、开展有效评估提供基本依据。
培训需求的调研与分析,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即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和趋势;要考虑学员所在单位的需要,即学校发展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是否需要通过培训来解决;要考虑班主任岗位的需要,即班主任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及完成这些任务、要求存在的问题;要考虑学员个人的需要,即学员本人的兴趣、意识或意志作用下产生的对培训的要求与愿望。为此,要对德育(教育)行政领导、研究专家、校长、学员、学生家长等进行调研,从而获得班主任培训项目的培训需求。通过对这些需求的综合分析,分析哪些是当前班主任培训最重要、最可能解决的问题,最终形成有效培训需求分析结果,进而确定有针对性的培训主题,为有效培训目标和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科学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是中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的首要环节
根据培训需求预测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有哪些收获,包括新知识、新技能的增长,态度的改变,难点问题的解决;培训活动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员的需求,是否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依赖于有效培训目标的确定。如果没有有效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专家团队、培训方式方法、培训管理等方面容易产生盲目性或随意性,那样整个培训就会失去方向。应该指出的是,不同层级、不同学段、不同阶段、不同时长的班主任培训,其培训目标是不同的,如新任班主任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优秀班主任培训的目标不同,小学、初中、高中骨干班主任的培训目标不同,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的目标也不同。确定培训目标时,有总目标,也有具体目标。
例如,针对目前初中班主任队伍的实际和国家、社会的需要,初中骨干班主任短期培训的总目标是:通过主题式研修,帮助初中骨干班主任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先进的德育理念,深入理解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班主任工作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初中班级管理和德育的各项技能,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班主任工作研究方法。
具体目标可以为:理解师德内涵,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职业理想;更新班主任工作理念,能够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班主任工作;理解当代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特点,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掌握班主任工作计划、班集体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家校沟通与合作、班级工作总结与评价等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学会合理利用学生、家长、社区、网络资源,为实施德育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掌握班主任工作研究方法,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进行符合要求的研究设计。
以上目标是初中骨干班主任短期培训的“通用”目标,由于培训需求和时长不同,每个具体培训项目的培训目标确定,都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培训目标回答的是“为什么培训”。在确定为什么培训后,就要确定“培训什么”了。培训课程可以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维度来构建。“专业理念与师德”可以有师德修养与专业发展、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理念等模块,可以设班主任的职业理想与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多元化的学生观、自主化、民主化、人性化的班级管理理念等主题。“专业知识”可以有学生发展知识、德育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模块,可以设当代学生(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品德教育心理、班级管理心理、学生心理保健等专题。“专业能力”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级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经验总结与研究等模块,开设的专题就更多了。
由于中小学班主任一般为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短,在确定培训课程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便会蜻蜓点水。为此,每个班主任培训项目都要确定培训主题或培训重点,围绕培训专题或重点选择培训课程,做到集中力量、重点击破,通过一次短期培训集中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或两个核心问题。
三、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是中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的关键
同样的培训课程,不同的人授课的效果大相径庭。
首先,承担中小学班主任培训任务的单位要实行首席专家制度,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督导培训教学、组织生成性资源开发等工作。
其次,应根据培训课程和需求聘请培训专家,并合理搭配德育(教育)行政领导、理论专家与一线教研专家和学员教师。根据学员的需求,聘请的专家既要有区域外的专家,也要有区域内的专家;既要有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专家,也要有中小学一线的班主任专家;既要有重点名校的优秀班主任,也要有农村学校的优秀班主任;既要有公办学校的名优班主任,也要有民办学校的名优班主任,确保专家的代表性和适应性,要使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学员均能在培训中有所借鉴和收获。
班主任培训的专家团队,应由以下人员组成:
⑴德育(教育)行政领导。他们可以拓宽学员的专业视野,从形势、走向等方面帮助学员从高处审视自己的工作,拓宽工作思路;又可以进行政策解读,使学员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
⑵理论专家。他们可以从理论层面上帮助学员梳理、分析班主任专业化知识,又可以引领、提升学员的专业思想,使学员的工作实践能找到理论支撑。
⑶一线教研专家。一种是专职教研员,他们主要帮助学员在实践层面上分析、教授一些班主任工作的操作技巧,他们是高校专家和一线班主任教师之间的桥梁;另一种是一线优秀的班主任教师,他们可以以自身成长的经验与学员进行分享,将自己成长的心路剖析给大家,还可以将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思考和学员进行探讨,虽然不一定能说出多少理论,但他们对班主任工作必须有理性思考、有理念。他们极具亲和力,能让学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帮助。
⑷学员本身。这是宝贵的学习教育资源,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培训资源。他们彼此的交流研讨,可以感受和解决学员们一致关心的问题。
再次,在培训正式实施前,培训单位应组织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解读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活动形式、作业设计等进行认真研究,确保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能实现培训预期目标。如若实际情况不允许备课,应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帮助各授课教师达到以上目的。
最后,培训单位要对培训专家进行有效的管理。最有效的管理是对专家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此了解专家教学效果及学员的满意度,为下一个培训班的专家团队组建提供依据。
四、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是班主任有效培训的根本保证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要以学员为中心,以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为载体,创设参与式教学情境,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引领学员研讨真实的班主任工作问题,在参与、合作和专家指导下主动建构,总结、反思自身经验,发展实践智慧,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题组成员的调研,我们发现班主任期望的培训形式以实用为主,具体是:讲座、案例分析、与专家互动、观摩后点评、研讨交流、德育基地参观考察、优秀班主任工作现场观摩等。过去的班主任培训往往以讲座为主,这样的培训方式必须改革。要灵活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⑴专题讲座。专科理论课程或相关政策法规的宣讲,可以采用专题讲座,但所占比例不能太高,一般不能超过40%。
⑵案例分析。由于理论或政策法规比较抽象,不同学员理解效果不一样,为提升培训质量,要运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为复杂为简单,提升培训效果。
⑶与专家互动。不同层级、不同学段、不同的个体,学习的风格、感悟的能力都不同,个人成长的背景、积累的经验不同,可以采用与专家互动的形式,为学员解惑、学员反思提供帮助和指导。
⑷现场观摩及点评。从理念观念到教育行为,需要教育实践作为媒介。为此,现场观摩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可以在中小学现场进行,也可以在培训现场设置模拟现场。观摩课可以是外请的优秀班主任执教,也可以是培训学员中的优秀班主任来执教。同样,点评专家可以是外请的理论或实践专家,也可以是培训学员自己。由于班主任培训大多在寒暑假实施,学生不好集中,由此也可以用录像资料代替实际上课。
⑸研讨交流。先分组研讨交流,让每一位学员都有机会发言,由召集人或记录者记录汇总大家的发言。研讨结束后,再全体集中,进行大组交流,以解决点面(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⑹经验分享。名优班主任或学员可以就自身班主任工作中的经历和经验,开设微型报告或进行现场展示,学员从中可以分享经验、得到启发。
五、加强培训管理,是中小学班主任有效培训的重要保障
管理出实效。没有严格而高质量的管理,培训的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
要将培训适当“前移”。学员带着什么目的来,就决定了他们带着什么回去。在培训前,培训单位可以要求学员就班主任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本单位或所在学区展开调研,每人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一份德育工作小论文,在集中研修中安排时间组织交流与展示;要求学员思考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本次培训的目标与自己的需求的关系,预测本次培训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并对培训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培训单位要对教学管理、考勤管理、作业与考核管理、组织纪律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并保证学员知情。要编制研修手册,内容包括学员必须知晓和执行的各项要求,例如:培训目标、课程安排表、主讲专家与讲义提纲、学习资源和文献索引推荐、结业考核要求、教学管理制度、安全工作预案、安全须知等。首席专家和负责人要深入课堂听课,对每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问卷测评。要指导建立班委会,鼓励学员自主管理,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并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要严格考勤管理和考核,实行培训签到制度。
要加强培训反馈。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要从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的培训收获与感受、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等,以便在后续的培训中改进或调整培训安排。中小学班主任培训通常采用的培训反馈方式是满意度测评,如下表:
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满意度测评表
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级,共有学生300余人,教职工20余人。校园总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800平方米,生均绿化占有面积约为32.7余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58.3%。整个校园布局合理、优美整洁、花木繁茂,绿草如茵。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其特有的文化气息,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置协调,科学精神与育人氛围相得益彰,是莘莘学子求学、生活的好场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为校训,坚持“以德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勤奋、求实”的校风,“灵活创新,善思实干”的教风和“奋发进取”的学风,形成了教与学良性互动、师生教学相长的喜人局面。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创示范学校为目标,以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为推动力,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步伐,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获得“示范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实验学校”“文明单位”“平安学校”“郧县示范家长学校”“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大育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始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重管理,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育人需要优美的环境,校园环境建设不容停滞;实施素质教育光靠学科及活动性课程不行,环境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于是,全校上下统一认识:“关注明日发展,熏陶绿色心灵”应成为安小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学校十分重视绿色校园建设及管理。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一手抓绿色环境建设,一手抓环境教育活动。学校聘请专家规划学校绿化,把环境建设及环境教育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制订了创建计划,管理工作做到有检查、有督促、有整改、有总结。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环境教育有声有色。学校领导和教师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环境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探索环境教育理论及研究。学校环境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学校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定期对师生进行环保教育宣传,图书室添置各种数量的环保教育书刊。学校环境教育各类档案管理有条不紊,专人负责。学校环境教育影像资料专门列出目录。以上这些管理做法,有效地保证了环境建设及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更重要的是让“绿色理念”深入到每位师生心中。
二、重建设,绿色环境浸润心灵。
校园物质环境是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的物质基础,环境建设本身也是环境教育。学校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终于形成了今天的绿化格局。目前,校园总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生均5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9800平方米,生均绿化占有面积约为32.7余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58.3%。近几年共投约几十万元进行绿化和美化的改建工作。
经过科学规划和不断改造推进,我校校园浓浓绿意簇拥着宏伟校舍,姹紫嫣红点缀绿色校园,学校以高标准、高起点的理念,对校园绿色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校园环境中文化长廊,花坛、石凳融为一体,生机勃勃,俨然一座“花园式”校园,纵观全校环境建设,的确处处体现其人文性,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环境激发了全校师生对学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掀起了我们积极工作,努力学习的热潮,全校上下一片欣欣向荣。校园内色彩明丽,呈现一派生机盎然;鸟语花香,总让人心旷神怡。孩子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处处受到美的感染,时时接受美的熏陶。
“校园文化”与“绿化”共同承载着“育人”的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提高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性、个性、教育性。近年来,尤其重视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首先我们注重“文化”与“绿化”紧密结合。我们根据校园绿化布局建成四大教育区,分别为:重要经典诗文教育区、祖国文化教育区、励志名言教育区、自创劝诫教育区等。它们时时发挥着教育功效,教导孩子们:强化规则意识,坚持规范行为;赏读经典诗文,陶冶高尚情操;铭记格言,借力世界经典;品读伟人名言,塑造美好心灵;锻炼促进健康,体育给人力量等。——校园文化劝诫牌与青草绿树相映成趣,以它特有的文化气息教育着孩子。接着,我们做到“文化”与“建筑”相辅相成。这主要体现在我们在适宜的地方都是挂了教育劝诫牌,不再举例。我们真正做到了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都生发育人的力量。还有我们注重让“文化”与“细节”同在。仅举两例:楼旁花坛径时有学生踩踏,我们树立起“已有阳光大道,何必另辟蹊径”和“穿越不在此,在此不穿越”的标牌。——学生在具有安小特色的绿化和文化氛围中生活学习,时刻接受着美的教育,无形的影响,最终必将打下深深的安小“烙印”。 1
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经验总结相关: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一句话,校园文化品位在我们的重视和推进中不断提高,这不但丰富了校园环境的文化底蕴,更让“环境育人”得到了强有力的落实。
三、重实践,绿色教育成效显著。
绿色学校的关键及重点应是环境教育的实践。而这实践应由学科渗透和主题活动两大方面组成。这样,绿色环境就成了教材,成为了教育现场;这样,环境教育才会形成序列化、课程化、活动化,在学科教学中有渗透,在专项教育中有落实,在活动中有安排。近年来,我们在此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了“多管齐下,开展环境教育”的新路。下面作简要汇报。
1、环境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首先,我们认为学科教学依旧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绝不可以“穿靴带帽”,只能“渗透”。为提高学科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效,我们还定期开设观摩课,教案评选等,学科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真正做到有教材、有作业、有考核,当然也就很有实效。在我校,“绿化工作”还与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有机融合,环境管理工作不但绿化、美化了环境,还生发出德育、劳技教育、环境教育的实效。再次,依托校园环境进行环境教育在我校随处可见,这也是我校的特色做法,因为我们具备了这个条件。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完美结合,教学活动与物质环境有机结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何丈量土地”的数学教学,“如何写好一处景物”的作文教学,等活动就很好地融入学校环境。户外美术写生课总是在校园某个景点开始,集体舞总在校园运动场开跳,运动场上的体育活动更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孩子们张张笑脸与绿树红花相映成趣……广阔的天地、优美的环境不但让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环境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
2、环境教育落实在主题活动中。
首先我们有计划开展好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度,我们都要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等多种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于是“环保知识竞赛” “采集标本”“控制白色污染”主题队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在少先队蓬勃开展。
“染绿校园”是我们绿色环境建设成果,“陶冶心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理想。创建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环境教育建成校本等工作还有许多填补和提升的空间。我们将再接再厉,让绿色浸润每位安小师生,让绿色永驻百年安小
【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86-01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而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教师与学生集体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桥梁。班主任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极其重要。通过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摸到了一些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1 制定制度,明确目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依赖性强自制力差,他们的行为要靠外力的监督。因此,学期初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领会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并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使学生明辨是非,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还要为学生指出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学生,班级成为最受欢迎的班级。这样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增强,能自觉热爱班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2 搞好常规训练,培养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从简单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学生入学后就应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从细微之处抓起。如低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有的磨磨蹭蹭特别是放学时拖拖拉拉,针对此情况采用倒计时方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理书包、出门排队。如课前纪律不好,可安排小老师课前提醒,还可以编顺口溜让生唱诵“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笔摆桌上,小嘴巴快闭上”。这样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学生的良好习惯会逐步养成。
3 选拔任用,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在刚入学时先大体指定几个班干部,担负一些班内工作,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各种途径进行了解、选拔班干部。如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参加公益劳动、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在活动中发现人才,从中选拔那些关心集体、责任心强、办事认真、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班干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现自我、推销自我,尽心营造竞选班干部的良好氛围。培养班干部独立思考和大胆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他们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同学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4 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和途径,对班主任来说尤其重要。俗话说:“言为心声”通过沟通可以洞察学生的心理想法及思想的变化,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平时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打成一片,不仅做他们的良师更为益友。正式交谈、非正式交谈,或办公室、教室,或课间、操场、路上、打扫卫生时等等见缝插针。选准谈话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又最关键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把学生的坏思想消灭在萌芽状态。
5 赏识关爱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的自主管理,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要格外关心,让教育充满爱。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和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自己的事业和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和倾听学生的心声,细心体味学生的心声,才会拥有一颗宽容心,才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中去,化解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从而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平日要多给他们平等民主展示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6 构建合理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学年初我们设计不同的五项评比表来激励学生的行为。如,我设制了两种不同的表,一种是每周“五项评比”情况表,另一种是“五项成绩看谁好”评比表。每周五项评比情况表是逐日登记,对学生有违反评比细则中的行为进行扣分,这项繁重的工作是由几个班委负责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监督,反馈到班长,由班长执行,周末进行统计。如果本周都表现很好的同学就在看谁五项评比好的表中给他们贴上一面小红旗,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增强荣誉感。利用班队会对每周的五项评比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表扬上周表现好的同学,开展评星活动,每周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将他的相片贴在光荣榜上,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接着老师再指出上周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周整改意见及要求,让他们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还针对学生年龄和智力有差异的特点在部分学生中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被带的同学进步大,双方都有奖。这样一来,带的同学有信心,被带的同学有上进心。实践证明,培养小干部,充分发挥小助手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好办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每个班级总有一些习惯不好、不爱学习,但情商很高,能量过剩的孩子,我所任教的班级也是如此。采用管理办法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终于有了一些进步,我班获得了学校的认可,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越是走近他们,越是深入他们的心灵,就越能感到心理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和带好班级的重要性。我一直在尝试、在探索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结合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下面我谈谈具体做法。
一、自我介绍中的“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第一次与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长,对于一个人整体认识产生作用最大,因此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作为新班主任,我对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做了精心安排,预设目标和环节,面带笑容地在班门口迎接每一个新生,新生黑板签名,拍下进班的第一张照片,作为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我在介绍自己时,首先告诉学生我很优秀,然后展示自己的成绩,运用心理光环效应,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学生日后这样评价:“我们的班主任气场强大,她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她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班主任。”看到这些,我知道预设目标实现,头开得不错。
二、批评教育中的“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暖和,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南风效应”给我的启示是:批评教育要适度,“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而是有缺陷的教育,必要的批评是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信号”。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奖惩的比例为5:1时效果最好。批评教育要人性化,用语得体,尊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我是这样做的:针对缺乏恒心、毅力但自尊心强的孩子,采取酒心巧克力批评法。就是将批评夹杂在肯定和赞扬之中,像酒心巧克力一样。先赞扬对方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待孩子防卫心理松弛下来后再批评,最后友善地予以鼓励,这样的批评易于接受而不致引起反感。我班有一名男同学性格懦弱,经常被其他同学欺负,甚至有一次在强迫下拆开女孩的卫生用品让其在班里展示。经了解,一个男同学是主谋,该生月考进步,借此机会找他谈话,首先要表扬他,是个有责任心的男子汉,答应妈妈月考成绩要提高就做到了。其次是有责任心,是一名会保护兄弟姐妹的同学,不会拿簸箕打同学的脸,不会把脱掉鞋子的脚放到同学的桌子上……话没说完他的脸就红了,主动向我保证再也不欺侮同学,而且以后要像保护弟弟一样保护他。从此班里再没出现欺侮同学的事。
三、后进生转化中的“鲶鱼效应”
渔夫将鲶鱼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就是“鲶鱼效应”。在后进生转化中应用鲶鱼效应效果不错。三名同学的成绩都由原来的倒数后十名进步到三十名左右。后进生缺乏自信,成绩差,愿意与其他后进生在一起,在班级中容易形成一个特殊团体。但这些学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他们特别活跃,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号召力等。对于我班的后劲团的团长一方面鼓励他,经常让他跑腿干体力活,借机拉近距离。另一方面用激将法让他学习,有一点进步就表扬,让他感觉到老师很关注他。在潜移默化中,他正视自己并努力改正自身缺点,高一学期末整个人都变了,而且成绩也一点点提高了。鲶鱼培养成功,“后进生集团”随之土崩瓦解,其他学生看到他的进步,纷纷开始模仿学习,收到奇效。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7-016-1
一、要善于捕捉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作风,学校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一个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靠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来培养,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大部分没有良好的习惯,因此对初一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措施是课间抽空就到班内去查看学生的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是发现什么苗头性的东西及时控制。自从新生入校分班以来,我每天到校都比学生早,放学后比学生走的晚,目的是:增加了和学生接触时间,及早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防止学生在班内打闹,损坏公物,特别是对窜班拉帮结伙的现象能及时制止;加强了学生对卫生工作的责任心。经过一个多月后,学生的各种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直至本学期,班级的常规习惯日趋完善。
二、要多和学生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深化班级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均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班主任在工作中,若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对不同的学要讲究不同的沟通方法,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双方的心都敞亮起来,班级工作就顺手顺心多了。例如,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经常因贪玩而忘记做作业。找他谈话他就痛快地回答说明天一定完成,但等到第二天检查时却还是拿不出作业来。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他就是不做。面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几次与他交流,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一天放学之前,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与往常不同的是,我没有如以前一样重复的说教,而是与他商量:你认为今天的作业多不多,你今天能完成几个作业?那学生当时一愣,疑惑地看着我,我笑着说:“老师今天允许你对作业进行选择,你愿意做哪个就做哪个,怎么样?”结果第二天早上,这孩子完成了与老师约定的作业。后来这个学生每次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再也没出现过不做作业的情况。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沟通非常重要。
三、要加强组织建设,组建强有力的班委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学生管理才能的培养也要贯穿于班集体的建设中。而作为班主任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要带好一个班,没有得力的班干部绝对不行。一个好的班委会核心一旦形成,就能使一个松散的班级变成一个团结、坚强的集体,班主任也自然会从繁杂的琐事中解脱出来,更有精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班干部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经调查,本班没有在小学就担任班长的,也没有在这方面突出的学生,没办法,只好选出几名值日班长,进行培养,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传授方法。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在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后,放手让他们大胆工作,大力表扬敢于管理、能够独挡一面的班干部,让他们自己制定班级公约,加以约束,制定出奖惩措施,来加强学生的自身管理。班委会定期召开班会,只有在班干部处理有难度的情况下,班主任才进行指导,协助解决,这样进而达到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的效果。
四、要加强思想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1.树立榜样,让优秀生带动全班。优秀生大多数学习好,工作也好,让他们起表率作用相当重要。经常跟他们沟通思想,让他们知道学习好很重要,会关心别人更重要。
2.对于学习困难生多鼓励,少批评。时刻让学生感到有奔头,谁有错单独批语他,切忌全班都批,引起负面影响。
3.对于双差生也不能放弃,要稳定他们,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某一方面发挥他们的作用。我班的纪律、卫生,包括搬水等都委任于这些同学,他们做的相当的不错。
4.多灌输一些学习意识。物理课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学生精力也符合该定律,一旦学习了,其他事就少了。怎样让他自主学习?我经常跟他们分析现在的社会情形,没有哪一份好的工作是不要求学历的,而好的学历有了可以给你的将来带来一系列相关的好处,包括可以回报你的父母,而这也是唯一的捷径,除此之外没有可以帮你改变命运的其他的手段。
五、要热爱每一个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1.在管理中实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The three-step melody of the work of being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Wu Runxia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summarized her experience of being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for 20 years. In the underway period, she starts from basic management and brings new students into the normal rail of the vocational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in the unfaltering period, she pays attention to the idea education, launches rich and colorful activities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healthy sentiment and noble sentiment and correct idea; in the developing period, she teaches by personal example as well as verbal instruction, go deep into the work, cultivate the top students and advance the laggard students. As a result, the strenuous, active and precise class style has formed.
【Keywords】Work of being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Three-step melody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沟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信誉。笔者现将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起步阶段――从基本管理入手,将新生纳入正常的职业中专轨道。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思想差别较大,家庭状况不同,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得多,思想超前,这对班主任工作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就从基本管理入手,实行以下管理措施,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将新生纳入正常的职业中专轨道。
1.1 对学生进行环境、校史现状、前景、思想等方面的入学教育。
新生刚入学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还不熟悉,我就在第一次班会上从环境入手,讲校史、讲现状、讲变化、讲前景,着重强调我校两大专业(计算机、烹饪)在全省的地位、成绩,培养出的许多高才生以及专业和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关系,以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素质人才。一个人如果没有专业技术特长、素质不高,就极难在社会上站住脚跟。以此培养同学们学习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1.2 培养、利用、管理班干部,让他们真正发挥带头领导作用。
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培养、利用、管理好一班得力称职的班干部,这样做起事来就会事半功倍,你会觉得很省心;相反,即使你整天跟在学生屁股后面也难免不出事。所以,新生入学后的第二步工作就是选拔培养班干部,组建一个“领导集体”。其次,这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工作,也就是说要有一个过程,因为学生个性思想发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而这个过程正是发现培养的佳机。通过查入学档案,对学生集体活动、课外活动、上课表现等方面的观察了解学生情况,之后个别谈话,广泛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以较快速度建立班委和团支部,最后还要让他们知道必须经过一个学期的“实习期”,经得起全班同学的考察,以这种择优上岗的制度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2.稳步阶段――抓住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情趣、高尚情操和正确思想。中学生有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情趣爱好。一般说来,进入高中的学生思想认识逐步加深,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而主要的特点是:思想处于过渡期,不稳定,可塑性强。班主任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开展丰富多彩、适应其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他们的生活,以培养他们的健康情趣、高尚情操和正确思想。切不可板着面孔训人,而且必须和学生打成一片,贴近学生,和他们一起活动,来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和真实的内心活动,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实现在动态中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着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3.发展阶段――言传身教,细致深入的工作,培优促后,初步形成奋发向上,严谨务实的班风。
起步扎实,稳步前进,必然带来班级工作的大发展。
3.1 身教――以规范的工作,勤恳、踏实、以身作则的态度给学生树立一个合格人民教师的形象。一个人的幼年、童年的健康成长是和家庭教育、环境、家长素质分不开的。而进入学校后,不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基于此,我首先端正思想认识,既然当了老师,就要当好,就要当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而一个合格的教师,其言传身教至关重要。为此,我每天严格要求自己,早来晚走,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你做再先,对学生再严格,他还能说什么?这就叫身教。
我校在全县农村初级中学里是条件比较差的,学困生在我校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流失率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差,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消除初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然而,当前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学困生,已成为制约农村初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瓶颈.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合理,引导妥当,是完全可以消除它们的学习心理障碍的,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精英。消除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高教育合格率,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学生正处在生命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
本课题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分析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症结,有利于构建新的
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通过此项研究,重建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关系,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找回自尊,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立足于应用探索,立足于全面实践。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预期取得成果易于推广,而且能突破学困生教育的瓶颈,让每个学困生都找回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些在理论指导下具有实践意义的,能消除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这对于农村中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实践价值的。
(四)省内外同类问题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将学困生作为专门的教育研究对象始于80年代初。十多年来,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等专业杂志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并公开出版了近十部有关的专著。虽然在学困生心理障碍方面已有好多研究,但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国外有关理论和做法的移植较多,结合我国国情不够。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以调查和经验总结法为主,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再有,对学困生教育干预的实验以个案研究为主,在正常的班级教学中渗透学困生教育的研究还很少。
(五)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1、课堂教学中渗透学困生转化的研究。
2、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来分析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3、把缓解、消除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二、研究内容、目标、思路
(一)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生学生心理障碍的家庭、社会、学校因素,并
建立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个案研究档案。 2、研究分析学困生的行为习惯特点,具体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消除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3、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消除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中的动态关系。
4、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外辅导,来消除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二)研究目标,围绕教育的培养目标,矫正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失衡和行为偏差,清除或减轻学困生身上存在的学习心理障碍,重塑他们健全的人格。使尽可能多的学生适应初中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 研究思路 1、研究视角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对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新认识,探索这类学生学习心理的特殊性规律,帮助他们找回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心态。具体任务是,a、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现状的调查。b、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形成原因的分析。c、消除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
2、研究方法 a、调查研究法:采用开放式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法,观察、测试等手段,有
计划、有目的地了解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
b、分析法:分析各种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上升到理论,对症下药,充分调动学
困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c、测试法:通过小测验了解学困生的发展情况,检查转化成果。
d、经验总结法:依照事实,研究教育现象和经验,使从中得到的认识、体会,上升
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观念。
我们将在每一阶段都写出实验计划和实验报告,记录每一阶段的实验成果。
三、研究基础
近几年,我们学校对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较为关注,也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点经
验,使一部分学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为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课题负责人马英,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研究能力,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
2007年被评为衡水市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衡水市优秀班主任。被聘为衡水市初中数学学科教研核心组成员。曾参与课题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的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吴铁新在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
物上多次发表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学校领导对此课题非常重视,课题组成员敬业精神强,科研水平相对较高,对本课题有自
己的见解,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其成员中有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张秀良、教导处主任吴铁新、有经验丰富的教研组长马英、徐红旗,并且文理学科老师兼备,中、高级职称都有,课题组成员四十岁左右,均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能力承担课题的研究任务。 学校有互联网、图书室、阅览室等可用资源;并有一定的经费做支持;学校将尽最大
努力为课题研究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给予充分的时间保障,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五、学困生的界定
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某种(些)学习心理、学习方法、习惯等缺陷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学习行为不当,学业成绩不良。学困生在农村初中存在相当大的比例,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六、实施方案
(一)、研究对象
在2009学年,各年级学业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中,每班随机抽取2名单科、3名全科学困生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与重点
目的:对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实施干预,促使他们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整体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
研究重点:
1.诊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寻求有效教育干预对策,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研究的步骤、内容与方法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3月)
a、提出课题,成立中心课题组。
b、以期末考试的学习成绩为准,筛选出尾端学生,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每班确定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准确、全面收集学困生的个案资料,用测试法、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学困生个体进行现状评定,建立学困生个人档案。
c、对研究对象实施跟踪观察,做好学困生个体观察笔记。
d、组织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知识和有关理论知识,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1年3月) a、整理分析资料,在初步掌握学困生个体学习心理障碍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学困
生一般学习心理障碍。
b、运用各种方式来探究学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收集整理资料,积极撰写研究计划。
c、探求出学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疏导和转化的途径策略及有效方法。制定学困生转化培养计划。
d、整理研究资料,撰写教学个案和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a、对学困生的学习心理、行为和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检测与评估。对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出课题的得与失。
b、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形成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研究报告。
c、编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清除研究的教学个案集和论文集。
(四)、研究预期成果
1.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研究报告。
2.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干预策略。
3.个案研究报告。
(五)、研究组织管理与措施
1.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由马英担任,课题研究的主研人员为学科教研组长和班主任,参研人员为有关班级的任课教师。
2.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学困生的认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发挥学生自我反思与教育主体功能。
3.坚持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有效探索学困生学习心理障成因与对策,将课题研究过程落到实处。
4.强化行动反思研究工作,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将课题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5.增强成果意识,及时总结交流研究心得,物化研究成果。做好阶段性成果的验证与推广运用工作。 研究时间:两年 。
资料(主要参考文献): 1、赖小林,《广东省汕头市学习困难儿童生理心理调查研究[J]》,心理探究,2002
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学习困难学生教育对策探索》,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李正洪、徐学俊主编:《中小学生偏常心理与行为辅导》,武汉出版社,2000
4、《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郑信雄著,九洲图书出版社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而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为了在一个班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各项教育措施,学校通常委派“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骨干,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联系班级任课老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班主任工作是诸多德育途径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德育功能。它能有效地发挥各条德育途径的功能,并能自觉地调节各条德育途径,使之形成教育合力,对全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对于一个班级的管理、建设,几十名学生的成长,甚至于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任务的完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对本班学生进行有计划、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即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学好功课。(3)组织学生参加劳动。(4)指导班委和本班团队工作。(5)指导学生的课外生活。
(6)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7)评定学生操行,组织评选三好学生的工作。总之,要全面关心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教育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显得较以前更为繁忙,除了常规的工作外,还要组织好各种各样、千头万绪的教育活动。班主任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抓纪律、抓卫生、抓安全……难怪有人说,班主任是“警察”,是“保姆”……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成天有忙不完的事儿。将之加以概括,可以分六方面来谈。
1.了解和研究每一位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只有首先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变化规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一般化和简单化。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与学生集体两方面。对学生个人除了了解研究一般情况外,要着重掌握其突出的优点、发展的潜力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对学生集体除了了解研究班级的一般情况外,要着重掌握班级的主流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学生集体既是班主任培养的对象,又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
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集体:(1)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班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间的交往,使学生不仅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而且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习做人之道,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2)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每个学生所归属的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在班集体中,有共同的目标,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权利和义务。要求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学会管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地制定集体活动计划,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的建立,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一个班级的整体面貌如何,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高低及成绩大小的主要标志。因此,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俗话说得好,一只手的手指都有长短,班里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是一样的呢?每个班总有先进、中间、后进三部分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要根据本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要力通听过教育,使各类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使先进更先进,中间变先进,后进学先进。
4.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班主任要做好教育学生工作,需要科任老师、团队组织、家长及社区有关方面的配合,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因此,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操行,评选“三好”学生
评定学生操行和评选“三好”学生是向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方法,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虽然这一工作大多在学期末进行,但却需要班主任长期的工作准备,因为它是在长期了解和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教育学生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教育学生的依据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明确努力方向,从而推动学生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6.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头绪多,牵涉面广,因而必须加强计划性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因此,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之一。
(1)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
为了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班级工作,避免盲目性和顾此失彼的忙乱现象,班主任必须在新学年或新学期之初,制定好学年或学期工作计划,计划要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贯彻学校教导工作总计划的要求,又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2)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
为了积累教育经验,掌握班主任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水平,必须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
四、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具有其科学性,又是一门艺术,有其独到的艺术性。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尊重其科学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发挥管理的艺术性,必须将管理工作艺术化。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了解与研究学生。要做好了解研究学生的工作,班主任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能满腔热情地亲近学生,放下架子,蹲下身来,以一颗宽容的心面对学生,努力创造一个与学生沟通的良好氛围去帮助教育学生,做到以心换心学生才会尊敬你、信任你,才会敞开心灵之窗,反映真实情况。其次,要有正确的观点,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有利学生的主流和优点,又要有利学生的支流和缺点,才能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了解研究学生,避免主观片面;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有利学生的发展变化,切忌用固定的眼光把学生看死;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切忌一概而论,一刀切。再次,要注意把了解研究学生的过程变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班主任的主要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诗人但丁指出:“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班主任要做到以言动心,首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懂得教育的艺术。如处理班里发生的一些意外事件时,应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说话,可引起学生思考,打动学生心灵,同时,在“说”时还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切忌动辄发火。因为语言是最危险的武器:刀剑刺的伤口要比语言刺的伤口容易愈合。
2.建设和培养班集体的艺术
前文已经提及,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主任在建设和发展班集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科学性和艺术性。首先,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不断提出即能鼓舞学生斗志又切合学生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并精心组织、精心指导班集体在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同学,有一定工作能力而且有一定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同时要注意发掘新人才,培养新的积极分子,不断扩大积极分子队伍,争取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管,班里的人,人人有事干,”使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用武之地。
3.做好个别教育的艺术
“因材施教”是教师们必须遵循的原则。班主任工作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对优秀生的教育,班主任应抓两条:一是对优秀生也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既看到品学兼优的一面,也看到其不足的一面;二是对优秀生更应严格要求,不能偏爱。对中类生班主任应着重激励其上进心,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帮助他们分析处于中间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促使他们向先进转化。对后进生班主任不能厌弃,要做到热爱、尊重、信任他们,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注意满腔热情和耐心地培养后进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
4.调各方面教育影响的艺术
一个巴掌拍不响,光靠班主任一人的能力带好班级是不可能的。作为班主任,一要主动与科任教师和团队组织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共同联究,统一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二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家长配合,教育好学生;三要争取社区有关方面的配合,积极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活动,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做好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
作为班主任,与家长交往的艺术尤为重要:
(1)家访的艺术
对学生和学生家庭的了解,仅通过学生档案是不够的,光凭学生反映也是不够的。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班主任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学生家庭进行访问。家访前,班主任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访问过程中,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优点,再说缺点,切忌一进门就滔滔不绝地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家访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家庭类型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对有教养的家庭,尽可能如实反映,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好学生的措施;对溺爱型的家庭,应先肯定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指出其不足;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
(2)召开家长会的艺术
为了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家长会的作用。要开好家长会,目的、要求一定要明确,选时要恰当,会议的内容应事先书面通知,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并要妥善确定开会时间,力争使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参加。同时,会议的召开要准时,不拖拉。班主任一定要有发言,班主任的发言,要充分体现对家长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热爱,以引发家长的共鸣。
5.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艺术
“寓教育与活动之中”是很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总结。班主任应引导学生以制定的共同奋斗目标为导向,及时制定集体活动计划,积极地、经常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根据活动时间分布,可进行日常性活动和阶段性活动两大类。班主任组织各种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组织和指导,使各种活动前后衔接,相互配合;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既富有教育意义又适合学生特点与需要;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如班、团、队的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班主任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重头戏,它影响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它影响着祖国年轻一代的茁壮成长。班主任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需要所有班主任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一个人如果决定以教师为职业的话,那么做班主任是迅速进入教师角色的最佳途径。班主任工作的繁杂,恰恰是教育实践活动丰富的反映,与学生接触多,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考察自己的教育行为能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教育效果。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只有积累丰富的教育实践,才可能对职业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迅速明晰职业的核心和关键,努力才有方向,成长也才能迅速。同时,做班主任能积累丰富的教育案例,对于自己将来的专业提升作了坚实的铺垫,在经验总结和理性分析时能提供最鲜活的例证,也为自己的思考带来源头活水。所以,短时看,做班主任比科任老师辛苦,多做了许多事情,操了不少心;从长远看,班主任比科任教师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有人形容班主任为“婆婆的嘴,兔子的腿”,是对班主任“多说勤做”的形象概括。其实,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有心,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具体说:1、班级管理。涉及班级组织结构的搭建,学生干部的考察、选拔和培养,小干部的分工、管理和考核评价;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风的形成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班集体建设的目标确定、计划安排、行动实施、目标实现等。2、教室环境的布置、清洁与保持。涉及教室的美化、主题墙的利用、制度表格张贴的美工、图书角的氛围营造、黑板报的规划设计等;教室的卫生清洁与保洁;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等。3、组织活动。涉及主题班队会的组织,日常娱乐性活动的组织,竞赛性活动的发动、组织,特长学生的赛前辅导等。4、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之间闹矛盾起纠纷需要调解,男女同学之间的早恋或前早恋行为的处理,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后的心理疏导,学生成长中的困惑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细心发现,主动交流思想,为学生的心灵导航。5、家校交流。涉及一般的家校交流,如电话、短信、QQ交流等;特殊时候如学生的非正常行为等,有必要请家长来校交流;重要的活动如学校庆典、开散学典礼、教学开放日等;每学期家长会、家访活动等。6、日常班务及其它。涉及常规管理、班务档案资料、班级日志、科任教师的协调、特殊事情的应急处理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沟通的技巧、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当一名教师遇到这些庞杂的事务,不是手忙脚乱,而是沉着应对并完美解决,就说明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班主任了。
二、研究平台
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当评价不再以勤奋奉献为至高标准,转而以智慧创新为评价准绳时,班主任工作实际上开始走向教育研究的新时代。新课程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说的不只是教师教学,也包括班主任工作。这就从政策和理念上为班主任提供了支持,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广大班主任指明了成长发展的方向和舞台。
有些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只是停留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上,忽略了这项工作是作为自己教师职业生涯也是生命中重要的经历和体验,没有从研究、探索、尝试、创新的高度去对待班主任实践,这就使得教育实践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部位和关键处,这样的人生体验也就很肤浅,所得就非常有限。既然做班主任就要认真做,认真到以研究的姿态去对待每一项工作,研究每项工作怎样做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长期坚持,班主任工作的体验就会很深刻,经验就会很丰富。无论是魏书生、任小艾,还是张万祥、李镇西等优秀班主任,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研究者的高度去审视班主任工作,追问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是什么,教育行为如何改进优化,对未来的教育有何启发等。惟有如此,才会让自己从肤浅的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从被动的实践者成长为主动自觉的践行者,从现象的感受转入深层次的思索与创新,从而成长为具有理性思维的教育研究者。
那么,班主任如何进行研究呢?其实,工作着就是研究着,行动研究是班主任同时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具体说,首先在心理上把自己定位为研究者,要用所知的最先进最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凡有教育行为必先追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最好怎样做,做了会怎样,刚才做得怎样等等;其次,及时记录自己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叙事、教育日志、案例故事等形式,保留最鲜活的教育资料,便于自己经常回味咀嚼;第三,及时总结和反思。根据自己的教育体验写出反思笔记,以写促思,使得自己从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剖析。坚持下去,就会如叶澜老师所言“一个长期坚持写反思的老师,能很快成长为名师”一样,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优秀的教育研究者。
研究主要是个体行为,但也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有的学校通过个人课题的形式,鼓励教师围绕班主任工作艺术确定专题研究;有的学校在对教师年终业绩考核时,对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教学研究成果一视同仁,甚至有所偏重,以示鼓励等;还有学校积极申报德育研究课题,将许多有志于德育研究的班主任团结在一起,重点攻克德育难题,这样的教育研究更有力度,参与其中的班主任可以得到更广泛更深刻的实践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句话是对教育管理者说的,是针对教师教学而言的,也是针对班主任工作来说的。一名班主任如果不想做“教书匠”,就应该从教育研究入手,学会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研究,争取成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一名教育艺术家。
三、交流平台
关于交流,有一个经典的譬喻,“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
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这是萧伯纳的一句话,很简单,但是意味深长。人的进步成长离不开知识思想的交流,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同样离不开交流,在交流中成长,从交流中得到启迪,增长智慧。
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之间至少有三种交流,一是非正式的交流,主要散见于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同事之间的谈话“三句不离本行”,其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内容往往涉及后进生的转化、学生教育的小技巧、班干部的培养、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等等,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智慧。经常听到。“从某某同事那里学到……”云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流学习。同事往往与自己面临相似的教育问题,同事处理问题的智慧技巧对自己有启发和借鉴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常与同事聊天,袒露自己工作中的困惑难题,寻求同事的帮助,可以让你在短期内迅速积累经验。同时,交流还可以增进友谊,融洽气氛,为你的职场铺就阳光大道。
二是“圆桌会议”交流。一般在德育处的组织下,全体班主任汇聚一起,就像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一样,大家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集体研讨。每人可以谈自己班级教育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围绕事先设定的主题来谈,如“后进生的转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生评优”“学生早恋问题的教育”等等。每个人带着案例经验走到一起,人人参与,平等交流。这种研讨交流形式简单,气氛民主,大家思维活跃,参与热情比较高,思想碰撞中往往能启迪智慧,寻找出良好的解决办法。民主高效的交流学习很受老师欢迎,所以有的学校干脆称其为“班主任沙龙”或“圆桌会议”。
三是优秀班主任经验论坛。一所学校一般都有班级教育管理非常出色的班主任,也有一些思想前卫、教育管理方法独到的班主任,其经验具有借鉴性和说服力。所以,学校设立班主任经验论坛,定期邀请富有经验和个性的班主任阐释自己的治班之道,对于班主任专业成长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这对于被邀请到的老师也不啻是一种奖励和荣耀。有不少名优班主任往往是从学校的班主任经验论坛中走出来的,从在学校层面介绍经验开始,逐渐面向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介绍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这种精神激励的力量,培养本校的名优班主任,以此带动整个德育队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媒体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广泛交流。现在媒体发达,写作形式活泼宽泛,不只是严谨规范的教育论文才可以公开发表,一些教育叙事、案例描述、活动设计、工作反思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作品,被媒体刊登。一个勤于笔耕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热爱教育、爱思考的老师,这样的老师通过媒体介绍工作经验,阐释教育思想,对于他自己而言是对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对于学校其他老师来说,有一种榜样激励的作用。有这样的老师引领,会促进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的提升。
四、学习平台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学习与践行同等重要,且相互补充。一名班主任如果只有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指导也不行,实践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当我们在充分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大量的困惑时,如果及时阅读一些理论书籍,能够使我们的经验得以沉淀,困惑得到解决,思想得以升华,甚至重新组构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有多种形式和途径,可以听讲座报告、读书、观摩班级教育活动、向身边的名优班主任请教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读书。
适合班主任读的书大致有这样几类:一是班主任实务方面的书,如《班主任工作手册》《班主任兵法》《教你怎样当班主任》。这些书基本上是介绍班主任常规性的工作、要求,对班主任新手来说非常实用,能帮助你了解班级管理中的基本事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二是班主任经验之类的书。比如《心之育――毛蓓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爱心与教育》《教育临床与分析》《赏识你的孩子》《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等,这类书一般是优秀班主任的教育随笔、教育案例故事、经验总结等,里面凝聚着优秀班主任工作中的智慧才情。这类书适合有几年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的老师阅读,从中你能找到共鸣,也从对照中寻找到自己工作上的欠缺,还可以从中领略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智慧与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受到熏陶感染。三是教育原理和人文类的书,比如《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新教育之梦》《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这一类书从教育的宏观视野考察德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指出德育的方向与原则。从阅读中可以了解到当前整体的德育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突破的瓶颈在哪里等等。通过阅读,能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从而能举重若轻,更智慧更策略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一类书适合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和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阅读,适合有志于研究探索班主任工作艺术以及教育科学的教师去钻研。
学校可以组织主题宽泛的读书交流会,通过交流,了解不同学者对德育工作的理解阐释、不同老师对教育著作的解读;也可以组织专题性的读书交流活动,比如围绕网瘾问题,交流陶宏开、陶然、应力等专家学者的不同理解与解决方法。有的学校一学期规定班主任读多少本德育书籍,也有学校举行读书笔记征文比赛,推进读书活动等等。
当然,教育是千变万化的,有丰富的教育情态和背景,解决的方法也很多,没有最好,只有适合的才叫好。因此,班主任学习也不能拘于读书一项,如一些讲座、报告、现场观摩等,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总之,读书也好,其他学习活动也好,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人以启迪教育。有志于专业成长的班主任都会自觉地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教育和人生的启迪。
五、政策平台
班主任专业成长其实离不开学校的舆论导向和政策支持。一个真正坚持德育首位,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学校管理者,必定会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班集体建设工作,必定会在学校营造以当班主任为荣的良好氛围。具体说:
1.建立班主任选拔制度和评优制度。班主任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班主任考核和评选,制定出透明的、能有效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的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