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7-31 12:54: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公共数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公共数学论文

篇1

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等,使学生在提高艺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品位,塑造人格。而一些高校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手段,而是以专业化的要求对待教学,使公共艺术教育变成专业化培训,其培养目标没有兼顾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

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

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

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4.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灵活采用专兼结合方式,在稳定专职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同时,可以面向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民问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优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同时,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师培训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走出去”,如进修、交流、考察等形式,拓宽艺术教育教师视野。通过“请进来”,开展示范课观摩、聘请艺术家讲座等活动,加强学习借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2

教学展现形式上,大多数地方高校公共数学的课堂上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确,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需要黑板和粉笔,教师在课堂上要用粉笔逐步记录下师生的思考过程,但这不代表数学课程不需要多媒体的展示,其实在数学课程里面,还是有相当多的知识需要借助计算机媒体来展示和演示的。在教学互动方面,数学课上的互动往往是课堂练习,老师出几个题目,学生随堂做做,用来强化当前的知识点,但是综合性的、合作性的、人文性的练习却十分少。

在教学设计上,大多数教师根据书本的章节确定为若干个单元,针对每个单元准备讲座,加上一两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这门课程的准备工作就大功告成了。这种教学设计方法简单、快速,对于熟练的教师来说,每个章节的准备时间只需要半个小时。但是,这种设计方式只关注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很少关注或者没有关注学生将如何学习知识,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教育需要。综上所述,大学公共数学教师有必要结合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学过程进行重新的教学设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加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通过数学学习,真正给学生带来思维上的强化和提升,达到数学课程的开设目的。

二、大学公共数学系列课程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研究理论都强调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模式包括了强调积极学习、合作学习并鼓励学生进行思维探索的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种提升教学技能以及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教学策略。

(一)以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组织并解释教学材料

大多数数学类教师对于所授的课程内容掌握的游刃有余,较之自己的研究领域,所授的课程内容非常浅显。但是有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目前状态进行详细分析。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学生为本三类学生,高考分数平均为450-500分之间。高考数学类分数大多数在及格分偏上一些而已。文科生数学分数更低。数学分数较低的学生从态度上认为自己的数学能力较差,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对大学还要继续学习数学有抵触心理。另外工商学院的培养模式也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数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工具性为主。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就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二次消化。一方面选择那些与学生专业关系较为紧密的重点部分作为教学重点,并在教授过程中多与专业课程相联系地介绍。例如会计专业的课程大量用到概率和数理统计的知识、信息类专业课程大量用到微分方程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要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照本宣科地讲授教材内容,往往会高估学生的理解力,导致学生认为数学课就像天书课。

(二)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数学类教师较之其他公共课程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有刻板印象,尤其是那些抵触数学类课程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数学老师呆板严肃、高深莫测。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破除刻板印象,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这项工作包括关心学生的需求,并给予积极回应,传递学生更高的期望值,避免轻视、忽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对待学生的日常作业要给予适当的反馈。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为数学类课程还配备了助教老师,负责辅导和批改作业。任课教师要多与助教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并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不是一项、一时的工作,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包括学期初的课程介绍、学期末的课程总结,以及日常教学、辅导当中。

(三)帮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自我约束的学习者

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把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以及学生能够学好课程的信心传递给学生。因此适当更改教学顺序,将以往的由浅入深讲解,变换为由问题、由目标去寻找答案的教学顺序,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便于学生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进行学习,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其次要引导学生建立并发展自身与课程内容的联系,有的数学教师会抱怨课时少,上课的时间讲不完课程内容,而对于学生,如果固执地认为所学的课程内容与自己无关的话,即使再多课时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因此大学数学类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将所授课程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自身提高相结合,让知识的传授转化成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将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最后要把课程的学习看做是一次共同的探索和发现,数学类课程尤其突出的特点是攻克一道题目后的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要充分利用这种感觉来刺激学生与教师的一同探索和发现,逐步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成就感。

篇3

一、简单性。

简单性是美的特征,也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例如,众所周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式多么简洁规整,应用又多么广泛普遍。在梯形的面积公式s=1/2(a+b)h(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中,当a=0时变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当a=b时,变成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方法在数学中处处可见。其思维方法引入深思。

二、和谐性。

各种自然形态,特别是动植物的生态以及人类的许多造物形态都有蕴含丰富的数学关系,有丰富的对称美、和谐美。作为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集中反映了这种美的特征。数学美的和谐性是指数学内容与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和数学所表现出的均衡对称。

三、严谨性。

严谨性是数学的独持之美。它表现在数学定义准确地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论存在且唯一,对错分明,不模棱两可;数学的逻辑推理严密,从它的公理开始到演绎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允许有一句假话,即使错一个符号也不行。此外,数学结构系统协调完备,数学图形美丽和谐,数学语言生动严密等等都表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例如,极限过程,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人们无法经历它的全过程,而极限理论却使我们在推理想象中完成这个过程。对它所推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人们确信无疑,达到尽善尽美,令人陶醉的境界。数学美的这种严谨性,要求数学工作者具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美德,这正是数学美的伦理价值所在。

四、奇异性。

数学中新颖的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例如,欧拉发现的复数z=cosθ+isinθ=e(或i),当θ=π时得到e十1(或ie)=0把五个重要的特殊的数0、1、π、e、i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函数f(z)=x+yi在复平面内处处连续却处处不可导这一反例的构思多么绝妙!诸如此类,好似天工巧设,出神入化,给人一种奇异的美感。

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

一、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具体方法如下:(一)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二)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三)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四)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数学问题;等等。

二、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并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贯数学之美,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把正棱柱内接于圆锥、圆柱内接于圆锥、圆柱内接于球、圆锥内接于球、圆台内接于球、球内切于圆柱、球内切于圆锥、球内切于圆台以及球内切于正方体、球和正方体的所有棱都相切与球外接于正方体等等常见的特殊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相“接”相“切”问题,画出图形、分析比较,区别异同。根据多面体与旋转体的定义和性质,归纳总结各种情况下“接”与“切”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寻觅解决问题的截面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的途径。这些优美对称的图形使学生看到美的形象,领略到美的神韵。在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链”,形成了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青少年“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进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多数同学能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给出四种证明(证明略),初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整体结构特征,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寻求其它证法。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活动,经过观察、分析、联想,有的同学给出了一些新颖证法,其中提出了一种三角证法。

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

篇4

所谓的绿化化学主要指的就是能够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够十分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化学工程。简单的一点来说主要是采用化学的技术以及方法来有效的减少或者是消除一些对于人类有害以及防治社会安全发展的不利的因素。绿色化学主要就是将污染从源头进行有效的消除,其中也包括了含有原子经济性以及高选择性的一些反应,同时绿化化学能够生产出来对于环境有利的一些材料,并且也能够经过回收废物进行循环利用的科学。

1.2关于新的分离技术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离强化首先就是要对设备进行不断的强化,然而在对生产的工艺进行强化,进而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只要能够将设备变小以及能量转化效率提高的技术变为化学的分离技术强化的结果。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更好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化学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传统的化工分离技术主要是根据沸点的不同,把一些不同组成成分的物质进行分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该项工作的不断研究,进而得出该项技术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这项技术的研究对分子蒸馏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并且在理论方面也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说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解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也渐渐的把信息技术引入到了分离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当中,进而在对热力学以及传递的性质进行的研究,对于分子模拟大大的提高了预测热力学的平衡等,因此在进行研究以及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分离技术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2在热传导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以及方向

2.1关于微细尺度传热的研究

所谓的微细尺度主要是从空间尺度以及时间尺度微细的研究以及对传热学规律的研究,目前在传热学当中已经是成立了一个分支,并且其发展的前景也是十分的广阔。在物体的特征尺寸要大于载体离子的平均尺寸的时候,就是连续的介质便依然是成立的,然而因为尺度是微细的,并且以前的假设影响因素也将会随着发生着改变,进而将会导致流动以及传热的规律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当前随着纳米以及微米的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并且已经是受到了人们十分广泛的关注,在很多的领域当中也都在是围绕着微细尺度传热学进行不断的研究,并且已经是在不少的领域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比如在微型热管以及高集成的电子设备当中。

2.2关于强化传热过程中的研究

对于这项研究主要是从改进换热器的设备方面进行入手的,其研究开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传热的效率,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改进设备的持续对外放热,对于这项研究的改进主要是包括了传热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同时将传统的设计进度优化等内容。

2.3关于传热的理论研究

在最近的几年来,该项工作的研究人员主要是在滴状冷凝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但是一直到目前也没有能够得到实现。其主要的问题便是怎样的获得实现的滴状冷凝,以及如何的是冷凝的表面寿命得到延长。目前其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变冷凝界面的性质,以及怎样才能够将冷凝应用到工业当中进行传染改造。在沸腾传热的过程中,其传热的方式不仅仅在机械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航天行业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人们也一直对于液体出现核态沸腾的主要原因进行着不断的研究。

篇5

2工业设计在未来设计中的发展

工业设计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情景,很多社会学家都进行大胆的猜想,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猜想认为:未来工业设计会形成社会结构、政体和文化三个部分,这三种不同的领域围绕着不同的轴心转动,也就是说,未来社会工业没有决定性支配的中心点。

2.1体验设计的发展

工业设计未来发展中的体验时代的设计会比较重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和产品设计完全融入到一起,人们在产生使用过程中用情感体验环节,通过产品的各种服务来促使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有效信息的传递。在此其中,形态和色彩设计当中一定要对其中的技术有好的解读,能够全面的表现出产品的性质,体现出产品的内涵。外观设计更大程度上能够促发人们视觉和触觉上的愉悦。

2.2个性化设计

工业设计未来的发展需要以个性化发展,由大批量生产发展成为多种类生产,进行定制和定量生产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不同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形态设计一定需要符合形式中的美,经过不断的进行对比、均衡和节奏等审美的调整,设计出合理的产品。

2.3生态设计

工业设计未来发展中的生态设计主要是倡导保护环境,以节省资源为主体,使工业设计得到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又叫做绿色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小的一种设计理念。工业设计中的生态设计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进行优化,而且,在一定情况下保持了产品性能和质量标准。

3未来设计发展中的和谐设计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追求的就是人与人的一种和谐相处关系,这不但是我国文化的核心思想,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结晶。在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中,倡导一种和谐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工业设计在社会中发展,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物质生活的一种创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化,设计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不断丰富,由比较简单外观到未来需要进行调整各种关系的多种要素,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工作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很大的挑战。和谐就是人们内心的一种宁静,和谐设计需要从人们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各种环境面前寻找出一个相对的平衡点,这种平衡点就是设计师要进行平衡的设计语言。和谐设计不可缺少的伟大支撑就是让设计师协会变成为设计师的精神园地。人与人的和谐、物与物的和谐和人与物的和谐都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和谐设计建设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未来发展的目标。和谐设计促使了和谐社会不断的发展,这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设计理念,也是设计准则。

篇6

1.1专业课程设置未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近年来,随着扩招规模的加大,高职装饰艺术专业生源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普遍素质较低,一些学生甚至没有美术基础,专业水平较低,甚至缺乏基本的绘画造型能力。在进入大学后就学习较广泛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实行“2+1”教学模式后,专业课程较少,未能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1.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一般以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为蓝本,修改相关的专业课程。通常是先进行1到2年的基础学习,再一年的专业学习,最后进行专业设计,使得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只剩1年不到,进而不能有效、系统的完成工学结合。

1.3专业教材还需完善

大多数高职装饰艺术专业的教材以本科院校专业教材参照,在进行一定的删减和调整,使得教材内容理论知识偏多且难,实践操作内容较少,同时因为学生还未能全面、系统掌握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不能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影响工学结合的实行。

2教学研究方面

2.1教学内容滞后市场需求

装饰艺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就是学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最多进行一些模拟设计,并未能以实际的行业专业发展为导向,将学、产和研结合起来。装饰艺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如果没有将行业实际需求和教学需求统一起来,很难提升工学结合的预期效果。比如:一些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发生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和市场需求已经不适应了,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

2.2教学方式创新不够传统

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的“粉笔+黑板”,学生的“死记硬背”,进而形成“赶鸭子”的灌输,使得教学显得死板、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失去创新思维和创新的主动性,极大的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最需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只有创新观念、创新想法,才能设计出创意、优质的作品。

3学生方面

3.1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目前,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艺术设计行业也有广泛应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已全面实现计算机和数字化设计。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尤其是计算机的特殊功能,能够完成传统方法无法进行的工作,并能达到奇特的效果。但是,如果过于依赖计算机技术,或者只重视形式而脱离实际设计内涵,或只重内涵而缺乏艺术感染力,都会降低设计的质量。

3.2为重视原创的设计构思

一些学生在做设计作业时,通常从网上下载相关的信息,再稍微进行调整和修改,就当做自己的设计作业交上去,缺乏系统、全面的构思和创新。优秀的作品都需要设计者通过自己的思维、创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充分领会题目的本质,再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找到完美的形式将其创意表现出来。

篇7

为了保证土地工程行业精品工程顺利实施,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充分发挥集团公司在施工、设备、资金等方面的优势[1];其次,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机制,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最后,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以科技保质量,以科技求发展[2~3]。近年来,集团公司把学术价值和企业价值统一起来,把科研水平和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提高工程质量中的作用,走产学研的道路,以“项目+人才+平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4],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水平,解决土地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工程质量的同步提高。

2.人才是创精品工程的关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工程科技人才是推进科学技术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5],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资源,是智力与技术的载体,是效益与财富的加速器。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创造出精品工程,也才能使企业不断向前发展。那么,如何拥有、培育、使用创建精品工程的人才呢?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6]:第一是聚才。聚才是基础,只有基础牢了,才能为人才搭设成长的舞台,通过多种途径,大胆地招贤纳士,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本着“唯才是用,选贤荐能”的原则,广泛地吸引各类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第二是育才。育才是用才的前提,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方针。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原则,可以将新员工安排到工程一线,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第三是用才。用才是创精品工程的关键一环。首先,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对干部的选用坚持量才授用的原则,坚决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传统做法。其次,从各方面关心爱护人才,在生产经营上,让他们有很大的自,对做出成绩、取得成果、解决了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量方面的奖励。

3.施工新科学技术是创精品工程中的手段

新科学技术应用是一项综合性的整体工作,在实际中应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在营造过程中必然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从材料、工艺到具体安装施工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更需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在工期紧、材料短缺、生产设备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保证应用过程不走样,保证新技术的先进性和取得预期成果。因此,建议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集中一段时间重点推广应用一批技术上成熟、量大面广,对改变行业面貌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产品。

(2)充分发挥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促进土地工程行业整体技术进步。试点引路、示范推动是现行经济条件下加强新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

(3)为做好新技术推广工作,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工程的特点,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洲工作,认真编制好施工组织没计,把实施新技术落实到技术方案和控制措施上。

篇8

二、电工技术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

1.教学组织模块化

我们可以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这样有利于教学的灵活性。同一模块既可以安排专门时间完成教学,也可以分散到每周当中进行教学。有些模块彼此并列,不限制先后开设顺序,在很多平行班级的情况下可以将这些班级分成两部分,分别开设不同的平行模块,在下一学期相互调换,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2.教师队伍工程化

教育改革的核心人物是教师。项目课程的改革实施也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其实很多老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程改革理念,但他们缺少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项目教学方法的指导。所以我们需要教师队伍工程化,也就是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增长项目实战技能,从中提炼课题,强化教学改革。为了让教师尽快进入角色,我们可以安排每位教师负责一个项目教学模块,针对某一个模块进行主攻,并结合理论完成项目编写。

三、在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学习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1.设定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弄懂电路图,准确选择元件,并成功进行安装和试机。掌握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的方法、会简单地计算。同时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布置项目任务

首先老师安排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学习的项目内容,规定该项目所需要用的时间。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有责任向学生介绍完成任务必备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该课程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合理对学生进行教学安排和指导。把学生按3~4人一组分成小组,同时选出项目组长,领取工作任务。随后,让各小组开展项目设想,给出完整的项目计划。

3.完成项目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要对电机的构造和逻辑功能进行研究,并结合电路图正确选取元件,给出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方法。为了调查学生的项目完成效率,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为了让整个教学流程顺利进行,要求学生在电机正反转控制论电路安装之前需要对元件功能进行检测并加以记录,然后选择合适的元件安装电路。整个实操过程中老师应该加以检查和指导,多对学生实践能力给出评价和鼓励。电路安装完成以后,应仔细检查有无错误之处,然后进行调试,排故过程需要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经过故障分析和探究,运用小组智慧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仍旧起到提示和导引作用,主要还是要依靠学生小组的集体力量完成排故项目。最后学生还要做好项目记录、排故分析和实践总结。

篇9

2PIPA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

PIPA教学模式铺设了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的双轨路径,培养了学生,成就了老师。据了解,该模式2007年研究与实施以来,广州商贸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从85%提升到100%;用人单位满意度从62%到90%;学生获得市级省级各种技能竞赛奖项;培养出由南粤优秀教师、省职教名师、市优秀教师等名师组成的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这堂课中,我以学生获得公路运输办理接单手续的业务知识为主线,将物流行业涉及到的个人职业素养、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其它方面相结合,让学生站在物流公司(承运人)的角度去面对发货方收货方办理业务,在高度仿真中体验掌握了承运人的基本业务,同时拓展到了托运人和收货人的基本业务。PIPA教学模式在这堂课中让学生做到了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学生人人参与了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精神。在成果展示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大胆发言、敢于展现自我等职业素养和交际能力,教师点评中渗透了情感教育,表扬好的,鼓励不足的,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之处和向其他同学学习,或者帮助其他还没有学好的同学。课堂采用的是PIPA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课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通过仿真、实践获得知识,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所以学生对业务知识理解深透、掌握牢固,因而在拓展提升这个环节,行动加固里的题目学生一下子就能解决,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篇10

根据《河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实施办法》第2章第8条“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与床位的配比不少于1:200”的规定,6家三甲级医院共有床位15000张,应配备医工人员75名,实有32名,只占规定人数42.7%。其中人员最短缺的医院医工人员只有2名,仅占规定人数的16%。人员的短缺使分工不细,常常一个人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只能在繁重的工作中,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去钻研新业务,学习新知识。因此,技术含量较低,只能维修一些小设备和基础设备,工作效率不高。

(2)专业人员少,职称普遍不高。

在32名医工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仅6人,占总人数的18.7%;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有18人,占总人数的56%,其他的都是从后勤部门调配过来的或者是部队复员转业人员,当中也包括没有任何学历的电工、机修工等。这些人员虽能掌握某一方面、某一专业的实践知识,但因缺乏必要的基础理论,缺少跟踪先进医学工程技术的潜能,致使技术单一,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具备维修大型仪器设备所需要的技术能力。

(3)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

在32名从业人员中,年龄<35岁的,仅有7人,占总人数的21.8%。容易出现人才断档现象。

(4)维修手段落后,设施不完善。

由于医院长期以来对医学工程技术不重视,致使技术手段落后,设备陈旧。现在大多数医院给医学工程技术部门配备的工具非常简陋,基本上是钳子、螺丝刀加万用表,在维修过程中多数是凭借个人经验来判断故障所在。随着医疗设备的集成化、模块化、计算机程度越来越高,很多设备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贴片元件、多层电路板等元器件,单靠这样的维修设备和个人经验已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了。三甲级医院的情况已不容乐观,其他医院的情况更糟。综上所述,石家庄地区医院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力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低,不能有效地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

2形成现状的原因

(1)医院对医学工程技术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医院“重采购,轻医工”,领导层往往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认为采购管理人员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可以给医院节约大量资金,而医学工程技术工作既需要人力,又需要财力,工作成效还不明显,还不如请厂家或第三方维修更方便快捷。因此,常把其当做后勤班组来管理,对医工人员的培养、使用、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都不够重视,使医工人员产生了强烈的不平等感。另外,医院也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挫伤了医工人员的积极性。

(2)优秀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医学装备市场发展迅速,医疗器械公司(含医疗器械维修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石家庄市每年新增此类公司达200家之多,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他们可以提供更为优厚的条件,比如高出医院几倍的薪酬,提供更多学习、进修甚至出国深造的良好机会等。医院内外待遇的强烈反差,造成了医院很多优秀的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流失。

(3)医学工程市场的激烈竞争。

随着医疗设备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各生产厂家对售后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众多第三方维修公司的加入,使医学工程市场逐渐规范和成熟,他们有高素质的维修队伍、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的奖惩机制、维修响应时间快、维修价格也趋于合理。而医院的很多医工人员没有危机意识,缺乏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动力和精神,工作懈怠、服务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因此,很多医院宁愿选择厂家或第三方维修公司,也不愿意多增加医工人员。

3对策

(1)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医学工程技术工作。

医院领导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很多医疗设备虽然都能使用,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它的参数、功能等是否符合要求,仅仅靠出了故障找厂家或第三方公司维修,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要想彻底解决只能靠医院自己的医工队伍。因此,医工人员理应成为医院建设中一支不容忽视的技术生力军。医院领导要重视部门建设、学科的发展和人员的培养,尽快改变医学工程技术落后的局面。要改变目前的局面,医院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配备足额的专业人员,使他们可以细化分工,实施精细化管理。在配备人员时,要尽量选择高学历、高能力的医学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同时要注重人员梯队建设和培养,不可急于求成;②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先进的维修设备和质控设备。要学会用质量控制设备检测日常使用的医疗设备参数、功能等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③重视医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医院应将医学工程技术做为一门专业学科来发展,使其享有同临床医技科室一样的地位,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与医护人员一视同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进修和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机会,以提高医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④提高待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医工人员服务于临床,要求随叫随到并且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技术含量高、工作压力大,医院应该提高他们的收入,并在职称晋升、人才使用与培养等方面予以照顾。同时通过岗位职责、劳动绩效、劳动态度、技能等指标对他们进行动态考核,并与待遇挂钩,以加强工作责任心,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篇11

1、1以人为本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工作先要做好“人”的工作,人是管理活动中最积极最生动的因素,把人管理好了,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开展了。人的个体,在心理、行为、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是极为复杂的。以人为本,就要准确把握人的这些差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处于良好的运动状态。

1、1、1责任到人。协调公共图书馆各个系统的工作,实行业务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并落实具体的负责人。

1、1、2监督到位。建立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代表参加的民主管理组织,对公共图书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意见,督促公共图书馆工作计划的执行,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

1、1、3人尽其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力求用最少的经费补充、用最快的速度提供用户最需要、最有使用价值的文献资料,并使既有的人力资源和公共图书馆的各种设备发挥最大作用。

因此,人本主义的特色,其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即如何使公共图书馆中的人充分发挥其才能。

1、2科学管理的特色。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要做到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统一,借鉴现代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充满人性关怀中,摸索出公共图书馆自身的管理途径。

1、2、1劳动组织合理化。根据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合理设置业务机构;根据馆藏的文献资料类型和用户需要的特点,科学划分工序和工作范围。

1、2、2业务工作计量化。在掌握一定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库存论研究现有书库空间的合理使用;运用线性规划科学地安排开馆时间、干部配备和经费的使用等。

1、2、3工作人员专业化。在熟悉公共图书馆业务的基础上,在某一学科知识的范围内,以文献信息为研究对象,深入学习、钻研,能够担负起该学科的专题文献和信息服务工作。

因此,管理科学的特色,具有前瞻性、前沿性与和谐性。否则,在原来的水平上强调科学管理不仅会落后,而且很可能是一种逆动。

2.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的要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也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关注,对“馆人”的重视,要求职工更自觉、更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并通过进修、培训等学习途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由经济发展而带动的科学管理追求,即以“人本主义”的思想为基础,顺应现代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精神。

2、1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根本”。

从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说,是指公共图书馆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属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公共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出发点。

2、1、2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1、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事业的共同发展。

2、2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核心”。

从以人为本与科学管理上说,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并为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也可以在相互协调中达成共同的愿景。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2、2、1重视人的需要,尊重人的需要。

2、2、2鼓励职工,培养职工。

2、2、3设计组织,始终围绕“人”这个中心。

总之,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工作结构也日益复杂化。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公共图书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必然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分散、重复、混乱和浪费。因此,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系统的服务功能,建构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一项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孔兹.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龙文元.以人为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12

学校即便有的少量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宁可搞科研、挣外快,也不愿开设公共选修课。出于无奈,公共艺术选修课只能由新进人员、青年教师、甚至业余艺术类教师开设,教学效果差,引发学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尔雅网络通识课程大都由名师讲授,面向不同层次的高校,囊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类课程,其他精品网络课程也是种类繁多。为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要求,只要视频课程名称与艺术类相符即可引进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但往往难以符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选择适合本校的高质量课源成为教学管理的第一难题。

1.2网络运行环境难以保障

视频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师生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使学生观看流畅的视频,学校需要配置服务器以及无线网络。为解决网络技术问题,须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网络技术问题。目前学校没有完全覆盖无线网,学生需要去机房或者自己花钱上网,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辅助教师不一定是网络技术人员,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1.3教学管理及考核质量方式需要完善

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视频公共艺术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选课,辅助教师负责批改作业,考核由观看视频比例、作业成绩、讨论成绩、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由于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教师无法监控与掌握真实的学习情况,难以对教学质量监控做出规范的要求,教学管理的程序化也无法实现。

2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管理路径探索

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拉开了视频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一些世界名校随后也陆续开放课程。从2010年开始,像哈佛、耶鲁等名校的视频公开课在网络上非常火爆,我国2011年也在网上公开了名校的课程。专业课的视频网络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由于视频网络课程的特点,作为学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很有优势。

2.1选择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视频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精品课程视频、视频公开课、“微课”、网络课程等适合教学用的资源“铺天盖地”地放在网络上。学校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选择教学资源。网络视频的内容应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活力为标准。选择的视频网络教学资源时长不应过长或过短,要与课堂教学总课时能对应起来,以便于折算学生选修课学分。视频网络教学资源分为教学资源平台和后台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上应有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料、交流平台、文件传输、课程评价等模块。教学基本资料包括:课程大纲、考核大纲、课程简介、课外作业等;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与辅助教师的在线交流及留言功能;文件传输是为了便于学生提交作业,每段视频相关的作业可以及时提交给辅助教师;课程评价模块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对本课程及时评价。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视频课程,学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严格把关,选择高质量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用于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补充课源。

2.2明确教学目标,严格管理教学过程

公共艺术选修课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应该严格管理教学过程,首先应建立辅助教师制度,网络视频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视频进行,网络视频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学校要保证在学生遇到问题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时,在固定的时间段能通过网络联系到辅助教师。每一集视频网络课程对应于一节课,为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监督学生学习,学生每看完一段视频,都有相应的视频的作业可做。可以通过系统设定,只有做完作业才有权限观看下一集视频。辅助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看到学生所提的问题,在后台管理系统中了解学生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提交问题的次数。对于学习进度慢或者未及时提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公布于网上,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课程。课程结束前一周,辅助教师把课程考试内容放于网上,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考试,最后根据学生上网学习情况、作业提交情况、讨论交流以及考试得分给出本门课程的成绩。

2.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网络视频公共艺术课程的特殊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评价、对辅助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课程资源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分为课程内容和平台的网络技术性两个评价指标。课程内容可以从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性、艺术性来评价,网络技术性可以从画面的清晰度、流畅性、界面设计结构来评价。对辅助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务部门的检查和对学生的调查完成。教务部门可以不定期的检查辅助教师通知、作业、和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务网上对辅助教师进行评价,教务部门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则得出对辅导教师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则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交流讨论情况以及最终考试情况来进行评价。教务部门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公共选修课视频网络教学原则和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及时双向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成一个回路,促进公共选修课视频网络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