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1 03:32: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cad课程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服装cad技术是一项研究计算机在服装款式设计、工艺结构设计及工业制板中应用的技术,它的推广应用加速了服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是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可以为企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率。因此服装CAD课程也成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了解目前国内CAD的应用现状及主流软件特点,能运用一至两款主流CAD软件进行各类服装的制板、推板和排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当前服装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服装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中心,通过示例讲解向学生灌输规格化的知识技能,不注重讲课过程中的引导和启发,只顾坐在电脑边埋头苦讲,教学方法单一,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对实验教学重视不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一次性将理论与演示完成,这样课堂讲述内容较多,时间较长,学生很难将老师所讲内容记清并吸收,造成学生理论实践脱节,丧失对课程的兴趣。CAD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是不可能掌握这门技能的。
3.上机考试在课程教学考核中的重要性没有体现
一般情况下,服装CAD课程以结课时上交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这种方式很难考察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弱化了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考核中的重要性,间接阻碍了学生进行上机练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实验设备资源不足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可使用的实验资源有限。学生在实践上机时,仅能使用学习版的CAD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不具备至少一套成熟的服装CAD系统设备和相应的培训基地。这样的后果是,学生制板后不能进行1:1的纸样输出,限制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CAD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
在服装CAD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教师把各类品牌的CAD软件仅作为一个设计工具进行操作过程的讲授软件仅作为一个设计工具进行操作过程的讲解,没有服装CAD课程与专业教学结合实现知识的共同增长。服装CAD课程的前导课程:有《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工业制板》等。而利用软件学习完成服装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推板、排料等一系列设计,是对前面所学课程的复习和总结。结合了《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工业制板》等专业课程的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服装CAD课程的授课过程D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切断课程之间的联系,必须把前面所学课程内容不断的复习,不要仅仅注重操作技巧的讲述。
服装CAD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针对项目教学法,模拟服装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教师给出一系列服装的款式信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服装结构的分析、应用服装CAD软件完成服装制板、推板、排料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款式的不同,采用不同工具、不同画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不仅引导学生在本课堂中使用CAD这一工具,还引导学生在《服装效果图》、《服装结构设计》等一系列课程中使用服装CAD软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积极去服装企业参实践,为企业提供打板服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
针对案例教学法,教师选择经典服装款式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对所举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讲解,用案例事实、情节来论证说明课堂教学内容的观点和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生动又具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根据教师所举案例的服装款式进行上机实践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对原有教学实验场所的改造
对原有的教学场所进行必要的整合,根据需要建立一体化教室,模拟企业实际环境,投入必要的和在行业内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专业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投入必要的以及在行业内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专业设备和多媒体设备,如:数字化仪、绘图仪、平面样板切割机等。还要有足够的电脑提供给学生,否则不能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程度进行分组教学
在服装CAD课程教学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程度及学习兴趣方向。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授课内容。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程度把学生分基础组、提高组;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为针织服装CAD组及梭织服装CAD 组等。基础组学生进行补课式教学,待其水平上升至一定程度后,再实施与提高组一样的教学内容。
总之,通过实践和摸索,在《服装CAD》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原有实验设施的改造,对学生分组教学,使用分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加强了《服装CAD》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的联系,强化它的实践性,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冯洁.我国服装CAD市场现状分析[J].天津纺织科技,2006(3).
0 前言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CAD/CAM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机械、电子、建筑等领域,这就要求各个学校培养出能在生产一线上从事设计、制造、检测、技术开发、指导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动手能力。而较多的学校在具体教学时理论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严重脱节、没有把CAD/CAM技术结合到相应的工程项目中等现象,因此,要对CAD/CAM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模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学生、知识、社会需求三方面入手,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CAD/CAM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课程特色,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实践能力强的高职人才。
1 课程理念与目标定位
CAD/CAM软件是数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制造的主要应用工具。作为制造加工的应用工具,就应当突出它在生产中的应用性和实用性,CAD/CAM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企业解决实际的产品设计和制造问题。企业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软件完成产品的造型设计、工艺设计、仿真加工、实际加工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环节都是企业在实际生产环节需要面临的问题。
高职的数控、模具等专业要加强CAD/CAM的教学,要根据CAD/CAM(软件)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课时。不仅要单独开设CAD/CAM课,还应根据专业需要在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中提出CAD/CAM的要求,如在课程设计中应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绘图,使学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应用CAD/CAM技术,真正达到“能用”、“会用”的目的。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应力争结合生产实际选题,采用CAD等先进手段进行开发性设计,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手段的技能,又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产品的三维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造型及应用CAD/CAM软件进行注塑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CAD/CAM涉及计算机图形学、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仿真、最优化设计、计算机信息集成技术等多门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具体教学时内容应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要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并适当加强实践性环节。
2.1课程内容更新
CAD/CAM技术是数控专业的一门主要的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即AutoCAD、机械CAD、机械CAM。Auto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要掌握对零件图的读图、二维工程图的绘制;机械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够运用大型集成软件对产品进行三维设计并进行装配的过程,并对产品进行结构的优化;机械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综合应用,利用CAD/CAM软件对设计出来产品的各个零件产生加工轨迹,模拟加工全过程,实现后置处理,并输出数控加工代码到数控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在教学中,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以UG软件应用为教学平台,对CAD/CAM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加以创新处理,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理好传统与先进、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挖掘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数控专业为例,图1为CAD/CAM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
2.2加强实践教学
CAD/CAM课程是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需涵盖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就应该结合CAD/CAM软件的一些操作来进行讲解,边讲边练,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应适应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材施教。但是,对于任何专业首先是对CAD/CAM软件三维造型的操作练习。对于数控专业,要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及数控机床操作的能力;而对于模具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的能力,并能够根据零件精度的要求进行制造。以数控专业为例,图2为CAD/CAM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CAD/CAM应用软件的一些命令,或者命令的操作步骤,例如讲授实体建模时,只是给学生讲解长方体、球、圆台、键槽、拉伸、旋转等建模的方法,虽然给学生一些实践让他们去练习,但是学生并没有领会应该在什么时候采用拉伸的建模方法,什么时候采用其它的建模方法。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教学,对于这些建模的方法,我们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就可以了,而多采用工程中设计的零件或者加工的零件为实例,让学生进行建模并加工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软件命令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到具体工作岗位后才能适应所使用的CAD/CAM软件与学校学的不一样或版本不同等情况,能够更快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2实行一体化教学
改变过去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课堂移至CAD/CAM实训实验室进行讲解,实行“教、学、练”的结合,在教学中以理论为基础,以某一高端软件为教学实验平台,在软件教学讲解时溶入具体的理论知识,从而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树立信息集成等先进制造技术理念。例如,当讲授到图形变换时,可以采用CAD/CAM软件中对图形的平移、旋转、比例等变换进行讲解,容易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过程,把枯燥的矩阵融入到操作之中;当讲授到实体建模的几种不同的建模方法时,仅依靠理论的文字学生很难理解,也可以采用CAD/CAM软件进行演示讲解,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在讲解参数化特征建模时,从介绍它的特点和意义入手,结合几何学和机构学等知识讲解参数化特征建模的理论方法,并以UG软件为平台,用参数化特征建模的方法建立一个统一数字化产品模型,在建立的过程中定义特征元素的参数和元素间的约束,保存建立的图素,并且成为以后修改模型参数的基础。让学生直观了解参数化造型技术可以“量身定做”需要的产品模型。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演示机械产品中的主轴、齿轮、变速箱等常用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实例。通过这些典型零件为主线开展教学,使学生熟悉产品建模、工艺设计、自动编程、仿真加工、机床设置等现代先进制造的全过程。利用学校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自选作品进行设计加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分层次教学
对于不同的学生,CAD成绩必定出现“好、中、弱”的阶梯式现象。如果我们采用传统教学的“一锅煮”,势必会造成学习出现如下的不良现象:好层的学生“吃不饱”,中层的学生“吃不消”,弱层的学生“吃不下”。长期如此,则会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把握好学生的真实状况,合理划分层次,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进行组织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分层次包括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练习题的分层完成以及考核方法的分层评价等几个方面。
3.4 结合其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高CAD/CAM的使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随着CAD/CAM技术的普及,CAD/CAM软件的使用已成为工科学生学习机械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工具。进行CAD/CAM软件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和实践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应用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其它的课程中,尤其是一些课程设计的课程中,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制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等课程的设计都可以利用CAD/CAM软件来完成,提高CAD/CAM软件的使用,提高机房的利用率。通过大量实际训练,使学生掌握CAD/CAM在本专业各项设计与建造中的应用。在接触各种实际的和模拟的设计与建造课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改变学习评价体系
成绩的评定不能只以平时成绩加上期末考试来总评,而是对其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以能力和技能为主的原则。学生成绩可由多个部分按照不同权值组成,包括平时成绩、完成各个项目各个模块的质量、期末考试。在平时各个项目的练习中,要养成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考核方式既侧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突出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5 结束语
CAD/CAM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培养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实践能力强的高职人才,本文对CAD/CAM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的探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模式进行了改革,强化技能训练,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邝卫华,夏军英.CAD/CAM/CAE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8):76-78.
[2]张宪立.高职“CAD/CAM”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1,3(6):20-21.
[3]高伟强,阎秋生,秦哲.“CAD/CAM/CAE课程综合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82~184.
[4]余蔚荔.CAD/CAM 教学方向的准确定位[J].机械职业教育,2006,(2):24-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07.056
引言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已经在某些程度上制约了产品的快速生产与质量的要求,而CAD/CAM软件提供的参数化设计、分析计算、自动编程等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因此《CAD/CAM》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于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1.常用CAD/CAM软件介绍
常用的CAD/CAM软件中高档的有Unigraphics、Pro/Engineer、CATIA等。这类软件的特点是优越的参数化设计、变量化设计及特征造型技术与传统的实体和曲面造型功能结合在一起,加工方式完备,计算准确,实用性强,同时提供了二次开发工具允许用户扩展的功能。
相对独立的CAM系统有Mastercam、Surfcam等。这类软件主要通过中性文件从其它CAD系统获取产品几何模型。系统主要有交互工艺参数输入模块、刀具轨迹生成模块、刀具轨迹编辑模块、三维加工动态仿真模块和后置处理模块。
国内CAD/CAM软件的代表有CAXA-ME、金银花系统等。这类软件是面向机械制造业自主开发的中文界面、三维复杂形面CAD/CAM软件,具备机械产品设计、工艺规划设计和数控加工程序自动生成等功能。
2.模具专业CAD/CAM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2.1优化教学资源
(1)教学软件建设
多数高职院校为了节省资源,通常不分专业给学生使用同一CAD/CAM软件,例如不分数控、机电一体化、模具等专业在CAD/CAM方面的侧重点,几乎使用同一个软件教学。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被禁锢,没有余地施展。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结合不同专业的侧重点,购置多类CAD/CAM软件,使得教师可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软件。高职院校模具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能设计、会制造”。就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应该选用前面介绍的具有功能强大的参数化、变量化及特征造型技术的UG或Pro/E等高档软件做模具设计、计算分析等。就模具制造方面的教学内容,应该选用数控加工功能强大的Mastercam、Surfcam等软件。而不是开设模具专业CAD/CAM课程时从头到尾选用一种软件进行教学,可交叉、交替,有针对性的使用不同软件进行教学。
(2)师资队伍建设
另外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从本科院校录取毕业生,存在相同的实践经验极度缺乏的问题。长此下去,实践经验缺乏的年长教师带几乎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老中青结合、传帮带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只能停留在形式层面。对于《CAD/CAM》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需要理论和实践教学均很熟练的双师型教师来完成,且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因材施教、理实一体化教学。这就需要高校,从社会中引进具有多年模具设计与制造经验的能工巧匠,纳入学校统筹,作为学校的正式编制教师,长期为模具专业的建设做指导;或从模具企业中聘请技术核心人员,穿插到专职教师的教学中,针对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定期做兼职教学。
(3)教学硬件建设
教学效果要突出,优良的教学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CAD/CAM》课程由于算机设备数量有限或配置太低,该课程通常像传统的课程一样在多媒体教室以理论的形式传授,而后集中一周或几周上机训练,并且不能满足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如此以来不能做到边学边练、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所以需要大力投资机房建设,提高计算机配置,保证该课程直接在机房上课,每个学生一台机子,教师当堂演示,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2.2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模具专业培养的目标是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和加工,且懂一般数控编程知识的应用型人才。而《CAD/CAM》课程是模具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模具设计和自动加工的基础。而传统的《CAD/CAM》课程教学内容往往很独立,缺乏与先修和后续课程的延续、衔接。这样学生学习完本门课程后,不能很好的巩固,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最终使得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的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因此教学内容需要大胆的改革。
首先,模具专业开设本课程不能仅限于学生学会软件的命令,课程中的二位草图和三维模型可以模具零件为例,采用项目式教学。其次,以往的模具《CAD/CAM》教学中过于注重设计,轻技能,因此需加大CAM部分的教学内容,以模具加工为导向,进行CAM自动编程实践教学。另外,高职模具专业可适当开设计算分析(CAE)部分的内容,让CAD/CAM软件真正的服务于模具设计,而不是肤浅的停留在建模阶段。
(2)教学过程改革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通常在学习完《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塑料模具设计》等专业课程之后才开设《CAD/CAM》课程。而高职由于学制的限制,使得本门课程的学习接近毕业,导致教学效果很差。针对此问题,可以将本门课程的学习划分为四个阶段,穿插到不同的课程之后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二维草绘,这部分的内容可与《机械制图》课程结合起来,放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中期开设,学生利用CAD/CAM软件在二维草绘界面,绘制机械制图中零件的三视图。
第二阶段,三维建模、装配和辅助工程计算分析,这部分的内容可与《塑料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放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中开设,以模具零件为目标建立三维模型,并能进行装配、开模、合模等动作。另外在此阶段要求高职学生会简单的CAE技术,可对模具零件进行计算分析。
第三阶段,自动编程加工技术,本部分内容需要结合《模具数控技工技术》课程,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末开设,学习完手动编程后,利用CAD/CAM软件进行自动编程并加工模具零件。
第四阶段,针对模具专业综合训练,在第三学年的学期初开设,将学生分组,分配一个模具设计和加工的任务,要求完成建模、装配、分析、计算、加工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完善的学习整个模具设计和加工的过程。
经过这四个阶段有针对性的训练,本门课程能很好的融入专业中,使学生真正做到利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加工。
2.3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模具专业的《CAD/CAM》课程考试也应做相关的改革。
关键词: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探讨;实践能力
工程图样是工程师之间用来表达思想以及语言交流的工具,因此熟练掌握读图与绘图是作为化工工作者的必备技能。《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学生对国家标准的认识与执行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该课程还为后续其他课程《制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夯实了基础[1-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备阅读及绘图的能力以及熟练地掌握国家标准对绘图的规范化与统一化[4,5]。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结合地方院校-梧州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地方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反思,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内容精简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在我校的教学计划中有51个学时,其中包括34个理论课学时和17个实验课学时,面对如此少的课时量安排,对教学内容的精简化显得尤为重要。《制药工程制图与CAD》是在《机械制图》的基础上,利用机械制图的基本投影原理与方法,结合制药工程的工艺条件和特点,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能熟练地阅读与绘制制药工程图样,譬如制药工程平面工艺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制药设备图[6,7]。
针对以上学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上选用的是中国药科大学于颖主编的《制药工程制图》,该课本主要有十三章内容,但是经过对内容的精简化,最终将课本划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制药工程制图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线、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以及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该部门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和弄懂读图与绘图的基本规则;第二个模块:制药工程制图的表达形式,其中包括机件常用的表达方式、标准件及常用件、零件图、装备图,该部分内容难度较大,由于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机械类图样要求不高,所以该部分内容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主要让学生懂得相关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即可;第三个模块:制药工程图样的读图与绘图,其中包括计算机绘图、制药设备图以及制药工艺图,该部分内容最为制药工程制图的重点内容,也是衡量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学习该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将理论课程与CAD上级操作进行实践地结合,这也是该门课程最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只会导致学生课程气氛沉闷、缺乏兴趣以及教学效率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授课程的之前要考虑到学生还没有建立或者适应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PPT课件制作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flash、3Dmax、AutoCAD以及录像等多媒体手段从而使得学生能将抽象的图形进行具体化,这些内容的制作就要求讲授《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老师要掌握一定多媒体软件制作方法;其次,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携带一些小型的实物或者模型到课堂,结合“启发-互动”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思考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最后,课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自主的讲解,即进行一个小型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后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譬如:慕课在线学习,超星学习通,微课堂等方式对自己组内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从而将被动的听课转换成主动的授课,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有效地保障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实践手段工程化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的实践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性锻炼。首先,在学期授课期间可以安排学生到药厂见习,使得学生对制药设备、厂区的平立面布置,管道分布等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一周的药厂工程师的讲解,要求学生手绘出该药厂某一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重要设备的设备图,从而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次,将计算机绘图充分贯彻到实践教学中去,从药厂见习回来之后,就要求学生能将手绘的图纸用Autocad表达出来,通过这一次的实践练习学生对之前上机课堂Autocad的一系列命令和模块化操作会有一次新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它是与我们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制药工程设计大赛,通过参加此类设计大赛,学生可以将自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设计中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以上的实践方式和方法可以真正实现《制药工程制图与CAD》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
《制药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是将工程制图理论与CAD实践两部分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传统的试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可以将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具有表现在以下四个部分:⑴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以及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⑵理论考核,期末考试笔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⑶实践考核,对CAD学习中的命令和模块进行出题和考核,占总成绩的25%;⑷课程设计,学生从药厂见习之后将药厂的某一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以及重要设备的设备图用AutoCAD进行绘制,占总成绩的25%。
五、结束语
结合地方院校梧州学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以及地方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反思,本文从教学内容精简化、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手段工程化以及考核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教学改革,希望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适应现代化制药行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穆飞虎,戴本林,朱安峰.化工类专业“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改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8):255-256.
[2]杨珍珍,刘红姣,李敏.本科高校《化工制图及CAD》教学初探[J].山东化工,2018(8):167-168.
[3]卢翠红,黄灵芝,李立峰.本科化工专业《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咨询,2013(3):105-106.
[4]杨晓红,石维,任富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239-240.
[5]蔡建信,邓圣军,王榕.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化工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