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18 13:40: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防洪工作经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防洪工作经验总结

篇1

一、经验做法

(一)不断规范运行机制

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工作室组长牵头负责,电气、机械、自动化等领域有一名或几名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专业负责人作为核心,组成团队型工作队伍;工作室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主要任务是结合工作实际,以实施技术改进、承担技术改进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培养新一代骨干成员;同时工作室工作计划做到三部曲,即有思路、有设计、有落实,建立了月度例会制度、半年工作室推进会、年度总结会制度,力求运作不断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学术研究讨论经常化;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创新工作的重要力量来源,受到重点培育和支持,在创新实践的经费方面有着充分保证,单位工会定期对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检查指导;为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将创建活动与劳模宣传工作科学对接,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

(二)积极开展创新实践

劳模创新工作室将技术改进、技术革新与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创新实践,促进了工作室在竞赛比武领域的创新发展。

工作室建立“传帮带”制度。工作室成员作为师傅,每人配对1至3名年轻同志,成员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功底以及常年积累的实际工作经验,帮助年轻同志尽快融入防洪一线事业,并在省、市技能竞赛前对年轻同志进行业务指导,对年轻同志碰到的难题进行答疑解惑,这让劳模创新工作室聚集了一批业务和技术骨干。成员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师徒共同动脑筋、想办法,带着问题学习和探讨,攻坚克难,提高了成员们的创新能力。

工作室每月有计划地对年轻同志进行业务培训,月底安排培训内容考核,年度考核成绩与参加市级技能竞赛人选挂钩。因此,想在技能竞赛中一展身手的年轻同志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竞赛比武领域也散发出了光和热。

二、主要成效

一是在技能竞赛方面。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培养了一批肯学习、肯钻研的骨干成员,并且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2013年9月,在盐城市水利事业单位泵站运行与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中,劳模工作室所在的市区防洪工程管理处荣获竞赛组织奖;个人方面,工作室成员陈海洋、高猛、蔡浩成同志分别获得个人全能第二、三、五名,其中陈海洋、高猛荣获盐城市五一创新能手、盐城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能手称号,蔡浩成同志荣获盐城市水利系统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11月,陈海洋同志更是在江苏省总工会、省人社厅、省水利厅联合举办的全省泵站运行工技能竞赛中一拔头筹,勇夺市县组第一名,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和“江苏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二是在技术攻关、实地考察学习方面。工作室秉持“走出去”的学习理念,抓住有利时机走出工作室、走出盐城进行实地学习。2013年4月,防洪处串场河闸站液压系统出现问题,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带领部分成员前往江苏武进液压启闭机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学习,详细询问解决问题的办法。8月,工作室成员再次走出盐城,利用节假日在扬州市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参观学习,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与探讨。此外,工作室常年与盐城市机电高职、盐城市技师学院相接触,共同探讨专业技术问题,共同学习提高。

三是在培养年轻同志,组织培训学习方面。劳模创新工作室热情欢迎年轻同志的加入,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同志从中脱颖而出。在每年的各闸站电气试验中,工作室成员挑起了大梁,成为实验操作的主力军,为单位节省了相关开支。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学习内容不深入,这与成员现有的自身能力有关。

二是创新成果不明显,需要各成员更多地发挥年轻人灵活的思维能力。

三是带动能力不够强,工作室深入闸站交流沟通频率较少。

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和改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功能上拓展范围。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劳模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和发明创造的场所,也应当成为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职工队伍的课堂。为此,应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团队优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展“传帮带”的范围,与职工的技能培训、思想教育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劳模在提升职工职业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和创新创优素质上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培养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习创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技能,推动城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是在工作上多方联合。一方面,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单位内部科室相联合,立足工作中难点、重点,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积极破解难题,为城防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市总工会、局工委、处工委等组织,加强不同行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相互交流、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之间的技术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形成聚集效应,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在活动上结合渗透。把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紧密结合,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技能竞赛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上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等活动,切实解决平时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在充分发挥工作室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鼓励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篇2

截至2006年11月28日,古田溪流域平均降雨量2019.7mm,比常年多20.6%。径流总量17.86亿m3,比常年偏多30.1%,弃水量2.611亿m3,属于丰水年份。年度发生较大洪水四场,最大一场洪水洪峰流量超五年一遇,四天洪量超50年一遇(各月降雨及径流情况见附表1)。

一级水库年初水位362.43m,比多年平均同期水位低6.1m。第一季度流域平均降雨量和径流量与常年值相当;第二季度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44.5%,径流量多48.7%,其中6月份的径流量为常年的2倍略多;第三季度降雨量略低于常年,但径流量比常年同期值多20.8%。10~11月降雨量比常年多36.7%,径流量比常年同期值多29.4%。今年一级库水位最高水位蓄至381.78m。

二、主要做法

1、建章立制加强领导从组织与宣传上保证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今年年初古田溪溪水电厂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以及防汛办公室,组建了抗洪抢险指挥中心和6个抗洪抢险分队,以保证遇有大洪水时的抗洪抢险工作能顺利进行。确实做到了防洪有组织,预防有措施,抢险有能力,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抗洪、抢险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强化宣传,树立“防汛工作、人人参与”的防汛意识2006年1月6日,召开了2006年厂安委会扩大会议,对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厂属各部门克服麻痹侥幸思想,认真落实防汛岗位责任制。同时利用厂刊、厂报、广播、厂MIS网等媒介进行防汛知识和防汛工作宣传,及时报道厂属各单位防汛开展落实情况。

根据防洪法和古田溪流域历年的防汛特点,汛前以古田县防汛办的名义印发了防汛知识宣传手册,并通过古田县防汛工作会议发放至全县各乡镇。以帮助职工和周边村民树立“防汛工作、人人参与”的防汛意识。

根据古田溪流域的特点和水工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结合往年防汛工作经验,年初印发了《关于下达2006年防汛工作安排的通知》,元月份完成了2004年大坝观测资料的整编和定性分析,提出了《古田溪水电厂水工建筑物评级成果》、《2006年梯级大坝拦洪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的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编制了《古田溪梯级水库2006年防洪调度方案》报省经贸委审批。

2、做好防汛检查及缺陷整改,确保防汛工作长态运作

-----制定计划加强检查落实整改年初制订了2006年汛前检查实施细则,并由生产副厂长带队对各梯级电站、芹山电站、周宁电站、双口渡电站的水库、大坝厂房等建筑物和防汛设施,各单位防汛工作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大坝溢洪闸门及其启闭系统、备用电源、各级电站的防洪门等进行了试验。此次自查共发现31条缺陷,在汛前全部整改完毕。今年3月2日至3日,由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省电网公司等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我厂防汛及二十五项反措进行检查。提出了11条整改意见,已全部整改完毕。为更有效地保障各级电站的通讯畅通,汛前还添置了4部卫星电话。

-----加强下游行洪通道和上游库区调查古田溪流域面积为1325平方千米,库边面积数十平方千米流域内经常有非法围垦等现象。为加强对水库的管理,维护本厂的利益,我厂坚持每季度对流域进行一次巡查,今年3月份会同古田县防汛办对一级库区流域进行了一次全面巡查,发现并制止了两处库内围垦行为。汛期每场降雨及台风前期及其期间,厂领导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气象趋势分析,落实防汛各项工作。洪水和降雨期间,各级电站均加派人员驻守现场。

古田溪一级大坝已有五年未泄洪过。为确保今年的洪水调度万无一失,今年洪水期间,洪水频率虽未达到要求厂领导进行洪水调度会商的量级,但在每次洪水期间,厂长都带头驻守水情调度中心值班,组织洪水调度会商,指挥洪水调度和全厂抗洪抢险工作。4月1日至10月7日,水情班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对重要气象信息在MIS网的气象信息网站上。在洪水期间,依靠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结合上游水文站人工测流和雨量站人工报讯等手段,根据洪水调度原则精心调度,在上级防汛部门的指导下合理拦蓄洪尾,并实现了洪水和弃水期间全厂机组的稳发满发。

-----认真执行报讯制度,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6月19日流域来水迅猛,水位上升较快,18:00告知古田县防汛办一级水库水位可能迅速上升,要求做好乡镇安全告知工作,并组织人员到一级大坝下游巡视检查,将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告知附近村民。6月20日20:00左右针对一级大坝下游有村民不顾劝阻冒险捕鱼的情况,通知公安局驻厂派出所、库区派出所和泮洋乡派出所派人,制止了村民的冒险行为。

------加强水工建筑物及其辅助设施的检查和消缺自6月20日一级大坝首次开闸泄洪以来,我厂多次组织人员对全厂各级水工建筑物进行泄洪期间的现场检查,并对各级大坝进行全面加测,对观测资料认真分析,保证了各级水工建筑物安全渡汛。今年完成了二级大坝补强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和第二次定检工作、三级大坝升压站护坡加固、四级大坝坝顶整治、三个水文站测流改造等工程项目。

-----认真组织防汛演习提高抗洪抢险应急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全厂职工防汛意识和抗洪抢险的应急能力、检验我厂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全厂整体防汛应急能力。2006年5月9日,举行了一次全厂防汛演习。演习内容包含了抢险队伍、车辆以及防汛物资调度、水库洪水调度、通讯故障应急处理、防汛设施故障应变处理、防水淹厂房措施预演等,现场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达到预期效果。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所取得成效

1、积极开展经济调度节水增发电量

今年,我厂大力开展水库经济优化调度,年初制订了节水增发电年度计划。日常调度中加强与省调的沟通联系与协调,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水能利用率。如:抬高三、四级水库发电运行水头;洪水期间梯级电站利用发电预腾库拦蓄梯级区间洪水,增发电量1480多万kwh;合理拦畜洪尾以增加一级水库蓄水量;根据来水和气象趋势一级高水位时小流量泄水补偿下游发电流量,多发电量1210万kWh;正常条件下,按满足梯级电站电力平衡和水量平衡条件下的全梯级日负荷最优分配,减少机组空载水量损失;合理安排检修项目,统一安排同一单元系统机、变、配项目,同一线路的检修和预试项目,避免重复停电检修等。使我厂今年的节水增发电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截至11月29日,完成发电量5.64亿kW.h,提前完成全年发电任务,1~10月,全厂节水增发电量9030.76万kWh,节水增发电率达20.58%。并创下日负荷历史最高记录。

2、加强联系、积极争取得地方支持,创造良好的防汛工作氛围。

今年我厂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交通、气象防汛部门的联系,多渠道地开展防汛工作。及时将我厂的防汛组织机构、防汛措施等抄送地方政府,与地方防汛办就防汛工作方面互相交流,听取地方政府部门对我厂防汛工作的要求,对我厂防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争取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在地方政府、防汛部门的协助下,解决了高头岭土坝排水凌体长期被附近居民破坏、一级库内新建围垦等问题。同时古田、屏南两县气象局签订气象服务合同,为水库防洪、经济调度提供气象服务。

四、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情况

2006年一级水库洪峰在600m3/s以上的洪水有4场,达到考核要求的洪水(洪峰流量≥800m3/s)有2场,一级大坝闸门操作34次,一级水库总泄洪量2.611亿m3。统计情况见(附表2)。

1、20060614#洪水调度情况:降雨主要是受低空切变线和冷空气天气的共同影响,流域以间歇性的阵雨和雷阵雨为主,过程雨量121mm。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流域的中南部,一级库实际入库洪峰出现在14日11时,流量达907m3/s,此时一级库水位较低,洪水全部拦蓄,库水位从367.65m升至371.61m。

2、20060619#洪水调度情况:本场洪水主要受西南较强暖湿气流和低层风速切变影响,流域从17日18时开始出现明显的连续降雨,至6月23日16时,流域平均过程降雨量达428mm,最大降雨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北部。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6月19日18:00古田溪流域发生今年最大洪峰2350m3/s(超五年一遇洪峰流量,四天洪量超50年一遇),6月20日18:10一级水库水位380.67m。开启示警流量。本常洪水级水库最大下泄流量为1326m3/s,错峰1024m3/s。

五、汛期灾害和修复

1、5月14日凌晨,二级大坝距坝址约600m处上坝公路被冲毁,长约15m混凝土路面断裂坍塌。已修复。

2、5月14日凌晨,一级生活区退管办大楼下山坡发生滑坡,造成山坡下浆砌块石挡墙中部被冲跨约110m长。正在进行工程修复设计

3、5月14日晚,一级电站#1大门至三叉岗进厂公路山体发生滑坡,阻断交通。已修复

4、一级电站至四米蝶阀道路塌方,造成坝区II回路一根电杆倾斜、全厂生活用水管路损坏。已修复。

5、6月21日,二级大坝下游右岸约300m2的边坡被冲塌。正在修复。

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六、经验总结

1、地方政府的态度是理顺周边防汛的关键。

水电厂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水电厂的防汛涉及到整个流域。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协助和理解,2006年我厂在古田防汛办的配合下,成功的制止了两处库内围垦行为,解决了高头岭土坝排水凌体屡着破坏问题。但由于当地政府对一级库内的梅洋电站态度模棱两可,使该事件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2、防汛工作动态跟踪检查方式卓有成效

水电厂防汛是一项长年累月、周而复始、不能怕麻烦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厂按照部门自查—厂部复查——部门整改——厂部动态跟踪检查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汛前在各部门自查汇报后安排全厂性防汛复查,根据检查情况下达整改通知书,汛期厂防汛办和监督部多次联手进行动态跟踪检查,并及时查出部分单位防汛材料不足、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责令马上整改。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一级电站发电流量卡脖子且预埋管道锈蚀严重

古田一级电站现有装机6台,装机容量66兆瓦,最大发电下泄流量为67.2m3/s,正常情况下一级电站满负荷时的发电流量仅够下游电站一半的发电用水,造成了一级电站日常发电用水偏小而洪水期又大量弃水的不正常现象。同时根据检测一级电站地下厂房预埋高压管道锈蚀相当严重,已无安全裕度,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尽快实施一级电站的扩建工程项目。

篇3

当泵站进水侧采用钢筋混凝土墙结构时,由于其工作环境条件容易出现各种裂缝,这些裂缝不但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泵站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其危害显而易见。因此,当出现施工缝渗水现象时,如何进行处理维护,是泵站相关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要谈谈泵站进水侧混凝土墙施工缝的处理方案。

1项目概况

某泵站工程位于珠三角中心地带,地形西北稍高、东南略低,是一片广阔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一,属于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堆积地貘。工程主要包括泵站进出水段、泵房、出水涵洞、防洪闸、管理楼等,其工程任务是排涝。场地高程2.5~4.5m,闸底-2.0.~1.5m,工程设计自排流量为23m3/s,安装有两台180Kw电排水泵,设计总抽排流量为5.36 m3/s。工程可以在外江水位低于内地地面高程时,依靠涵闸自排内涝,在外江水位较高时关闭涵闸闸门,依靠泵站抽排积水。泵站1.0m 高程的底板完成后,泵站施工分3 次浇筑。在高程4.3m 处施工缝出现渗水,即泵站两侧墙体第2 次浇筑与第2 次浇筑之间的施工缝位置。

2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案

2.1原因分析

2.1.1施工缝处理不到位

通过查阅施工日志及影像资料,泵(闸)室墙体分3次浇筑,第1次浇筑至高程3.7m,第2次浇筑前,该泵(闸)室检修间在高程6.10m处有现浇板,出于施工需要,人为在高程7.10m处留置了施工缝。浇筑之前,按照规范要求对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采用凿毛等方法,清除老混凝土表层的乳皮和松弱层,并冲洗干净清除积水,在临浇筑前,水平缝均匀铺1层厚20~30mm的水泥砂浆或同等级的富砂浆混凝土,但具体施工过程中,局部处理不到位,存在类似“冷缝”的贯穿缝。

2.1.2混凝土不密实

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对墙体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照规范要求,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1.50m时,应该采用溜管、串筒或其他缓降措施,深入底部充分振捣密实。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送压力较大,可能局部存在混凝土浆料冲击墙体两侧钢筋现象,导致砂与骨料分离,造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形成局部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局部离析现象,因此,在底部形成局部蜂窝和空鼓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烂根”现象。

2.2处理方案

此施工缝已形成渗水通道,是一条完整的通透缝,影响较大,须从外侧封闭并在内部灌浆处理,确保一次性成功。

2.2.1施工缝表面封闭

封闭施工缝表面,从而达到防止渗水和防止内部钢筋锈蚀的目的。刷涂的涂料为HK―G―2环氧灌浆材料,此材料抗老化、稳定性高、保护周期长,涂料可在大气、海水、淡水等介质中20多年保护期内,有效地阻止CO2、O2、H2O、Cl-等腐蚀因子,对混凝土自表面向内部渗透扩散,从而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继续碳化、Cl-继续渗透,钢筋不再发生电化学锈蚀反应,构件病害不再产生和发展;物理力学性能好,涂层密实度高;涂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该环氧灌浆材料分为A、B两组成分,本次刷涂采用的配比为5∶1。

2.2.2施工缝内灌浆

进水侧混凝土墙在内侧钻孔后埋设注浆嘴,采用200~300Pa的灌浆压力,灌入单组份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浆材。该灌缝浆材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遇水汽后会立即进行聚合反应,分散乳化并发泡膨胀,在缝内固结成弹性固结体,迅速堵塞裂缝及内部混凝土不密实部位,该浆材膨胀性大、韧性佳,无收缩。通过灌浆处理起到封闭裂缝、堵塞渗水通道的目的。

2.2.3墙面处理

灌浆完成待浆液稳定后,卸下注浆嘴,用水泥修补砂浆对注浆嘴部位进行修补。

3方案实施

3.1迎水面施工缝表面封闭

临水面施工缝表面利用磨光机套清洁球彻底清理干净,露出混凝土新鲜表面,在施工缝位置向上0.30m、向下0.20m混凝土表面,涂刷环氧厚浆涂料3度,每度刷涂间隔为12h。

3.2施工缝内灌浆

(1)表面清理。用磨光机套清洁球将施工缝混凝土表面粘附的泥砂、污垢等清理干净。

(2)安装注浆嘴。沿施工缝位置用冲击电钻打孔,孔径为14mm左右,间距为15cm,局部采用上、下两排的形式,上排孔深控制在15cm左右,下排孔深控制在10cm左右。钻孔完成后,安装注浆嘴,上排采用长约20cm注浆嘴,下排采用长约15cm注浆嘴。利用环压紧固的原理,在注浆嘴头部设有单向截止阀,可防止浆液在高压推挤下倒喷,尾部采用环压膨胀部分用橡胶套管,拧紧环压螺栓,压缩橡胶套管,可以使注浆嘴固定在注浆孔内。

(3)表面封闭。沿施工缝表面采用DZ专用树脂胶泥表面封闭,沿施工缝用油漆铲刀刮DZ专用树脂胶泥2遍,宽度20cm左右,厚度1~2mm,待树脂胶泥固化后采用与外墙一样的环氧灌浆材料再行刷涂。

(4)灌浆。利用高压灌浆机在200~300Pa的灌浆压力下灌入灌缝浆材,加压多次压力仍迅速跌落至100Pa的位置做上记号,采取二次灌浆。

3.3处理后施工缝表面处理

施工缝部位注浆处理结束,待浆液固化后,卸下注浆嘴,用磨光机将表面封闭材料打磨处理,用水泥修补砂浆对注浆嘴部位进行修补。

4几点启示与建议

对渗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该渗水施工缝在浇筑之前,如果做好相应处理,浇筑工序符合规范要求,是可以避免的。对类似中、小体积的水利工程构筑物的浇筑及施工缝留置与处理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整体性要求较高的构筑物,或者可预见的处于水下的构筑物尽量一次浇筑成功,避免出现隐患。

(2)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可铺水泥砂浆、小级配混凝土或强度等级的富砂浆混凝土,保证新混凝土与基岩或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

结合良好。

(3)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凿毛过程尽量采用人工凿毛方式,因商品混凝土采用的石子粒径较小,使用冲击类的机械进行凿毛会对已完成的部位造成损伤。

(4)现场浇筑的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0m,超过时,应采取缓降或其他措施,以防止骨料分离。

(5)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用振捣代替平仓。

(6)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避免欠振或过振。

(7)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间距,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

(8)振捣器宜垂直按顺序插入混凝土,如略有倾斜,则倾斜方向应保持一致,以免漏振,振捣时,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

(9)严禁振捣器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10)在预埋件特别是止水片、止浆片周围,应细心加强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插捣密实。

(11)浇筑第一层、卸料接触带和台阶边坡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5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泵室进水侧混凝土墙施工缝渗水情况,工程建设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通过对渗漏部位详细的观测和检查,严格遵守各关键工序、重点部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了解渗漏情况,分析其发生发生原因,使用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才能达到治理的预期目的,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篇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rubber dam opera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summarizes its daily operation of some common problem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based on this, put forward "method one two three four" rubber dam in the dail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Key words: rubber dam; operation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

橡胶坝坝顶可以溢流,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控制上游水位,广泛应用于灌溉、发电、航运、防洪、挡潮等行业和工程领域。随着橡胶坝工程日益增多,一些影响其运行管理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将基于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橡胶坝日常运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做一经验总结分享。

一、橡胶坝运行中的常见问题汇总及维护措施分享

金属遇河水或海水,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这会使闸阀锈蚀,针对这类问题,运行维护人员应每月进行一次定期保养、充塌坝试验和汛前洗井。具体保养内容包括抽掉排水闸阀井内积水,保持井内干燥,排水闸阀及其它机电设备用柴油清洗后涂抹黄油保护。

供排水管道出口易淤死,通常是因为河道内水流的冲刷,使冲刷物淤积于排水管口。我们要定期进行充塌坝试验或人工清理排水管道口有利于供水泵、供水管道及排水管道等畅通。

坝体的振动、坝与河床以及与两岸的摩擦,以及漂浮的各种垃圾、塌坝过流时的夹带物等都可能导致坝的摩损。这类问题首先在施工前期就要把地基做好,严把质量;坝袋施工过程中,使与坝袋直接接触的部位要尽量做光滑,平整,让摩擦力减少或降低。同时定期清理河道内垃圾、增设防护网等。

由火造成的损坏,主要的措施就是杜绝火源,通过张贴告示,配备合理的灭火器材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很重要的坝,要提供备用橡胶坝,以便在出现严重损坏时,能迅速替换。

由于气体分子或水分子可通过橡胶膜而逸出,使得无论坝安装的有多么好,都将渗漏掉一些气体或水,这种损失几乎是感觉不到的。再者交联、刺伤、管道联结缺陷以及紧固系统不严也可能引起损失。施工质量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漏损[1]。 对于橡胶坝漏损需反复充气(水)以维持坝内的压力。就平均情况而言,每个月应进行充气(水)以保持其内压。

根据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橡胶坝的使用寿命一般能达到15~25 年。在寿命使用期间,由于氧和臭氧引起断链和(或)聚合物的交联,这将对合成橡胶起到破坏作用并改变其网状结构。随着天然橡胶的老化,断链的作用会导致橡胶软化并粘着。大多数其他合成橡胶由于交联作用而变脆、变硬,而且,受热、紫外线以及诸如铜、钴和锰这些金属均会加速橡胶的氧化,应力也会加速橡胶坝的氧化。为延缓橡胶坝袋的老化,可以用氯丁橡胶改性涂层作为防老化涂层。其价格较低且附着力强,尤其是自硫化快,防老化效果好,适合于海口工程浅滩橡胶坝的维护。氯丁橡胶防老化层施工工序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清洗橡胶坝袋;

(2)用平钢锉和粗砂纸将需涂防老化层部位打磨成粗糙面并用汽油擦洗;

(3)用漆刷将配制好的涂料涂刷在已打磨干净的坝袋表面,先按顺水流方向涂刷一遍内层,当内层不沾手时,再按垂直水流方向涂两遍外层;施工过程不宜在雨天进行,涂层时用力均匀,不能出现偏刷、流挂或干拖等现象,当涂层未干时,不能碰击或踩踏坝袋

二、橡胶坝运行管理中的防振防磨措施

橡胶坝的运用经验表明,导致橡胶坝出事,除人为因素外,主要是坝袋振动引起的坝袋撕裂和磨损,因此,有必要对坝袋振动问题进行研究并予以解决。

根据有关橡胶坝振动的试验研究, 橡胶坝的振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坝顶溢流流量、下游水深、锚固形式、充胀高度及介质、水工布置、坝体跨度、内压比、波浪作用、水流流态、气候条件和坝袋本身的性能等。对运用中的橡胶坝,坝袋振动主要受过坝流量、下游水位和充胀高度的影响。橡胶坝工程能否充分发挥效益,运行管理是关键[1]。除橡胶坝设计施工方面减振措施外,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减振措施包括:

(1) 控制坝顶溢流量,使坝顶溢流水深控制在设计内压要求范围内(即以不超出设计内压比为控制条件) ,超过时及时塌坝泄洪。

(2) 调整下游水位,应尽可能提高到1/2 坝高以上运行,这样振动危害性小。

(3) 遇到大风浪作用于坝袋时,可适当调节降低坝高,减少坝前风浪吹程,达到减少浪高和浪压力目的。

(4) 改变坝袋内的内水压力,改变坝体自振频率,使其避开水流脉动的主频率,防止坝袋共振现象的发生。

(5) 加强运行观测。积累橡胶坝坝袋振动管理运行经验,总结控制坝袋振动的成功经验,避免人为造成的加大坝袋振动。

三、实际工程运行管理经验分享

根据笔者多年实际橡胶坝运行管理的经验,特总结出一套管理经验思想,即一个明确、二个信息、三个检查、四个观测,分享如下。

一个明确是指运行管理人员对橡胶坝工程设计意图,工程结构及原理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橡胶坝袋、土建工程、锚固结构、控制系统等方面。坝袋作为一种柔性薄壳结构,在充胀时承截着多方面的内压和外压,在这些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变化自由度较大,当坝顶溢流时对水流脉冲反应灵敏、易于产生振动。特别是坝袋内多种原因产生的气体,尤其是在上下游水位差较大时振动更为强烈[2]。同时对基础底板,上下游防冲防渗设施,边墙边翼护坡、锚固结构、设计范围内坝顶允许最大过流量,都要熟练掌握。为安全控制运行奠定基础。

两个信息是指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广泛采集水文水情雨情及气象信息,如一些山区,天气多变,雷电暴雨频繁,洪水陡涨陡落,河水中泥沙流量大,对坝袋冲刷磨损大,随洪水漂流的树木杂物等容易划破刺伤坝袋。因此必须提前注重,采集信息,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三个检查主要指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

①经常检查,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做到经常对橡胶坝工程机房(水泵、电器等设备)、充排水管道、超压溢流管阀门、充排水电机、电动阀门、压力监视器、河床淤积、上下游护坦、通讯设施等进行检查,检查周期每月至少一次。

②定期检查,每年汛前汛后对橡胶坝工程各部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机组设备保养调试,汛前着重检查工程岁修完成情况,是否达到岁修目的,能否满足防汛度汛要求[3]。汛后着重检查工程变化及坝袋磨损,有无泥沙塌压游积坝袋,锚固系统是否牢固等情况。尤其是洪水过后着重检查坝袋冲刷磨损和泥沙对坝袋的塌压情况,防止坝袋受损。及时清理坝袋及上下游的异物。

③特别检查,橡胶坝每当遇到特大洪水、暴雨、河道上游泥石流及强烈地震等特殊情况时,很容易使工程受损甚至破坏,严重影响工程运行安全,必须进行特别检查,着重检查主体工程有无损坏,并将工程损坏程度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上述三个检查将结果整理记录,若发现问题较大,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交检查报告。

四个观测主要是对坝袋、压力、水情水态以及水位/量/质的观测。

①坝袋观测:包括坝址上下游水位观测;坝袋变型和老化观测;汛期泄洪时观测漂浮物及沙石过坝情况;坝顶溢流时观测水流流态及坝袋振动情况,若振动过大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拉伤坝袋,同时做好相关地记录并存档。

②压力观测包括坝袋在充胀蓄水时,坝袋内承截强大的内压力,而挡水面随着水位的不断变化给坝袋传递了一定的外压力,此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信息波动较大,但这种波动都必须控制在设计压力内,否则应及时采取调节降压措施。

③水情水流形态观测则主要采用目测,着重监测溢流过坝对消能设施的影响。当发现旋涡、洄流、折冲水流、浪花翻涌等不良流态时,应及时调整坝高等措施予以消除。

④水位、流量、水质观测。因橡胶坝对于高度、坝顶过流流量等有严格的要求,水位、流量直接影响橡胶坝的运行安全,因此水位流量观测十分重要,是橡胶坝控制运行的依据。

总结与提示:

针对橡胶坝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运行管理人员必须勤维护勤保养,定期调试电动闸阀及电机绝缘试验。同时采取防潮排湿措施。校核机组同心度,清洗轴承加注黄油,确保机泵正常运转。另外,当上游来水量过大,橡胶坝坝袋出现烟斗状水袋时,因上下游水位差基本相等,自排系统不能发挥自排功能,可通过自流旁通管将烟斗内余水向机房集水井缓缓自流排放,然后通过集水井深井泵排向坝外,因集水井低于河床坝基,停泵自流时坝袋吸附力消除,坝袋相对放松,从而使烟斗内余水渗排出坝袋外,消除烟斗现象。

参考文献:

篇5

1. 前言

(1)自2000年黄委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的有关工作,于2000年4月一2002年9月选取了原阳河务局柳园、封丘河务局陈桥、济阳河务局曲堤河务段进行了早期的“管养分离”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验,2002年9月国务院《实施意见》实施后,黄委按照《实施意见》精神,结合黄河实际,积极开展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截止到2006年6月15日,黄委所属76个水管单位改革工作全面完成。自此,黄河水管体制变革完成,自明清以来延续了数百年的黄河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黄河水管体制改革后,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引入了合同管理、行政监督、监理等新的管理机制,工程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管、养一家,分离成管养两家,管养双方实行合同管理,并委托监理公司对维修养护监督,以便于发挥维修养护资金的效益,提高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水平。

(3)水管改革几年来,我们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基层水管单位激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部分年久失修、残缺不全的项目进行了整修,工程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尽管如此,也突显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4)下面着重讨论一下目前工程管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笔者建议。

2. 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不稳,权责不一,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水管体制改革是希望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由于黄河工程管理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在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依然存在问题,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还不稳固,权责不一。

(2)一方面是黄河上级管理部门在工程管理上尚未从划桨人变成掌舵手,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干涉较多,黄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建立。另一方面水管体制改革之后,引黄闸归供水分局管理,水管单位不再管理引黄闸,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较改革前有所削弱。同时由于引黄闸和堤防、险工等工程是连续的,而管理单位是不同的,因此在工程管理的衔接上不如改革前顺畅。

3. 黄河养护单位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符,缺乏竞争意识

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未实行投标制度,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任务由各单位相应维修养护公司承担,黄河维修养护企业间没有竞争,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黄河维修养护公司这种缺乏企业意识、竞争意识管理手段落后的维修养护企业将不能承担日益沉重的黄河工程维修养护任务,也将严重影响黄河水管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目的。

4. 水管单位运行经费不足,制约工程管理长效发展

水管体制改革后,尽管工程管理经费得到很大提高,但按照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往年的开支水平,水管单位经费缺口仍然较大,具体表现为在职人员管理经费不足、离退休人员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以及原单位挂账问题,。但是,改革后管理单位重点工作室工程管理和水行政职能,创收能力降低,创收范围缩小,弥补事业经费不足的难度增大,水管单位只能背着沉重的包袱超负荷运转。这些问题导致黄河水利工程社会公益性效益得不到足额补偿,制约着工程管理的发展。

5. 用人机制不灵活,基层水管单位人才结构不合理

5.1根据2002年机构改革要求,黄河管理单位部分人员由事业编制改为公务员编制,在管理上对公务员实行身份和岗位双重管理,形成了长期来的人才流动“单行道”,使得非公务员身份人员无法到公务员岗位,,对选拔干部和技术人才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制约了干部、人才的流动管理。

5.2受水管体制改革程序影响,黄河维修养护企业人员上岗是在水管单位及供水单位之后,维修养护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上都不合理,但由于上级对养护企业的编制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不得突破,养护企业急需的人才不能从社会上聘任,维修养护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3针对以上几个问题,通过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和思考,笔者在此浅略谈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1)首先,确保水管单位的工程管理主体地位,建立职责明确,权限清晰的管理体制。各省、市局工管部门为工程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应从“划桨”转变为“掌舵”,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管理主要业务指导、工作监督和协调;为领导决策和基层单位工程管理工作服务。水管单位是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是本单位工程管理及维修养护的“项目法人”,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的规定,对所辖工程的管理和养护负全责,主要职责包括:对水利工程进行资产、安全、运行管理及调度管理,负责管理标准、办法、制度的制定,与维修养护方签定内部维修养护合同,监督检查合同的执行,组织工程管理的定期及年度检查等。维修养护公司是维修养护任务的承担单位,对完成合同约定的工程维修养护任务负权责。

(2)其次,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现代企业养护管理制度。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现代维修养护公司,构建有效的法人管理接哦故,做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对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招投标制度,加强维修养护企业间竞争。在用人方面依法实行劳动合同制,允许养护公司自主招聘亟需的企业管理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在分配方面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指定和完善全面的额绩效考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3)再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黄河水管资金缺口问题。在国家财力有限,尚且不能给纯公益性黄河工程管理单位全额拨款的情况下,水管单位除了承担防洪、排涝等基本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综合经营活动能力来弥补经营缺口,只有强力推进综合经营事业,才能为治黄工作的发展提供满足事业运行发展的财力要求。因此,在新形势、新体制情况下,水管单位必须积极探新的经营方式方法,一是要依托现有收入项目,充分发挥自身水土资源优势,要做好淤背区土地规划、开发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水管单位人才优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持、劳务支持。三是要向政策要效益,只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认可,就要积极探索出一条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路子。

篇6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大坝、坝顶溢洪道、放空底孔、引水隧洞、进水口和发电厂房等组成,拦河大坝为混凝土拱坝,坝底高程148m,坝顶高程232.3m,坝高84.2m,正常蓄水位230m。

2 拱坝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拱坝布置与坝肩开挖

该工程上游的东西坑两水汇合后的峡谷只有1.5km长,峡谷两岸山顶高程由300m急剧下降至120m,对应于建造正常蓄水位230m 的大坝来说,可供布置坝轴线的范围只有峡谷上游500m,而在这段峡谷的中部两岸均有深切的冲沟。为免受冲沟影响,拱坝坝轴线只能布置在冲沟的上游(上坝轴线)或下游(下坝轴线)。上坝轴线两岸地形对称,可布置拱坝的区域较大,从地形上看十分理想,但地质勘探结果表明上坝轴线受横切区域性大断层F6的影响,两岸岩石风化层较深,拱坝工程量明显偏大,从经济上考虑不优越;下坝轴线右岸为一突出的小山包,由于小山包下游峡谷明显变宽,要使工程在经济上可行,就必须利用这个小山包作为拱座,从坝肩稳定角度考虑,由于小山包较单薄,右坝肩要尽量往上游靠,但靠近冲沟又会遇到卸荷岩体,这就造成可布置拱坝的区域较小,同时由于地形不对称,对拱坝的布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下坝轴线地质勘探结果表明左岸岩石风化深度浅,右岸岩石风化深度深,为了减少拱圈的不对称程度,在满足坝基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浅挖右坝肩。左岸拱端下游处平均嵌深约8m(5~12m),右岸拱端下游处平均嵌深20m(15~26m),大部分坝基置于微风化岩体上,少部分利用弱风化岩体。由于左岸山坡陡峭,如按拱端实施全径向开挖,则开挖方量很大,为了尽量减小开挖量,全部采用半径向开挖。右岸拱端布置在小山包的凸部,其上游靠近冲沟,大大减少了工程开挖量。由于右岸小山包山顶高程低于峡谷顶部,右坝肩高程218m 以上岩体属全风化岩体,不能作为坝基,将其开挖成一混凝土置换槽,做成人工地基。

2.2 拱坝体形优化设计

尽管坝址处河谷不对称,但由于河谷宽高比仅为1.5,仍是优良的建造拱坝地形,可设计成双曲薄拱坝。在水平拱圈设计上,坝体厚度设计成由拱冠向拱端逐渐加大,厚度变化指数取值为2.5。拱坝坝体应力对拱坝的封拱温度非常敏感,封拱温度取值越低,坝体应力相应越低,但过低的封拱温度不仅会造成制冷费用相应增加,还可能影响工期,应根据坝体准稳定温度场并适当超冷封拱来确定,拱坝的封拱温度见表1。

表1拱坝封拱温度

拱圈高程(m) 232 218 203 188 173 158 150

封拱温度(°) 20 18 17 16 15.5 15.5 15.5

由于拱坝坝址地形不对称,拱冠梁位置的确定对拱坝体形设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设计时将拱冠梁位置尽量靠近右岸,以尽可能缩小拱坝的不对称性。初步设计阶段时拱坝选用对数螺线拱坝,坝体体积为22.5万m3。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使用中国水科院拱坝体形优化设计系统ADASO,对单心圆、双心圆、三心圆、对数螺旋线、抛物线、椭圆和二次曲线等拱圈线型进行拱圈线型优选,确定拱坝最优拱圈线型是椭圆,坝体体积为20.5万m3,节省了2万m3。混凝土。

2.3 基础处理

拱坝坝基在天然状态下,坝肩有三个部位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位一是左坝肩高程160~180m范围,由于受高倾角侧滑面f4断层和缓倾角底滑面J3层间错动夹层组合作用,存在局部稳定问题;部位二是左坝肩高程198~218m范围,由于受高倾角侧滑面大裂隙 和缓倾角底滑面挤压夹层组合作用,存在局部稳定问题;部位三是右坝肩高程203―209m范围,由于受到高倾角侧滑面F16断层面和缓倾角底滑面软弱夹层组合作用,存在整体稳定问题。三个部位坝肩抗力体滑动均属双面滑移问题,按规范方法计算分析表明:在天然状态下,三部位滑移体在设计拱端推力作用下,均远远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3.25,需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实际施工时,对部位一范围内(左岸高程168―180m)的f4断层和J3层问错动夹层及左岸边坡卸荷松动带、大范围倒坡及倒悬大块危石,先采取混凝土贴坡,将边坡护住,然后对山体进行锚固灌浆,以提高抗力体的完整性;对部位二范围内(左坝肩高程198~218m)大裂隙 和挤压夹层,在高程208~218m 内将大裂隙全部挖除,并对大裂隙上盘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同时对高程208―232m拱端面布置间距1m 的锚筋,以增加拱端面的抗剪力;对部位三的工程处理措施为:在坝基面高程202―208.5m垂直坝基面挖一宽2.5m,高6.5m 的置换洞至F16断层,切断高程203―209m缓倾角软弱夹层。高程218~202m将断层带和断层影响带部分挖除(分别向上下游长7.5m,平均宽度约8m),然后回填混凝土,设计置换底面积119m (实际置换底面积197m ),设计置换侧面积466m 。经过加固后的坝肩,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可达到规范的要求。

从拱坝坝基处理的过程来看:对拱坝坝基,采用大规模混凝土护坡将卸荷松动带、大范围倒坡及倒悬大块危石包住,再通过灌浆和锚固,将不稳定的边坡和卸荷松动的岩体加固成为可利用的坝肩抗力体是可行的;利用传统的槽挖和洞挖将不能利用的岩体挖除后置换为混凝土是最简单有效的坝基处理方法。

3拱坝设计中的经验总结

3.1 设计地形和实际地形有差异情况下的体形调整

在该拱坝坝基开挖过程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设计地形与实际地形有较大的差异,设计阶段的拱坝体形在实际地形中,拱坝右岸坝顶拱端上游面已悬空,左岸拱端下游面大部分在卸荷岩体上。问题暴露后处理非常棘手,由于坝基已按开挖图基本完成,如按常规的处理方式,必须要再进行相当大量的开挖,坝基深挖后拱坝的跨度相应增大,坝体混凝土方量也会大量增加,工程投资必然较大幅度地超过概算,同时,也会延误工期。另外设计开挖工期是6个月,而开挖已进行了3个月,大量增加工程投资和延误工期是不能接受的。既然继续深挖已不现实,怎样才能使左右拱端均落在可利用基岩上而又不至于增加太大的工程量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首先,要对拱坝体形作出调整,希望能将拱坝左拱端向上游移动并且右拱端向下游移动,以分别避开左岸下游和右岸上游的卸荷岩体。运用中国水科院的拱坝应力分析及体形优化程序ADASO重新调整拱坝体形,但受坝体应力条件和坝体方量的限制,拱端的移动幅度尚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拱端所需移动方向的特点,在拱坝体形调整的基础上再将坝体整体沿逆时针方向旋转1.6°。即可勉强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施工实际调整后的坝体方量为21.2万m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方量比技施阶段的方量增加了2.0万m3。其中体形调整增加0.7万m3,坝基处理增加O.3万m3,边坡处理增加1.0万m3,与初设阶段相当,工程投资控制在概算之内,在设计上赢得了主动。

坝址地形是拱坝设计的基础,地形有误对拱坝设计和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有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工程的投资和延误工期,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慎之又慎。该拱坝在地形有误情况下,通过体形优化设计进行体形调整并通过体形刚体移动来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使工程投资控制在概算之内,对我国今后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另外,该拱坝对应坝址地形地质情况来说,坝基开挖量是较小的,可以说是拱坝浅嵌的典范。

3.2 高坝设计应尽量设置放空底孔

该拱坝在大坝中下部坝顶溢洪道中心线上设置1个底孔,用于放空水库检修上游坝面。放空底孔虽为检修大坝而设计,但实际应用更为广泛。另外,部分帷幕灌浆在渗透水作用下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利用放空底孔降低水位后,帷幕灌浆能达到设计要求。实践证明大坝设置放空底孔是必要的。

3.3 高度重视坝体横缝附近的混凝土质量

该拱坝坝体自右至左依次分为11个坝段,其中6~8 为溢流孔口坝段。为便于施工,横缝均采用铅直缝面。横缝间距以坝项拱圈中心线弧长控制在20m左右,缝面方向基本与坝顶拱圈中心正交。由于采用铅直的缝面,缝面与其他各层拱圈的法线方向有一交角,为防止可能造成缝面上出现不利的应力条件,该角控制在15°以内。在每条横缝及左岸高程128m 以上坝基和右岸高程143m 以上坝基上游侧距上游坝面30cm 处设一道铜止水,在铜止水下游侧设一道塑料止水。在每条横缝设置高度8~10m 的灌浆区,灌浆区内设球形键槽及灌浆系统,灌浆区周边用H651塑料片,在坝体达到封拱温度场后进行封拱灌浆。

篇7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基础,是整个道路工程重要的主体部分。路基处理一般是通过置换、夯实、排水固结、加筋和热力学等方法对路基进行加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满足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要求。路基施工流程包括场地清理、路堤填筑、路堑开挖、基层平层施工和路基土压实等,通过控制施工过程有效改善路基性能。

2 道路与桥梁路基处理的方法

2.1 加筋技术

加筋技术指的是在挡墙内或是在人工填土的路堤内,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钢条、钢带、尼龙绳、钢筋混凝土带等;或是将碎石桩、土锚或土钉、树根等打入边坡内。通过以上处理方式,降低路基沉降,提高路基的承载力,起到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作用。相关规范有《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和《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2.2 管桩加固法

国内桩基工程中出现了一种新桩型,就是现场灌注钢筋混凝土管桩。管桩通过大直径长螺旋现浇薄壁筒桩钻机和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机制成,其加固原理主要是通过结合土体与桩筒的内壁增加整桩和土体的摩阻力,提高单桩的承载力。这种处理技术具有成桩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应用广泛等特点。

2.3 塑料排水板加固法

塑料排水板加固法是指在不同深度的软土层中,用机械插入塑料排水板,然后对其施加预压荷载,使路基内的自由水能够通过塑料板渗入到砂垫层中,加固路基提高强度,进而提高路基整体承载力。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道路桥梁路基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加固法,尤其是在道路桥梁软土路基地段。该方法特点是加固效果较好,施工简单且技术成熟,造价低。此法多应用在水上工程中,且打设深度越来越深。

2.4 碎砂石桩加固

砂石桩加固法是指在软弱路基中采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成孔,在已经成孔的孔中灌入砂或碎石,使之形成大直径的密实的砂石桩体,主要有砂桩、碎石桩和砂石桩。砂石桩与同组成复合土层,作为基础下的持力层,可减小路基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砂石桩加固法主要适用于粉土、黏性土、松散砂土、素填土及杂填土路基地段。此加固法多年来被施工企业广泛应用,其技术越来越成熟。2.5 动力固结法

动力固结法是通过采用 9t~30t 的重锤在 9m~20m 落距下对路基实施锤击,给路基施以强大的冲击能,路基在形成动应力和冲击波时实现对路基的压密和振捣加固路基,减少沉降且改善路基的压缩性,使得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和强度有所提高,也称为强夯法。动力固结法原本适用于饱和黏性土路基,通过施工中的经验总结,研发了动力固结置换法,就是利用夯击能在路基中强力挤入碎石、矿渣等材料,使得在路基中能够形成碎石墩,通过与周围土体形成碎石墩复合地基,提高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和强度。

2.6 换填土加固法

换填土加固法主要是针对软弱土层的厚度不大的软弱土路基施工,一般软弱土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通过对其进行换填土,改善路基的性能,提高其整体承载力和强度。换填土加固法是指全部或部分挖去基础底面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然后将强度较大的砂(高炉干渣、灰土、素土、碎石、粉煤灰)或其它无侵蚀性、性能稳定的材料分层换填,并充分地压实,压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在道路桥梁软弱路基处理工程中应用广泛。

3 道路与桥梁路基施工的流程

3.1 场地清理场地清理主要包括路基清理范围内的树头、杂草、腐植土、树根、软土淤泥及垃圾等。分开存放表土以及其它挖掘材料,表土的清除一般是指清除能使植物继续生长的泥土,其清除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场地清理要根据工程师制订的图纸施工,对指定区域进行表土清理,合理存放,达到场地平整,方便施工。

3.2 路堤的填筑对于需要填筑的路基,必须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有计划地填筑路堤,并时刻注意土地的土质变化。一般是用自然土修筑路基,先试验分析自然土,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了解清楚之后再填筑路基。一般来说,土质的颗粒越细,回弹模量越低。因此,砂性土具有比较高的回弹模量,可防止不均匀沉降,是填筑路基较好的材料。在选择土的时候要先测量其最大干容重以及最佳含水量,根据土质条件进行路基施工,也便于检测路基填筑成品。力学性质不好的路基在其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水文及气候的影响,为保证路基的质量,可以通过采用石灰进行改良。在某些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一般需要掺加碎石、砂砾、炉渣等粒料。路基填筑按填土顺序分,主要有分层平铺和竖向填筑。分层平铺有利于压实,按规定根据不同用土进行分层次填筑,对工程效果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为了保证强度均匀,一般采用水平分层进行分层平铺。为保证不同土层厚度内强度的稳定性,同一层次的不同用土需要成斜面接搭。透水性差的用土需要排除积水来防止水害,一般用来在下层成双向横坡填筑。竖向填充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执行,在某些地面高差大,填土面积小的道路段,一般难以分层填筑,可以沿路中心线方向逐步向前深填,并且采用振动式或锤式夯击机压实。3.3 路堑的开挖路堑一般处于地壳表层的路堤边坡,在复杂的地质结构中,经过长时间的生成与演变自然形成的,其开挖场地一般暴露于大气中,施工过程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容易使路堤边坡发生变形,破坏作用很大。路堑的开挖需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来施工,被挖掘出来的土方一般被运往弃土地点,或者是运到路堤地段作填料。如果在路堑开挖过程中,遇到排水不良以及施工边坡太陡等问题,导致塌滑的可能性很大。对于这种情况,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边坡开挖线放线,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挖掘的深度来调整开挖线,并需要在挖掘的过程中做坡,根据路堑的纵向长度和深度进行施工。在开挖过程中尽可能根据土质条件和当地地形利用机械一次性做好边坡,减少人工的做坡量。

3.4 基层平整施工基层的平整施工需要对土质进行复测,符合要求后再用推土机摊平,复测长度一般取 50 米以上的路段最为合适。不同土质的基层,其平整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对于石灰稳定土的基层,一般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用平地机反复推进。如果在施工期间遇到雨季,为了便于路基排水应加大横坡 ;对于水泥土的基层,受到最终压实时间的限制,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强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在完成当天的施工后,需要检查碾压好的接头处平整度,并用直尺画上直线,然后用切割机切出立茬,将接缝处表面大粒径的石料剔除掉,并且补上细料。第二天施工时需要在已压好的路面上放熨平板,并将木板垫在熨平板和路面之间,取松铺厚度为其厚度,根据运来的混合料确定预热熨平板的温度,并保持一致,然后再布料施工。

4 结语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道路与桥梁路基施工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路基土的性质,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施工措施,确保道桥路基的稳定,提高道桥的质量。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