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7 22:52: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材科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15万元,完成年度的88.46%。
一、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招商引资
一是重点围绕绿色建材暨装配式建筑产业,全力实施精准招商。截止目前,河南六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苏州智能家居等2个项目已签约落地,正在进行手续办理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二是积极筹备国家工信部在区召开的“全国绿色建材高峰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河南日报》、《中国建材报》等进行了及时报道,扩大了产业集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项目建设
项目:钢构车间北半部正在进行屋面施工、地面硬化,开始设备安装;
优克玻璃项目:新增10条生产线中8条已投产;
项目:一期厂房已建成,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中电建钢构项目:搅拌楼正在安装,厂区道路、管网和厂房基础正在处理,设备已经订购;
安华建科:正进行厂房钢结构安装,搅拌楼即将建成,设备已订购;
安装公司和轨道公司项目:正在处理土建基础;
项目:环评报告专家评审会已开,待批,围墙正在圈建;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正在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投资300万元的排水管网工程正由铁路部门做设计;
二是投资2100万元的电力线路开闭所已完工,电力线路正在备料;
三是投资860万元的产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基本完成;
四是投资基础设施ppp项目已录入国家项目库,正与潜在社会资本方对接,为加快项目成功采购奠定基础。
(四)环境提升
一是对全区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筛查清理,共清运垃圾30多车;
二是做好违建拆除工作,目前已拆除25处3000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
三是联合交警、公路等单位对车辆沿路抛洒进行整治,处置30多起;
四是清除违法小广告30余处,拆除违法广告牌50个,治理店外经营和无证摊位60多处;
五是全天组织洒水车对道牙进行全面清洗,对施工场地扬尘治理情况进行不定时督查;
六是对汝安路等主干道原有绿化苗木进行养护;
七是积极督促企业做好厂区绿化,组织企业负责人到企业绿化现场观摩,对15家进度缓慢的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做好厂区绿化。
(五)安全环保
一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完成园区安全生产工贸行业普查,普查企业62家;
配合县应急管理局开展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的四大专项整治。二是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配合中央环保督查组汾渭平原强化督导组和省市县的环保督查、暗访等工作,深入企业做好环保设施运行、降尘、达标排放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资金短缺问题
近年来,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门槛提高,导致产业集聚区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建设资金短缺。建议: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环保问题
一是碳排放指标较少,导致入驻企业环评办理时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增加碳排放指标;
二是部分建材企业如国邦、强盛等四家陶瓷企业,已按环保要求完成治理达标,但仍要实行停产。建议:实行限产措施。
(三)土地闲置问题
尽管招商引资盘活了部分僵尸企业,但仍有个别企业因资金或涉案等原因出现土地闲置。建议:建立退出机制,在规定时间内能建则建,否则由政府收回闲置土地。
三、第四季度工作谋划
第四季度产业集聚区在实施一期7.86平方公里提质增效、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推进新增4平方公里的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发力产业招商
一是明确方向和思路,抓住重点,围绕以装配式建筑为引领的绿色建材产业开展重大项目、重点区域招商;
二是以区内现有企业为龙头,做好玻璃、陶瓷、装配式建筑、保温装饰材料等产业集聚;
三是做好市区企业退城入园前期工作;
四是做好5月初工信部在园区召开的“全国绿色建材工作座谈会”工作。
(二)强推重点项目建设
做好重点项目分包工作,服务项目建设,力争鸿路钢构项目一期6月底投产,项目5月底投产;
促进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2条生产线安装。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开始绿色建材产业园电力线路敷设工作;
二是做完成产业集聚区绿化提升工程的收尾工作;
1、确立招商引资指导思想,调整招商引资工作方式。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就明确指出:"以招商引资统揽经济工作"。我们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制定出今年招商引资的工作思路"狠抓一网一站,强化一个重心,突破两个方面"。即狠抓招商信息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站,强化引进高、精、尖、大项目这一重心,突破引进外资和出口创汇两个方面。以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式来看,从过去的传统的"守株待兔"招商方式走了出来,以现代信息网络,改善投资软环境和提高城市化功能,走出去以情招商,综合发挥、出击有力,使招商引资在形式上有了根本性改变。
2、广交朋友,以会招商。'2002成都·国际桃花节招商引资洽谈会取得圆满成功。此次盛会,以花为媒,广交朋友,着力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开展了项目推介宣传、项目洽谈、东郊企业调迁信息、项目签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就东郊调迁企业而言,我区招商局所有人员分头行动,走遍108个工厂,树立了国家级开发区对外良好形象。
3、走出去、请进来,项目洽谈与跟踪相结合。(2)主动走访重点跟踪东郊调迁企业。在去年走访了100余家东郊调迁企业的基础上,摸清情况,确定重点,今年又落实专人走访了国光、亚光、南光、宏明、虹波、中牧实业、成都药械厂、成都通德药业、成都电机厂、西南水泵厂、一汽四川专用汽车等十余家企业数十次。从而使国光、亚光、南光、三电、宏明等几家电子工业企业于今年桃花节期间成功落户开发区,有的已相继动工。
(3)走出去,有针对性的登门拜访上门招商。今年先后赴沈阳跟踪考察燃机调峰电站项目,赴深圳拜访深圳创司、深华新股份有限公司,赴厦门考察麦克奥迪中国总部。通过登门拜访项目业主,就项目在谈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沟通协商,推动了项目合作进程。
4、狠抓基础,渠道畅通,突出信息网络。(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获取招商信息。①与省招商局、省外经贸厅、省项目办、省贸促会、市国内经济合作局、市经委、市台办等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争取他们倾斜性支持和帮助,获取许多重要的项目信息,如通过市经委获取东郊企业调迁计划、吉利汽车项目及背投电视机整体生产项目等重要信息,并予跟踪了解,部分项目已有实质性进展;②拜访各大公司驻蓉机构以及市内大型企业。今年陆续收集了上百家市外大公司驻蓉机构的地址并分别拜访,建立联系,如斯达康公司、三井物业、立邦涂料、鲁能集团等,同时还对一些大公司的驻蓉机构进行了电话拜访,向这些公司积极宣传开发区的优势,介绍开发区的产业环境和优惠政策;③通过网上收集省外公司的通讯地址,向这些公司传真、电邮开发区的情况介绍。如宁波金帆集团(管件)、广东伟雄集团(电子产品)、大连大显集团(电子)、江苏悦达集团、顶新集团等。通过这些方式了解掌握了一些重要信息,如顶新集团准备在西部投资方便面、饮品生产基地,目前已与该公司老总取得了联系,正处于积极跟踪之中;④拜访各行业协会。如建材行业协会、电子行业协会等,与他们保持联系,了解这些行业内部的投资信息;⑤拜访了荷兰贸易委员会成都代表处、香港贸易发展局成都代表处、日中经济协会成都事务所、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成都代表处、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成都办事处等外国商务机构,与这些机构的首席代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千方百计收集资料,建立强大的信息库。
一、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监管工作
今年年初,我局针对市局下达的隐患排查工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隐患排查上报制度,将各个可能出现的隐患都列举出来,制成表格一目了然,下发给每个企业,要求企业对照表格开展自查自纠,并且一个季度报我局备案一次,在检查中,我们就针对企业自报的隐患开展检查,应该说在实际的工作中效果很好。
二、矿山企业监管工作
今年,我科对全市所有的矿山企业已做了两次以上的全面检查,共对矿山企业检查了76次,开据检查记录76份,开据整改指令书8份,开据整改复查10份,强制措施7份,立案移交执法大队三起,在日常检查中排查出省级挂牌督办整改企业一家,已于今年四月整改完毕。
今年我局的矿上企业监管工作主要是围绕矿山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年初在制定当年矿山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时,我局就提出按照“明标准、强责任、严监管、重落实”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矿山标准化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标准,就是要将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进行细化明确,让企业对自己需要做什么一目了然;强责任,就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真正担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监管,就是全面加强矿山企业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检查监督,促进矿山企业进一步提高本质安全;重落实,就是各项规程制度和标准化规范得到有效实施,积极消除各类事故安全隐患,矿山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努力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工作确保矿山企业不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力争达到矿山企业全年安全生产事故“零死亡”的目标。截至今日,我市的矿山企业今年未发生死亡事故。
2深入持久开展林业扶贫,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要向广大农民和林农提供科学技术;二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开展各项林业工程建设;三是加强县域特色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做大做强剑河县山苍子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花椒、油茶、猕猴桃、杨梅和板栗等特色经济作物,把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和非林木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四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短期工业原料林和非原材料林经济林建设,优化发展传统建材,发展林化工,积极开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培育1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项目,做到带动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使广大农民共享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3加强林业基础建设,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在新的时期里,剑河县巩固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仍然是以“治危兴林”为主导方向,以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为主要内容。一方面要加大实用技术的课题攻关及成果的推广应用,二方面要加大科技引进和改造的投入力度,科学经营林业生态资源;三是加大技术装备,建立完善的检测系统,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资源调查评估预测的科技含量。剑河县森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树种84科267属949种(包括变种、变型),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为县城的生态建设提供评实可靠的决策依据。林地是森林资源的根本,是发展林业生态物质基础,必须把林地管理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来抓。在土地、林木、林权流转上,必须完成贵州园方公司、贵州绿城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剑河县进行的林木、林地流转的林权变更登记,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林权改革力度,加大林木、林地流转的招商引资力度,使林业生态经营走上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要加强宣传增强林农对小班地块的保护和利用意识;要加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维护重点公益林经营者,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要对野生保护动植物挂牌保护;要抓好乡镇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
【Abstract】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e basic construction of schools, i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improving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existing problems. Hopefully, the teach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Key words】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management
高校教材是组织学生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学习知识与技能的主要依据,在教学中起到稳定学秩序、确定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教材的建设与管理在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至关重要。高校的教材建设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 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高等学校教材建设工作包括教材的选用和教材的编写两个部分,地方高校受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对高质量教材的选用与优秀教材的编写, 发挥教材建设在高校中应有的作用。
1 高校教材建设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地方高校的教材建设都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体系。为了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各个高校鼓励教师使用“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鼓励教师注重创新理念,强化教研统一,编写出较高水平且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目前在教材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材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对教材建设重视不够
对地方高校来说教材建设是弱项,因为地方高校一般地处国内二三线城市,受地域经济发展的限制较大,学校领导对教材建设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选用现成出版的教材就可以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意识到教材建设是对高校教学工作成果和水平的固化和体现,意识不到教材建设工作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由于对教材建设的这种不重视态度,和各种教学举措的导向,严重打击了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也导致了编写出的教材质量不高。
1.2 教材建设脱离教学改革
教材建设应该与教学改革相互支撑,依托教学改革才能使教材建设做的更好。一般来说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断改革,促使教材也会不断创新,以教材创新为基础才能促进教学改革取得实用性的成果,将教学改革成果反映在教材编写上,才能使教材编写质量提高,促进教材建设。地方院校大多都是教学型院校,其主要任务是为地方和行业进行人才培养,各地对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所以地方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应结合地方特色,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侧重点不同。这样,地方院校可以结合开设的特色课程和自身特色,进行教材编写,而这些恰恰是地方院校的优势。
1.3 教材重复建设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的三大要素是教材研究、教材选用和教材建设,教材选用和教材建设之间的关系更是密切相关,但是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处理好教材选用和教材建设之间的关系,促使教材建设工作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逻辑上教材选用是在教材建设之前,而材建设又是对教材选用的延续。如果有质量高的教材而不去选用,而是为了某种原因进行同类教材的再次编写,这不仅是对优秀教学成果的浪费,也是对教师投入的浪费,属于典型的重复建设。目前许多地方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是片面追求自编教材的编著率等原因,在本校某些非优势专业学科,甚至是在师资力量不强的条件下,仍然要立项编写,试图去编写出所谓的特色教材,使得一些优秀的教材不能进入课堂进行使用。
1.4 教材编写缺乏质量监控
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要经过选题、立项、实施和验收等几个步骤。一些地方院校由于在欠缺相关方面的制度,在教材做完立项论证工作后,对教材编写过程缺乏管理和监控。由于缺乏教材建设管理部门的检查和监督,致使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在编写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对审稿专家或教材使用者提出的反馈意见不够重视,以至于编写出的教材在知识的系统性、适用性、先进性、规范性等方面不尽完善,影响了教材编写质量。
2 地方高校教材建设措施
高校的教材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上述问题必须引起地方高校管理部门的重视,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教材建设。
2.1 建立教材建设领导机构
地方院校应该重视教材建设工作,成立专门的教材决策机构,又主管校长担任领导,教务处长、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及学科专家参与的校级的教材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与审定全校教材建设规划、年度教材建设立项等,并检查实施情况。研究学校教材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和政策;评定校优秀教材等工作。同时修订形成委员会工作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教材建设委员会的性质、组织原则和工作职能等。为了加强教材建设工作,各二级教学部门也应成立教材建设分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的教材建设工作。
2.2 完善教材建设规章制度
制度的完善对教材建设骑着保障作用,地方高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各自相应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这样可以促进教材建设工作的有序、规范化的进行。建立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明确教材建设的思路及目标;修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对教材立项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颁布《教材建设基金》,保证教材建设经费的合理运用;同时还要建立《优秀教材评选办法》,对教师编写出的优秀教材给予肯定及奖励,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编写教材当中,把自己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在教材中予以体现。这样地方高校就可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2.3 加强教材师资队伍建设
教材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材建设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高校的各级领导要重视教材编写人员的业务培训,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校进修、学术交流,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写作质量。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老中青结合的原则去成立编写团队,注重对教材团队的培育与建设,保障编写出高质量教材。在教材编写的队伍中,要包括学术造诣深厚、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业务基础扎实、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及思想活跃、具有朝气的青年教师,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编写团队。在实践教材的编写上,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极为重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和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践相应提高教材建设能力和教学水平。
2.4 建立高校与出版部门合作的教材建设新机制
地方高校的教材建设经费不足,学校可以探索一些教材建设的新机制。例如高校与出版社进行合作,高等学校负责教材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按照学校学科发展,结合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的教材规划,管理部门对立项评审及过程监控;出版社负责挖掘高校出版潜力,关注科技动态、社会发展趋势,深入市场研究和高校调查,以新的思路,提出出版计划,提高教材的教学适应性,并资助出版经费,保证教材编写质量,确保优秀教材出版。
2.5 建立教材评价制度
教材评价是促进教材建设的有效手段。各高校应定期开展教材评价工作,建立完整的信息反馈制度,使教材质量评价工作制度化。地方院校的教材评价工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得到落实:(1)结合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体系对本校的教材进行自评,找出差距进行建设;(2)制定科学、合理、便于量化的评价指标。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课程建立不同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同版本的同类教材建立不同的教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每个体系都要可操作性强;(3)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行教材的网上评价、计算机统计分析。参与评价人员应多元化,包含专家、同行、任课教师和学生,使教材在质量评价时也更加客观和全面。对教材进行不断评价,促进建材建设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3 结束语
通过对地方高校教材建设工作的研究,总结出地方高校在教材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特点,及自身教材管理工作经验,对教材建设工作的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但随着以后的发展,教材建设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及时调整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秀玲,黄淑坚.地方高校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9:60-62.
一、税收专项检查组织开展情况
××县国家税务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题召开了执法检查工作会议,并成立了以纪检长**为组长,法规科、征管科、监察室、税政科、稽查局等部门参加的税收执法检查小组。要求总结以往经验、统一执法检查标准,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执法检查规则》有关规定和现行税收执法、征管内容和税收综合征管软件运行要求,充分运用各种税收征管资料和现有的信息平台进行分析评估,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工作。
检查工作先由各部门开展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写出自查情况书面报告县局组织检查组进行检查核实的方式进行。检查工作时间安排:9月份开始,11月结束。其中,9月11号至9月20号为各部门自查阶段;9月21号至9月30号为县局检查组检查核实阶段;10月份总结整改阶段。
二、检查情况
新所得税法及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县国家税务局严格执行所得税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没有擅自扩大或缩小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新企业所得税法各项政策,举办了新企业所得税法培训,使税务干部及纳税人及时掌握税收政策的变化,了解新企业所得税税法,掌握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与财务会计制度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遵守和运用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纳税,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一)我县目前享受减免所得税企业8户,1户(××县农村信用社)贫困县信用社减免;2户(××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县美森木业有限公司)省外来滇投资企业减免;1户(××县闽宏水电有限责任公司)西部大开发减免1户(××县欣晋有限责任公司)福利生产企业减免、3户(××县万山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县豪源有限公司、××县嘉诚工贸有限公司)新办非公有制企业减免。这8户企业都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及按相关规定实施减免审批符合税法关于实体与程序的各项规定。
(二)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金融企业呆账损失扣除我县在**年至**年6月期间各金融企业未上报过财产损失,没有审批过资产损失项目。
(三)根据通知精神及我县实际情况,今年我县将石油石化行业、烟草业、供发电和大型连锁超市等行业作为我县行业管理的重点检查行业。我县共有石油石化零售企业18户,主要管理方法为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其中两户为预征决算企业。烟草零售企业1户,属预征决算企业。我局辖区没有大型连锁超市通过检查无违规现象。欠税率情况今年上半未发生欠税,本期末欠税额为零,欠税增减率为零。滞纳金加收率情况上半年累计应加收滞纳金74户,已加收74户,其中车辆购置税纳税户64、增值税纳税人10户(含纳税人自查补税加收6户),加收率100%。应加收滞纳金6,107.41元,已加收滞纳金6,107.41元,其中增值税2,067.92元、车辆购置税加收4,039.49元,加收率100%,入库率100%。
(四)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是否规范。包括是否有真实货物或劳务交易,开具的数量和金额是否属实;申请代开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有规范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税法有特殊规定的除外);是否存在小规模纳税人为他人申请代开或买卖**的问题;是否按照法定征收率征收了增值税;是否存在税务机关违规收取代开费用的问题;是否存在税务机关违规虚设小规模纳税人,用于代开增值税专用**的问题等。我局主要对我县各硅厂代开硅石、木炭进行检查没有存在税务机关违规虚设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存在税务机关违规收取代开费用的情况;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小规模纳税人都有规范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代开专票的小规模纳税人都是国税局征管软件中的纳税登记户;所代开专票的税款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征收率征收税款。
年,上级下达我办招商引资任务45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975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16.8%。区支洽会下达我办签约任务5000万元,实际完成签约项目2个,总投资金额达6000万元,占任务的120%。
二、主要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具体抓,组建招商队伍,参加区政府组织的培训,实行“定岗、定员、定责”的“三定”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利用现有资源,强力招商引资。广辟招商渠道,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各级出台的优惠政策,形成全民招商。
(1)充分发挥街道的地理优势。通过整合,形成特色产业街。观音岩小汽车销售一条街、牌楼瓷砖销售一条街、沙龙路装修建材一条街、王牌路火锅一条街。因有特色,故对客商投资有定向性,也更有吸引力。
(2)利用城郊结合部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我办位于主城边缘,是城市发展的必经空间。因此,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理想之地;有国成、寰泰、兴茂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入住我办辖区开发,强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在盘活存量资产上狠下功夫,过去开发出来的闲置房屋、闲置的电力设施,做到心中有数,笔笔可目,使投资者们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投资的好地方。如:福建来的龙传人制衣有限公司、达州来的闰昊物资有限公司、重庆主城区来的重客隆商贸有限公司和灯玛特灯饰公司等一批工业、商贸业在辖区内相继落户,为我办的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宣传发动,形成全民招商氛围。年初,街道主要领导在全办职工、村、居社区干部的动员大会上,反复强调:“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如经济不发展,一切皆是空谈。通过宣传发动,形成人人为招商着想,人人为招商出力,形成全民招商氛围。
(四)为投资者破解难题,当好娘家人。今年三月份,外来企业重客隆到辖区袁家墩社区落户,办起了大型超市,运行到六、七月份时,无法满足炎热的夏天用电,找国家大电网申请增容,需资金40余万元,企业考虑不划算,找到当地政府,我办迅即派员协调,最后仅花两万多元就解决用电,使企业感激不尽。再如:重庆润昊物资有限公司在办理营业执照核名称时,开着车跑了好几趟都未核准,找上我办,仅在一天的时间里核准名称,即时办回营业执照,从而赢得信任。工业项目龙传人制衣有限公司落户我办后,环保手续、消防、水、电、气都逐一给予落实。
(五)建立首问责任制。主动问候,热情接待,认真办理,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落到实处。如果发现一例违规者,将纳入周清月结表上,年底考核,奖罚兑现。
(六)建立几个平台,高效便捷招商
(1)办事平台。成立招商分队,给投资者排忧解难。如选址、搭电、供水、供气、办营业执照、国税、地税、质监局办代码证等,进行全程服务。做到哪里需要,哪里就有热心工作人员服务于企业。
(2)法律服务平台。经济科配备了具有律师资格的人员为各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如:经济往来中政策法律掌握不准的,及时咨询服务。经营过程中的经济纠纷,及时参与调处,给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3)搭建信息平台。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干部、企业负责人,派出所、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电话,制成电话簿。一是企业有什么困难方便联系;二是企业家在外面有好的招商信息,及时反馈给办事处。形成信息灵通、信息共享。
三、招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的干部对招商引资工作方法简单,思维不宽,两眼只局限于圈圈内,没有博怀看待事物。
(二)少数干部主人翁意识差,还有待加强。
四、来年的工作打算
区委、区府提出500亿万州的宏伟蓝图,牌楼的目标是50亿。只有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将牌楼打造成“实力牌楼、魅力牌楼、宜居牌楼”;要实现这一愿望,来年招商引资工作构思如下: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我们围绕培育大市场、打造特色街、建好都市园、发展三大片。
二是以商业特色街吸引更多商家。
三是利用都市工业园,围绕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招
商。
3、扣住三项重点,即编制发展现代物流规划,加快汽车货运业发展,加大物流招商引资,力争年内出台可操作性的发展现代物流规划、汽车货运业企业新增30家,规模以上货运企业达到15家以上,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来鹰建设物流基地。
4、构建物流四大体系
一是金融服务体系。即面向市场加强信贷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引导金融机构对前景好的物流企业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有效解决物流企业资金难;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商品;加强金融信用企业评定工作,加大物流企业授信力度,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物流企业经营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为物流企业融资提供服务。
二是信息网络体系。加强宣传、示范、培训工作,提高物流信息化意识;根据物流市场需求,探索集信息、网上交易、电子结算、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
三是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标准化法》、《质量法》、《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物流企业诚信守法经营,营造和谐的发展现代物流的环境。
四是口岸服务体系。通过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政策咨询等形式,在省进出口营销企业的每年举行1—2次口岸政策和通关知识宣传活动,年内举办1—2期报关、报检、外贷及船代物流业务培训班,积极扶持物流中介组织,帮助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报关、报检、出口退税等进出口业务,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5、建设五大工程
汽车交易市场:在市工业园区附近选址建设集交易、展示和办证、检测、稽征等业务以及信贷、保险配套相关服务等体系的中心城区汽车交易市场;
汽配服务市场:在龙虎山大道延伸附近,择地建设集配送、仓储、停车、零担发运、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心城区汽车货运配载中心;
城市生活物资配送中心:在南站整合现有仓储资源,重新规划建设以仓储和配送为载体的中心城区生活用品配送中心,逐步成为地区内多专业市场的集中资源地,更好地凸显各专业市场的批发、交易、展示功能;
物流信息中心:依托现有*物流网站设施,规划并建设能与企业客户相对接的中心城区物流信息中心,先行对汽车货运配载中心进行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平台进行规划建设并运行;
家装建材市场:在南站兴建家具、服装、建材市场。
根据以上目标任务与工作思路,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落实:
(一)以无水港项目建设为龙头,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1、全面启动物流发展规划编制,加大对外招商力度。
无水港,作为我市与*港集团合作建设的重点项目,将对我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坚持以无水港为依托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其主要功能是使港口物流在完成传统作业的基础上,将港口功能延伸到内陆,进一步开展货物分拣、加工、包装、报检、报关、集疏港等业务,发展进出口增值服务,形成一个开放型、互通型的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为了提升现有市场的发展水平,需要以现代物流园区的标准来提升,整合现有市场的各种资源。目前,首先应启动的工作是要构建液体化工物流信息系统,将储运、交易、配送等信息实现网上交换,共享信息资源。
2、规划建设城市物流中心,力争在2011年底前产生形象性效果,形成进驻企业规模。
城市物流中心通过一期项目开发,努力形成以涉运部门联合服务对接,配套仓储设施、电子商务网络为依托,建立与商流、信息流、物流相配套的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增强配送服务即时性、时效性、准确性,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现代仓储为基地,按现代物流的要求,统盘规划建设综合性、专业性物流仓储,形成仓储基地;以标准服务为品牌,对进驻的物流企业积极实施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塑造*现代物流企业的新形象。
3、完成南站物流配送中心的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内启动建设。
南站物流配送中心是以320国道与龙虎山大道延伸为主选址,在家电五金、汽摩配件、汽车贸易交易、建材市场、农副产品市场进行多式联运,并以生产资料时效性区域运送和市域配送为主的物流中心。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明年要继续深入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10年内启动建设。
5、加快集装箱堆场建设,以适应无水港集装箱吞吐量迅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集装箱堆场流量的调查,我市集装箱堆场企业除铁路南站和*物流外,几乎是个空白,且铁路南站的设施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地表现在平均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发展水平低等。就集装箱堆场面积而言,若不加快建设,2年之内难以满足我市第七类固废铜原料集装箱吞吐发展的要求。但要实现在201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万至9万标箱的要求,集装箱堆场设施建设时不我待。因此,计划在铜循环基地择址规划建设500以上的集装箱配送中心,以同时解决总量上的不足和空间布局上的需要。
(二)抓好物流发展规划。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地方财政安排一点、物物企业资助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启动编制物流发展规划,力争2010年一季度邀请国家发改委、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来鹰帮助我们制定“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争取2010年5月完成编制工作。
(三)完善物流支撑体系,进一步优化物流发展环境。
物流支撑体系,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和人才等其它一些支撑条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市里已经明确,今后五年要积极实施第三轮大交通建设。除此之外,今年主要是要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实施现代物流人才工程和适时组建物流行业协会。
1、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根据我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现代物流总体发展思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应以提供国际物流信息为重点,涵盖公路、铁路、水运等物流基本实现环节的货物运输供求信息和为广大中小物流需求和供给企业服务的信息即时交换等。今年,一是要按照第三次领导小组会议原则通过的组建方案和审议意见,组建和启用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即能为“大通关”一站式服务提供软件平台,又能为*成为华东物流枢纽提供基础平台;二是依托无水港,建设货运交通信息平台,并与省货运交通信息平台以及*、*、*、南京、*等大中城市货运信息网相连,减少车辆的空载率;三是要拓展物流信息平台的增值服务功能,鼓励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对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增值服务,为广大中小物流需求和供给企业服务,鼓励外贸企业依托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进口业务与单证处理结合起来。
2、着眼未来推行现代物流人才工程。
高素质人才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针对我市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从明年起,在全市开展《岗位资格证书》认证制度,将分期分批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力争通过3—5年努力,培养造就10名左右具有国际视野、精通物流理论与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现代物流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造就50名左右熟悉国际惯例,熟悉现代物流理论和业务,懂经营、善管理的现代物流中级人才,培养造就100名左右熟悉物流业操作流程、动手能力强的现代物流初级人才。
3、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用。
根据国内外现代物流的发展经验,物流行业协会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物流企业类型众多,今年我市已成立了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现代物流的推进和组织力度,完善管理机制,要充分利用物流行业协会这个组织作用,进一步明确物流行业协会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的有序发展。
(四)推进物流企业主体的培育工作。
一是按照“引进一批”的要求,利用省洽会和闽浙赣十三市物流经济合作协作会为契机,加大物流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物流公司来鹰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也要从政策和管理创新的角度,积极探索适应园区发展需要的招商引资方式。一方面,以大型具有国际、国内网络化物流服务能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为主要招商引资对象,在*作为我国优先开放物流服务市场为背景,为园区招商引资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另一方面,对现有大型物流企业(如运输、仓储等),在土地置换等政策的配合下,为其进入园区铺平道路,使园区成为传统企业转型的平台。
无论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职工,还是已经在具体岗位上工作的人员,都可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所从事的岗位与本人所学专业不对口,或者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岗位。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主动调整个人的心态,在本职岗位上更好的进行工作呢?
结合我的工作和体会,我个人认为首先需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现实生活中,社会分工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岗位都需要具体的人员去工作。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可能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在思想上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我是2000年大学毕业同年分配到市质检所工作。在质检所五年的工作中,我更换了五个不同的岗位,食品室、化工室、精密仪器室、办公室、建材监督科,在每个岗位的变换过程中,我都经历了不同的思想体验。从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来看,从事检验工作是自己的专业,并且在从事检验工作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开拓了食品及化工的多个检验检测新领域。在精密仪器室的工作中,从没有一个检验设备和检验项目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市场,考察设备,调试安装,配制标准试剂,反复实验等过程,不断完善了所里的微量及痕量检测手段, 2002年精密仪器室所有检验项目顺利通过了省局计量认证和审查验收,__市无公害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也在精密仪器室的基础上正式揭牌成立,我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担任了食品化工室的副主任,并被评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这些工作对于我自己来说基本上是一直在延续我大学的专业,让我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但是,社会分工是客观存在的,面临环境的改变,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2004年,我从食品化工检验室调到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在大学学习和工作后从事检验工作7年多的时间,已经习惯了和试剂仪器设备打交道。而办公室的工作又是琐碎复杂的,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面临工作环境的巨大改变,我也曾经彷徨过,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已经熟悉的专业而去做一项自己很陌生的工作,但是做为单位的一员,要按照领导的总体要求,到组织需要的地方去,主动去干好每一项工作。因此,我没有因为自己专业的不对口而为自己开脱,也没有怨天尤人,萎靡不振,而是认识到只有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在的工作,自身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只有怀着一颗敬业的心,才会把工作干实干好。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写作的技巧,坚持不断的练习,积累写作经验,经过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从开始被领导撕碎的材料,到起草所内的各类讲话和文件。在工作中用心体会,摸索学习,多看多听,注意领导的一言一行和为人处事的办法,对照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把各项事情想细想全,并且做在前面。从一味的按照客观检验数据说话,到上下协调组织各项大型的活动,经过努力,我连续两年被评为市局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在全省食品实验室的验收现场会和全市名优产品展览会组织中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工作中,我也慢慢开始熟悉并且喜欢上了办公室的工作。说实话,现在回想起来,放弃检验检测的各项技术本领,确实感觉有点遗憾,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在新的岗位上锻炼了自己,在新的环境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其次,要做到爱一行精一行,真正的干好本职工作并取得成绩,仅仅靠敬业是不够的,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每一项工作,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认真去工作,才会发现其中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只有把本职工作干好了,个人能力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2005年,根据所里的要求,刚刚适应了办公室各项工作的我,被调到建材监督科负责监督抽样工作,同样面临环境的改变和角色的转变,从一个后勤管理人员直接到了工作的一线,如何让自己的科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如何协调各企业的社会关系,成了我新的课题,业务工作的特点和后勤科室有很大的不同,需要直接和企业的负责人打交道,被拒之门外是常有的事情,只有认真细致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才能把工作做下去,我和同志们一起下企业到基层,经常在县里一呆就是半个月,困了累了就在车上休息,当时,所里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是从一个舞文弄墨的笔杆子,成了扛砖钻窑的工人。记得有一次在齐河的预制板厂,企业负责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以没有工人为理由拒绝进行试压实验,为了开展工作,我和同志们毅然决定自己动手搬运砖头进行水泥板的试压现场检验,在37度的高温下,整整了搬了一下午,终于赢得了企业负责人的理解和认可。经过我和同志们的努力,建材科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并且在工作中,我接触到了社会不同的层面,增强了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工作的一线体会到了质监工作的艰辛,这些是绝对坐到办公室里无法体会的到的。
1、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对政研工作需求更强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手段更为便捷,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党委决策面临的变量之多、层面之广、信息量之大、选择性之复杂,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政研工作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为党委提供更多、更好、更敏捷、更准确的决策服务。
2、又快又好跨越发展急需政研服务的课题更多。我局第五次党代会已经规划了广元电力的“1465”工程。而随着广元“工业强市”、“旅游兴市”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市将逐步建成以铝产业为龙头的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形成能源、纺织、建材、医药等七大支柱产业。工业的高速发展将对电力产生巨大的需求,广元电力发展面临新机遇,深层次矛盾逐步凸显,现实问题互相交织。党委决策已经进入“精细化时代”,必须综合考虑不同方面、各个环节的相关因素,统筹兼顾不同领域,各类主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置纷繁复杂的诸多矛盾。与之相适应,政研工作服务决策的课题更多,涉及的范围更广。
3、科学决策对政研决策服务的要求更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引入,随着“精细化管理”时代的来临,企业党委的决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政研机构的要求和对政研人员的要求也在无形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领导考虑得越深入、越超前,掌握的资料情况越多,政研工作要为之服务,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根据几年来的工作,我认为搞好政研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搞好政研工作必须坚持以研究为中心。我认为,依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加强研究,是企业政研会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广泛开展研究,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坚持开展研究,工作才能出成果、上水平,政研会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搞好政研工作必须围绕和服务于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大局。企业政研会是党委的参谋和助手。政研工作只有围绕总厂工作重点开展自己的工作,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围绕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结合职工思想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积极做好调查研究,拿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政研会才能有为有位,政研工作才能有声有色。
3、搞好政研工作必须突出群众性的特点。政研会是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政研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只有突出群众性,政研工作才能具有广泛性。只有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吸引企业各方面的人员参加研究,政研工作才能增强活力。只有对各基层单位研究的新成果,尽量提供的机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进行大力宣传,政研会才能取得企业领导和职工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不断增强活力和威力。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企业要保持良好稳定持续的发展,对政研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那么今后一段时期我局政研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是什么?我认为,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突出“一个中心”。要突出为党委提供优质高效的决策服务这个中心。一是要学会站在党委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紧扣全局发展目标和各个阶段性的工作重心,按照全局性、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原则精心筛选调研课题,即使摸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二是要注意点面结合,捕捉闪光点,剖析疑难点,寻找着力点,及时发现典型,认真总结典型经验,以典型引路,推进党委重要决策的贯彻执行。三是深入基层、深入社会各阶层群众,及时了解、捕捉重要社情民意,提供给党委参考。
——规模工业总产值略有提升。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7亿元,与年初区下达预期目标相比,超额完成5%,与去年同期(6.47元)相比,增加3%,顺利完成了规模工业总产值的目标。
——规模工业增加值持续增加。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9552万元,与年初预期目标(26500万元)相比,增加49.2%。
——规模工业利税快速增长。完成规模工业利税814万元,与去年同期(350万元)相比,同比增长132.6%,远远超过市区下达的20%的增幅目标。
——规模企业稳步发展。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总数达12家(其中20__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9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家规模企业(其中20__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增加也是1家),其中亿元以上产值达4家,同比增加1家。
——规模工业产销率稳中有升。规模工业产销率98.07%,同比增长0.66个百分点,高出全区上半年产销率均值0.69个百分点,比市下达的产销率高出0.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58%,
——招商引资成就喜人。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9个,协议投资金额6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额2.3亿元,招商引资完成区下达任务(2.2亿元)的103%,其中工业项目占招商引资总投资额的100%。
二、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亮点
从20__年以来,我区为实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工业发展战略,创办乡镇工业集中区。三年来,我镇以推动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工作亮点纷呈。
(一)实现年度工业总产值翻番,为全区实现跨越崛起作出新贡献。我镇工业总产值从创建工业集中区前的不足20__万元,发展到____年的2.75亿元,____年的6.4亿元,直至今年的近7个亿元。三年跨了三大步,其增幅每年都大大超过了全区平均增幅,为区委区政府实现跨越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培植培育规模工业企业,为壮大全区规模企业群体增添了新活力。____年,规模以上企业9家,超20__万元的9家,超亿元企业4家。在全区规模企业总数中占了很大比重,在建设工业集中区的乡镇中位次靠前,是全区规模企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有企业产销两旺,利税稳定提高,为市区两级财政增收培植新源泉。工业企业为财政增收从几百万元增加到几千万元,尤其是三家羽绒企业的稳定经营和产销两旺为区镇两级财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提升服务水平,为推进政府服务工业经济能力进行了新探索。
1、成立专门班子,加强政府对工业经济工作的管理和服务。镇成立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组,由2名党政班子领导和7名工作人员组成。及时调整工业集中区指挥部和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明确职责分工、办事章程和工作人员“十不准”等制度。
2、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和学习政府抓经济工作的能力。当今时代,衡量一级政府职能发挥,已从过去的农业税收、农业生产、计划生育和社会稳定,逐步过渡到除此以外的重点抓工业经济为主的引领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上来,服务经济工作的能力已成为新时期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我们完成了工业集中区百余亩征地和拆迁安置任务。完成了工业集中区安置房建设。完成了集中区内的交通、绿化、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电力线路架设任务。
3、切实探索工业企业管理规范化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企业台账,建立工业经济及招商引资资料库。每个企业建立一个档案库,内容包括从项目批准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的内容,有项目建设书和可行性报告、投资意向性协议书、发改委批准文件、规划勘察定界图、规划设计图、项目效果图、 工商企业执照、企业法人执照、法人代码证书、消防、环评批复和验收文件、企业报表、简介、主要内设机构、管理层、主要部门人事框架、通讯方式、用工合同等。
三、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招商引资为引领,开头发展工业经济的源头活水
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是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年初,镇组织了两次大型活动,一次是____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新春团拜会,一次是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新春联谊会,充分发挥我镇的人脉资源和商脉资源扩大招商渠道。主要领导主动与市区发改委、环保局、招商局、经信委等部门联系,积极寻找和考察项目信息,先后十二次到北京、上海、江浙等地考察招商,全年共开展招商引资洽谈三十余次,从中选定考察项目二十余个,签订招商引资意向性协议十二份,最终落实招商项目9个。
(二)凭借工业集中区依托,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高起点规划我镇工业集中区,按总体规划,以集镇为中心,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内设四纵四横主干道,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目前已建成主干道二条,在建主干道一条。按照成熟一块、配套一块、完善一块的思路,今年投入3900万元,实施了集中区安置房建设和道路建设。建成工业集中区主干道1100米,园区支干道450米,新建、改建高压输电线路880米,新建自来水管道660米,美化绿化道路3100米,平整土地550亩。
三年来,镇财政共投资6000余万元,修建道路3500米,新建、改建输电线路9480米,新建自来水管道6500米,绿化面积290亩,安置房11幢。
截至目前,入驻工业项目强盛集团、阳光建材、振宇轻纺、科耐德电气、4家企业,工业集中区内还有已建和在建的为工业项目有安瑞建材有限公司整体搬迁、登立达铸造,都将于明年正式投产。
(三)强化建设生产调度,努力实现速度和效益双丰收
在抓工业经济工作中,我镇不仅立足于服务,还立足于强化项目施工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双调度。在建设进度调度方面,既有会议定期调度,也有个别现场调度,既有对建设业主调度、也有对施工单位调度,既有对配套工程、道路、水电工程的调度、也有物权在上的通讯,广播电视等部门的会商。事实上,这些调度既是给项目建设单位施压,也是自我加压,都是为了让落地项目尽快投产达产,产生效益。
这些举措充分的挖掘了企业的产能,实现了增产能、增效益,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四、存在的不足
1、经济总量不大,投资结构不够优化。深加工项目少,在引进尖、高、外项目上没有新的突破。
2、企业受银行投入影响大,融资困难,使得企业货款难,融资渠道少。
3、引进项目存在质量不高,实力不强,规模不大的问题。
五、今后工作思路
1、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壮大工业经济规模,打造产业集群,培大育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扶优扶强政策和成长型企业培育政策的激励作用,有步骤、有计划地扶持一批重点工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推动一批产业走特色化、高端化的发展之路。
2、着力构建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落实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制度,挂钩帮扶,落实包保责任,为企业提供信息,解决突出问题,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落实服务措施,为企业用地、供电、信贷提供优质服务。
在傅铁钢如数家珍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通辽市位于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始建于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原为哲里木盟,1999年撤盟设市,辖科尔沁地区、霍林郭勒市、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实施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地区,通辽市人口较多,全市总人口319万人,是第二人口大市,其中蒙古族人口152万人,分别占全区、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3和1/4,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通辽具有典型的民族地区特点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长期以来,蒙汉等各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尔沁文化,通辽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傅铁钢在参加全国“两会”时,记者就多次采访过他。此次采访,记者与他有老友相见,彼此心悦之感。谈及通辽的发展,他娓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深情婉转。言谈之间使记者感觉他到对通辽的热爱,对通辽发展充满了自信、激情和乐观。
傅铁钢告诉记者,这座城市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区位四通八达,土地肥沃辽阔。通辽交通便捷,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距沈阳260公里,距长春280公里,距大连、营口、锦州等港口较近,是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6条铁路交汇,4条国道贯穿境内,通赤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通辽至沈阳、通辽至长春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民航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
通辽市总面积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0万亩,常年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1/4,牲畜头数维持在1500万头(只)左右,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等矿产41种,煤炭探明储量130多亿吨,霍林河煤矿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和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油远景储量8亿吨左右,天然硅砂储量550亿吨,居全国之首。旅游资源丰富,通辽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青沟4A级景区,富有民族风情的珠日河旅游区及山地、草原、历史古迹等。
傅铁钢说,近年来,通辽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城市。按照把通辽建设成蒙东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实施了“一河两区,西程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按照这一宏伟战略,通辽各族人民用大手笔描绘地市发展蓝图。主城区建设呈现出“一河两区,组团发展”、“双心三区,一带一轴”的强劲态势,地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建成了哲里木广场、文体广场、森林公园、通辽植物园、科尔沁历史文化长廊、孝庄河景观带等一批城市标志性景观。通辽实施净化、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使城市溢彩流光。现在通辽市主城区人均公共绿地突破1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8%。
产业多元 跨越发展
傅铁钢作已在通辽工作近6年多。2010年6月,他任通辽市委书记,这说明党委对他的王作的认可,更能说明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通辽市人民信任和支持。谈起通辽近年来的发展,他既低调又透出冷静:“通辽过去是传统的农牧业经济类型区,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不高。总书记2003年视察通辽时,鼓励通辽探索走出一条符合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子。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与通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苦干实干和巧干会干有机结合起来,把按规律办事和按规矩办事有机结合起来,在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功夫,在推进结构调整上求突破,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三化”互动,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和完善。在2006年市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明确提出了打造“三大基地、一个中心”,实现率先崛起,争做自治区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思路和目标,就是加快打造自治区和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材工业基地和交通物流中心,“十一五”末实现“双一”目标,即到2010年,GDP达到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二产比重超过50%,城镇化率达到45%。”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通辽市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在农牧业资源富集地区推进工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经济结构由农牧业主导向工业化引领的转型,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的位次不断前移。2010年,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0亿元,增长19.6%;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2.9亿元,增长24%,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31.5亿元,增长28.9%;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17.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4899元和6295元,分别增长16.3%和17.5%。我们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也为我们“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辽的快速发展是通辽市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依托优势、科学谋划、理性推进的结果,才得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通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傅铁钢高兴地说。
利用优势 寻求突破
傅铁钢到通辽市工作6年多来,足迹走遍了通辽市的山山水水,他任通辽市长的五年间,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这五年,通辽市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上求突破,按照高起点起步、集约化开发的原则,在煤炭,玉米等优势资源开发上走产业延伸、转化增值和上下游配套、循环利用的新路子。其中,通辽市大力培育煤电铝及铝后加工产业,按照“以煤发电一以电炼铝一以铝做深加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延伸煤电铝产业链,实现煤炭资源的多次增值,形成了6000万吨煤炭、440万千瓦火电装机、200亿度发电量、95万吨电解铝、55万吨铝后加工产能的规模。大力培育煤化工产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金煤化工煤制乙二醇项目落户通辽,使通辽煤化工产业在起步阶段就站在了世界的顶端。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我国煤化工五大重点示范工程之一,一期年产20万吨乙二醇生产线去年投产,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形成1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20亿元,税金15亿元,届时通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大力培育玉米化工产业,玉米化工产业链条长、增值空
间大,非常适合通辽的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通辽市选准这一突破口,大力引进玉米化工企业,快速形成了以梅花生物为代表,以顺通生物、中科天元、万顺达淀粉等玉米深加工企业为支撑的玉米化工优势产业集群和大项目带动、基地式建设、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全市玉米化工产业已经具备了年转化玉米450万吨的能力,基本实现了就地转化增值。
为了破解农业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的难题,通辽市审时势,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通过做好“三转三增”三篇文章,改造提升传统农牧业,为富民强市夯实基础。一是抓转化增值,做好产业化发展这篇文章。依托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种养业基地建设,探索用工业化思维和企业化模式开发农牧业资源,真正把原料基地建成第一生产车间,把农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培育了以科尔沁牛业为龙头的牛产业、以蒙牛为龙头的乳产业、以天红椒业为龙头的红干椒产业、以清谷新禾为龙头的有机食品产业、以蒙鹅为龙头的鹅产业、以金锣为龙头的生猪产业,使这些主导产业全部实现企业十基地十农产的紧密链接的产业化链条,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抓转移增收,做好减少农牧民这篇文章。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三个找出路”,即解决农业问题从发展非农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问题从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民问题从减少和转移农民上找出路,重点做好以非农产业带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文章,突出外输、内转和培训三个环节,外输就是稳定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内转就是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训就是突出抓好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使全市年劳务输出稳定在60万人次以上,年实现劳务收入30多亿元,农牧民人均劳务收入1500元以上。三是抓转型增效,做好发展设施农牧业这篇文章。通辽市将设施农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力度,注重在扩大规模、培育特色、增加效益上下功夫。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产值60亿元。同时,通辽市大力推进科左中旗的蓖麻、开鲁县的红干椒、库伦旗的荞麦和菌类、奈曼旗无籽西瓜、科尔沁区的沙地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品牌化发展。
通辽的交通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既属东北经济区,也置于环渤海经济圈,铁路、公路、民航四通八达,具有发展大物流、承接非资源产业的有利条件,通辽市委、市政府经过科学调研,提出了打造蒙东乃至东北地区区域通物流中心的目标,做好“买全国、卖全国”和“无中生有”的文章,加快物流业和非资源产业发展。在交通物流业发展上,抓住通辽被国家列为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物流中心之一的机遇,构建立足东北、承东接西、辐射全国的大物流格局,启动实施了“两个内陆港、五大园区、十大重点项目”物流业规划,重点发展以煤炭、建材、粮食等为主的大宗物流,抓好煤炭物流中心续建、瑞丰汽配物流园、五金建材城等投资10亿元的13个重点物流项目。目前,通辽内陆港和集装箱中转站项目已投入运营,实现了无海有港、陆港联运。在非资源产业发展上,牢固树立依托但不依赖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便捷、劳务成本低、电力供应充足等相对优势,在融入东北振兴中加强产业对接、政策对接、基础设施对接,高起点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使全市非资源产业形成了医药、铜熔炼、染料化工、风机制造、轻工纺织等几大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全市非资源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
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辽市高度重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标,坚持富民为先、民生第一的原则,坚持一手抓关系通辽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一手抓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把更大的精力、更好的政策、更多的投入落实在改善民生上,每年确定一系列重点民生工程,今年的十项民生工作总投资达70亿元,比去年增加20亿元,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