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寄语范文

时间:2022-08-17 12:10: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一新生寄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一新生寄语

篇1

3、大学,一个充满新奇而有趣的旅程,在路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新鲜事物,我们应该勇于尝试,再尝试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在积累经验中成长,愿各位新同学拥有愉快的旅程

4、从绝望中寻找期望,人生终将辉煌。

5、要学会创新。当我们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时候,会深深地感受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6、虽然电子邮件E-mail的问世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传统的写信发方式仍然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所谓“见字如面”,手捧着远方的你亲手写的信纸,那种亲切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朋友们,当你有空的时候不妨写封信吧。

7、今天你们是芬芳的桃李,明天你们是中国的精英;

8、不要束缚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去想一些新奇,大胆,甚至疯狂的主意,不要束缚自己的想像力,用实践去检验你的猜想。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

9、我们期待行动,而不是抱怨;我们应该传播希望,而不是谣言。语录大

10、大学可能有真实的感情,但是记住只是可能。很多时候他们是正因别人都谈恋爱而羡慕或者别的原因而在一齐。因此,不必为任何分手而受太大的伤,记住,那里我所说的是太大的伤,真爱,还是值得追求的。

11、学长学姐对大一新生寄语简短大一新生寄语

12、虽然雷峰是上个世纪的榜样,是过去式了,但是别忘记了,这个社会很多人都是怀旧的,如果你能做到雷峰所做的事情,那么无疑会提高你的人格魅力和存在价值。

13、很多事情当你再回忆时会发现其实没什么。所以,不管你当时多么生气愤怒或者别的,都告诉自己不必这样,你会发现其实真的不必。

14、要学会做人。对于我们这些经过大浪淘沙走进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知识、方法可以很快掌握,但是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质,高尚的品德却不是朝夕可就的。只有把求知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15、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16、离开大学时,只要做到了这些,你的收获将是“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中国未来的主人翁。

17、很多事情别人通知你了,要说多谢,没有通知你,不好责怪,正因那些事你其实就应自我弄清楚。

篇2

现在大学一般都很重视英语(或其他某种外语)的教学,在正式上课前的最后日子里,同学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英语(主要是高考英语)上。新生进校,许多学校都会组织新生英语的分级考试,把英语教学分成快班、慢班(一般英语水平相差一级)。经验表明,进入英语快班,实际上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主动权,英语学习的氛围和效果较好。

许多学校仍坚持把国家英语三级(专科)、四级(本科)、六级(考研)、八级(英语专业本科)考试作为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主要标准,甚至是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大学英语也是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必修课程,英语成绩不合格是不能获得大学毕业证书(即文凭)的。另一方面,英语学习成绩也是衡量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质的重要依据,是就业时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些学生高考时没有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很多都是因为高考时英语成绩拖了后退。在大学里,英语学习最怕丧失信心。一些学生连年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但考试成绩却一年比一年差,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这种消极的学习情绪和状况也会严重地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2 检讨学习态度,调整学习状况

要认真反省和检讨自己过去的学习状况。不少家长会把自己孩子的高考失利解释为偶然原因,而多年的招生工作和新生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即将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们要把被紧张高考掩盖了的学习方法、学习认识等方面的问题好好梳理一下。存在着什么问题?应该怎么纠正这些问题?发现问题是推动进步的主要步骤,要努力完善自己,追求突破。

大学生活首先需要的是学习自觉性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后,迟到和旷课常态化了,作业不交成绩不好家长不知道了。最后,大多数面临淘汰的学生基本丧失了学习斗志,“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渺茫。同学们要从一开始就端正好自己的学习态度,有理想,有抱负,并且准备好为实现它们作出最大的努力。

3 确立新的努力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简单规划

入学初期,同学们就应该进行一次认真的思考,明确自己上大学的奋斗目标。理想不能实现,目标没有达到,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断断不能没有目标,断断不能没有理想。大学生的潇洒人生其实是在大学毕业踏上社会之后,而对于有志者来说,可能会通过一辈子的努力奋斗和积极工作,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大学阶段不能松劲。在这个方面,反面的例子一直存在。旁观者很纳闷,大学都考上了,却连大学也读不完,其实这和丧失目标,自甘堕落有很大关系。上大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一是学习,重要的是学习,根本的还是学习。新生入学时是社团纳新时节,许多新生如鸟儿满校园飞,到处寻找“发达”的良机,到处寻找追求的对象,不少人过分热衷于社会活动,过分热衷于所谓“创业”,过分热衷于当这个“主席”那个“部长”,却独独忽略了学习这个主业,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大学里能干什么?理论上合法的都能做。可以谈恋爱,可以当“部长”,可以当“主席”,可以创业,可以陶醉于社会活动。可问题是,你到大学来是干什么的。请多问问自己这个问题,这甚至对将来的就业从业也有着指导意义。

大学学习生活和以往基础教育的最大不同,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高三,眼睛还没有睁开,课程表就起作用了――早自习;眼睛已经睁不开,课程表却还在起作用――晚自习还没有结束。到了大学,这一切不存在了,因为,毕竟你在大学毕业之后,将进入完全的自觉学习状态,大学不能再包办一切。为了从中学生顺利地转型为合格的大学生,建议你为自己的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按照一比一配套的原则(一节课程配套一节相应的自修课程)设计一个新的个人课程表并严格执行,在下个学期,你就能感受这个方法的好处了。

4 了解自己就读的专业,明确宽基础、重素质将有利于自己的就业和发展

即使已经完成入学注册,自己被具体落实到了某个专业上,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专业。一项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表明,相当多的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仍然不能正确描述自己学了三、四年的专业,很多人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毕业后就将改行。

篇3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教育的一股全新的、重要的力量,首先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界。主要利用比较先进、有效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力。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使人的发展达到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就研究的范畴看,主要是研究人的主观幸福感,人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的社会氛围为重点的研究对象。

一、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真正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同时也是对消极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警醒。这样,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进行科学的整合优化。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遵循“心理现象解读一心理问题分析一探究应对策略”的单一教育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狭隘单调。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病理模式偏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也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促进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和积极的潜在的巨大心理能力,这种价值取向对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在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也强调要建立互相信任的、尊重的、平等的咨访关系,但因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还远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还需我们进一步改变思维,继续努力。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摆正心态,一方面要积极接纳学生,积极看待学生,平等地尊重学生,同时,要理性地审视自我,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重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系,理性构建积极的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开设专题讲座等。积极心理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感,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积极的人性观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利用一切积极资源,形成聚合优势,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全过程,辐射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应该更加多元,更加宽广。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已经从一定程度改善了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各类因心理状况引发的恶劣事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后知后觉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起到的实际作用却不敢让人苟同,他们往往缺乏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无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心理健康工作并没有着力于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因此如何深刻的理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有效的应用于心理教育工作,让积极心理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们主要探索的问题。

篇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发展,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日渐突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部曾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8年3月11日教育部在京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研讨班并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的关心。

因此,了解心理危机现象,认识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探索和建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心理危机管理机制,才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

一、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

所谓心理危机是指当事人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造成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是综合性的,既有教育的问题,也有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还有学生自身个性特征等。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原因。

家庭的一些潜在或显性的条件,如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不少心理问题是与家庭生活的不良背景、早期不良家庭生活经历比如:父母早亡或者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受父母关注太少、甚至受父母或他人虐待等联系在一起的。自小娇生惯养和过分受保护、被溺爱的孩子进入大学后,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问题。

2、社会原因。

人际关系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大学新生,刚一到陌生的环境,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环境,这时他们的人际交往比中学时代要广阔得多,他们既有人际交往的强烈需求,又存在交往障碍。加之,近年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但社会整体就业职位无明显增加,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一人校就困惑伤神的难题,来自农村的学生和部分学生表现出焦虑、抑郁、悲观的情绪反应。

3、学校原因。

首先,面对一门全新的专业,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容易导致心理危机。笔者所在的韩国语系就有不少的学生在升人大学前没接触过韩语,加之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完全不同于中学教师,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上不得其法,出现迷茫、困惑,对自己的专业越来越没兴趣进,进而导致心理上的危机。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

1、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当前一部分青年大学生缺乏必要挫折承受能力,生活中遇到挫折往往会苦恼、焦虑、愤怒、忧郁、悲观。因此,积极稳妥开展挫折教育和挫折心理训练,必须教育和磨砺大学生,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勇敢面对人生挫折,善于总结经验,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和生活的适应能力。

2、学校要通过健康教育课、心理讲座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针对在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学习方法和方式问题等开展专题教育。

(二)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一种工作机制,而不仅仅是某一部门或者机构的任务。

首先,要有一个高效率的危机干预应对中心。学校应成立以主管领导、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工作部(处)、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危机干预咨询中心,统一协调、指挥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中心既对上级负责,也要对学校负责,更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搞的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成功率高的学校,大都此项工作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并有一位熟悉和理解此项工作的主要领导主持。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35-01

现阶段的大一新生普遍为“90后”,多为独生子女,之前的学习、生活状态基本就是“家校”两点一线。进入大学,远离家乡,进入新环境,要过集体生活,一时间难以适应,表现为新环境适应中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等问题,问题突出及普遍存在,从而影响了学业和生活,有的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一切的不适应皆源于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因此,开展适应性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地了解自我、探索自我、悦纳自我,增进同学间彼此了解,帮助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从而引导大一新生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实现大学学习、生活的良好开端。

一 新生适应性教育团体辅导方案的探索

新生的不适应表现在很多方面,通常认为,面对新环境,个体的人际交往障碍、自我认知偏差是新生各种不适应的根本原因,围绕这两个根本原因,探讨新生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1.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训练

现在的大一新生很少有人主动与他人交往,缺乏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难于融入宿舍、班集体中,容易出现与他人交流、交往困难,缺乏朋友等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第一,团体活动及目标。(1)开展“马兰花开”团体活动。活动结束后请同学谈体会,分别找无家可归次数最多的同学和总能顺利找到组织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启发同学认识到在人际互动中要积极主动,同时启发同学认识到集体归属的重要性。(2)开展“滚雪球式”介绍活动。刚入学,同学之间彼此不了解,通过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在欢快的气氛中不断强化同学的名字等各种信息,尽快熟悉彼此,指导老师引导同学们注重在人际交往中关注和倾听的重要性。(3)开展“缘聚你我”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小组内成员的自我认识和彼此了解,鼓励个人参与团体活动,使成员互相接触,体验人际间的坦诚、亲密和信任。

第二,团体辅导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培养主动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体验团队协作带来的力量与乐趣,改变有些同学只跟喜欢的人交朋友、班集体与我没关系的想法,使新生在短时间内,在小组内形成认同感,小组、大组(班级)氛围融洽,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人际关系。

2.自我认识与悦纳的团体训练

自我认知是认识世界的起点,悦纳自我是与外部世界和谐相处的基础,通过团体辅导活动,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帮助学生解决对“自我”的迷失思考。

第一,团体辅导活动及目标。(1)开展“20个我是谁”活动。通过20问,首先,个体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评价,然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便于学生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评价,最后,个体通过总结、肯定,达到个体对自己的正确认识。(2)开展“我很特别、优点轰炸”等活动,培养新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通过自我控制不断完善,提高自己达到自我接纳的能力。

第二,团体辅导的效果。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能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能悦纳自我,挖掘自己及他人正向特质,与他人分享各自的优点与长处,培养积极评价自我的习惯。在大一新生进入校园的前两周,开展此项针对新生适应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很快了解自己和他人,拉近了与其他同学的距离,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大家用心体验,能很好地接受自己与他人,尽快融入班集体,适应新生活。

二 团体辅导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要求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大学新生的自我认识和管理水平都处在尚不成熟和完善期,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弱,在心理上讨厌说教式的教育。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体验者的身份参与游戏,在其中感受自我的主观体验,减少对说教的抵触心理。

2.教师应该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在团体辅导中,师生互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师生间互动的质量取决于教师是否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否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刚入学的新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被其他同学认同、需要关爱,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生活在一个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集体中。如果教师在课程中没有投入自己的真实感情,没有激情,让学生感受不到爱,而学生们也就不会投入感情,不会进入团体辅导的情境中,就不肯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团体辅导就是失败的。

三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团体辅导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积极配合他人、是否积极敞开心扉、是否愿意分享心得等。其中,指导老师需扮演好指导者的身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回应,最终达到团体辅导的团队目标,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实现大学学习、生活的良好开端。

篇6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085-0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9D003)

作者简介:柳俊(1980-),男,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数据库、WebGIS。

0引言

2009年,武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关于武汉地区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当年9月,大学生参加居民医保工作启动实施。在武汉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全日制高等学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分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全日制研究生,均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我院在校生有1.5万余名学生都在此次参保范围内,目前我院医务所主要还是采取通过人工开取单据的方式,而对于上万余名学生医保信息的管理则已无法应对,我院大学生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也迫在眉睫。为迎接医疗体制的改革,响应国家医疗基层工作的号召,配合省政府教育厅的工作,我院申报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医保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项目,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大学生医保信息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通过信息化管理,我院医务所可以方便地管理学院所有学生的各种医疗信息、医保账户信息等,建立一个全面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大学生医保管理系统,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1系统功能的研究

本项目以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软件开发平台为基础,基于.net框架,采用C#语言,依托sqlserver2005管理数据库,形成C/S结构的设计模式,大学生医保信息系统主要由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医保账户管理子系统、医保查询信息子系统、医疗门诊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系统的各模块在学校医务所、财务处、学工处等多个行政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学生的医保信息管理。

(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学生的基本学籍信息,通过身份证(ID)来识别学生的身份,判断学生是否在籍、是否参保等。同时,通过严格审核学生是否因为学籍的变动来判断其是否有参保资格等。

(2)学生医保账户管理子系统。对于我院在校生,国家每年给予每人30元的医保补助金,学生可以用此医保补助金在学校医务所进行门诊挂号和看病治疗等。根据国家医保相关政策,学生每次看病医保可以报销70%,剩余费用自理,这些相关政策在医保管理系统中都有所体现。另外,系统还设计了医保账单的打印功能,当学生在看病诊断完成以后,系统直接打印本次看病的账单明细。

(3)医保查询信息子系统。此模块可以用于查询学生医保账户余额、参保的药物、医保服务项目等明细。通过此模块的查询,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哪些药品和医疗服务在参保范围内,从而进一步方便了解整个诊断过程在各方面的细节。

(4)医疗门诊子系统。学生在就诊时,医务所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系统读取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往医疗档案、健康状况等信息,还可以查询相关医保门诊的服务项目和看病处方等。不仅如此,在医疗诊断过程中还可以将诊断内容录入到系统中进行存档。

(5)系统管理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主要是方便系统进行系统账户管理,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相关账号、密码。另外,出于系统的安全性考虑,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有计划的备份,同时把相关操作写到系统的操作日志里。

2系统的设计

2.1系统架构

该系统使用SQLServer2005来管理后台数据库,SQLServer2005能支持各项标准,能在所有主流平台上运行,同时,开发人员使用C#用来创建相关的触发器、程序函数和存储过程等。系统采用的是三层架构的体系,主要有客户端、业务处理的逻辑层和底层的数据库管理层。

2.2系统类图

类图是用于显示系统的结构,通常显示系统代码结构中的类、接口、协作以及类中父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显示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其实体间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用连接线进行连接。大学生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类主要分为基类、学生类、院系类、医院类和医生类4个子类,其类拥有show()和edit()两个方法。其edit()方法可以用来修改对象的信息,show()方法用于显示对象的信息。其对象的模型如图2所示。

2.3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

数据库用于管理在籍学生1.5万余名学生的信息和个人诊断信息。随着时间的流逝,每年都有新生加入和老生毕业,系统数据库的内容需要不断地更新同时系统的数据量也逐年增加,每年都要导入新生基本信息数据,该数据由学工处从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相关的excel表格,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将excel表格的数据导入到医保管理系统中,每年毕业的学生其相关数据都要进行备份存档。针对日益增大的数据量,数据库的备份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涉及到大量记录的数据库表,应该进行数据优化,提高对数据查询的速度。例如可以通过建立索引提高查询速度,像使用学生身份证号、药品编号作为索引列等。通过大量的测试后,对涉及到海量数据的SQL语句进行了优化,例如在SQL查询语句的编写中尽量少用*号、排序语句和公式的计算等。数据库的优化需要不断地进行测试和修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系统拥有良好的性能,就一定要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3系统安全性论证

医保信息系统是基金账户管理的系统,其具备交易性特点,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对基金账户的安全稳定性的维护主要集中在防止非法论证的入侵、病毒感染以及数据库文件损坏或被非法修改。笔者所在院校的医务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必须要加强培训和在系统内部做好防范措施。

由于医保信息系统与外界有网络通讯接口,所以存在发生非法入侵的可能性,对于这种安全隐患,可以采取配置正确的防火墙来预防。另外,要尽量做好减少对外通讯的端口。对于系统内部的管理,采取权责分明的方式,对于不同员工设置不同的账号和口令,并且对于可能发生非法的操作采用绑定MAC地址和分配特定权限的方式来进行限制和管理。对于发生的突发事件可能会对系统的重要文件或者数据库文件进行损毁问题的防范,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备份系统来进行防范。系统需要定期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合理的备份,并制定出完善的备份计划和备份日志。

任何系统的安全性能都是相对的,只有不断加强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注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并加强对系统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结语

为了使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本项目依托国家对大学生医保的相关政策,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从学生自身出发,很好地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对大学生医保信息的管理。该项目突破了传统手工式的学生医疗管理工作方式,通过学校医务所、财务处和学工处等多个部门的配合,进一步地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同时,本系统还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入学生健康档案子系统、医疗药物管理子系统以及健康论坛子系统等,因此,本项目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该系统实际运行已有2年,针对该系统中发现的问题还在不断地加以修改和完善。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医保政策的不断加强,该系统将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韩莹,王英辉.医保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4).

篇7

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我国有50名大学生自杀,1990―1994年的4年间广东一个省就有10名大学生自杀身亡[1]。2001年至2005年,我国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调查显示,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2]。在2007年的上半年时间里,北京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已接近2006年的总和。不仅如此,潜存的危机更让人担忧[3]。2004年,陈志霞等人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识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表明大学生已成为有自杀倾向群体中的高危人群[4]。

可见,如何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自杀行为,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自杀的原因

(一)内在心理因素。

1.学习和就业压力大。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29.8%。同时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双向选择”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一些学生对找工作深感焦虑,感到前途渺茫,丧失信心,成为自杀的致命因素。

2.心理与精神疾病。心理的矛盾和冲突过强,超出了主体的承载力,从而导致心理与生理机能的紊乱,进而发展成为心理与精神疾病。哈佛大学精神病研究者阿瑟・克莱因曼认为,年轻人缺乏应对困难的经验,容易患抑郁症并由此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

3.情感挫折。情感挫折是大学生自杀的又一重要原因。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失败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初入大学的学生情感方面会出现思想不成熟、经验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仅在对待异性情感方面,甚至在与同往方面有的学生也同样会出现沟通、交往与相处等障碍。

4.缺少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生命的热爱、尊崇之情。当面临挫折和困境时,大学生容易走极端,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摆脱困境。

(二)外在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的缺陷也是造成大学生自杀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社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的研究表明,中国有70%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合格,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遇到挫折可能采取极端的行为。

2.社会环境。这主要包括媒体暗示、文化导向等方面。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大肆报道与渲染也对学生自杀行为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网络上曾出现的“自杀方式研究”等帖子转载率很高,这对有潜在自杀愿望的人,可起指南作用。

3.学校环境。学校教育观念和体制的缺陷也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最重要的方面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竞争、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而忽视对学生人格、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当他们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时,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也就产生了。

三、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

(一)加强交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学校应该帮助大学生排忧解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关心与沟通,引导学生善于向师生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交流对人生与社会的认识,特别是遇到困难与困惑时,更要主动向师生寻求帮助。教师要热情帮助学生减轻思想和心理压力,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安心学习,奋发向上。

(二)进行挫折教育,提高挫折耐受力。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一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大学生往往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等特点,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因此,引导学生在挫折面前保持理智,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明确“光明前途与曲折道路”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困难和挫折的暂时性,强化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是非常必要的。

(三)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进行“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识别心理危机,有效地自助、他助与求助,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对待生命。引导学生学一些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提高其生存境界;启发学生学会理解,懂得有时放弃自我控制才可以更好地控制自我,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四)加强心理干预,及时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创伤。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向大学生免费开放的心理辅导中心,学生们遇到诸如学习、交友、恋爱、疾病及生活中的挫折等引起的心理创伤时,可以到中心倾诉自己的苦闷。中心的教师可以对大学生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引导和安慰,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转化;帮助他们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杨惠琴,翟瑞.大学生中的自杀行为的内外因素分析.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2.

[2]邓奎伟.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青年探索,2008,2.

[3]曲志华.大学生自杀心理成因分析.科学教育,2008,09.

[4]朱萌.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自杀预防策略.中国轻工教育,2008,1.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6-0253-02

1 选题立项

学生首先要确定一个创新实验项目,为此必然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这不仅使学生直接接触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而且无意中掌握了科研论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从而有利于对学科的了解和研究兴趣,为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奠定基础。当然,项目虽然要有创新性、但一定要有可行性,否则只是空想、实验项目无法结题。对于课题的选择,不建议选择过热或过冷的课题,过热的课题存在着比较多的争议,我们很难去把握一个适合 的“度”;而过冷的课题,则没有市场前景,得不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水土学院不反对用导师的实验课题作为创新实验项目,因为这一部分课题可行性比较高、而且也易于老师的指导。当然,还是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创新实验项目,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2 团队组建

学院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队,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让他负责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才能使团队效益最大化。至于队长的选择,一定要是既强势又民主的,强势可以让队员服从并有效的完成任务,而民主可以及时了解各个队员的想法,使团队更加团结。除此之外,合作对于团队也很重要,团队合作精神越强,克服困难的能力就越强。只有团队成员密切配合,才能使实验项目顺利进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以后能在社会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效能奠定基础。

3 导师选择

实验的具体操作肯定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导师是创新实验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导老师最好是在所选课题方面很有建树的专家,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自主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如何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式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导师请教,保证实验项目按时结题。当然,通过长时间与导师的接触和了解,学生在完成实验项目的同时,必然会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考研都将很有好处,这无疑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方法。

4 坚持+努力=成功

由于创新性实验计划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这就要求学生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学生直接参与课题项目的实施、项目中期检查和项目结题等全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科研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精神。”[1]同时,学院定期组织答辩,由相关专业老师组成评委,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进展情况做出评价。整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

5 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开放是创新实验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创新性实验计划顺利进行,水土学院要求在保持实验设备完好的情况下,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5.1 实验时间开放 所有创新实验项目均以山东农业大学水土学院实验室为依托,实行全天候的开放时间,不论周六周日,还是平时的课余时间,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意愿。

5.2 实验内容开放 “利用多层次开放性实验内容的设置和开放性实验室的有利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置力学结构实验、给排水实验、暖通实验等不同的实验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创新实验项目的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创新实验内容。除此之外,在完成创新实验项目以后,学生可填写创新学分申请表,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这对于浓厚学院科技创新氛围、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种无形的宣传方式。极性,推动学生个性发展,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水土学院根据创新实验项目研究方向。

5.3 实验室管理开放 管理模式采取“以实验管理人员管理为主,学生管理为辅的模式,学生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协助管理实验室。学生在申报项目成功后,向管理人员提出申请,填写实验室使用申请表,获批后就成为管理员助理,与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起共同管理实验室。”[2]这些做法,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实验室已成为培养“全能型”创新人才的摇篮。

6 实施效果

“创新计划的实施,旨在改变目前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提问,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形成创新学习的土壤。”[3]通过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学生还不断参与山东省结构设计大赛、山东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项目等多项创新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7 结语

随着每年申报项目的增多以及参与学生的增多,水土学院给予大量科研经费,并开放实验室,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参与创新活动的舞台。从项目构思、项目申报书填写、项目立项、团队组建、导师选择,到项目的具体实施等, “很多问题都要经过严谨、周密、细致的考虑,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科研训练,这为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水土学院鼓励同学们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日后步入社会埋下辉煌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践活动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24—126.

篇9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随着我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为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着眼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已着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些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大多依托于重点学科或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很少有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而开展的建设实践。同时目前这类大赛的参赛培训体系往往重视的只是竞赛的本身,它的主要工作是为参加竞赛而进行的学员选拔、培训以及组织参赛等环节,所有的工作都是以竞赛成绩为目标的,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后期培养,缺乏层次递进型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教学实践与经验。

将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电子设计竞赛参赛队员有效的组织起来,进一步结合专业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积极开展包括参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在内的科研创新活动,是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视角,科技创新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依托和平台,认真总结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有益经验、挖掘不足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基地建设新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托电子设计竞赛建设创新基地的目标

经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脱颖而出的高年级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比赛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建设系统全面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竞赛能够持续提供优秀参赛队员的优势,建立科学系统的竞赛后期管理模式,有利于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1.结合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赛准备工作,研究构思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运作程式。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年为周期,于每年九月召开动员大会的形式启动,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以指导教师课题立项、学生自由搭配小组进行双项选择的方式展开,即教师选学生,学生选教师和课题项目。初期对立项课题进行审查,对通过者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中期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跟踪检查,进行中期汇报;后期一般为每学年的六、七月份对相关立项课题进行成果验收,鉴定评价。

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合理的相应的配套政策,给予配套硬件,支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可以由学院与学校共建,以学院建设为主,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自然科学类和科技制作类科技创新活动。围绕基地建设搭建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由各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创新课题进行综合评价、评审、指导和验收;由学院团委为主的竞赛办公室,负责科技创新活动日常管理和运作。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做到立项有评审,过程有监督,活动有记录,成果有汇报。

3.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管理机制。学院(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03页)将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量化,纳入教师年终聘期考核,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以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立项和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人文讲座活动为补充,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强化手段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模式。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面临的困境

1.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第二课堂身份开展,这本身就使基地建设在资金、设备、场地和受众层面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设发展的规模和综合效应。例如没有专门配套的经费投入、没有专门的配套设施和专门的实验室和场地,中青年教师在大赛指导方面存在经验不足、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等。

2.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缺乏梯度。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基地环境以及受教学条件、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学分制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无法保证、局限性大。低年级学生虽有热情,但面对铺天盖地的社团招新难以抉择,高年级学生忙于考研和就业,难有大量精力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活动指导教师也没有稳定的团队和系统。这些因素造成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出现断层,传帮带稳定的学生团队和教师团队少,参与大型竞赛利用业余时间突击的多,长期稳定研究的少,出大成果的少。

依托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有助于充分挖掘高效的竞赛培训机制与参赛队员的潜力,与单纯为比赛而比赛的培训模式相比,大学生创新基地意在持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为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篇10

根据中央和省里的统一安排,经济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2015年下半年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取消公费医疗制度,与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

基本医保是一种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需要对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基本医保基金是所有参保人的钱,取之于参保人、用之于参保人,实行以收定支。省职工医保管理的主要是央属企业,人均筹资水平高,退休人员相对少,负担轻;我市职工医保管理对象包括很多困难企业和大量个体人员,退休人员多、筹资水平低,人均筹资水平不到省里的一半,这样势必造成市职工医保低于省职工医保待遇。为了把医保基金管理好、公平合理地使用好,把有限的基金用在该用的地方,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上级政策要求,借鉴外地做法,采取了对定点医院实行总额预付、严格执行门规鉴定标准、合理设置起付线与最高支付限额等控制措施,以确保基金安全、平稳、可持续运行。当前,由于医保基金筹资水平还比较低,这就决定了基本医保只能是保基本、保住院、保大病,满足参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希望您能够理解。

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市直机关公务员的医疗待遇,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筹兼顾省直机关医保、原公费医疗和我市企业职工医保三种不同情况,实行了“基本医保 补充医保”的保障模式。即:在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再按照工资总额的4%筹集补充医保资金。大家看病就医时先享受基本医保待遇,再通过补充医保资金给予“补充报销”,努力使总体待遇水平不降低。其中:在住院和门诊待遇方面,补充后的报销比例与原公费医疗基本一致;在门诊药品目录、统筹支付限额、乙类目录使用等方面,也通过补充医保逐步在调整提高。同时,启动之初给每个人的社保卡中都一次性注入了个人账户金,以减轻大家的经济负担。

篇11

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有抑郁心理的大学生比例较高,在2010 年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占大学生总数的31%以上。大学生中存在有抑郁心理的打斗为轻型抑郁症,这种状态可以随着学习状态、情感状态等的改变得到缓解或痊愈,但是一些较为抑郁心理较为严重的学生则可能出现心理崩溃的现象,最终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状况,例如近年来在新闻报道中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自杀、故意伤害他人等一些报道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大学生的抑郁心理通常表现为心情压抑、沮丧、烦躁、忧伤等,其中心情压抑是大学生抑郁心理中最为明显的一种,这也是由当代大学生所承受的各类压力较大而造成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压抑心理的主要因素,而情感、家庭等一些因素则容易造成学生的烦躁、忧伤等一些情绪。心情压抑作为大学生抑郁心理中最为明显的一种表现,其主要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缺乏生活信心、丧失生活目标,最终感到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个人追求无法实现,最终恶化到自负、自责、自我价值缺失,认为自身生存没有价值或对社会没有价值,因而出现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情况。

二、大学生抑郁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

1.不适应大学环境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而在生活上,大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如何与同学室友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摆在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在学习上,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样困扰着一部分大学生,他们习惯了以往中学里老师手把手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教育方式很不习惯,以致课业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

2.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有的学生则因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问题,很难与人深交或缺乏知心朋友,有的则因人格因素,带来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嫉妒等,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情绪起伏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飘忽不定,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交织在一起,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大致表现如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情感过于压抑,整日焦虑不安;部分大学生则易于感情用事,喜怒无常,情绪好时待人处事入情入理,情绪差时,拒人于千里之外。这种群体性的负性情绪还是校园事端的直接制造者,学生的群体情绪一旦激发,很难受到理性与校纪校规的约束,往往会造成一些恶果,而一旦情绪稳定下来,又多是后悔不已。

4.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在高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显著,许多大学生在大四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三、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具体对策

1.大学院校应当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理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尤其是在当前学生学习和社会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学生更应该学会放平心态、找准定位,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全面的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主动的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并及早的发现个人问题,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逐渐解除心结。在心理教育课程当中推荐组织适当的情绪宣泄活动,这样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发泄心中的压抑感,从而找回正常的情绪,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篇12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40-01

一、前言

随着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主要针对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调研,而专门针对农林院校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与其他综合性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农林院校由于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及办学特点,在生源结构以及学生心理问题存在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时我国教育现状致使生源地为农村的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教育欠缺和滞后的情况。为了准确了解农林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开展了本次调研。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在校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次心理普查涵盖了某农业院校18个学院的7863名2015级新生,施测率92.97%。在回收的7310份问卷中,剔出无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共7308份,有效率为92.0%。

(二)研究方法

选用大学生人格问卷。该问卷由64个问题构成,大学生的身心状况能被较为客观地反映。按照UPI指导语严格进行,根据筛选标准,筛出第一类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第二类可能有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者,第三类为心理健康者。同时查阅以往的数据,利用spssl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201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见表1)

(二)不同年级新生心理问题的比较(见表2)

四、讨论分析

(一)农林院校的部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农林院校有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与城市相比有明显的贫富差距,来自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考入大学后面对新环境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二)大一新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自卑、抑郁、强迫、焦虑、迷茫等负性情绪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但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大学校园伤人以及自残事件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大一新生作为新鲜血液,更受到了普遍重视。他们刚从高负荷的高三生活中解放出来,对大学生活充满幻想。理想和目标暂时还比较模糊,置身新的生活环境,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通过约谈归纳,发现导致大一新生产生焦虑、自卑、迷茫等负面情绪的主要因素有: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性格特点、教育方式对子女具有重要影响;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一旦面临新的环境和压力,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对大学期望过高,缺乏较好的心理缓冲策略。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得到来自家庭、学校、老师以及朋辈的帮助和引导,就能够比较顺利的渡过适应期,从容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五、建议与对策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逐渐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心的人员配备和建设。同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宣传力度,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毫无顾虑地走进心理咨询中心。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电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根据社会热点和大学生面临的关键节点,举办各种专题讲座。

3.建立健全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健康普查中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访谈,了解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后心理状态的发展变化和在解决内心困惑时采用的具体方法和依靠的资源。

4.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业务素质,给学生提供专业而有效的帮助。同时注重培训学生中的心理学爱好者,指导他们开展朋辈辅导,进行自助和互助。

董芳白等(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俊岭,梁树清,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浅谈高校心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0期 

[2]陈小露.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8期. 

[3]柳忠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张世金,温汉华,从传播学角度谈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年14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