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改革范文

时间:2022-06-12 06:16: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工资改革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工资改革

篇1

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同工同酬,增加社会公平,是为了实现人才的自由流动,增加社会活力.纵观关于北京高校这次事业编制改革的文件,却是回避了高校中最严重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职称工资问题.上海中 公整理

因为教师的职称和财政经费、养老保险、住房补贴、出国交流都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职称工资不进行配套改革,其他的改革都会流于形式

【2015关于教师涨工资最新消息】【教师加工资最新消息2015调整方案】

首先,在高校内部,有编制的教师和合同制教师在工资待遇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毕竟教师的待遇取决于职称.职称上去了,工资才会上去.而职称对于教师来说却相当于有“编制”的,名额有限.教师从讲师到教授,其工作内容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但是待遇却相差不少.这说明教师当前的职称工资和当前的事业单位“工勤岗”等其他岗位一样,属于新型的“同工不同酬”,并且更具有隐蔽性.上海中 公整理

其次,由于各个地区和各个高校关于教授的认定条件并不一致,而且动态变化,这就导致了某些学校的讲师水平甚至远远高于某些地方的教授水平.而职称工资导致了跨学校的同工不同酬现象.而我们现在的人才流动大都还只是看当前职称,这种职称制度也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再次,在在编教师的退休工资里面,职称是决定性作用.哪怕是退休前一天获得教授职称,退休金也会大幅度增加.这和当前的社会保险制度“多缴多得”是相违背的.对于其他教师的付出也是不公平的.更何况现在诸如“住房公积金”等很多分配方式都合职称挂钩,这更加剧了校内教师间的工资待遇差距,加剧了“同工不同酬”的程度.上海中 公整理

最后,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教师无论是否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都是需要财政拨款,讨论教师在编与否其意义并不是很大.这几年合同制教师的探索也证明了这一点.对高校影响最大的并非教师的编制而是职称岗位的多寡和职称工资的公平性.高校行政编制的控制、工勤岗和服务岗推向社会可以减轻高校负担,使得高校能够轻装上阵,但是教师编制和职称的改革却可以激发高校教师们的创造力,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所以,没有高校教师职称岗位和工资的编制改革,是不完善的改革.上海中 公整理

核心内容:2015年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教师工资将取消职称是真的吗?教师工资改革方案2015年最新消息暂未出台,小编搜集整理了一些信息给大家了解,仅供参考.

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爱阅读更精彩】

#大家还在看#

篇2

对电工电子实习的改革实践

对教程内容的确定不仅综合考虑了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实训中心的设备条件,还尽量使不同专业的实习内容有所区别,比如电气专业、机械专业在实习项目的设计上就增加了与其专业相联系的一些内容,力求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得更加紧密。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深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对实践教学的要求,需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的力度。为此,浙科院工程实践中心在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邀请企业工程人员授课,指导学生实习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使学生及早了解企业工艺流程、装备特点,熟悉相关产品制造工艺及管理体系。这不仅使理论教学、实验环节、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达到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为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根据专业需求,实习内容分层次、分模块对实习内容分层次,采用模块化教学,是为了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电工电子实习划分为两个层次:工程认识实践与工程基础训练,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将实习项目模块化,根据实习教学大纲对理工科各专业的实习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班级的实习时间,选择完成相应层次的实习项目[3]。例如轻工、土木等非电专业只安排一周实习,主要在较低层次中选定实习模块;而电气、电信等电类专业安排两周实习时间,要求也较高,选择的实习模块层次相对高一些。实习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不同层次实习目标,从初级职业技能要求开始训练,逐步提高训练难度,最终使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中级工的技能训练水平,一部分基础好又能主动钻研的学生能完成高级工的技能训练。实习内容主要是:电工部分有常用配电系统用电器件的结构、功能,低压配电线路的安装调试,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排故操作等;电子部分有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分类、结构、用途,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操作使用。使学生能根据电工电子原理图和工艺文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电路的装配、检测、调试,电路最后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个模块的难度不尽相同,完成时间需1~3d不等。整个过程由一人独立操作完成,由于个体间的差异,不搞同步走一刀切,对于理解较慢、动手能力较弱、出现差错多的学生,必须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而对那些各方面突出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难度。尽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紧张辛苦,但都感到充实而快乐,觉得受益匪浅。通过一周或两周的实习操作训练,使学生对产品、质量及相应操作规范形成初步印象。建立和完善评价标准,突出实习工程化实习效果的评价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检验学生实习效果的必要措施,合理的评价能强化学生的学习[4]。传统的评价标准往往单纯注重知识和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略了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为此浙科院工程实践中心建立了具体的考评细则,如一项成绩包括了预习、操作演示、成品效果、实习报告及出勤情况等多个指标,各个指标占不同比例,最后得出综合得分。逐步改变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考评办法,力求使考评成绩能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上更多地将工艺技术和规范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技术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5]。针对电工电子实习的特点,结合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级,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且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完成对实习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综合利用多媒体CAI,采用计算机辅助实践教学,利用视频和动画把一些常用元器件的性能、结构、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制成多媒体课件,产生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让学生在实习前观看,以加深对元器件、电路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还把学生需要预习的实习内容放在工程实践中心的网站上,学生可以随时提前预习,遇到不甚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

对开放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开放型实验目前在高校已普遍开展,其主要内容就是开放实验场地、开放实验内容和开放实验仪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被公认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满足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它正在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正在努力探索实践和不断总结完善。为此,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不断强化开放型实验随着浙科院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抓好常规实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师资大力开展开放型实验项目,加大实践教学场所的开放力度,切实改变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电子设计创新项目。开放型实验项目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准备的,具有应用性、研究性和创新性。教师指导采用内容和时间开放、讲解和自学结合的方式。每学期初将开放型实验项目(包括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实验要求等)挂在校园网上供全校学生选择,在网上报名后到指导教师那里确认,再灵活安排实验时间。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项目,也可以自己设计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专业及不同兴趣的学生需要,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实验过程中,对于电子产品制作来说,不仅要理解电路设计原理,参加电路板的制作,而且对每个原器件的参数、极性或集成块管脚都得自己辨别确认,然后根据电路原理图在电路板上排版装接、检查调试,使用电工电子仪器设备对电子线路进行检测或故障分析排除,直至达到预期效果,最后完成实验总结和实验报告。在装接、调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少故障和困难,如元件参数不合理、虚焊漏焊、极性搞错、元件短路等情况都会导致“作品”达不到预期效果,只能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反复查找,直到逐个解决所有问题,在排查故障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参加开放型实验过程学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提高了他们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有学生在实验总结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双手成功制作出一样具有实用功能的东西,尽管还不算完美,但是对我来说确实十分的可贵,这确实是一件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有信心,希望多参加一些这样的实践活动。”这说明开放型实验能为有钻研精神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满足自己兴趣爱好,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的学习。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于参加开放型实验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与年级,程度也参差不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尽量创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与教师讨论交流、各抒己见。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如根据学生基础状况,在授课安排上要区别于同班实习的授课方式,采取分层次教学,对低年级基础薄弱的学生多讲、细讲,循序渐进,而对基础好的学生则少讲、略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不惧失败。教学手段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动态的文字、图像展示元器件及电路原理图,使用视频软件观看产品制作调试过程和方法。3.3完善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开放效果[6]。开放型实验内容丰富,实验室使用时间长,对仪器设备的种类、维修保障、完好率等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必须保证实验室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维护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开放型实验持续开展。

作者:付玉明 岑盈盈 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篇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此时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实践训练作为职业院校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职业院校的开放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势在必行,是培养能适应时展人才的首要途径。

1、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落实和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对于培养高素质、精技能创新人才的职业院校而言,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就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主要是以开放、专业和协调为主,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做好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优化改革的必然途径。在目前的教学中,电子电工教学体制的改革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1.1、因材施教

在教学当中,我们要结合社会现状,注意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一切教育方法的开展都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之中必须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合理处理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的融入到学生当中,从而了解学生内心需求,设置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为了合理的解决上述问题,在电子电工教学当中,必须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而且只有在教学中合理的落实各种教学要求,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创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用到实处。

1.2、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

电子电工是一门内容复杂、涉及范围广的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电子技术和电工基础子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要求。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大部分老师采用了原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基础知识有余而实践操作欠缺,造成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甚至出现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现象。因此在目前的教学当中,必须要将理论同实践良好结合起来,通过二者彼此促进和互补,从而达到综合发展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2、多模式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2.1、教学背景

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是当今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面向全校低级学生开设的基础性公共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工程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学生不仅专业跨度大,工程背景和专业基础非常薄弱;即使专业相同,不同的年级之间也存在着基础及实践动手能力的较大差异,如果不考虑学生专业基础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相同的计划学时内实施学模式.完成相同的实践项目。虽然也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种“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对于无专业基础的非电类专业学生感到实习时间紧、难度大;即使有点基础、能力较强的电类专业学生却感到训练内容简单枯燥、缺乏创新性、挑战性;甚至产生工程训练只是培养基本实践技能的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久而久之势必会引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轻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的创新精神也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和锻炼。

2.2、多模式、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多模式、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单片机综合实践为依托构建了以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工艺为训练基础,以综合应用和拓展创新实践为教学重点,把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知识的个性化设计作为教学特色,积极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程训练环境,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2.2.1突破传统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突破了传统的“一刀切”单一化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以产品生产制造工艺为主的实践内容,缺少自主发挥的空间。新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的缺点,采取以专业性质为划分标准,确定学生实践内容的教学方式。如电类、非电类、机电类等专业,依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分别设计了一系列的“基础性、设计性、研究性”实践项目一1,按照“套餐式”教学形式组织实践。然后依据教学班级多数学生的工程背景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通过这种机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趣味性实践项目,新教学模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工程实践的浓厚兴趣,挖掘了内在的学习潜能,培养创新求异的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程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2.2.2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除了针对不同专业基础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相同教学模式下,在不同教学阶段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班大多数学生已掌握的实践内容可以粗讲,甚至不讲。例如:教学班级70%~80%以上的学生曾有过焊接经历,熟悉常用仪器仪表使用规则,了解电子元件的功能特点等实践内容。那么。基础训练阶段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一言带过,讲课侧重于实验项目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出错率较高的实践环节。对那些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工程背景的极少数学生集中授课.采取边讲边演示的“单独辅导式”教学.使其迅速地平行进入下一实践阶段.这样既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又利于规范技术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真正地领悟和掌握电子产品生产制造工艺的精髓,达到最佳实习效果。学生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和检验,促进了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

3、结语

多模式、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层次分明、灵活有序、注重专业、拓展创新”的特点,它不但注重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构建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而贯穿课程始终的“因材施教、培优补差”的弹性教学方法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参考文献

[1]李林、陆灵云.沈明霞.等.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1.

篇4

[作者简介]郭志雄(1967- ),男,广东潮阳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副主任,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广东 广州 5108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55-02

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水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尤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问题有:第一,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操作,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培养不利。实验多以对理论的验证为主,实验教学方式单一,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较少,阻碍了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实验考核方式不科学。由于电工电子实验没有单独的学分,实验课老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给一个实验课分数,其成绩只占到理论课总成绩的20%,整个实验课的评价体系主要看学生课前是否预习、是否完成实验内容、实验数据是否合理、数据的分析是否恰当等,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实验水平,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第三,实验教材更新比较慢,实验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缺少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同时,实验内容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实验中心的建设,并将“特色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作为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实现教育创新,在实验室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等方面积极寻求和探索解决方法。

一、教学体系和方法的改革

1.建立科学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需求,在制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基本工程素质、实验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集工程实践、综合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形成以提高实践能力为核心、工程训练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分层次、系统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个实践教学体系中,电工电子实验课程单独开课是一个重点,它将能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推出科学的实验考核方案和评价体系,采用平时成绩和实验操作考核结合的方式,督促学生重视实验方法和规范操作;加强实验教材建设,自编出版的实验教材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旨在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面向工程应用设计能力。除了“电工电子实验”课程单独开课,还将“电子工艺实训”纳入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目的是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基础技能层、实践提高层、综合创新层、科技研究层”的分层次、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它以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注重采用强化层次化实验教学和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两种方式。在实践环节中,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应用、设计开发、研究创新四个层次,以自下而上、逐层提高的方式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基础技能层:主要是由电工电子的验证性实验,以及电子工艺实习内容中的技能训练部分构成。这个层次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构建电工电子实践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下一层次的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实践提高层:主要由电路、电子技术实验,以及电子工艺实习内容中电子产品组装调试构成。在这个层面上,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实验,注重教学与实验相结合,讲解与操作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创新意识得到初步启迪,创新思维得到初步训练,创新能力得到初步培养。第三,综合创新层:以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主,通过课程设计或创新实践课程,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更深入的培养。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还特别为学生提供了电子辅助设计技术的学习和训练。第四,科技研究层:主要采用合作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广泛吸纳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开展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等活动;选取优秀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心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科研团队,搭建研究平合攻关;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提供发展空间。

2.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照方抓药、被动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充分的发挥和想象空间,将面向实验结果转变为面向实验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的良好作风。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避免“填鸭式”教学,善于运用问题式启发教学,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和讨论问题;合理运用递进式教学法,由简单知识点逐渐递进到复杂知识点,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和行为魅力,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对知识的领悟力。

3.建立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进行总结,改进、提高和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例如,讨论式教学、开放式自主实践教学、项目驱动及学生自学结合教师指导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的辅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网络辅导等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实验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背景、不同项目情况下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的结合,其主要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因内容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积极性,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1.加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构建先进的EDA实验环境。我们采用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相结合、软件实验与硬件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EDA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我们设立了EDA实验室,使原先利用传统的实验手段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一些实验题目,现在利用新的实验手段能比较方便地实现。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突出了实验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模式,这种“以虚代实”“以软代硬”的教学方法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一,它在大幅度提高实验效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

2.电子工艺实习内容的改革。电子工艺实习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了解一些电子工艺的基本知识后,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制作实际产品。通过电子工艺实习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会电子系统的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设备的设计思路,掌握电子系统的调试方法,为学生从事电子设计、调试打下必备的基础。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该课程的教学仍是定时定点、定教学载体,明显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实习成绩考核缺乏区分度,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建议实施开放性教学,改变传统的实习模式,将固定的产品组装转变为学生自主设计、组装、调试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跑市场、查资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训练

第一,培养自学能力,有必要让学生学会上网去搜索需要的资料。在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要求学生们去图书馆和网上查阅资料,查看和比较别人的设计方案以及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第二,有效借助计算机EDA工具。使用EDA仿真来设计和验证电路,不需要连线,避免了学生因接线、查错而带来的诸多不便,使得电路设计从传统的硬件搭接转到了软件设计、仿真调试上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对设计的具体电路进行仿真的过程中,不断思考问题、修改方案、解决疑难、排除障碍,最后完成设计。第三,学生EDA仿真成功后才制作电路板,不但可以减少设计电路的原理性错误和电路板调试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有一些工程实际问题,如EDA仿真成功而实际的电路板却并不一定成功的问题。所以,有效利用EDA工具,把仿真与实际制作电路板进行调试相结合,更有利于达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升华之目的。第四,实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要了解元器件的购买渠道、元器件的质量检测、焊接质量的保证、电路测试仪器的熟悉使用、数据表格的归档等,这些都是对学生工程实践技能很好的实战综合训练和检验。

四、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高校实验室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实验室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在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既有分工又有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脱离。合理设岗,科学定编,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按工作量考核,并与酬金发放、职称评定等挂钩,充分调动实验室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取在岗培训、脱产进修、攻读学位等办法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定期开办专题讲座、组织研讨,介绍和交流本专业及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定期组织校内外实验队伍同行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实现人才和技术的资源共享。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到实验教学指导、教学改革、实验教材编写等工作中。我们还要求每位教师制作一个电子小产品,通过选拔优秀的电子小产品作为电工电子培训、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题目。

五、开放实验室

建立开放式实验室,开放实验内容。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对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并融入实践,同时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式、科研作风及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首先是实现实验室的全方位开放,开放是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开放实验室必须做到实验室、仪器设备、教师开放,将实验室真正地对学生开放,使他们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其次是通过网络实现实验教学的开放,利用网络所具有的不限时间、空间和信息传递能力增加实验的开放性。实验室开放可采用以下方式:第一,全天开放,即在正常的作息时间内向学生全面开放;第二,定时开放,即视教学安排确定固定时间向学生全面开放;第三,预约开放,即学生提前申请拟做实验项目和所需设备及元器件,由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实验内容和预约实验时间安排实验设备、器材和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篇5

爱因斯坦说:“成功是艰苦劳动加正确方法……”我们的教学改革,要想卓有成效,两者缺一不可。下面简单谈一下我们在电工电子实习教学中尝试的一些改革,这些改革倾注了我们的心血,通过实践证明,也有良好的效果。

一、在教学中贯彻求真求实思想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实习课上,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好习惯,做事不马虎,不弄虚作假,有钻研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这一点。在电工电子实习教学中,要与“电老虎”打交道,没有严谨认真的作风,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小到“电容爆炸”大到“不小心触电”;而且,做出来的作品要做的漂亮,没有求实钻研的精神是不可能办到的。

二、在教学中实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原来的实习教学“教学做”是脱节的,学生基本知识都学过了,但让他做,还是做不起来,有一种无从着手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要改革原有的模式,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陶行知老先生对此做了个很有意思的譬喻: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实习教学也是如此,理论讲得再多,不结合实际,也是纸上谈兵,到了真刀实枪做的时候,也是要不行的。

笔者在进行实习教学时,结合实习目标,针对职教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控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根据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灵活调整教学内容,采取一些方法使学生从乐学到好学,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胸中有纲,目中有人。首先,实习课要上好,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由于教材存在着内容陈旧、实践性内容与理论联系不紧密、不切合学生实际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做到“胸中有纲,目中有人”,针对学生的特点,联系现代技术发展的实际,肢解教材,重新整合,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要尽可能的新,跟上时代的发展。

如电子实习,笔者秉承由易而难的原则,选取典型的实用性较强并且兼顾趣味性的电路,从分压式偏置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到电动门铃的制作、报警器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等等,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同时备好详案,从每个项目中基本知识点的贯穿、电路原理的适当讲解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整个电路最终的安装与调试,再到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整个电路的优点与缺陷及改进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做到胸有成竹。课前所作的这些工作,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证明是卓有成效的,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应用。因此,一方面,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面着手,实现“教学做合一”,把书本上的抽象理论转化为看得见、 摸得着的实物,这样学生学得有劲、做得开心,同时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了思维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开拓第二课堂,组建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电子市场、相关企业等,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是如何转变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习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三)给学生一个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动起来。实习教学,教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会做。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让学生养成多动眼、多动脑、多动嘴、多动手的好习惯。在实习中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善于提问,“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当然,这个问题应该是深思熟虑之后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最后把前面看到的、想到的、问到的知识通通融合到“做”里面,做的漂亮,做的精彩,亲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电力拖动实习教学中,笔者按照电路功能把整本教材改编成几个项目,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每一个项目均包括这样几个部分:电路所用低压电器的拆装,通过拆装了解这些低压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识读电路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适用场合;安装并调试电路,安装过程中注意接线工艺,掌握正确调试电路的方法;相互设置故障,学会用万用表断电排故;在掌握一个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拓宽拓深,学会设计类似功能的电路。这样的课堂,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协作的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就要多给学生创设一些 “躬行”的机会,培养学生养成事事躬行,自主探索的好习惯,最终必定能学有所成。

三、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

篇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42-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系统的日益复杂化,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从内容到形式正在发生着变化,各院校也在对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1]。为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我院针对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革创新,以其达到教学的目的。笔者对近几年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建立分层次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体现实验教学注重能力、个性及创新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我们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上突出了分层次、个性化的、课内外齐抓的培养模式。根据难易程度,我们将实验内容分为两个不同层次,分别对应基础实验、设计与综合性实验,同时对各类实验项目进行分级实验教学。这样从低到高、从基础到综合、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培养,逐级提高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实践表明,这一尝试已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一些个性化较强的学生已经脱颖而出,在学习中积累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2.引入现代电子技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传统的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但这些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分析、应用和创新能力,我院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引入EDA设计仿真技术和EWB虚拟电子工作台等软件[2]。EWB采用仿真方法在计算机上虚拟出一个测试仪器。EWB具有界面形象直观、操作简单方便、采用图形方式创建电路的突出优点,对元器件既提供了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又可以对它设置不同的故障。应用此软件学生如果想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个原理或设计一个电路,可不必到实验室来做实验,只要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即可。

虚拟实验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发挥,方便地进行各种设计,挖掘潜力,能够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建立实验考核方法

考核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有一个真实的评价。我院对电子电工教学实验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评议,现已建成了多元化的层次化综合考核方式。

在过去的教学中实验课附设在理论课中,实验考核在课程考核中占极小的比例,且一般以实验报告的平均分计算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重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改变这种以实验报告成绩定优劣,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构建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动态的全方位的评价体系[3]。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验教学经验,将该实验课总成绩分为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实验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60%,实验考试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40%。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在人才引进、进修、培训、晋升和业绩考核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升了实验教学教师的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实验教学教师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在知识更新、业务素质的再提高,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

目前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专业理论课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较为普遍[4]。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而且要学。只有教师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当高的造诣,且又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既懂理论又能实干的生产技术人才,才能把教改落在实处。

5.实验和学生职业技能考证相结合

近年来,我院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双证书”是指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和考核获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工作后上手快,能很快适应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所以,高职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为学生就业赢得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因此,对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讲,职业资格证的取得,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也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6.结束语

具有高职特色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是教改课题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们的尝试仅是局部的、初步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沟通,共同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的办法,稳步推进改革步伐,以利于整体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本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才能使高职高专的电子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邓香生. 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 新课程研究,2010(2):30-31.

[2]杨冬云. 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工基础》教学的整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151,153.

[3]卢明玺,张淑玲,洪联系.开放电工电子实验室的研究和实现【J].教育研究,2009,(7).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10-02

我国是世界园艺大国,目前蔬菜、果树和花卉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据统计,蔬菜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人均占有量由170公斤左右增加到370公斤左右,播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蔬菜种子是蔬菜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种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许多农业院校都先后开设了种子学有关的课程,但是每所院校所面向的对象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各具特色[2-6]。华中农业大学“蔬菜种子工艺学”课程建设小组成员总结了近年来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分析了“蔬菜种子工艺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思路,对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以及蔬菜种业科技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蔬菜种子工艺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研究蔬菜种子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育、繁、推等综合技术的一门科学,它的开设是园艺专业主干课程一个有益的补充,发挥了承上启下和中间桥梁作用。通过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做到“四会”,即:一是会识别种子,了解蔬菜种子的生物学特性特点和基本知识;二是会检验蔬菜种子的质量,从根本上认识到种子质量的重要性,掌握蔬菜种子质量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三是会繁育蔬菜种子,熟悉蔬菜种子生产过程和繁育环节的基本原理,能科学制定种子生产管理中合理的程序;四是会销售种子,了解蔬菜种子营销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于今后园艺专业学生从事蔬菜种业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针对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方向和思路,首先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其次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陈旧,课时不足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使用的教材是徐跃进主编的参考教材《蔬菜良种繁育学》。该教材内容主要从蔬菜种子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到种子的生产和销售,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了蔬菜种子的良种繁育和销售,内容不系统、不完善。而现开设的蔬菜种子学仅安排24个理论学时,教学大纲规定须讲授蔬菜种子的形态、生理、生物学、质量检测、良种繁育、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新技术和科学前沿的新成果,对主讲教师而言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要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纲要规定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既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又要体现出该课程的应用型、趣味性、创新性和知识性,这就是课题小组坚持“蔬菜种子工艺学”教改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遍,在保证原有课时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更多的知识点和内容,通过动画和音像的结合,可提高理论教学的综合效果。另外,在常规教学方面,如多媒体教学这种技术被过分依赖,而没有配套其他方法的运用和实践,表面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在知识的掌握上没有达到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简单

“蔬菜种子工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体现为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约8学时,目前存在实验学时数与实际时间的矛盾,很难集中时间重点进行三次试验。在课程实验教学中,现行的实验教学内容以教师讲解和现场演示性实验居多,教学方法上很多高校都采用传统模式,因此程序化和形式化在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创新性不足;此外蔬菜种子科研和生产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难以适应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改革理论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原有的“蔬菜种子工艺学”理论教学内容不完善,前瞻性不够,教师应该以拓宽专业知识视野、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立足点,注重蔬菜种业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课程讲授内容以教学大纲作为参考依据,做到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脱离它的主题内容,同时避免与“园艺植物育种学”和“园艺植物栽培学”等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如在原有基础上重点突出了蔬菜种子质量检测,种子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紧密联系实践的教学内容,体现蔬菜种子“产前、产中、产后”要把握的主要技术环节的核心授课内容,很好地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实践操作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就蔬菜种子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创新;另外对种子质量检测涉及的核心技术中,我们增加了生物技术检测手段这一新的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检测的不足;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中国种业的概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对于培养园艺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丰富课堂讲授形式和手段

在“蔬菜种子工艺学”课程教学中,首先应该体现教师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如通过多媒体,将蔬菜种子生产的画面和种子检测的教学视频展示出来,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种子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其次,教师要体现师生互动式教学,充分利用网上公用教学平台,加强和促进师生的交流。如利用举办20余年的每年一次的中国武汉蔬菜种子交易会的契机,引导学生参加会议,使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蔬菜种子的生产、蔬菜新品种、种子新技术等种子产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会后教师要求学生做出PPT形式的总结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根据报告情况进行点评和打分。近几年来,所有学生对此极富兴趣,教学效果极显著。再次,案例式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选择我们周围发生的种子案例和纠纷,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启发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在讲授蔬菜种子生产时,可同时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蔬菜种子质量的重要性,质量重于泰山,种子的质量就是生命。

(三)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与“蔬菜种子工艺学”的核心内容统一,体现“四会”的目标。首先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安排上,引入技术手段先进、实用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实验教学内容有必要进行更新,让园艺专业学生以及社会专业人才能够感受到世界先进的蔬菜种子专业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初衷,摒弃传统落后的实验设置内容,避免与“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重复,认真分析本门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开设创新性、科学性、综合(设计)性等不同角度的实验内容,组成“蔬菜种子工艺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后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有机结合得到了保障,教学内容上又避免了重复,实验课的效率也明显得到提高。其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安排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内容的准备,自主设计,自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有创新能力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申报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SRF)和参加蔬菜学专业课教师的研究课题,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另外,为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教师每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一次大型蔬菜种子公司,对公司蔬菜种子的生产基地,种子的保存、加工以及销售环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极大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为今后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四、教学改革的效果

第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出勤率极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能够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使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深刻认识到种子是我们国家农业发展的龙头,种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学生毕业后近三分之一从事蔬菜种业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成绩。第三,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大大提高,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每年均有学生主持与蔬菜种子学相关的“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SRF)”项目,发表或参与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

综上所述,课题组尽管在“蔬菜种子工艺学”课程的教改中获得了大量的经验,但是我们的教材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和总结,教学手段也需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实验教学模式还需要体现教学与蔬菜种子生产全面的结合。通过对以上教改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和满足21 世纪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1.

[2]颜启传.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李玉红,李大伟,李征等.“园艺植物种子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2,(1).

[4]李志敏,杨秋云,白磊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种子学”教学改革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1,(2).

[5]马向丽,毕玉芬,罗富成等.“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自主实践课命题的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

[6]徐跃进.蔬菜良种繁育与营销管理[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篇8

电工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电路、电工技术及电子技术方面获得知识、素质、技能方面的培养,并为以后学习各专业知识和高一级的职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基础。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已成为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和部分文科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方式简单化,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电工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我们现行的考核方式是:百分制,其中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显然,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过大,使得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不能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习兴趣不高,还有来自文科的学生,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需求较多,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现在的教学主要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粉笔+黑板”或者简单的演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发挥,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便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材内容理论性强,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现有教材内容仍包含有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应用较少的难记的公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应用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目标,选用符合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教材大多套用知名高校学历教育相关教材,知识陈旧,理论性强,未能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第二,在考虑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培养职业能力宏观指导下,微观上精选、调整教学内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巨大,而课时非常有限,必须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应用技能人才”落到实处。例如:在讲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在现代仪器仪表上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 转贴于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方法:精心选用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以该案例的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步步深入,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弊端。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分析电路虽然头头是道,但若要设计制作一个电路系统往往不会查手册、不会选器件、不会连电路、不会调试系统。可见,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案例教学法若运用得法,将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但采用案例教学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案例要有典型性和实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第二,案例要有综合性和启发性,案例应将课程内容与案例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第三,案例应体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有了好的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有好的教学手段,要善于根据课程不同内容、不同的知识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才能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大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EDA仿真软件、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比如:第一,在讲到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及常用控制电器结构、动作原理时,若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法,在课堂上把电动机的结构和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画出来是不可思议的,即使画得出来,也很难将此部分的内容讲清楚,课堂效率极低是可想而知的。但采用PowerPoint和flash做成的多媒体课件,节省了在堂上画电动机、常用控制电器的时间,还可以通过flash动画生动地表现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过程,非常的直观而富感性,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大大地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第二,在讲单管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工作点设置对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影响(工作点设置得太高,容易导致饱和失真;设置得太低,容易导致截至失真);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虽然我们可以借助PowerPoint、flash、VB等制作的包含文字、图片、动画的课件进行讲解,降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理解方面的难度,但学生还是觉得缺少感性的认识。但通过利用Multisim对单管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后,学生好像置身于实验室,体验到:设置适当的工作点的重要性;负反馈的作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等,对所学知识豁然开朗。实现了理论教学由难化易,由繁化简。

四、总结

总而言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与学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优化教与学过程,使课程的教学质量更上一级台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一、电工电子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课程在高校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可以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电子工业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情况下,电工电子课程已经成为了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部分工科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现状

1、在教学中,教学开展一般是依据教材,以该课程该课本的知识为中心。

2、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出现严重脱节,不能与EDA软件充分结合起来。

3、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一般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以接受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考核方式过于简化,仅以考分为主要依据,考察的是学生的记忆力和应试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根本提高。

5、该课程的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

三、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材选用。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用集成电路就成为十分普遍的事,但是从当前的教材来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多是从分立半导体器件讲起,对器件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了过多的分析,同时还有一些推理计算,这种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表面上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对于了解、装、调试和维修由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设备没有多大帮助。因此,在传统教学体系基础上增加一些新内容、新器件,教师多讲一些电路的实际应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引学生合理选取、择优组合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所以,选用的教材要能打破知识体系,在基础知识的层次上补进新知识。

(二)教与学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起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首先,在教法上应充分发挥实践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指导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实践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各种电路的原理,辅导学生连接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整休。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开放与应用,并用电子教案、教学光盘、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教学。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促使教学效果更生动、信息量更大,也提高了实验效果。

其次,在教法上应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前做好预习;在实践过程中有步骤的进行;实践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写好总结报告及操作要点,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如有不足之处就要及时改进。

(三)注重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电工电子课程体系具有操作性、实验性、应用性等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电类专业的教师就要不断改革教学实训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内容。开设合理的实验课题,学生们通过实验课能对课堂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掌握。通过完整、具体的实验内容,学生能从中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测试技术。此外,在工程实践中还要广泛应用各种器件的基本功能,通过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目前,在新系列教材中舍弃了模拟电路中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数字电路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与此同时,又引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跨导型运算放大器及电流型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大规模集成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FPGA的应用等。另外,还有大量的简单设计和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内容也被加进新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在电路理论课程结束后,可独立开设电路综合实验课,这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课程,并对课程内的基本实验有了动手能力,可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对于一些特定的实验任务我们可以用有创意的测量方法来完成。

(四)考试考核方式。一般来说,教学中的考核环节主要是对成绩的考核。其中,所采取的考试标准和考核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前进方向。为了考核更为合理,我们可以将笔试及电子产品结合起来,在这两者基础上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笔试是用来检查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设计电子产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项考核得出的成绩最后要算入到总成绩,每项考核所占的比重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结束语。总而言之,电工电子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教与学都存在一定难度。所以,电工电子教学要尽量跟上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多给学生创造观察、实践、分析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该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颖、王昆《“电工电子”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2] 王平安、马丽娟《对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6期。

篇10

中职学校具有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等特点,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学校,如今电工电子技术运用得非常广泛,尤其是理工类专业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意义。中职学校把电子电工专业当做重点培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是各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实践的技能需要。结合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的特点,通过对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教学的分析探讨,下面提出了几点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方法,达到教学目的。

一、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的特点

1.电工电子技能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

在实际的电工工作中,离不开对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和各种安全规则的遵守,否则,不可能完成实际操作。在电工电子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涉及面较广、实践性极强,同时一些所学的内容较为抽象,不够具体,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吃力,教师在用语言进行表达时也感觉复杂。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过载造成熔丝熔断,需要更换熔丝,这貌似是一项简单的电工工作,但熔丝的材料与粗细的选择,都需要一些电工理论知识的支持,否则就不一定能完成如此简单的工作,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如在单相交流电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性质和特点,可进一步在讲解串联电路时,从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性质、特点入手,在总结旧知识的同时采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引入新课。

2.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电气技术迅猛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课堂教学导入教育功能,在于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如变频技术、微机控制、FLC技术等在汽车、机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技术的发展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专业维修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如学生掌握了电阻串、并、混联电路等简单电路的解题方法后,在讲授基尔霍夫定律一节时,可先复习混联电路。相关计算,再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源,则电路变成复杂电路。这种电路无法用电阻串、并、混联电路的解题方法解决,学生在多方求解无果而迷茫时,教师提出复杂电路的概念,进而引出基尔霍夫定律。这种设疑引出问题,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吸引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学习。这就促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必须增加技术含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二、电工电子技能教学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结合电工电子技能课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加强学习乐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技能课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技能训练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意做。更好地实现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每位电工电子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有趣是乐趣和志趣形成的起点,乐趣是有趣的升华,只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产生浓厚的乐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和参加训练。由于电工电子是一门相对繁琐的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并且大部分知识是纯粹的理论,这种知识难免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教材急需创新。有一次,在练习日光灯电路的安装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进行通电试验时,出现灯管两头发红,中间不亮的情况。笔者把学生们组织起来,问他们在家是否也遇到过这种现象。学生都说有,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此,笔者把启辉器中的小电容去掉,日光灯又亮起来了,学生们高兴极了。从此之后,学生学习技能课热情高涨,有些还主动要求参加电工兴趣小组。例如讲解工厂中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设备的自动生产流水线,只有了解这新电子信息设备的电气性能,才能正确地操作和维护。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电,因此课程引入这些内容时首先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技能教学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结合。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能训练一般是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脱节,学生难以确切了解所学内容,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课时限制,大部分教师会选择精简教学内容,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略讲或不讲,这样就失去了电工电子的系统性,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一致。为此,笔者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课时合理地整合教学知识点,电工电子课程应该结合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将电机及控制技术、整流稳压电源技术,放大电路,触发器技术与门电路技术,可控整流电路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机床电气控制等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融会贯通,使学生学以致用。笔者把这些内容放到实验室里对照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边听边识别色环,并用仪表进行测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识别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如在讲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内阻概念时,把两种电路模型板书在一块黑板上,方便学生对比和识记;灵活设计电源的参数,把两个电源连接在一起,一个做电源作用,一个做负载作用,如手机电池的充电状态,使学生进一步结合实际理解电源内阻的概念和阻抗匹配的重要性。这时板书讲解突出其优点。在讲解元器件时,就可以将课堂搬到实验室,现场识别元器件,演示测试元件的特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识别、测试、竞赛、评比,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以上是笔者在电工电子技能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该分析施教对象,掌握职教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有的放矢,还需要电工电子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3-0545-03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及微机、现代通讯设备等在办公室的广泛运用,以及政府机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对办公室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院的《办公自动化》课程正是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而开设的各专业公共必修课,该课程从学生日后在各类企业中从事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的实际任务出发,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及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办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现代办公素养,这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而是培养学生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能力和现代办公的素养,通过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工信部办公自动化专家认证,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1 课程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改变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全面贯彻启发式教学理念,引入了项目教学法、现场演示法、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1 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通过前期的调研(网络调研,企、事业单位调研),初步了解行业企业单位对办公软件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确定了以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为学习对象,重点介绍微软公司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为课程主要内容。

1.2 课程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关键在于处理好理论知识讲授与技术素质培养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上突出“应用”、“实用”,教学重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才干。

1)能力目标: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熟练利用Word进行编写板报、倡议书、简历、通知、海报等,能熟练使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PPT文稿,学会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操作,能利用百度搜索网上资源并能下载网络资源。

2)知识目标: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的基本操作,会在计算机中管理文件及资源的操作方法,掌握Office办公软件与杀毒软件的相关知识,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和在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意识。

1.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突破

1)课程的重点

教学重点包括:Windows的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使用IE浏览器,Word文档处理中图文图表混排,邮件合并,宏的录制,表格的插入与格式,工作表格式,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的制作,Excel数据排序筛选合并计算,数据透视图的制作,个性化演示文稿的制作。

2)课程的难点

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统,网络应用,Word文档处理中图文图表混排,,邮件合并,宏的录制,Excel数据排序筛选合并计算,数据透视图的制作,个性化演示文稿的制作。

3)解决办法

根据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决定采用了“任务驱动”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操作。同时运用演示、练习、讲解、小组合作与交流,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

1.4 课程的项目设计

包括7个项目: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登录下载),制作大赛的通知,制作大赛的宣传海报,大赛报名统计,大赛成绩分析汇总,大赛成绩通知单的制作,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

2 教学方法改革

2.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按教学内容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现实的对象、材料为项目,创设协作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资源,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如通过项目: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操作Windows,能够上网查看大赛的信息,通过项目驱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现场演示法

现场演示法是用实物、音像制品、图画、图表为工具,通过现场演示,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更加深入领会学习内容的方法,如项目“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学生项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现场演示,如:背景音乐制作,导航目录动作设置等,提高了教学效果。

2.3 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法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互争互助局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授课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办公自动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优化,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以此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4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学会认知,为其以后的终身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自主学习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自学能力。

2.5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讲解,学生明白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3 课程项目设计

3.1 课程项目设计理念

在课程项目设计中,以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文化涵养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基于现代办公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应用于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加强学生理解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行动导向,形成专项技术的技能培训,采用激励、支持、咨询、引导与示范等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内容。并实施项目化实训,与课程同步完成各项目的制作,将原课程知识点解散并重构于7个项目(如表1所示): 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登录下载),制作大赛的通知,制作大赛的宣传海报,大赛报名统计,大赛成绩分析汇总,大赛成绩通知单的制作,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

表1 课程项目设计

[序号\&模块名称\&项目名称\&评分内容\&1\&网络基础\&搜索”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大赛”有关信息网上课程的学习\&①能够上网搜索有关大赛的信息;

②能够正确申请邮箱并收发电子邮件;

③正确操作Windows 。\&2\&Word的使用\&制作大赛的通知\&公文格式及内容正确,文档格式设置正确。\&3\&制作大赛的宣传海报\&内容准确且符合海报的基本设计要求。\&4\&Excel的使用\&大赛报名统计\&①能熟练地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制表和表格格式化;

②能对报名情况进行图表分析。\&5\&大赛成绩分析汇总\&①能利用Excel软件进行成绩计算、排序和筛选;

②能对成绩进行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③能对成绩进行图表分析。\&6\&大赛成绩通知单的制作\&①能综合应用Word和Excel软件;

②能制作成绩通知单。\&7\&PowerPoint的使用\&制作大赛的总结汇报\&①结构布局合理,风格统一;

②有背景音乐(连续播放);

③有图片、艺术字等对象,且格式好各种对象;

④导航目录要有到其他演示文稿的动作设置。\&]

3.2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运用七个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整个教学围绕这七个大任务,完成每一个案例,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展示,逐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使课堂授课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双课堂,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本课程所用到的软件名称:如Windows 、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随时写出单词,通读几次,或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到快捷键时就立即与原英文单词联系起来,随机写在黑板上:如打开- Ctrl+O (Open)、复制-Ctrl+C(Copy)、查找-Ctrl+F(Find)、保存- Ctrl+S( Save)、全选- Ctrl+A(All)等等。通过双语方面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专业术语的运用。

4 结束语

课程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在载体的选取上,做到具有代表性、实用性、针对性。做中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教、学、做”三个层次的统一,符合高职学生思想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玲红.高职《办公自动化》课程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6).

篇12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改革目标意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与工厂脱节的现象,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熟练掌握地技能而学生在校学了二、三年却依然不会,农民工与职校生竞争岗位,职校生丧失了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力,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结合电工电子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具体分析了近年来实施的分类设置、分层教学、分步考核的三步实验教学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以便使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逐步趋于系统和完善。

一、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弊端

1、重理论轻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基地承担着全校电子技术、机电、数控、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多个专业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任务。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验课程学时较少,成绩只也占总成绩的一小部分,甚至有的课程将实验课程成绩包含在平时成绩中,不进行专门的实验课程考试。

2、实验内容单一,没有新意

传统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原理, 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记录数据、填写表格、书写固定格式的实验报告,加之实验结果基本上都是可以预知的,即使实验结果与已知的结果有所不同,也主要是由于实验过程错误或者实验误差引起的。

3、实验设备陈旧,配套仪器数量较少

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校配备的实验课程教学设备陈旧简陋,配套数量较少,多个同学共用一台设备,实验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可采取分类设置、分层教学、分步考核三步实验教学方法:

(一) 分类设置:

调整实验课程内容, 将实验教学分类实施,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推进。

1、实验基本知识。将安全知识、实验测量、实验仪器、操作规程等内容在首次实验课中进行详细讲解。

2、基础验证型实验。安排一些基础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后继实验打基础。

3、设计型实验。安排设计型实验,主要通过学生课后独立完成一些电路设计,形成实验设计报告,课堂上再进行验证实验。

4、综合型实验。通过安排一些有难度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仿真实验。利用先进的电子仿真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学生通过计算机完成电路的设计及构图,进行性能分析、测试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合理安排上述各类型实验课程教学课时,验证型实验以2个实验课时为一个实验单位, 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适时调整为4~6个课时不等, 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实施设计内容。同时,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及综合型实验,并适当安排电子仿真实验,应用电子仿真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 分层教学

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目的来看, 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 我们主要将学生按专业分为两类:

1、电类专业的学生:加大实训力度,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实验内容后,增加实训项目。具体安排是,对电子类一年级学生,实训主要针对工具使用、基本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测、单元电路焊接与参数的测量、良好的实训行为习惯和对电子专业兴趣地培养。二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训主要针对集成电路、数字电路等综合电路安装与调试和电路板制作技能掌握;提高电路原理和测量数据参数分析水平。三年级学生实训主要针对产品整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掌握,通过使用仪器仪表测量各关键点的电量和波形,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2、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制造、数控等专业,对这类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数可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内容设置可以适当浅显一些,特别是基础性方面的实验可多安排一些,而综合性、难度较大的实验可适当减少。为了体现实验教学对象的分层施教,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教学结束后,我们还可以通过选修的方式,对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培训后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考试,通过者省、市劳动职业技能中心颁发中级维修电工合格证书。特别优秀的学生选派参加省、市电工电子技能竞赛。

(三) 分步考核:

细化成绩评定,将实验课程考核分步实施。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实验课,我们改变了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将实验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进一步细化成绩的评定。

1、预习

教师至少提前一天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准备,鼓励学生有备而来,上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预习阶段的成绩一般占10%。

2、操作

实验操作当堂打分。主要包含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卫生情况。操作阶段的成绩一般占50%。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的依据, 成绩一般占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