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03:20: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小学生养成教育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作者简介]张文秀(1976- ),女,河北灵寿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助理、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石家庄050091)孙红(1982- ),女,江台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讲师,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河北石家庄050026)康学梅(1978- ),女,河北灵寿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学院,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电子工程研究工作。(河北石家庄05001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院级课题“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CSXY20120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44-02
一、高校文化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文化,是高校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高校是通过制度、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来培养人、引导人和发展人的,而制度、教学和管理多是通过文化来体现的。高校文化是高校的名片,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反映的是学校的价值理念,同时也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软实力”。高校文化大致分为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学术文化。其中,制度文化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前提和保障,课程文化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术文化是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的根本渠道。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在主观上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和自我控制。总之,高校文化是一个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高校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是学术养成教育的重要规范和引导途径。
二、当前的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
1.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具有联系性、传承性和长期性等特征。但是,部分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跟风,没有与学校的办学实际相结合,没有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往往是浮躁而不切实际,从而违背了常规性。甚至有些高校故步自封,不注重向其他高校学习,不注重研究学生的智能、心理、年龄及专业特点,关起门来自己搞一些纸面上的所谓文化,却与实践脱离。关键就是忘记了文化的实质是培养人、引导人、发展人,文化是长期养成的一种精神面貌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很多高校在文化建设上没有跟学生的养成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还不够。
2.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发展滞后,不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制度文化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根本保障。制度文化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行为方式、管理体制及各种规章规范等,而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正是通过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来约束和指导形成的。
制度文化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智能和心理特点来建设,任何一所学校的制度都不能照抄和照搬过来,更不能是不结合实际的规章制度。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制度却是脱离实际的,甚至有些制度是空头的,制度的制定没有结合“教育育人”这一根本,不具备系统性和科学性。例如,有些高校盲目制定宿舍卫生评比制度、奖学金制度等,在各项评比中却掺杂了太多的人情关系,不能做到奖惩分明,往往让人情牵着制度走,最终致使制度成为空头的支票。这样长期下去,制度的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思想就会受到世俗的约束,受到社会利益及各种人情关系的诱导,完全不利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3.高校课程文化建设不够创新,不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根本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毕业后就实现“零距离”上岗,就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堂建设,搞好课程文化。良好的课程文化对于学生的素质养成、实践锻炼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递轻思想教育的问题,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扮演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他们在日常的课程设置及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养成教育。高校的课程设置大都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几大模块,而公共课的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只是注重讲授公共课知识,专业课及实践课教师也比较关注专业知识的传递,他们往往忽略知识传递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并不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不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
4.高校学术文化氛围不足,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当前的高校文化建设大多注重的是制度文化、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而往往忽略学术文化。例如,学校的专业及学科建设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不够明确,学术建设比较匮乏,学术文化建设对学生没有明确的引导,致使学校没有形成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氛围,学生没有形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精神和素质,创新成果只是成为纸上谈兵。一所高校离开学术文化就不是完整的文化体系,任何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学术氛围的熏陶。一所没有学术文化的高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就不能顺利地开展和进行,学生的个性就不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
1.加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性。制度是一种规范性文化,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取向与信仰追求,是高校课程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保障。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文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告诉我们,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独追求金钱的“经济人”,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由个人性格、兴趣、职业等组成的“非正式的组织”;同时,马斯洛的需求等级论也告诉我们,人有生理、安全、交往、自尊与受人尊重及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样一个从低到高的层次等级。高校学生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需求,在当前社会,面对花花绿绿的诱惑,在各种需求面前,大学生又是处于社会及实践经验欠缺的特殊时期。因此,这就需要高校的制度文化对学生的个人行为养成、道德行为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加以引导和约束,对于其正确的道德及行为规范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不符合大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和惩罚。这样,高校制度文化就会成为大学生制度上的向导,使其不至于迷失自我,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革新大学理念,培育大学人文精神,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当前,很多高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欠缺实际性,其制度文化建设完全是为了制度而制度,目前大体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很多高校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完全是模仿高中的制度建设,突出的是重视宿舍卫生建设而轻教学,注重抓到课人数而轻实际听课效果等一些重“制度”而轻“实际”的制度文化建设。这样的后果往往是使学生经常抱怨该校没有大学文化而只是高中的延续。第二,部分院校并不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没有明确的约束,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非常常见,有的学生甚至一个学期根本没有到过某科目的课堂,没有见到过该科目的任课教师,但其期末考试却仍然是及格成绩;同时,学生在校外租房、谈恋爱、婚前同居等行为非常普遍,也引发了很多的问题。由此可见,一所高校没有制度文化是不行的,但是光靠制度文化也是不行的,一所高校要推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进行大学理念的革新,培育大学人文精神,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等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其核心是围绕“大学是什么”和“大学应该怎么做”这两大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反映了不同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一所高校要进行大学理念的革新,首先就要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定位自身属于哪一类院校,办学思路是什么,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在确立办学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创新,然后确立自己的校训、校徽、校歌等,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为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提供途径。
3.创新大学课程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是一个高校发展的动力,高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想真正有所提高,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一是实施课程开发,施行项目教学。按照德国人的观点,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要以职业能力、技能,特别是以具体岗位需求的特定技能为依据组织教学,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其所采用的是项目教学法,也就是以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教学目标,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点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所欠缺的。因此,我们要积极实施课程开发,施行项目教学。二是课堂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要由过去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逐渐要实现自身的“主导”作用,切实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进行教育教学理念上的转变,由以“学生”为中心变成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确立具体的目标:一节课、两节课、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甚至是三年、四年一共可以解决多少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意味着学生在不断地成长。四是考核方式也要根据科目的需要改变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可采用小品、论文、项目、实验等多种考核方式。五是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高校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要积极地为社团提供学术理论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指导、提供财力支持和各种便利条件,鼓励学生社团发展。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进而培养他们与人接触、与人交往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所优秀的大学,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不现实的。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学术氛围并不自由,学生没有自由地研究和学习的条件,从而无法培养学生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的精神,也就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国外很多高校,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的“常青藤联盟”大学,都是崇尚学术自由的典范,他们在学术自由和学生个性培养上做出了表率。因此,我国高校也应积极地向其学习并加以实践。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学校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合情合理的空间,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学习礼仪知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学我校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团会,进行大讨论,有计划开好校本课程。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校本课程学习体会。
3、年级组织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表彰。
4、举行“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展”。
5、举行“中华传统美德”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从文明的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根本性的渗透。
6、全校各班举行“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全校师生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全班公布,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监督。
第二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检查落实阶段
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践行活动:
① 、 从最简单的坐立行、语言、体态语言等方面入手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活动;
②、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伙伴入手开展“尊长互敬伴我行”活动;
③、从学文明用语、说文明话入手开展“文明用语伴我行”活动;
④、从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上健康网入手开展“文明上网伴我行”活动;
⑤、从日常生活中各种习惯的养成入手开展“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
第三阶段: 12月1日——12月31日评比表彰阶段
通过开展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班级各项“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评比阶段:
1、举行一次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2、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手抄报”大汇展。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礼仪内涵,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我校将评选出学期和学年度的“礼仪之星”,并在学校宣传栏展示“礼仪之星”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来感化、激励学生。
表彰交流阶段: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手拉手、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1、组织各年级分主题讨论校本课程学习体会。高一、高二、高三讨论主题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和社交礼仪。
第一、良好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因为在不经意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有些不良习惯无妨大碍,稍加注意即可。而有些不良习惯却是致命的,可能会影响一些人的前程甚至一生的幸福。如有的人有爱议论别人是非的习惯,经常被人找上门来,闹得心神不定,家庭不和。坏习惯一旦养成,想矫正就变得异常艰难,它会在毫无察觉的时候表现出来,令己头疼,让人生厌。如一些孩子平翘舌不分,尽管学着说普通话,但有时说话、读课文时还会出现笑话。所以要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应该制定良好习惯的养成规划。
第二、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是具体细致的。“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如《弟子规》中倡导的两个好习惯可以视为范例:“出必告,返必面”,即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再如,“长者呼,行勿懒,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意思是,假如听到年长者呼唤人,就应立即代他去叫人;假如要找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2004年3月,教育部新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把这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总之,要求的越细,学生学得越快,也就越容易做得到,做得好。
第三、养成教育要在“小”字上作文章。小,就是要求小一些,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不贪大求全,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小事做好了,也就形成了好习惯。比如: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室地面上有一些小纸屑,这是一件小事,但怎样通过纸屑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面对纸屑,我不加评说,让广大学生发表感言??????这样时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开展了“弯弯腰”活动,“毋以善小而不为”,大家都来“弯弯腰“,这样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校园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净洁的状态。
第三、要培养好习惯,就要:“统筹安排,逐一击破。”我们知道,人的习惯实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像一棵大树一样,有干、有枝、有叶。它可以是我们工作方面的习惯,也可以是学习方面的,健康方面的,感情方面的。与人相处方面的各种习惯,也可以是思维方式的习惯,也可以是行为方式习惯。因此当我们明白习惯对我们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性后,要对准备培养的习惯作统筹安排。这样可以分清主次,明确先后,然后有步骤的去培养,就会更有成效。
1.一般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情绪大都多变且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刚入学的孩子意志力也比较差,缺乏必要的耐心和毅力。他们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要求,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目标,并且只有在师长的监督和帮助下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他们不善于仔细而全面地考虑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或草率冒失的特征,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活动时多持放弃或否定的态度。
2.学习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只要老师对自己比较关心,他们就很愿意接近老师,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由此而喜爱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
3.交往心理特点
刚入学的孩子大多喜欢跟同伴交往,但他们对友谊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们认为朋友就是能够一起玩耍、能够满足自己愿望的伙伴,他们还在探索与谁交朋友是比较合适的,但他们的择友标准又是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们的同伴关系并不很稳定。他们对父母怀有深厚的感情,有一种明显的依恋感,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为依赖老师。
4.生活心理特点
刚入学孩子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他们虽有自立意识,但因年幼而显得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他们在学习用品的整理、学习作息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常常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帮助,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好还是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育专家认为行为教育的“最佳期”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所以当学生迈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对他们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抓好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刚入学儿童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教育计划,需要全体教师及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1.抓住年龄特征开展养成教育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小学阶段是他们生活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上小学之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而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学习。小学的环境和对儿童的要求与入学以前相比大不相同,在小学,儿童要坚持课堂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学会过集体生活。为了让儿童很快地适应小学,我主动和家长联系,告诉他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心理上的准备,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优秀小学生的故事,让孩子向高年级同学学习,激发他们过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对上小学不感到紧张和害怕。(2)生活方面,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如收拾文具、穿衣扣纽扣等。(3)注意学生在家作息时间安排。另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中还要注意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衔接,注意学习的趣味性,一堂课中随时加入游戏,使他们逐渐地适应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将使其受益终身。
3.严格要求,反复训练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实践也证明,真正的教育不是说教,而在于训练,可以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转化需要训练,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转化更需要训练,由不良习惯向正确行为转化尤其需要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是实现转化的关键。(1)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训练要持之以恒强调“反复”二字,不反复训练就形不成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2)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训练还要强调严格二字。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练习的过程是个痛苦的过程,得咬着牙坚持下去。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练,才能养成好习惯。(3)训练必须要求具体。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反复的分解操作练习,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可采用分解操作示范。(4)训练必须要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不能高估我们的自觉性,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必要的纪律制约是很重要的。要争取家长、老师、同学的真诚监督和帮助,把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结合起来。
4.在养成教育中教师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学生的习惯都是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渐形成的。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道德概念的具体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我们要想有文明学生,就得先有文明老师。”因此,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我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做好学生的榜样,这样我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他们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步规范自己的言行。例如:平时上课,我每次走进教室后只要看到纸片,就会立即弯腰捡起来,孩子们看到后也会马上检查自己座位附近是否有纸屑等废弃物;讲桌乱了,我就轻轻地整理一下,孩子们也马上动手整理自己的课桌和学习物品;课间我有意识地拿本书坐在讲桌上看书,学生就会自觉地读起课本来……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我们只有时刻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来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5.开展评价活动,强化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我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其进行表扬和暗示。鼓励学生自己对照要求找出优点和不足,然后利用晨会、班会课,对他们进行专题指导,给予评判,树立典型并在全班予以表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都进行“明星”的评比,树立典型;每周确立“纪律星”、“文明星”、“卫生星”,以点带面。这样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养成教育的评价就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6.重视家校结合,构建养成教育体系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和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