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范文

时间:2023-01-12 10:07: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醉翁亭记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醉翁亭记教案

篇1

3、教学难点:领会“与民同乐”的内涵。

篇2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和人格魅力

知识渊博,富有特色的教师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老师,每一位成功的教师,其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物不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那些受人敬重的特级教师,更是形成了各自鲜明的风格。我们的教师不能满足于传授一般知识、常规知识,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擅长的知识,特色鲜明的教学艺术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逐步培养和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在教学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美国教育家梅里尔・哈名曾提出“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执着追求。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要逐步提高自身亲和力,要注意举手投足、言语神态,声调抑扬,注意从各个方面去吸引学生。很难说整天板着面孔一种声调的老师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个人曾经戏作诗一首勉励自己及同仁:

精神抖擞进课堂,琼苞玉芯始开张。

精教勤学记心上,夭夭桃李惊四方。

2、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致力于鼓舞人心的课堂”创设,同时也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满怀热情的对待每一堂课”。师生应该融恰配合,积极互动。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除要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和人格魅力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合理的分组,优、中、差三级学生合理搭配,同时也要考虑到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性格、爱好、特长、缺点等,按照各个学生不同特点明确责任。缺少明确分工,小组讨论就可能成为优生的一言堂,“分组合作式”教学学习材料中明确组内各成员的职责,可是通过听课来看,落实的还很不到位。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告诉学生有错在所难免。要多鼓励弱差生,增强其自信力,多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是要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充分挖掘其潜力,发挥其特长,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分组合作式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以优促弱,全员互动,从而逐步转化弱差生以致最后消除弱差生。

(3)要用平等的、欣赏的、发展的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片面的、偏激地看待,一有缺点错误,一棍子打死,一无是处,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融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煮熟。师生交往,老师要做太阳,温暖学生;要做柴火,成熟学生。千万不要忘了和学生交流,记住一句话:很多时候,差生是由差教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出来的。优秀的教师眼里看到的多是学生的优点。

二、要把足够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要想真正落实分组合作,不做表面文章,不玩花梢,就必须使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包括充分预习的时间,充分自学的时间,充分合作的时间。拿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来说,要想让学生解读作品,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作品以及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必须反复比较,反复思考,必须调动起自己的语文积累、生活积累进行个性化理解。没有充足的时间,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肤浅的思考,学生就会浅尝辄止或潦草应付,得到的东西也是空泛的,缺少深度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留有足够的预习时间,组织学生提前充分预习课文。如果预习不充分,自主、合作只能是表象化的、形式化的。没有充分阅读和理解,要求学生用三、五分钟去速读或阅读课文,教师不断提出问题,或按学案上的不同问题,随即开展讨论或探究,要求学生自主或合作回答,这样只能算作秀,只是摆摆样子而已,效果如何,可想而之。

三、教师要及时的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通过巡视及时了解各小组讨论进展的状况教师要把握好机会及时介入,及时点拨或激励学生更深层次拓展,或指点迷津,给予帮助,总之要真正使小组讨论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平台,如学习《醉翁亭记》时,“探究合作”中“细处探讨(1)(2)(3)”完成后作如下板书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① 山水之间

② 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③ 乐民之乐

到此好像已经把握了文章主旨,还有没有探讨的必要?我想还是有的。趁同学们意犹未尽,我又启发同学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请同学们调动起你们的语文积累,想一想“醉翁之乐”为什么在于“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民之乐”?通过合作讨论得出

山水之乐:“登山则情满于山”,政治失意,寄情山水,排遣愁闷。

宴酣之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鸿儒白丁相往来,无拘无束。

乐民之乐:“政通人和”,政绩斐然,“兼济天下”,无比欣慰。

这样就跟深层次上把握了课文。

篇3

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转,围绕着教材和教案转。这种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大阻碍了文言文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使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结合起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使学习者成为他所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文言文教学必须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境界,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营造自由、和谐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是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转变为指导者。二是实现思想的民主,摒弃教师的语言霸权,鼓励学生向书本权威、教师权威质疑,允许创新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新视角:注重文化积淀,弘扬传统文化

学习文言文主要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先创造的精美的文化、精湛的哲理和博大的人文思想。因此,文言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让学生接受古代作品思想的熏陶,提高其人文内涵,进而发扬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文化,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思想基础。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悠然洒脱;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劝谏和激励;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超然物外的旷达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诸葛亮《出师表》中对先帝的知恩图报、对蜀汉的鞠躬尽瘁。所有这些人类最崇高的思想品质无不彰显着古人对人生、事业执着追求的人格魅力,都是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习并内化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把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古人的思想、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对待。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广泛搜集材料,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从而完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正是因为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的有力拓展,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力思考,倾心感受,领会并理解文本之外的深义,枯燥的文言文课文才会变得生动有趣。

三.教学过程新模式:弘扬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自主创新性学习

文言文教学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观察,提出质疑。学生学习文言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基本大意是能弄明白的。实在弄不清楚的,可先在小组内同学讨论完成,很难的提出来由班上其他同学和老师共同解决。

学生也有权选择文言文课文学习顺序,由学生决定先学习哪篇课文。比如沪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中两篇文言文《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可以让学生交流谈论,自主决定先学习哪篇课文,尊重他们的选择,会调动他们的兴趣。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问题的出现反映着学生在自主学习并思考探究着。教师要允许学生对文言文课文进一步探究,对课文质疑。例如有同学提出《口技》不要文章的第一段是否更好,那样会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同学讨论得出结论:《口技》的确可以删除第一段,这样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无不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四.教学手段新主流:强化信息技术意识,有效利用网络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观念,“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已经被众多教育工作者接受并得到逐步应用,在文言文教学中引进网络必将成为教学手段的新主流,也为文言文创新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

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要注重品读想象,适时播放形象画面。叶圣陶主张:潜心体会,静思凝想,构筑文学意境,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趣和人文精神。文言文教学可以在充分品读想象的基础上,播放相关的声音图像,以补充、修正、完善、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小石潭记》一课时,在初步感受文章的基础上,可以适时地把一个介绍小石潭的flas放给同学欣赏,优美生动的画面、幽静忧郁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诵,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进了柳宗元所描绘的凄凉幽深的世界,这种感官的刺激,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这篇课文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

当然,教师要恰当运用多媒体资源,牢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那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内容。因此,背景画面和音乐必须与课文内容情调相协调,节奏要一致:内容是欢喜的,可选节奏欢快的音乐、明朗的色彩作背景;内容是悲苦的,则选节奏缓慢的音乐、暗淡的色彩作背景。背景音乐不能满堂放,只能适时地加以点染,并且音量要适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影响教师朗读分析的传情达意,学生品读理解的入情入理。

五.教学评估新机制:建构创新教学评估体系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及时报以掌声,或做出激励性评价。文言文教学必须改革应试导向的评估方法,建构创新评估体系。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文言文教学的评价应改变“教师霸权”、“试卷霸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采用“自我参照”的标准评价自己,衡量自己的文言文水平进步与否;或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文言知识、文言情感。通过自评和互评发挥学生的文言潜能,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文言文的教学的评价要改变“一刀切”的做法,注重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反对用繁琐机械的题目去考学生,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文言表达的能力。

篇4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篇5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好文言文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同时又能让初中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古代文明的宝贵历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领学生一起进入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领域。但是为什么教师花费了很多心血备课,在课堂上进行古文教学时却并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更有些学生反映,他们课堂认真听课,做好笔记,但是考试的时候遇到一些扩展性的题目时很迷惑、茫然,不知道如何解答,这种打击往往令学生失去学古文的信心,甚至逐渐产生厌恶心理,认为花费在古文学习上的时间多,学习难度大,收甚微等等。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一难题即,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古文教学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古文学习感兴趣,在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展开学习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文言文教学水平的方法措施

(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言修养

由于现在的中学教师工作较繁重,很少有时间重新学习,尤其在文言文这个离生活相对遥远的科目上,教师在资料的积累上显得相对不足,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连续几年在教案上只字未改,完全是以前的积累,这样是不利于教学的发展的。教师要把文言文带进生活去感悟,将作品的思想感情尽量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因为中学语文文言作品所选篇目中所表现的更多是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可以找到与作品中相似的融合点,这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找到了类似的融合点,就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与现代不合拍无法引起感情的共鸣。假如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可能学生会做得更好。教师应当重视语言研究和语言积累(针对古汉语)。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要完成教学的任务,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在语言文字方面下功夫,抓紧时间多积累、多学习、多研究。

(二)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师要通过讲故事、举例子或者图片展示去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增进与文言文之间的感情,增强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坚持“古为今用”,联系现实生活去教授文言文,文言文本身就晦涩难懂,与学生日常接触的现代文有很大区别,学生无法很快明白其具体含义,则会产生疏离感,不利于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认真备课,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论语》前,教师可以先讲一些孔子和他的学生的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让学生首先了解到孔子这位圣人在当时条件很艰苦的情况下,传道授业解惑。接着教师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好奇几千年前的孔子时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下面就可转入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告诉学生在古代,孔圣人就说过学习是需要不断的复习,而只靠读书不进行思考也不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并具备好的学习态度才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在现代也是如此,只靠课堂上学习,课后不去复习巩固,也不认真思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这样就将古人的教诲与现在学习生活相结合,就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其实,教师只需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灌输文言文是中国古人使用的一种语言,现在的普通话都是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下来的,学习起来并不难学,所描述的也都是古人的思想、故事,表达的是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现。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必定能够将文言词汇语法学好,从而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促进学生感悟

篇6

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利用这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让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他们的主体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语文课堂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而且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声有色。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学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

一、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就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习热情得到高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走进课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编排教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知识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让学生在愉悦中吸取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让他们陶醉在美的世界中。如,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学习《醉翁亭记》,单靠老师介绍,学生很难领会透彻,对于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可能很难理解,也提不起兴趣,这时就可以使用这一技术。利用多媒体展示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讲解文本包含的政治理想和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直观,学完之后记忆也会深刻。

二、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要尽力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脑子积极主动地动起来,促进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的发展。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起点。那么,怎样使学生真正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自主质疑提供了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课文朗读时如能配上动作、表情等,就会使枯燥变生动。

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推动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通过那些声情并茂的场景,那些震撼人心的氛围去感染孩子们的心灵。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时,由于教师自己情感不够投入,语言缺乏感染力,使得学生情感体验不够的实例大量存在。一段非常美的写景的片段,有的学生在读时语调生硬,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其他学生的情感。因此,情境的创设要从细致入微处着手,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感染,使学习成为儿童心灵的追求。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时运用已掌握的文章写作背景,身临其境地读出文章的语气和语调,配上合适的动作、丰富的表情一同进行,这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学生为了能够读准语气语调、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情就必然要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化、提升为自己的感情体验,再通过恰当的语调、丰富的表情表达出来,达到入文入情的境界。同时动作表情的运用还可以使朗读者与听众的读听积极性提高起来,使看似枯燥单一的朗读生动活泼起来。因此,在课堂中经常运用动作表情并茂式的朗读方法去营造朗读的氛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能锻炼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语文修养。

四、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积极思维。

篇7

叶圣陶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而“翻转课堂”利用信息化工具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信息化平台,学生利用教师预备的数字材料(音频视频、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等)自主学习,完成师生间、文本间的“信息传递”,原本课后“消化”的知识则被放置到课堂上,通过同学、老师及时互动来释疑、解惑、探究等,完成学习任务,根本性地改变了学习方式,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一、利用“翻转课堂”有效组合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教师通过解读文本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语文课堂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感悟文本。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化资源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好教学内容和课型后,调用自己所学计算机知识(PPT、Flash、音频下载、视频剪辑、图片嫁接、链接转换等),搜集大量素材,包括情境素材、视频资料以及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内容确定的相应练习。再利用电脑将FLASH课件内容录屏,生成视频课件。

在《天上的街市》这一诗歌教学课中,我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了大量信息,准备了丰富的备课资源。利用MTV歌曲《天上的街市》渲染气氛,导入新课;播放郭沫若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视频解读片段、视频范读等,让学生看视频了解作品背景,配合《夜》《星空》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诵读展示,营造情感氛围;再针对课文导学案,最后补充介绍了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其它诗歌作品,拓宽学习面。

二、利用“翻转课堂”调动积极性,让语文学习有的放矢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Z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样的语文课给学生提供丰厚的学习信息,拓展其语文乃至人文学科的视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

学习《醉翁亭记》时,提前安排教学视频,落实重要文言字词的积累,疏通文意,并引导学生解读了课文内容。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拓展延伸等活动,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课堂上发言积极,争论较为激烈,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作者笔下的社会背景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利用“翻转课堂”翻转师生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具开放性、最容易与生活实际发生联系的学科,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搜集和学习,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通过合作探究、答疑解惑、知识拓展、迁移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文课上学生解读文本时通常会注意到并提出一些问题,并引发师生的思考或讨论。如《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是昏是明?《鱼我所欲也》中生与义的取舍是否有现实意义?《范进中举》中范进求取功名之路引发的思考,范进与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相比有什么异同?能提出类似问题说明学生在思考,教师针对问题组织研讨,是对学生思考与创新的一种鼓励肯定,使学生想说、有话说,并能各执己见展开探讨。

四、利用“翻转课堂”转变家长角色,有效实现家校联合

篇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性学习方法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积极的相互协作,共同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自身的探究能力,通过探索性学习主动掌握知识。但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探索性学习方法进行具体应用呢?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此加以分析。

一、探索性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启蒙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开发学生在知识方面、语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方面的潜力,而且是一种美的教育。优美生动的课堂教学有益于中学生于语言的雕琢过程中学会感知美、表现美,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因此,重视初中学生的语文教育不仅有益于提升他们的爱国热情乃至全民族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准,而且有利于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促成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以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进一步的成就。步入信息时代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手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探索性学习方法为例,它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抽象僵硬的模式,以其课题性、开放性、主体性的特点获得广大教师的青睐与同学的欢迎。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索性学习方法有益于创设语文问题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等,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课题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探索性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息息相关。我认为,教师应着力于探究方法上的引导,适当点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①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小组协作?应遵循哪些原则展开分类讨论?②分析文章主旨可按哪些步骤进行?文章的主旨与课文的背景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③如何利用多媒体,如电脑制作一个能够反映古诗意境的Flas?小组成员如何设计所要展示的幻灯片?

(一)师生互动,集思广益。

教师应仔细备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设定探索目标,同时应注重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其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学生得出的初步成果可能相对幼稚,但教师应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对探究成果中所体现的开放性思维、发散性思维进行肯定,鼓励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提问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于提问中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的自主探究潜力,使其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如学习《五柳先生传》和《醉翁亭记》,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关文章的历史背景一直是众说纷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在小组协作中,我倡导师生互动,于平等交流中集思广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补充、完善已有的结论,并以读后感、小论文形式表示出来。如学完《紫藤萝瀑布》一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就心得感想写《生命的意义》、《紫藤萝给予我的启示》等作文。在读后感、小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不必一定要有华丽的言论,但一定要做到感情真挚,言之有物,观点鲜明,行文规范,以此锻炼在课后的探索研究能力。

(二)小组交流,升华总结。

在小组交流学习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积累经验,反思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思维定势的原因,以及所暴露出的问题、今后可改进之处。同时应引导学生掌握探索性学习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举一反三的类比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等。叶圣陶早就提出:“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所以教师更应优化教案设计,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从经验中吸取教训,掌握探索性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学会自主性研究学习。

(三)发散思维,鼓励探究。

前苏联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早就提出:“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仅仅是知识,那就直接告诉他好了,而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诚然,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的就是激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兴趣的原动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热情。所以,在探索性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孩子以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享受探究实践活动带给他们的成就感,而不是单纯强调教学任务计划,束缚孩子个性发展的思维。另外在上述课题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对得出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再探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探究该课题,通过观察、猜想、证明、检验,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领悟到学无止境的深意。如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课题可以设计如下:①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同学通过各种手段(如图书馆、网络等)搜索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根据作者的意图揣摩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手法;②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寓意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分析“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等是如何体现紫藤萝的生命张力的;③猜想作者所要真正表达的思想;④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证明自己的推理;⑤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历史背景等,验证自己的推理;⑥交流感想,以论文形式研究报告。

三、让多媒体成为探索性学习的好帮手

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传递信息、交换信息、储存信息、处理有效信息的过程,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各类资源,以多媒体手段促进探索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如在引导同学们学习《爱莲说》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展示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莲之亭亭玉立、品质高洁等,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媲美的。因此,关于语文探索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更应结合新课标要求的标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图片、动态表格、音乐、文字等充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受限于课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有益于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引导学生摆脱语文思维中的思维定势,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拓宽眼界,拓展眼界,充分调动眼耳口鼻等感官,从而锻炼综合的语文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寓教于乐,我们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上有效时间内的信息容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理解力。另外,在授课前,教师应结合自己的风格特色与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合理设计课件,创造合理而真实的教学情境,而不可以一味节省作图、板书时间,以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以填鸭式灌法输入给学生大量消化不了的知识,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恶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只有我们以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才能展现教学亮点,发扬教师风格,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收到师生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