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4 18:29: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司法所法制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一,课程设置问题。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受此任务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取消了英语语法课程。这是对这一任务的错误解读。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英语教学法等课程属于学术课程的范畴,是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高职院校可以不开设。然而英语语法课属于基础课程,对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可持续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法教学在高职院校也应该可设,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英语语言词法和句法规律。
第二,课程量过少。和上述课程设置相同,由于理念问题,一些高职院校不开设英语语法课程或者大幅度削减了英语语法课程的课时量,减至不到四十个课时。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语言,只要是人类的自然语言,语法体系肯定都很庞杂,用三四十个课时来讲授一门语言的语法,极有可能讲授工作都完成不了,更谈不上练习的时间,所以,语法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肯定是没有保证的。
第三,教学对象基础薄弱。高职院校的生源较一般本科院校来说,生源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学生连高中语法都没过关,进入大学之后学习明显吃力,这就让语法课程的开设非常具有迫切性,另一方面也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基础薄弱要求的语法教学课时量就非常大,但教学实际中,课时量明显太少,这就让让学生的语法知识扎实没有保证。另外,语法基础的薄弱,也给“综合英语”、“泛读”、“听力”的等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问题。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英语教师的注意。
第四,教材问题。一方面,我国英语语法教材出版的不少,但大部分都非常厚,编写体系非常复杂,让学生拿到手就心生畏惧,信心丧失;另一方面,目前也有很多高职专用语法教材,这些专用教材其实也就是对本科教材内容和习题的删减。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在高等教育阶段不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高职生,他们都应该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语法知识,而不应该区别对待。
第五,教学理念问题。一部分高职学生甚至英语教师都认为,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英语语法,大学阶段学生自己针对性的补习一下英语语法知识就行了,开设语法课程实无必要。其实,笔者在前面也说过,大学语法课程与中学语法在体系、内容、教法、任务性质上都有很大不同。高中阶段的语法知识只是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必备的内容,而大学语法站的高度更高,会让学生对语法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各种英语语言现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六,内容讲授上的问题。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学习过英语语法知识,导致有些老师觉得学生这里应该懂了,那里也应该懂了,所以讲授的内容就没有主次和详略之分。还有些老师为了使课堂内容具有系统性,干脆从头讲起,严格按语法体系走。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太得当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之学生之前对语法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我们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有主有次、有详有略,以让学生掌握为最终目标。
二、高职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高职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上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第一,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适时开设语法课程。暂且不论语法课程是属于学术课程还是实用课程,单从语法知识对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发展的地位和意义来说,这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第二,适当增加课时量。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基础,酌情增加语法课时量,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律。
第三,针对教学对象的高中语法没有打牢的情况,教师应该在增加课时量的同时,耐心地帮助学生从一点一滴学起。
第四,无论我们选用的是哪套教材或者说是自编讲义,教师都应该让教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第五,转变教学观念,虽然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过部分语法知识,但是大学语法是高中语法的延伸和提高,我们高校教师应该让学生领略到更高层次的语法知识和规律的魅力,让他们对语法现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1大纲的指导和实际的教学课程,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1]大纲中已明确指出教学目标的设定: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即是教学目标中达成的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则暗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向;如何实现技能训练和思维发展就需要我们考虑教学目标中所实施的过程和具体的方法。
1.2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现状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另一依据基于专业特色,调整教学目标的高低层次,教学目的主要应体现为学生对实用知识能力的掌握。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内容全面、文体丰富,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关注点,从业的实际需求设定目标,要有选择有舍弃。和学生实际水平结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正视现状,承认个体差异,扬长避短,鼓励加督促,在学习中充分体现其有效价值。
2选内容——立足基本教材,突出实用特色
2.1教材(阅读与鉴赏)是根本语文教学任务的具体落实与选择教学内容有密切的关联。现行的教材包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大类(山西地区)三个模块各有侧重: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模块侧重“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拓展模块侧重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2]三大模块文章的择取目的性较强,只是在选择的过程中还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2.2表达与交流是关键
2.2.1口语训练不容忽视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即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应是必备的。但现实情况不难发现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口语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树立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其实,学生拥有了自信,课堂教学的路也就畅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从朗读入手,先让学生开口讲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教师予以正确方法的引导,让其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再次,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相互鼓励,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
2.2.2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写作包括两个方面:基本型与实用型。基本型是对初中语文写作的延续,例如写好记叙文、议论文等。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讲实用型的写作是必备的,自我介绍、计划、总结、求职信等常用的应用文能为其日后走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学习、交流、思考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讲方法——精讲少讲导好,学生主体突出
3.1教师精讲少讲,关键是引导好“教”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消除疑点,从中揭示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情感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教的作用下,通过学习教材,储备语文相关知识,积累语言材料,形成初步能力。其任务有两点:其一是学习基本知识,扫除知识障碍,为下一步的“学”做好知识上的储备。知识的传授是不可忽略的,假如忽略教师的“教”,忽略基本知识的掌握,一味强调学生的学,无学法指导的前提下去读书,这显然是纸上谈兵,好比空中楼阁。其二是接受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讨论、交流、比较、分析、探究等学习方法,掌握识记、朗读、思考、联想等方面的技巧,为“学”奠定物质基础,为知识的迁移、延伸与拓展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2005年9月开始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在大三开设智能控制限选课,至今已经有三届本科生上过智能控制这门课。这三年是从开始选择教材、准备教学内容、制作PPT、研究教学方法等从无到有的三年,也是通过辛勤劳动对“智能控制”教学不断探索的三年。三年过去了,现在正是对这门课有关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总结,对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的时机。这种总结和思考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自己在未来教学工作中的水平,另一方面,这些在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也可供兄弟院校负责“智能控制”教学的老师参考。
1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考虑到教学对象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他们没有自动控制方面的专业基础,我们选择了中南大学蔡自兴教授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1]。这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智能控制”立体配套教材,是蔡自兴教授自1990年出版我国第一部《智能控制》教材后[2],根据智能控制学科在最近十多年间的新发展,又推出的一部适应时代与教学发展趋势的新教材。
该教材对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控制方法的介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条理非常清楚,内容涵盖了所有经典的智能控制方法,也对一些新的正在发展时期的智能控制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虽然这本书的编写目的是智能控制的研究生教材,但它同样适合作为本科生教材,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内容做适当的取舍,有些智能控制的教材是适合自动化专业使用的[3]。
2教学内容的组织
由于所选用的教材本身是作为研究生教材编写的,只有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才能适合本科教学,我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取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基本概念、原理、方法
每种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控制方法都是教学的重点,是要详细讲述的内容,对所涉及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本科生则可以不讲或少讲。
2.2与学生所学其他课程的关系
智能控制包括多种不同的智能控制系统,分别与不同的其他课程有紧密关系,如图1所示。例如专家控制系统与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与模糊系统、神经控制系统与神经网络、学习控制系统与机器学习、进化控制与进化计算、免疫控制与免疫计算、基于多真体的控制与多真体系统(MAS),等等。如果学生对相应的其他课程有较多的了解,则相应的智能控制系统在内容上可以讲的稍微深入一点。例如,我校对智能科学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算法设计的课程,较深入地讲述了基于进化和免疫的算法,则进化控制和免疫控制就可讲的深入一些。人工智能课程讲述了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系统、机器学习、分布式人工智能与多真体系统的基本知识,则专家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学习控制及基于多真体的控制系统就可以与人工智能所讲述的内容相呼应,做相应的取舍。
2.3恰当的智能控制系统实例
就智能控制的教学内容而言,它具有如下的特点:内容范围广、与其他课程紧密相关、抽象不宜理解。这样在教学上仅仅通过对基本内容的讲述,很难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而一个好的、恰当的、简单而又容易理解的智能控制系统实例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使学生把所学的基本概念和控制方法生动地联系起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蔡自兴教授编写的教材就有许多很好的控制实例,我们还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自己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例如,我们在讲述基于多真体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时候,就拿基于多真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频谱分配问题作实例,它既是一个典型的智能控制问题,又很容易理解,每个带嵌入式处理器的传感器就是一个真体,控制目标就是对各个传感器使用的频谱进行分配而不产生干扰。这个问题的解决既可用神经控制系统[4-5],又可以用进化控制系统[6],还可以用基于多真体的系统[7]。
3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根据这门课的特点,并总结过去几年的经验,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3.1合理运用PPT及动画演示工具
复旦大学的陈天平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曾经作了一个报告,内容是关于多真体系统的牵制控制问题,这正好也是一个智能控制的问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陈教授在讲萤火虫同步闪烁的时候,他播放了一个动画,开始在一个正方的黑板上均匀规则地分布了许多萤火虫,起初没有规则的闪烁,后来逐渐按照他讲的控制协议同步闪烁起来。他用一个动画生动地演示了智能控制的过程,加深了大家对分布式多真体系统智能控制的理解,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后来我们也制作了类似的动画用于课堂教学,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2注意智能控制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正如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取舍”中讲到的,智能控制与其他多种课程都有紧密联系,有些是本专业学生已学过的,或正在学习的内容,有些则不学。要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已掌握的,如果是已学过的,在讲课时要加强与所学内容的联系,形成知识的升华;如果是没学的内容,则要作相应的知识补充,避免形成老师以为学生有这样的基础,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自己的,造成学生很难理解,上课效率低下。对我校而言,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两门课都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学期,但人工智能在9月份刚开学就开课,每周两次课,11月中旬结束。人工智能课程结束后,智能控制开始上课,这样就形成两门相关的课程前后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效果。但我校的学生没有自动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这是在教学中应当要注意的问题。
3.3注意体现各个智能控制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各种智能控制系统之间也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比如神经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之间的联系、神经控制系统和学习控制系统之间的联系、进化控制和免疫控制的联系、进化控制和神经控制之间的联系、进化控制和基于分布式多真体智能控制系统之间的联系,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内在联系的存在,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平均分配课时到各个章节,可以有主有次,老师可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理解深度的不同,选择某些章节重点讲述,使学生通过这一章的内容对智能控制系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然后依据它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展开其他章节的教学。这样可以收到举一反三、提纲挈领的效果。
3.4课外阅读与翻译
由于智能控制的教学内容与多种学科都有密切联系,而且目前仍然是很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每年都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选择其中一部分非常优秀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文章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阅读或翻译,对加深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很有帮助。但是,文章的选择很重要,这个需要老师把关。老师在平时的科研和教学中注意积累一部分文章,供学生选择,同时,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自己找文章阅读和翻译。
4结语
智能控制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本科生教学在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这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重点讲述内容的选择以及讲课方式等方面。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 智能控制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蔡自兴. 智能控制[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0.
[3] 周德俭. 智能控制:自动化专业本科系列教材[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4] David W. Gassen and Jo Dale Carothers,Graph Color Minimiza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1993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Nagoya:IJCNN'93,1993:1541-1544.
[5] Phllippe Galinier,Jin-Kao Hao. Hybrid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Graph Coloring[J].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1999(3):379C397.
[6] Fathelalem F.Ali,Zensho Nakao,Richard B.Tan,et al.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for Graph Coloring[C]//IEEE SMC '99 Conference Proceedings.Tokyo:1999:527-532.
[7] Jing Liu,Weicai Zhong,Licheng Jiao. A Multiagent Evolutionary Algorithm for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Probl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MC part-B,2006(36):54-73.
Explor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Teaching of Intelligent Control
WU Jian-she, YU Xin, JIAO Li-cheng
独立学院作为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其法学教育起步较晚,且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母体教学模式,这就忽略了其法学教育的个体性。2008年司法考试报名条件向在校法科学生开放,于是,在校学生为了通过司法考试,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通过司考上,出现了忽视法学理论学习的倾向。这种变化给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一、厘定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性质
对于法学教育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法学教育界一直存有争议,但是将大学法学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的观点更符合目前的现状。原因有三,其一,我国法学教育机构众多,主管部门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入学考试、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大同小异;其二,法科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从事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相关行业,而是要参加法律职业培训和统一司法考试;第三,2008年出台的《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称“办法”)第四条规定:“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国家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就国家司法考试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第五条规定:“国家司法考试由司法部负责实施。”以上条款可以说明,国家司法考试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存在,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管辖与实施分属不同的部门。
该《办法》第二条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和担任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可见,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为我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的衔接搭建了平台。法科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是进入法律职业的必经途径。另外,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和应用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律诊所、法学乡村调查等活动与通识教育并不矛盾。
二、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现状
多数独立学院的教育模式由母体高校提供,母体的法学教学模式对独立学院教学活动有直接影响,而传统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着“轻应用、重理论”的现象。由此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及定位不清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目标不清,定位不准,教学上没有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设定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学院特色的法学人才培养方式。采用母体高校的标准进行管理和教学活动,使得传统法学教育的高理论性和高规范性压力一直存在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中。这是造成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实践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偏重理论
大多数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时所占比例相当大,实践性教学内容较少。除了毕业实习外,很多课程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即使安排毕业实习,也只有两三个月,甚至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很多学生选择在实习期间准备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最终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落后
现行独立学院法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传承传统法学教学模式,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中心,学生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此外,受薪酬、学校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堂外,学生与知名的法学家、法官、律师等交流的机会较少,学生的视野狭窄,学习主动性较差,自学能力不强。
此外,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还存在着经费紧张、受场地限制的现象,从而使得独立学院的法学实践性、应用性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三、司法考试背景下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改革
基于以上分析,独立学院的法学教育面临着重新定位及统一司法考试的双重压力。因此,在对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既不能忽视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又不能不顾司法考试的影响和学科的特点而盲目地进行改革。
(一)根据法学学科特点,革新教学理念
法学教育为通识教育,但不应忽视职业能力教育。法学教育中坚持通识教育为主,职业教育为辅的原则。通识教育是基础教育,在传授法律基本知识、传播法律精神、普及法律文化,培养学生法律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之前没有任何的法学基础知识,因此,大学法学教育仍应坚持将法学基础理论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具有较强法律素养的法律通才,为将来拟从事法律职业和拟从事法学教学研究者打下法律基础。
另一方面,法学的实践性极强,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并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加强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法律诊所、送法下乡、法学乡村调查等活动。因此,独立学院在法学教育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也要考虑职业的需要。
(二)调整课程设置
现阶段,大学法学教育的课程都是由教育部设置的,共16门主干课,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这样安排能够从整体上保证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法科学生在质量上的统一,但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地域性和市场性的特点,不能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教育方面的优势。
因此,根据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的理念,同时兼顾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有必要在16门主干课之外,开设相关的辅助课程。例如,可以根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学术型和实务型增设不同的课程,学术型的学生未来主要是进行法学理论研究,因此,增设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逻辑学、比较法、法律语言学等课程;而实务型学生,可以开设司法考试的培训课程、法律文书写作、司法实务、刑事侦查学、法律心理学、法医学等课程。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法学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讲授,受母体教学方法的影响,独立学院法学教学也是如此,因此,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一直被忽视。但独立学院学生在创新性、动手等方面一直受到肯定,这恰恰可以弥补学习能力的不足。
“模拟审判”是实践教学的代表形式。一般来说,“模拟审判”分为五个环节:首先,选择典型案例。通常案例选择实务部门的真实案例,可以从法院、律师事务所选择已结案的案例,也可以从高法的公布的典型案例库中进行选择;其次,对学生按每组10~15人进行分组,通常按照原告(公诉机关)、被告、审判员等角色进行。各小组内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再进行细化;再次,各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在开庭前准备相关诉讼文书。包括起诉书、公诉意见书、证据目录和说明、辩护词、词等,并按照法律的规定将文书传递给对方;第四,正式模拟开庭。按照程序法要求,进行庭审活动;第五,评议和总结。整个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模拟审判活动进行总结,指出优缺点,分析原因并给出意见。同学间可以对整个活动进行交流,对模拟审判活动发表意见和体会,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80-02
时下各种音乐培训中心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学音乐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们似乎已经意识到音乐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智力开发功能的这一观念,人们基本达到共识。音乐教育的地位无论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都显著提高。然而,因为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也导致了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偏颇。
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夸大音乐教育对智力开发的作用
只要搞好音乐学习,孩子必会超常聪明。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诚然,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这样的话:“开启人类智慧宝库大门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音乐对智力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事实,但是音乐教育不是开发智力的惟一途径,它只是三把钥匙中的一把。这说明,一方面只有在三把钥匙的共同作用下,人类智慧的宝库才能彻底打开;另一方面与其他以开发智力为主的课程相比,通过音乐教育来开发智力是比较慢的。因此,不能把音乐教育作为开启智慧的惟一法宝或主要途径: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协同发展,才能真正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
(二)技术越难越能开发智力
表现在器乐学习上,盲目追求考级级别,让学生盲目自满,模糊了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虽然在音乐教育中各种智力因素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音乐教育开发智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对其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陶冶和塑造来实现的。这是一个漫长的无法跨越的过程。只有通过老师潜移默化的教与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积累才能完成。
因此,那些音乐教学中只重双基,不重音乐性的做法是不对的。特别:是在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和老师们不要再拔苗助长,强迫孩子练琴,而不顾他们情感因素的培养;使音乐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变相;不要再让琴童不忍重负和精神磨难而以刀断指、以斧劈琴的悲剧重演。
认清差异,才能摆正位置,才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开发智力之功能;走出误区,才能让孩子真正走进音乐艺术的殿堂,并在艺术甘霖的滋养中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那么音乐教育与智力开发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以审美的方式来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具有典型的感性塑造与情感交流的特征。而智力开发是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是一种理性的培养与启发活动。
从音乐艺术的本体上来讲,“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它强调的是一种感性认识。音乐教育的实质是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以审美的方式来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具有典型的感性塑造与情感交流的特征。而智力开发是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是一种理性的培养与启发活动。音乐教育与智力开发是一对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但他们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互相促进。
二、音乐教育的感性塑造为智力开发的理性培养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感性塑造是音乐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构成音乐的感性材料是流动的音响,这些具有一定高度、长度、力度和音色的音响材料,通过节奏、节拍、音区、旋律、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织体、配器等表现手段,来塑造动人的艺术形象,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对音响的感受是一切音乐活动――音乐创作、音乐表现、音乐欣赏――的基础。正基于此,人们不仅把音乐看成时空的艺术,同时在音乐教育中把听觉的培养以及对各种音乐因素感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
从音乐教学的活动看,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对学生感性塑造的过程。一方面,所有的教学内容,无论直接表现音乐的歌唱教学律动教学、器乐教学、创作教学等还是间接表现音乐的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都是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中实践性更为突出,没有感性的实践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评价、创作等都无从谈起。音符、音乐理论即成为毫无意义的符号和抽象的概念,音乐课则变成名操无味的技法课,其审美教育的本质品格会荡然无存。
音乐教育内感性塑造是多维度的,有音乐的物质及自身结构方面的。如音高、音色、强弱、长短、音程、和弦、定律、节奏、节拍、织体、和声、曲式等;有情绪、情感方面的,如欢快的、悲哀的、抒情的、激越的等;有体裁形式方面的,如声乐的各种体裁与形式,器乐的各种体裁与形式;有时代风格方面的,如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等;有音乐内容与形象方面的,如英雄、少女、高山、流水等等。通过上述诸方面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进人音乐王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努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艺术的殿堂里,充分享受音乐艺术特有的美妙感觉,使情操得到陶冶,精神随之生华。
强调感性塑造,并不是简单地否定音乐教育的理性指导作用。恰恰相反,适度的理性指导是保证音乐教育有效、深入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感性人手与理性指导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音乐教学原则,它既符合音乐教学的特点,亦符合少年儿童音乐学习的认识规律。
在音乐教学中,仅有感性塑造是不行的,从认识论上讲,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以及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完成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比如音乐欣赏,其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初步感知、情感体验和理解提高三个阶段。初步感知阶段是以“官能的欣赏为主”的阶段,主要是对音乐美感的初级享受,学生对作品的初步玲听所带来的愉悦感仅仅是
一种表象,是对该作品的感性认识,不能体会该曲的本质内涵。第二、三阶段则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只有对作品反复聆听,了解该作品的旋律、和声等各种音乐手段的具体运用情况之后,才能深入体验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只有体验到作品的情感,理解了它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才能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美的本质。欣赏教学的三个阶段,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过程。这一过程也适用于其他音乐内容的教学活动。从感性到理性。再用理性能动地指导实践活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能动认识论。
应该再次指出的是,鉴于音乐艺术重感性、重体验的突出特 点,音乐教学中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学习最终是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理解能力而服务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绝不能因重视理论教学而造成重技轻艺的弊端。
音乐教育注重感性塑造,这是它与智力开发最明显的差异之处。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曾说过:“音和音响低于思想,思想低于感觉和激情。”这句话筒洁明了地道出了音乐艺术注重直接感受、注重情感的特点,也道出了音乐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对音和音响的感受从认识论上讲是低于理性的思想活动的,但在音乐艺术中,理性与“感觉和激情”相比较,应处于次要的位置。
然而,音乐教育的感性塑造与智力开发的理性培养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正是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才会有利于智力的发展。感性与理性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同,但不是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同一起来。大量感性实践活动必然呼唤着理性的到来。指导实践活动向高层次发展。在音乐教育感性塑造过程中,也必然启发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功能。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交流与智力开发的理性启发
情感交流是音乐教育的又一典型特征。音乐是最长于抒发感情的艺术门类。音乐的载体是无任何语义的音响,而这种饱含作曲家闪光激情的音响,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所以神奇的音乐被看成是“一种崇高的心灵语言”(舒曼),“是一门情感的科学”(格什温),是表现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对此李斯特有过更精辟的论述:“在纯音乐中感情的体现并不通过思想,并不是像在大多数其他艺术――尤其是文字艺术中一样,必须通过思想。如果说音乐表现感情比其他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可以传达心灵所体验的印象,那么,音乐的这种优越性主要因为它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不求助于任何推理的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的运动来。”
音乐的情感性特征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一方面,要通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其用抒情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愉快、痛苦、愤怒、兴奋、忧愁、哀伤、恐惧等情感与精神的共鸣,达到学生与音乐之间情感交流的目的,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并“使之爆发出火花”。
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音乐教育以情动人的规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积极地与学生产生情感交流,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情感,特别是审美情感,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愿望。凡有成效的音乐教学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与交流。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学,不仅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反而阻碍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甚至是对其音乐兴趣的扼杀。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75-02
我国职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近些年来,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大批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将自己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奉献给社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但同时,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也暴露出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仅从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看,就暴露出很多需要调适的问题,且集中反映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因为,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逐渐从跟随模仿阶段步入自主创新阶段,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工业化人才培训聚集地的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以适应社会需求,但是,实践说明,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转变尚不到位,适应策略还需要进一步摸索,从目前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对策可包括:
一、解放思想,理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进程中应调适的相关方面和相关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应提高
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跟随模仿阶段,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劳动力市场对一般性熟练工人的需求量最大,不要求劳动者必须拥有较高的知识技术素质,所以,在这种劳动力需求市场的条件下,职业院校将普通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随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传统劳动者在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都受到了冲击,过去的传统经验与现实需要不再契合,出现了不予以改革即无法适应劳动力市场对新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改革成为不争事实,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始终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培养出迫切需要的一线创新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需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多以题海战术和机械模仿的培养模式为主,教学缺乏创造力,所培养出的人才也只是一种适应性人才,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使得以往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适应技术和社会现状,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在当今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伴生发展的现阶段,我国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来思考和形成与时俱进的适应一线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逐步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改变被动学习的旧有局面,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教育情境中逐步培养观察、思考、创新及合作的能力,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明显提高,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在工作岗位上担纲创新发展的技术层面的重任。
(三)企业的主体作用应得到发挥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为生产进行服务的半公益性行业,依附于企业而存在,所以,在职业院校的专业选择、规模确定、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实习及效绩考核等环节,都应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这是得到了职业教育实践证明的。也就是说,创新型企业应当是学习型企业,必须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职业院校应成为企业独办或与政府合办的专门性教育机构。这样职业院校才能为企业培养出所需的生产及管理一线创新人才,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之所以提倡校企合作是因为现行职业技术教育处于企业发展目标系统之外,而当职业院校嵌入企业内部时,就只有生产与教学结合,而不存在校企合作了。
(四)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应灵活开放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多种多样,创新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更是不断变化,而职业院校为了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其办学模式就必须灵活开放。在办学主体方面,职业院校可由政府或企业单独作为办学主体或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办学(政府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情况下,当职业院校的公益性强且面向多个企业时,应由政府为主要办学主体)。
(五)职业教育体系应上下衔接、左右互通
技能水平同学术水平相同,也是逐步发展的,想要获得创造性的技能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的。而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起点基本一致,需要进行教育系统的整体设计,如果只是单一地在某领域内局部改革,是无法得到突破性进展的。我国目前的中高职衔接刚刚开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学籍管理和学业评价等方面都需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还未沟通,要构建一个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还需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六)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应开放
我国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无法达到特定效果和信度,急需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从中间层次的评价方面来看,职业院校对事和对人的评价相互分离,易造成评价结果与实际状态的背离,亟待建立科学的标准和程序;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来看,缺乏社会化考核标准,无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在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职业技术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制度化无法回避。
二、开拓进取,积极谋求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所需的政策支持
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不仅需要职业院校自身的改革,而且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一系列政策来带动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
(一)推进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
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是在市场氛围中形成的务实、创新的文化,它包括了质量文化、安全文化、效率文化、效益文化、团队文化等方面。推进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可以改变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在当前条件下,师资力量薄弱,政府应着手制定职业技术教育人力资源规划、配置、使用和评价的系统政策,不仅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对优秀师资的引进,还要借鉴企业的提前退休制度和下岗制度,使一些知识落后,无法适应改革要求的人员提前退休或退养。
(二)建立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集团
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集团是生产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联合体,可以实现生产和教学的有效结合。校企一体根据不同产业或行业的不同特点可以实行校办企业或企业办校,但都应以公益为主,政府应在税收、人事管理和财政投入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特别是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尚未成型的现阶段,政府更应大力扶持。
(三)建设职业技术教育标准
虽然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进行了30多年,但随意性与盲目性仍然桎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我国政府应加强推进职业院校的院校设置、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师资、实习基地、教学管理等方面标准的建设与落实,这样才能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出更适合需要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关景灵.职业技术教育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石[J].传承,2007(08):54-55、57.
[2]李中国.新加坡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管窥[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3(09):62-63.
[3]钟一先.推进成人技职教育 提高企业人员素质[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04):25-28.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大扩招,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上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也迎来了其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从侧重外延扩张转向注重内涵提升的新阶段。高职教育带动着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摆脱对本科音乐专业教育的简单模仿和复制,探索高职特色的音乐专业教育发展之路,优化整合高职音乐专业结构,开拓高职音乐专业建设的新思路,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高职音乐专业教育体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音乐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高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职音乐专业整体办学水平低。
大多数高职院校为新办或新升格的院校,其办学师资力量薄弱,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学术和科研水平缺乏,有益于教学的学术研讨、讲座、观摩等活动开展得非常少,没有形成一定的学术研究氛围。此外,教学设施、设备不是很充足,尤其专业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及教材大都不适用,大多沿袭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缺乏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系统教材和专业培养模式,这都直接影响了高职音乐专业整体办学水平。
2.高职音乐专业建设缺乏特色。
高等职业音乐专业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许多升格的高职院校仍沿用原校专业,缺乏建设形成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特色体系,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基本形成一种陈旧专业缺乏创新,新专业的建设与市场脱节,专业培养基本照搬各大音乐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培养方向等,没有形成专业结构合理、职教特色明显、理论实践并重的新时期高职音乐专业特色。
3.生源萎缩,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高职院校面临严重的生源不足问题,这也是受高等职业教育“先天”劣势影响的必然结果,许多考生在文化课与专业课都不理想的状况下,把进高职院校视为与普通高校无缘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有许多高职院校出现学生被录取但不报到的现象,导致高职院校为了招满学生,必须降低录取分数,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更为下降,这无疑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埋下了隐患,对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二、高职音乐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思路
1.加强文化市场调研,拓宽专业建设的思路,优化整合高职音乐专业结构,确定专业建设方向。
专业建设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具体体现,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及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故音乐专业建设首先要深入社会和相关行业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把握文化市场与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认真剖析论证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加强市场分析对专业建设指导性的作用,拓宽高职音乐专业建设的思路,对现有专业进行科学的整合,敢于大胆地摒弃陈旧的专业,保留旧有专业的优势(如精品课程、先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对新专业建设予以准确的定位和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探索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市场的特色专业,为专业建设奠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2.高职音乐专业建设应凸显时代特征――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态势强劲、新经济模式日渐显露、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文化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文化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的基础上,文化生活需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丰富,趣味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原有的音乐专业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目前文化市场的需求。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需求的新型高职音乐专业的建设为必由之路。因此,高职音乐专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音乐文化市场,面向社会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大众传媒、企事业单位等音乐产业相关机构与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高等职业音乐技能与管理理论,能在文化演出部门担任演职人员;能进行策划、组织、洽谈、协调;能在文化传媒机构或公司进行形象设计和推广;能以科学的方法协调、管理文化市场,在对内对外文化贸易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管理人才;为剧场、影院、传播媒介、影视音响、音像、信息网络、图书电教或音乐院校等部门,培养可以从事音乐电子信息管理、电子音乐制作、音乐产品设计与制作及传播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既熟悉音乐,又具有现代舞台灯光、音响技术和传统乐器调律、维修与服务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改革创新专业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彰显职业化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学科教育,按照学科设置专业,以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高职音乐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沿袭了本科教育的模式,理论与实践基本分离,音乐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尚不完善,例如我省某些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实训基地还处于零起步阶段,所以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当下高职音乐专业教育研究学术领域讨论的焦点,探索2+1的专业培养模式被提到日程上来,高职音乐专业的实践课程应彰显实践的能动品质,应围绕基本理论课程设置改革实践环节,能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实现以学生为主题的自我实践、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彰显人才培养的职业化特色。
4.改善高职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水平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新时期现代高职的办学目标,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由于现今大多数高职院校为新办和由中专或中职升格而成,升格后,音乐专业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处于滞后的状态,师资队伍的建设也相对滞后,师资队伍中真正符合高职音乐专业教学要求的教师比例偏低,专业不对口,结构不合理,学历低,知识结构老化,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与专业业务能力的教师较少。相当一部分教师未经过进修提高;对当代经济发展文化市场的需求尚不明确,没有完全实现中职到高职角色的真正转型,这与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因此,高职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建立在对专业建设准确定位的基础之上。
首先师资引进要严格把好人才引进的“入口关”和“质量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抓住近几年硕士、博士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契机,大力补充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提高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积极主动与校外的专家、教授联系,请他们到校兼职,并参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要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大新增专业及重要的基础课教师的补充力度,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
其次把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等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凝聚力,迅速提高新建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要充分利用联建高校的学科、人才优势,着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是积极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广泛参加学术交流。通过交流,开阔眼界,及时了解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使他们有机会结识学术大师和专家,建立学术联系。在学术组织、学术团体中,重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同时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要充分发挥联建高校的优势,举办各种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创造条件。
5.建设完善的高职音乐专业发展的教材体系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当前高职类公共课教材建设已趋于完善,由于高职音乐专业发展滞后等各方面的因素,较完善的高职音乐专业教材体系尚未建立,有部分高职院校尝试撰写音乐专业教材,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备的教材体系,因此,音乐专业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头戏,教材建设直接反映出专业建设水平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教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1)建议成立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指导性教学大纲,指导教材的撰写与修订。
目前,尚无全国性的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指导性教学大纲,各大高职院校只是依据本校实施教学大纲来编写,这直接影响了高职教材撰写与修订的质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协会参照高职其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做法,成立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指导委员会或课程组等相关组织,从学生本位出发,突出教材的高职特色,既要走出传统职业教育教材的束缚,又要彻底摆脱“本科压缩饼干”的旧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来指导高职音乐专业教材的编写与修订,为建设适应高职音乐专业的教材体系奠定指导方向。
(2)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凸显高职特色。
当前音乐专业高职生的教材普遍采用本科教材,而高职同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就业趋向都有较大的不同,加上高职生源素质相对较低,所以本科教材对绝大多数的学生较难。因此,建立高职教材体系,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化解教材的难点,本着有用、够用、必用的原则来撰写教材,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高职自身的教材体系,针对高职音乐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的高等教育群体,注重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健全适应当今时代高职音乐专业大学生特点的教材体系。
(3)把握教材质量,与时俱进,力求创新。
高职音乐专业教材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与规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间的知识的链接与综合性。由于高职音乐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在编写教材时,要集中第一线的优秀教师与行业内专家,要对经济与文化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获取最新信息,把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在把握教材质量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要及时更新,摒弃落后的专业思想和陈旧的知识内容,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突出教材内容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陆俞锟.高职音乐专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 以理论讲解为主线,密切结合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
大陆法系是法典化的法律体系,任何法学课程都具有其比较固定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即使是应用性很强的《合同法学》课程也不例外。从有关《合同法学》教材的内容安排来看,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进行编排,其结构大同小异,因此,了解和理解《合同法学》的基本理论是正确理解和适用我国《合同法》相关法律条文的前提和基础。正因为如此,在《合同法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体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是深入学习本课程内容的重要前提。鉴于此,结合《合同法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并借鉴各版本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在《合同法学》教学的第一次授课中,我会清晰的将本课程的讲解体系告知学生,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作出简要说明,让学生对本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最基本的宏观了解。
《合同法学》作为《民法学》的分支,既是一门具有丰富理论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法学课程,因此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同法学》的理论体系无疑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基本理论体系的了解和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内容并能够运用这些法律规定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在讲授和学习过程中,必须将合同法理论和法律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密切结合起来。我国《合同法》和司法解释的条文加起来已经有600多条,在《合同法学》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涉及《民法通则》、《担保法》、《物权法》等民事法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呢?逐条讲解肯定是不现实的,不仅教学时间上不允许,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先从理论上将某一概念和制度阐述清晰,然后分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对于很重要的、理解上存在难度的、司法考试中经常用到的条文,就将相关法律规定的条文展示出来(有了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手段之后,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在条文展示的过程中,指出条文的重点内容、关键所在、考点所在等,让学生在课下复习的时候再认真地阅读并加深理解;而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条文,直接告诉学生该法律规定的条文数,附记在笔记上,复习的时候一起看就可以了。另外,对于一些最基本的经常适用的条文,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次的展示和提示,让学生理解其含义的多重性和适用领域的多样性。例如,我国《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补充协议;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该条规定在我国《合同法》的后续条文里多次被提到,而且这一条文在司法考试和其他各类相关考试中也很容易设计题型,因此,针对该条文,我不仅会在总论部分的讲授中将该条文展示给学生并加以讲解,在分论部分遇到相关的问题时,我也会多次对该条文加以提示,一般来说,经过这样的多次提示,学完本课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这一条的内容并清楚理解其含义和适用情形。
2 经常关注法治新闻,通过案例使学生加深对制度和法规的理解
在国外,有些国家在大学阶段并不开设法学专业,而是针对大学毕业后的学生才开设法学专业,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现在学历教育中的研究生阶段,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比起其他学科,学习和理解法学知识需要更加坚实的基础知识和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那么对于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学生来说,他们都是刚刚高中毕业就踏入法学殿堂的青少年,其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都相对薄弱,如何能够让其很好的理解深刻甚至艰涩的法学专业知识呢?虽然理论讲解能够解决大部分比较浅显的法学理论问题,但是对于比较复杂的、在以前的生活中又没有遇到或者思考过的制度理论和法律规定,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了。
在《合同法学》的教学内容中,一般以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情况为常态,这也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体验的合同类型和方式,但是,无论是《合同法学》的总论部分还是分论部分都有一些制度是涉及三方当事人的,例如关于合同的保全、善意第三人制度、买卖不破租赁制度以及融资租赁合同等。相对于涉及双方当事人的理论和制度而言,这些理论和制度属于例外和特殊的情形,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制度设计来说都是比较复杂和难懂的。如何让初学者能够理解这些内容呢?案例在这里就可以发挥一个深入浅出的作用。在讲解深奥的理论之前,设计一个恰当的案例,通过案例将当事人的身份和地位都固定下来,然后再结合案情来解释概念,弄懂概念之后,结合案例中揭示的问题,逐步的对制度的内容进行阐释,最后再利用制度的内容对案例中揭示的问题加以解决。有了这样的案例相配合,复杂的制度变得相对直观,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曾经有学生问我:“老师,能告诉我你课堂上用的案例是从哪里买的吗?”我说:“《合同法学》的案例教材有很多,哪里都可以买到案例教材,而且网上也有很多案例啊!”该学生告诉我说:“我需要的是老师讲的这类与所讲内容非常合适和配套的案例。”那我是还无法告知他是否有这样的案例教材,因为一个好的案例并不是照搬照抄能够做到的,往往需要查阅、浏览大量的相关案例,还要结合时事和新闻,然后再进行编排和设计。虽然担任《合同法学》的教学工作已近10年,但在每年开学之前我都要对教案进行整理和修改,而更新和完善案例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不仅要时刻关注理论和立法动向,及时修改教案的理论部分,同时在案例设计上也要与时俱进,并不断加以完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时时关注立法进程、法治新闻和各种时事,把握本学科和整个社会的现实动态,因此每天尽可能多的看法治类电视节目和各种新闻节目既是我的业余消遣,更是我的职业所需。当然,对于一些阐释亘古不变的基本原理的案例,可以采用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不需要时时更新。
3 深入浅出抓要点,简明扼要作总结
在最初几年的教学中,通过考试、提问和阅卷,我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有一部分学生对课程各章节的内容不能正确界定,将不同的制度内容混淆在一起,导致基本问题答案错误,案例分析离题千里,使我很有挫败感。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深入的思考,我找到了一种方法:在每一章的内容讲解完成之后,对该章的内容进行小结,通过顺口溜的形式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将最基本的内容通过简单的语言组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每个章节的内容得到了明确,最基本的制度内容也一目了然,学生都很愿意将其抄录下来加以阅读和记忆。顺口溜的形式不仅起到了总结和提升的作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不断有已经毕业的学生来告诉我,说顺口溜帮助他们在司法考试的《合同法》部分取得了好的成绩,也不断有学生来问我,顺口溜是从哪个网站下载的,我只能告诉他,这是我自己的智力成果。虽然编写顺口溜要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还要随着教学内容的修改进行相应的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加深了我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理解的加深,我编写的顺口溜也越来越顺口,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以《合同法》第三章的内容为例,关于合同的效力,有效力未定合同、可撤销的合同以及无效的合同等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有四种或者五种具体的情形,而这些情形不仅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每年司法考试必考的内容,所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这三大类型的合同加起来共有以下十四种具体情形,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造成混淆:
效力未定的合同包括四种情形:(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2)行为人没有权、超越权或者权终止后以被人名义订立的合同;(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4)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这类合同效力要得到确认,必须有相应的权利人的追认。
可撤销的合同包括五种情形:(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2)显失公平的合同;(3)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4)以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5)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在这类合同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都是不真实的。
合同无效也包括以下五种情形:(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2)恶意串通订立的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对于可撤销的合同和无效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56条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58条又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短时间之内接触到这些类型和具体情形之后,学生常常混淆到一起,导致概念和类型之间的混淆,在做选择题和案例分析的时候也容易发生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在本章内容讲解完之后,对这些类型和情形作出如下总结,帮助学生在分清三大类型之后,也能够将十五种具体情形正确的归入大的类型之中:
(1)效力未定须追认,立法分为四情形,
限制能力欠,越权代表无处分。
(2)撤销合同意不真,重大误解失公平,
欺诈胁迫乘人危,一年不撤效力定。
(3)无效合同有五类,欺诈胁迫损国利,
恶意串通掩目的,损害公益违法律。
(4)撤销无效溯自始,返还财产赔损失,
有人说:“道德使人不愿犯罪,法律使人不敢犯罪。”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是法制健全的社会,应该是公民遵纪守法的社会。而公民良好的法制意识要靠完整的教育才能达到,公民良好的法制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而学校教育时期是最好的阶段,学校教育是进行法制教育最有效、最完整的形式。
综观我们的学校教育,仔细研究一下学校的课程,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有关法制教育的任务主要落到了思想品德课的身上。但是,仔细研究一下现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其内容大致分为道德、法律和社会生活三个部分,但从中发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法律部分的内容最少、最简单。法制内容的缺失对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是个硬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相关知识,补充法律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结合多年来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我是这样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
一、充分利用、挖掘教材现有知识,强化法制教育
以苏人版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教材中出现的法律知识大体上有这些:初一有“未成年人保护”“保护生命健康”“自我保护”“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四部分;初二有“法律一般知识”“宪法”“消费者权利”“保护隐私”四部分;初三有“法治和德治简单知识”、有部分“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知识。如果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关课文中的法律知识再适当进行补充,是能传递给学生相应的法律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制水平的。
如,初一教材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中,课文主要讲述四大保护,在课文中提到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两部专门的法律,即《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根据教学要求,这一课需要两个课时来完成,因为课文很简单,于是我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两部法律补充了大量的内容,制作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完整的两部法律的全部条文,更有大量的在现实生活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图片、视听材料,让学生在强烈的图片、视听材料中感悟到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共同的责任,也让学生感悟到在这样的保护下,健康成长成为现实。同时,在这里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有这样的保护,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健康成长?这个问题的提出,为后面课文“自我保护”埋下了伏笔,也为学生进行思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保证了足够的时间。
在初一教材第21课“筑起‘防火墙’”即“自我保护”这一课中,课文主要讲了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保护,课文中提到了“权利与义务”,但并没有展开说明。于是我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题目:“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但我们究竟有什么权利呢?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权利,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非法侵害呢?在维护自己权利的过程中,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做呢?是不是应该遵守些什么呢?”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在学习了这一课后作为一个研究性问题,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来回答,资料的范围我作了具体的规定,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究。在后来学生上交的探究作业中,发现很多学生根据《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整理出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教育教学达到了可喜的效果:不仅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有选择性地开展辅导,强化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一是利用课外兴趣小组;二是进行专题讲座;三是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等进行。在对学生实际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后,把《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包括道路交通法)《刑法》等作为重点。
强化这些法律知识的做法,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通过课外兴趣小组,以点带面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育教学时间的限制,不可能通过课堂这种大范围的方式进行教育,所以,我根据学校设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总体要求,开设了课外法制兴趣小组,选择各班级中学习比较自主、文字和宣传能力较强、又比较热心公益的学生参加。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选择一个案例,配于一定量的图片、视频,并作比较详细的讲解,然后要求这些学生把学到的内容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形成板报的方式张贴到班级的法制宣传栏中,让班级学生能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2.与班主任协商,利用班会课的一部分时间进行法制教育
由于班会课每周都有,所以尽管每次利用一部分的时间,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量,这样就可以比较系统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3.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来进行法制教育
每周一的升国旗和国旗下的讲话是全体学生、老师都要参加的很隆重的群体活动,利用这样的机会,一是可以根据法制宣传的内容进行强化辅导;二是可以根据近一段时间来的社会、家庭、学校中发生的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三是在全体学生面前表彰先进以带动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法制宣传教育,并不拘泥于某个特定时间或是某种特定形式,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开展,也不一定要系统地把所有的法律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通过这样的强化教育,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文明社会需要文明公民,文明公民不仅仅需要拥有一定的知识能力,也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质,更需要有较高的法制意识。
三、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法制教育、开展模拟法庭实练、旁听法庭审判等,让学生走向社会生活实际
在很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有着先天不足的缺陷,但如果能聘请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模拟法庭实练、去法院旁听法庭审判等,往往能更直观地、更客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1.根据学区情况和现实条件,聘请派出所的所长、指导员作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聘请警员、司法工作人员、律师等作为教员,定期作法制报告。我们基本上确定了每个月两次,如果需要的话适当增加场次
由于聘请的专业人员都在司法实践的第一线,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案例,由他们作法制报告,教育的效果更直接,也更有效。
2.旁听法庭审判
我与法院进行了联系,商定在法院进行开庭审理案件时,选择相关的适合学生的案件,请学生代表参加旁听,这些学生代表一方面把旁听的审理情况整理成文后张贴在班级、学校相关的宣传栏中,让全校师生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旁听,了解法庭审判的基本方法,为日后开展模拟法庭实练作准备。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七类发展目标,涉及到经济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前三类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后四类是非经济类发展目标。职业教育发展成功和否,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的质量和效能。为此,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的“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发展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新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之思索
“十五”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概念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对西方科学精神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合的结果,是一种“聪明的发展观”。“发展”起初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答案,一个用往返答“匮乏”新问题的答案。匮乏是相对于需要而言的,而需要是有高低之分、新旧之别的。因此,《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增长为核心”的发展也是一个涉及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合法性的“硬道理”和“战略目标”。
《决定》和“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基于我国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决定》提出的“十一五”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具体包括“四大工程”、“四项改革”和“四个计划”,其要旨在于摘要:首先,进一步审阅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即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视为摘要: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新问题的重要途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战略选择;其次,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力求做到“四个必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再次,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最后,面向市场、整合社会资源,多元化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现在的关键新问题在于如何依据《决定》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框架,合理科学地设定全面和具体的规划目标体系,尽可能将这些目标指标化、定量化,即提出的绝大多数的目标是有明确的指标,可定量的、可测定的和可评估的。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证实摘要: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有助于体现职业教育“绩效责任制度”(accountabilitysystems)的建立。所谓“绩效责任”,就是通过管理(management)取代行政(administration),籍由市场(markets)、契约(contraets)替代官僚体制(bureaucracy)。职业教育绩效责任的内涵,也就是要回答摘要:谁(who)?应该负责什么(what)?以及对谁负责(whom)等新问题。正如经济学专家胡鞍纲在《尽可能将发展目标指标化定量化》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发展目标的指标化和定量化,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他认为,发展目标指标体系要正确熟悉和处理市场经济转型和开放条件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区分三种不同的功能,即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互补功能。根据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的不同类型产品和服务,来划分三类不同的领域摘要:由政府提供或干预的非竞争性公共服务领域;私人产品和服务竞争性市场领域;由政府适当干预、指导并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产品和服务领域。为此,他提出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包括摘要:责任性、猜测性和指导性等三类。
《决定》中提出的“四大工程”目标,即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训工程和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工程,而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责任性(如政策保障、投入新问题、基础建设、教育资源整合和社会环境等)、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办法的统筹管理的力度,探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新问题的效度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和办法等。《决定》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而地方政府的指标,主要体现在执行力和创新发展力两大方面,具体包括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地方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层次的规划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之思索
现今世界职业教育可分为三大模式,即学校职业教育模式、企业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模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特征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和实践的借鉴意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策优惠确定的,政府和企业、行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起主导功能,国家通过立法和优惠政策对政府和企业均有明确的要求和引导,规定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实习场所和条件,否则需要支出经费请行业内相关的企业代为提供培训岗位,一方面保障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履行主体地位的法律义务,即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承担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职责。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元化趋向,呈现出市场化模式、计划性模式、市场和计划混合模式、政府和企业、行业共同承担模式以及普职渗透模式,但其间共同的特征在于摘要:政府和企业、行业的“两个主导功能”互相融合。事实上,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是发挥“两个主导功能”的基础,现在的新问题是摘要:我国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主体地位的缺失”,至今的《决定》仍然停留在“鼓励”或“倡导”企业参和职业教育发展事业的“一般性号召”要求上。为此,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呼唤“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命题”,更是职业教育发展“本质内涵的具体体现”。上世纪90年代中,我国许多地方纷纷进行所谓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将企业、行业所办的职业学校和培训职能收归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管理和实施,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沉重代价”便是摘要:技能型人才数量和质量“匮乏”;学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和劳动力市场“脱节”;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专业化发展碰到“瓶颈”;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愈趋普通教育化”,丧失职业教育特色。假如说,企业、行业从前所办的职业学校留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那么,现今职业教育呼唤“企业主体地位”,则更多是顺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企业、行业主体地位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办学,而现在无论是功能或是功能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其意义和功能主要体现在摘要:
1.企业、行业的需求和猜测,有助于制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提升职业教育应对劳动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2.企业、行业在开发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证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话语权”;
3.企业、行业在参和国家对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方面,赋有“雇主”和“劳动力市场裁判或鉴定师”的“双重身份”;
4.企业、行业在培训员工和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提升了本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又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5.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毕业生和受训者的“就业竞争力”方面,企业、行业不仅提供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机会、基本条件,而且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供了规划思路;
6.企业、行业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带来的不仅仅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投资融资、资源调整的多元化,而且密切了教育和经济、学校和企业、育人和用人、学业和就业的联系,企业、行业的需求、市场的要求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最强劲的“源动力”。.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业已验证,企业、行业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其贡献就是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品牌地位和为质量提供保障。具体做法包括摘要:通过9个行业技能委员会开发“培训包”(Trainingpackages),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开发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
三、发展目标的关系之思索
为了实现《决定》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非凡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晕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协调职业学校内部不同群体的人和人、普通教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实训教师工作以及劳动市场和人才培养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保证职业教育学校、高等职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观是对见物不见人、求量不求质、求规模不求内涵、求当前不求长远的片面发展观的否定。为此,须处理下列几个关系摘要:
1.就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我国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又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其中最值得反思和令人关注的课题便是摘要: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或概念仍聚焦于社会需求层面、经济发展需求层面,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从人的“个体需求”、“个别差异”、“多元价值”和“终身教育”等层面去建构职业教育发展概念。事实证实摘要:现代的职业教育不仅已经摆脱了过去的从属工具性质,而且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假如说,传统的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那么,现代职业教育则是“有业者乐业”,就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和正在实现几个转变摘要:即职业教育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职业教育目标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从“找工作岗位”到摘要:自主创业”;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职业教育的“工具”发展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和“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连接”的手段和途径。”这是因为马克思早就论述过,劳动力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要素本质上是“人格能量释放的结果。”因此,现代学校职业教育除了为学生的就业作预备,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多元需求。况且,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劳动力过剩条件”的目前状况,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以升学和就业并重,不妨是一种选择。
2.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决定》中提出摘要:“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量化目标摘要: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规模的目标固然重要,但质量更为重要。因而关注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探究,必须和探究科学定位和内涵发展建设同步进行,进行整体性探究。事实上,职业教育院校是否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校企合作经营机制等原则,检验的标准不是其一时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办学条件等优势,而是在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和普通教育政策“不对称”条件下,继续打造“可持续发展实力”和经受瞬息万变市场的考验。因此,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则是当务之急。
广义地讲,首先需要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类型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市场定位加以明确。并通过这种明确,和其他学校作一市场区隔。这应当成为职业院校打造核心竞争方的二个前提。广义地讲,职业院校类型定位和市场定位应包括学校经营方式定位;专业发展和方针定位、服务行业和企业定位以及生源市场定位、服务区域企业和行业的定位。学校经营方针定位,从最一般的意义讲,指的是在“发展”和“追求”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经营方针之间作出选择。专业发展和方向和此相应的品牌课程的定位指的是摘要:学校需要明确是以学历教育为主,还是包括学历、非学历的教育多种形式并存。在有了明确的劳动市场定位之后,就可能明确自身的经营策略。当然教育经营策略有别于产业、企业经营策略,但就其本质而言,又具有许多共性,涉及到场心竞争力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的辐射影响力。简而言之,在教育市场方向体现在生源质量、专业的吸引力和知名的品牌产业的营销力。殊不知,生源的质量和数量是职业院校生存的“第一桶金”。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职业院校内部、内部核心机制,来源于这个内部核心机制是否能够使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共同互动发展关系,而非其专业名称和学校声誉等外在表现。
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历史和水平和普通教育学校相比存有一定差距,其中最突出体现在摘要:没有真正形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值”地位、生源质量的“落差”、投资和政策未能享受“公民待遇”。基于上述,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差异性大、政策严重不对称,专业设置“同构性”倾向严重条件下,职业院校采取或选择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主要有下列四条摘要:
一是根据自身发展成功经验和比较优势条件。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具体包括学校类型定位(偏重人才生产、技术应用教学型)、培养目标定位传业智能应用性人才)、生源定位(以本区域为主或是跨区域)、毕业生源流向定位(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兴产业、三资企业和生产企业等)。
二是注重品牌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互动发展。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和品牌专业、品牌课程营销策略,实现“两个零距离”(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全面推进学院课程、教学和评价整体、同步改革和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是以骨干专业建设和品牌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相对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下,拓展教师来源多元渠道,引进骨干教师,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相适应的目前状况。为教师创设专业发展的“个性和自我发展”空间。倡导教师参和校本探究,创新教学和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1.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不断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需要。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已经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与运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间平等地交流与沟通,很好地迎合了大学生向往自由和独立的性格特点。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海量丰富信息,使他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和浏览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实现与媒体的双向互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其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将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有效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2.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倘若难以适应时展的步伐,不善于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则会使其教育方法逐渐被社会淘汰,其影响和作用也会日益淡化。所以,加强高校政治理论工作的研究,要充分重视新媒体的影响和作用,逐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转型。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和便利性特点,因而大学生借助任何的计算机终端都能够进行资料的查找和信息的收集,并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控制。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收集和使用不受时间的控制,只要有网即可上网浏览资讯,有效摆脱了时间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时间的范围;另一方面,网络不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为此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学生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喜好与网友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也可以在网上请求教师答疑解惑。通过新媒体,学生能够开展各类知识的讨论,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和学生学习的视野。3.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了一种资源不对等的现象,致使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趋于单一,反馈不够及时和明确。新媒体的产生恰巧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改变了课堂信息交流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学创造了更多的条件。除此以外,新媒体本身具备着天然感染力的优势,其不仅能够综合广播、电视、报纸等的优点,而且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的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与讨论,创新了教育工作的方法,丰富教育工作的内容,从整体上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1.为高校教师开辟了新的教学思路。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教师开辟了新的教学思路,具体体现在:首先,新媒体开阔了高校教师的视野。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和发展积极推动了人们思想大解放,其信息传播的高效和快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媒体视野的推动下,高校教师开始积极关心社会热点,并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新媒体促使高校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对其方法和理念进行不断完善。新媒体由于其开放程度高,信息更新快等特点,能够促进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及时更新。与此同时,新媒体突破时空的限制,为高校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平台,适应了时展的需要,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第三,新媒体推动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新的媒体环境,高校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知识的学习,努力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完善自身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中的角色转换。2.为大学生开阔认知视野提供了空间。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能够帮助大学生及时地掌握最新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发展。新媒体凭借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自由的空间,为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重要方式,其不仅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此同时,新媒体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转移和发挥也创造了一定的机会和空间,使得他们能够通过媒体充分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促进他们获得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除此以外,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新媒体的出现真正实现了地球村的概念,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推动他们全球价值观的形成。3.为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做出贡献。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现代人们信息收集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新媒体的运用,首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宽了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行为无拘无束,能够充分展示自身内心真实的想法。其次,通过新媒体的运用有效改善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和传播思想,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边缘化。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育主体的边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逐渐弱化;其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待教学的态度有所放松,不够忠诚,难以完全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虽然,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工作者的现代化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但同时也对教育主体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会受到一些外来的西方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使教育主体原本正确的价值观地位受到动摇,严重制约了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迟延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其最终的制定需要依据具体的教育目标的教育对象来执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但要能够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并且要能够有利于其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尽管新媒体已经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之中,但在教育内容上却出现了迟延化的现象。首先,我国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课在课程内容上表现出迟延化,在内容设置上难以跟随时展的步伐,难以适应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新环境。其次,高校政治思想理论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使教学失去一定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影响和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由于新媒体环境具有开放和自由的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环境复杂多样,导致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的选择难以把握。从整个新媒体的网络环境来看,缺乏规范的法律机制,对用户的限制较小,部分信息的来源不明,其可信度大大降低。而对于学生对待信息选择所出现的困境,教师也难以提供较好的引导和方法,这就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弱化。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大学生获得发展的精神依托,对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观念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来看,教师就要善于结合校园先进的文化去感召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各类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高校为了能够迎合部分人追逐功利的心理,将校园文化建设世俗化。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各类不良思潮涌入学生的眼界,网络用语和庸俗文化不断盛行,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是畅通的,这样既能让受教育者及时接收到教育信息,又能发掘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达到使其心理健康变化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深化的目的。情感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以及积极情感,也就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思考的思想活动,为学生在日后的实践活动中坚定理想、奋发图强、积极进取奠定了基础。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围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的内心情感体验,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以及行为的传递而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感染和相互激发,达到双方感情共鸣,进而达到思想认同的过程。因此,真正做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就必须要需要重视情感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情感因素不仅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的投入同时也指教育者要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教育事业中,倾注到教育对象上。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充满渴望,就会自然的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自己的专业,探索自己的教育方法等。教育者对学生在人格上的尊重,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以及恰当的鼓励与支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处理学生问题,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度。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学生对教育者产生了信任,就会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互动,服从教师的管理与引导。情感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当中应当注意适度原则,在正确的时机运用真诚的情感,才能得到学生真诚的反应。否则,会让学生觉得不自然甚至产生厌恶。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个性差异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