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0 14:27: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历史课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如何设计多媒体课件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对所讲新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该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哪些是抽象的,哪些需要图片辅助教学,哪些内容需要穿插视频,哪些内容需要插入音乐辅助导入情境,哪些需要插入一些名画进行辅助教学,并初步确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哪些方法为更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从而使这节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那么,在确定了方案之后,就是课件素材的查找。
2、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课件的总体设计思路一经确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多媒体素材的准备工作,搜集下载的资料要严格考查它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网络资源丰富繁杂,搜集素材一定要浏览正规的、合法的网站,因此必须认真筛选课件制作所需要的资料。在相似资料选择时,最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是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拓展,比较哪个资料更易于理解、更有说服力,哪个更适合表现本课内容,精挑细选才能做出好的课件。
3、课件设计要有科学性,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合理
在设计课件时尽量采用深色背景衬浅色字的幻灯片设计,在显示上减少不必要的、过于花哨的动画效果,以简洁、舒服为原则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视力上的疲劳。过多的声音和华丽的色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从而淡化教学效果。教学环节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合理安排,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应按照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来周密设计教学环节,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呈现教学内容过程中,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给文字设计一些动画效果来体现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
二、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历史课都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地域空间概念性强,学生感到陌生,难以理解,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解清楚,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手段可把教学内容用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全脑记忆。多媒体课件中的结构图表、流程图、模型图片、过程演示、实况录像等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可尽量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提供事实材料、可显示演变过程、可举例验证、可提供示范,亦可设难置疑,这对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历史课所学的内容,具有过去性、陌生性、抽象性等特点,是过去人类实践活动的记载,历史课上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无法直接看到,教师也无法使历史重现。而且一切历史都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相联系,这就使历史教学内容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困难,寻找一种直观的辅助教学方式是老师们一直的追求,多媒体课件的旦生使这一困扰迎刃而解,多媒体课件将丰富的媒体资料如: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对这些资料和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使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以一种全新、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帮助学生提高多维思考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某课时,中间可以穿插事件的视频,音频解说,还可以穿插事件及人物的图片,让学生感觉仿佛那些场景就在眼前,仿佛是身在其中,这样就把过去难以讲清的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解释清楚。
本课共讲述三部分内容:一、科举制的创立;二、科举制的完善;三、科举制的影响。三部分内容均涉及到大量背景内容,如科举制的概念,隋以前人才选拔制度概况等。有些问题还需要参考现有学术研究的成果,如科举制创立的时间、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等。所以学习容量较大。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和兴趣的不同,他们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而需要互动模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在制作本课课件时,我设计了两套学习模式:预设模式和互动模式。预设模式下,将科举制的概念、隋以前人才选拔制度的略要等内容有机的融入课文主体内容之中,再按课本顺序进行排列,学习时将按照预设进度演示。此模式下学习方式单一,内容比较简单,仅为课本基础内容和必要的补充知识。
互动模式下,首先设置一个类似“首页”的幻灯片,输入三个子目,并在其之前加入“什么是科举制?”的超级链接。通过超级链接可以了解学术界对科举制最新的定义,还可以通过新的链接返回或者继续了解科举制的科目设置、科举选拔人才的具体方法和程序等详细内容。其次,在三个子目录右侧,分别添加“学习”和“测试”按扭,也做成超级链接。通过这些超级链接,学习者不仅可以了解预设模式下的全部基础内容,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内容。如科举制创立的背景,详细的介绍隋以前的人才选择制度及其弊端;唐代举人们进行曲江晏并在大雁塔题诗的活动;学术界关于科举制的特点、影响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弊端的研究成果;“范进中举”和中国古代“白发考生”的故事等。同时,可以使用“学习”按扭进行某一部分内容的反复学习,按“测试”链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再次,在每部分内容中设置了“返回”和“继续”链接按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终止某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或继续新内容的学习。最后,我在“首页”中设置了“本课小结”“综合测试”和“结束”的超级链接按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学习的综合测试,或者结束全部学习过程。
精心设计的作品新鲜出炉,我带着学生进入了电脑室进行学习。在作了课件使用说明后,学生们马上兴高采烈地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实际开始了各自的学习。学习结束后,我对学习效果继续进行随机检查,结果令人满意:抽查者全部能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互动模式,对课本上没有的科举故事和科举知识和故事有很大兴趣并有全面的了解;觉得学习过程非常愉快,非常乐意可以选择学习内容的学习模式。
课件学习能收到如此效果,我也非常欣慰。成功之余,我也对本课教学和历史课件制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一、在此次学习中,学生全面掌握了课文基础知识,并且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兴趣,自主选择并了解了课本以外的延伸内容,对科举制度有了全面的了解,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学习的过程课件的操作和综合测试的进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二、互动性是此次课件学习过程的最大特点。课堂结构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常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过程,实现了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互动,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兴趣盎然,效果良好。
【作者简介】李世涛(1979- ),男,汉族,教学学科:高中历史,职称:中教一级,工作职务:教师,毕业学校:西北师范大学。
PowerPoint作为目前最常用的演示设计工具,由于它的功能强大而又简单易学,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应用各种效果从不同的层次为知识的传播提供多种载体形式,所以很多教师都采用PowerPoint为工具制作课件。然而,由于大多数教师不注重课件的设计对教学的影响,在制作课件时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就历史教学中课件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出现的问题
1.图片与文本的组织与教学目标脱节
制作PowerPoint 历史课件,必须科学合理地整合图片与文本,而这要在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目前,有的Power-Point 历史课件反映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图片和文本没有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通常表现为演示文稿中使用的图片与文本过多过滥,许多图片与文本在教学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图片与文本过于繁杂,教学过程中师生疲于观看,关注点太多,难以突出重点,反而使教学目标不清晰。
2.文本与图片配合不密切
历史课件的制作主要依赖于历史图片和资料,然而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重视历史图片而轻视文字资料,满足于课件精美而忽视对文字资料的组织和编辑,有些图片无任何解释的文字,有些图片虽配以文字资料,但比较随意,科学性经不起推敲。
3.结构和布局与内容不相符
PowerPoint 历史课件的形式和结构应以简洁大方、装饰适度、色彩和谐、文字醒目、操作便利为原则,特别是要服从教学的需要。但不少教师制作课件关注形式甚于关注内容。修饰美化上精力过多,或者版面装饰过度,削弱历史知识本身的吸引力。
4.课件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很多教师制作课件喜欢拿来主义直接引用他人课件,其实,这种课件是最不实用的,无法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比如,教师在使用别人制作好的课件时,往往会发生:课件没有跟上讲课的内容,老师发现后马上回过头去点课件,手忙脚乱的连跳几个章节,更有甚者,课都已经快讲完了,投影还在播放开始的内容。这样往往使学生注意力被打散,影响了教学效果。
5.课件的容量过大
教师运用课件进行教学时,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教学内容,而且能省去写黑板和擦黑板的时间,因此有的教师就追求大容量的课件,比如:部分教师制的课件少则数十张,多则几十张,播放时间远远超出一节课所需的时间。这样会出现师生互动时间太少的问题,这就造成传统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提问、板书、讨论等师生互动的内容随着课件内容过多使用而逐渐丧失,学生的反馈信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都被课件所湮没。
6.色彩搭配不合理
在制作历史课件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我们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追求画面色彩丰富,把每一张幻灯片在制作时都用不同的模板,结果整堂课下来,课件演示的内容并没有被学生们掌握,学生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看“五颜六色”去了。有的教师在课件设计时不注意色彩的搭配,如蓝色背景配了绿色甚至深蓝色字体,白色背静配上黄色的字体,或者自己设计了多种色彩搭配的图案或相片作为背景,这样也会给学生阅读课件造成了障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要以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依据,精心筛选演示文稿的图片
根据教学内容的几个层面,把采用的图片分为若干个板块( 组图) ,并根据教学思路来排列顺序。必要时可根据同一单元不同课时的重点,分别组织若干个课件。要分析所选的每张图片是否起到阐述某知识点的作用。同时,一幅图片应该富有“看点”,或者是某种实例或佐证,或者是直观形象地传授某种技法,等等。不要把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图片随意编辑到课件中,果断删去某些价值不大或者雷同的图片。尽量少用鲜艳的色彩和富有动感的图片。这些闪烁而跳跃的装饰性小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和思考。
2.要用确切的关键词来点明画面的内容重点或者含义
有些关键词可以与图片同步出现,有些则可以分先后,视需要而定; 若需要把用于课堂提问的问题写在幻灯片的画面上,那么问题必须明确、针对性强,且文字简练。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概念、史实、原理、练习要领等,应以简短的文本形式展示在幻灯片上。
3.演示文稿画面的装饰风格要符合教学内容
画面风格是采用典雅的历史感还是采用浪漫的现代感,要视教学内容而定,要与之相协调。此外,应根据受众的年龄而采用相应的画面风格。受众的年龄小,风格可以活泼,受众的年龄略大,风格宜趋向稳重。假如没有特别的需要,尽量少设置“动画效果”,以免浪费教学时间。切换的声音对教学会有干扰,因此切换的声响设置也要慎用。
4.课件时,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
借鉴他人编辑的历史PowerPoint 课件时,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重新编辑或者进行整合,删去某些不适合的东西,或者添加更有效的内容。比如对原课件文本中有关提问的句子要反复推敲,布置作业要再三斟酌,要根据教学目标重新调整练习的要求。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学科的PowerPoint 课件中吸取好的编辑技巧与运用经验。比如学习语文课的朗读法,学习自然科学的提问法和标识提示法,等等。
5.内容设计要有正对性
在POWERPOINT历史课件制作中,应注意内容的直观性和简洁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课件的内容一般只包括本节的教学重点,切忌大容量,随意堆砌大量的并不重要的事实,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产生厌课情绪。
6.色彩设计要从审美角度出发
我们在进行背景色彩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色彩的象征意义与主体信息内容内在关联的协调从而增加感染力。其次,在PPT历史课件中呈现信息的主要元素就是文字符号,所以,在PPT课件设计制作中要注意背景色彩与文字符号色彩的对比,以保证文字符号的突出醒目。文字符号和背景颜色搭配要做到对比强烈,醒目易读,长时间看了以后不易产生视觉疲劳,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
优秀的PowerPoint 课件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极其有效,我们应用PowerPoint 课件进行历史教学,要勤于反思,不断修改和调整。只有经过反复锤炼,制作的课件才能逐步完善,制作者的技能才能逐步成熟,同时,教学水平也能得到提高。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使用时能根据自己的课型、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一定的取舍,真正做到适度、适量、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武器,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迪新、程宇红.PowerPoint教学应用的探讨[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6).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商人的地位变了》。
一、说教材和课标
本课从商人的经营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贵族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农民角色的转变,描述了工商业的兴起改变了国家的经济政策、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变革的道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手工工场的兴起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所以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与本课对应的课标是: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二、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手工工场的特点和对社会的影响,对工商业的兴起改变农业社会的面貌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还缺乏对历史事件全面的分析能力和横向的比较能力。因而本课教学应温故知新、复习导入;同时创设思辨历史情境,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模拟历史情境,提高学生全面分析和比较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和理解不断深入。
八年级学生正值青春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因而本课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情绪状态和思绪状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初中学生虽已经历过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的能力及小组思想概括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而教学应注意将合作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培养其小组思想概括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说学习目标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教学的实际以及学情设计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伊丽莎白女王的重商政策,理解其重商政策对商人地位的影响;
2、了解贵族没落的情况;
3、理解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早期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入小说《威尼斯商人》、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图5-5以及“富格尔写给国王的信”、寻找伊丽莎白一世的措施等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理解商人地位的提高。
2、通过温故知新、问题思考、材料分析、歌谣感悟, 知识小结, 课外拓展、课堂小结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生产力的提高对人类生活变化、社会地位改变的过程;领悟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变革的道理。
四、说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商人地位发生改变。理由是随着西欧工商业的发展,商人地位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最终导致了贵族和农民阶层的变化。
难点是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理由是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对初中学生来说,较难理解。
五、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选择
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我认为,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能否主动的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情境体验法、角色体验法和对比教学法等,采用前两种教法的理由是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努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设计有效问题,使教学有的放矢,顺利达成课标要求。采用对比教学法则主要为了强化知识之间的对比,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
2、学法指导
合作讨论法:小组成员在一定的合作任务的指引下,通过发表和交流个人观点,达到经验共享,提升问题解决的水平。教师提供四个任务情境,小组可任选其中一个,突现小组讨论话题选择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