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1-29 12:17: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专生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专生学习计划

篇1

认识障碍和情绪障碍是学生最普遍的学习障碍。认识障碍是指中学生在记忆、理解、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学习内容认识不清,从而产生的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是指学生由于和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或是由于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处理得不恰当,而使学习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的学习障碍。

二、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具体表现

(一)记忆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需要识记、背诵的概念、定理、课文等不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么多次记忆、背诵,还是记得不清楚、记得不牢固;要么记忆出现混乱,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记忆障碍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即使对于很简单的知识也不很很好地掌握,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注意障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观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注意障碍,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经常出现三心二意的情况,要么是出神发呆,要么是做小动作或是看课外书,更有甚至和同学交头接耳,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三)理解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能够理解,或理解起来不是很深刻,又或者理解的时候出现偏差。对于简单的知识或问题,也许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还不是很普遍,而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或问题,学生更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学生对新的知识往往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理解障碍的产生。

(四)思维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出思维方面的困难:(1)在思考力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很好地对概念、对象和空间关系进行良好的理解,概念很难形成;(2)缺乏灵活性的思维或思维比较狭窄,分析综合能力欠缺,联想不流畅;(3)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不是很强,常常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4)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差,无法解决复杂、深奥的问题。

(五)情绪障碍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情绪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主要是:一是情绪波动大,快乐时忘乎所以,愤怒时不管不顾,恐惧时裹足不前,悲哀时无法自拔;二是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是失落、沮丧,甚至产生忧郁、焦虑的情绪;三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调节心态。

三、中学生学习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师生沟通缺乏,互动的正面效应无法产生

师生缺乏沟通表现在相互不了解上: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不了解。双方互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就不会发生互动,沟通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教师都是长年教授同一学科,对他们来说,由于有了丰富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所有知识都是简单、容易的,学生学习应该是没有丝毫困难的。因而教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只是经过一两次知识循环就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随后结束课程。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和能力水平开展的教学,必然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因而产生学习障碍。

(二)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得不到鼓励和表扬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总是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自己所教知识学好,因而不注重与学生间情感的培养,总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障碍一味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开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讲多少遍”,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承认、鼓励和表扬,这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相反,责备和批评只能增加他们的学习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

(三)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的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长娇生惯养,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和精神,一遇到复杂的问题就烦躁、厌恶,不肯动手、动脑,总是等待教师或其他同学给出答案或结果;对于教师留的作业,不自己独立完成,要么拿来同学的“参考”,要么上网搜索答案,养成了坏的学习习惯,从而对日渐艰深的知识产生了学习障碍。

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原因不同,产生的学习障碍也不同,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以便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四、中学生学习障碍转化的对策

(一)教师要和学生充分沟通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的过程,缺少了师生间的沟通,教学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师生充分沟通的基础是相互了解,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及时向教师请教咨询。在此基础上师生间就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从而为转化学生的学习障碍提供基本的条件。

(二)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差异之所在,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同样,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障碍,即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并不一定不存在学习困难。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山上,针对不同学习障碍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进而克服学习的障碍。

篇2

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没什么问题但学习成绩却很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比较常见。由于高中数学科目在高中学科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具学科,无论是选考历史的学生还是选考物理的学生,数学都是必学、必考课程, 所以,高中生中的数学学困生数量大而分布广。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谈一点个人见解。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生自身因素

(1)数学学科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从而形成了基础知识薄弱、概念模糊,甚至连课本上的基本公式都不清楚的问题,所学东西支离破碎,缺乏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进入高中以后, 面对信息量庞大的数学课堂、更加抽象的数学语言、逻辑性更强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些初中数学就没学好的学生来说,在数学上的学习更显艰难,感觉越来越吃力,也就越来越头疼数学,兴趣也越来越少,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从而使他们成为了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的学困生。

(2)自身的心理及生理因素。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呵护及娇惯造成了他们中的一些人我行我素、不愿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的习性。这样的学生意志力差,学习态度随意,粗枝大叶,独立学习能力较弱,进取心不强。他们懒惰,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课前他们一般不会去预习,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新知识无法掌握,旧知识一知半解,疑惑越积越多,厌学情绪也越来越强,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了数学学科的学困生。

另外,进入高中阶段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对那些应变能力差、自制能力差的高中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对逻辑性强、思维缜密的数学学科影响最大。

2. 外部客观因素。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因素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很大。从教师方面来看,有些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和学生很好地交流,教学方法不得当,课堂内容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些老师对学生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只片面追求升学率,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优等生的身上,而对成绩差的学生视而不见,对他们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这不仅造成了数学学困生的自卑感,也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对数学学科必要的兴趣。

(1)家庭及社会因素。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任教师。而家庭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环境。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不良的家庭环境或父母教育方法的缺失是造成学困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有些学生的父母整日只顾忙自己的工作,把孩子留给祖父母或长期对孩子不管不问,也有些父母对孩子缺乏耐心,教育孩子时态度粗暴、非打即骂,方法欠缺。另外,目前越来越普遍的离婚现象使很多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愈来愈多的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这些不良因素都会对涉世不深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对生活和学习都丧失了信心。这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也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再者,有些家长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强迫孩子学太多的东西。毕竟孩子精力有限,他们会顾此失彼,从而造成成绩下降。

(2)应试教育的影响。枯燥的应试教育方式是学困生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应有的兴趣,只是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但由于缺乏应有的热情和正确的方法而收获甚微。久而久之,学困生就日趋增多。再加上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符号体系严密以及逻辑性强等学科特点,也给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了困难。

二、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途经分析

结合以上我们对学困生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数学学困生分为两类:厌学型和非厌学型。厌学型的学困生明显不喜欢学习,在数学学习上消极被动,缺乏明确的动力和目标,与教师缺乏应有的互动与合作,对学习成绩莫不关心。同厌学型的学困生相比,非厌学型的学困生看起来表现要好得多,他们在学习上态度认真,听课专心,课后用心,在学习上表现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但却由于学习方法不当等客观原因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学业成绩。

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学困生,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相应的转化措施。

篇3

(一)家长方面

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学生在家学习遇到难题时无人可问,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么一来家长在学生的课余学习方面起不到大的积极辅导作用,有些农村家长甚至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对其不闻不问,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二)教师方面

班级过大、学生人数过多,教师辅导难到位和细化。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大,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课后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少,情感联系脆弱,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充满疑惑,他们甚至会感到被老师们冷落,时间一长,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消失了,因此影响课堂气氛,阻滞课堂教学进程,导致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很不好。

(三)个人原因

1.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心理强。只重视掌握知识结论,生搬硬套,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造成学习时抓不住重点。这样长期会养成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的不良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2.意志不坚定。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制力,不能坚持始终,学习是毅力和耐心的较量,是马拉松赛跑。而这些“学困生”只有三分热情,没有养成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3.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不行,对老师缺乏信任,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从而在学习上形成枯燥、无聊、沉闷、低落的情绪,缺乏自信心。

二、转化农村中学“学困生”的技巧

(一)不吝啬赞赏“学困生”

“学困生”一般表面上看都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心,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毫不在意,事实上,他们也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老师的赞扬。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当“学困生”接收到教师赞赏,表扬的信号时,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亲切的话语、轻松的动作、友好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赞许的手势等等都不应当吝啬给予“学困生”。教师在课堂上用诸如“你太棒了!”“对极了!”“你的想法很独特,真有科学家的脑袋!”等称赞、鼓励,能呵护学生的良好心态,使学生以饱满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上。例如我们班上的李莉同学属于“学困生”中的一员,长期对她的观察后,我把她找来谈话说:“老师看了你上学期的成绩,相对而言,数学是比较低的,老师相信你别的学科能学好,数学也可以的,以后数学作业做好就拿来老师先帮你检查,要背诵的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也要先找老师来背一遍”。之后李莉同学每次找我,我都会对她的作业和背诵表示赞扬,并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别人都没有你背的快、背的好呢。”一段时间之后,李莉同学不仅数学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其他学科也有了很大进步。

(二)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

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的故事。

(三)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解答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四)使教学贴近生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怎样的教学才能使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中去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认为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用生活情景 “包装”数学;二是把数学“蕴藏”在生活的游戏中;三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现象;四是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五是数学应用生活化。例如:可设计一些这样的习题:小红不慎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为两块, 她是否可以只带其中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

(五)开展第二课堂,建立“超越自我”学习班

篇4

在高中阶段,数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越来越难的知识点,有的学生难免不适应学习深度的增加,必然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因而就会形成一定数量的学困生,这是现阶段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他们的形成不仅有自身的问题,更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就学生自己而言,学困生的成因复杂:个人天赋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但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与他们的学习环境相关。因此,实行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是改善这种情况的有效方法。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

1.家庭教育方面的因素。

学生的学习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当前社会,总有一部分家庭出现不和睦现象,或者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出现分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往往对学习的兴趣不浓,易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出现厌学情绪。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学生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太苛刻,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而也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根本不了解孩子的需求,学生心理上容易形成“学习无用论”等思想,一遇到困难只能成为学困生。a

2.学生本身方面的因素。

有些学生由于在高中之前就已经出现数学知识基础较差、解题思维杂乱的情况,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就会较吃力。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出现厌学的现象,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还有的根本就不学习,越学越差,学习目的模糊,逐渐成为缺乏坚强的恒心和毅力的学困生。

3.教师教育与教学制度方面的因素。

如果对于高中阶段出现的这些学生,授课教师不管不问,甚至出现置之不理的情况,那么这些学生必然会在心理上形成阴影,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事实上,如今的高中教育只是追求升学率,总有一部分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忽略那些还没有完全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的学生,进而使其对数学知识“消化不良”,逐渐跟不上教学进度等现象;正是这样的忽视,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综合以上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下面提出几条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利用教育合力,形成家校相通。

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对于高中必修的数学课,家长要做相关的了解,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督促。函数与集合的学习相当重要,这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学校更应该做好和家长的沟通交流,针对学困生采取相应的辅导措施,尽快使得这部分学生赶上进度。必要时,家长应该学习相关知识,以便在家中辅导孩子。家长也应该多和孩子谈心,让学生明白教育对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认真学习,进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2.兴趣为导师,把握准确方向

教师如果在上课的时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注重情景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必修四的正弦余弦定理的授课时,课程内容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艰难,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不会的地方进行讲解,如定理之间的转化及定理的应用。授课教师应该多与这些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哪些地方比较薄弱,运用易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使得他们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方向上没有偏差,增强学习信心,真正实现班级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

3.进行学法指导,因材施教。

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是决定他们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并且这种指导应是长期的,逐步使他们形成正确而科学的学习方式。例如,对于较复杂的《三角函数》的学习,授课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及其笔记的记录、难题理解的方式切入点等。

总之,越来越成熟的教学方式一定会为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全面的帮助,尽可能地缩短教育上的这种短板,得到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功。从而使学困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26

我们将在学科学习中遇到严重困难的学生称之为学困生,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不同的学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出现了严重困难,成为化学学困生。为了使学困生走出化学学习的困境,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本文首先对目前导致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转优策略。

一、导致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导致学生出现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优,必须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化学学困生的转优。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在文中首先就导致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不管进行哪一学科的学习,基础知识的学习都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寻找导致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时,首先要对学生是否有效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分析。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导致部分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出了问题,一方面学生难以有效理解基础知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的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更多的困难,因此部分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方面存在困难,并难以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学生在应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困难。导致部分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应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困难,有些学生即使能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也难以进行有效应用,这也给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难以有效把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把握好了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就导致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来讲,不能有效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是导致学生出现化学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有效把握课堂教学,难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接受知识点,也难以很好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自然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学习兴趣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运用于学科学习,而一旦学生对学科学习不感兴趣,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对于化学这门自然学科的学习,如果学生一旦对学科学习不感兴趣,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目前导致高中学生出现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积极的进行思考,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化学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被动。

(四)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掌握有效的学科学习方法与技巧,不仅能够使学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成就感。而一旦学生难以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学生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学科学习,也难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目前导致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不仅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吃力,而且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现高中化学学困生转优的有效措施

上文对导致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导致学生出现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希望对教师有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有一定的帮助。结合上文提出的导致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本人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鼓励学生有效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

针对学生没有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而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化学学习困难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化学基础知识学习。一方面,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耐心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的含义,为学生有效应用知识点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有效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练习。当然,在课余时间教师也要为学生的练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只有有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困生的转优。

(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与技巧

针对目前部分学生由于难以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与技巧,而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严重学习困难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听课方法与技巧。当然,为了提升学生听课的有效性,也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下工夫,例如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对提升学生听课的有效性就有很大帮助。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部分学生由于对化学学习兴趣不浓厚,而成为化学学困生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有很多,本人认为教师在培养学困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时,应该有效采用激励教学法,使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有成就感,进而通过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篇6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各种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中专已成为并不算高的学历。这种社会现状导致中职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前途暗淡,认真学习了毕业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再加上自身约束力不强,家长过分溺爱,老师不够关心,导致中职“学困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变得十分重要。在部分学校里,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对不愿意听讲成绩不好的学生放任不管,导致这类学生更加自暴自弃。每个学生性格都不同,惯用的学习方法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有用,教育方式也是我国目前中职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困生”原因分析

1.1思想教育不到位

学困生大都对学习十分懒散,上课前从不预习,上课期间也时常走神发呆,不认真听讲,下课后也对学习内容不管不问。导致日复一日,什么东西都没有学会,到了考试就想办法做小抄,蒙混过关。

同时,这类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也不合格,喜欢顶撞老师,经常和同学吵架甚至大打出手,被学校处罚后妄图报复,丝毫不自我反省。这些行为,都属于思想教育不足。他们在思想上没有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

1.2社会和家庭影响

现代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犯了错误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部分家长直接为子女铺好了未来的路,让子女没有任何的学习压力,即使成绩再差毕业后也有稳定的工作,导致子女没有丝毫的上进心。也有家长只顾自己的工作,对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不管不问,对子女的成绩毫不关心,让子女觉得即使成绩好了也没有人来看一眼,失去学习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各种娱乐场所,将学习抛之脑后。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完全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导致后来赶也赶不上。

2转化中职“学困生”的方法建议

2.1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帮助解决学生在生活上的困扰,让他们能安心学习。老师应该帮助中职“学困生”找到自信,告诉他们中职生毕业后可以在社会向上发展的途径,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愿意去学习。

老师应该重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在表扬成绩优异学生的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在各方面的进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被关注着,不会厌恶在学校学习。老师作为整个班级甚至学校的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让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督促他们学习。老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要在学校,在教室里,老师就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

老师应该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和家长一起,及时纠正学生在思想上的误区,对他们错误的行为进行及时教育,为他们指引正确的道路。

2.2老师要严格督促学困生的学习

部分学困生成绩不好是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试图努力学习无果后最终放弃了学习。老师应该及时发现这类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错误,进行纠正,根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快速提升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习上的成果,从而开始积极学习。

而另一类自身懒散不爱学习的贪玩学生,老师应严格监督他们,一边时刻督促他们学习,关注他们学习的进展,一边要试图通过一些特别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看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己愿意学习。

2.3家长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

不管是否为子女以后铺好道路,家长都不能对子女的学习不管不问,要经常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并且不仅仅只是看子女的考试成绩,而是要辅导子女在放学后的作业和学习。

即使工作再忙,家长也应该定期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子女在学校的生活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对子女在学校犯的错误及时教育纠正。

家长应该控制子女在家上网游戏时间,不能放任子女沉迷网络,要帮助子女建立合理的时间安排表,督促子女按照时间表执行学习任务,督促子女在适当的时候休息,避免第二天上课精神不振。

总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学生的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学困生”一方面是受社会的影响,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态度所导致。不管是哪种原因,老师都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应该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优势的快速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篇7

当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认真解决学生中形成的参差不齐、“两极”分化、“学困生”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使“学困生”情绪稳定、提高成绩,是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现就“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如何做好他们的转化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困生”自身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是“学困生”形成的主因,主要有: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有的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只碍于家长的要求,所以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与主观动性,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作业照抄,应付老师,没有养成踏实的学习作风。

2、意志不坚定。学习是毅力和耐心的较量,是马拉松赛跑。而这些“学困生”只有三分热情,没有养成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3、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心理强。“学困生”因没有做好课前预习,仍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方法,只重视掌握知识结论,生搬硬套,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造成学习时抓不住重点。这样长期会养成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的不良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4、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经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和学生的鄙视,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出路,形成对老师缺乏信任,对老师敬而远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很少主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从而在学习上形成枯燥、无聊、沉闷、低落的情绪,缺乏自信心。

二、外部原因

1、小学阶段基础较差。由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老师综合素质赶不上形势需要,再加上小学毕业后不管成绩好坏全部直接步入初中,以及初中管理和小学管理及教学上的差异,致使一部分原本成绩较差的学生无法适应初中的学习方法,未处理好小学和初中的知识衔接,造成学习困难。

2、教材原因。大多数农村小学只重视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升入初中后因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加大,学习负担加重,作业量增多等因素影响,他们只重于流程,对新学的知识没有巩固,没有弄懂,随着量的积累学习越来越费劲。

3、家庭原因。当代农村子女较少,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形成自私、骄横的不良习惯;心理脆弱,对老师平时的批评记在心上。因此,随着问题的积累,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沦为“学困生”。

4、社会原因。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尤其是读完中专、大学后,就业不包分配或者就业难问题,与当前落后的农村意识相交织,“读书无用论”四处蔓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原因。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迈向正确人生道路的矫正者,他们的师德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教师中,大多数教师没有达到应有的素质标准,在教法上单调、乏味,内容安排上缺乏层次。只注重班级优秀生,而忽略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致使他们产生心理偏差。

三、转化策略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认为,转化“学困生”是初中教育的当务之急。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采取科学正确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消除他们的思想和心理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的自觉性。教师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对学生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与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形成合力,营造出和谐的管理氛围,让“学困生”感到在班级这个群体中,自己也是主人,在社会、在家庭有立足之地,引导他们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学困生”的脉,做到辨证施治,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体现出学校的品格意志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

1、辨证的看待学生困生,进而使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尊心和学的自信心。从前面的论述关于学困生的特征看出,学困生最大的问题是学习,他们除了学习成绩较差外币在上的闪光点是很多的,他们爱好广泛,有的还有一技之长,他们有关心集体、爱劳动、爱帮助人的良好品质,他们精力充沛、生活知识多,有些还善于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赏识。为此,任课老题要善于把握这些闪光点,对学困生多加褒扬,多加赏识。对于一名学习较差而具有闪光点的学生来说,任课老师若采取赏识行的语言加以引导和激励,如:你在音乐(或美术或体育或动手能力)方面能有过之外,如果在学习上稍加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样,当学生自尊得以维持,能力得以肯定,就极有可能在学习上找回自信,奋力拼搏,迎头赶上。

篇8

厌学症是目前初中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初中时期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就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造成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自己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矫治初中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这其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家庭教育。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一、家庭因素造成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一)家长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不合而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提出过高的要求。父母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那种期望值的时候,就会放弃努力,产生厌学心理,严重的会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习失去兴趣,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对自己的要求。

(二)家庭富有带来的负效应

由于家庭的富有,住宅条件、交通、通讯工具等的现代化,外加独生子女自我感觉优越性,等等,不少初中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且枯燥单调的生活,自然就有一种畏惧感。

(三)家长严重的功利意识带来的负效应

功利意识表现在:一是虚荣心驱使,拼命要求自己的子女争气,事事要比同事、邻居的孩子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二是强化子女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将来考一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毕业后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事实上,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子女们往往不买帐,反而会变得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四)家长过分纵容孩子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认为迁就孩子,让其自由发展,可以使孩子变得独立而有上进心。但事实恰恰相反,不受限制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没有上进的动力,有的是依赖和懒惰。他们不知如何为自己确立目标,并按照目标所规定的原则去做事,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五)家长不关心孩子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务,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又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非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了好成绩,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六)家庭关系不和带来的负效应

有的初中生还受到严重家庭问题的干扰。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使学生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件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很少有孩子会一心钻到学习中去以忘却家庭的烦扰,大多数孩子会从其他渠道上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从而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

二、预防初中学生厌学的方法

(一)正确估计子女的学习能力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事实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使孩子乐于努力达到目标。

(二)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

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与孩子共同学习,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据调查分析,有的学生厌学与家长的不爱求知有关,这些家长应转变思想,认真多学点知识,可以学孩子的功课或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的理念,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和水平。家长是镜子,其一举一动对孩子影响很大。

(三)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

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动辄棍棒相加,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则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子女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孩子心灵的创伤。据专家的研究发现,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让子女感觉到家的可爱,父母的可孝可敬,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总之,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家长不要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给他们以更多的信心,这样才能使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学生。

参考文献:

篇9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自我判断的,他们的行为往往受他人期待的影响,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期望将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暂时落后要表示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歧视、不讨厌他们,相信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给他们以极大的信心和理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

二、给后进生更多的尊重和爱护

后进生更需要关爱。做为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爱,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才能使他们有积极进取的愿望。在每次考试结束后,面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应该是一味的斥责或者公开批评,甚至变相体罚,而应该个别交谈,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这其中,可以安排学生结对帮扶计划,让能力强的帮助暂时能力弱的。

三、经常的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上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一个受过激励的人其能力发挥往往是没有受过激励的人的四到五倍。可见,表扬激励对一个人聪明才智的发挥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把一个任务划分成若干小任务,由若干名学生来完成,那些简单的任务让后进生来做,做对后就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能使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逐渐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他们逐步摆脱后进生的困境。

四、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后进生成功

新课改下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合作。而对于后进生倡导合作学习是更有好处的,能为后进生提供一个气氛融洽的空间,从同伴中获得帮助,缓解焦虑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个个体均是学习主体,责任明确,参与意识强,后进生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同时也能体验到一种被人接受、任信和认同的情感,更有机会拓展自由发展的空间。通过小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又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智慧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样微水,只有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分享,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对比,反思自己的行为,为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供依据。

五、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后进生取得进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取得进步的有效方法。后进生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不注意听;不注意总结知识的的共性;不爱动手操作,理论和实践不能结合;实践课上没有实践目标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下列方法:

1.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到了预先谋划,心中有数的重要性。通过课前预习,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等;同时也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因此要让学生学会预习,这样能够达致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提高课堂效率。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设计练习,让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效率。如利用在学习Word中“制作贺卡”部分时,我简单的演示了用到的知识,“页面设置”设置纸张大小,“边框和底纹”可设底纹,可插入图片,艺术字等,让学生思考,分小组制作贺卡。通过思考――动手,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经常归纳,总结。初二信息技术主要学习Powerpoint和Internet基础知识,是在初一学习了Word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归纳总结,用已会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就会发现信息技术并不难。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学习Word时如何启动程序?如何打开、保存文件?如何插入图片等。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共性中找出差异。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中,其放映方式有三种:演讲者放映,观众自行浏览,在展台放映,而只有“观众自行浏览”是以窗口形式放映,其它两种都是全屏幕放映。通过让学生总结共性,找出差异,既巩固了旧知识,也学习了新知识,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篇10

从当下来看,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向着教学大纲要求的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培养,而目前在多数院校仍然存在许多学困生。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其带来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解决好学困生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对英语缺乏兴趣,不能当做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好,可以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意识十分的薄弱,我们通过调查表明,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普遍丧失基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经常遇到各种学习问题会导致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日益下降,学生久而久之产生了厌学心理。

(二)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得当

基于应试教育对现代教学的影响,在高中英语的教学方面存在以下多种问题:

(1)我们的一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一味的去讲解知识,而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对英语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没有估计到学生水平的不同产生效果的差异,不结合实际的进行统一保准的划分,出现学困生是必然的,生硬的拔高教学目标对学生而言是严重的负担,是非常不科学的教学理念。

(2)多年来,许多教室讲解英语知识甚至可以说是轻质的灌输,重视讲解而缺少练习,导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丧失主动思考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入学习误区,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矫正,导致学困生的大量出现。

(3)对升学率的盲目追捧,导致个别教师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不当的教学做法,让学困生感受到被课堂和教室所抛弃,变得自由散漫,导致自我放弃,从心理上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英语课是以时间为基础的学科,学习方法欠妥当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没有做到课前的良好预习。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内,要设计很多的短语、单词和句型,这样大量的任务如果事前不预习很难在课上当堂当堂记熟。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积极的准备,要做出重点和难点的划分,要教会学生有效的预习,而不是靠教师强制布置的课下作业来进行学习,以改掉学生听课时没有针对性,无法划分重点难点,甚至是出现"跟不上"的局面。2、课堂效果不理想。根据调查显示,有多数的同学上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因而对重点知识理解不透彻。英语课上需要大量的练习,一旦练习的时间延长,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和厌学情绪。另外,课堂上的气氛等等也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有一部分学生,无心课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厌学的习惯,这对于需要大量积累的英语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3、课后复习不及时。可以说课堂的学习要想巩固好效果,要得益于课下复习的努力,所以说,在新知识学习完毕之后,要及时的进行当天课业的复习 转贴于

二、应对英语"学困生"局面的对策

(一)用鼓励的办法替代批评

成绩再差的学生也需要被他人肯定,这种肯定的作用的非常巨大的,许多成绩较差的同学虽然对教师的评级阿满不在乎,而实际上他们比其他学生更加的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所以说,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还要为成绩差的同学找寻学习困难的根源,对症下药。

(二)发挥榜样作用,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

学习意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具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对其个人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要有计划的运用榜样的力量来切实的给学生做好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意志力,鼓励学生要勇敢的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对学习更加的勤奋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师要积极的进行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去探索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为英语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的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及声音的高低变化,必要的时候运用停顿的方法来提醒学生,加强学生对老师讲解内容的关心度,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在教室的关注之下,从而对自己的思维自觉的进行控制。发挥榜样的作用,来激励学生的学习进取心和学习责任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注重学习的反馈,进行有效的练习

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的反馈,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在课程的设计时,要注意难易结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难度调节,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掌握一定的知识,要兼顾成绩优秀和相对较差的学生的整体因素,最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面对当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经济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英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微小的努力也许可以成就学生美好的明天。消除学困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篇11

1.基础欠缺,信心不足。有些同学对计算机的理论常识不了解,对一些专用名词不关注。如老师说菜单栏,他不知道是哪里。对于像从因特网上找到一些网站或下载特定的图片、素材之类的常规操作,有的同学也比别人慢很多。他们担心自己会做错,怕会弄坏电脑,一有问题就茫然无措,也不敢跟别人交流。2.操作技能及习惯不好。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程内容之一就是对常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在教学中我却发现学生们在软件操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比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不会使用常用软件等。3.应付任务。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兴趣,只是在老师或组长的监督下,才勉强参与。他们对上网聊天、游戏等有兴趣,只要一有机会不管作业是否完成,便开始上网。造成问题堆积,跟不上教学节奏。

二、成因分析

1.个性原因。由于生长环境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情感、理解等方面也是不同的。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课程,性格活跃的同学就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性格较内向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即使听不懂、看不明白,也不会求助同学,不善于和同学交流,更不会举手问老师。2.家庭环境的原因。我校的有些同学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没有电脑,只能依靠小学、初中的部分年级一周一次的信息技术课,造成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课堂上的内容得不到很好消化,不敢下手。另外有些家长认为用计算机都是玩游戏的,丧志,影响学习,等孩子长大了电脑是早晚会用的,就让他们晚点用,家长也省去监督的任务。3.自己没有积极学习。由于信息技术课从小学到初中不要求统一考查,造成被其他科目挤占的情况很多,没有弄清的知识、技术要点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还有的同学就是自控力差,喜欢玩,老师一不关注就要开小差,形成“学”“玩”不分,甚至弄虚作假,只玩不学。久而久之,对学习就会产生懒惰的心理。

篇12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不管什么学科总有些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也不例外。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我们教师要倾注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除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学困生是与优秀生相比较而存在的,他们的后进并非是永远的。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畏,影响地理课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有些同学甚至学业水平测试都不能通过。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激发初中地理学困生的学习动力试做探讨。

一、首先,学困生要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提高地理学习动力。

二、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就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三、尊重学困生人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首先要掌握他们脆弱的心理,在政策上多倾斜,生活中多帮助,感情上多交流。细心观察留意他们的闪光点,抓住其闪光点让其优点更优,给他们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小天地。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问寒问暖,以解决他们心里思想上的包袱,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优先,多给予帮助和肯定,即使是一点滴进步,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学校或在班级里设进步奖,给予鼓励。

四、要善于培养地理学困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困生自强、自立、自信,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在课堂上,提问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同时在作业的布置上分层布置,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小,容易完成的,对作业布置上要有计划,有步骤,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按循序渐进规律,他们就会很快获得一种成就感,找回自信。作为教师应该肯定他们的进步,正如“良言一句三冬暖”,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有时甚至要对他们学习上开小灶多辅导,不断的耐心的帮助,使他们迎头赶上;有时通过座位安排上结对子,一帮一,让他们进步的更快;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学困生采取友好态度,善意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克服消极情绪、不良习惯,找回自信,提高学习热情,培养积极向上、踏实进取的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战胜困境而获取成功的关键,

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