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 11:13: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问题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引言
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一般取其狭义所指。
二、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
社会问题新闻的特性是和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新闻特性的有机叠加。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坏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会问题信息一旦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开去,新闻的表征便会显现出来,使社会问题新闻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1)社会性
新闻是社会生活的记录,所有的新闻信息传播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社会的印记,无论这种社会性是强还是弱,是显在的或是隐藏的。但社会问题新闻与一般的新闻相比,其显示的社会性无疑更加强烈、明显和昭然若是。
(2)负向性
尽管某些社会问题终极意义上对社会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如下岗职工问题,农民工问题,但大多数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的特征。所谓破坏性是指“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威胁、损害的破坏性作用。”如犯罪问题危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量多面广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作用,正是引起社会多数成员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
(3)震撼性
社会问题新闻以负面、消极信息为主,具有天然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价值要素:反常性、刺激性、煽情性。更为重要的是社会问题新闻有着与受众心理与情感上的接近性。
三、新形势下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宏观把握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新闻写作要力求从宏观上着眼,从我国社会总体上,社会问题的现状走势上把握社会问题新闻写作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公众舆论,在党性原则和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促进社会问题解决。
1、正确引导原则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各种新现象、新矛盾、新动向层出不穷,往往是得失并存,利弊共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介不能回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介入,积极捕捉;另一方面,要冷静思考,要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对社会报道进行理性思考,周密部署,切不可头脑发热、草率从事。
2、促进解决社会问题原则
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和耳目喉舌,既是社会问题的监测者,又是促进解决社会问题的鼓动者,因此社会问题新闻写作不但要遵循客观性理念,使受众正确认识社会问题,更要遵循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原则,联系政府和公众共同解决社会问题。这里笔者将运用社会学上关于社会问题解决的若干原则来分析。
一是社会规律性原则。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要以遵循社会规律为原则。首先,规律是事物内在的属性,是事物之间固定的联系,它不是可观察、可感知的表面现象本身,而是隐藏于表面现象之后,把握和遵循社会规律,不仅仅是感知、观察社会现象本身,而是发现、认识社会现象内在或背后的联系。因此,社会问题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现象式的描摹某一个社会问题,而是要透过社会问题表层的帘幕,去探究其实质性的内在,也就是说,社会问题新闻的意义不只停留在使受众感知这个层面上,而且还要通过解释分析帮助受众了解并理解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社会问题新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报道最终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而解决社会问题将会涉及其自身的规律性,解决条件中的规律性及对策措施中的规律性,因此,社会问题新闻需要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三方面的规律性来引导受众确定解决对策。
二是社会规范性原则。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遵循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定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准则,是消除不和谐现象,达到社会有秩序状态的基础。坚持这一原则,社会问题新闻写作必须:第一,分析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许多社会问题现象的产生、内容、表现与存在的社会规范的状况有关,认识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有关的现存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识社会问题现象达到本质,而且是研究这一社会问题解决对策的规范性的基础。第二,确定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社会规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破除、废除、修正、调整与待解决社会问题有关的现存的那些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是制定、建立与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的新的社会规范,包括明确规范的内容与选择规范的形式。确定社会规范即保证了社会问题解决对策及实施对策全部活动的规则性、合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三是遵循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公众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四是坚持社会进步性原则。这是指报道社会问题必须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根本目的。新闻媒体报道社会问题,为报道而报道,不考虑自己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这样的话,往往会有碍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这样教训也是不少的。
一句话,受众的渴求、现实的需要和媒介的责任所系都对媒体社会问题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亦不能沉酒于自说自话的虚妄满足,因此学界理应对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投以关注的目光,追踪其发展,针砭其利弊,预测其走向。
参考文献:
靖鸣:《问题新闻学》,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京奥运会研究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不难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极少,比如通过个案研究,深层次追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对从事运动训练的看法,随着社会变迁与政策变化,家长对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态度变化,从微观层面探寻因果关系。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除了上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成果介绍与比较研究颇多,这可能与早期的学者们呼吁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社会学译著与成果介绍相关。在著作方面,国内有关学者翻译了部分国外著作,如卢元镇主持了《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译介、清华大学组织翻译了美国学者JayJ•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金季春主持翻译了《体育科学指南》等等;[9]在论文方面,有的探讨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理论问题,[10][11][12][13][14][15][16]有的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或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7][18][19]有的对中西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与热点进行了比较研究,[20][21]还有的专门探讨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22]这些成果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了解了国外同行们的研究现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借鉴与参考的过程中应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览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往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不管是课题、毕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热衷于选择大而难的课题,也倾向于选择思辨性的课题而非实证性课题,似乎有功利性之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体制改革需要更多宏观视野的研究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育学各级课题规划和评审导向中,微观研究课题得不到重视,难于立项。此外,体育学各级课题资助金额小,难以完成以长期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为手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的微观研究也是原因之一。
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背起行囊,和队友们踏上奔赴汤溪的征程,共同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虽然不知道汤溪的住宿条件如何,不了解那里的村民是否会配合我们,不清楚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更有许许多多的未知数,然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社会实践正是这样一种磨练过程,这过程中有喜有泪,亦有欢乐和苦累,可是再苦再累也不怕,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因为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惕,唤起我们好奇,① 使我们谦虚,亦因为“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所以我希望能在这短暂的时光中体味人生,增长才干,使自己成长。
一、当苦难已成为往事
在“七十二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来到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寺平古村,访问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细菌战受害者。细菌战是抗战时期日军为节省工本,扩大成效,采取的毁灭人性的战术,当时大量的“霍乱”、“鼠疫”、“伤害”、“炭疽”细菌粉末被播撒于寺平村,导致当地无数的无辜百姓不得不忍受一辈子的折磨。
而如今,当我们去访问这些幸存的受害者,早已年过半百的他们谈起过去的往事时,更多地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谈论,在他们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意。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时间能洗涤伤痛,当苦难已成为往事,重要的是珍惜和抓牢身边的幸福,活在当下。在伤痛日复一日的折磨下,这是一股怎样的毅力和勇气支撑着他们挨到今天,并还能如此坦然地生活着,他们是多么的坚强。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可我又不想局限于感动,我希望将其化作一种奋斗的勇气和动力,激励着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纵使以后多么困难和挫折。
特别的一年,特别的一天,特别的见闻,当苦难已成为往事,了解过去,从而正视历史,勿忘国耻,以将仇恨、悲愤化国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调研者,幸福着
为了解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的调研则成为了我们实践的一个主要部分。对于做调查问卷的艰辛,我早已耳熟能详了,更何况正值夏日,条件更为严峻,不过集体的力量,还有很多村民们热心的态度让我倍感凉爽。于我而言,此次问卷调查的收获不仅于此,因为我深感作为一名调研者的幸福。
首先,幸福来源于被调查者的配合。汤溪镇的村民们真的很善良,很热心。他们对于问卷,大多态度严谨,一字一句地读,不懂的地方更是详细询问,有的似乎是感觉到我们的辛苦,给坐,倒水等等尽量让我们舒适些,这些着实令我很感动。当然其间也吃过不少的“闭门羹”,还有态度冷漠,草草了事的,但是只要想到那些热心的可爱的人们,心里就倍感幸福。
其次,幸福来源于调查过后的总结与收获。此次问卷调查的总结与收获也是颇多,具体如下面几点:
1.做问卷调查脸皮要厚,要笑脸迎人,自己更不能有情绪。一找到目标人物,就要厚着脸皮上去“打扰”,即使遭到拒绝,也要微笑道谢,不能闹情绪,否则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要有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当有些被调查者不配合的情况下,更要耐心讲解与积极引导,还有当被调查者错答或者漏答题目的时候,也需及时指出并纠正等;
3.要试着换位思考,别人帮忙做问卷是处于热心,要心存感恩,同时若自己以后遇到别人做问卷等类似之事,也要伸出援手,积极配合;
4.要学会随机应变,问卷调查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自己要学会很好地处理;
5.对于问卷设计,要合理控制题目的数量,同时题目设计须严谨,因为在本次问卷中,当很多人看到背面还有很多时总是有些埋怨,实践中也体现了部分问题的设计缺乏严谨;
6.问卷调查路线分配须合理,本次调查中很多路线重复,导致效率有所降低。
三、累并快乐着
社会实践是一种磨练的过程,苦累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快乐是主旋律。因为在这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的七天里,我们二十四个或相识或相闻却未相识或陌生的队友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着实践,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一路走来,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共同谱写了一段段美好又难忘的回忆。我不会忘记与大家一起家人般地吃饭、聊天与游戏,不会忘记一起顶着炎炎烈日日做着调查问卷,不会忘记一起分享板蓝根、绿豆汤和西瓜,不会忘记一起帮“家人”过生日,不会忘记……
四、美好的心灵
60个微笑、60份祝福,与祖国同发展,是我们庆祝祖国六十周岁生日的又一贺礼。如今看着成品中包含各个年龄段的灿烂微笑,视频中一声声真挚的“我爱我的祖国”、“祖国,我们祝您六十岁生日快乐”,感觉特激动,不仅仅因为那是我们实践的心血与成果,更是那一张张笑脸,一份份祝福所寄托的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祝福,所表达的他们真诚而炽热的爱国之情。一份祝福,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份祝福,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②
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台下十年功”,实践以来的一直排练,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文
艺汇演。激情四射的健美操,幽默搞笑的单口相声,气势磅礴的诗朗诵等等,加上互动环节汤溪村民们的踊跃参加,“台上的一分钟”精彩不断,整场晚会很是成功。
随着晚会的顺利结束,我们在汤溪的实践也就正式结束了。回想着我们所经历过的实践活动——短暂却收获颇丰,所以我觉得这次的社会实践虽然有些教训,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认为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的前期方案制定阶段准备工作较充分,这就为我们以后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我们所进行的几项活动都是与农村当地紧密结合的,比较符合农民的口味,因此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比较容易能被农民所接受,这也是我们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条件。
3.我们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多才多艺,而且思想素质较高,能吃苦耐劳,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特别是当部分活动由于条件有限不能按原计划实行时,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制定相关方案等,这也是本次活动能顺利进行的本质所在。
至于做的不好的我想主要体现在此次活动的初步计划上,由于对所有的条件了解地不够充分,对实地考察不够深入,也将事情想得过于理想,以至于部分活动不能按计划进行,影响了整个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团体只重视对外的财务会计与报告,忽视了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的重视,财务管理的职能并未全部发挥出来,有的社会团体甚至并未采取现代财务管理的各种方法,例如:标准成本法、责任成本法、差异性分析等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另外,由于社会团体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管理过于简单,缺乏内部控制机制,导致个别单位出现腐败现象。还有的团体中的领导认为只要组织好本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就可以了,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考虑不多。
2.严重浪费财政预算资金。
有的社会团体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非营利性组织,在这些社会团体中,应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目标、进行科学的核算与调研,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的核定。并制定出科学的预算方案,一定要确保资金预算能够在不夸大、虚报的前提下完成工作任务。在预算的执行中还要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及时追踪、监督、评价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但是,在一些社会团体中在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时,跑前跑后,忙碌不已,而一旦预算资金到位后,对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又缺乏必要的监控与管理,经费支出缺乏计划性,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
3.对投资、筹资活动缺乏风险意识。
有的人认为,社会团体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缺乏追求利润的动力,也就不存在什么财务风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没有了财务管理的支持与配合,社会团体的组织目标就难以实现。对于社会团体而言,在投资、筹资过程中、在资金的运用环节同样存在着财务风险的发生。例如:由于缺乏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估、有效性论证,使得很多社会团体忽略了对投资风险的防范与规避。在没有对项目进行科学分析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从而造成投资的失败。
4.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在我国的一些公立的社会团体组织中,对于成本的核算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对固定资产不计折旧、对长期债务不预提利息、对无形资产不确认,从而造成成本核算的不精确。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出现了成本高低悬殊较大的现象,而相关成本也不能得到充分反应,无法适应社会团体组织绩效管理的需要。
5.财务报告缺乏完整性与透明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团体组织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财务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社会团体提供的财务报告必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社会团体的对外财务报告严重不足,造成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的问题。据调查,我国仅有15%的社会团体在年终进行外部审计。
6.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社会团体中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社会团体中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造成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全局意识、长远发展的眼光、创新意识、学习意识,那么这些财务人员很难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二、转变思路,全面构建社会团体财务管理体系
作为社会团体的财务管理应以经费预算管理作为基础,社会团体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技术与方法,针对在社会团体中的财务活动的规律与特点,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强化财务管理责任、防范并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对于社会团体组织而言,预算管理是有效的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但由于长期以来在社会团体组织内部形成的宽松式的管理,使得大部分社会团体内部并未对预算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我国机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团体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社会团体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在本单位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与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相适应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社会团体内部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新局面,并在单位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体制。
2.有效防范并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企业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社会团体财务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复杂,这也为社会团体的财务管理增加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该站在社会团体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目前,就社会团体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存在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筹资、投资、资金运营中存在的各种潜在的财务问题。例如:社会捐助在某一会计年度出现大的波动或起伏,就会使社会团体在该会计年度内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这就要求社会团体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一些较为敏感的财务指标变化的观察、分析,及早对其在运作中即将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将社会团体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3.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21世纪的到来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普遍运用与发展后,社会团体也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在财务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并在本单位内部建立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能够及时、准确、科学的为单位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数据依据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这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本质功能是为社会提供体育指导服务,而这一本质功能能否得到发挥,关键取决于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使用是否得当。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已达到约32万人,与总人口的比例为1:4643,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充分利用有限的人才资源,使之在发展社会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保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国851名国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2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
走访了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群体司、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及部分省(市)体育局群体处、晨晚练活动点、体育俱乐部、体育指导站等基层群众体育组织负责人30多名。了解各部门、各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情况,以及主管部门的主要思路。
1.2.2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93份,回收率为81.2%0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851份(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9份,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87份,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40份,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45份),有效回收率为77.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方式:以直接发放、现场回收方式为主,以邮寄发放方式为辅。
对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主要采用邮寄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
对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在2003年10~11月间,向参加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学员,亲自发放和委托他人的方式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完成。
对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在2003年10~11月各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期间,对江苏、广东、上海、安徽等省的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采用委托他人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
2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用状况
2.1指导活动的组织
目前体育行政部门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使用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获得提供指导服务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体育行政部门推荐,约占31.5%,以及有关单位组织的聘请,约占28.2%,但仍有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不知指导去向,需要通过朋友介绍或靠自己寻找指导场所(表1),这将影响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以及作用的发挥。由于我国社会体育组织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因此,人们只能过多地依赖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信息获得提供指导的机会。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以及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较大,单纯依赖体育行政部门难以有效地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进行配置。
2.2服务方式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无偿志愿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方式为主(表2)。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大众在获得利益需求满足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困难、新问题。在协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大众需求、维护稳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积极有效作用的方式之一是志愿服务。日本、美国和德国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方式,这是社会民间自主、自助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满足人们健身娱乐需求的重要途径。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社会调整时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标志着一种不同于政府和市场的社会领域的发展,展示了在国家能力限度和市场不足之外社会自治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出一种新的公共精神,在关注人们公共体育需求和担负起公共责任的同时,人们也获得了精神道德的升华、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并不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每周指导1~2次的人最多,约占44.3%,但仍有22.3%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进行实际指导工作,这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在不参与指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体育系统的管理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45.3%。在所有职业人群中,离退休人员和无职业人群的指导率最高,均为100。一方面这可能与离退休人员和无职业人群有充裕的时间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他们希望通过指导别人的同时也能自己进行锻炼有关。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指导服务的动机中,为了获得报酬者只占总体的5.3%,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坚持从事无偿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
2.3指导场所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场所主要是晨晚练活动点,约占57.5%,其次是体育活动站,约占20.2%,在经营性健身娱乐场所服务的最少,约占2.7%。依据1999年“市场经济下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与运行机制”课题组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化水平地区体育俱乐部(包括经营性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技术人员调查结果认为,体育俱乐部聘请的技术人员中,以专业教练员居首,其次才是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爱好者等。就全国而言,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被聘请的技术人员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其原因:一是体育俱乐部专业性很强,专业教练员更能符合岗位要求;二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俱乐部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将被认可。经营性体育场所将是我国未来健身活动的发展方向,有偿服务势在必行,但是有偿服务带来群众体育健身成本的增加,应在切实提高体育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在经费方面取得群众理解,而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准与服务质量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2.4激励和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激励机制中,不以物质激励方式为主,而以各种精神激励为主,这是由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以志愿服务方式的特点所决定的。我国绝大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凭着热情与兴趣进行义务服务,尤其需要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以不断地巩固这支队伍。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精神激励的方式中,体育行政部门的表彰是最多的一种激励方式,约占68.3%。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激励仅限于政府部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激励机制中的社会激励和社会保障机制还未形成,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物质激励仍不够重视。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约束机制还在建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约束机制可分为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外部约束以监督为核心,内部约束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核心。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奖优力度不够,而罚劣几乎没有。调查中发现,98%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受过任何处罚。
在不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章制度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虽然明确要求“在社会各种场所、各个组织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活动,必须由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指导人员”,但我国很多的体育活动点、晨晚练点、体育辅导站中的社会体育指导者,以兼职和离退休人员的比例较大,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所占比例很低。在一些经营性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中,很多没有资格证书的健身指导员因错误指导致使练习出错,严重的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在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服务的主要因素中,“感觉缺乏动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表3),这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用中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3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用方式的思考
3.1建立完善的组织网络系统
通过建立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省、市、地、县、社区亦可成立相应协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登记、注册进行管理;向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推荐和派遣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指导;负责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业务进行管理。
加快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建立,提高我国有组织的体育人口的数量,有效地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稳定的指导服务渠道。
各体育行政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应掌握各领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情况,体育行政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组织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要密切配合,加强信息交流,及时为社会提供所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还要加强与卫生部、人事部、教育部、劳动部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完善培训制度、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认可度,更有效地向社会推荐社会体育指导员。
3.2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对服务需求对象进行调查。将需要服务的对象如体育俱乐部、活动点、指导站、社区体育中心、体育协会等组织以及个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如级别、年龄、项目、性别等建立档案。
对提供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进行调查。由于目前存在着一些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获得等级资格后既不进行体育指导活动,又不到相关的体育行政部门进行定期注册的问题,应加强对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注册与重新确认工作;并做好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定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进行重新认定,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信息库”。
进行需求与资源配置。将服务需求对象与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通过配置,建立档案,并及时提供给双方。
3.3提倡和鼓励业余志愿服务
理顺组织体系。成立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协会,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分级管理,做到指导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建立表彰制度。对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给予他们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荣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在乘车、观看体育比赛、游览公园等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或优惠,在群众中树立典范的作用。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回报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也是普通人,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为社会做过奉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理应得到社会的回报,每年可将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记录进行汇总,作为回报依据。
实行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相结合,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的生命力。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基金。基金来源一般包括政府财政给予一定的资助,社会福利基金的资助,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私人的募捐等。基金的使用范围一般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给予的补助或津贴,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的公益性体育场所基础设施资助,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评选、表彰活动的资助等。
3.4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所有想将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职业和关心体育事业的人,都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1体育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2.1.1体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只有社会关系处于和谐状态,社会才能够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和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又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这就说明解决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成为了协调发展各种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或力量,它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生产力的水平就会相应地提高。开展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劳动者的身心素质,提高劳动者对现代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劳动能力的稳定性,有效缓解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有效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的矛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构筑社会的和谐。由此可见体育不仅仅是个体的需要,而且是整个社会的需要,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需要,而且是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现代体育与社会其它方面关系越来越密切,体育越来越强调与环境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物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环境的和谐。如我国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就立即高举起“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大旗,正是这种和谐理念的反映。体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观与政府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相统一的,体育的这种和谐发展观必然促进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2.1.2体育能促进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共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新阶层的突起使得工人和农民等社会主体阶层的地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我国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在逐步加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及地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社会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和不和谐现象。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整合力量,可以将不同民族、阶层、职业以及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共同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促进各区域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体育转移了社会焦点,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对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2.1.3体育可以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缓解社会矛盾
体育具有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作用。我国近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但地域经济失衡日益严重,人们的贫富差距也日益加大。改革开放受益者和落后者之间的数字鸿沟日渐拉大的现象是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参与社会的物质交换活动,对物质财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再分配具有显著作用。以体育彩票为例,我国将每年公益金的60%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40%用于奥运争光计划,并且体育彩票还可以减轻人们的社会心理压力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进程。体育参与模式与经济地位紧密相连,高收入、高地位的职业群体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比赛甚至观看电视体育比赛的比例是最高的。参与健身运动的人也主要局限于收入和教育超过平均水平、从事专业工作或者管理工作的群体,低收入人群和那些贫困人士很少经常性地参加某种体育运动。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大多为国家所有,有更多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为低下的人为体育事业提供服务,因此这种参与模式会使较多物质财富向国家公益事业流动,向经济地位较低的社会群体流动,这是体育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是一种财富的软调节分配方式。体育这种向下分配财富的作用对于缓解我国财富分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因此政府应把体育作为调节社会分配矛盾的一条积极有效的措施。
2.2体育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2.2.1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体育促进个人的心理品质完善,培养个人的公平竞争意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讲,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个“和谐”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与人的和谐。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魄,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调节人的心理,增强人的自信心,完善人格开放性的一面,从而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奠定基础。此外体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公平竞争意识。社会的和谐需要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公正为基石,而体育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能体现平等、公正竞争原则的领域,公平竞争是赛场永恒的主题,体育运动的不分尊卑为参赛者营造了一个真正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游戏规则,通过体育活动的公平竞争来培养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积极进取的公平意识和竞争意识,是现代体育的重要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竞技运动,它是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每种运动项目,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及比赛规则,这些规范对运动员的行为起着“戒律”的作用,表现为一种秩序、节制、约束,体现出体育的科学性及公平性。体育对现代人竞争意识培养将激发人们创造愿望,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积极投入到创造活动中,而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则使人们的创造成果易于受到肯定,这必将激发社会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奠定了基础。(2)体育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诚信友善,全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因。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人际关系现状却令人十分堪忧:2005年初,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曾在全国做过一次人际关系调查,结论是:我国社会人际关系正在走向整体“滑坡”。2004年末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身为天之骄子、相互间并无多大利害冲突的大学生,其人际关系的状况也并不乐观,其中有60%的大学生反映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解决这些问题,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制度供给、道德规范、教育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引导和要求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着它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刚刚公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被确定为公民个人价值准则。体育活动,特别是奥林匹克运动对公民诚信、友善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其竞赛规则的制度、规范化、详细化、统一化、科学化,对于我们制定诚信制度条款,具有具体地指导作用。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提供一个公正、平等的互动平台,它能使不同地位、职业、年龄和性别的人,打破狭隘的地缘关系、血缘关系、上下关系、业缘关系相聚在运动场,相聚在体育的圈子频繁地交往与接触。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认识、情感等诸多心理成分上产生共鸣,缩短他们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彼此之间容易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2.2.2体育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1)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缓解人与社会的矛盾。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的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体育基于人文精神,关怀人、提升人、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是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我国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了人文思想与体育的完美融合,对于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人的自由发展不仅在于对自然的超越和驾驭,而且在于从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的权利和价值。人要全面地发展自己,就必须从社会关系中获得广泛而真实的自由权,这是现代人类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颁布的《体育运动国际》指出:“确信有效地行使人权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和保持他或她的身体、心智与道德的力量;因而任何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均应得到保证和保障。”体育的“公开、公平、公正”就是自由最现实的体现。人文体育也构建了这么一个平台,给予人类最大的空间和自由,有效缓解和消除了人与社会的矛盾,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2)体育从精神、物质实体和法制等不同的层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完善的社会规则、法制和丰厚的物质资本。首先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同时又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人们享受着不同的快乐。在竞技比赛中,人们在成功中赢得荣誉,失败中赢得尊重,竞争中挑战极限,尽情享受着体育给自己带来的身心意志的磨练。国际赛事每每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使社会整体无论从意识上还是行为上都处于一种和谐一致的状态。其次体育是规则的殿堂,无论何种体育项目,都有其完整而独特的比赛规则。在学校,体育使学生和教师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因病缺勤率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缓解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相互之间的矛盾;在企业,体育锻炼有效缓解了社会节奏加快的压力,减轻了工人的紧张情绪,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最终的结果是企业和工人收入的增加,劳资双方矛盾的缓和和企业内部的和谐。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但却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的现状,由此体育对人和社会的和谐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2.2.3体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还是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的基础,因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在自然界中进行的。人与自然是否和谐,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即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但是受到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的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决定性的力量。体育也正是通过对人的作用,唤起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珍惜和保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投资主体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一些环境优美的城市被确定为赛事举办城市就是很好的例子。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有好环境的城市,大型的体育赛事才让该城市承办,只有绿色体育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实现体育运动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2社会体育组织的参与对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存在的价值
2.1社会体育组织是公共服务的主体之一
我国不仅仅是体育大国,而是更要做到变成真正的体育强国,而转变的首要关键点就是强化体育公共服务。目前,市民们对体育和健身的要求提高越来越明显,多层次、多元化的快速增长与政府能够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逐渐显现出不同和矛盾。但是,不仅仅是体育公共服务的问题,还有社会体育组织的参与不够引起重视,往往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对其中一方面的重视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忽略,无法做到两样重点一起抓。在社会组织的参与重视不够的时候,关键主要是要加强社会公共服务。服务系统的构建是一件十分复杂并且麻烦的工作,不仅专业要求较高,工作内容也较为复杂,因此,由体育政府部门单独实施往往是无法做到的。为了实现这一工作,必须将以往的“单独中心服务组织”的模式转变成“多中心服务的模式”。因此,作为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化、承接政府职能的理想对象,必须将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培养成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
2.2体育公共服务的组织基础
目前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全能的政府”是行政主要的特点之一。而体育部门往往承担着从细节到重点的所有体育事务,因此提供给城市体育组织得以发挥的空间并不大,所有对于组织本身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伴随着政府对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体育部门也开始将社会体育公共的服务事业当做主要工作来做,从而积极建立起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体系,为市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保障,保证每一个市民的健康水平和运动强度达到一定的界限。这样的体系具有专业性强、量大等显著的特点。
3社会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3.1社会体育教育现状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社会体育教育仍然处于很不完善的阶段,这其中既有人们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的问题,也有社会体育教育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样的现状,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和新的飞跃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党和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体育,随着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有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使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3.2社会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我们的社会体育教育想要开展起来并且得到长足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涌入社会,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这样的人才大都由专业的院校输出。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转型期的今天,如果政府没有正式的文件或者改革措施来推动社会体育教育的发展都将无功而返,大致有以下几点理由。
(1)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问题。从社会体育教育的角度来看,既要有体育系统的群众体育管理干部,又要有健身管理者和经营者,这就给学校在培养体育教育人才时提出了难题,究竟该偏向哪一面,需要作出考证和选择。
(2)立足全面发展还是突出专业技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特点是什么,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给出过明确的定义。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一方面要强调全面发展和大包大揽;另一方面又要尊重“术业有专攻”的历史传统,从某种层面上说,这是个无法完全避免的矛盾点。
(3)就业去向是专业岗位还是自谋职业。“一切向钱看”似乎早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技能和选择职业的首要标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选择经济,主要依赖的是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进行合理的筛选与分配,在社会体育教育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很多专业的社会体育教育人才就很可能流向其他行业或者选择更加容易赚钱的行业,因为从目前来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市场就业面十分狭窄,可供他们选择的范围着实有限。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以及概念和构成必须发展的条件。另外随着中国体育对制度不断改革的深入,将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部门两者之间构建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一套完善的可以不断发展的模式,确立分工管理的合作性。其中主要包括了:分类承接、分层进行实施、优先发展的部门以及网络部门为主要发展趋向。让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以及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成为了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支持的一个具体表现。政府必须将制定政策职能和提供政策职能两者区分开,而提供服务的职能可以由民因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来进行承担。
3.3解决对策
必须明确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以及概念和构成必须发展的条件。另外随着中国体育对制度不断改革的深入,将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部门两者之间构建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一套完善的可以不断发展的模式,确立分工管理的合作性。其中主要包括分类承接、分层进行实施、优先发展的部门以及网络部门为主要发展趋向。让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以及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成为了政府对社会公共服务支持的一个具体表现。政府必须将制定政策职能和提供政策职能两者区分开,而提供服务的职能可以由民因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来进行承担。
4社会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的社会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强。一方面体育人口总量的增加,各分层体育人口中成年人体育人炸式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将走向社会化,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
(1)体育人口增加:未来十几年,我国社会体育人口的增加具体表现为体育人口总量的增加和分层人口的增加。从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看,仍呈年龄金字塔的特点。在分层人口的增加中,成年人体育人口呈现爆炸式和跳跃型的特点。社会体育的年参与率增加,并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格局。根据人口预测,2010年少年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成年人口比重有相当大的提高。
(2)体育指导社会化:随着人们对科学健身意识的提高,越要求提供更多的体育技术服务,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促进体质增强。随着社会体育市场体系的成熟,体育娱乐消费、体质健康投资、有偿体育服务将逐步被人们接受,被指导的群体又将自发地形成社会体育指导群体。由此,我国体育指导社会化将大大提高,社会体育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1.1研究方法
我们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问卷”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问卷”两种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和开放相结合,调查参与者为在山东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工作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为了确保问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组织了社会体育方面的12名专家学者对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有9名专家认为问卷非常有效,有3名专家认为是有效问卷,没有专家认为调查问卷时无效的.因此,问卷的设计符合标准,问卷的问题可靠性高,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用SPSS17.0软件和Excel软件分析数据.
2山东省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山东大学于2001年在山东省率先创办社会体育专业,2002年9月实现首批招生,是山东省第一个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随后,山东体育学院、济南大学和其他大学相继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截止2012年底山东省高校共有13所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8所高校已经有了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
2.1培养目标、类型和就业领域
中国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如有培养专业人才的、有培养应用人才的、还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中国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的田雨普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来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宁波大学郑建岳教授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发表的《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提出要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目标,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主干学科做支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黑龙江省省内发表过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文章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孟丽梅教授认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社会体育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优秀师资,开设适应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社会体育课程,并进一步积累形成自身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特色.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更新,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坚持职业分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应当成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培养目标的设定来看,山东省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考虑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定位、地理特征、职业特点,甚至有些高校将教育部的专业培养目录的培养目标直接作为本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2.2课程设置各个学校均不同程度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运动技能教学课程的结构关系,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运动技能,导致没有自己的运动专项,在具体的工作中理论与实践应用困难.调查统计显示,42.1%的教师认为,课程结构有问题,57.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不能满足专业需求.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比例通常低于30%,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2.1专业方向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学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通过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培养各有所长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但是通过调查发展,培养计划没有专门设置不同的方向.
2.2.2师资情况教师的学历情况和职称情况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是很重要的.从表2看,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学历在研究生以上,职称在副高级以上占大多数,从教师学历情况和职称情况上看不是困扰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因.从表3来看,虽然有一半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比较满意,但是我们应该能看到还有近1/3的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学,这一比例在学生中所占不低,值得我们反思.
2.2.3学生情况对学生的入学动机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分析,可以看出许多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未来没有信心,在大学期间学习社会体育专业也仅仅是上大学的途径之一.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职业特点认识不清.学生参与专项的训练时间短,影响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体育工作的前景是好的,但是对这个前景什么时候来临,到自己毕业的时候能否赶上还有疑虑.数据显示,还有一半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不打算从事社会体育工作,而转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
2基于“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构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关键是明确培养目标,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师资力量和教学现状,突出专业办学特色,设置专业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目前社会体育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与实际社会体育行业需求的人才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转变培养思路,拓展专业培养路径,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对接。随着我国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渐完善,行业人员必须具备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就业。社会体育“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薄弱、职业技能不足现象。因此,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融入职业资格制度,是社会体育专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什么?如何融通?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的关键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构建新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一批核心职业技能过硬、拓展职业技能宽泛并举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强化和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重点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四大课程模块,创新教学方法,依托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走出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特色社会体育办学之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其职业能力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调整,使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考核目标相一致,使社会体育课程体系与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相一致。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6]“双证课程”主要是指学历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为特色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双证课程”标准要充分体现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大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如图2)。图2社会体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图按照职业要求开发“双证课程”,整合社会体育教学内容,将学历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训内容整合为专业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开发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标准。通过整合各大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社会体育课程模块(如图3)。“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把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考核并轨的一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专业是新兴专业,仍旧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跟不上市场需求等问题,势必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二者关联起来,结合市场动态,找出二者融通的契合点,是一个动态修正的过程。而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前提,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对社会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改革与整合,实现社会体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型、实用性、惠民型和复合型高技能实用型体育人才。
3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3.1构建质量标准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应该始终围绕“职业核心技能标准、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和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来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准绳,以个体需要为前提,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突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之路。构建双证融通的质量标准,离不开产学结合,同时,注重充分发挥产业界的作用,注重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与企业的作用,校企联合定位,进行职业分析,[2]确定社会体育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明确社会体育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3.2重组课程结构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关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把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职业技能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内容,又突显了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真正实现双证书融通。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岗位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构建课程体系。[7]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社会化和职业化的思路决定课程的增加与删减。注重与地方体育特色相互结合,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在培养模式的空间范畴内拓展专业培养模式的涵盖性,增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同时,针对市场需求与职业特点,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课程集中化与强化,从而使新课程组合得以保证,改变学校原有的不适合学校、学生、企业发展的课程设置瓶颈,真正做到校、企、生“三赢”。
3.3创新评价方式
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精髓是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并重和融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资格技能,其实质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科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社会体育课程教学以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和岗位能力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立足社会体育市场需求,将学历证书要求和资格证书要求统一起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训统一起来。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其方法宜采用订单式、PBL教学模式等,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将校内技能考核与岗位实践能力考核并轨,实行“以考促学”、“以证代考”,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作为课程考核标准,积极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和岗位零距离。
3.4强化实践环节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点与课程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促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模式更加科学、规范。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为基础,确立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课程设置上突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模块,实现与职业基本技能对接,增加社会实践比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互交替,实践性教学通过“见习实习、专项实习、顶岗实习”为一体的递进式实习实训。[8]
3.5加强基地建设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要立足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建设一批现代科技含量高、教学科研功能齐全,专科特色突出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双证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切实加强产学合作,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与顶岗实习有效连接,通过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现社会体育专业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标。
3.6提升师资队伍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体育行业职业资格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贯穿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保证。学校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用”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师资队伍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加强自身资源的培养,输出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学习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来完成从专业教师向职业资格培训师的转型,或选聘行业内专家、技师或体育行业培训师,以期为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
学校要树立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良好的思想基础。把提高当代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一项基本考核目标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学校教育要要求学生学好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首先应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为目标内容之一。充分落实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好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要求大学院校以及高中、初中和小学各类学校都要依法办学,认真执行国家下发的体育教材实施,按照学校体育的授课计划搞好体育教学,可以结合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开好体育公共选修课,每堂课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上好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大学各类院校和中小学都要充分落实教育部实施的《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第一的理念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主要内容之一。《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标准》要很好的实施,要在这几个方面修改和推进,首先选定学生标准的及格、良好和优秀时把握好尺度,不能使学生很容易的就及格,这样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动力明显不足。其次各地区实施的标准要有所差异,制定好各项指标的合理性,有些是对大学生可以很好实施,课不宜在青少年中实施,最后要实施好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迈进体育场所,来到阳光下,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把身体健康第一的理念推向。做到人人都锻炼,人人想锻炼,身体健康为先的思想,这样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标准是大好的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在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同时,确保学生每天能够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锻炼不是锻炼一下就可以的,要贵在坚持,对没有体育课的学生也要引导他们天天锻炼一小时,尤其是中小学做好引导工作,把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列入体育教学的计划之中,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和实施,多开体育项目,是学生可以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参加锻炼,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发挥体育场馆和场所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可以举行个人对个人的比赛、班级对班级的比赛、专业对其他专业对抗赛,形式多种多样,开展体育锻炼比赛,发展好适合本学校的体育特色,做到每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锻炼特长,使竞技性的体育活动和群众行的体育活动能够积极开展。
(二)从家庭层面看
家庭教育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使家长要有锻炼身体的意识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对引导孩子锻炼起关键性的作用。要实施好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家长是有顾虑的,因为中国的教育观还是要看学生的成绩,基本与体育不大,所以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以及人生观,身体健康,终生受益的思想理念,要懂得锻炼身体不是一时的事情,家长锻炼身体和健康第一的理念改变了,孩子参加锻炼的氛围就不一样了,多鼓励家长和孩子都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充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尤其对独生子女的家庭要充分树立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理念,不能娇惯孩子,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对孩子人生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二、总结
1.从社会关注层面来看
建立健全学生身体素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从学校角度看
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一句空话。增加体育教学课时总量,在开展必修课的同时,开展选项课教学,同时做到男女分班上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扩充教师队伍建设,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加强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等基础体育实施建设,使一些场馆和器材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要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加强管理和组织,提高体育课外活动的质量和发展。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体育制度。
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即应届生抱怨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社会也无法招收到满意的人才。追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容易陷入“专业即理论”的误区,在教学工作中常常表现为重视课上讲授,忽视课下任务和重视专业理论,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也会因学校本身的资源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忽略学生的技能培训,造成学生学无所成,空有理论框架却不会应用的教学现状。不仅如此,学生缺乏实践教学也会增加社会培养成本,企业在接收人才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可见当前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经济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事实上,理论与实践并重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工作,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专业知识,达到专业能力的良性循环培养,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优秀的实用性人才。但是,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体制多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重视对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发展进行分析,只是一味地延续固有的教育体制和对国外教学实行“拿来主义”。这种教学方式有其先天的缺陷,缺乏科学性的教学工作会使学生无法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就使得教学工作的天平向理论过多的倾斜,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其次,我国高校的实践教育资源并不平衡,许多学校缺乏合作的单位和实验基地。对于社体专业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时间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不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严重的是使学生缺乏在社会中站稳脚跟的能力,达不到社会人才的培养需求。(二)人才培养体系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明确性主要表现在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制度缺乏科学性这两个方面上。1.我国高校对于社体专业虽然有一定的人才发展培养计划,但其目标的设置却呈现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的状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专业的划分正在向更加细化和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但很多学校的社体专业培养目标仍然延续着“老一套”的模式,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步伐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对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预测。当前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健身指导方面的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学校本应该跟上时展的脚步,据此情况制定出适当的人才培养方略,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对口衔接。但事实上,许多学校仍然存在着不重视培养目标设计的问题,认为目标只是大方略的指导,对于细化的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指导作用。但实际上,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学工作施行的参照和基础,学生如果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多重阻碍,造成“专业学习无用论”和专业、工作不对口的困境。2.我国社体专业的教学任务、课程设计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缺乏科学化的制度建设。教学内容常常因地域、学校等因素的不同而设置,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学体系指导。这样的教学制度虽然能够适应短期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却无法适应于国家人才的长期发展方略。并且,教学体制的不同也使得学生无法适应于多地区的人才需要,对于教师进行科学性的课程设计也造成了阻碍。其次,社体专业教学体制的科学化建设还体现于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如对当今社会热门的专业知识进行更广、更深入的培养和对未来有可能会成为热门点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提前培训。只有跟上或者赶超社会的发展速度,才能实现应用人才的对口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其中,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实践教学与成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一)明确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高校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在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才进行细化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针对社会对于社体人才的需求,高校科研将教学目标向大众健身、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和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进行倾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利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于群体性体育指导与管理工作,成为适应于时展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采用案例、社会调查、实际操作与教材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注重以经典案例来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说明,并且通过给学生布置社会调查或是社会实践任务,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实践工作需求。通过多样化、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增加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并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以“理”促“实”,以“实”固“理”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讲授体育指导相关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健身指导的相关记录短片,或是到相关企业和实践基地进行实际参观,或是让学生到合作企业或是当地社区中进行相关的服务,达到实践与理论相平衡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向学生布置一份将理、实结合的作业,让学生写一份与自身体验相关的感悟与反思,让学生以理论结构作为基础,对照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逐条进行反思,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我学习能力。(二)完善保障制度,全方位提升实践教学成果。教学保障制度的完善主要是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财、物多个方面的资源保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急剧扩张带来的就是人均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针对自身的不足探究解决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1.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教师在教学工作的施行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教师本身不具备完善的社体专业知识和教师资格,就无法应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给予学生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高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注重考察教师的相关资质和培训经历,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考察,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其次,高校应定期对社体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培训,通过让教师参与到实际的社会工作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学习在课堂中的比重。最后,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或者相关部门进行合作,邀请社会上的社体专业人才来校进行讲座或者培训,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度,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2.明确实习职责,保证实习基地。高校应当与相关实习企业、社会组织和学生明确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减少不可控因素在实习过程中的影响力和其造成的损失。其次,高校应当结合社体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保障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如健身房、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服务和运动训练项目等方面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找准自己的实践学习方向。(三)构建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保证教学质量。完善的成效评估体系包括学生、教师和实习机构三个主体对于实践过程和成果的评价,评价方式应该由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评估体系应当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全方位和多样化的成效评估体系构建,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其中,成效评估注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实行多主体评估方式。实践教学的成效评估不只要包括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还要将实习企业与学生自评纳入到考量范围之中。评估方式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生、企之间的互评,以此构建完善的主体评估方式。如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对企业的实习环境、实习工作进行评价,企业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等。2.构建多方位的评价内容。成效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多样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基础上,评价标准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的具体工作成果或是某项突出表现上,而应该包含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性、团队意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性格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3.评估体系应长期进行。成效的评估时间不应只局限于短期的观察,而应贯穿于学生实践学习的始终。在学生实践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系统性的对比评估,分析学生的不足和成就,指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总结
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目标中融入实践培养的长期规划,在成效评估中对实践能力进行系统化和多方位的考虑,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社会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专业的社体人才。
作者:常超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围绕我园的社会体验主题课程,我们在每一个主题都进行着社会体验活动。我们以幼儿身边的新鲜事物等为切入点,设定了幼儿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活动。和我们每天打交道的就是热闹的马路,孩子们到马路上亲自观察马路上的标志、人、车,认识了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斑马线、红绿灯、交警叔叔、清洁工等,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发现了社会中的许多秘密,在探寻中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多方面的知识经验。
二、经验共享,碰撞幼儿的思维火花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有了每一次的社会体验的基础,孩子们说话的积极性越发高涨,越想去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大家分享那一份喜悦。在主题《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幼儿去公园、去郊区观察春天的变化,将他们观察到的、看到的记录表带来幼儿园,讲述着“我发现了小草,小草是绿色的,摸上去尖尖的,小河的水融化了,垂柳发芽了桃花是粉色的,有五个花瓣,天气暖和了蚂蚁也出来寻找食物了”……孩子们还把他们的照片带来和小朋友展示:“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去摘草莓,草莓红红的,大大的,可好吃了,我们采摘了好多呢。”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经验基础,孩子们才有了经验共享,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才会让大家的思维得以碰撞,让经验得到更好的融合。
三、挖掘体验课程,拓展幼儿的思维
经验我们围绕主题活动进行着《春雨的色彩》《春天在哪里》《春天里的故事》,而在春天中又发现了土壤中的秘密,进行了生成活动《土壤》,我们带领幼儿用小铲子挖土,观察土壤的颜色特征,亲自感受土壤的秘密,孩子们发现了土壤里的虫子。土壤能让植物更好地生长,在科学区让孩子用土壤种植红豆、绿豆等,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主题活动《夏天在哪里》中,孩子们发现了水果的秘密,我们进行了生成活动《水果大变身》,让孩子们用水果做成水果沙拉、水果罐头、水果汁等,在操作中、品尝中,幼儿探究的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就这样我们以自然资源为基点,通过预设主题网络和生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各领域横或向纵向发生联系,并利用适宜的现成的教材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构建了园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