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21:32: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0
中西方在美术,建筑艺术设计和现代产品设计的各种领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境界。归其根本是中西方两个社会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本质上来讲,东方思维属于“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属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强调了对事物描述或想象过程中的逻辑性。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设计方向的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创造了无数世界第一,并且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透过显现看本质,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看似一切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低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之上的,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工业设计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尽头,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不能及时的应对各个品牌产品的竞争。而工业设计,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命脉,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升级,摆脱代加工的低成本、高依赖的现状,真生使自己的品牌以利于全球竞争之中。而要振兴我国的工业设计,重要途径就是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但在中国,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前景却不容乐观。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当大的一部分到各学校去做教师了,真正进企业的很少,即使进了企业,大多数也不到一线工作。9O年代末的时候,人们开始觉察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生进企业的也就多了起来 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工业产品设计不多,企业的产品还是以模仿抄袭为主而在西方由于工业革命的爆发,欧洲较早全面进入了工业社会.艺术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设计成为一种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在中国,很少有哪个院校工业设计专业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与西方工业设计中体现的 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去甚远,而缺少文化底蕴又少有人文关怀支撑的产品设计最终在国际市场上难以立足。而在当今社会中,中国工业设计在形象思维的引导下应该走一条多元化,更具有逻辑性的道路,从而走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2、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则与西方人大不相同。西方会关注美是什么,对美的理解是偏重分析的逻辑思维,特别注重思维的认识作用,将美学概念化、逻辑化、形式化的理智型思辨思维。比如毕达哥拉斯就曾经说过:艺术的美体现在合理的理想数量的关系,因此美的本质是数量比例的和谐,而和谐产生于差异的对立。并且西方强调从个性的特殊性中认识到共性的普遍性,在对规律的认识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以理性为主,认为感性为辅。这些与中国的审美是恰恰相反地,中国人偏重于直觉的感悟,重视人的情感的因素。认为美学是以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的实践美学,它是在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中追求某种智慧。而且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既是不可认识的,万物又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准确地描绘客观事物似乎既不可能又无必要。所以中国人在审美过程中,“重经验而不重理论,重情感而不重逻辑。基于此意识形态的认识,中国人的在艺术的表现上倾向于重表现、重象征、重节制、重理念、重含蓄性,审美的愉悦还得通过想象、顿悟才能达到理念的。如“诗言志”三个字便是最精炼的说明。
3、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4、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能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有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时间久了,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
当然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相同的方面,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很多文化差异正在逐步减,有的已经趋于融合。对于先进的文化我们当然欣然接受,我们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源于生活,尽管艺术是对于真实的模仿,对于人间真理的表现,但是文化艺术同样是超越了历史的真实,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总之,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两种文化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对于外来文化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以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弘扬祖国的人文文化。
关键词: 差异;价值观;文化
Key words: difference;value;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220-02
0引言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关于中西方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 、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 中国文化定义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 西方文化定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2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2.1 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2.2 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中西方文化差异
3.1 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3.2 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4中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概述
这里所指的文化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它受到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是由于两地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北临高原,西接沙漠,南被喜马拉雅山隔断,只在东面临海,这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稳定和谐,而缺乏冒险开拓精神的性格。英国和美国都是临海国家,尤其是英国,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四面临海,这样的海洋地理环境形成了英国人开拓冒险的精神。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工业革命兴起较晚,小农经济的劳动方式要求人们相互合作,因此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很强。西方工业革命发展历史长,机器化的生产打破了人们协作劳动的方式,个人的能力开始凸显,因此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创新意识很强。受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哲学的浸染,中国人历来就注重仁义,礼让以及中庸之道,注重宏观上的感觉而轻视具体的逻辑分析。西方文化形成之初,既在希腊文化时期,哲学和逻辑学就已经形成,西方历史上哲学家更是人才辈出,因此西方文化思辨和逻辑分析色彩很强。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英句式结构的影响
中西思维差异在中英句式结构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汉语是意合语言,句式结构呈现“竹枝结构”的特点,而英语是形合语言,句式结构呈现“葡萄枝结构”的特点。汉语句式如行云流水,不注重句子结构内部的逻辑链接,跳跃性较强,而英文句式如连环套,句子内部之间逻辑联系紧密。
2.1 从汉语的句式结构看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思维是形象的,直观的,这种思维模式使汉语产生了大量的量词,这种量词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具有图像的效果,而不像英语表达那样抽象化。例如在英语中的"a cow", "a dog", "a bird"在中文中就成了“一头牛”,“一条狗”,“一只鸟”,量词的使用直观地反映了动物体积的大小和形状特点。汉语的语意是靠词语的语序排列而形成的,不像英语那样具有严格的语法标志,从而使得词语的语序比较灵活。例如“有啥,吃啥”和“吃啥,有啥”,词语完全一样,由于词语位置的置换语意就大不相同。汉语里边没有固定的句式结构,要把汉语总结出向英语中的七个基本句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诗歌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完全是名词的组合,但是中国读者却能体会到一副诗情画意的图景。这在英语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2.2 从英语的句式结构看西方文化
西方人重视逻辑分析,因此英语的句式结构呈现非常严密的逻辑结构。英语中有大量的语法标志来表明句子的各个成分,像各种从句,丰富的连词等。因此英语中词语的语序比较灵活,因为有严格的语法标记表明它们在句子中的成分。英语中有汉语中缺失的定冠词和不定冠词,这也是西方人逻辑思维的一个体现。例如"a cat makes life wonderful"和"the cat makes life wonderful"所指的意思就不一样,第一句指任何一只猫,而第二句则特指和说话人有特定关系的一只猫,而汉语的表达“猫使生活变得美好”则不会引发这样的逻辑分析。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英言语行为的影响
言语行为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问候语,赞美语及其对赞美语的反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问候语,由于问候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之高,因此它反映的往往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赞美及对赞美语的反应同样也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3.1 从汉语言语行为看中国文化
在汉语中,最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是“吃饭了吗?”“你吃了吗?”。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在西方人看来其实问的是比较个人的,私密的问题,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友好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民以食为天,因此饮食问题成为人们生活中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这种对饮食的关心自然就体现到日常的语言中来了。中国人在受到别人赞美时,第一反应一般都是“哪里哪里?”或者是“过奖了”等辞让的话语,一般不会欣然接受赞美。这种反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重视谦逊的美德和低调的做法。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强调一种集体观和中庸观,不欣赏个人出头的做法,因此谦逊就成了中国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美德,若是欣然接受赞美,反而会被认为是骄傲的表现。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中国文化中,为了顾全别人的面子或照顾别人的感受,赞美有时只是一种客套的说法,因此被赞美者由于很难分清楚到底哪种才是真正的赞美,只好一律采取辞让的态度。
3.2从英语言语行为看西方文化
在英语中,美国人打招呼一般用“Hi!”,“Hello!”或者“How are you?”等比较笼统的表达,因此用这种表达可以避免涉及到私人问题。这反映了美国人个人感比较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不喜欢和陌生人交流私人的事。而英国人则一般在打招呼的时候谈论天气,如“It is a fine day, isn''t it?”。这是由于英国独特的气候决定的。英国四季多雨,阳光普照的日子较少,因此人们对晴朗的天气十分渴望,这种渴望反映到语言中就使得人们愿意谈论天气。在英美国家,当一个人被赞美时,一般都会欣然接受,直接说“thanks”。这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个人主义观,人们都希望能从集体中脱颖而出,获得别人的关注。这种个人英雄观使得西方人乐意接受别人的赞美,而且把这种赞美看做成功的标志。
结论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由于文化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的进行,另一方面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学习于一门语言要将其与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所学的语言才能在实际的交流中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 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 武汉:武汉教育出版社, 2003.
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都有着不同的主导文化,对于各个民族,由于历史、地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不同,会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群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其差异性是多姿多彩的。中西方的文化千差万别,究其根本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历史传统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和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如此众多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又可以有无数种具化的体现,因此本文只列举相关的几个表象加以分析,透过哲学的视角,分析中西方文化中的自背反现象以及自成背反现象,旨在使文化差异具体化,可以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正确理解西方人的一言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可以避免尴尬局面甚至重大误会的产生,从而有利于不断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1.相关概念界定
1.1背反现象
这里的背反现象指的是原出自希腊文ANTINOM的二律背反,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二律悖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1】
所谓“白背反”,即自身的悖论,不是中国古代寓言所指的那种自相矛盾,也不是西方形式逻辑里所说的违反矛盾律,而是指白身的二律背反,即两个相互排斥而又同样是正确或是客观存在的命题之间的矛盾。【2】这种现象所描绘的对象主要是指一个主体自身的两面性,如中西方在很多方面的差异都是相反的,但是它们各自本身依旧有很多现象是自成背反的,总之
互成背反又各自背反的现象也是很多的,同样也是可以理解的,下面通过几组背反现象来具体的分析。
2.背反现象列举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自背反现象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文化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指器物层文化,一些可见的,实体的东西,包括房屋建设风格、家庭环境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等等;软件部分主要指观念意识文化,包括实践观念、神灵观念、守纪观念、珍惜观念、教养观念和人情观念等。还有一部分是人体文化,包括人的动作、服饰、体触、姿态、身体领地等的习俗与观念,因呈外显型,故可看做是广义的器物层文化。下面通过器物层面的围墙设计、观念意识文化层面的人情观以及饮食这一现象上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1围墙设计
2.1.1中国围墙设计的自背反
古时候中国人在造房子时,总喜欢筑起高高的围墙,以此起到一种与外界隔离的作用,不管是江南的园林还是北方的四合院,不管是农家小院还是皇宫都会在建筑物的外围设有围墙;就算是现在也是这样,一个社区总会有类似围墙之类的东西将此小区与外界隔离开。
2.1.2西方围墙设计的自背反
和中国相反,他们不讲究甚至根本没有大围墙和外围墙(除非一些特殊的部门或私宅),但在内部,他们却用层层围墙将各间房屋较为彻底地分离和分隔开来。这是中西各自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感性显现。大小围墙的设计;体现了家族制和个人隐私权的不同,中国的重大围墙轻小围墙体现的是家族制和社会集体观念以及对个人隐私权的无视态度,西方人轻大围墙重小围墙体现的是家族(或家庭)观念的淡薄和个入隐私的看重与保护。
2.2人情观
记得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曾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比作水的波纹,而把西方的人际关系比作各个独立的木棒捆绑在一起。很形象的说明了中西方在人情观上面的差别:首先中国人讲人情,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有人情在总会好办,似乎牵牵扯扯都有关系,但是却很难拧成一股绳。而且中国人的人情只针对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等熟悉的人,对陌生人却相对淡漠。这就构成了中国人情观的自背反现象。
2.3饮食反面的差异
就菜肴制作部分来讲,中国人的饮食强调色、香、味俱全,其宗旨是服从和有益于健康,但也十分重视调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味觉而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在饮食上的体现就是“调和”,但是这种调和的发生、发展,必然会对菜肴原有成分带来某种破坏,因而可能导致其部分营养成分的丧失。【3】这与现代化所持的科学营养观产生背反。然而西方国家却十分重视食物、菜肴的营养成分。此外就就餐环境来说,中国人喜欢热闹,而西方人喜欢安静。
3.总结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对比
1.历史起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程序是:主人向客人发出请柬,届时主人在门口相迎。出席的宾客也要互致问候,开席前客人先在客厅小坐,吃些茶点。待客人到齐后一一就座,以左为上,相对上座的是二座,上座之下为三座。等到客人都坐定之后,主人开始敬酒让菜。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这种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流传至今,在各种电影电视剧作品中也很多见。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习俗。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就对其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
2.餐桌用语。
在中国,即使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主人也会说“菜很少,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担待“;而西方国家的主人则会很随便的说“help yourselves”,显得很自然随意。同时中国的主人会不时往客人的碗里添布新菜,经常客人的碗被主人夹的菜装得满满的,但是在西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主人的布菜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受到尊重。
3.餐具使用和摆放。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在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而筷子的主要原料就是木头和竹子。而刀叉的起源与欧洲古代的游牧民有关,他们随身带刀,往往遇到猎物,用刀子割下来,烧熟了,用刀子分着吃。大约到15世纪前后,为了改变进餐姿势,才慢慢开始使用叉子。不同的餐具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观念。
在中国,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筷子合餐,体现了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家庭单元,而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反映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西方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将叉子的背面向上,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息放置于餐盘上,表示用餐结束。
4.从座位安排角度对比。
中西方都对宴请活动过程中的座位排序极为重视,中国人在传统的思想中,对八仙桌极为喜爱。在宴请中,年纪大的长者或是主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人坐到主要位置,其他客人会按顺序入座;而西方国家在宴请客人中,习惯用长桌,主人会坐在桌子的两端,而客人则按照次序入座,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思想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喜欢幸福圆满的感觉,所以选择圆形的桌子。
5.从餐桌礼仪禁忌角度对比。
与中国的传统家庭一起用餐,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不要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在用餐时犯了禁忌会带来厄运。比如说吃鱼,当吃完一面鱼身,需要用筷子翻转到另一面时,通常开车的人是不会动筷子去翻的。他们认为:如果翻了鱼身,那么驾车的时候就会翻车。
在西方餐桌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不要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遇到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等。
二、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不同。
中西方受不同文化底蕴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反过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是综合性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思维上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注重个性的张扬。
2.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相对的西方人的思想中个人主义占主要地位。中国人崇尚中庸的思想,主张通过努力来调和各种矛盾以达到共赢的结果。而西方则以个人利益为重,注重自我和个性的张扬。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的意义深远,不仅在心灵思想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体系。
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西方交往之前,对对方的餐桌礼仪了解十分必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分析,了解到了中西方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也就突显了餐桌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二者之间的不同,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人们需要了解中西方国家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以便能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交流,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海芳.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 跨世纪:学术版,2009,17(4)。
1.1中国人的反应中国男人被问到这个问题,会觉得很棘手。一边是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生养自己的母亲,一边又是倾心付之,共度一生的妻子。男人进退两难,犹豫不决。但是一定要他回答的话,他会犹豫地、吞吞吐吐地选择救母亲。因为有这样一个观念在心里深深地扎了根:妻子可以再找,而母亲只有一个。虽然他知道这个原因一旦说出,将触发一场“战争”,但这个想法确确实实地存在于男人的每一个细胞。
1.2西方人的反应西方男人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与中国男人相反,他们会沉默一段时间,经过深思熟虑,很认真地回答:先救妻子。当被问及原因的时候,他说:“我的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如果是我的母亲做选择,她也一定会叫我先救我妻子的。而且,我的母亲年纪已大,可我的妻子尚年轻。所以,我选择先救妻子。”
2造成中西方男人不同反应的原因
2.1历史原因(女性地位)中国女性的家庭地位相比于封建社会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妇女的家庭地位仍然受到限制。在结婚之前,女性择偶要受到家庭的干涉。婚后,丈夫又是一家之主,基本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男人承担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妇女则是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甚至在性方面,根据2006年的网络调查结果,近九成的中国男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处女情结;根据2011年网络调查显示,八成网友支持守贞。(董秀静,2014:53)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中国人还是保持着保守的观,特别是对女性。西方女性在结婚前,在择偶方面有较高的自。他们主张自由恋爱,考虑到两个人的感情才结婚,而不是完全受家庭的影响。她们认为婚姻纯属私事,自己决定就好,其他人不得干涉。在她们看来,中国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残忍的做法。而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她们也会勇敢地反抗,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婚后,夫妻的家庭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妻子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妻子不是为了丈夫而活的。在性问题上,西方人一向比较开放,对女性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据1991年美国人口统计中心的资料,男性初次的平均年龄是15.7岁,女性初次的平均年龄是16.2岁;到了18岁,86%的男性和62%的女性不再是童男处女。(董秀静,2014:5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比较开放,尤其是西方女性有了更多的婚姻自。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明显比中国女性高了许多。
2.2社会文化
2.2.1孝文化“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基本的内涵是“亲亲”,就是善待父母。孝是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性,子辈对父辈的敬爱侍奉。孝的本质是爱,是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就是对血缘关系的维系。中国有句话:“百行孝为先”。可见中国人是十分重视孝文化的。孝文化在中国如此盛行,并世代相传是有一定的条件的。(1)孝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试想,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人群中,食物来源少,不稳定,人们根本不可能有剩余产品,更没有能力提供给老人。相反,杀老可以减少对食物的消耗。所以在当时,人们在观念上是容许杀老,弃老的。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老人的重要性得以提高。老人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从而获得人们的崇敬,于是社会上敬老、尊老的孝观念出现了。(2)血缘宗法制是孝产生的社会基础。在宗法制下,政权与族权、政治身份与血缘身份合为一体。这集政治、伦理、宗教与一身的“孝”观念得以发展。(3)中国式的个体家庭是孝产生的首要条件。中国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家长在产品分配中占居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家长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必然是指导和被指导、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年来中国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百善孝当先,行孝当及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德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总之,孝文化已经或多或少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了。就也就不难解释为何面对同一个问题,中国男人的回答是先救母亲了,而且还抱有这样的观念:“媳妇儿可以再找,母亲只有一个。”
而西方却没有那么重视孝文化。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化;二是以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化。这三大源头后来融合起来并以基督教的形式构成了西方文化体系。因此,要探索西方的孝文化必须要研究《圣经》。其中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可是,西方除了《圣经》之外,几乎再没有文献对“孝”进行阐述。西方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地区,由于多山而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条件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并且经常流动和迁徙。重商的西方文化使得人们更重视个人利益,并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重视集体利益。所以西方人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花大量的精力,西方的家庭相当不稳定。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孝文化是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的。而且西方重视的是社会养老,而不是家庭养老。西方的社会养老机制比中国的健全得多。笔者注意到中国关于孝的典故和出处非常之多。《论语》中多处谈到“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甚至还有专门讲孝的《孝经》。《孝经》是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其思想全面完备,把孝的地位与作用推到极致,成为儒家极其重要的经典,它是对孔、曾、孟孝道思想的全面继承发展,标志着儒家孝道理论创造的完成。而在西方却没有什么关于孝的典故与出处。甚至在班杰明•富兰克林著名的《班杰明•富兰克林自传》中的13条美德是:节制、少言、有序、决心、节俭、勤勉、诚实、公正、平和、清洁、镇定、节欲、谦逊。唯独没有“孝”。所以西方人没有“母亲一定比妻子重要”的观念。他们面对“妻子与母亲同时落水”问题,有了更加自由的回答。
2.2.2家庭本位和个人本位中国人是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要求个人以家庭利益为重,无条件服从家庭,是家庭本位。而西方人坚持独立、自由、民主的西方伦理则重视以“个人本位”为中心,更重视个人利益、个人意志,主张家庭服从个人。造成这两种不同的本位论的原因是:一、中国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受环境的限制,我们是以集体劳动为主,以家庭公社的形式延续至今。每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无法独立,必须依赖家庭。而西方的文明发源于爱琴海,交通发达,很早就有了商业、手工业,使得个人在生存上对家庭的依赖远远低于中国人。二、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家族制度根深蒂固。中国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之说。研究中国民族性者说:中国与西方有一根本不同点,西方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两个对立之本体,中国则以家庭为社会生活的重心,消纳了这两方对立的形势。(梁漱溟,2005:15)三、从文化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消解了“个人本位”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就把“仁”作为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构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体系的伦理道德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强调了单向的绝对服从关系,有助于加强家长权威的绝对化。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直至今日,孝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西方在其一系列文化运动方面都加强了“个人本位”的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的个性自由,要求个性解放,为西方的个人本位创造了条件。而18世纪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倡导自由平等。20世纪,在西方思想领域中,存在主义哲学独占鳌头,把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了极致。(赵明,2012:15)
2.3价值观念(独立性)中国人的独立性远远小于西方人。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有的学生光学习好,自理能力差的离谱,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需要父母的帮助。而在西方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西方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们的独立性。记得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当孩子跌倒了,中国的父母会连忙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会埋怨绊倒孩子的东西。“打”那个绊孩子的东西。而西方的父母或者有西方教育思想的父母不仅不会去埋怨绊倒孩子的东西,而且更不会急忙去扶起孩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家庭整体的,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也特别大。而西方人是以个人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所以西方人非常重视独立性。我们众所周知的“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这里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独立性。他们不像中国人,凭借着“我爸是李刚”等的父辈、祖辈的帮助,就可以“成功”。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所以对于大多数没有背景的我们,更愿意在西方的环境中奋斗以取得真正意义的成功!
2.4思维差异中国人具有论理型思维,而西方人具有认知型思维。中国人从小就被灌输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这种道德伦理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国古人安于个人的道德生活,而忽视了对科学的探索。“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这样的重人伦、重人文而轻科学的思维方式至今不衰。也正是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导致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而西方人重视自然科学,对天文、数学等极感兴趣,逐渐形成了认知型思维。
3造成的影响
3.1中国(婆媳关系不好,丈夫打骂妻子)针对“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中国男人的答案通常是先救母亲。这是由于本文之前分析的原因,包括:(1)中国女性的地位很低,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所以男人通常不会太考虑到妻子。(2)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孝文化已根深蒂固。“体之发肤受之父母”,男人以生养自己的母亲为大。(3)中国人是家庭本位型的。对男人而言,他更加依赖于自己的父母,更加看重父母这方的大家族。(4)中国人缺乏独立性,永远都是“父母”的乖孩子,永远长不大。当然是母亲为大。(5)中国男人骨子里没有爱妻子的意识。(6)中国人是伦理型的,在伦理的氛围中长大,深受伦理道德的影响。重伦理,少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正因为有上述因素,使得夫妻双方地位不平等,进而导致夫妻关系不够好,甚至丈夫打骂妻子的情况。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导致婆媳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极其恶劣,让丈夫在中间为难。
3.2西方(婆媳关系融洽,夫妻关系和谐)针对“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的问题,西方男人的答案通常是先救妻子。这是由于本文之前分析的原因,包括:(1)西方女性的地位比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要高一些,丈夫会多考虑一下妻子的感受。(2)西方有孝文化,但是远远没有中国的那样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孝往往不会成为他们回答一些问题的羁绊。(3)西方人是个人本位型。对于男人而言,他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感受和倾向。他们选择的是自己所选。(4)西方人的独立意识非常强。他们追求独立和自由,敢于为自己而选择。(5)西方男人受圣经的影响,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妻子。(6)西方人是认知型的,他们面对问题会理性地思考而做出判断。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51-02
中职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中更好地运用,要求多掌握实用英语教学,让英语为中职毕业走向就业的同学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单纯的靠课本上的句子,会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所以我在教学中整理了几类日常交际中西文化有明显不同的交际用语,让学生留心注意设立阶段目标,增强实用性。
1 酒店前台英语
美国语言学家罗萨莉・马焦在其文章 Bias-Free Language: Some Guidelines谈到:“Culture shapes language and then language shapes culture.”(语言既塑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酒店里所使用的英语会话,基本上是属于商业英语,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英语略有不同,较注重礼节。如果中国服务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表达,就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影响酒店形象或声誉。对我校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来说,实用性英语的使用比书本上的英语更加重要,一般的中职教材有些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需求,我将正式礼仪英语列入校本教材,提醒学生关注以下几点。
例:人教版初一英语教材第一课中的姓名的提问,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xx. (你叫什么名字?我是xx)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耳熟能详,并且脱口而出。但在实际生活中,酒店服务类就不能用它,否则容易引起客人的不快。那么怎么说呢?正式英语:May I have your name?(您贵姓?请问您尊姓大名?)我班旅游酒店类学生要特别注意此类用词。
非正式英语:Do you want some tea?您要喝茶吗?
正式英语:Could you like some tea? 请问您想喝茶吗?
Over here,please.这边请。
Could you come this way,please?请您往这边走好吗?
不要说Ok, sure. Yean等等。而要说 Certainly, sir.别说 I don’t know.回答不知道是非常不礼貌的说法。可以说“Just a moment,please.”, “I’ll check that for you.”(请稍候,我来帮您确认)然后请有能力处理的人前来协助,在招呼客人时,最好说Excuse me,Sir(Ms),不要直接称呼Sir或Ms。至于称呼小孩,可以直接使用Excuse me,但是不可以直接称呼girl或boy。
2 颜色的差异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颜色词除表示其具体实际的色彩外,还会由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而具有不同的涵义。例如:白色在汉语中总是和恐惧、死亡和不吉利联系在一起,如白日做梦、、白云仓狗,在中国,许多民族的人们在亲人去世参加葬礼时必须穿白色衣服,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白色代表着死亡。但是在英语中白色则类同于无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所以西方女子在结婚的时候会身着一袭白色的婚纱步入教堂。可见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在汉语文化中红色往往和喜庆、幸福、吉祥联系在一起,一身红衣的新娘、节日里的红灯笼、迎接贵宾的红地毯等等有太多的好事和红色相关联。但在英语中红色代表危险和暴力,因为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自然会与流血牺牲在一起。
例:A redbattle happened in this village.red battle的意思是“血战”。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一看这句话,同学们的直译为“你看到我眼睛里的绿颜色吗?”字面意思好像懂了,可是不知所言,更糊涂了,对英语学习也更产生畏惧心理了。其实句子中的green有两眼冒绿光,那是生气、愤怒,本句中用来表达被欺骗的神态。“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应该这样解释。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词汇选择上的失误。例如:白象牌在中国是个很好的商标,而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用来代表某一商品你想会受欢迎吗?还有black tea为红茶,brown sugar为红糖,greenhorn为生手,如果你望色生义,black tea理解为“黑茶”,greenhorn理解为“绿色的牛角”那就造成交际障碍了。
3 礼仪交际
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了解中西方日常文化中的差异和渊源,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能增强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1)对于赞美句子的不同回答,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倡导的是谦谦君子,为人低调,对于别人的赞美、夸奖,那是一定要客气的,不能坦然受之。否则,会被别人认为狂妄,不谦虚。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或 “No. 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从对“我”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了,中国人称自己为“敝人”而英文中的“我”“I”是所有人称代词中唯一一个永远大写,不小写的单词。这也可见西方文化中强调自我,突出自我的典例。
(2)对于拒接别人的回答。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多赞美别人,哪怕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曾经有一位留学生到美国导师家做客,出于礼貌赞美了女主人煮的西红柿饼很美味,虽然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味道。结果主人信以为真,在他以后到导师家做客,女主人都端出西红柿饼款待,使得这位留学生苦不堪言。
(3)保持适度的距离。在我们国家,随处可以看见同性别的同学们之间勾肩搭背,挤做一团,而我们也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有的男生甚至以有很多的哥们为自豪,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亦或抵足而眠。而在许多说英语的国家里,人和人的交往应当保持适度的距离。“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因此,有时会有有趣的情况发生,一个热情的中国人越走越近,而一个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一边说话一边退让。
4 典故和习语的理解
威尔金斯(Wilkins,1972)曾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英语学习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读者能正确地分析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但由于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透彻,所以就形成一种中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每个单词都认得到,但是解释不出来,也就看不懂,或者勉强翻译出来,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它的意思。
4.1 典故的理解
例1: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r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同学们看了这句话,单词都学过,按字面理解成“约翰为人可靠,他一向不吃鱼而且经常玩游戏。”“为人可靠”和“不吃鱼、玩游戏”有关联吗?给人一种云山雾里,越看越糊涂的感觉。实际上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 eat no fish(不吃鱼)是表示“忠诚”的意思。to pl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规规矩矩地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公平对待”,“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等。
例2:to meet one’s Waterloo (to be completely defeated)只有了解了1815年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的这场战役,才能把这句话完全读懂。因此,只有了解了词汇中的典故,学习起来才能一帆风顺。
4.2 习语的理解
习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短句,是这门语言特有、具有本民族文化和思想的语言形式。习语带有民族色彩、强制性。从某种角度来说,习语是从字面意思上难以理解表达的。如:Rain cats and dogs解释为 rain heavily(下大雨),字面意思就很奇怪,“雨下猫和狗”。“How do you do?” 是在第一次见面常用的习语,它的字面意思是“In what way do you do things?”同样,“wear one’s heart upon one’s sleeve”当“show one’s feeling plainly”(心直口快)讲,这从字面上是看不到的。
4.3 传统文化的不同背景对词汇的影响
中国人长期以来对“龙”drogon和“凤”phoenix有文化崇拜。中国古代传说龙能腾云驾雾,是虚幻神奇、法力无边的灵物,是高贵、神圣、伟大生命力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 把希望子女成才说成:“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凤则是百鸟之王,好多中国女孩的名字叫凤。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英语中drogon是一个“凶猛而残暴的人”,是西方传说中为有翼、有巨爪、披鳞、喷火、蛇形的怪物。除“有翼”和“怪物”两项外,其余与中国人对龙形象的理解大相径庭。“the Dragon”解释为“撒旦,魔鬼”在中国很受欢迎的词,到了英语中变成了贬义的说法 。中国著名景区张家界有一家宾馆叫祥龙大酒店,其英文译名为Dragon Hotel。一位美国友人看了很是不解,于是询问,费了好一番解释才一知半解。但我想,他一定是奇怪中国人为什么要用Dragon这个词的。
而phoenix(凤)在英语中与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phoenix是传说中阿拉伯地区的一种鸟。在希腊神话中,这种鸟在生活一段时间后,便会用香料筑成一个巢,把自己烧成灰烬,从灰烬中飞出一只新的phoenix,因此,这便成为耶稣复活的象征。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了解词汇背后的寓意,了解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的并存,对中西方文化的沟通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实际英语交往中,还要注意一些词的特殊的用法。比如:dough(面团)和bread(面包)作为食物名称是标准词汇,但当“钱”讲时是俚语。同样的grass(草)和pot(锅),作为植物名称和炊具是标准词汇,但也可作“大麻”讲。这些词语的俚语大多是现有词汇语义的引申,理解了这一点,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对文化差异部分进行分类收集,便于识记,能让语言学习者更好应用不同语言。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实际交际生活中知己知彼,熟练运用英语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 杨成虎.英语词汇学[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01.
[2] 易中天.闲话中国[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二、生活习俗
语言用来交际源于生活,生活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语言的表达。英美国家的人见面时非常喜欢谈论天气状况,像“Lovelyweather,isn’tit”之类的话语。当翻译成汉语时可译成你好。而在中国,人们见面打招呼时常说:“你吃过了么”,“吃的什么”,这并不是关心别人是否吃过饭,吃的什么,而是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成英文常用“howdoyoudo”不能翻译成“haveyouhandyourmeal”,不然外国人以为你要请客吃饭。英汉差异还表现在对动物的文化内涵。中国很多贬义词语都和狗有关,如:“走狗”“狗腿子”“狗咬狗一嘴毛”“落水狗”“狗地主”“狐朋狗友”等,很明显在中国文化中,狗无疑是令人鄙视的对象。此外还有蝇营狗苟、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血喷头。可是在英语中狗却带有褒义,如;aluckydog(幸运的人),atopdog(重要的人),aseadog(有经验的水手),ajollydog(快乐的人),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由此得知,dog被老外认为是忠诚的朋友。亚洲四小龙的英文是“thefourAsiantigers”而非“thefourAsiandragons”,这是因为tiger在西方文化中被看作“勇猛,富有进取精神”。但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龙象征着天上的神灵,威武雄壮,生气勃勃。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虎只是陆地上的物种。而在西方的文化中,dragon是一种浑身长满鳞片、嘴里能喷火的巨大蜥蜴。其被用来指凶恶的鬼怪,是邪恶的象征,如:英语中如果用dragon来修饰女人,说明此人凶悍,令人厌恶,有贬义。由此可见,其文化内涵有天壤之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更确切地表达原义要重视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通常被看作是世界上两大主要的文化体系,在方方面面的差异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在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体现。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做过这样的概括“:东方人与西方人在表达习惯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东方人喜好含蓄且委婉的表达,讲求意境和深层含义;西方人,喜好全面且直接的表达方式,讲求事实和分析。曹世潮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追求思维的延伸、扩展,注重内向的、精神的、意境的,它的特点在于情感的舒展和收缩,在于对内在心灵的把握,关乎心胸……而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相,它更理性,更注重依靠事实、论据来阐明对事物的认知和推理……”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产生了不同民族对相同的客观现象和社会存在产生不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很多时候是通过言语交际表现出来的。仅从词汇方面就可以体现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例如,在中文当中,关于父辈女性长者的称呼有“姑姑,姨妈,婶婶,舅妈”,而同样的称谓表达,在英文中都可以用“aunt”一词概括。相对比之下,中国文化在表达时更加注重长幼有别和亲疏远近,而西方文化则宽松许多。当然,这些血缘关系并非“我有人无”,其实英语国家也存在,只是英语对此不加以详细区分罢了。中西方文化在称谓表达上的这些差异是有其原因的:宗法等级社会在中国历史上延续的时间较长,宗亲、等级、尊卑观念在汉语文化中比在英语文化中牢固得多。中西方文化的种种差异简单并直接地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就体现了其对应关系。从语法学方面来看,汉语是隐性(convert)语法的语言,而英语是显性(overt)语法的语言。详细而言,汉语更讲究语感,重意境和引申意义,即一句话表达的内在含义,句式多为主动句,强调内容和情感;而英语注重逻辑思维,更重形,讲究说话“有凭有据”,“有一说一”,强调所说内容的规范严谨,句式多用被动,语调相对平直。此外,文化差异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地理位置、国体政体、历史、宗教等。如英国多面环海,英语中很多词和海洋有关。说“挥金如土”,英国人说spendmoneylikewater。而英文当中drinklikeafish,翻译成中文就可以是“牛饮”,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农耕和畜牧业的文化传统。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及产物,本身就具有很多超地域和超时代的共通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交通、通讯、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及影响之深为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不同文化间的共性增多、差异减少将是必然的大趋势。怎样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因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造成理解的困难乃至失误,是语言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要求语言工作者对源语言和目的语都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文化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种历史进程反映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一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的发展情况;是一种生活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民族现象,反映民族的独特风格。在对文化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本国文化并穿梭于他国文化,争取做到“双面手”甚至“多面手”。
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语言差异
语言常常被认为是映射文化的一面镜子,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差异;同一种语言在意思上和表达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本身可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如果在国际上语言使用不恰当,就会造成歧义,引起误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英文名字由friendlies更名为FUWA,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一,在其发音上,friendlies与friendless(没有朋友)发音雷同容易造成误解;其二,在单词读音上会认为friendlies=friend(朋友)+Lies(撒谎)会产生歧义。
2.思考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3.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在人们对时间观念的差异方面。中国文化认为冬去舂来,周而复始,昼夜更迭,季节交替,是一种环形的运动状态,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因此常常向后看,立足于历史。语言中许多都是慢字当头:慢走,慢用,慢慢欣赏,慢慢来等等。中国人总是与过去的老朋友保持长久的联系,认为老朋友是他过去的历史人脉,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倾向,相信轮回,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认为这辈人可以为下辈人积德行善。
西方文化认为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吞噬者,它是一种线性单项持续运动,根据犹太一基督教的传说,事件不是圆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线性使西方人总觉得时间一去不复返因而有着强烈的紧缺意识。这种紧缺意识使西方人凡事向前看,一切着眼于未来,他们的意识中多是展望未来,认为“如果我们做事就过去和现在进行争论的话,那我们就没有未来了。”
4.个人隐私差异
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从不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个人隐私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但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若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
5.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民族里,它的文化意义是不同的。例如:“牛”和“cow”。“牛”在西方的概念里,是必须在主人的吆喝声中做苦力的,因此常常比喻人的笨拙。如“COW”有“肥胖者、难看”的意思,“calf”有“呆头呆脑的年轻人”意思。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战国起就发明了“牛犁”,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耕”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因此便有了“牛劲”、“牛气”、“牛性”等等。“牛”在中国人眼中象征着勤劳。“老黄牛”比喻勤勤恳恳,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人。“老黄牛精神”指甘愿自我牺牲奉献的人的思想品质。“牛”也象征着固执倔犟。像歇后语“过了河的牛尾巴――拉也不回头”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6.风俗习惯差异
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必然造成文化意义的不同。风俗习惯是某个地域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分析电影逐渐成为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如价值观、集体感、隐私权等,这些差异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国际荧屏上,好莱坞拍摄的动画片《功夫熊猫》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又一佳作,其中以中国题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国际电影行业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引起了国人对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的思考和反思。因此,在当今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分析电影中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以让我们在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并吸收国际上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使我国永驻于国际舞台之上。
一、介绍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前进,当今国际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便是全球化趋势蔓延,继而广泛地对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环境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繁衍。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着其历史、政治甚至国民的整体发展和历程,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事实上,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其本身都存在自身的精华和糟粕,而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是通过对自然环境、思维模式、民俗风情、等多方面来予以实现的。矛盾又统一的中西方文化或是针锋相对,或是结合相容,都可以从另一种文化的保护下得以理解。在多元化的国际大潮中,只有正视和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国际的洪流中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我国的电影事业不断完善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以实现自身的本质飞跃。
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建立在各自的环境和土地上,自称体系迥然不同,导致两种文化背景也大相径庭,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对价值的追求观念上和伦理的取向上别有一番不同的味道,而中西方现实人格的差异也在长期的文化背景下大异其趣。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存在于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基础上,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树立人们的文化系统和文化价值,从当今电影文化中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对中西方文化理解和解释,也会对我国的电影事业起到推进的现实作用。
二、分析电影《功夫熊猫》及主要内容
美国梦工厂在2008年创作的电影《功夫熊猫》,是以西方的电影模式为载体,以中国元素和思维理念为主题核心,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领悟,展示出当代国际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成为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典型例证。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体现出动画独立制作的优势。它是梦工厂在制作周期长达5年之后出品的一部佳片,其内容和剧情都体现出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功夫熊猫》一片主要是讲述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中国古代的故事,面条店的熊猫阿波不甘愿只做一名小学徒,之后阴差阳错地进入到学功夫保卫家园的特殊行列。宗寺中的几位身怀绝技的师父对阿波持不同的怀疑态度,最后直到阿波打败泰狼才得以保护住村庄,才使所有人钦佩和接受。故事主要以各种不同的中国动物角色作为人物主线,熊猫成为故事的胜利者和英雄,片中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元素的审美味道,从中也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融入和传扬。
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很多影片片断一改传统西方影片模样,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的手法,如抢包子、太极、飞檐走壁等都融入了中国电影的情节和动作,此外,影片中大多数背景是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为主要题材。同时在建筑结构上和服装表现上也充满了中国元素的内涵,甚至由配乐大师汉斯・基末为影片的乐效配置也添加了大手笔的中国技巧,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的融入给西方影片增加了耳目一新的听觉盛宴。宗教传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素质,电影还通过角色的宣扬展现出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宗教理念,中国倡导的忠、孝、礼、仪、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对主角的选择,熊猫的憨厚勇敢较之以前好莱坞影片中聪明邪恶的负面形象更给观众增添了新的视觉感受。这部影片无论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基础上,还是在西方的价值取向和人物塑造上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电影《功夫熊猫》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也是中国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物,因此,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要改变以往的保守理念,使电影作为媒体行业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让西方领域更好地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
三、从电影《功夫熊猫》中具体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化地位的提升,使得当今很多电影中都渗透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下面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从几个方面谈谈影片中体现出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元素,从而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首先,环境因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自然环境会使人不自觉地受到某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使得不同国家的文化始终保持一种特有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一般来说,中国由于地域广、民族多的特点,人与人和睦共处并且注重情义,使得中国电影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侧重于展现画面感和镜头感,而从这种环境走出的人都是民族内倾型的人格特征,因此,中国电影中常常出现英雄人物和历史人物,而大多数都是救国救人的故事内容。与之相比,西方的环境较为开阔,一般是大环境下衬托出故事的主要背景,而电影中的英雄受到西方大环境影响往往是拯救世界的功臣。从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运用了中国式的环境因素,把熊猫阿波设置为一个保卫领土的勇士,再加上周围团结和睦的人文环境,村民的支持和队友的帮助,使得片中体现不出西方国家特有的文化韵味,与西方国家环境突出的大范围进行对比,使熊猫英雄变得很谦虚平和。
其次,价值观因素。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引导者的言行举止的活动,很难得到另一种文化下价值观的理解与接收,严重影响着该地域文化发展的方向。西方的价值观夹杂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通常被理解为独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西方的文化中一直倡导的是人身和权力的自由,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梦想,同时也更加重视民主性和平等性。而对于中国的价值观来说,一般理解为集体利益最为崇高,个人色彩相对较轻,在《功夫熊猫》影片中,主人公熊猫阿波是具有中国价值观念的角色,它具有为队友和村庄奉献牺牲的精神,而作为反势力的泰狼则代表着另一种不同的价值观,它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独断独行,虽然作为影片中的邪恶力量,但在某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个角色拥有的本性和觉醒。在这部影片中,不同角色的演绎有中国文化体现,也有西方文化的不同,从两个方面使中西方文化得到交叉和对比,突出不同国家的不同价值体验。
再次,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还有对家庭伦理观念的不同理解。《功夫熊猫》一片不仅体现出西方基督教的神韵思想,而且糅合了中国文化中传统的道德理念。自古以来,中国的孝道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每一代国人的思想,因为各代中国人对它的深刻理解,因而一直起到融合各代之间关系的作用。此外,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中国人对家庭更为抱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互助感,而相比之下的西方则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意愿,在家庭中享受着更多的自由权利,生活更加自主化,较少约束和纪律。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主人公熊猫阿波尽显中国文化传统的孝道精神,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依旧对父亲分外尽孝,不免让观众由衷地为之感动,同时对师父和队友也是尊重和敬爱,比如亲切的语言、温柔的眼神,都体现出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内心。而儒家的仁义思想在浣熊师父和盖世五侠的身上得以充分完美的体现,为了保护和平谷的安宁,他们在举国危难之际,迎难而上,这种仁义之举便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在这部影片中,也尽显中国家庭的和谐,片中的师父和几位徒弟貌似一个家庭,在对抗泰狼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相互帮助,最终战胜敌人捍卫自己的家园。为了共同进退它们翻山越岭,不畏艰险和疲倦,互相鼓励,虽然是动画片的剧情,却更多地让人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奇妙关系,使观众产生共鸣。
最后,在《功夫熊猫》中可以体现出人物形象与文化的融合和集体主义的精神。熊猫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影片中阿波的造型集中国元素为一身,他的憨态和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虽然一直受到鸭爸爸的东方式熏陶,但是他的梦想却使他拥有不平凡的生活。为了这一梦想它不畏艰难终于成为惩恶扬善的功夫大侠,这个人物的塑造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片中的浣熊师父却与熊猫阿波不同,他的原型来自于美洲,喜欢安静的环境,但是这样一个西方式的造型却洋溢着中国的文化特点,穿长袍、长胡须、用筷子的动作都显示出它的中式气息。还有一位主角便是乌龟大师,影片中的乌龟大师被刻画成一位领悟天人之道的智慧长者,具有超高的智慧和广阔的襟怀,神态自若的他不仅是西方文化的先知化身,而且也符合中国文化中对于乌龟的象征蕴意。
四、结 语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都有自身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的日益改革和发展,两种差异悬殊、截然不同的文化形式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越加严峻的挑战。而通过电影这一存在的方式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审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不管是个人主义色彩浓重的西方文化,还是集体价值观和责任感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思想都是反映出不同国家的认知状态和发展历程。本文通过电影《功夫熊猫》中所展示的中西方文化特征,告诉我们要共同发展中西方文化就要使其相互取长补短,这是中西方文化不断发展和传承的惟一途径,也是加快两种文化发展的必然手段。
[参考文献]
[1] 浦妮.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2] 贾楠.从《功夫熊猫》反观中美文化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1(10).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方式,同时也传递着独有的文化内涵。各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使中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育,导致大学生将英语讲成并不符合英语习惯用法的“中式英语”。这种脱离了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的英语很难真正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所以,要想学好英语,教师就必须让大学生了解英语这门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提高大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使语言恰当得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
(1)价值观差异。价值观差异使中西方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西方人个性张扬,中国人则谦虚恭谨。受西方人文思想的影响,西方人崇尚个性的自由和解放,注重人生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取得荣誉或者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时,他们会非常开心地与人分享并期望获得所有人的祝福。他们甚至会兴奋地大喊:“Congratulationstome!Iwonthefirstprize!”同时,他们对他人的优点或成绩也不吝赞美之词:“Oh!Lookyou!Youaresobeautiful!”面对他人的赞美,西方人一般会坦然接受并回之以“Thankyou”就可以了。而中国人受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推崇中庸思想,视谦虚谨慎、低调内敛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中国人面对他人的赞美时,往往会回答“没有,没有”“还行”“一般”等谦逊之词。在与西方人交流的时候,这种中国式的谦逊会使西方人产生误解和困惑,给双方的交流造成阻碍。(2)差异。西方国家大多是宗教之国,人们普遍有自己的。尤其是基督教,对西方国家文化影响深远,并由此衍生了很多相关词汇与俗语。比如,在英语中大家经常会听到西方人用“Oh,myGod!”“ThankGod!”等词语来表达惊讶、惊喜、焦急、伤心或者愤怒等心情。甚至西方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如ChristmasDay(圣诞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就是与宗教相关的节日。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大家要本着的原则,维护自己信仰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例如,与外国友人一起用餐时,看到他正在虔诚地祷告,这时候你不妨与他一起祷告,只是简单的一句“Amen”就可以无形中拉近你们的距离。在日常交流中,如果不了解宗教方面的知识,最好不要轻易谈论。(3)传统风俗习惯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而独特的文化促使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中国有句俗语叫“入乡随俗”,实际上就是对他人文化习俗的认同,这种认同利于打破彼此之间的文化隔阂,达到愉快且有效交流的目的。所以,要学好英语,了解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中西方国家风俗习惯的差异赋予了语言迥然不同的内涵。首先,对相同语意的表达,中西方的说法各不相同。比如,汉语俗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英语中的表达是“Romewasnotbuiltinaday”。但如果你对外国人说“Three-feeticeisnotformedinaday”,他就会感到莫名其妙。再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英文表述是“Theforemostdogcatchesthehare”。还有大家所熟知的“raincatsanddogs”,是英语中用来形容大雨尤其是风雨交加的天气。因为在北欧神话中很多动物都是有寓意的,狗代表大风,猫代表雨,所以才会有此一说。如果不了解这句俗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就很难想象为什么风雨在英文中却成了猫和狗。其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引发了不同的联想,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典型的比如“望子成龙”,可以说成“longtoseeone’ssonsucceedinlife”,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龙”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是有完全不同的寓意的。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幸运、威严,是一种神兽,而在西方文化里,“龙”却会使人联想到邪恶和凶残。所以,在用英语表达语意时,要避免将“dragon”这个词用作褒义。还有人们常用的数字,因为读音的关系,中国人讨厌数字“4”,喜欢“6”和“8”。但在中国具有幸运含义的“666”,到了西方恰恰成了恶魔的代名词。(4)社交礼仪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中国式礼仪并不一定适用于西方国家的社交场合。比如,中国人日常交际中会时常问及对方的年龄、职业、配偶和收入等问题,以表达对对方的亲近和关心,但是西方国家却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认为这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Howoldareyou?”“Whereareyougoing?”“Whatisyourmonthlysalary?”这些在中国常见的问题在西方国家反而会使人感到不愉快,感到自己正在被人盘问生活方面的隐私。这时,他们大概会毫不客气地回你一句:“It’snoneofyourbusiness!”所以,礼仪理解的偏差也会影响正常的交流。西方人总是觉得中国人“好为人师”,就是由于双方礼仪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误解。西方人崇尚独立思维,除非他向你寻求帮助,否则不要对他们“嘘寒问暖”。比如“It’sraining,don’tforgettotakeanumbrella.”“Youshouldseeadoctor.”“Becareful!Theroadisslippery”,这些以中国人角度来看是好心的叮嘱,却会让西方人觉得你在对他的生活指手画脚,横加干涉。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唤醒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意识。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过于专注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语言自带的文化内涵。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巧妙结合,英语教师就必须认识到文化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不断学习来汲取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2)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了让大学生直观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氛围,各种多媒体素材都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经典英文原声电影、英文歌曲、英文小视频或是图像素材等,这些多媒体素材的应用会让沉闷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相对于传统的文字素材,多媒体素材会给大学生营造一种更直观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更能融入到语言情境当中,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热情和兴趣。(3)调动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文化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知识体系,课堂上的教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师要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比如,大学生可经常阅读一些英美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借助英语角或是网络聊天等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如果时间和金钱还算充裕的话,到西方国家游历一番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当大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并从教师引导学习发展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时,文化背景知识也就在这样的习惯中一点点累积起来了。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语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个国家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在语言中得以体现,并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断传承下去。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交际能力。过去的教学方法针对的是应试教育,但长此以往,忽略了语言产生的背景文化和环境而去孤立地看待一门语言,只能让大学生的英语变成哑巴英语。教师只有将文化教育结合到英语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语言了解文化,以文化丰富语言,才能在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如今,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对于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消除文化隔阂、增强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巫正洪.英语教学要为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06).
[2]孟蕊芳,马鹏飞.大学公共英语文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