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2-02-09 20:03: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党员学习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党员学习计划

篇1

2.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价值观取向和个人道德判断的标准呈现出责任感意识被弱化的趋向。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以自身利益为参照点,主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被淡化,“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观念上讲奉献,行为上则强调功利,在群体道德和个人道德中,强调个人道德。

3.当代大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业态度责任感意识淡化。在高校校园内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对待自己学业和职业没有规划,“厌学一族”、“游戏一族”等风靡校园,对待社会、父母、学校对他们的付出心安理得的享受,自行其乐,成为学校内的“问题学生”;他们叛逆、颓废、迷茫、郁闷等,很狂热的很自我地追求个性、潇洒、时尚、前卫,却把学业的完成,自身的健康成长弃之脑后,浑然不觉,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即将成为“啃老一族”或“NEET一族”的后备军,成为社会、国家、家庭的之累赘。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分析

1.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把当代大学生推上了市场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使当代大学生不得不现实,并讲究实惠和实用,对待社会政治发展和事件的发生关注度降低,不再有极具感彩的政治行为,甚至忽视自己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学习。

2.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成长氛围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性、竞争性等方面的负向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的影响,社会环境中过份的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体价值,忽视和贬低了其它生活的价值,妨碍了当代大学生对精神价值的追求;社会某些领域(含网络)的污水淌进了校园,社会中消极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社会变迁的快速使得社会道德规范和制度还来不及建立而使其处于失范状态,致使当代大学生无所适从,加剧了当代大学生的不信任感,归属感和遵从性降低,从而对待环境事物的责任意识降低致使其自身对社会的人和事的责任感被弱化。

3.当代大学生前期的学校家庭在责任感意识培养方面欠缺。在学生成长的中、小学阶段,尽管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根深蒂固,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的考试,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分,使老师、学生、家长都疲于应对,学校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的标准就是升学率。鉴于此,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就很难把育人的工作提上自己的工作日程,虽然在中小学和大学里都开设有思政课,但是由于不同的原因被学生内化的部分非常少,他们把全部精力置于自己的文化课的学习上,很少考虑自身对社会、他人、家庭的责任。学生的父母在自己的子女成长中也忽视了对其子女的家庭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一味的不求回报的给予,在对子女教育的过程中过份的强调子女的学习成绩好坏;还有的父母自身的责任感欠缺,如离婚后都不愿或躲避自己对子女抚养责任;或因经济原因外出打工多年对子女照顾不周,对子女责任意识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

1.社会、家庭、中小学多予与关注。一方面,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初场所,是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观念养成的关键环节。但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的稳定性逐渐降低,父母离异或外出务工等情况导致学生家庭教育出现弱化和功能低效。由于离异或打工在外,学生家长对子女或对他们自己的父母尽责的情况非常不到位,无形中潜移默化的使子女感受到了父母的不负责任,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责任意识的建立,使学生在自己的成长中在不被自身认知的情况下产生不负责行为。因此,作为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并认真履行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对子女言传身教,告诉子女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明白自己对社会、家庭和自己将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中小学学校在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实到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抛弃落后与陈旧的教育观念,简单和粗俗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完整、和谐的成长过程,为学生树立一个高度负责的形象,让学生在启蒙教育中接受和感受树立责任感的重要性,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形成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也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相应的环境,在行为、行事方面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篇2

一、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成为适应现代社会新人才。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使命感。

二、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把握合理的学习规律与学习方法。制定切合自身的学习计划,科学规划大学生活,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学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广泛涉猎各类知识,扩大知识面以充实自己,并提高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在学习中形成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

三、加强自律意识,严守校纪校规。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老师讲课时认真听讲,课堂上不玩手机,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及老师教学。杜绝“课桌文化”、“厕所文化”,不抄袭他人作业,请假有假条等等。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同学们要把期望化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强大动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05-04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掌握本领是大学生的重要职责。肩负起学习职责,完成好学习任务,需要有主客观条件的配合。从主观方面说,大学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刻苦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从客观方面说,大学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控制和消除妨碍学生学习的不合理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本研究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他们对大学影响其学习的因素的评估,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分析,以期实现当代大学生内动力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客观描述和预测。同时,辅之自由访谈,以实现对于事实的深入细致理解。调查使用的问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效能与感受”、“目标与动力”、“理念与困惑”、“资源与管理”、“途径与方法”五个维度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展开,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时主要采用了描述统计、差异检验等统计方法。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高校本科生,采用的是完全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1093份,回收有效问卷1085份,有效回收率99.3%。1085份样本中,男生494人,占45.5%,女生590人,占54.4%,1人未填性别;大一至大四学生比例分别为28.2%、28.1%、26.8%和16.9%;党员占11.7%,团员占85.7%,群众占2.5%,1人未填信息;校级学生干部占2.6%,院级学生干部占7.9%,班级学生干部占29.4%,非学生干部占58.7%,15人未填信息,占1.4%;上海生源占40.2%,外地生源占59.6%,2人未填信息;农村户籍占27.0%,城镇户籍占72.9%,1人未填信息;曾获过奖学金占55.8%,正在申请奖学金占9.5%,未获过奖学金占34.6%,2人未填信息。

二、当代大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一)效能与感受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表现,指学习者能否利用一定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体对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对个体的能力增长及行为操作具有重要的动机作用。综合调查数据,当代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及相关因素具有如下特征:

1.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较好,部分偏低。对于调查问卷“大学的学习生活让我感到充实”这一描述,大学生认同度较高,选择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自身情况的学生,占到88%。对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的描述,92%的学生表示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自身情况。对于“我感觉能够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的描述,以及“我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反馈,调查结果与前面两题类似,仅有约7%-8%的被调查学生表示,感觉自己不能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或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整体较好,对完成学业的信心普遍较强,但也可以看到有少部分学生自我效能感偏低。

2.不同群体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差异性。各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差异比较,以大学四年级与其余各年级差异较为显著。大四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最高,其次分别为大一、大三、大二,大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明显偏低;由学生政治面貌分类,学生党员与团员、群众的差异均较为显著,学业自我效能感由高至低依次为:学生党员、团员、群众,其中,学生党员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明显高于其他政治面貌的学生;由学生担任职务分类,班干部与无任何校内职务的学生相比,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其中,学业自我效能感最高的是院学生干部,其余依次为校学生干部、班干部、无校内职务的学生。

(二)目标与动力

学习目标是个人所希望达到的学习成果,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综合调查数据,当代大学生的目标与动力呈现如下特征:

1.整体学习目标明确、计划具体。大学生学习目标与动力总体状况良好。对于“我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一描述,学生认同度较高,选择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自身情况的学生,占被调学生总数的90.1%。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导下,80.9%的被调查学生对于“我有具体的学习计划”这一描述做出肯定判断。

2.党员、大四学生学习动力相对充足。从数据显示结果来看,对于学习目标与动力而言,年级、政治面貌是影响学生学习目标与动力的主要因素。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大四学生的学习目标最明确,学习动力最充足,其次为大一、大三、大二。这说明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年级显示出各自迥异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与动力状况。大一新生主要是适应,重在学习目标的で蠛椭亟ǎ唤入大二适应了大学生活后,一部分学生会在学习目标的寻求和重建中迷失;大三以后,考虑到前途与发展,多数学生会开始继续具有学习目标与动力;大四的来临,马上要面临的新生活使得大多数学生迅速确立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因此,大四成为四年中大学生目标与动力最强的时期。

从政治面貌的角度,党员的学习目标要比团员和群众明确,学习动力也比团员和群众充足,团员和群众之间差别并不显著。(见表1)

3.自我管理能力整体尚可,部分同学有待加强。从时间管理的角度,结合“37题-我每天平均上自习的时间”和“38题-我每天平均上网的时间”,38题采用逆向统计并计分,发现学生投入自主学习的时间与上网的时间,两者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如:学生在选择是“平均每天自习1小时及以下”还是“平均每天上网4小时及以上”时,人数较为接近;在选择“平均每天自习2小时”还是“平均每天上网3小时”时,人数仍然相近;但在选择“平均每天自习3小时”还是“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时,人数差异较大;选择“平均每天自习4小时及以上”的学生,人数要略多于“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及以下”。直接对比两题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选择“每天上网1小时及以下”的人数很少,仅8%左右;而选择平均每天自习“3小时、4小时及以上”的学生,远低于选择平均每天上网“3小时、4小时及以上”的学生。这表明部分学生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性,学业自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结合“我每天上网主要在做什么”发现,大学生上网时,48.4%的学生主要关注的是娱乐功能,还有11.2%的学生关注的是聊天。约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资源管理有清晰的意识,对学习效能的提升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学生的主要关注点容易偏移(与学业无关方向),学业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待加强。

4.学习主动性整体较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提升空间。调研中“我在学习中有很高的主动性”一题,逾86.2%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符合及其更高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基本符合”的被调查学生高达45.2%,这表明大学生在学习主动性方面整体较强,但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三)理念与困惑

学习理念是P于学习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于学习所持有的理性态度和执着信念。学习困惑(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主要受个体承受力的制约。当代大学生能否合理借助网络等资源解决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是本次调查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

1.坚定学习理念,肯定课堂知识。调查中,对于“我能够在改革开放的文化大潮中保持坚定的人生理想和学习信念”这一描述,作出了基本符合及以上标准肯定判断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9.4%,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理性对待学习,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对于“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对我将来发展很有用处”这一描述,84.1%的被调查学生对此作出了肯定回答。

2.运用网络解决学习困惑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问及“碰到学习困难时,通常借助什么途径解决?”时,34.4%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同辈群体(同学和朋友)”,37.5%的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网络搜索引擎”,这个比例低于调研预期。通过调研访谈进一步了解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网络有效查找学习资料渠道单一,特别对于一些学术资源的查找缺乏训练,因此利用网络解决学习困惑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资源与管理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调查研究,对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的分类调查分析,可将大学生对资源与管理的看法概括如下:

1.年级、政治面貌及担任职务纵向比较差异显著。根据调查结果,在对学习资源的评价和利用方面,外地学生高于上海学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高于未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在涉及到年级、政治面貌、担任班委的分类中,发现各分类内部的差异性极其显著,结果为大一、大四的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评价和利用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党员高于共青团员和群众,学生干部高于普通学生。

2.对课程和宿舍学习氛围评价较低。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对学习软件环境的评价远高于硬件环境的评价,学生对家长和同学的评价最高,认为对学习的影响、关注和鼓励程度最高,其次是对老师的认可,此外,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认同度相对较低,对“宿舍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的评价达到了最低。

(五)途径和方法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将在校大学生认可的用于促进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归纳如下:

1.自身主观努力度。根据调查结果,约7成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学习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度,对于“我总尝试了解和学习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一描述,给出“基本符合、符合、非常符合”肯定选择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90.6%,表明在校大学生重视学习,并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构架知识体系。在被问及“约束课堂纪律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62.4%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自我约束”。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清楚认识到“自我约束”是保持良好课堂纪律的重要因素。

2.辅导员和班主任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交流。调研中在对“辅导员、班主任抓学风建设,最重要的措施应该是?”这一问题的回答中,55.6%的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多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克服惰性”,16.2%的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积极发挥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另有13.9%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进行纪律教育,抓课堂考勤,杜绝逃课现象”是辅导员、班主任抓学风建设最重要的措施,“以各项评优为导向,引导优良学风的形成”(7.4%)、“多开展相关的班级活动”(4.0%)比重较低。这表明学生自身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惰性,辅导员、班主任在抓学风建设时,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创建优良学风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从学生主体入手,培养其自主、自理、自治的意识和行动。首先应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学习观念,并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增强学习能力;其次进一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打造品牌化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有效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加强朋辈引领

高校学生干部尤其是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优秀者,具有榜样导向、凝聚团结等作用。首先,高校应转变学生干部的培养观念,由主导型转向引导型,引导学生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同学。其次,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立志培养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好、工作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

(三)积极开展学术专题性教育,增强学习效果

篇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及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变化,高校教育正面临各种挑战。仅仅依靠高校课堂教育和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心理辅导老师的师生型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近年来,大学生朋辈教育被引入高校学生工作中,并在各大高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朋辈教育模式的概念

朋辈是指朋友和同辈,他们是年龄相近、有共同爱好、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群体,彼此之间有共同语言,容易沟通。他们之间产生的影响力超过了老师和父母。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人生、人际关系有独特的看法,富于探索精神,喜欢怀疑和争论;对社会上某些现象、流行思潮易受感染,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看问题有时偏激、片面。虽然他们的阅历、感受、体验、环境影响不同,但容易在思想上相互交流,情绪上相互感染,行为上相互模仿,在思想意识上具有较强的相互影响力。因此,朋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1]大学生朋辈教育就是将这些有共同语言的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让他们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体会到相互之间的朋友情谊和关爱,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在2009年开始实行朋辈教育模式,效果非常明显。参与朋辈教育的学生经过严格的挑选,进行专业的培训,超过3个月以上的考察期,然后走进普通学生中间,以他们的专业知识、丰富经验、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帮助同学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新生心理调适、人际关系、情感问题、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党团建设等。

二、创新大学生朋辈教育模式的意义

(一)朋辈教育模式的亲民性,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增强教育效果。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师生关系类似于父母。老师和父母即使放下姿态和孩子交朋友,但是由于年龄差距、立场观念、阅历鸿沟等原因,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朋辈教育的学生在年龄、成长环境、生活经验多方面基本相似。他们每天朝夕相处,共同的话题很多。这就造就了他们的先天优势:抵御性低、自然鸿沟小、信任感强、交流平等、互动性高。让朋友做朋友的思想工作,能够收到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朋辈群体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思维观念相似,彼此理解对方,容易产生共鸣。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自然流露的、易于接受的,且教育效果良好。

(二)朋辈教育模式有助于发挥教育主体的力量,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专职辅导员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但是目前很多学校还达不到这个标准。而且由于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工作杂、碎、散,甚至很多院校行政性的工作都推给辅导员。人数多、任务重使得辅导员难以集中所有精力放在学生工作中,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调查显示辅导员很多出身理工科、文科等专业,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较少,这在实际工作中会捉襟见肘。

朋辈教育模式首先可以有效改善一线辅导员队伍力量不足的现状,成为辅导员和学生间的沟通纽带。其次可以改变学生对师生型教育模式的逆反和排斥心理,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教育客体为教育主体。学生之间存在相似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使得朋辈教育呈现出更多的吸引力、示范性,而不只是简单的说教。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习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改善传统思想教育灌输的局限性。

(三)朋辈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优秀学生骨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朋辈教育必须选拔一些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人际交往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学生。他们在相互辅导的过程中,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批优秀的学生骨干可以引领校园风尚,带动其他学生共同成长,更好地认识他人和社会,加深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并通过自我的内化。整理和输出,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感染、熏陶和影响全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三、朋辈教育模式的作用和具体实践

(一)以朋辈教育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朋辈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朋辈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地解决学生中常见的思想问题,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能使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及时被辅导员和院系所掌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2]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对此作出了如下探索。

1.选拔新生班级的学生朋辈辅导员。

新生进校以来,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截然不同。大多数学生不能在短期内有很好的心理调适和角色适应,经常需要一个阶段作为过渡期。我们在新生入校期间,就在每个班级配备了2名(1男1女)学生朋辈辅导员。他们是大三的优秀学长,且经过专业的培训。比如2011级学生入校的时候,我们在每个班级都配备了09级的2位朋辈辅导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往年,新生入校期间是辅导员最忙的时间段,基本上天天电话接不停,可即使这样,也还是有照顾不到位的地方。但是朋辈辅导员的出现,可以帮助大一新生解决人际交往、学习障碍、学校生活、感情困惑等多个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大一新生刚入校,就体会到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的关爱之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提高。

2.领头羊示范:组织学生自治委员会。

建筑工程系选拔了一批在学生会、团总支任职的优秀学生和在同学中群众基础牢固的班级主要干部组成了学生自治委员会。他们将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建筑工程系有一个良好的传统,每一届的新生来学校之后都必须参加晨跑。可是由于学生体质的普遍降低和懒惰情绪的增加,坚持参加早锻炼的学生越来越少。辅导员非常着急,每天都到操场亲自带操,可是效果依然不是很好。学生自治委员会的成立,充分发挥了朋辈教育的优势。因为他们比专职辅导员更明白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他们每天与学生生活在一起,日常接触广泛,将教育无形地融入到生活中去,由“领头羊”辐射到普通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学生自治委员会负责方面很广,如:宿舍卫生、上课出勤、班级活动、早操自习,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缺失,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学生日常管理网络。

(二)以朋辈教育制度深入开展学生的党建工作和社团工作。

2009年开学初,建筑工程系在每个班级安排了一位固定的学生党员负责人。负责团费缴纳、入党知识普及、入党申请书的收取,这些党建的基本工作由学生党员完成。学生党员来自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又回归于学生,兼具学生与党员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他们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困难、需要,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朋辈教育过程中,加强这支队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激发和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其先进性作用,打造一支先锋模范的学生党员队伍,能够凸显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强大力量。[3]建筑工程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学生朋辈社团。建昊志愿者协会多次被多家报纸杂志报道,即将参加南京青奥会的志愿者工作。武术协会参加多次大学生巡演,获得了一致好评。专业性CAD社团在每年参加江苏省、全国CAD大赛,均获得非常好的成绩。这些社团的建立,为大学生提供了教育和成长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朋辈教育制度树立学生健康心态,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在竞争的压力下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以前的“天之骄子”的身份日益下降,入校就面临着各种压力: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感情生活、就业升学。如何树立大学生阳光积极的健康心态,并且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心理危机事件,这是高校要做的头等大事。建筑工程系在新生入学时,就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一名心理委员,他们对心理学有很浓厚的兴趣,接受过相关的训练,如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知识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调控和心理援助的基本技能。在促进其自身心理成长的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同学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实现学生“自助”成长的模式,成为系级心理健康教师的助手,营造良好校园心理文化氛围。这些心理委员的设定,可定期向辅导员、班主任、心理教师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阶段心理状态进行报告。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心理委员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的心理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学会心理调适,寻求心理发展,培养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陶冶情感情操,磨炼意志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班级中完善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加强大学生之间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调适、及时自我保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朋辈教育制度运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

1.未雨绸缪,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建筑工程系在学生入校期间就设立了高年级学长作为朋辈就业指导员。通过心理测评、职业兴趣评测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以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学习、考证的重要性。另外,鼓励大家在假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大二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参加过了社会实践,对社会有了初步了解。朋辈就业指导员这时已经参加工作了,他们返校给学生做小型的交流会,分享自己在求职、面试、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大三,教会学生自主搜集就业信息,了解就业形势,学习求职的技巧和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状态,为踏入社会做好冲刺准备。

2.充分发挥校友作用,设立朋辈就业联络员。

建筑工程系每年临近毕业,都会有大批的校友返校,给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据统计,我院学生的就业有78.2%是由校友介绍完成的,可见校友的作用非常大,他们是学院的骄傲和宝贵财富,也是学院加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借助校友的宣传、推广,扩大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校外就业联络员的应运而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很多机会。2008级A同学毕业前得到了上届学长的帮助,获得了留在南京工作的机会。1年后,他在各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想要跳槽去更大的公司。于是,他和当时帮助过他的学长联系,希望能够得到推荐。经过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去新公司。但是这时想到他自己的工作没人接手,于是打电话给母校,主动要求担任就业联络员,为新毕业的学生提供岗位,并且愿意手把手教会他们在离开老公司。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朋辈就业联络员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一届传一届,相互帮扶,信息互换,资源整合,经验传授,把这样良好的传统一直传承下去。

四、朋辈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朋辈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学生的思维方式、经验阅历、观念行为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们主要还是倾听当事人的困惑与烦恼,在一定层面上给予当事人安慰和支持,很少涉及深层问题的解决和处理。而且由于他们年龄相当,解决问难的时候也难免没有多高的可信度。所以学校要定期对朋辈教育者进行培训和锻炼,拓宽他们的视野,打开他们的思路。定期组织座谈会,让以往有过类似工作经验的与现任同学坐在一起,交流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等。建立相关工作手册,手册中应记录工作计划、工作重点、突发事件、应对方法等内容,让以后的工作可以有章可循。另外,安排一名专业心理辅导老师作为朋辈学生的指导者,随时把握动态。

朋辈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能够使学生做到自我管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锻炼,提高了综合素质,发挥了带头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学风,顾名思义,主要指学习的风气,是一种氛围,一种良好的环境,包括对学习的态度、动机、方法等,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长期形成;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同时也是一种动力,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它还是一种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风建设不仅仅是关于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设,更是一种大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教学、管理、学生本身等多个方面。

学风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风建设事关重大,关系到师生治学求学的态度,关系到高校建设的命脉,关系到教育质量和能否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学风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无形中感染每一个学生。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在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力度,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风建设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不良学风的问题表现

新时期在全国各大高校加强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同时,受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良学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1.学习氛围不浓厚,旷课、迟到现象屡见不鲜

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来看,经过深入课堂观察,笔者发现普遍存在旷课和迟到的现象。在走访宿舍时也发现,同学们回到宿舍的主要活动就是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等,学习的氛围不足,学习生活不规律。

2.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师生互动不够

在课堂上,学生听课的表现不一,坐在前排的学生听课比较认真,而坐在后排,尤其是最后面的学生存在上课睡觉、玩手机、看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书籍、交头接耳等情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比较少,对于课堂消化知识巩固力度不足。此外,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内容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有些专业的课程又比较难,学生感觉听课吃力。

3.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笔者在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尤其是针对挂科比较多的学生谈话时发现,很多学生表示学习的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学了专业以后将来要做什么,容易懒惰,没有监督,自己就会松懈,没有学习的动力。

4.治学态度不严谨,作弊侥幸心理存在

虽然有校规校纪的制度摆在眼前,但部分学生仍然抱有侥幸心理或长期形成了不良习惯,认为平时作业抄一抄,考试时候看一看,其实没什么,反正学到的知识根本在社会上用不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试能过关就行,顺利混张文凭才是王道。

5.校园文化生活偏重娱乐,学术氛围和科技含量严重缺乏

平日里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庞大、冗杂,偏重娱乐性,对于学习氛围的关注度不够,校园活动专业、学术、科技等含量严重不足,占用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时间,尤其对于各类社团的学生干部而言,更是如此。

6.教学质量存在差距,实践环节、创新环节的教育没有很好地跟进

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日常课堂的情况来看,教学质量上仍然存在不足。各专业实践、创新环节的教育不够深入,前进的深度和广度不足。

二、不良学风问题的原因剖析

除去社会因素以外,从实际角度而言,在关注新时期不良学风问题的原因上,本文主要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角度探寻其中的深层次根源。

1.学校角度

(1)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目前,各地高校各级部门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大多还存在不完善和不协调的方面,没有对学风建设工作形成最有力的推动。比如,学生报到时注册的工作就需要学生处、教务处、学院等各部门的紧密配合。

(2)教学改革的深入程度有待提高,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上的实质性突破还很欠缺,尚未完全解决学生所学专业和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评教系统的强大约束力和不完善性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在平常的教学和考试中,教师有容忍和放水等情况出现;同时,对学生而言,存在评教时没有正确对待问题,只凭个人喜好胡乱评分的现象,对教风、学风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缺乏有效的教学监控机制和调动双方积极性的外在动力问题,造成学风不良。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既来自于内在的良心和职业道德,又来自于外在监督。没有完善的健全的监控体系,就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不良现象就会滋生。

2.教师角度

(1)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上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的动力自然而然就会下降。

(2)学校在对待科研的注重程度上多于教学,同时科研经费明显高于日常教学薪酬,这样的客观现实存在也导致教师在精力分配上更多地侧重科研项目的研究,从而在教学上有所懈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

3.学生角度

(1)缺乏对自身大学生涯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对学习和生活没有认真的思考和定位。目标缺失是一大原因。

(2)自我调控能力、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学生普遍自我调控能力及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懒惰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市场需求导向下,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存在偏差,认为没用的就不去学,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

三、新时期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途径分析

1.继续不遗余力地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想加强学风建设,形成优良学风氛围,从学生主体角度来讲,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一种积极状态,并使之保持长期一致。

(1)进一步采取主题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结合的方式,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通过这种方式,从正面角度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进一步深入宿舍和课堂,了解学生现存的主要学习问题,进一步讨论是课程设置的问题还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差异导致。纠正学生片面的认知。同时,将管理与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共同配合,共同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工作的发展。

(3)学生工作方面要制订计划,定期主动和学生开展个别谈话,深入了解问题学生面临的主要疑惑,开展因材施教,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动机,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必要的规划。

2.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以及学生组织的督导作用

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促进学风建设和检验工作成果的首要人选。通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在学生群体范围内形成一种推动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则在一定程度上更有说服力。学生组织作为督导,可以促进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作为契机,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将学风建设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与自觉行动。

(1)学生党支部率先开展学风建设的讨论主题生活会。带领积极分子一同参加,以组织生活的形式,深入探讨和剖析当前存在的不良学风问题,主要先从学生自身上找问题找原因,形成思想汇报的形式,各支部汇总后上交学校,可作为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工作的参考。

(2)积极挖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中的学风先进个人。以点带面,通过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以身作则和表率作用,带动学风建设的发展。

(3)将学风纳入到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中来,将学风作为主要考察点,考察和培养发展对象。

(4)以学生组织开展宿舍检查等日常活动为基础,制订长效机制,以促进宿舍文明风气的形成,进而形成良好的宿舍学风,带动班级学风的建设。

3.充分发挥班级的力量,以班风促学风

班级作为学校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教学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载体,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良好的班风能够促进学风的良好发展。

(1)通过定期开展班会讨论,邀请班主任参加,同学们畅所欲言,从班风学风角度认真讨论存在的问题,共同献计献策。实践证明,只要有同学带动主动发言讨论,气氛会很热烈,同学们也能分析到位,将问题剖析,找到班级的主要问题,然后大家讨论,就可以共同促进班风学风的提高,实现学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管理。

(2)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制订班风建设条例,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完善班风建设条例,以制度督促学生们的行为,帮助大家自觉树立端正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可行性。

4.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1)从制度上,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班主任的指导、教育、管理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

(2)班主任可以按照相关要求定期检查班级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情况,通过让学生制订学习规划和每周实行自检的方式,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帮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教风促学风

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从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上去提升,教风提上去了就能够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发展。

6.完善高校各级单位部门的联系,共同促进学风的长效协同合作机制

这个长效机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在优良学风建设过程中做好工作,协调一致,由牵头单位组织,各部门积极响应和配合才能够顺利开展。

7.制度建设保障

(1)学生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的执行和进一步完善可以说是很好的风向标,对促进学风建设来说尤为重要,也是在制度上能够真正起到实效性推动作用的制度保障措施之一。笔者认为,应当提高智育测评分的比例,从根本上促进优良学风建设。此外,德育测评分应当在降低的基础上予以重新的分配和客观的测评,即班级互评分上,如果不予取消就应当用一种能够体现公平性的测评方式进行重新的修订,以公正客观的显示学生们现在的德育状况。德育加分上要进一步规范社会工作加分,对于活动加分予以适当的规范。在奖学金的评定上,也应当适当完善细则,加入对于学风的考量,使奖学金的归属更加具有正面激励作用。

(2)从学籍管理制度入手,加强对制度的进一步明确和贯彻执行力。比如,有关考勤的文件应当从制度上予以授权和认定,以明确说明旷课等处罚的力度,增强约束力和执行力,起到制度的有效规范作用。再比如,成绩管理的末位淘汰制、学分预警制或不及格学分的累计淘汰制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规范学生、督促其主动学习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制度应统一规范,有明确的界定和授权,避免各部门之间“踢皮球”作风。以此来充分发挥好学籍管理制度对优良学风建设的推动作用。

(3)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管的制度保障。从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学风建设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网络的困扰,由于同学们对于网络不能节制,甚至沉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习。因此,如何从网络监管和督导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也是目前需要突出解决的矛盾。需要从网络监管的制度入手,规范同学们的上网行为。从制度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这对学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4)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完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实践环节,从制度上根除挫伤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的障碍。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194-02

0 引言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际,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适应时展,学工干部要充分认识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新途径。

1 倡导团结之风,建设和谐管理团队

1.1 重视领导带头作用 学工办领导要重视自身建设,以身作则,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值班、加班、公寓卫生检查多给自己安排,评选先进、奖金分配等先考虑一般同志;并建立职工“谈话制度”,既要主动关心职工思想、生活等实际问题,又要善于听取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意见,不主观,不专行,发现问题和矛盾及时化解,为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提供前提保证。

1.2 突出师生思想教育 一方面,要重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制定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采用开会、讲座、座谈、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另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思想道德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3 创建和谐人文环境 一是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营造“快乐学习、舒心工作、愉快生活”的和谐健康氛围。二是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与和谐融洽的同志关系。在迎接新生、毕业生离校、节假日值班加班等工作中,每个同志互相配合,互相合作,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充分体现其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

2 改革工作风貌,强化责任意识

2.1 加强作风建设 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是一个部门的窗口,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工作理念要从“消极防御,管理至上”转向“主动引导,服务至上”;在人性化的工作方法下,提出新的七字工作要求:微笑、倾听、不拒绝;树立两个目标:“全天候”服务意识和辅导员工作“三深入”,即深入学生班级、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心里;坚持三个原则:接待学生来访不板脸――微笑服务;遇到突发事件不腿短――及时到位;处理违纪学生不手软――坚持原则。同时在全体辅导员中强化“关爱学生谈话制度”和“辅导员日志制度”,并将日常工作表现和津贴挂钩。在强化本职工作基础上,力争创建团结、进取、敬业、高效、和谐的文明集体,塑造“服务优质、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学生满意”的辅导员新形象。

2.2 规范内部管理 一方面要实现行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工作目标明确,岗位职责清楚;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辅导员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动性。

2.3 完善制度建设 一方面对之前建立、制定的优秀学生档案,违纪学生档案,重点学生档案,班主任、辅导员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学生操行分评定制度等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另一方面要制定“联系家长制度”、“辅导员谈话制度”、“关爱职工谈话制度”、“上班签到制度”、“办公室卫生制度”等。同时及时将就业、资助、班主任管理等各种资料整理装订归档。

3 提高工作效率,创全新业绩

3.1 突出一条主线 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工办紧紧围绕学生“以学为主”的主线,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注重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打造,努力培养良好的学风、班风、系风。

3.1.1 围绕“学风建设年”紧抓学习质量 通过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采取校风学风调查问卷、“校规校纪教育月”、大学生诚信教育、“学海之星”评比、“优良学风班集体”评比、师生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学生考试作弊个案警示宣传版、“立榜样,树典型,正学风”先进事迹展览板等活动,全面扭转学习风气。

3.1.2 以技能大赛带动专业学习 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以各类技能比赛活动带动专业知识学习,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考试,取得各种证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抓好两件大事

3.2.1 常抓安全稳定 时刻记着学生工作无小事,并注重五个重要时期:开学初、期末、节假日、年末和敏感时期。制定《学生日常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加强日常检查。面对突发事件,要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冲在第一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能按照要求值班、加班,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证了安全稳定大局。

3.2.2 狠抓就业工作 针对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工办要提早动手,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3 管好三支队伍 为了形成全员育人、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工办重点抓好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三支队伍,积极发挥每一级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他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形成师生配合,有管理、有服务、有引导的良性互补的管理模式。

3.3.1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 做好新生班主任的配备,严格班主任考核办法,加强管理,使业绩和津贴挂钩;鼓励班主任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并做到面对学生要有爱心,思想工作要有耐心,日常工作要细心。

3.3.2 重视选拔培养学生干部 强化通过学生会干部严抓班级干部,促进班级协调工作的思路,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对分会主要干部和班级主要干部单独谈话,指导其正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同学。坚持召开两周一次的干部例会,不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工作交流会、座谈会。

3.3.3 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实行党员“一对一”制度,安排学生党员担任重点班级助理班主任,对该班“双差”学生加强引导,经常找其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帮助其改进。并通过举办毕业班党员经验交流会、新生入党知识教育等活动,让党员参与管理。建立起主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助理班主任四级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

3.4 把好四个关口 评优、入党、贫困资助、选拔学生干部。这四方面工作,情况复杂,学生比较关心,比较敏感,也容易出问题。因此在操作时,学工办要坚持原则,规范程序,严格把关,保证整个环节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5 关注五个群体 关注违纪学生、贫困生、学习有困难学生、心理有障碍学生、女大学生五个群体。对这些学生,要在班主任、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记录档案,密切关注,扎实做好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并强化联系家长制度,形成学校和家长两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济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08):506.

[2]李仕武.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J].职教论坛,2005,(17):21.

[3]黄九思.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哲学思考.湖南社会科学,2008,(2).

篇7

优良学风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之本,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自觉实现中国梦、实现大学使命的需要。学生榜样是在思想道德或学习生活上具有优秀品质、模范行为和感人事迹的好学生,多是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习标兵等,具有真实性、鲜活性、先进性、典型性的特征,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发挥学生榜样的积极作用,采用多举措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发挥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学生榜样一般是指“学生楷模”、“优秀学子”、“先进学生典型”,是凝聚特定时期中国大学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因而能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教化作用的先进学生个体或群体。学生榜样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状况,体现了我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状态。当前我国大学生对身边的榜样认同度较高,容易在思想上、道德上、情感上产生共鸣,引起正面的群体共振效应。学生榜样身上体现的人格魅力和日常言行等具有思想引领作用,能够引领同辈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榜样通常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超越自我,尤其是在思想道德方面更加追求发展进步。因而,在社会思想多元化时代,学生榜样能够引导在校学生认识学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和价值追求,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学风建设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学习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改善学习习惯,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换言之,要使学生“乐学、勤学、会学”,就得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明确学习目标,在理想信念上坚定实现中国梦的意志和信心。例如,“大学生党员应该用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网上论坛、飞信互动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学生榜样在高校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形成和成长,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又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基本标准。学生榜样在专业学习、科技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更在思想政治方面具有先进性,因而能够抵制校园不良思想的形成和传播,化解在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消极态度;学生榜样的思想、观点和见解对在校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在高校学风建设领域坚定成才信心,养成良好习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带动周围同学进步,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表现。

二、发挥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情感激励作用

高校在选树学生榜样的过程中,往往会注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大学生群体,从中选拔勤奋学习、科研突出的学习榜样,选拔身心健康、热心公益的服务榜样,选拔具有体育特长、文艺天赋的能力榜样,尽力使学生榜样层次化、多样化、综合化。而且,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学生榜样具有客观性、民主性、典型性等特征,都是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优秀学生中选的,在校学生对学生榜样有着天然的“情感认同”。只要学生榜样品学兼优、“身怀绝技”,都能获得同龄人的敬佩和效仿;学生榜样的形象、具体、生动等特点,更容易激励、感召和引导其他同学,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事实上,在校学生通过与学生榜样的比较,能够引起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能够从得过且过到奋发图强,从害怕困难、悲观失望到迎难而上、斗志昂扬。目前,很多高校推行的“学子讲堂”、“朋辈分享”、“成才论坛”等学生榜样的现身说法教育,通过实实在在的经验交流和情感沟通,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自立自强、奋发进取。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情感激励作用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挥。学生榜样作为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能够从情感上建立师生之间的信赖和依靠关系,能够事实上构建学生之间的感染和触动关系。同龄学生一般会对学生榜样的先进事迹产生诚心信服、真心仰慕,通过比较学习而外化为实际行动,这些体现在高校学风建设的各项活动之中。学生榜样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成长成才动力,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例如,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优秀“助理班主任”和“助理辅导员”的现身说法、行为引导等,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确立学习目标、搞好学习规划、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校借助学生榜样开展学生学习心理辅导,采用小组活动、个别交流、宿舍探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设计学习计划、职业规划,提升学习能力;高校毕业生职业教育时期,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等可以回校作专题报告、主题演讲,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劝勉在校学生好好学习、培养德性,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方式方法表明,在学风建设中学生存在群体依赖的特点,可以将榜样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激励和典型示范,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促使优良学风的形成。〔2〕让具体的学生榜样来讲述具体的先进事迹,这样学生榜样的教育功能就能发挥出来。

三、发挥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行为示范作用

学生榜样在学习生活上起示范和带头作用,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在课后时帮助搞好学习氛围,促进优良学风形成。高校经常开展的“学习标兵”、“百名优秀学子”、“十佳优秀助理辅导员”等评选活动,选树日常行为的先进典型,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发挥行为示范作用,提升学风建设成效。有关研究表明,高校学风建设以其积极的氛围为大学生提供积极进取的动力,引发大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3〕在校学生们耳染目睹学生榜样的优秀品格和事迹,进而认识到自己与学生榜样的现实差距,由此产生追赶和效仿学生榜样的意愿。真实的、身边的先进学生行为方式,强化在校学生学习模仿学生榜样的思想意识,进一步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习惯。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体现出来的优秀事迹或模范行为,是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精神内核的外在表现。这种高尚的精神力量能够规范大学生现有或可能有的异端行为,例如实现提高学习实践能力、提高上课出勤率、提高考研率和就业率,降低考试违纪率、降低课程不及格率、降低迟到早退旷课率,极力杜绝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学校规章制度是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而学生榜样是践行学校规章制度的先进典型,是推进学生学风建设的先锋模范。高校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对每个学生实行一对一的辅导,更多的是借助学生榜样、学生骨干来严格纪律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行为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学生榜样模范遵守课堂考勤制度,积极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乃至及时将学生上课考勤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及辅导员;二是公寓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学生榜样模范遵守公寓管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宿舍学习制度,带领宿舍成员按时上课、按时熄灯、按时起床,拒绝夜不归宿、通宵上网、违章用电等异常行为;三是校园文明行为规范方面,学生榜样模范遵守校园文明行为守则,支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学生活动与学习进步有关,避免出现校园活动“三俗”现象。当然,学生榜样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并非在任何方面都是完美无缺的。要更好地发挥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行为示范作用,就得不断加强对学生榜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榜样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其在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中产生“明星效应”。

四、发挥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学生榜样是高校的一面旗帜,是大学生群众的先进代表,毫无疑义地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对象。由于学生榜样体现着社会正能量和主旋律,社会各界非常重视对学生榜样的表彰和宣传。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分每年都开展“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选树在考研升学、创新创业、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事迹突出的优秀学生,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及视频等方式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高校学生榜样的成长经历、骄人成绩和人格魅力助力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影响着在校学生的思想行为走向。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网等网络平台推介学生榜样的思想行为,可以产生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效果。事实上,高校对学生榜样的评选、培养、宣传和研究等活动,“最美学长”、“最美学姐”、“最喜爱的助理班主任”等话语生成,共同构成了高校校园榜样文化,协力构成了高校学风建设的推动力量。发挥学生榜样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需要加强宣传动员和榜样文化建设。在学生榜样选拔、宣传、教育中应该充分借助这些新媒体,开展网络投票、层层海选、互动参与,增加青年大学生“荐身边人、评身边人、选身边人”的积极性,推进先进榜样的宣传和学习。〔4〕其一,宣传学生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各类学生榜样,营造“学习榜样,赶超榜样”的舆论氛围。要根据实际情况评选“学习进步之星”和“学习进步分子”等学生榜样,开展各类先进班集体创建活动,创建努力学习、刻苦成才的班风。其二,宣传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各类学习榜样,形成“学先进,树榜样”的舆论氛围。要举办“我是如何学习的”为主题的榜样交流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学风建设的氛围。其三,宣传彰显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各类学生榜样,创造“榜样青春,爱我中华”的舆论氛围。学生榜样要以优良的品行、优秀的成绩、良好的学习方式来引领身边同学共同进步,从小处着手、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优良学风。学生榜样具有广大学生认可的积极思想、可贵品格和人格魅力,他们的话语、思想和行为往往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在学习生活各领域,学生榜样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意志和声音,事实上感染和教育周围的同学。因而,高校应该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对学生榜样的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形成强大、持久、深入的宣传声势,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

作者:叶梦微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院

〔参考文献〕

〔1〕吴乔: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篇8

一、继续努力工作,逐步建立起与我系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系学生工作将转变思想观念,把学生工作范畴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优化以往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对原来的系级学生会进行调整,实现系学生会和班级学生干部紧密合作,实现我系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做好学生党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等工作,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效果、

二、认真学习,明确目标,与本系各位班导师一起努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水平。

学生工作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要上水平,要有新的突破,要实现质的飞跃,我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必须加强。我们将逐步开始进行主题班会课的备课,备课采取个人收集资料,集中备课的形式,力争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力争做到每一次主题班会都能够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充分挖掘具有育人功能的资源与载体,促进优良学风,班风的形成。新学期的学生工作将从原来的主要是学生管理到教育管理并重,逐步加强思想教育。为此,本学期我系将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突出教育效果,狠抓学风建设。让学生工作能够实现如下两个目标:

(一)根据学生的思想现实状况,加强工作的的针对性,探索新途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通过班导师例会进行交流总结,提炼出当前本系中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了解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为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夯实基础。

2、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主题教育活动。请系主任多安排与我系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教育。本学期拟举办一次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活动,本系各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主题开展至少一次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活动。/转载请保留

4、配合招生就业办公室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项工作。着手酝酿开展各非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教育,逐步使学生增强危机感,逐步树立目标,为将来个人的发展积累资本,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专业学习增长才干上来

(二) 抓住学风建设这一中心,确保优良学风的形成

1、配合任课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是系学生工作和班导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加强和本版教师联系,齐抓共管,确保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

2、继续搞好学风建设活动。在以往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步形成包括宣传动员,氛围营造,表彰先进,经验介绍等在内的一系列学风建设活动。

3、细致做好学生评优,评奖工作,弘扬先进,鞭策后进、

4、根据专业特点,认真组织好本学期大学英语四,六级,专转本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尤其是xx的辅导和督促工作。

5、做好本系的每周教学反馈和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深入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强烈,意见突出的问题、

6、加强对学习态度不端,目标不明,成绩差的少数学生的分析研究,探索转变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7、重视学生的考风教育、考风是学风的反映,全系各班要强化对学生的考风教育,同时严明考试纪律,杜绝学生考试违纪。

三、继续推行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的成效。

1、我系将在原有的管理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能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以及各具特色的特点,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满足绝大部分学生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当拓展部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我系各专业的特点,进行改革试点,使英语学习全面化,如增设口语角,播放视听材料,读背英语等活动,使常规管理丰富多彩,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2、探索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全面推进学生自我督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加大对学生干部的选拔,使用,考核力度,使他们健康快速成长,使他们尽快在学生工作中能起到独当一面,无法取代的作用。计划设立副班导师制,强化学生自律部的作用,使学生自我管理能收到明显的成效。

3、动员全系各班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活动中来,通过创建活动逐步产生积极向上的~效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扩大先进的辐射效果,同时加强对问题生,问题班级的诊治,提高系学生工作的整体绩效。

4、严格执行学院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生走读管理,违纪学生的处理等规定,建立学生违纪检讨,学生处分公示等制度,严明纪律。

四、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

篇9

从留校到现在,为了不同的教学需要,我先后承担了普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技术学、生化工程、发酵设备、高级微生物学等课程的讲授与实验任务。我深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始终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虚心向知名教师及同行学习,取长补短,寻找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针对学生实际,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力求寓教于乐,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授课内容清晰、深浅适宜、层次分明,实现师生互动效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教研促教学,我先后成功申报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河南省教育厅和河南省教育科研所“十一五”3项规划项目,2项河南省社科联教研项目,通过鉴定项目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其中3篇获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1998年所带班级微生物学课程在全校统考中,名列第一名,获校教学二等奖。所主讲的农业微生物学和普通微生物学分别在1998年和2003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我的教学成果优异,在连续十学期的教学考核中成绩优秀,2001年、2005年和2007年三年均荣获河南农业大学校级教学优秀奖。在我对学生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的话让我记忆深刻,“张老师,听了你的课不仅使我们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了一门艺术,学会了如何做人”。也正是学生的这一句话,时刻激励着我,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争取将课上得更好。

爱心育人,乐在其中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所以自留校以来,我主动承担94级微生物班、99级生物技术三班和2007级生物技术二班的班主任工作。深知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时时刻刻从生活上关心、从学习上引导、从思想上教育、从行动上启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和温馨。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和中专生,他们思想活跃,有新想法、新思维,所以更需要老师从正面加以引导。按照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观念来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以“新生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对其进行教育,强化忧患意识,要求他们从入学开始就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就业、考研、出国,然后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实施自己的学习计划。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以研促教,不断进取

篇10

学生是一所高校的主体,学生工作则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教育、管理、服务等直接使命,辅导员要始终站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不断深入探索教育管理对象以及学生工作自身的特点及规律,使学生工作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以下分三个方面浅谈学生工作。

一、学生工作的阶段性

以学生在校学习的阶段可将学生划分为新生、毕业生以及中间部分(专科一年、本科两年),将学生以此划分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心、突出重点、强化特色。

1.新生

一名学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升入大学。憧憬、茫然、希望、冲突等心理是新生所特有的。对于他们的塑造与培养则要从“心”入手,以“适应”二字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以入学教育为契机,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使其心理达到一种相对的稳定。在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专业教育与组建班委会又是重中之中,扎实的专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树立目标、改进学习方法。其次科学的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直接关系到班风的问题,班委队伍的组建方式有多种,辅导员指定的方式一般适用于新生阶段。这种方式可以基本保证班委质量,有利于贯彻辅导员的工作思路,存在的弊端是不利于竞争,班委之间不一定和谐,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对策是强化群众对班委工作效果的考评,尽可能的增加班委透明度。为学生创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班风、学风。

2.中间部分

中间部分主要指二三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学习生活的环境已基本适应,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人际圈,随着新鲜感的退却,容易产生惰性,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心理,一个班内的个体或平行年级的各班之间差别性逐步显现,针对以上呈现的特点,辅导员要及时掌握班级主流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个体思想变化,充分利用学生第二课堂的阵地,结合专业有创新性的开展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专业教育,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

3.毕业生

由于近年来扩招等问题,毕业生要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就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再加之个人专业、能力、发展方向不同等特点,容易产生浮躁、慌乱的状态。为了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解决好各种矛盾,正确的对待择业问题,此阶段的教育管理要从全面整体的模式转变到个体进行指导的方式。在做好大量信息性工作的基础上要从主观心理及客观现实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二、学生工作的层次性

以学生在校学习所获得的学历、学位可将学生基本划分为高职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几个层次,将学生以此划分有助于我们结合几个层次的不同培养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才。以下仅就本科生、专科生进行简单分析。

1.专科生

专科生的高考成绩一般都在二本线以下,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产生分心、厌学等情绪,但这部分学生思维一般都比较活跃,动手能力比较强。掌握以上这些特点后,帮助他们先为高考打包再重新审视自己,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及阶段性目标。辅导员可充分利用班会、宿舍、班干部会议等平台不同范围的开展思想教育。

2.本科生

本科生相对专科生入校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加之个体学习基础扎实、学习能力较强,辅导员只需从思想上给予引导、学习上给予指导。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班级活动引导锻炼大学生,达到“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教育目的,培养大学生“爱”的品质,体会团队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

三、学生工作的群体性

按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生活、学习几个方面呈现的不同特点归类,形成了贫困生、心理疾患生、骨干生与后进生等一些学生群体。研究掌握这些学生群体的特点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具实效性。

1.贫困生

在高校中贫困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除了紧张的从事学习,还要为学费、生活费操心。因此此项工作会呈现出以下特点:(1)数量呈上升趋势,使工作既具有迫切性又具有长期性。(2)贫困生心理差异较大,一部分从小养成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一部分因自卑而孤僻的学生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学业。(3)社会资源协调利用不够,工作时要掌握“奖、贷、助、补、减、免、勤”的特点及额度,使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为各类不同情况的贫困生提供物质帮助。(4)贫困生的思想工作有待加强,要物质精神双重关注,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克服自身的依赖性。工作从以上角度出发,最终使这一群体能够健康成才。

2.心理疾患生

在学生入校后整体安排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对于指数相对较高的同学要注意其思想发展动态,对于严重者要寻求学院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专业教师给予干预,对于较轻者或学生突发事件出现的心理问题者,辅导员应当适时适当的给予干预指导,要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

3.骨干生与后进生

骨干生一般意义上指自律性、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高校中这一群体主要由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优秀团员组成,在班级中平均占到30%-40%,这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能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在管理这一群体时,管理的内涵已经转变为指导与服务。而在面对后进生时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辅导员自身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群体暂时的落后并不意味着智能的低下,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二是要让学生明确纪律规范,加强纪律教育,严格纪律要求,要有奖有惩,由外力的强化从而达到整体的自律,不断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上从三个方面对辅导员工作规律性的简单探索,辅导员工作表面上虽显繁杂,但内涵丰富,意义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也会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工作面临的挑战性会更大,因此我们要把握时代特征,在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同时,深入探索辅导员工作的规律性,使学生工作更具创造力。

参考文献:

篇11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共青团肩负着完成党交给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使命。然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时期工作面对诸多挑战。

一、背景与问题

新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高校扩招、后勤社会化管理、专业调整、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等措施的实施,导致高校共青团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挑战,基层团组织建设滞后,无法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亟需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力度。基层团组织首先要承担起组织动员青年学生的功能,因基层团组织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动员组织作用,目前共青团活动在大学生中的熟知程度很低。

信息多元条件下高校团员个性化特点突出,高校共青团开展引领青年学生工作不能与时俱进。我国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化的转型期,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普遍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共青团组织不能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工作。

不同青年学生群体利益诉求多样化,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实效性不足。在发展过程中青年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成才、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面对的问题更加具体,迫切需要团组织的引导与帮助,基层团组织需要探索服务青年的有效渠道和途径。

青年学生感恩意识服务精神欠缺,高校团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工作待于进一步加强。一定程度上青年学生出现拜金思想功利化思维,大学扩招和国家产业结构带来的就业难强化了青年团员的这种思维。

二、开展工作的思路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团委牢牢把握党的要求,主动适应时展要求和当代青年特点,以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作为出发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转变思路,适应社会的变化,学校的变化,学生的变化,建立担负起引领青年思想、服务青年成长、凝聚青年力量重任的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团组织。

三、具体对策及措施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团委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为基础,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大力实施团员思想引领计划、团员意识教育计划、团员素质提升计划,以强化带动服务为核心,以立德树人全员育人为目标,着力构建团建新载体,夯实团建工作阵地,创建组织生活新方法,发展团建工作新格局,凝聚青年学生的向心力,激励青年学生的争先力,提升青年学生的发展力,激发团员青年的创造力,培育青年学生的服务力。

(一)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学院团委建立工作职能部门,拓展组建学生社团等特色团支部,并完善落实团小组制度,构建学院团委―团支部―团小组的三级工作体系,制定学院团委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建立团组织全员覆盖全面影响的新框架格局。

1、发挥各方优势,学院团委框架设置合理。学院团委设组织发展部、理论教育部、社会实践部、创新创业部和综合管理部等,由工作能力强、学生威信高的骨干团支部书记兼任各部部长,既充分发挥了他们密切联系学生的优势,精心谋划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同时又能充分发挥骨干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团委的各项精神落实到实处。

2、建立特色团支部,落实团小组制度,建立组织体系,实现有效覆盖。根据学生喜欢参加社团活动的特点,建立学生社团团支部,还可以依托学生社区或学生公寓组建联合团支部,学院认真落实团小组制度,各基层团支部按照要求设立团小组。团小组是团支部的组成部分,在团支部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大四毕业班根据考研、找工作、留学等类型进行设置,大二、大三则主要根据个人兴趣或爱好设置,组建起了“挑战杯”、SRDP等特色团小组,并取了一些如“Dream catcher”、“微臣有爱”、“青春律动”等特色名称,凸显本小组特色。

3、严格制度落实,理顺工作机制,组织高效合理。学院团委督促各团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制度,并建立学院团委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团委老师、团委各部门、各团支部书记参加,通过工作联席会研讨团支部建设工作,各支部间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形成团组织建设工作合力。根据团支部达标升级、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建立团支部考核评价制度、团小组评优工作细则、团员评优办法、团员推优入党制度等,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框架,严格了各项工作制度,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高举团旗跟党走,实施三项计划,助力青年“五力”工程

学院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实施团员思想引领计划、团员意识教育计划、团员素质提升计划,以立德树人全员育人为目标,构建团建工作新载体,夯实团建工作阵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青年学生共青团员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各项素质,发展团建工作新格局,凝聚青年学生的向心力,激励青年学生的争先力,提升青年学生的发展力,激发团员青年的创造力,提高青年学生的服务力。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凝聚青年向心力。学院团委开展了“青春正能量 拳拳爱国情”、“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演绎中国梦 讲出我精彩”主题演讲比赛和“刻印青春足迹”青春故事讲述系列活动激发广大青年敢于有梦,组织各团支部开展“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主题学习、“于书中畅游,与思想对话”图书推介、“青春使命 由我做起”爱党爱校知识竞赛,激励青年学生勇于追梦,以“充实一周,我的学习计划”周记表发放和“我的梦想,请你见证”团员成长档案发放活动促进团员青年勤于圆梦,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奉献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2、以团员意识教育为依托,激励青年争先力。以开展“五四”表彰为契机大力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和“我的中国梦”为主要内容,先后开展多次“奋斗青春 激扬梦想”青年讲坛,通过学习讨论会、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增强团员们的共青团意识,提高团员们的思想认识,树立团员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加强榜样激励措施,组织开展“榜样力量 青想” 优秀学生微访谈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学习活动,开展好优秀团员、学习标兵、杰出青年志愿者等优秀个人评选,融入红旗团支部、先进团小组等集体典型的评选和表彰工作,激励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奋勇争先。

3、以提升团员素质为目标,提升青年发展力。依托团小组建立学习小组,建立团支部―团小组―学习帮扶岗工作机制,主动构建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配合的制度,助学公益岗主要由高年级学生党员组成,实施党员先锋引领计划,对学业困难学生提供思想、学业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为学院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提供切实有效地支撑。以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场能力拓展月等活动,邀请校外导师和毕业生学长学姐讲解工作经历,提高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意识,服务青年学生职业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定期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讲座,邀请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家授课,为团员青年提供心理咨询指导,提高青年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排解忧虑能力。

4、以促进创新创业为契机,激发青年创造力。学院着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团员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以“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为带动手段,鼓励全员参与科研项目、学术论坛和实习实训,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确保实验有场所,创新有带动,交流有载体。

5、以推进社会实践为途径,提高青年服务力。大力推动学院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四家,包括自闭症儿童关爱机构、关街道办事处、青岛市新市民之家、四方区康老护理院等机构,培育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做肯付出、勇担当的有责青年,做热心肠、愿助人的有爱青年。

四、不足之处

今年“五四”座谈会时深入阐述了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这为高校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学院工作存在主要问题有:

第一,网络等新媒体手段利用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以拓展思想教育手段,扩大思想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

第二,青年学生民主评议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为广大团员评优考核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标准。

第三,学生因科研学习压力大,导致参加活动频率和次数不统一,活动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相光.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多维向度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2月第27卷第1期

篇12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围绕学院20*年总体工作思路,在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抓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课程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工作重点

1,教学管理工作

2,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建设工作

3,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4,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5,毕业生就业工作

6,学生管理工作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完成各项常规教学任务

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系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运行良好,但在评估工作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一方面坚持计划,规划的规范性,制度性,减少弹性;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中检查,督促的经常性,持续性,有效性.

1,要求各任课教师根据所任教课程的特点,认真完成好各教学环节,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项相关工作.

2,吸取迎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相关教学文件,加强档案建设与档案管理工作.齐全,完整,高质量的教学文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新的一年将大力加强相关教学文件的建立,健全工作.如理论教学中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档案,教案,教学日志,听课记录,点名册,作业及作业批改纪录等;实践教学涉及到的基本教学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任务书,计划书,审批表,总结,实习/实训报告(含报告批改记录,报告成绩),实习/实训指导记录等都要建立健全,并在教学检查和期末评定中作为考核项目.

3,各任课教师应在遵循教学规律,坚持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素质及专业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杜绝照本宣科.

三,加强专业建设,突出课程建设

1,办学模式的探索

财务会计专业已经有了四届毕业生,在办学上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力争在20*年形成关于高职财会专业的示范性办学模式;投资理财专业属于新兴专业,目前各高职院校尚未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我们应在此领域抓紧探索,尽早摸索出一套可行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要继续加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争取尽快办出鲜明的专业特色.

2,20*年上半年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论证涉外会计,金融与保险,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三个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通过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对投资理财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素质能力结构和教学计划等进行调整与修订.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要首先抓好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进而推动专业建设的步伐.在20*年,我系各专业课程建设的重心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力争尽快建立起科学的,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4,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新的一年,我们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推广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实训环节教学中,探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现场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

认真落实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系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话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和已编写完成,明年进行各专业的编写工作,在编写实习/实训指导书过程中要以教研室为单位认真讨论,反复修订,以使制定后的指导书能够真正对实习/实训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

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完成我们的若干实践环节.财务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力争在财务制度建设规范的工业企业建实习基地两处;投资理财专业是新上专业,争取建立两处校外实训基地(金融或保险企业一处,房地产企业一处),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四,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加强各项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加强教研室建设,规范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根本保障.各教研室要加强管理工作,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计划性,实效性.教研室每学期都要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严格按照教研计划开展教研室工作.各教研室要在20*年解决各专业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修订教学计划,缩减开设理论课程,重点加强核心专业课程建设,详细研讨制定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继续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增删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编制实训,实习指导书并装订成册.

教研室同时要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参加高职高专统编教材的建设和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定期召开例会,加强考勤

我系定在每周一召开例会,总结上一周工作,计划,安排本周工作,促进各项工作常

总结,找出问题,顺利推进.

3,听课

听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种手段,通过相互听课能及时找出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促进全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教师每学期听课5次以上,新教师每学期听课10次以上.

五,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改善师资队伍状况,首先,我们将继续派出教师外出进修有关课程,争取派出2—4名教师利用寒暑假外出进修学习;其次,继续加强对新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对新教师制订的个人学习计划加以督促落实,"帮带"教师及新教师都要按时作出总结和下一阶段计划,使新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以事业凝聚人心,给新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且在工作上,生活上予以帮助,减少人才流失;再次,通过学院专业带头人,专业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

同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我系拟在20*年招聘新教师7名,其中:财务会计教师1名,国际会计/涉外会计教师1名,证券投资教师1名,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教师1名,审计教师1名,会计电算化保险教师1名.

六,大力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以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十六大精神深入到每位同学心中,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在人文素质和制度规范教育方面,采取集中教育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人文教育和常规制度教育,通过以上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大学生.

2,重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

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因此,本学期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党课,一次思想汇报,每半年交一次思想汇报和工作

总结.通过教育培养使他们逐渐提高思想认识,把进步思想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强化制度管理,重视各项工作考评

制度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效果好坏关键在于落实.本年度应继续加强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学生综合测评为中心,对班级和个人进行综合测评,每周反馈测评结果,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4,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本学期从思想品德,专业知识,文艺,体育等方面组织各种活动每月不少于三次.主要由学生会各部室负责组织,辅导员进行指导.

5,加强学生会建设工作

学生会是连接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加强学生会建设,吸纳有工作能力,有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充实学生会力量,加强学生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的纽带作用.

6,做好迎新生及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20*年下半年预计各专业新生数量500人,新生接待任务将非常繁重,我系将提前安排,早作准备,将迎新生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作的扎实,保证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新生入学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专业教育,同时也要作好德育教育,重点做好法制教育.让新生入校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能够遵守法律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合格的当代有秀大学生.

7,做好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组建一支由书记,辅导员老师及部分优秀学生组成的工作小组,由学生随时向书记,辅导员老师报告突发事件,书记与辅导员老师具体负责筹划,应对事件,做到对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8,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我系将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20*年全国就业学生338万,比去年增长58万,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在总结去年就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开辟了新的工作思路,除了在院就业办的领导下,还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的明天负责.另外通过聘请有关专家及老师为毕业生作就业指导报告,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掌握就业招聘技巧,做好就业准备.同时要不断加强与学院就业办公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组织各种供需见面活动,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