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18:02: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煤矿安全培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对国内煤矿事故统计资料的研究,可知国内大部分煤矿事故主要是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煤矿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煤矿安全技术欠缺,煤矿安全意识薄弱、煤矿企业作业纷乱”。这种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来讲就是技术欠缺安全行为意识薄弱,对于这些方面的改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运用安全行为科学理论进行改进煤矿培训体系,可以有效预防煤矿生产的安全事故。
1煤矿企业重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分析
通过对我国煤矿事故的统计分析整理,根据我国煤矿开采的地质特征以及技术水平可知,煤矿瓦斯爆炸,矿山压力显现,运输设备,以及煤矿透水等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类型。对于事故原因的分析,不管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无一不是集体和个体的不安全的行为造成的,所以应根据煤矿事故类型特征并结合人的行为特征,通过安全行为培训,在根本上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相关理论可知人的能力主要由认识和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组成,根据前部有关理论分析我国导致煤矿生产不安全行为有一定特征,对煤矿生产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由于煤矿管理者和一线矿工对管理和作业安全性认识不足,不安全行为直接导致了煤矿安全事故[1]。这种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失误包括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失误,以及矿工认知能力的欠缺对操作性工作的失误从而进行危险作业。并且安全制度不完善和安全监督人员不力,虽然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各种作业规范,但是不安全行为还是泛滥,在煤矿生产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特殊岗位作业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范进行相应的危险性操作,如爆破施工过程中省去一些必要的安全程序,特种机电设备的检修没有按照安全规范中的程序进行安全检修,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工作强度大,造成操作人员身体疲劳,安全抵御意识下降。由心理学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可知,人的行为受外界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在煤矿生产中这些外部环境和条件可能会产生不安全的行为,个体对各种外在刺激做出的反应可能表现为不安全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安全事故。对于这些影响煤矿生产不安全的行为的原因,可以进行整理划分,以便科学地进行识别分析[2-3]。煤矿生产条件和环境比较特殊,主要针对井工矿来研究的,井下作业条件比较恶劣,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噪音较大,开采深度较深的矿井井下温度还偏高,井下比较黑暗,所以在井下作业各种指令和交流以及联络都可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出现失误和错误,这些是主观原因,还有其他客观原因,对于可以控制的客观原因在生产中一定要控制,对于客观原因的控制就要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管理水平,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提高的方法可以从煤矿安全培训的角度去考虑。煤矿不安全行为主要事故分类特征如下分析:1.1煤矿瓦斯事故。瓦斯事故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的事故,瓦斯事故和煤矿自身的自然条件有密切联系,在我国的技术规范中,按照瓦斯含量对煤矿进行了分类,瓦斯事故通常包括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这些事故都和瓦斯含量,以及煤矿通风管理条件,以及矿山压力控制有关,主观原因确定的情况下,客观原因的变化极易会出现事故,所以在高瓦斯矿井,对于瓦斯的相关安全行为尤为重要。1.2煤矿顶板事故。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较大,顶板事故的发生与煤矿所处的地质力学条件,井下巷道施工情况,以及工作面管理都有较大关系,属于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范畴内,所以在对矿山地质力学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对人的安全行为的控制尤其重要。1.3煤矿运输事故。在煤矿生产中,矿井运输系统是矿井的几大系统之一,对于运输系统的事故,一般和运输机电设备的运行有关,当然机电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关系极大,所以需要机电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操作,需要进行安全行为的学习和建立。1.4煤矿水害事故。目前我国煤矿开采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受水害的威胁较大,目前在煤矿生产中,制定了相关煤矿防治水规范,对预防煤矿水害事故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加强防治水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业务心理能力,这就需要按照安全行为科学的原理,进行相关安全培训,建立起煤矿防治水的安全行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煤矿主要的安全事故,在理论上讲是非线性的,但是是可以在一定范围控制的,或者可以说可以控制在比较小的概率事件,这就需要通过安全行为的科学原理进行分析控制。通过对煤矿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析可知,这些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意识较差,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生产系统管理混乱,所以要运用安全行为科学原理去分析这些问题,并且运用安全培训的手段去提高煤矿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安全行为意识的能力。
2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通过对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可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阻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上述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以及煤矿不安全行为事故分类分析,那么可以从管理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基于我过煤矿生产特征的煤矿事故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并建立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措施。2.1运用现代管理学原理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煤矿管理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相对较容易,但对管理体系的执行和维护较难,由于煤矿企业人员结构以及工作种类较多,存在的协调性的问题也较多,所以必须有相应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落实。而监督落实的关键是进行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度的建设是其有效的保障,必须将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2.2加强煤矿企业各类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分析可知,对于煤矿企业进行长期的安全培训是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并且可以提高整个煤矿企业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以及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出现不可遇见性的事故中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2.3强化煤矿企业工作人员作业的标准化。根据安全行为科学理论进行特殊危险岗位的作业规范,加强各专业以及各工种的安全作业规程的编制能力,使其作业规程不仅仅是应付检查的资料,而是真正的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和防御措施。2.4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安全文化对于企业参与个体的安全行为的影响是较大的,必须使其处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全氛围下,不仅仅是在井上和井下作业场所的安全标语的设立,更重要的是进行企业参与个体内心的安全文化的建立,使其有一定的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取向等。
3煤矿安全培训对象及其学习特点的分析
通过对国内煤矿事故统计资料的研究,可以对煤矿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煤矿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煤矿安全技术欠缺,煤矿安全意识薄弱、煤矿企业作业纷乱”。这种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在本质上来讲就是技术欠缺安全行为意识薄弱,对于这些方面的改善提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我国对于高危行业的培训比较重视,例如煤炭行业,在煤炭生产地域一般在政府行政机构会建立煤矿安全培训中心,以及各煤炭企业集团以及单个生产煤矿都建立了安全培训机构,使得从矿级领导到煤矿特殊工种都有机会进行安全培训。并且在我国的两部法律中《安全生产法》和《矿山安全法》对煤矿安全培训有强制性的条文。我国煤炭系统从原煤炭部体系中分离出了煤炭安全培训体系,目前煤矿安全培训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我国煤矿培训体系的完善,其培训能力也有较大进步,从矿级领导的培训,到主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特殊工种的培训,目前煤矿培训项目已经比较合理和科学化。由于煤矿安全有一定的特征性,所以必须根据煤矿企业不安全行为的特征确定一定的适合煤矿企业的培训方法。本节内容主要是根据煤矿安全培训对象的特征,通过分析其相应的不安全行为,来确定安全培训的重点方向。由于煤矿生产技术和工艺有一定的特征性,所以其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也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在煤矿企业中其从业人员有特殊工人和一般工人,特殊工人一般是从事煤矿生产特种作业工作的,这种特殊工作一般对特种工人和其所从事工作的周围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我国相关安全法规中对从事特种工作的工人有严格的要求,必须在通过国家认可的安全培训机构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资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对特殊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主观意识的不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工作,或者是操作失误,或者在井下出现一些情况时其不知如何应对。通过以上对于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可知对于不安全行为的煤矿安全培训,主要要进行特种岗位工程技术理论的培训,以及特种岗位操作技能和特种岗位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分析。不安全行为防御的培训,最主要的是进行安全行为工作态度的建立,以及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必要性的建立。只有建立安全工作态度以及安全生产意识才能把不安全行为的倾向进行消除,对于安全生产事故可以起到积极的抵御能力。进行安全态度的培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是此项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煤矿安全态度教育的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这是由于煤矿特殊的作业环境,以及煤矿工人结构性差异较大造成的,所以进行煤矿安全态度的教育培训需要根据煤矿企业员工的结构性进行相应的教学培训。
4结论
通过安全行为科学对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并进行了煤矿企业重大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分析,确定了煤矿生产中由于不安全行为产生事故的主要特征分类;由行为科学的相关理论对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进行了分析,不安全行为控制的有效措施是进行煤矿安全培训;通过煤矿安全培训对象及其学习特点的分析,为进行高效的煤矿安全培训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从安全培训的角度去进行煤矿高危行业的安全行为的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永亮 王飞 单位: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能源学院
【参考文献】
培训机构的重心在于培养教育人才,人才培训质量的高低,在于安全培训当中起关键作用的培训教师,因此加强教师在组织实践安全培训方面的发展力度,就必须在教师自身建设方面给予重视。把教师所关心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空间以及如何在培训当中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们自主创新能力列为培训机构的发展的重要内容,保证教师们在培训机构当中的核心价值。
1目前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培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针对性不强
煤矿安全培训的课程主要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建设与生产技术》、《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安全管理与安全培训》、《抢险救灾与事故处理》、《自救互救与创伤急救》、《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等。煤矿安全培训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完采煤、掘进、运输、通风、机电、安全管理等内容,很难保证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
1.2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陈旧
在培训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过于传统老旧缺少时代感,在企业推广全新的材料、设备、工艺方面发挥作用甚小。不足以形成学以致用,不能够达到企业对于效能在安全生产上的提升,因此也就导致安全培训失去了意义。另外,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大部分时候还是采取单一的教课式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调动听课者的积极性,让听课者感到枯燥,从而也就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1.3煤矿单位对安全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煤矿业放松了对于煤矿企业在安全培训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导致安全培训工作在煤矿生产方面的作用失衡,引起了许多生产安全隐患的发生,企业领导对于煤矿企业安全培训重视不够,误认为安全培训不属于赢利性的投入范畴,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没有关系。
1.4一些学生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学生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教师在培训前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也没有做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取证而去参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培训内容缺少吸引力,学生的兴趣不足。其次教师缺少培训前的预热不了解学生对培训内容的关注点,另外教师对培训内容的分析不够透彻,没有吃透培训内容的逻辑性,对于培训内容的点面讲解缺少足够的针对性,学生也只是不得不应付取证,自然也就缺少对于培训的关注度和积极性。
2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对策
2.1合理设置培训内容
了解煤矿企业关乎安全生产的问题所在和对煤企展开深度地调研是培训前期的首要任务,并纳入培训的必修内容,从学生角度出发解决学生在工作瓶颈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升学生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听课质量。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发挥学生对培训内容的学以致用,真正的做到安全培训与企业发展的同步受益。
2.2完善培训激励制度
在培训开始之前,企业要为参与培训的学生制定相关的培训方案,并为其设立培训目标,让参与培训的学生能够充分的融入到培训当中来,通过培训能够独立完成和解决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培训了解企业奖惩激励的办法激发学生工作动力。同时,针对于在培训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院要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培训结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考核,通过考核来激励学生进行学习,考核效果好的学生依然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资鼓励。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从业教师通过资质认证进入到“教师库”作为安全技术培训的主要力量。具备进入“教师库”从业资格的教师同样需要接受培训和在教育,并且还要进行阶段性的煤矿实地体验与锻炼,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保证安全技术培训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另外,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而言,也要采取相应的讲评制度,使其能够更好的注重培训水平以及培训效果,针对相关培训,能够根据学员的具体要求给予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从而提高学院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培训效果。
2.4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煤矿安全培训教育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煤矿安全培训成败的关键,在教学方式多元化的煤矿安全培训当中案例分析、启发讨论、情景模拟、实训、企业参观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到安全培训教学实践当中也是目前经过论证的几个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与尝试,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为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服务。①案例分析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对在煤矿生产当中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进行汇总,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培训当中进行讨论和研究,教师通过学生讨论和研究的结果,提升学生处理和解决安全事故当中对安全管理制度和环境因素的见解和意见,并由教师最终归纳总结的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更需要学生的默契配合,学生融入了教学才能积极主动的去研究和发现案例当中的问题所在。②启发讨论教学法经验丰富、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与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是煤矿生产一线学员的特点,结合一线煤矿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培训方面首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拓宽学生们掌握安全知识的渠道,逐步的去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讨论,能够更好的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③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师在安全培训授课过程当中,选取相关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并对其进行场景还原,让学生扮演既定的人物角色,通过在事件还原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事件当中如何正确使用操作确保人的生命安全。模拟情景教学方法对于具有完善的煤矿规章制度和体系的企业,在促进学生工作技巧上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④实训、企业参观教学法通过实训以及企业的实地参观,能够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能够更加直观有效、真切的感知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进行安全防护,并更有针对性的对自身所缺乏的方面进行及时且必要的查漏补缺。煤矿生产的环节多,人员工作面广,来自各煤矿的学生水平不一,因此加入实训教学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实际考察典型煤矿,可以有效的把课堂知识技能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训质量对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煤矿安全培训教学过程中,做好前期培训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安全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而相应的企业培训管理制度也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的好坏。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已应用到我国部分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教学过程中,经过验证,效果明显。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作者:沈国君 单位:焦煤集团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成为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达到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需求的目的,在具体的安全培训工作中,应着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质量,具体应从制定明确的安全培训目标、合理选择安全培训内容以及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等方面入手,保证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能够取得实效,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1煤矿安全培训应制定明确的安全培训目标
基于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制定明确的安全培训目标是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关键。结合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实际,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制定阶段性的安全培训目标,并做好培训目标的分解
考虑到煤矿安全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制定阶段性的安全培训目标是指导安全培训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为了保证安全培训目标得到有效实行,做好培训目标的分解十分重要。煤矿企业在设计和策划培训时,要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不同的培训层次和不同的培训对象,考虑培训对象的岗位职责要求、专业技术能力、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曾经接受过的培训以及可承受风险等的因素,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
1.2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要求确定安全培训目标
在培训目标制定过程中,应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做到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安全培训目标,使安全培训目标能够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提高安全培训目标的针对性。
1.3把握安全培训原则,提高安全培训目标的可行性
为了提高安全培训质量,在安全培训目标确定过程中,应把握全面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原则,提高安全培训目标的可行性,使安全培训目标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2煤矿安全培训应合理选择安全培训内容
考虑到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特殊性,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除了要突出煤矿生产特点之外,还要与煤矿的生产实际相结合,达到提高安全培训针对性的目的。因此,煤矿安全培训应合理选择安全培训内容,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做好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
在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在具体安全培训内容的选择中,首先应做好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员工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能够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生产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活动要求实实在在,煤矿应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提出了“安全在我心中、安康在我手中”的活动口号,做到“宣传、组织、考核”三到位。充分利用黑板报、壁报栏、标语口号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消灭安全教育死角,杜绝安全知识盲区,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率和安全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
2.2做好员工基本安全生产常识的培训
除了做好安全意识的培养之外,在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还要做好员工基本安全生产常识的培训,让煤矿员工能够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必要的逃生技巧,最大程度的保证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研究分析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消灭事故苗头,制定整改措施,并进一步强调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2.3做好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突发事故的安全培训
在具体培训中,还要加强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突发事故的安全培训,做到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并能够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情况下有效保护自己,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煤矿安全培训应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基于煤矿安全培训的特点及其特殊性,在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是十分重要的。结合煤矿安全培训实际,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煤矿安全培训应重点围绕煤矿生产实际
为了保证煤矿安全培训能够取得实效,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应重点围绕煤矿生产实际进行培训,提高煤矿安全培训的针对性,使煤矿安全培训能够做到重点突出,更好的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安全技术培训,不仅要注重理论上应知应会的考核,更要注重现场操作中应知应会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并作为对培训部门工作业绩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以此增强其责任心和压力感。要把安全技术培训质量作为职工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基本条件,并与技师评聘和个人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即便是相同工种,也要视技术素质的差异和劳动贡献的不同,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向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倾斜,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职工学习运用安全技术知识的积极性。
3.2煤矿安全培训应做好重点内容的培训
在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应做好重点内容的培训,重点进行安全常识、生产技能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培训,使煤矿安全培训能够找准着力点,提高培训质量。
教学档案具有系统性。教学档案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涉及各教学实践层次和管理层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煤矿安全培训档案管理专业人员较少,相对缺乏经验,所以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
1.部分教师和档案工作者档案意识不强。他们对教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少档案管理人员存在“为保管而保管”、“满足检查即可”和“等、靠、要”的思想。因此,部分教师交资料不及时,档案管理人员收到后,按照几十年不变的老方式,保存上架就算完成了档案管理工作。
2.教学档案作用不明显。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差,文化程度较低,根本无法开展档案编研、开发利用工作,更谈不上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不想了解,也不想接触,更没能力掌握,依赖性较强,存在安于现状、不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旧观念,这些都成为制约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档案充分利用的内在因素。
3.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档案信息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档案资源为对象,以档案工作为依托,以档案管理学最新理论为指导,按照信息社会和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和利用的现代化管理过程。由于人员素质、设备投入等种种原因,导致煤矿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确实有待提高。
新形势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1.转变观念,认识重要性。煤矿培训机构需要从加强宣传入手,着重在健全与创新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人员培训、档案管理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下工夫,确保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有序。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工作者参加培训。培训时间可长可短、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对于参加了培训的人员,记录培训学时,作为以后在评职、定级的考核材料,可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管理系列职务评审,调动档案管理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的积极性。
2.拓宽教学档案的编研内容,开发多种教学档案信息服务,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随着教学档案需求用户的增加,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打破传统保守的观念和求稳怕乱的安逸思想,积极创新,开拓性地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教学档案所蕴涵的原始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信息编制,除了编制常规的检索工具外,还应积极编写各种教学档案资料汇编,选取更多的、有价值的教学信息资料,满足利用者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各种需求,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
3.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教学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等的档案信息网络资源,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方便迅速地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中图分类号:U215.8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煤炭行业又迎来崭新的一页。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年初即修订了《煤矿安全规程》若干问题,因此煤矿企业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也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回眸2009年,中国煤炭工业的飞跃发展,既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主要能源保障,同时又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各地区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的惨痛教训,给我们心灵造成的极大的痛楚,无不为我们带来深深的思考。
一、事故发生客观原因分析
(一)自然条件的改变。1.瓦斯。近年来,随着各地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尘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突出危险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极大的增加煤矿安全生产难度。2地下水。随着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深、掘进速度加快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剧烈变化,水害产生的条件、水害威胁的程度以及水害形成的机理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给防治水带来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对井下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和补给强度的分析造成很大难度。3.装备技术。煤矿新技术和新设备研究相对落后。大多数新技术与新设备处在摸索阶段,尚不成熟、不稳定,而国外较先进设备难以硬搬套用等。
(二)小煤矿违规开采。目前我国约有3万个煤矿,其中2.5万个是乡镇、个体煤矿。每年发生的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占80%。由于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小煤窑业主竞相逐利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较小的事故风险成本又不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由于当前煤炭行业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对称,加之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小煤矿的掠夺、资源破坏性开采屡禁不止,由于本来技术力量薄弱,安全投入少,引发的恶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三)煤矿超负荷生产。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较大,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产出,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宏观原因。超负荷开采已经成为全国煤炭工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成为我国煤矿各种事故的重要导火索。
二、事故发生主观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使。近年来,煤炭价格一涨再张。面对巨大的利益,煤炭企业抢抓时机,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生产。长期超通风能力和提升能力生产,导致矿井隐患重重,发生事故也就在所难免。
(二)安全管理混乱。煤炭企业不能真正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意识树立不牢固。上级文件精神及具体规定不能严肃认真落实。国家行业重大安全政策就连煤矿安全第一责任者都不尽清楚,同时安全防范措施也得不到进一步落实,其管理、技术、安全层面上的监督、监察不到位,安全管理工作混乱。
(三)企业职工专业水平较低。我国煤矿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现状是:管理人员往往是理财的好手、经营的能手、安全生产的生手。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尤其是专业院校毕业的采、掘机、通、运等人才更是缺乏。特别是小煤矿负责人多数为中专以下水平,全凭经验,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敷衍了事,存在严重的问题隐患。
(四)煤矿安全培训严重不足。国家的强制要求培训计划实施,但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员、特殊工种人员并没有按“规定”全部进行培训。相当多的煤矿企业对职工的培训也是走形式,象征性地发个上岗证,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造成了职工整体安全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本质不具备安全资质,潜伏重大安全隐患。
三、对策思考
(一)培训机构教育着力。针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不尽一致,对培训及复训考核可借鉴安全注册工程师考取办法,在每次培训(复训)前,由国家统一集中封闭考试,合格者可不必参加其脱产培训,从而可将低培训成本;对于未能通过考试者,必须参加统一脱产培训,严格“准入关”。
(二)加强安全监督检查。1.建立煤矿安全动态评估制度。通过开展经常不断地安全分析、评估,促进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2.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及时发现隐患,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完善监管程序,规范监管行为,严格依法办事,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3.规范行政审批,严格市场准入。各级管理部门要站在对党和国家利益负责、对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严格审批标准和程序,谁审批谁负责,从源头上把关,严格市场准入,搞好源头管理。
(三)加强井下管理。为严格落实管理人员下井现场检查责任,下井检查时,必须将到达现场时间、查出问题、处理情况、离开时间、人员姓名等内容记录在现场专用记录本上。现场安监员对管理人员的记录情况进行监督,落实整改现场存在的问题,并将管理人员记录留名填在记录单上报安监处,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落实了各级管理人员现场检查责任,提高了检查效果,及时解决消除了现场隐患,保证了现场安全生产。
(四)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人是环境的产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目前的市场形式下,仅仅传授知识技能就指望他们搞好本职工作是不够的,就每个人而言,除了教会他们安全操作技能和建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外,还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通过切实的教育和有力的影响,让他们具有爱岗敬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在教育过程中,以稳定安全检查队伍为基础,对安监员要制定一个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并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以解决职工共同存在的思想认识为突破口,把职业道德、思想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席振修.提高煤矿安全评价质量的途径[J].科技信息,2007,7
二、强化责任意识,齐抓培训质量
要在中心、学校、企业三者参与的合作模式下,确保安全培训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培训质量,首要任务是明确参与各方的责权利,其中履行好各自的责任至关重要。为此,中心首先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各参与单位也明确了主管人员对此项工作负全责。中心主抓政策宣传、生源组织、档案管理、学员颁证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学校负责学员在学习期间的政治思想、教学过程、考试考核及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工作;企业主要负责接受学员的参观实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三个环节彼此衔接,共同奠定了培训工作的基础。中心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组织人员专人负责深入煤矿企业,调研急需培训的特殊工种种类和人员的数量,及时开办相应的培训班以满足企业需求;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管理团队,从学员报道到生活保障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定点实习企业则按教学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实践训练场所,并对带教教师进行了规范培训,确保能有效指导学员的实践训练。由于教学组织有序、教学过程严谨、后勤保障有力,尤其是学员经过理实一体化的培训后确实感到在短时间内自己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提升,并能够很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负责人在看到学后归来的人员在工作中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中心的培训质量不仅很快得到本地煤矿企业的认可,进而影响到周边地区一些非煤矿山、铁路施工单位,他们都纷纷送学员前来参培。中心成立至今已先后开办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140余期,培训13个工种人员上万人次。按“教考分离”的培训原则,学员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结业机考,平均最终合格率达到95%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三、拓展办学层次,保障煤矿安全
煤矿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三违”事件时有发生,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最大的隐患;随着国家安全政策新规定的不断出台,先进技术的不断应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对新技术掌握的愿望迫切等等,使培训中心在承担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同时,必须思考如何更好的为煤矿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培训服务。在充分评估学校设施设备和师资的基础上,培训中心与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签订了联合培养安全工程、矿山采掘、矿山机电三个专业的大专、本科函授班的协议,教学点设在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开办的4届学历教育班共培训学员近300人。在这期间,先后有10余位川师大教授来校授课和进行专题讲座,并和学校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他们带来的知识、技术以及授课技巧,在有效保证学员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在知识上也得到充实,授课艺术得到提升;学校先后有7位教师参加了多次国家和省上的各类培训和研讨,对教师开拓视野,转变观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定点实习企业受此带动,在管理与技术方面也得到推进。随着培训中心的实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对安全培训要求的日益严格,培训中心在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同时,相继开展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员培训等多项培训,受培人数超过3万人次,对本地和周边等地的煤矿企业基本做到全覆盖。培训的效果体现在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出现持续向好趋势。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度广元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7.9,2013年度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9652,首次降到2以内,10年下降幅度达75.12%,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川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的持续培训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心在省局组织的全省三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的复查评估中也获得“优秀”培训中心的殊荣,居川北片区三家中心名次之首。《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新桥煤矿是河南煤化集团永煤公司的主力生产矿井之一,核定原煤生产能力120万t/a,现有一线职工2000余人,其中劳务工约占一线职工总量的80%,这些职工大部分文化基础差,缺乏煤矿工作经验和安全意识。在安全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培训机制,对这些职工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尽快提升安全意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区队安全管理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新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出现,给煤矿职工带来新的问题,煤矿的安全生产也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创新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方法,提升教育培训效果,促进职工安全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对煤矿的安全、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全员安全培训两步法
1.1每周一题培训
新桥煤矿不断创新培训机制,每月由培训科出1—2题企业文化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求各区队根据自己单位员工所涉及的工种,每个工种每月出四道有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学习题,要求每周分别由队长、书记、技术副队长、技术员担任培训教师,给广大员工进行讲解,并要求广大员工按照自己的工种抄写在全员学习笔记本上,每月在25日之前给队长或技术副队长背诵所学的企业文化知识及所学工种四道题,将考核结果纳入月底全员安全培训考核之中。
1.2每月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培训
新桥煤矿要求各区队坚持“每月一案”制度。事故案例教育在培训中对学员有极大的震撼力和说服力,学员听起来精力集中,记忆深刻。新桥煤矿利用每月的安全培训学习时间,组织职工事故案例进行学习,并要求每名职工讨论后,写出学习后的心得体会。让职工受到教育,让事故的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警示作用更明显,使职工受到刻骨铭心的安全警示教育,深刻认识到“三违”给自己、给家庭、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并在自己头脑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
2.创新安全培训机制
2.1由“被动听”转向“课堂互动讨论式”,提高了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桥煤矿变传统的老师讲学员听的模式为交流互动式,由学员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提问,教师引导大家互相讨论,最后以总结归纳的方式,调动了全员学习的积极性。
2.2由“月底集中考核”转向“日常分散考核”,提高全员学习的实用性
新桥煤矿在员工培训“执行”和“落实”上下功夫,变以往的月底考核为日考核提问应知应会、旬考核抽查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及月底考核培训资料汇总,促使全员学习的效果在平时和现场发挥作用。
2.3是由“培训科强制”转向“区队自主”,提高实操基地的使用频次和效率
现在新学员岗前培训多是在教室进行,完成72学时培训课程后,签订师徒合同,然后正式进入现场实习操作。新桥煤矿出台了区队自主开展实操培训的奖励制度,对于刚分配的新工人,除完成72学时培训课程后,至少要进行为期五天的取证实操训练,让每个学员掌握最基本的实操业务技能,适应发展。该矿规定:每个区队每月主动申请开展实操训练,在全员学习中予以0.5分的奖励,反之扣2分,进一步提高了区队自主开展实操培训的积极性。
2.4由单一的“提问背诵”转向“全员机考”,提高全员学习的信息化水平
新桥煤矿建成了有50多台电脑的微机室,将公司下发的全员学习试题库自动生成考试卷,每月随机按照100人抽20人,超100人以上,每多10人,多抽1人机考的原则,在一线区队、辅助区队、科室抽人进行全员机考,成绩占全员学习考核的40%,员工应知应会知识进一步得到了持续和强化。
2.5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提高正向激励幅度
新桥煤矿推出全员学习“激励卡”,由矿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提问奖励,既调动了全员学习激情,让员工心“动”,又使广大职工积极行动,赢得物质奖励,化解了岗位操作应知应会与再学习、再提高的矛盾,进一步促进了安全生产。
2.6利用网络资源培训,使员工培训耳目一新
新桥煤矿利用VOD视频播放员工岗位操作标准等内容,让职工学的更快,更直接,其内容都是根据实践和国家相关安全规程和法规编制的,更具权威性和准确性。各种内容穿插讲解,改变以往职工培训只有文字叙述的单调和枯燥,使职工观看后,感到耳目一新,提高了职工参与学习培训和提升业务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2.7与技术比武结合,开展全员大练兵活动
为全面提高员工技能和理论知识,新桥煤矿积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岗位练兵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立足岗位、切合实际、因岗施教、注重实效”的要求,以提高职工职责能力为出发点,以各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基本技能训练、工作实效考评为主要内容,以职工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为主要目标,大力抓好职工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从而进一步增强了 广大职工的适岗能力。
制定方案,严格考核。为了能彻底发挥岗位练兵的功效,结合生产实际,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周密安排、注重落实,制订了各阶段的练兵计划、实施方案、考评细则,保证了岗位练兵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活动的成功开展。在理论知识考核阶段,要求各区队组织班前会学习、班后会学习,考时坚决严肃考风考纪,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考后总结职工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
实操训练,助推岗位大练兵活动顺利开展。以各职工岗位规程操作规范为准绳开展训练,促使员工立足岗位、苦练过硬本领,学技术、练绝活,干一流,争第一。该矿把练兵活动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通过练兵促进工作效率,做到在实际中训练,在实干中提高,结合现实需要和岗位工作实际,找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补正,注重转化,进一步提高了练兵质量。
展示自我,永争第一。技术比武为职工提供了一个锻炼技能、展示才能的舞台,但想要充分展现,没有平常的积累和磨练,也是纸上谈兵,岗位练兵正是给职工一个了解自己、改善自己的机会。在新桥煤矿5月份的钳工技术比武大赛中,为了充分展示维修钳工的综合实力,经过笔试和实操两项考核,机修厂蒋大寨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被机电一队宋深新、孟帅,以娴熟的技能收入囊中。
通过岗位练兵,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使职工了解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职工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和工作热情。
3.现场培训 强化培训
新桥煤矿综采队针对部分员工生产技能中的薄弱环节,集中组织员工现场强化培训,让他们熟悉各自岗位的操作流程,学习操作步骤、要点等业务技能知识,并由技术员和一些有经验的师傅现场进行讲解,员工们激情高涨,不停地向技术员和老师傅们提出自己关心和掌握不到位的问题。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技术员也不时对员工进行提问,现场教学氛围非常浓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结论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096
0 引言
建设安全本质型煤矿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就要保证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一些煤矿企业往往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威胁着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只将经济利益视为自己长期发展的目标,却忽视了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从根本上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矿井的建设,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1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矿井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将人、物、系统、制度这四要素进行统一管理,只有从根本上建立正确的安全管理制度,才会更好的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很多煤矿的工人都是在井下作业,这就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危险性,如果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或者是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对此笔者建议煤矿企业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工作人员安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建立一定的安全管理理念,为职工的安全作业给予更大的保障。
2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
2.1 倡导安全理念文化
倡导安全理念文化对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理念文化主要能够体现出煤矿企业自身的个性、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而建构的。安全理念文化能够反映企业发展的目标,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文化能够时刻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尤其是下井下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边的设备等,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为了更好的让人们认识到安全理念文化的重要性,有关管理者还可以定期的对员工开安全意识大会,目的就是更好的灌输安全知识以及安全矿井建设的等有关的知识[2]。
2.2 安全文化理念创新
安全文化理念的创新非常重要,安全文化是煤矿长期发展的必要保证,在社会的发展中,文化理念在不断的创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追求“文明”生产和“文明”建设,这种理念要远远高于安全生产,为了实现安全文化理念,有关部门的领导应该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发现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且给予警告处分。只有这样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
2.3 完善现有安全管理制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一些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很多从事煤矿工作的员工来自于农村,这部分员工往往安全意识较差,组织性不强。对比笔者建议有关部门的管理者一定要严格的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管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政策,为建立一个安全本质的矿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实际的煤矿作业中,有关工作人员还应该严格的遵守安全条例,不得擅自违背条例,一经发现,必须要接受惩罚,这也是为树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基础。
2.4 安全教育文化引导
通过观察前些年的煤矿行业可以发现,该行业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其后果是惨重的,每一个煤矿坍塌都会造成多人死亡或者是受伤,回顾这些事故是悲惨的,也是令人伤心的。但是通过回顾这些煤矿事故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对于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情况,更应该加以重视,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只有通过经验教训的分析,才会更好的起到预防的作用。煤矿有关部门的领导有必要定期的对员工讲述一些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这些能够时刻警醒人们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而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发生[3]。
2.5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对于人们而言并不困难,只要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规定的章程进行建设就可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并没有将这项任务落实到实处,而是将安全文化建设放在了嘴上。笔者认为只有从实际行动上落实并贯彻安全制度文化建设,让员工把那些约束行为的制度变成自己的行动指南,才能够从思想上接受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
2.6 实施科技兴战略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很多高科技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当中,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适当的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例如煤矿企业为了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创设无人值守和生产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这种技术不能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能够确保人们工作的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为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给予了很大的保障。煤矿企业的有关部门应该对此加强重视,应该将煤矿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工人的自身安全视为首要的任务,而不是为了经济效益不折手段,只有实施科技兴战略,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的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现如今我国煤矿行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为了实现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就一定要对其严格管理,从根本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素质培训,要确保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危险意识,这将会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及和谐矿井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娜.企业安全文化与本质安全型矿井关系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7):134-135.
[2]吉忠堂.煤矿安全培训与本质安全化矿井建设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06):145-150.
安全是煤矿的头等大事,是煤矿永恒的主题,是保证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安全培训则是煤矿企业的重头戏,是煤矿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安全培训,能够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自保互保的能力,促进安全生产的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培训教学法制约了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员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影响了学员创新能力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员容易接受。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现代煤矿安全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多媒体在处理信息方面具有强大的能量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它能接收和组合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文字、文本、声音、图像;它能把单独信息拓展到不同的领域,如文字、文本图像化、声音化;图像、声音文字化、文本化。这样,一种信息在通过多种手段的展示后,形成了一种立体信息,这是教学别需要的,它能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调动人体接受和感知器官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大量信息可在短时间内根据需要被接收、、拆分、组合,数字手段对于信息细微结构高精度的记录和定位,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准确、全面、细致地把握和感受它们,大大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和效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处理信息,从速度与质量来看,效果都是一流的。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记忆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
2.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
4.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员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5.增大信息量,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员,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能从多种途径获取与加工信息,可提供多种文本、图片、声像资料信息,通过网络还能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更优质的信息。理论上,上述优势对于课堂教学必将产生积极作用,这些优势仅表现出了该技术的功能性和工具性特征,是一种泛化的技术性存在。对课堂教学来说,它一定就是优势。
三、多媒体教学在河南工程学院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1.河南工程学院煤矿安全培训的内容和目标
河南工程学院培训中心主要负责河南省乡镇煤矿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其内容主要是:
(1)安全法律法规
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煤矿安全法律体系、《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
(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
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
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4)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煤矿安全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乡镇煤矿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掌握安全技术知识水平的能力,提高他们整体的安全素质,激发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的功德心;调动他们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对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形成一整套的安全思想理念。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
2.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应用
过去,我校煤矿安全培训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向反馈结构,表现形态是记忆水平的教学,由于忽视对学生本身能动性的培养,在教学中表现为“注入式”或“填压式”,这种模式正是要改革的对象。现在,我校煤矿安全培训逐步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适当引入当代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煤矿安全培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软件进行煤矿安全培训课堂教学,并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多向交流,以图有力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并试图找出几种既能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又能兼顾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授课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模式:
(1)情境问题模式
此类模式通过呈现虚拟或真实的情景,给学员提供一个探索解决问题的环境,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调动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采用情境问题模式进行教学,使学员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自信心。在此模式中,多媒体软件的作用在于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或验证结果。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提供信息,为学员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的同时给学员进行设疑,以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把学员引入某种境界中,一节课可以只创设一次情境,也可连续创设数个相互关联的情境。创设情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幅图画、一个实物、一则故事、一段录像等等,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利用多媒体软件配合学员的学习活动,使学员接受信息,在特定的境界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粗读课本、看影视录像和讨论等)。接着,多媒体软件提供进一步的例证材料,一方面巩固初步形成的概念和规律,另一方面则促进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这种模式最明显的优点在于直观性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观来感知新事物、获取信息,所以无论是叙述娓娓动听的故事、出示画面、展现生动的情节,还是表现事件过程、观察特定的或特写镜头,都可以将学员的注意力直接引向教学的主要方面,特别是故事情节的戏剧化表现,往往会使学员产生共鸣,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感染力是其他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
这里以安全培训教材中“矿井提升与运输”一节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开始可以通过一些问题给学生进行设疑,如“为什么矿井提升运输那么重要?怎么样才能做到提升运输安全?为什么说提升钢丝绳处于矿井生产的咽喉?等。”使学员产生悬念,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动画软件、实放录像、一则故事等,带着问题把学员引入某种境界中,激发学员的求知预望。通过这些信息充分调动学员的视觉器官,让学生看到物体的全景或局部特写,真实、直观的影像和图片资料,引发学员的兴趣,使学员参与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多媒体软件提供一些例证材料,如讲到“罐笼每层内1次能容纳的人数应明确规定,超过规定人数时,把钩工必须制止”。通过一个案例可以加深学员的印象。案例:1978年2月13日,某矿副井罐笼内已经满员,正要下放罐笼,突然又来1人,不顾劝阻强行入罐,把钩工坚决不同意,便将此人往外拉时,就在这时,信号工突然发出下放罐笼信号,使该人坠井死亡,里面穿插一些自然、真实的情景图片,使学员的心灵会产生很大的震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易于学员接受新知。
(2)启发讲授模式
教材的有些内容难度较大,需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去帮助学员获取新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用讲解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讲解”绝非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它仍然需要学员去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和练习应用。在这个模式中,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一些蕴含了相关知识的实例,帮助学员从中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再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就可以使学员较为轻松地越过难点,自然地做好进一步学习的准备。并可通过多媒体软件让学员集体预习,这样就能使整个预习阶段声、形结合,比学员单纯看书的效果要好许多。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学员原有的认知,利用多媒体软件展示与本节重点、难点知识相关的事例或实验,启发学员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作相应的引导,重点讲解,以帮助学员突破难点知识,降低学习难度。讲解中可以精选一些具体问题,让学员实行讨论解决。在此过程中,可利用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研讨、质疑,帮助学员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对知识进行梳理、概括、提炼、升华,使之形成体系,促进学员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启发讲授模式利用开始学员思维不太活跃的阶段先行复习基本知识,再利用自主预习的方式使学员对所学内容有个全面认识,能充分利用学员注意力相对集中、求知欲相对较强的最佳阶段进行重点、难点知识的突破,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这里以安全培训教材中“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一节的教学为例来说明: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学员在掌握通风系统方式,风流强度、大小的关系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适宜运用启发讲授模式来讲授。对于通风系统方式,风流强度、大小及与风门的关系,可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动画功能逐步模拟演示说明。引入新课前要复习物理中电路的组成形式,并告知电路的组成形式和井下通风系统的组成形式相类似。其间利用多媒体软件再现电路的基本组成形式。重点突破学生带着问题自行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后,教师开始新授,借助于多媒体软件的动画功能,着重说明不同的通风系统选用的条件,以及在不同的通风系统中,当工作面的位置不同时,通风线路的设置思路及方法,同时在工作面和次要巷道中,如何通过风门来调压、风向。
通过1-2条具体问题由学员相互讨论并试图得出结论,以加深学员对矿井通风方式的理解。这样才能不断深化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讲授过程中,由于主要的结论是通过学员自主预习,并在相互的讨论中得出的,因此更能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精神,课堂气氛活跃,学员能够较为轻松地接受难点内容,教学效果良好。又由于运用了多媒体软件模拟通风系统,使学员对通风线路与风压、风门之间的关系认识更为深刻,促进了学员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传统教学的重大变革,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煤矿安全培训(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92页)中,以多媒体教学为核心,逐步完善煤矿安全培训的硬件资源库和软件资源库建设,是信息化煤矿安全培训的保障。近年来,我校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加大了煤矿安全培训的投资,逐步建成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教学场所,这对调动培训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学员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培训教学的整体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我校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制作了适合煤矿特点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案例素材、教学多媒体素材等软件资源,为学员有效地学习、教师高质量地教学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强.多媒体技术在安全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Vol.5(3):116~117
[2]武继生.多媒体在煤矿职工安全培训教育中的运用[J].山西煤炭.2007(6)Vol.27(2):58~59
1、引言
煤矿安全培训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对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具有重作用。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煤矿安全培训,但近年来一些煤矿接连不断地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吉林省通八宝煤矿瓦斯突出事故、贵州瓮安煤矿透水事故、湖南邵东煤矿爆炸事故等,伤亡严重,影响极大。许多事故都是因为安全意识的淡薄和缺乏造成的,因此,强化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真正的把煤矿安全工作做好。
2、我国煤矿安全培训的现状分析
2.1安全培训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煤矿生产的设备早已普及,煤矿生产条件也越来越复杂,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的安全培训中,大部分还是以发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级安全生产文件为主,在内容上多呈静态展示,授课讲师照本宣科的宣读,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被动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起到积极作用,甚至会引起参训人员的反感,达不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2.2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无针对性
我国没有限制煤矿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因此其素质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有调查显示:我国煤矿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大多有农民工组成,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生产技术培训,且其接受培训能力较差,也具有一定流动性。但是对于这些人员的培训跟高素质的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一起培训,毫无针对性,就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2.3对改善工作,提高安全意识效果不大
目前许多煤矿企业只是单单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培训。不考虑员工的个人意愿和素质,使员工产生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思想,没有相应的培训奖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员工的工资不和培训效果挂钩,不和安全事故挂钩,导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对于安全培训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所谓态度,不能使安全培训从“要我学习”转到“我要学习”,使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效果大大降低,这是许多企业安全培训看不到好效果的原因,也造成了煤矿企业安全培训资源的浪费。
3、在煤矿安全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的措施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需要硬件软件同时发力,硬件指物质方面即安全培训中的一些设备设施和物质奖励。软件指精神方面即安全意识的培养,员工们对安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3.1直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的讲师读、员工听的陈旧模式,变为更加贴近实际的直观教学。可先由安全培训讲师集中讲解入井须知,然后待员工们下井参观,之后讲师边走边讲解,让员工们感知井下的实际现象,先对井下作业现场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讲课,员工们更容易接受,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3.2建立安全培训奖励机制
在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之后,为了激励员工们更加重视生产安全,可以举办技术考核、仿真模拟和技术比武等小测试,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可以组织有关安全方面的演讲比赛和知识比赛以及歌咏比赛等活动,使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能够寓教于乐,使安全意识深入员工心中。同时企业还可以设立“安全生产标兵”等称号,每个季度,对于一直在安全生产方面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表扬。
3.3采用典型案例分析
其实不管有再好的教学模式,再诱人的奖励机制,只有员工自己在主管意识上愿意进行安全实践才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要想让员工们主动履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则需从他们的安全意愿入手。一旦员工们有了安全意愿,就自然会端正对安全生产的态度。这就需要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最好是采用本矿或相邻煤矿的事故进行教育更有说服力因为这些案例就发生在员工们身边,更加熟悉,更具震撼力和说服力,使员工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同时,还可以请一些事故案例的相关人员如伤残员工或家属“现身说法”,听着他们讲述伤残后如何痛苦,家属讲述亲人如何死亡,死亡后给家庭带来了怎样的困难和悲痛,也可以用一些事故现场的影像资料来感化员工。让员工们自己想象,如果自己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事故发生,会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这会让每一位员工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家人也要提高安全意识,从而就有了“我要安全”的意愿,进而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大大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4加强与培训机构的合作
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需要长期的投资和人才建设,但对于一些小型煤矿企业来说,可能人才和资金的不足,不能够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这是就可以与一些专门的安全培训机构合作,委托培训机构来为员工作安全培训,一方面能为企业减少一些资金投入,也能为煤矿企业提供更好的安全培训服务。煤矿企业用过与安全培训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使培训机构深入到井下,更细致的了解煤矿企业的需求,并把这种需求带到课堂上去,告知给培训员工,减少员工的工作适应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创造效益,实现煤矿企业、培训机构和员工的共赢。
4、结语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它、尊重它。无论是煤矿企业还是企业员工都应该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牢牢记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逐渐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只有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真正树立安全生产的主体意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增明.再论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07).
[2]安培源.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J].价值工程,2013(19).
[3]张淑美.浅谈煤矿安全培训教学之现状及其改进措施的思考[J].神州教育,2012.
煤矿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一大重点内容,安全培训的效果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煤矿生产安全的培训直接影响到组织安全人身安全性。本文对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培训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一、煤矿安全培训现状与相关问题
(一)不够完善的煤矿安全培训体系
从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现在部分企业只是一味追求面前存在的利益,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安全问题—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完善的师资队伍、设备检修组织团队、安全培训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分配和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等方面,企业机构没有真正落实好安全培训的责任制度,形成了不良作风,导致在上级检查工作情况出现“过场面”、“做样子”的现象,没有真正注意到这是一大安全隐患的表现。
(二)培训方式不足导致作用人员素质不高
就我国的煤矿产业来看,煤矿生产人员都是直接进行作业,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人员大部分年龄段偏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素养水平不高,还有行为举止不够文明等方面。通常情况下,煤矿作业人员一般为工作经验足的老员工,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经验,常常忽略了规范的工作方式,养成了不良的工作习惯;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农民工。在发展较快的社会情况下,企业机构缺乏作业人员,在整个集体的培训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差距,让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相当困难。企业的培训机构不完善,往往导致农民工在作业的时候只是注重开采等相关工作,而忽略了作业时的一些防范意识,为企业机构的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
(三)企业制度矛盾明显
由于开采的工作量不断增加,加大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力度,使得作业人员一天的时间几乎花在了煤矿生产上,加上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通常导致员工休息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更不用说有更多精力参加煤矿安全培训,就算能够参加到培训当中,也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此外,由于进行培训之后,煤矿工人没有能够较好地得到物质满足,作业人员往往会产生抵抗情绪。从培训来看,很多培训工都是和一线作业人员一起作业的,就算有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也难有时间整理有效率的教学方法,使得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不高。
二、有效的煤矿安全培训方式方法
(一)强化安全培训工作意识
1.坚定“安全第一”的信念。
企业机构要把安全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和管理人员培养“安全第一”的思想放在安全意识教育工作的第一位,通过开展学习安全知识、明确安全目标、举行班前安全宣讲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安全至上”、“安全决定一切、安全否定一切、安全超越一切”的思想,彻底落实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2.增强“隐患造成事故”的意识。
企业机构要强化对员工的风险意识教育,让员工明确如何正确认识风险、规避风险,做到个体安全。通过引导员工及时判断和排查各类危险源,消除安全隐患,真正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断增强员工安全风险意识,促进现场安全生产。
3.树立“一切事故皆能防备”的信念。
企业机构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一切事故皆可防备”的信念,并落实到行动中,专注把握好生产每个环节,做到作业预前防备,真正变事后的、被动的传统“事故追究型”安全管理为有预前性的、系统性的“事故预防型”安全管理。
(二)不断加强煤矿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如果要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就要从招聘煤矿工人时注意把控好,考虑到工人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并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进行一定范围的考察,如果考察的结果不符合煤矿工作的安全意识规定,就应当严格撤回,在培训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必须和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其中重要培训内容有:自救安全措施、互救安全方法、急救预案、自然灾害防备和避灾线路,等等。最后要根据培训和考核结果严格安排对应的工作岗位,禁止越位的不良行为出现。
(三)高效处理企业机构矛盾问题
工人学习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煤矿安全教学培训工作的正常运作,因此企业要努力创建更加完善的工人煤矿安全培训的考核机构制度和鼓励制度,针对一些在煤矿生产工作上行为表现出色的员工,授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支持,鼓励这些员工再接再厉,成为煤矿生产的好榜样,为大家树立优秀模范,发挥带头的作用。在煤矿安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形成更好的动力。企业领导要支持培训员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资源和时间进行探索,提高培训质量。
三、结语
煤矿生产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会影响到工人的人身安全,更会影响到机构的运作。只有去除隐患,才不会阻碍组织的运作和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教育方法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才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促进安全培训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安全培训;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
中图分类号:G71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为反映教学规律和特点而制定的指导
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煤矿安全培训的目的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传
授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抗灾防灾能力,预防和减
少事故发生。具有针对性强、学习时间短、学员文化程度和年龄结构
参差不齐的特点。把握好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的教学原则对提高培训
质量和培训效果十分必要,依据煤矿安全培训的目的和特点,在培训
过程中应当把握好以下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在讲授安全技能知识过程中让培训学员用自己的感
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具体的直观手段有四种:
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直接将讲授对象呈现在学员面前,如:
打开自救器讲它的结构、性能和佩戴方法;让学员动手操作灭火器等。
实物直观充分为学员学习知识提供了理解、掌握所必须的感性经验。
2、模象直观。模象直观是运用一定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模
型、图片、幻灯、光盘、电影等,如:使用断层模型块讲地质构造;放
安全教育宣传片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使模象直观的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井下一些安全生产的场面都可以借助模象技术
达到直观效果。
3、板书直观。板书直观是教师借助写字板对知识进行表述,有易
于学员对主要知识点做记录。
4、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员已有的
安全生产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员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培
训效果。语言直观不受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最为便利、经济。
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安全培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实
践经验。
在安全培训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培训教师的要求是:第一,
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不同工种、不同层次的学员,所需要的直观手段
也不相同;第二,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直观教学可以提高培训效果,
但为直观而直观,会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第三,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
学员的理性认识。直观给予学员的是感性经验,而安全技术培训的根本任
务在于让学员掌握理性知识,因此培训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教学时注意引
导,比如通过提问、解释,鼓励学员认真学习,牢固掌握知识点。
二、启发性原则
“有指导的认识”是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安全培训是国家强制性培
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通过启发性教学,引导学员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在安全培训教学过程中贯彻启发性原
则,培训教师应当做到:第一,确立培训学员的主体地位。参加培训的学员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启发要切合学员生产实际的需要,只有明确学员
的主体地位,真正了解学员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启发才可能具有针对性;
第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员来自生产现场,具有一定的生产
实践经验,教师和学员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只有充分尊重学员,建
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员对教师具有认可感,学员的学习自觉性才
能调动起来;第三,激发学员积极思考。被动接受性学习效果欠佳,通
过启发来激发学员积极思考,启发应当选择影响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
通过学员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三、系统性原则
威胁煤矿安全的灾害因素多种并存,学员需要有实现安全生产较为系
统的安全知识,所以,安全培训要循序渐进,系统全面。安全培训贯彻系
统性原则,一是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是教学知识系统的全面
体现。二是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学员的文化程度不
同,理解能力也不相同,所以培训要做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三是要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的执行大纲,
安全培训的教学大纲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培训
过程中要结合各矿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适当的增减内容,如平媒集
团在安全培训中就应当增加治理瓦斯突出、矿井水灾防治等方面的安全培
训内容。
四、可接受原则
可接受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培训学员的实际水平。培训内容超过
学员的实际接受能力,学员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培训内容
低于学员的实际接受能力,学员对所培训的安全知识难以留下深刻印
象。只有把握好可接受原则,才能有较好的培训效果。贯彻可接受原
则,一是把握好讲课的量度,一次传授的知识量过大,学员难以消化。
二是把握好讲课的难度,使学员听得懂,能理解,记得住,回到现场
用得上。三是把握好讲课的时间分配,人的生理活动有90分钟为一个
周期的规律,要避免长时间满堂灌式的讲课,通过适当休息调整学员
的精神状态,学员精神状态好,接受能力就会高。
五、针对性原则
在培训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实际,结合参加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有
针对性的讲课,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贯彻针对性原则,首先,要
突出安全培训特点。安全培训不是学历教育,也不同于岗位技能培训,
在较短的培训时间内一定要抓住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这个主体,培训内
容一定要突出安全培训的特点。在突出安全培训特点的同时要突出培训
重点,针对不同工种选择不同培训内容,如瓦斯检查工重在安全检查,
爆破工重在安全操作;其次,要尊重培训学员的个体差异。学员的年龄
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要尊重学员的个体
差异,对接受能力差的学员进行个体辅导。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实际是相对理论而言的,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就降低到了生产操作,
就失去了培训的优势和意义,所以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安全培训必
须理论联系实际,煤矿安全生产理论是现场实践工作的总结,许多安全
规定是事故经验的总结,煤矿安全培训必须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只有理
论联系实际,学员才愿意学,回到工作岗位用得上。理论联系实际要善
于利用案例教学,有些案例就发生在学员身边,案例教学生动、具体、
形象,学员印象深刻,说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