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0:28: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旅游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外出旅游已成为节日不可缺少的内容。今年春节期间,探亲访友与旅游叠加,旅游需求旺盛,形成了出行高峰。____市共接待游客380.27万人次,同比增长4.8%,实现旅游收入37.49亿元,同比增长4.9%;____省纳入统计的12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98.08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总收入9622.52万元,同比增长7.5%;____省17市共接待游客1480.2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1.9%,旅游综合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15.8%;____省春节期间接待游客770.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3%,旅游总收入61.82亿元,同比增长20.40%;湖南省共接待游客约1442.17万人次,同比增长18.18%;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478.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旅游总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12.4%。
春节期间,各地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以散客和家庭为单位的民俗祈福游、贺年休闲游成为市场主流。庙会、灯会游客最为集中。放假第五天,北京两大庙会客流逼近27万,创春节假期新高;____南京“苏台灯会”,截至大年初四已接待游客超过25万人次;各地旅游节庆活动深受欢迎。广西各景区共推出100多个主题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贵州省推出“到贵州过大年”主题文化旅游活动90多项和30多条体验游线路,吸引各地游客感受年味。乡村民俗旅游亮点突出。春节前夕慰问过的延安、铜川、西安等地成为陕西旅游新热点。
适于冬季开展的温泉、冰雪旅游项目节日期间吸引大量游客。____省各大温泉满负荷运营,滑雪场游人爆满、欢声鼎沸,纷至沓来的游客将“冷资源”变成了“热经济”;____扬州推出的“旅游天使”爱温泉、“泡温泉、送福袋”、“美食养生月”、“温泉+景区优惠大酬宾”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体验;贵州铜仁石阡夜郎古温泉、思南九天温泉城日接待游客超过1万人次;湖南汝城温泉、魏源温泉、高洲温泉、灰汤温泉等温泉景区、酒店爆满,一床难求;海南游客乘坐飞机进岛数量增长4.44%,自驾车进岛数量增加5.85%,高端酒店订房率达到或接近80%。
汇率利好、签证放宽、消费环境改善等有利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出境旅游消费的热情。“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4日出境游人数(不含港澳地区)达到518.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2月17日至2月23日,虹桥和浦东两个机场出入境总人数分别为36.6万人次、32.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0.9%、14.6%。云南河口口岸出境旅游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____部分旅行社春节出境游同比增25%。据统计,春节团队出境游首要目的地仍是泰国,日、韩、东南亚海岛等近程目的地热度不减,赴澳、美的远程线路也现大幅增长。各国纷纷针对“中国春节旅游季”采取措施:西班牙通过调整菜单、接入中国电视台信号、提供中文服务等方式打造一批“中国友好型”酒店;美国部分酒店开办针对中国客人消费习惯的培训班,并推出系列庆祝活动。
同时历届县委、政府充分审视分析和深刻认识到“古城存在的唯一性、古城保护的完整性、古城文化的厚重性、古城景点的多样性、古城内部的混合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观念和经营城市的发展理念,从解决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着手,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路子,最终实现了文物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共赢的目标。在短短的几年间,古城以其丰富多彩、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古城,已经成为展示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大型博物馆,成为我县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拉动力,成为全省的旅游龙头。年,古城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万人,门票收入4800万元,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4.3亿元,分别是年的20倍、25倍和18倍。分析古城旅游业的发展,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坚持保护为主的原则,全面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
县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的思想,始终遵循保护文物就是发展旅游的理念,全方位地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实施依法保护。在省、市的高度重视下,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个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立法,这一条例成为县保护古城的法律依据,成为制定县城建设规划、古城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古城保护管理制度的大纲。根据《古城保护条例》,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先后出台了《县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和《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集中管理办法》;针对古城内消防设施失天不足的问题,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强文物单位、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古城内电气线路改造的方案》。特别是最近以来,以市政府文件上报省政府《古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整改和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得到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长亲自做出批示,副省长组织召开了专门协调会予以研究解决。所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案的出台,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具操作性,更加具体化,促进了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近几年来,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定,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方针,县先后对古城内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了维修,拆除了不协调建筑,有效制止了乱拆乱建和破坏性建设,保护了古城完整的风貌。
二是实施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工程。年以前,古城内有近5万常驻人口,多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聚集在古城内,人口密度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高出十几倍,超负荷的人口密度对保护古城、管理城市及发展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减轻古城人口承载压力,县把古城内单位和人口搬迁作为有效保护古城的重要举措,做为市政建设的重点,持续予以推进。年底,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率先迁出了古城,至年共带动8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累计投资2亿多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古城内2万多人口外迁,古城内人口减少到现在的2.7万人,为保护古城、发展旅游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县县委、政府在充当旅游市场建设与发展主角的同时,积极运用市场经济法则,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发展旅游,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大大加快了古城旅游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壮大。
一是文物景点保护实施政府主导。古城与其它景点、景区不同,有它的特殊性,是文化内涵性旅游城市,是以文物、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城市。特别是古城内,既是居住区,也是旅游区,是一个社区和景区特征皆有的混合体,因而,旅游市场管理具有不同于其它旅游胜地的特殊性。鉴于此,文物景点开发和文物保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近几年来,县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对古城墙、双林寺、日升昌、镇国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实施了护城河、环城路、城门综合整治工程;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的形式,完成投资5000多万元,对文庙、县衙署、城隍庙实施修复,如今都开辟成为景点向游人开放,成为古城的骨干景点。
二是历史街区开发吸引社会力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内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县从明清街国有房产经营权转让入手,探索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发展旅游产业的路子,通过政府出政策、定规划,利用社会力量实施了明清街修复,形成了如今的旅游产业街。以此为契机,采取经营权转让和产权拍卖两种办法,先后对古城内20余处古建筑产权和100余处古建筑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拍卖之后,按照古城保护方面的规定和旅游发展的规划,统一制定维修方案,并严格监督其维修和利用,先后对西大街、东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古城区实施了修复。这样的举措,不仅弥补古城维修保护资金的不足,而且加快了旅游产业化发展。近几年全社会用于古城保护的资金达2.5亿元,建成了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娱乐等方面的6条旅游产业街,发展了400余辆旅游车辆,建成了40余家具有传统风情的民俗宾馆、民俗客栈,开办了80余家旅游购物店铺,形成了20个景点,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余人,在拉动居民增收、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旅游业独特的幅射力。
三是旅游配套建设依靠市场运作。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但由于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显露出配套不健全、要素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制约古城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对此,县采取练内功提高服务水平、出政策吸引市场投资两种方法,发展旅游要素市场中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委、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大户,积极投资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年以来,全县新建成了3家星级以上标准的宾馆,其中投资近8000万元的丽泽苑国际大酒店具备四星级标准,年9月份国际摄影大展前已经正式投入运营;还有在建的4家星级宾馆预计年投入运营。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古城内民俗宾馆接待服务水平,创出地方传统特色,经过省质量技术局审核,通过了《古城民俗客栈星级评定标准》,这是我国唯一的地方传统客栈评定标准,对县民俗客栈特色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有6家民俗客栈通过了星级评定。年年底,县聘请我国旅游界魏小安等专家和权威规划单位,开始组织编制《古城旅游发展规划》,预计年8月份完成,该规划将为县旅游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全面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
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好这块来至不易的金字招牌,并利用好它造福后人,发展旅游业,县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为切实加强对古城内3000余间公房的维修管理,年撤消原房管所,成立房管局;为了加强对古城环境卫生的管理,撤消原市容办,成立环卫局;同年实施了以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实行古城门票“一票制”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三项改革,旅游运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县在全国的县城中第一个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及城管监察大队,将8个单位的部分或全部行政处罚权进行集中,执法局及监察大队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其力量集中、处罚权集中的优势,组织拆除了2.8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不协调建筑,在古城保护、旅游市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古城股份旅游有限公司组建成立以来,发挥其企业融资、项目投资的平台作用,已经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了3亿多元的古城保护、旅游开发项目贷款,开发了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星级民俗客栈;古城门票实行“一票制”以来,有效解决了部分景点私设回扣、扰乱旅游市场的问题。
年12月份,县根据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要求,彻底理顺了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全县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县政府的常设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文物局局长兼任。目前,古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了“管委会全面负责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旅游局负责旅游行业管理、宣传促销等工作,旅游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等工作,执法局负责城市行政执法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创新经营城市办法。为了整合城市资源,加快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县实行了国有土地集中储备制度,创新经营国有土地、房产和广告权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模式,把国有闲置资产推向市场。先后拍卖了县人大、水务局、财政局、交通局、农机中心等10多处房产,拍卖了新城区近400亩国有土地,为政府筹集了60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仅年以来,利用市场运作的方式,铺开了3个上亿元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政府投入铺开了三大类40余项文物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工程。同时,将城市公交线路运营权、道路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拍卖,城市公共服务业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实现了快速发展。
四、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改善古城环境。
古城因其古老的建筑和弥足珍贵的价值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古老而暴露出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中最大的瓶颈制约。曾经一度时期,古城内建筑破旧不堪,道路坑凹不平,街上电杆如林,空中线缆如网,新城区交通不畅。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县从年开始,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建设新城”的城市建设思路,一以贯之地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就。
一是中小街巷改造初见成效。古城内共有200条大中小街巷,按照先大后小的顺序,投资7000余万元,对古城内86条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部分街道进行了线路入地和上下水改造,极大改善了古城内面貌。
二是古城消防得到加强。年以前,古城内只有3个消防栓,目前已达到45个,并结合古城内道路改造,对部分主要消防供水管网也进行了改造。新购置了一部小型消防车,解决了大型消防车难以进入古城的问题。结合城网改造,对古城内临街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了阻燃改造处理,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消除了电气线路老化带来的火灾隐患。
三是新城建设初具框架。为加快新城建设,近几年共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了贯通新城东西的柳根路、连接祁临高速公路的引线和康宁街,东城区新建了东关大街,古城绕城墙新建了环城路,新城外新建了外环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新城发展空间,加快了新城开发。目前,东部形成了以中学、人武部等单位为主的东城新区,西部有在建的天鸿家园住宅小区、行政审批大楼和即将投资开发的柳根花园住宅小区,南部形成了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为主的新城区。
四是绿化亮化取得进展。近几年投资300多万元,对古城内的主要街道安装了仿古路灯,古城内的部分民俗宾馆、饭店、商店自已投资安装了高档的宫灯和风景灯,现在整座古城夜间灯火通明。先后对高速公路引线、康宁街、柳根路、顺城路等新城主要道路实施了标准较高的亮化工程,别是高速公路引线和康宁街已经成为新城区的一大夜景。同时,积极发展城市公共绿化事业,建成了北门外广场、峰岩广场、柳根路小游园等10余处绿地,30余个单位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县城绿化面积由年的人均不足1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5平方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五是旅游厕所建设取得突破。古城旅游厕所少、标准低,是游客和社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年,县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7处星级厕所,改造了500余处居民旱厕,不仅方便了广大游客,而且净化了古城空气。
多年来,县在处理古城保护、管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保护了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弘扬了汉民族文化,促进了以旅游为龙头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也对全市、全省的旅游起到了拉动作用。但是,县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难。
一是古城消防设施先天不足。2.25平方公里的古城内多数为砖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耐火等级低,而且古城内没有消防站,供水管网压力不够,电气线路老化现象严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消除隐患。
二是古城内道路急需改造。尽管近几年来,古城内主要街道得到全部硬化,部分已经缆化,但古城内还有近120条中小街巷未实施改造,严重影响到古城的旅游环境。
三是古城内企事业单位搬迁任务繁重。古城内目前仍有10余个企事业单位尚未外迁,其中柴油机厂、第二针织厂、泉永棉织集团、农机公司等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包袱过重,改制难度大,直接影响到搬迁进程。法院、公安局等单位由于资金紧张,无力新建,搬迁也面临很大困难。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建筑与古城风貌极不协调,需要尽快搬迁。
四是旅游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尽管县目前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但多数游客反映,古城缺少娱乐项目,缺少大规模、系列化的旅游购物市场,满足不了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基于以上问题,建议省政府从保护古城不仅仅是人民的责任,也是全省人民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角度出发,举全省之力,保护古城。具体应集中研究帮助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配套政策问题。一是古城保护费征收政策。建议将古城保护费纳入古城旅游门票之内,通过适当提高古城门票价格,确定一个合理的古城保护费标准。古城保护费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用于古城的保护,其正体现“遗产保护,人人有责”。二是招商引资政策。对凡到投资开发、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省发改委、国土、工商、经贸、环保、金融等部门在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及银行贷款等方面应给予倾斜照顾,简化审批手续,简化办事程序,促使尽快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地。三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县份,在城维费提取比例上,应该享受地市级标准和政策。四是仿照地市级政府所在地的模式,在城内设立街道办事处,加强对社区市民的教育管理。
(二)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到年底,全市旅游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共有6个,计划总投资11.81亿元,到年底,累计投入资金5.5535亿元。其中,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计划投资6600万元,去年投入资金1470万元,累计投入总资金5550万元(年以来省旅游扶贫资金250万元),完成了通往旅游区18公里水泥路、7公里路基、2座山门、2公里景区步道、2500平方米停车场、观景台、调节蓄水坝清基和征(租)用山地等工作,现景区上游调节池大坝、停车场、旅游接待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八月底竣工,九月份开业;揭西石内河漂流旅游区项目,计划投资4500万元,去年投入75万元,累计投入资金335万元,首期工程已峻工,投入使用,正在计划开发建设石内河冰川石臼科研旅游和石内河上游旅游自然生态观光度假项目;揭西京明旅游度假区,计划总投资3.9亿元,年投入4275万元,累计投入资金2.595亿元,其主体建筑项目度假村现已开业,娱乐中心、总统别墅、小动物园、人工湖、商贸中心大楼、茶文化研究中心及其它配套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从五经富引温泉水到旅游度假区开发休闲温泉功能区已动工兴建;揭东龙尾明月湖旅游度假区,计划总投资1.2亿元,现累计投入资金2300万元,完成了旅游详细规划、7公里路基、蓄水坝和15万株绿化林;市区神港公园,计划总投资1.3亿元,年投入250万元,累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首期工程已峻工,投入使用;市区榕江大酒店商业中心,计划总投资4.3亿元,已投入1.87亿元,目前主体建筑已完成,进入全面装修阶段,计划年8月份以后试业。这些项目的建设投入使用,将使我市旅游业有一个大的改观,也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揭西京明旅游度假区自年1月1日开业以来,人流络绎不绝,年共接待过夜游客15835人次,旅游营业收入906万元,今年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51837人次。该项目共解决就业近500人,有效地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建成后,将与周边景区形成旅游圈,据调查论证,年接待游客可达30万人以上,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00人以上,并带动周边四个乡镇15万人脱贫奔康。
二、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促发展。一是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定招商引资项目;二是加强规划工作,确保资源有序开发建设。各重点项目都十分注重景区的具体规划。如揭东明月湖旅游度假区在未开发建设之前,先请省规划专家进行详细规划,然后再根据规划进行建设,确保有序开发。
(二)加大力度抓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积极策划,提供优质服务,主动招商引资。如针对揭西五经富温泉度假区因土地问题无法开发建设,但其温泉资源又相当丰富的实际,市旅游局和京明度假村经过科学论证分析,决定从五经富引温泉水到揭西京明度假村开辟温泉功能区,既利用了资源又丰富了京明度假村的旅游项目,一举两得,现该项目已在设计中。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印制旅游招商资料大力宣传,组织力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广泛进行招商引资,特别是针对我市是新建市,地方财政困难,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没法投入资金的实际。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吸引外资、民资投入。目前6个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累计投入的5.5535亿元资金,除省拨给旅游扶贫资金250万元之外,其余资金都是外资、民资。
(三)抓旅游扶贫有效带动资源开发建设。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在加快产品开发建设、拉动社会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资金“四两拔千金”的引导效应非常明显。自年以来,省政府决定每年拨出3000万元的旅游扶贫资金,扶持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我市的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惠来客鸟尾石笋奇观旅游区被批准为旅游扶贫项目,二个项目的开发建设证明,省政府旅游扶贫的决定,对推动贫困山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山区群众就业,带动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县域经济,改善环境,推进贫困地区脱贫奔康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利用省250万元扶贫资金修建景区道路及配套设施,从而引进深圳投资商5500万元的投入,有效促进景区的开发建设。
(四)加强对已开工建设的景区(点)工程的跟踪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市旅游局经常组织专门力量对现正在建设的揭东明月湖度假区、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和市区榕江商贸中心等项目进行指导、服务、检查、督促,保证这些项目都能按规划中的项目进行建设。
三、建议
强化政府主导,构建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各地应培育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明确旅游产业定位,确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战略,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为了更好的保护风景旅游资源,大队把景区的资源保护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依据《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对擅自违章建设、开山采石、挖沙取土、建坟或其他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毫不手软。主要工作如下:⒈依法查处各类违章建筑,早发现、早处理,对一意孤行者交由法院强制执行。月日,对不进行整改的钉子户,我局会同玉苍林场工作人员对玉苍山景区玉苍道观旁的简易棚进行,电视台拍摄了整个拆违过程,播出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⒉青山白化回潮,建一个拆一个。近段时间抢建、翻建坟墓的现象有所抬头,我们在接到举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谈话取证,扣留施工工具,并依法现场拆除。月日,我局会同金乡镇政府、炎亭管理所共三十多人,进行声势浩大的青山白化整治行动,对在⒌日双休日期间抢建、翻建的两座坟墓进行现场拆除,同时电视台跟踪拍摄并报道了此事,对景区青山白化治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警示的效果。⒊景区资源保护,迫在眉睫。月日我局和林业部门配合浦亭乡打击非法采石活动,对一非法采石场进行清理,发现该采石场有刚作业过的痕迹,人员已逃离,于是(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没收了采石场作业用的机械葫芦等非法的设备,捣毁非法采石的各种设施,严厉的打击了非法采石者的嚣张气焰。日接到群众举报,渔寮联盟村穿境公路正在进行改扩建,路直通渔寮大沙滩,据现场勘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恢复起来有极大的难度,局里以人为本考虑到村民的利益,决定在靠近沙滩的路段改为台阶上下,保留公路为村民提供方便。
二、突出旅游安全、确保旅游发展的生命线
⒈为贯彻市旅游局和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月日我局会同县工商、卫生、消防、质监、海事等部门,走访了全县各大景区、星级宾馆饭店、旅行社,对全行业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检查中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现场查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次检查涉及面之广、联合部门之多,都是有始以来第一次,为风景旅游监察工作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⒉安全事故,警钟长鸣。和事件给正自得于以安全工作为荣的我们当头一棒,如何给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旅游环境?怎样创造这样的环境?以确保此类事故不再发生,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局举一反三,对景区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并督促整改,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此次整改局领导非常重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整改,使整改工作很快得以完成。月日我局会同县工商局、马站派出所,对渔寮景区民房住宿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对不具备安全设施设备的经营场所责令进行整改。月日我局联合海事、港航、质监、安监、渔寮乡,对渔寮景区沙滩娱乐项目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经营户不予运营。
⒊全力以赴、做好防台抗台工作。今年台风频频光顾我县,给各行各业带了很大的损失,旅游也不例外,考虑到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大队深入抗台第一线,协助景区管理所做好人员的撤离和物资的转移工作,驻守景区,协同抗台,直至抗台工作结束。
三、不断加强行业管理,改善旅游市场形象
以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游客满意”为目标,今年来,我大队一方面加强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抓市场整顿,以规范旅游市场为重点,配合局及旅游科做好行业管理与整治,内容如下:⒈分别在“五一”、“十一”前夕联合工商等部门开展旅游黄金周节前大检查,以创“双十佳”活动为载体,根据内容要求,排查安全隐患,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台帐。⒉积极受理旅游投诉,展示旅游窗口形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新问题的不断显现,对如何协调好游客和被投诉者之间的纠纷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年共有投诉起,我大队依照程序,查明事实,以保障游客利益的前提下圆满处理了各个投诉。
⒊开展业务培训,加强管理人员素质。为了提高景区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月日在玉苍山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风景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局机关人员、各景区管理人员及旅游行业相关人员,通过聘请县安全生产管理局、县消防大队、县林业局和市旅游部门有关专家讲课,围绕安全生产知识、消防知识、森林防火知识、风景旅游法律法规及行政执法的学习,为奋斗在旅游基层一线的管理员工,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四、积极配合做好局里的各项工作
⒈我大队听从局里安排积极协助宜山镇林梁村开展褪色污染整治活动。今年来共集中行动次,捣毁褪色池五十多个,收缴废布料两吨多,褪色水一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⒉积极配合旅游宣传促销。⑴月日日我局与温州电视台、温州都市报、县移动公司等单位组织的“美食美景欢乐游”百辆小车、千人自驾游活动,我大队全程参与保卫工作。⑵首届县旅游形象大使比赛,监察大队全程负责安全保卫工作。⑶月日日我局与县烹饪协会共同举办“县旅游小吃美食节”,大队全体人员参加保卫工作。⑷参加温州旅游节。积极配合旅游科开展宣传促销活动。
年工作思路
⒈进一步加大景区的资源保护力度,把景区的安全保护例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以点带面做好如下工作:⑴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巡查。⑵发动声势浩大的景区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的形式,宣传风景旅游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⑶加大对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务必做到从严从重处罚。
⒉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燃。
⑴杜绝明显的安全隐患,对不易察觉和不易整改的安全隐患,要求各企事业进行自查,并制定详细的整改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要求逐步进行整改,争取在明年年底前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场所。
⑵针对景区日常工作实际,对如何处理违法违章、旅游投诉、应急安全等进行专项培训,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一次预案演练。
⑶每次节前都要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
20万亩湿地恢复区配套提升工程是以湿地生态恢复为目的,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并新建引提水工程,完善工程建设、水系配套、技术指导等措施,补充项目区淡水资源,维持湿地合理水位,保护黄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该工程争取国家林业局湿地补助项目资金40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200万元。在前期完成勘察、设计、可研、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确定了施工单位,顺利完成工程建任。新建进水闸、连通闸、泄水闸12座,新建设计提水能力为8个流量的泵站1座,加固并防护5万亩湿地恢复区南坝10.8公里,新建并防护隔坝3条共计11.8公里,建设鸟类繁殖岛8个,引水渠清淤8.8公里,新建牛村以南道路3.8公里,保证了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项目区生态补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启动黄河北退化湿地修复工程
为确保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决定启动黄河北10万亩退化湿地恢复工程,先期实施3万亩湿地修复工程。完成工程洪评报告和工程初步设计。黄河口管理站完成3600余米围坝、隔坝护坡加固和新建涵闸1座以及疏通引水渠1800余米等工程任务,保证了项目区在调水调沙期间成功蓄水。
三、积极推进刁口河河口湿地补水工程实施
积极顺应旅游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再造运营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有效激活团队竞争力、战斗力。
(一)组建三大管理机构
为顺应穹窿山大景区、大品牌的发展格局,旅发公司从企业整体运作的角度来考虑市场营销大框架,加强和推进改革,组建三大机构,优化运行机制:一是设立深化战略发展工作组。统筹协调并稳步推进市场部、营销公司、景区(点)、酒店业务有序开展,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的同频共振。二是成立市场营销中心。融合市场和营销两个部门,对旗下所有产品(包括景区、酒店、三产)推进品牌定位、资源整合、产品设计、活动策划、宣传推介、市场销售“六个统一”,实现“空中部队”与“地面部队”的有效衔接,切实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三是建立景区营运中心。进一步加强景区内各景点与游客服务中心之间的联系,深层次整合资源和职能,按照条块结合、有分有合、属地管理的原则,提高协同工作效率和综合营运效益。
(二)优化营销激励体系
为打造一支“上兵伐谋”的高素质营销队伍,深入推进景区旅游经营专业化、运行市场化,主要推行四项措施。一是文化激励。围绕“狼性精神”这一文化核心,以厚积薄发的耐性、顽强拼搏的狠劲、敏锐的洞察力来凝心聚力,形成团队合力。二是薪酬激励。以年初既定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应薪酬等级,根据营销业务特点,实行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和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三是精神激励。依托三大管理机构搭建的信息沟通平台,以定期例会、座谈讨论等形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营销计划与决策,促进员工成长,提升队伍战斗力。四是衍生激励。以深化战略发展工作组为平台,在产品营销上注重景区与景区的串联、景区与酒店的结合,突出营销队伍对景区三产的带动,构建“大景区、大产品、大营销”的运行机制。
(三)完善旅游保障机制
根据旅游行业的周期规律,为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黄金周、黄金段的综合接待服务能力,建立团队预报机制,提前做好景区接待保障、城管疏导保障、监察安全保障、员工值班保障、志愿者协同保障等应对准备,实现景区综合管理与旅游服务需求的主动对接。切实保证了景区在游客量激增的情况下,没有出现管理的缺失和服务的脱节,受到旅行社和游客的一致肯定。
二、调整品牌导向,坚定市场化
风景区坚持立足于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立足于游客的需求和体验,致力打造更接地气、更贴近市场的品牌形象,彰显品牌价值张力,突出“四个一”: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从人们期冀逃离雾霾的愿望和休闲养生的需求出发,审时度势,提出“雾霾不走,我走”的宣传口号,将大景区整体定位为“江南首席森态休闲度假地”。一个独特的产品形象。从游客注重参与、互动、体验的旅游需求出发,孙武文化园以“全国唯一的军事科技体验乐园”的自身定位打响“一揽兵家文化,俯瞰姑苏繁华”的产品口号。在森林醒脑节期间更是将其成功包装成“醒脑乐园”。将未来的茅蓬坞区域包装成“低碳乐园”。一个深刻的承载标杆。通过整合穹窿山旅游资源文化元素,提炼出穹窿山风景区最新主视觉形象LOGO(苏州穹窿风韵图)并注册商标,以简洁直观的形象成为大景区的名片和代言,进一步加深游客对景区的印象和理解。一个鲜明的典藏品牌。创立“穹窿慧生活”旅游纪念品品牌,先期主推穹窿山智慧产品系列、森态旅游产品系列,形成了景区旅游纪念品的统一品牌。
三、创新形象展示,放大影响力
根据当下品牌传播“接地气”和“走心”格调,穹窿山风景区塑造营销传播新模式,创新景区形象展示,不断放大品牌影响力。
(一)以传统节日深化景区品牌底蕴。继续举办新春祈福节、养生文化节、孙子兵法文化旅游节等各项传统节庆活动,稳步提升景区品牌关注度,巩固中老年粉丝团,让穹窿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
(二)以特色活动树立景区形象标杆。2014年,穹窿山风景区引领全民醒脑风尚,重点包装孙武文化园为“醒脑乐园”,9月1日至11月11日,成功举办“首届森林醒脑节”。这场醒脑革命向公众积极传播了亲近自然、释放压力、健身醒脑的健康理念,同时也为景区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游客关注度的纵向延伸创下了新的里程碑,活动期间景区实现门票、三产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70.2%。
(三)以多元宣传扩大景区影响辐射。为进一步提高景区知名度,更大化的占领市场,分别在宁波、上海、苏州本地举办多场推介会,并发起12场高校推广活动,10场进上海社区活动。同时,通过电视、广播、地铁、公交等多元渠道加大宣传。掷地有声的品牌推广结合地毯式营销,使景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
四、把握时代脉搏,决战互联网
如今,互联网思维的风起云涌对旅游业提出了新的命题。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品牌营销特点,建立景区智慧旅游体系,
挖掘景区资源品牌内涵,加强景区自媒体传播,积极抢抓互联网市场先机。
(一)加速领跑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年,我们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从游客的切身需求出发,提供最全面的旅游服务。当前,游客们在穹窿山风景区各景点内全方位体验智能化服务:无线wifi全覆盖、APP智能导游系统、自动售票机、增强现实互动大屏以及众多高科技动感体验项目,并建立了智慧化运营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系统。从进园到游玩,从感观到互动,从管理到服务,处处能体验感受到智慧旅游的便利和魅力。
(二)加速推进互联网营销
充分发挥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和联合执法体系优势,在县旅游市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全民参与,全域覆盖,分工明确,综合管理,执法为民”的工作要求,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行动。一是结合《旅游法》实施后旅游市场的新变化、出现的新问题,根据我县实际,重点围绕涉旅安全、旅游客运、旅游环境、乡村旅游等方面加大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力度,制定并下发《2014年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确定整治重点,维护我县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和《旅游投诉应对处理应急工作机制》,对外公布统一投诉电话,坚持24小时值守,合理调配整合各类旅游投诉应对和处理资源,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各类旅游投诉的处理工作,杜绝互相、推诿、拖延拒绝受理等现象,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三是制定《涉旅企业及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公示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涉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以案释法,以曝光促整改,在涉旅行业中起到警示作用,优化整体旅游环境。
(二)细措施,重落实,确保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卓有成效
1、强化执法监管,加大旅游市场检查力度
着力解决旅游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我县实际,确定旅游市场价格秩序、导游和旅行社、旅游客运市场、旅游商品质量、旅游安全等内容为专项整治重点,制定了《县2014年旅游市场价格秩序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4年导游、旅行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2014年零负团费专项治理方案》、《2014年客运市场专项整治方案》、《2014年旅游商品质量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2014年旅游市场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和《2014年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分步实施。
(1)“零负团费”综合治理和旅行社及导游专项整治工作
我局今年将“零负团费”综合治理和旅行社、导游专项治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整体联动、属地管理、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严厉打击“黑社”、“黑导”,重点检查旅游团队运行情况和导游带团情况,旅行社使用团队电子行程单情况,采取集中专项治理和日常突击检查相结合,在乡峰场和映秀等主要景点设立检查点和在乡各副食品销售点循环突击检查的方式开展团队检查工作。今年共开展3次集中整治和10次突击检查,共检查旅游团队和导游1547人次,对58名带团相关手续填写不规范、未佩戴导游证的导游人员进行口头批评教育和5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4名违法违规导游进行了1000-8000的行政处罚。
(2)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专项整治
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和规范力度,进一步增强涉旅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旅游商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监督商品经营者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确保消费安全为整治重点。在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78人次,车辆41台次,共检查各类经营户2174户次,其别重点检查了食品经营户(包括前店后厂的小作坊)1021户次。
(3)旅游市场价格秩序专项整治
以价格公示、明码标价为重点,对我县各购物摊点及餐饮、旅店明码标价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制定了我县《县2014年农家乐、旅游餐馆价格秩序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价格公示制度,实现明码标价,规范旅游市场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游客、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着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对145家进行价格申报的农家乐逐一认定、公示,制作价格公示牌;与公路沿线52家餐饮单位签订《诚信经营责任书》,对明码标价不规范的12家单位发出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4)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以景区管理单位和辖区乡镇为重点综合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制定各乡镇、景区《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景区自查和综合检查,严厉打击旅游景区及周边占道经营、强买强卖、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查处和取缔旅游景区及周边各种非法经营商贩,游商浮贩、尾随兜售等影响旅游秩序的行为,加强对景区及周边零售摊点明码标价的管理;打击景区及周边拦截游客推销住宿、用餐、参加自费项目、租车等揽客行为;严厉查处旅游景区及周边各类车辆违章停放和停车场车辆停放混乱,导致交通堵塞现象;全面治理景区、景点及景区、景点周边环境卫生。通过综合整治,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2、强化节前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立足我县旅游旅游市场的现状,以清明、五一小长假国庆黄金周等节假日和2014·樱红五月相约甜樱桃采摘活动、行游系列活动等重大节庆活动前的旅游市场综合检查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我县旅游形象。制定和完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方位、多部门参与的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净化、优化旅游环境。重点加强对购物点和公路沿线旅游市场小摊点围追兜售、缺斤短两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强迫购物等严重欺诈、损害游客权益的违法行为。强化对驾驶员和旅行社陪同人员的安全防范教育。坚决查处和取缔无照经营行为,查处超范围及服务活动,查处旅游市场中制作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强买强卖或变相强买强卖、私授私收回扣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做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杜绝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通过相关部门的综合执法共同努力,确保实现了旅游“安全、健康、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
3、强化质量提升,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
加强对全县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讲解员、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一是重点加强对导游、讲解员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采取跟团检查和驻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各旅游企业、景区,检查、抽查、查看客人填写的服务质量跟踪单等形式,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跟踪检查,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通过举办业务人员培训班和业务技能大赛等方式,从经营服务技能、食品卫生安全、旅游文化提升、接待服务礼仪等方面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共举行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4期,以及成功举办“第二届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带动了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强化了服务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提升了服务技能水平,使旅游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我县旅游市场总体上基本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顽症痼疾长期困扰,源头问题难以解决,一是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老百姓自发形成的购物市场诚信经营意识较差,畸形发展。二是旅游企业的自律意识还不够强,变相超范围经营、违规广告、虚假宣传等问题仍有存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本职工作,抓好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找准市场症结,明确整治重点,通过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等手段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进一步树立我县旅游良好形象。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按照区委区政府印发的《城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要求,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的任务主要是文化馆、图书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实地考察和材料审核,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和街道多功能室内文化活动场所的实地考察和材料审核。
目前,区文化馆、图书馆和吕剧团没有自己的办公地点,现在临时在市东办事处郭集社区办公楼的三、四层办公,总面积只有500平方米左右。文化馆和图书馆在硬件方面,距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标准相距甚远,经费拨付、人才状况等方面也都差距很大。
文化馆:创城测评标准是“市辖区域内的群众艺术馆为一级馆,所属各区范围内的文化馆100%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其中60%以上为二级馆,”也就是区文化馆至少应达到三级馆标准。三级馆的馆舍面积要求达到1500平方米,而目前我们“两馆一团”只有500平米左右,即使统筹使用也有很大差距。另外,根据我区人口数量,文化馆三级馆的财政拨款总数不低于人均0.6元、设备设施要有信息网络传输和数字化服务设备、艺术教育、培训和资源加工设备、艺术展览和演出设备等,人才队伍要求各门类(及功能)人员配备齐全等等,这几项差距也非常大。
图书馆:创城测评标准是“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覆盖率100%”。目前,我区的情况是,馆舍面积严重不足,图书馆的现有房屋主要用于摆放各类图书,勉强能够对外借阅图书。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标准要求,须具备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但现有设备不足还不具备支中心的全部功能,急需购买部分设备。另外基层服务点距覆盖率100%的标准要求差距很大,据了解全区仅有3个办事处有电子阅览室,大部分乡镇办没有。
街道办事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创城测评标准是“每个街道都有综合性多功能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坚持长期向社区居民开放,正常开展活动。”目前,各乡镇办都配有文化站,但室内文化活动场所良莠不齐,绝大多数达不到标准。现有的活动场所在制度上墙、挂牌、活动记录留存、展示,创城氛围上都要加强。
二、目前工作情况
1、硬件方面。
一是对现有办公场地改造后,统筹使用。由于馆舍紧缺,为达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标准,以及达到文化馆三级馆所需的专业场地要求,我们把吕剧团和文化馆的部分房间重新改造,分别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必须的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把吕剧团的排练厅改造成文化馆的多功能厅。
二是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区级支中心。我们已经新购买部分应查必须的设备,并请专业公司着手安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月底支中心全部完成,同时还要指导、督促乡镇办搞好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点建设。目前,房屋改造只能达到部分功能房投入使用对外开放,但达不到“创城”所需标准。
2、软件方面。
一、基本情况
是以傣族、彝族为自治民族的多种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位于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是滇西南的一块绿色生态宝地。全县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辖6乡4镇,135个村(居)民委员会,194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9.8万人,居住着汉、傣、彝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6.3%。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森林、矿藏、热区、能源等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林化、林纸基地。多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县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点”、“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甲级卫生县城”、“无毒县”、“平安县”、“市级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不断深化县情认识,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完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以人为本、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为重点,打牢交通市政、农业产业、科教文化三个基础,培植壮大林产、矿电、特色农产业三大产业体系、实施改革开放活县、产业项目立县、绿色工业强县、生态农业稳县、民营经济富县、科教文化兴县,着力打造“活力、绿色、实力、和谐”,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2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4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
二、旅游工作发展现状
自年以来,我县旅游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旅游业发展无论是从观念更新到基础建设,还是景区景点开发到各种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以及宣传促销到政策措施的制订等全县旅游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立足长远,编制完善旅游发展规划
为保证全县旅游工作的整体推进、稳步实施,我县聘请昆明大学旅游管理专家、教授为我县编制《傣族彝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涉及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规划阐明了今后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现状、总体布局、对策措施、远景目标等,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及可操作性,对发展旅游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了专家的评审,正在印制成册。而围绕独具特色的“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佛迹仙踪”品牌,县委、县人民政府又出资71.5万元请昆明博艺轩公司做芒朵佛迹园1665亩的规划,目前该项工作也已进行了正式的交接。
(二)找准亮点,努力打造旅游精品
根据年月市委朱副书记在召开的旅游文化工作现场办公会精神,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把芒玉峡谷和芒朵佛迹园景区作为近期开发重点及时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按照“科学规划、保护生态、合理开发、重点打造、推出精品”的原则,经过前期的实地勘察、踩点测量和景点的选址、设计、建设,景区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等工作,编制完成了两个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了市级的审核。为能对景区的文化有个准确定位,召开了旅游文化·茶文化座谈会,广泛的向专家、学者及人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并多次深入景区,深入附近的村寨,了解掌握景区的文化历史背景,收集整理相关记载、传说。最后按照“政企分开、管建分离、互动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把景区开发、建设、经营权委托给原县电力公司,政府拥有景区所有权,业主和管理公司拥有开发权和管理权,开创了旅游业招商引资、融资开发的先例。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现两个景区的一期建设工程已完成,而且佛迹仙踪·芒玉峡谷康体旅游区通过了国家2A级景区的评定。
(三)举办各种活动,为旅游产业发展创建良好的宣传平台
为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到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别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唤起人们对人文、自然生态现状的广泛关注,同时领略到热带雨林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走进,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坚持筹办好四月泼水采花节、七月火把节和县庆等大型活动,而且还成功举办了“2006丛林越野邀请赛”和“中国国际雨林挑战赛”。
为大力推介“森林生态游、佛迹仙踪游、民族风情游”品牌。我县注重挖掘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宗教等特色资源,谋划和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制作完成了《曾经的家园》电视专题片及图书《别处生活别处人——走进》。邀请了省文学院专家来为的景区景点进行文化包装、润色、编撰解说词,现解说词已制作成书;组织了摄影家协会与普洱市摄影家协会的“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著名摄影家--芒玉峡谷行活动,现该活动的系列丛书之一《走进佛迹古镇-》正在印制。通过这些活动使丰富的森林资源、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景观、多样性的生物资源和高效性的生物生产力以有效快捷的方式展现给省内外游客和广大投资商。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吸引力受限
我县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民间投资疲软,除芒玉峡谷、芒朵佛迹园、树包塔-塔包树景区、昔木水库及县城附近的一些景区景点具有一定开发规模外,其它景区景点基本未被开发利用。同时,已开发的景区景点开发层次较低、知名度不高,对民族文化挖掘、开发不够,使得这些景区的民族文化不能很好地为旅游业服务。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加投入,突出做好县森林生态、宗教朝拜、水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旅游特色开发,使旅游产品的开发上规模、上档次,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二)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而拥有较为方便的外部交通网络,但县域范围内却由于等级公路里程少、公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等,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业发展。尤其是县境内部通往旅游景区的交通状况更难满足游客对旅游交通舒适、方便、快捷、安全的要求。在服务设施方面,我县已具有一定数量的宾馆饭店,但普遍档次较低,功能配套不齐全,而且在县域内分布也极不均衡。此外,旅行社业务处于启动阶段,在旅游产品的宣传、销售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等各方面表现还不明显。因此,构建县的旅游交通、宾馆饭店和旅行社为龙头的旅游企业,形成食、住、行、游、购、娱等完善的旅游支持系统,是我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点。
(三)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其经营管理涉及诸多部门和领域,责权明确、协调有力、效率高的旅游管理部门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县在健全和理顺旅游管理体制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在宏观和微观管理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完成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市场规范、旅游宣传促销等任务,目前的状况一时还难以适应。因此,健全旅游管理体制,规范行业管理,加强管理力度,并向旅游发达地区借鉴成功管理经验是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急需培养和引进
旅游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旅游服务的提供以及旅游市场的管理都需要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来承担和实施。我县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市场营销策划人员、导游人员以及专业饭店管理人员的缺乏,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正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各种方式及时引进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作为发展全县旅游业的一项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立足优势资源,努力打造旅游精品
在今后的旅游开发过程中,要依托优势资源,高品位、大手笔打造旅游精品,以精品带动资金、人才等旅游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以精品提升旅游形象。
中部旅游区以威远镇为旅游依托中心,旅游资源聚集分布呈中心辐射状结构的中部旅游区。重点打造勐卧总佛寺、2A级景区、笔架山、云海度假村、白龙公园、芒果园、烈士陵园、象牙芒果始祖树及碑铭、威远镇田园风情等。功能定位为观光旅游、宗教朝拜、民俗风情体验,是县旅游业的中心发展区。
东部森林生态旅游区以正兴为旅游依托中心,范围包括正兴镇和益智乡,重点打造帕庄河河谷、勐乃仙人洞、威远江自然保护区、小黑江热带雨林、龙血树群落、黄草坝桫椤树群落等。功能定位为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宗教朝拜,为县近期重点建设的旅游区。
南部水域风光旅游区以碧安为旅游依托中心,范围包括碧安乡和勐班乡,重点打造碧安中学遗址、三友桥、仙人手、仙人脚、太平水库和未来糯扎渡电站修建后形成的百里长湖等。功能定位为水域观光、科考和革命历史教育,为县中远期进一步发展的旅游区。
西部宗教文化旅游区以永平镇为旅游依托中心,范围包括永平镇和半坡乡,重点打造迁糯佛寺、雷光佛迹寺、富龙山、昔木水库、南谷仙人洞、大蚌渡温泉等。功能定位为宗教朝拜、康体休闲、游览观光,为县中远期进一步发展的旅游区。
北部科考探险旅游区以乡为旅游依托中心,范围包括民乐镇、乡和凤山乡,重点打造湖、河、大石寺、凤山茶园等。功能定位为休闲游览、道教名山、旅游购物,为县中远期进一步开发的旅游区。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统一规划,统一包装,通过灵活的招商引资方式,吸引县内外民营资金投资开发,加大建设,不断向外延伸辐射,将县逐步建设成为普洱市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翠云、普洱共同支撑起滇西南亚热带风光旅游区,以鲜明独特的吸引力成为21世纪滇西南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力争成为的热点旅游区。
(二)以政府为主导,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在逐步培植旅游骨干产业的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从产业地位,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符合实际的投入体制、管理体制和宣传促销体制。一是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思想,确立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位置。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统筹协同各方面的力量,提升旅游的产业地位,促进“全民办旅游,旅游大发展”局面的形成。二是加大导向投入,完善功能,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后劲。三是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吸引资金投入,通过典型示范,走“兴旅游、奔小康”之路。四是实行三权分离,创新旅游产业管理机制,打破部门、行业、区域界限,把旅游资源整合,包装成为具体的旅游项目,实行“政企分开,管建分离,互动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政府拥有景区的所有权,负行业管理责任;业主拥有开发权,负资源开发责任;管理公司拥有景区管理权,负资产增值责任。五是开展联合促销,创新旅游产业促销机制。宣传促销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动出击,开拓客源市场,实践“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联合促销”的促销机制。
(三)招资引智,培育旅游人才资本
人才是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智力保障。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招资引智,外引内增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培训旅游人才资源。一是借脑借智,向有经验的地方学习,促使全县旅游管理人员换脑筋,成内行,为发展旅游产业找方向、定思路,同时提高旅游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培训,要以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形象为宗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探索一套自修、自练、送教上门培训模式,组建旅游培训中心,强化培训力度,从而完成旅游人才资本的积累。三是县校联姻,主动与云南大学旅游学院、昆明大学、省旅游学校等院校联系,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聘请专家、学者、教授担任旅游开发顾问,指导全县旅游发展工作。
今年黄金周是我市建立假日旅游协调制度以来的第20个黄金周。假日旅游有力地拉动了市场消费和经济增长,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在推进我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黄金周历来是全年游客出游最为集中、市场供给压力最大的黄金周。辖区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旅游接待单位要按照省、市假日办的有关通知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确保长假持续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工作目标。
二、重点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确保黄金周安全有序
安全工作是黄金周旅游重中之重的工作,没有安全保障,就没有黄金周的成功。辖区各街道、各有关部门和旅游接待单位要把旅游安全工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强化“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旅游安全责任,消除旅游安全隐患。要对黄金周期间可能发生和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其苗头进行认真分析排查,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重大旅游突发事件,及时报告区假日办。要进一步完善各类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做到熟悉程序,反应快速,信息畅通,措施到位,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重点景区、重点地段、重大设备设施、重大节庆活动和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安全监控和防范,及时消除隐患,确保万无一失。要重点把握好以下环节:(一)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管理。区公安、交警、旅游等部门要根据春节旅游的运行规律,更加重视旅游交通安全,突出抓好客流、车流集中的地区如车站、码头、景区、景点、商场等,和时段、事故多发地段的交通组织和疏导,严查旅游车辆和游船违法运营行为,严禁超速、超载、超时运营。(二)加强旅游接待单位管理。区安监、消防、旅游、卫生、文化等部门要加强对辖区热点旅游景区(点)、旅游酒店、宾馆旅社、游览游乐设施、重大节庆活动、休闲度假场所、旅游餐饮企业等设备设施、安全措施的监督管理。(三)加强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主要是检查各旅游酒店、宾馆、旅社要建立健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检查测试内部消防设施设备、扑救火灾器具、交通通讯工具状况,对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进行彻底检查,确保畅通。同时要加强酒店内部和周边的治安安全,严密防范拎包、盗窃事件的发生。其次要检查各旅游景区(点)要注意各项设施设备、用电安全,及时清理景区内的残枝败叶,危险地段要加固围栏护栏,并制作设置安全警示牌。为进一步加强黄金周旅游安全工作,区假日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将于黄金周前,组织由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组成的专项检查组开展一次全面的旅游安全大检查。各旅游企事业在此之前,要组织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并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检查,查找漏洞,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三、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我区作为中心城区,是全市主要旅游接待区域,因此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是确保黄金周旅游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要做到:(一)深入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各旅游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深化“诚信旅游,诚信”活动内涵,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二)从月日--日继续开展综合执法工作。由区旅游局、工商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执法局、民政局、中华街道、鹭江街道等单位参加。要完善综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整规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
四、启动旅游协调机制,认真落实责任制
各街道办事处、各部门要按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要求,从月23日至月日启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安排部署和检查落实黄金周的各项工作。各有关单位务必在月27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一)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安全大检查。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要认真组织一次全面的旅游安全大检查,对重要景区、重大活动、宾馆酒店和“海上游”等重点旅游项目要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迎接市假日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全检查。
(二)及时启动黄金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黄金周期间,市假日办将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统筹协调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
把档案工作列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分管领导;各种档案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在管理措施上,领导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档案法》及有关资料,研究制定档案整理归档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借(查)阅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收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员岗位职责和达标升级有关措施及方案,同时还加强对各科室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指导,从制度上、措施上有效地保证了档案工作地顺利开展。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区档案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经培训上岗,了解工作职能,熟悉业务,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爱岗敬业。
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和县档案局的专项目标要求,县旅游局配备档案柜、办公桌椅、电脑等基本的办公设施,添置门窗、窗帘,基本上满足了档案室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光、防潮、防湿、防鼠、防磁等的要求。
二、档案业务建设情况
根据《档案法》和《机关档案工作建设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区档案管理业务建设的情况,每年我们按照区档案局安排的时间按时立卷,请他们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做好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既得到了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又减少了无效劳动,提高了案卷质量,保障了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和系统性。对于各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我们经常深入基层,要求认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立卷,对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做好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对档案文件严格按照程序做好鉴定、销毁、归档等工作。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
我局从2012年始将信息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使用档案局推荐认可的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了较完善的案卷级目录数据库,积极推进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建设,探索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
四、档案服务监测情况
按照《档案法》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八项档案管理制度,即:档案保管制度、各种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资料保密制度、档案工作人员守则。按规定收集整理文书、财会、设备、图片等档案。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打算
1、强化档案为领导决策和部门工作服务的意识。围绕市卫生局的工作重点,选好题,收集好材料,加强研究、开发适用的档案信息,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开展档案服务利用工作,深化项目档案工作,将档案服务工作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线延伸,加大对重大事件(合同、协议)的规范建档力度。
2、整体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继续推进档案网络建设。努力与档案信息化接轨,做好互联网站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3、抢抓机遇,切实加强综合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建设。
4、加强档案保护,开展档案修裱、消毒等工作,保证馆藏档案完整齐全,延长档案寿命。
我局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受市政府委托,依据国务院《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安徽省旅游条例》等系列旅游法规、规章,履行旅游依法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2011年度,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旅游局的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各项规定,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要求,切实履行本部门依法行政职责,完善各项相关制度,推进依法治旅,努力做好旅游行业管理各项工作,为我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滁政办[2011]45号和滁政办[2011]144号文件精神和相关依法行政考核工作要求,我局对照相关标准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结果得分为100分。现将我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依法行政基础工作建设。旅游依法行政是规范旅游行业管理、优化旅游旅游市场环境和塑造地方旅游业良好形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年内,为确保全市旅游市场“安全、秩序、健康、效益”四统一,打造***旅游依法行政、文明行政、文明执法的良好管理形象,我局高度重视旅游行政法治工作建设,在经费、人员、机构建设等方面均作出了大量努力,同时科学制定了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方案,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强化各项基础工作,增强旅游行政执行力和落实力,保障了旅游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
(一)加强组织建设。为强化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的管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及时调整了旅游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经办科室(所)负责人等为成员,统一负责对全市旅游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并负责研究相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各项工作进行明确要求,使依法行政工作有领导抓,有组织管,有机构办,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依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实施。于上年底成立的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与市旅游行政执法大队合署)已按市旅游局委托授权正式开展旅游行政执法、旅游市场监管、旅游行政执法学习培训、旅游咨询投诉受理和12345市长热线受理等各项工作,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也不断得到落实和强化。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旅游系统的依法行政工作,按制度先行的原则,我局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制度、重大事项决策议事制度、依法行政监督投诉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制度、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等系列旅游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强化推进层级监督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制,按权责统一的原则,将依法行政责任分解到具体职能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和行政监督机制。我局遵循“规范服务、方便群众、自我约束、廉洁高效”的原则,大力加强政务公开,不断扩展和丰富旅游政务公开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对旅行社许可审批、星级饭店审批、绿色旅游饭店审批、星级餐馆审批、星级农家乐审批、A级旅游景区审批、旅游商品定点企业审批、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审批、旅游发展资金审批、导游员资格考试及培训、导游证申请和发放、导游员年审等系列行政审批与行政服务事务均进行全面公开和公示。同时,我局还通过***旅游网及时公开和公布新的旅游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旅游行政工作动态、办事指南等,实现了网上政务公开,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也极大地提高了旅游行政工作效率。此外,在接受人大、政协、法制、审计等部门监督和特约社会监督员监督的基础上,我局还高度重视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企业和消费者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和旅游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答复市四届人大和政协对我市旅游工作的议案和提案近20份,并得到了充分肯定。
(四)加强规范情况文件的管理和行政评议工作。一是对原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科学清理,进一步严格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和制定程序,按时近规定及时上报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年内,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认真研究拟定《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报市委、市政府研定后正式颁布实施;重新调整制定了《***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等,报市政府法制部门审核备案后。二是在全行业推行依法行政和行风建设评议活动,将旅游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纳入到基层评议活动中,认真听取和接受基层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完善行政复议工作,成立相关组织,落实具体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依法受理旅游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由于日常工作中我局严格依法行政,年度内未发生旅游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事项。
二、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全面优化旅游市场环境。2011年,我局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执法力度,促进旅游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安全事故和较大以上旅游投诉事件为零,有效维护了广大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一)日常行政执法检查制度化、经常化。我局继续建立健全全市旅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要求各级旅游部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将市场检查工作日常化和制度化,市旅游局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每月开展至少一次以上的市场检查维护行动。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各种旅游行政执法和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省旅游局和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我局多次下发专门文件通知,召开相关会议,对旅游市场秩序检查整治和旅游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认真开展监督检查,保证依法治旅工作取得实效。各个小长假和黄金周是旅游市场治理的重点时段,我局认真按照省、市政府有关指示要求,以安全和市场稳定工作为重点,充分做好各项工作。一是提前部署安排,细化责任,关口前移,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周密安排,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并开展多次旅游市场安全和秩序大检查。二是加大节日期间的执法检查力度,局领导亲自带队,组成检查小组,深入各地、各旅游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和市场秩序,了解服务质量情况。三是加强日常和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受理旅游投诉,处置应急事件,确保旅游安全等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年内,我局独立开展旅游市场行政执法大检查近20次,会同或配合公安、安监、卫生、食监药监、消防、文化、工商、宗教、文明办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旅游市场检查近5次和旅游安全等专项检查4次,共查处旅游客运合同不规范、超范围宣传广告、安全生产隐患、经营服务场所卫生环境差和文明形象问题等10余起。四是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年内,我局依据《旅行社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拒不按规定缴存质量保证金的两家旅行社吊销经营许可证的处罚。
三、全面推进旅游依法行政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深化法制教育,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积极开展机关普法教育,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在提高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确保我局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落到实处,并使法制宣传教育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局党组将普法学习作为中心组和全体机关干部的日常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学法形成制度。局机关干部全体同志从讲政治、讲法律、讲大局的高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执政为民的能力。年内,我局利用相关工作会议、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法规培训、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培训考核和工作检查、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安徽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旅游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并结合本地实际和目前旅游业发展形势,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的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能力。年内,我市又有9名旅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报名参加由省法制办和省旅游局举办的旅游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班学习,其中7人通过考核并取得旅游行政执法资格。
(二)加大法制宣传,增强旅游从业人员及消费者的行政法规意识。修订后的国务院《旅行社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局始终高度重视对《条例》的学习和宣贯,及时通过转发文件、召开会议、集中培训班、导游员年审、街头法规宣传咨询、网络等形式,向全社会进行宣传,在行业内进行认真学习和贯彻。我局还在***市旅游局网站开展“政策法规”、“旅游标准”、“办事指南”、“旅游安全与出行提示”、“旅游咨询投诉”专栏,向广大市民宣传介绍旅游法规知识、行政审批与服务事项、旅游咨询投诉事项、旅游出行须知等,并现场接受广大市民的相关咨询,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对旅游企业单位的审批设立、资质审定、等级评定、导游人员年度检审以及旅游行政处罚等事项,我局均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文件、报纸和网络等形式向行业或社会进行公示或公告。
四、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我局始终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规范依法行政行为,树立了良好的行政管理形象。一是推进政务公开,做到“阳光”行政,即公开政策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责任人员、公开办事结果、承诺办事时限,给服务对象知情权。二是强化行政监督,规范行政管理。我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规定,教育和监督行政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廉洁自律,恪尽职守,严禁以权谋私和“吃、拿、卡、要、报”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做到公正清明、文明执法、高效服务,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服务形象。
附:***市旅游局2011年度依法行政考核自查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