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22:41: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施工企业年度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施工企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一因公司发展需要,公司着手并健全了相关科室,以便对公司各个方面进行更好的管理,保障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做为公司的一员做为__公司的一份子而感到荣幸。20__年即将结束,下面我们就将本年度的部门工作情况做一总结。
20__年我公司承建项目共计__项,其中跨年项目__项,新开工项目__项。安全部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完善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统一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并且定期性地开展了安全生产检查活动,通过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完善和落实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对各项目部的监管,使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宣传、教育为本,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1、工程开复工“三级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率100%;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安全部着重检查并督导各项目部及时对每名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加大对特殊工种持证情况的检查和专业知识培训及考试工作,检查各项目部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2、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在本年度安全生产月的前期,安全部召
集下属各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进行工作部署并提出要求,要求各项目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悬挂大型安全生产口号,加强安全生产月的职工安全教育。通过这些组织教育工作,极大的强化了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加大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1、今年安全部在每星期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的基础上,还先后进行了“脚手架工程、大型机械安全、防物体打击、防高处坠落、临时用电情况和安全资料管理”的安全专项检查。
2、本年度截至目前安全部共计开展检查__余次,先后督促各项目部排查隐患累计__余项,检查覆盖面包括公司所有在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特殊工种持证情况及安全资料的管理。
3、通过定期检查和针对性检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防范和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部还要求各项目部对下属施工班组严格要求,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三、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目标管理体系
安全部在成立之初制订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目标,并要求各项目部结合公司制定的责任制及管理目标,分解制定各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目标,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公司安全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下发各项目部参考执行。
四、20__年工作成效及难点
工作成效已在上述几方面体现,不再多说。本年度我部门一心想着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到位,但仍存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难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做出了总结分析,存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难的主要原因如下;
1、项目部在安全管理分工方面不分明,这一原因普遍存在,项目部各个管理人员认为只要是牵涉安全的方面都应该由安全员来管,没有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分工。
2、因为动态安全隐患每天都存在且不断变化,因此安全员对现场隐患整改存在一定惰性,在某些方面只是为了应付公司及上级部门的检查。
3、施工基层人员的素质低,思想意识差。
4、公司某些方面正处于健全阶段,不能真正做到以安全为主,导致比如:材料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人工不足及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情况。
综上所述是导致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20__年安全工作重点
1、20__年度安全部将继续努力工作,根据公司要求制定年度安全管理目标,根据管理目标确定各项工作的开展及管理,确保全年无重大伤亡事故。
2、加强安全领导小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各项目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3、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加强指导职工对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执行。
4、加大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凡未持证上岗人员一经发现,立即停止作业限期换人,并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
5、加强施工现场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的防范和检查,严格按标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0__年即将结束,但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不论过去和现在,公司在安全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财力,公司安全部将以20__年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的力度,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促进安全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公司的生产建设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二办事处成立以来,全面贯彻“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经营宗旨和服务理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和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先后承建了绿城·富春合园会所大堂精装修工程、中北花园二期A块住宅精装修工程-四标段、中北花园二期A块住宅精装修工程-六标段等项目,以上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均得到建设单位、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工程合格率均达到100%,优良率达90%以上,从未出现过安全生产事故。
一、以项目施工管理为重点,加大力度,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质量管理
a、我办事处根据总公司要求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1SO9001质量标准,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囊括了从工程项目的投标、签定合同到竣工交付使用,直到交工后保修与回访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ISO9001中19个要素的要求。该体系以质量手册为核心和指导,以程序文件为日常工作准则,以作业指导书为操作的具体指导,所有质量活动都有质量计划并具体反映到质量记录中,使得施工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有章可循。责任分明。在工程施工中,按照ISO9001标准的全部要素组织施工,办事处建立以总公司、办事处、项目部直至施工班组,形成质量管理网络,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项目质量工程师中间控制,项目质检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在施工工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实施技术总负责人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同时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b、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查制度,工程开工前,将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公司及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项目部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呈报公司及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对于需要专家论证各项施工方案提前一个月报专家论证。
c、实施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工程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
d、实施技术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
e、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公司每月对项目工程质量全面检查一次。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纠正,并进行跟踪验证。
f、实施工程例会制,总结阶段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情况,传达业主或监理工程会议精神,明确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和工序穿叉的交接关系及质量责任,加强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工序交接管理,保证施上顺利进行。
2、安全管理
对于办事处的安全管理,办事处按照公司要求已经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成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领导在杭建设项目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公司关于安全规章制度及各类法规,制订各类管理条例,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部门汇报。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项目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检查一次,安全领导定期对在杭项目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及时纠正了违章,消除了隐患,促进了管理。
3、文明施工管理
要求所有在杭建设项目按照杭州市颁发的《杭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实施。对派驻工程的一切人员进行公司、办事处及项目部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现给社会各方面,把文明施工做为维护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基本工作,要求全体员工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
4、进度管理
进度控制的原则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建立项目总控制网络并以此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里程碑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分部工程进度的实现。
二、以内部管理为中心,加强学习、培训
1、进一步完善、健全办事处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管理符合公司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要求。
2、加强学习、培训
配合公司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按照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以宣贯公司新的规章制度和文明安全施工标准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教育培训:一是抓安全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核,依靠公司培训中心,与建设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配合公司组织安全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考试。二是狠抓三级安全教育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宣传安全文化,从策划、部署、组织到具体实施,做到了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紧紧抓住重点工程和工程的重点项目,组织多层次、大范围的安全生产检查。
3、以人为本,贯彻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做好年度考核考评。
发放《沟通问卷》,实现员工和公司的有效沟通协调,共同营造愉悦的工作氛围。
4、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效率,扩大企业形象宣传为方便业务部办事,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业务工作指引》办事;
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程序管理,完善深化各项业务管理流程。
三、市场行为方面
办事处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严格按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依法经营,规范施工,每参加一项工程的投标活动,都严格按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程序办理有关手续,没有违反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行为。
过去的一年,在各级公司领导大力支持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指标。我办事处所有员工将一如既往,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争取做出更多让业主满意的工程。
建筑施工企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三今年,总公司经营班子继续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以“增创优势,增产增收,稳健管理,稳步发展”为主题工作目标,全体员工发扬开拓、务实、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使总公司业务、经营、效益稳步上升,圆满地实现了全年工作目标,保持了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完成经济指标(1——11月)实现产值:____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__%,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指标;上缴税收:____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__%,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指标;实现利润:____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指标。
二、工作业绩:主要体现在业务拓展、施工管理、内部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四方面
(一)以业务为龙头,稳拓业务,稳增效益,稳步推进在总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业务发展?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倍プ啪赫ち业难沽Γ耪型侗旯ぷ髂讯燃哟蟮睦眩绦哟笠滴窆ぷ髁Χ龋鞫龌鳎低突В笆卑盐帐谐”浠穆霾⒁夥治觥⒒酆妥芙?a href='//xuexila.com/fanwen/jingyan/' target='_blank'>经验,积极参加省、市、区招标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及业主自行组织招标的邀请投标项目,业务参与拓宽至_______等地,使公司争取到更多的中标工程业务。据统计,____年参加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中标的工程项目近项(不含50万元以下工程),工程总造价近万元。全年共签订工程合同份,预计产值亿元,其中较大的项目有:______等。同时,为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合同预算部进一步加强合同履约检查、结算等工作力度,追回工程结算书共份,其结算造价合计达亿元。同时编制和审核预结算书共份,收预、结算编制费元。
(二)以项目施工管理为重点,加大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
1、严抓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确保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施工创优今年公司新开工面积达万㎡,在建工程面积万㎡,竣工面积万㎡。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质安部紧紧围绕总公司“______”的管理思路,在保证创优工作的同时,时刻紧紧把住“质量安全生命线”,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周和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抓好部门和项目例会制度、监理每周档案制度、监理员日志制度、业务培训制度、监理员资金监控制度的有效落实,毫不松懈地抓好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为保证工程质量,质安技术部先后组织了春节大检查、节后大检查、防非典卫生大检查、安全生产活动月等各类专项安全大检查,接受各级主管部门的质安检查十多次,毫不松懈地抓好项目施工管理工作,在“创优、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资金”六大任务的管理工作中成绩喜人.为切实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验收规范,总公司安排组织专业技术骨干编写了《企业施工执行标准》,保证了司属各项目部施工操作过程有章可循,使质安技术部的施工管理工作有据可依。
2、完成队伍资质就位,开展风险评级和资审备案今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总公司施工队伍的资质重新就位的工作力度,经过对申报资质就位资料进行认真细致地初审、复审和最后的批准申请、确认签字后,总公司年度施工会议上公布了各施工队伍及其负责人的重新任免,较好地完成了队伍清理和重新就位的工作。
为有效加强施工队伍资质就位后的管理工作,拟制定出台《施工队伍资信评级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根据经营情况、承建项目业绩及不良行为评价等方面对各施工队伍进行评级,以便总公司在施工队伍管理方面分类管理,地一步规避企业风险,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同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发展形势,为健全准入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公司在近期开展___年度的施工队伍管理资审和备案工作。
3、通过iso质量认证体系版的换版和监督复查今年1月份,按贯标换版工作计划,通过对属下有关处队和主要在建工程项目部的贯标辅导和考核审查,使之同时建立和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广东质量认证中心的检查。
随着此后运作中的持续改进和调整,管理体系日渐完善和成熟,总公司顺利通过了认证中心7月份的监督复查。
4、加强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为加强对各工程项目的监控管理,保证施工进度和资金划拨的均衡适度,经业务部门商讨研究,分别制发了施工队伍专用的《资金登记专用簿》和监理员专用的《项目资金使用记录薄》。
通过监理员对照工地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相关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项目部的领款进行审批,做好资金使用登记,严格掌控工程款项支出流向,在加强资金管理、规避经营风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以内部管理为中心,理顺关系,稳健管理
1、进一步完善、健全公司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今年上半年,针对公司的管理工作,拟订了《外出参观学习》、《印章管理规定》、《项目经理使用规定》、《请销假、外勤规定》、《工作证管理规定》、《资料留底规定》《计算机文件共享规定》、《摄像摄影规定》、《仪容语态规范》、《流动人员管理规定》、《总公司员工集体宿舍管理规定》等,进一步完善、健全公司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使企业管理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2、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为有效提高员工技能,塑造多才干、复合型的员工,公司加强企业培训工作的策划性和针对性,组织员工进行业务、管理、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举办了《一体化管理知识讲座》、《iso版标准实施要点讲座》,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组织办理试验员岗位培训、预算员岗位培训、统计员上岗证培训、安全主任培训、项目经理安全轮训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便于员工在工作与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索,创出新意,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8月,行政人事部摘录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建筑企业的实务问题、建筑市场的现象等研讨文章,汇编出版了《学习与思索》,员工人手一本,通过阅读,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或通过这些文章,启迪思维,开拓思路,立足本职,结合企业实际,为企业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多出几个好主意,多想几个好方法、好思路。3、全力以赴,材料试验室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考核在总公司领导和指挥下,为确保“__公司”早日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试验室全体人员加班加点地编写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在各部室有关人员的共同配合协作下,加紧对质量体系实施试运行,通过了试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获得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证书》,为公司拓展业务,创造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奠定了基础。4、为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组织召开多种多样、注重实效的管理会议总公司根据业务管理工作需要,召开了各部门开年座谈会、团员青年座谈会、律师听询会等各种会议,会议的及时性和务实有效性等得到员工们的一致认同。6月份,就“如何规避风险,加强施工管理”等专题召开了管理研讨会,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业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会后收集研讨文章共18篇,对研讨文章作整理选编,采纳应用其中可行的有实用价值的建议。5、保证资质实力,提高企业参与竞争的综合实力为企业进一步拓展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努力筹增业务资质,不断加强资质实力。通过公司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努力,公司顺利通过审查,获得了消防资质增项和“3a”企业资信评估等级。企业资质、安全资质、房屋修缮资质房地产开发资质正在办理年审。6、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行政人事部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库管理办法,搜集人才资源信息,为项目部用人提供人才资源信息储备。办理了总公司员工人事和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年度验证和复验工作。进一步健全劳动合同工作流程,完善签约、解约等工作,完成新一轮劳动合同签约的准备,做好年度考核考评。发放《沟通问卷》,实现员工和公司的有效沟通协调,共同营造愉悦的工作氛围。7、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效率,扩大企业形象宣传为方便业务部办事,设计制作了《业务工作指引》;行政人事部重新编制、更新了总公司电话通讯录;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程序管理,完善深化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建立、完善外联信息网,确保各级主管部门的管理信息和文件能及时传送到总公司,避免因信息渠道不顺畅而影响总公司的正常业务经营工作。7月中旬,宣传画册工作组的共同策划、共同把关、反复增补选材和审核的最新的企业宣传画册,终于出台了,总公司以全新的企业形象展示在客户面前,为进一步拓展业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9月,公司参加了__博览会建设行业成果和品牌展,进一步向社会各界展示企业形象,公司在办公室楼挂设宣传画板,为来往的客户展示公司优良工程的风采,达到深化扩大宣传的效果。8、各类跨部门协作的业务工作组各司其职发挥作用。9、财务部加大财税信息沟通工作力度,及时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充分发挥了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多方努力,进一步加大力度,取消了历史遗留的施工队伍以总公司名义开立的4个银行帐户,清理了历史遗留的建筑材料公司的税务登记证注销手续。
(四)党政工团齐心协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总公司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十分重视提高员工队伍、党员队伍、青年团员的全面素质,党支部、团支部等积极配合和围绕总公司的中心工作,从各方面齐抓共管,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党团集体活动。
1、团支部组织了青年军事训练营活动。
活动中大家都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生产力;服从命令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胜利。这次训练营活动,促进了员工们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意合作,达到了相互关心理解、增进感情团结的目的。
2、结合党成立___周年纪念,总公司组织“七一”外出活动,举办纪念“七一”暨员工生日同贺晚会,进行了“党的知识”抢答赛等活动。
活动中,积极的参与抢答,使党员和一般员工对党史、党的基本知识及党员应尽职责等加深了认识;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让员工充分展示了个人的综合素质,集体更体现出更强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3、纪律学习月活动中,党支部按照__街的部署,安排党员参观、观看了区纪委举办的反腐倡廉的教育展览和电教宣传片,通过对典型腐败案例的深刻剖析,使党员们在警示再教育中,加强了抵制腐朽思想入侵的自觉性,增强了党员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____年工作计划
1、狠抓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确保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争取____年创优滚动计划任务全面完成,施工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继续加大业务工作力度,努力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需要,积极学习、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编制标书的水平和能力,力求更多的中标工程业务。
3、进一步明晰、健全和完善业务工作流程和岗职,尤其是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流程需抓紧审定。
4、材料试验室继续抓紧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确保早日通过计量认证,进一步拓展试验业务,扩大业务规模。
5、继续加大财务、合同履约、工程管理、印章使用及各类跨部门工作组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风险意识管理,增强风险预见和防范能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建筑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庞大、构成复杂、资源流动、素质偏低等普遍特点,直接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同时,在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中,没有健全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为这一方面的管理增添了难度。
2.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到的企业环境影响
形成这样一个集科学和技能于一身的稳定建筑企业环境是十分困难的。受行业竞争机制的影响、企业间薪资待遇差异的影响、员工自身实际水平和素养的影响,企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企业用人结构失衡的不良循环,同时企业也抗负着优秀人力资源紧缺的压力,间接或者直接的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弱化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
3.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主体”积极性影响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是员工本身,由于现阶段的建筑施工企业只在乎公司的受益情况,而对员工的积极性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
三、应对及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策略
1.确立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的管理要对员工的数量加以控制,消除“以多取胜”的错误观点;采集企业员工的信息情况,使人力资源管理形成科学的保障系统;控制人力资源的大规模流动,减少优秀资源在流动中的缺失;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教育,加强企业文化理念。不仅如此,在任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确立都要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联系在一起,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确立需要顺应其社会和时展要求。
2.加强员工管理,优化企业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困难主要局限于企业员工自身较低的素质水平。为方便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员管理,加强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文化素养水平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录用问题,人事部门需要设立较高的聘用门槛,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员工素质的平衡性和可控性。建筑施工企业在优化企业环境的问题上,可以开办以下企业活动,如建筑施工专业知识测评、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技术等级晋升、好人好事评比活动、选举思想道德教育标兵、评选年度优秀员工和年度新人等。
3.人力资源的有效奖惩管理
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奖惩管理,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创建绩效考评系统,确立员工奖励机制,在提高员工薪资待遇水平的同时,还要根据员工的突出表现,给予员工额外的福利,如住房公积金、人身保险、年终分红、重大贡献的现金奖励、国内外报销旅游等,以此来满足员工的“自我需求”。第二点,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和所出现的误失做出适度处罚,对具有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利益、延误工作等严重行为的员工,做出予以警告、扣除奖金等严格处罚,树立公司的权威形象,加强公司的管理机制,形成高效的奖惩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为一体的现代管理模式,他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授权与分权、战略驱动、业务评价等,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业的高度协调、战略的有效贯彻、经营的持续改善、价值的逐步增长的目标,是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要素融合于一个体系中的管理控制系统。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是一种机制安排。
一 、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1、 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大多实行粗放式经营管理,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盲目扩张市场份额,产值高但效益低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施工企业控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实现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全面预算是施工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体现在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成本费用降到最低,保证企业最大限度的盈利。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成本费用支出进行严格控制,有利于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3、 协调施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运作不够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相互扯皮现象丛生,工作效率低下。全面预算管理秉承全面的原则,将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严密的组织起来,纳入统一的计划,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作用。
二、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1、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执行
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少主动性,只是把预算管理的工作停留在财务部门简单的编制之中,而大大忽视了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执行过程。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将克服成本管理时效性滞后的弊端,避免成本失控,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每年的企业预算只是一个形式,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首先是要全员上下高度重视,为预算管理提供合理的权力保证和组织保证,其次是要提高预算执行力度,及时研究解决预算执行差异,以具体措施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 对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不科学,缺乏全面性
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单纯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程序不合理,缺乏全面性。往往只是财务部门及个别相关部门人员,将往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后,确定各项预算指标。尤其建筑施工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变化很大,如果预算指标及数值编制不够科学合理全面,从根本上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将失去本身的作用。
3、对全面预算的执行结果不分析,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
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考核和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已经成了影响企业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原因。在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后,不分析偏差原因,不总结预算实施效果,没有配套的考核和奖惩措施,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最终使整个预算管理名存实亡。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新举措
1、坚持以企业战略和国家政策为导向,充分重视过程控制
企业是一个盈利组织,从建立之初,它的股东就希望它不断发展壮大,所以股东和企业管理当局必然会对它的为了发展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并对企业实施战略管理。而战略规划要逐渐地具体体现在每个年度预算上,这就客观上要求预算管理要以战略管理为导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目标逐步得以实现。密切跟随国家政策是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导向。建筑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必须先有市场才能谈到生产、发展,而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的政策直接决定着建筑市场的大小,如果国家要加大基建投资,就要加大承揽力度,新签合同额预算就要跨越式地增长,收入预算也要相应的增长,国内的基建投资是有极限的,比如现阶段国家大力发展高铁,承揽就要紧紧围绕高铁开展,抓住机遇;过几年高铁建设差不多了,就要看国家是否还要支持其他基建,如果国家控制基建投资了,国内建筑市场势必大幅萎缩,就必须开发国际市场。所以说施工企业的预算编制必须随国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凭老经验预测。另一方面,如果在预算年度中,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就要适时地对本年度的预算指标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使预算适应变化了的市场行情。
2、 提高人员素质和道德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包括业务技能水平和道德素质
预算工作是一项技术水平较高的项目,涉及到多项学科。企业应加强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扩大预算委员会的人员数量和质量。职业道德的监督不能忽略,企业应大力培养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的优秀典范。自下向上的预算容易发生虚报预算等问题,预算人员虚报有以下两项理由之一:(1)他们可能会分享奖金。(2)他们可能会感受到分享奖金的管理人员的压力,虚报预算或操纵成果以使个人或他人利益最大化,是对道德的严重侵犯。
3、先算后干、干中再算、增创效益工程
开工前应认真编制施工预算,计算出单位工程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工、料、机以及大型机具数量。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计划投工投料,组织人力、物力,还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努力降低成本。市场经济讲求效益,而要提高经济效益,关键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讲,关键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及大型工具的投入。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经济文件,是控制工程成本、进行备料、供料、班组核算以及内部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在单项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要进行分析,分析实际投入是否超出计划指标。如果超出计划指标,应及时找出原因,提出改正措施,扭转局面,免的一亏再亏。如果没有超出计划指标应总结经验,进一步挖潜更新。总之,要通过及时算帐,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4、执行和考核
除了制度保障、组织建设、全员的参与、预算编制外,还应建立预算的执行跟踪监控体系,建立预算执行台帐,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等,并由专人负责统计,及时登记、总结,并主动与财务对账。建立定期的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与效果,不断提高预算的约束与控制作用,对于预算执行行偏差较大的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确因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不可抗因素影响需调整年度预算的企业,应对预算调整的原因和影响、预算执行的保障措施等内容作出说明。设定预算考核指标值,将该指标纳入本年度经营责任书中进行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同时各项目部按照要求相应地将预算考核纳入的责任书中进行考核,落实奖惩责任。每半年考核一次,发现没有按时间进度完成计划任务的要重点分析,确属由于政策变化或非人为控制的因素致使不能按进度完成任务的,要调整预算。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 包括全额、全员、全过程,是对企业的所有资源、所有活动进行整合,因此通过预算的运作和管理,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效益。在大型企业, 全面预算可以统帅强大的现金流、物资流和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起着融会这些庞杂支节的干流作用和科学的导向作用,促使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使关注的重点延伸到经营过程和资本资产的运作过程,也促使企业从原始的、经验的、人为的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过渡。
参考文献:
[1] 袁真怡.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 商场现代化. 2010(22)
[2] 董健.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探析[J]. 时代金融. 2010(07)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230-01
建筑工程施工往往涉及大量的原材料采购和使用,周转材料的准备,以及根据施工进度所实现的结算款项。这些流动资产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并且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加强对存货的财务管理必须引起企业的重视,使科学的方法得以应用。
1 建筑施工企业存货的主要构成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其存货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原材料部分。钢材,水泥,河沙,石子等大宗原材料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在项目开工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由于大宗原材料采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所以采购的频率、一次采购量都要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但是存货是必须的,存货可以防止市场涨价带来的供不应求以及断货问题,并直接服务于工程进度。
第二,周转材料部分。施工脚手架和模板支撑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是建筑工程所必需的。这些周转材料可以循环使用,即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钢管、扣减等周转材料无需重复采购。而且有的省市已经颁布了关于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的质量管理条例,因此促进了周转材料的循环使用。
第三,差额存货部分。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科目的差额应计入存货,这是建筑施工企业所特有的财务规定。“工程施工”科目如果大于“工程结算”科目,意味着该项建筑工程有尚未结算的工程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流动资产。这种差额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合同完成施工任务后,会因为竣工验收等工作而使结算落后于完工。
2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存货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据相当的比例,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存货赋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从经济和效益的角度规范现有的工作。
第一,加强存货财务管理有助于企业资产保值。存货从实际上反映的是流动资产的财务价值。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时刻关注存货的价值变化,才能使财务人员和建筑施工人员共同认识到资产保值的意义,防止企业流动资产的损耗。
第二,加强存货财务管理有助于全面控制项目施工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项目之初进行了整体预算,但是在工程开工后也会存在一定的变数,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量增加,工程回款速度慢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存货财务管理的加强得到改善,因为财务部门在和工程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对年度内原材料的价格做出预期,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开展原材料和周转材料的储备,能够有效避免采购成本的增加、工程延误带来的成本增加,使成本控制在预算之内,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加强存货财务管理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存货中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科目的差额实际上属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收回的款项,针对某一建筑工程中此类存货问题,从存货产生之初到施工款的最终结算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周期,时间越长,财务风险越大,其他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资金就越紧张。因而加强存货的财务管理,可以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结算问题的风险意识,在结算问题发生之前就做好应有的财务准备,避免处于被动地位。
3 建筑施工企业存货的财务管理举措
为了更好地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对存货的财务管理,企业今后应当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风险意识方面深化现有的工作。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存货财务管理责任人制度。责任到人可以提高相关人员对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责任人制度应当是对关联责任人的共同约束,财务部门必须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合作。具体来说,财务负责人要对各部分存货进行施工前后财务价值的对比,施工负责人要注意对实物形态存货的妥善保管,工程负责人要及时确保回款。各个负责人之间要密切合作,共同肩负起存货保值的工作。一旦发生存货损失问题,各个相关负责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关联责任。
第二,建筑施工企业应严格财务预算和决算制度。建筑施工存货的财务管理首先是按照预算的要求系统展开,而每一次工程项目决算都有助于存货经验和教训的挖掘。所以财务部门要将预算和决算工作对接,工程竣工后全面分析施工周期内存货的发展变化,寻找可供遵循的规律,如何时增加存货、何时投入资金、如何加速工程款项回收等等,用严格的预算和决算使存货财务管理有始有终。
第三,建筑施工企业应树立存货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风险是损失的根源,防微杜渐、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是降低财务风险的保证。财务部门应和其他部门携手,制定存货财务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将原材料的储备量、周转材料的储备量和折旧速度、工程回款速度等作为风险预警的指标依据,时刻关注各项指标的变动,即使发生问题也能迅速处理,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4 总结
建筑施工企业存货的财务管理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财务管理的加强不仅是节约成本的需要,更是企业良性运转的保障。相信随着上述举措的应用,建筑施工企业存货的财务管理工作会更具成效。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8日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是对资金运动的一种反映,是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事后核算,其计量尺度主要以货币为主,即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的总称。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会计核算意义重大,其通过系统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和核算,并结合最新市场环境,对企业未来发展形势进行综合研判,从而为施工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信息,为其决策作参考。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1、分级管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特点:项目相对分散、工地较为偏僻、人员流动性大,为此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多采用分级管理和核算方法,此方法可以快速反映出项目生产效益情况,将项目生产经营与核算紧密结合起来,从而避免会计核算与现场施工出现脱节现象的发生,从而实现财务管理高效率。
2、施工项目单独核算成本。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一般由几个单独项目组合而成,其计价组成由各个单独项目各自特点决定。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多样性及单件性特点,致使计算成本时不能采用平均法,对各个项目单位成本只能采取定单成本计算法,即为了能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逐一对应,针对每个项目实施单独成本核算。
3、分段结算工程价款。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与普通企业有所不同,其具有造价高、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施工企业往往会先垫付大笔资金,结算须到竣工后才能进行,如此一来,施工企业资金周转时常面临一些问题,并且对产品生产也会带来一定限制,会计核算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力。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对于施工周期长,使用资金多的项目可以实行分阶段结算,但须事先落实各期完工后的借款,从而做好资金及时回收;二是对于施工周期较短,造价相对较低的项目,可以实行竣工后一次性结算的方式,不会影响企业资金正常运转。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
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特点,资产相对较大、地域分布较广、项目施工战线长、管理跨度宽、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成本较高、交叉作业多、工期要求紧以及项目多、工序繁琐等。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也具有自身特点,与其他企业不同,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信息不健全。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报表编制是薄弱环节,尤其是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重重。施工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需要取得项目部或者分公司会计报表,将其进行汇总,从而形成合并报表。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报表上交时间没有保障,不能实现统一及时;其二,财务报表资料不全,漏报、错报现象普遍存在;其三,会计基础工作较差,会计核算需要的基础信息缺乏,多数施工企业对项目部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其四,会计汇总报表中,会计信息失真,对冲、调整处理不规范,对于不同项目使用同一个报表,可比性较差。
2、成本核算较难。任何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前,数据统计是基础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特点,数据统计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所谓施工企业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从事施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之和,主要是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包括以下内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环境保护费、夜间施工费、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施工排水降水费以及各种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由于数据统计面较广,数据种类较多,成本核算相对较难。
3、单项建筑合同损益信息不足。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采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其并没有统一、明确规定建筑合同核算对象,建筑施工企业合同核算意识较差,多是按照工区或者项目部进行核算。在核算过程中,对象不同,核算产生的结果必然不同。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合同不是唯一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往往或签署多个合同,在执行过程中,有的会盈利,有的会亏损,将这些合并起来一起核算,损益结果必然不同。
4、会计人员素质较低。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需要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国目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从事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这种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合格的会计核算人员数量不足。多数跨级核算人员连会计专业领域的知识都存在很大欠缺,还远远没有达到我国的基本要求,更谈不上具备其他相关领域基本知识。此种人员很难胜任任务艰巨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核算工作质量,严重制约企业管理水平,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如前文所述,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各种会计核算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加强的环节,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希望可以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有所帮助。
1、制定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主要由企业会计人员实施,因此需要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规范其工作方式,切实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防止其工作随意,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从基础工作抓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制定明确的财务材料、报表提交时间,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流程;其二,为了使核算人员按章办事,需以文件形式规范相关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对象;其三,为了有效执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实施奖罚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加强成本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成本管理需要从项目招投标开始,需要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直到竣工结算完成为止。加强成本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认识到成本核算重要性,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其具有足够重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将责任进行二次分解,落实到个人,将项目部作为主要核算主体;其二,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及成本对象,一般以每个项目为单独核算对象,对投资较大的项目应当对其进行分项核算,以分部工程为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采用单机核算,及直接以每台机械、设备为核算对象。需建立成本明细账,将每个核算对象纳入其中,并按照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环境保护费、夜间施工费、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施工排水降水费等都需要列出具体施工事项,以便核算人员进行归类。
3、加强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核算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项目开工或者完工经常会出现不同会计年度,这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进行配比。在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完工百分比法;二是完成合同法。目前,我国相关制度法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收入由工程价款结算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上任一方式。
四、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多数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重重,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加强会计报表管理,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生命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分级核算和分级管理相结合
由于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是流动性较大、生产地分散,施工企业的材料物资、管理人员、施工设备以及后勤保障人员都要随着施工地点的变动而变动,为了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采用了分级核算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将会计核算和施工企业的流动性紧密的结合企业来,更好的反映出材料物资、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
2.工程价款分阶段办理结算
施工企业有时单个项目周期过长,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导致资金利用率下降。因此施工企业会将一个项目划分为几个合同阶段,再按照各个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单项工程,在会计核算时按照分阶段结算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又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单独计算各项工程成本
施工企业的每个施工项目都有着不同的承建者、施工地点,这样的单独性和多样性就决定了施工企业要对每个项目进行单独的成本核算,这样也有助于国家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传递具有滞后性
根据我国相关会计法的要求,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在一个会计年度及时、合理、准确的入账,会计核算工作要对涉及的数据进行整理,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然而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特点以及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加大了其在收集、分析、记录相关会计数据的难度,也就造成了会计信息传递的滞后性。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地大部分是在异地,有些偏远地区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导致了财务票据的传递和收集缓慢,同时施工企业在发生赊销料款时并不能及时的开具发票,这也导致了会计核算的滞后性。另外,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很少使用会计电算化进行核算,这就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降低了会计信息反馈的时间,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
2.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内容不全面科学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的成本支出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同以及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经营目标,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核算,而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提高或者降低利润的方法进行核算。例如施工企业在周转材料的会计核算的处理上,就存在一定的主观选择,因为有些材料可以同时采取分次摊销和分期摊销,这样施工企业就可以选择对于自身有利的摊销方式进行摊销,使得会计核算方法不够规范。
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要对一些不确定的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在对于一些难以分割成本的摊销问题上,有些企业并没有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科学的核算,而是简单的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摊销,会计核算不够精细,满足不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会计核算的内容显然不够全面科学。
3.缺乏会计核算意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层没有意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侧重的是盈利的多少,忽视了会计核算工作。许多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单存的认为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忽视了对于成本的管理,同时财务部门对于成本信息的了解也不够,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仅仅是依靠施工部门提供的成本信息核算,使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不强。
同时由于一些施工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出现了隐瞒收入、虚列费用进行逃税漏税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会计核算执行力不强,会计基础不规范,影响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使得会计核算中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
4.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要通过会计核算人员来实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并没有随着其发展而提高,主要表现为:一些会计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就上岗以及为了夸大企业利润而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等。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侧重于项目的建设,忽视了对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造成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比较狭窄,会计核算水平相应较低。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
1.提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制度
从上述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企业的决策者对会计核算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的水平,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施工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提高对会计核算的认识,明确会计核算的对象以及范围,重视成本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将成本管理落实到实处;其次,要加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健全管理机制,工作人员要严格记录好人员出勤和材料进出库的情况,为会计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
2.强化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缺少不了监督机制的约束,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内外部的监督机制来提升会计核算水平。首先,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对会计核算的流程和操作进行规范,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向正规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强化内部审计,加大对工程项目设计、质量的审计力度,这样就可以遏制会计核算中舞弊行为的发生;其次,政府部门和税务部门有权利依照相关的法律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因此施工企业要从以下几点出发提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第一,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升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认识,使其对会计核算工作有更好的了解;第二,要重视对会计核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使会计核算人员及时的掌握国家的相关政策;第三,引进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无论是财务制度的建设还是资金的管理都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因此施工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4.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会计核算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我国 21 世纪头 20 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当前,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许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提高,但是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还相当落后,信息化的概念还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的业务范围之中去,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较低的水平上,从而严重制约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因此,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先进管理模式和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开发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形成相互的联网与数据共享,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扩大管理空间、促进管理创新、增强创新能力、参与国际竞争,才是在新形势下适应竞争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与发展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的获得相应的信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围绕企业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做好战略数据规划;调查分析信息要求和数据流,建立主题数据库;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性规范、标准及编码体系;建立企业信息系统框架―功能模型;开发应用适合本企业的软件系统。建筑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单项业务应用
上世纪 70―80 年代,由施工图预算,工程进度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等单项程序的应用,逐步扩展到工程造价计算、钢筋计算、物资台账管理、建筑CAD 设计、区域规划等,以及企业管理与办公自动化、招投标、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程序系统的应用。
1.2自动控制技术
上世纪 90 年代,又扩展到在产品生产及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如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养护、深基坑工程监测与控制、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钢结构安装施工等。
1.3基于网络平台的工程管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特别是 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网上虚拟协同施工、部分业务采用电子商务提供了条件。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基础编码体系以及标准化建设、电子商务三个方面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2.建筑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回顾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所走过的 30 年的历史,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各级管理网站广泛普及,各种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层出不穷,自动控制技术日益增多,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发展迅猛,整个信息技术在量的扩大和质的提高上均有新的飞跃。但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环境比较恶劣,点多分散,应用信息技术比其他行业显得更为困难;再加建筑施工企业长期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管理粗放,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多数企业没有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或者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绝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
2.2存在的问题
(1)软件的开发应用有待深化和普及。计算软件的应用,正在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普遍认可,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计算工具,但由于受软件本身的局限性,现场技术人员各自了解程度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各类专项施工设计的功能还不够完善,有的计算结果还差异较大,不能完全反映计算对象的真实情况。管理软件的应用,由于受企业文化、业务数据、管理思想及模式、体制、机制的不同和传统管理方式的制约,使用尚不普及。(2)系统的集成性,有效性差。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日常工作数字化层面上,大量冗余的数据和信息重复储存与各个子系统中,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做到信息集成,不能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化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3)信息化程度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目前国内的情况相反,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建筑企业运用的工程项目协同建设系统,每个工程项目均设立一个同于建设周期的网站,网站的各分系统可以实现参建各方的协同工作及与外部单位的电子商务连结。这方面,可以说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还相差甚远。(4)人才结搭配不够合理。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由那些既懂企业的业务管理,又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来担任,但现实中难以实现二者兼备。(5)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集中表现在:对信息化建设缺乏全面的认识、了解,认识过于简单,有些急于求成,有些没有发展目标,过于偏重眼前利益,对长远发展缺乏韧性和恒心,遇困难便退缩。舍不得投入,总想花小钱办大事,期待回报心切。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3.1转变观念,全面做好宣传普及工作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理解和积极参与,需要各业务系统的协调配合。只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引进并消化吸收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使大家形成广泛的共识,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得以顺利推进。
3.2领导重视,全面做好各种资源投入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投入,需要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和业务流程,而且这种投入和协调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完善,不可能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领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合适的资源,创造适宜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促进高层次之间的协调,将问题减至最少
3.3统一规划,严格按目标逐项落实实施
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该确立一个明确、适中、而且可行的企业信息目标,对规划进行反复优化和全面评价,将其分解成年度计划来分步实施;其次,认真做好实施的过程控制,加强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纠正,以求更高效地取得期望的结果。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原则上可以按以下四个方面逐步落实实施。①推广普及工具类技术普及单机版应用软件。通过广泛采用单机版工具软件和计算软件,解决工程施工工艺等具体问题。譬如:钢筋优化下料、模板及脚手架 CAD 设计、依据工程量清单快速报价等。运用生产控制系统。通过采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施工生产活动。譬如: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控制、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总量控制等。②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化技术项目级管理信息化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项目管理全部管理单元。建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根据法人管理项目的管理模式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以及配套的编码和制度。该系统侧重于公司相关业务的处理以及所属项目的管理监控、审批审核、指令下达作业指导和工作协调等。③着力推进信息化标准技术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分类编码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工作、组织、资源条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立编码系统。统一的编码系统是企业内、外部进行交流的基础,是进行信息交换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④全面构建商务层面的互联网系统电子商务是工程项目协同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子商务可连结到建筑部件、产品、材料的供应商,实现网络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确保材料质量。
3.4加强评估,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改进
评估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其中,内部评估主要是考察信息化工作在企业内部引起的变化,可通过总结具体的成果来进行;外部评估则要通过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估,以及搜集外部评价的方式来进行。评估的目的是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度,看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增强满足要求的功能。
参考文献
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由于建造合同期间往往会跨越一个或多个会计期间,如何将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进行合理配比,将实现的经营成果均衡的分配于每一个会计期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已经执行建造合同准则,且一般都惯用成本法确认完工百分比,即按累计实际发生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作为完工百分比。按成本法确认完工百分比,虽然便于理解和接受,但在实现执行过程中弊端也显而易见。
一、成本法确认完工百分比的弊端
1、可能将弥补决策及管理失误的成本确认为当期合同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中标后,都会根据合同所在地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及企业内部间接费用开支水平来编制标后预算,并以此作为建造合同的预计总成本。标后预算编制后,不会频繁的调整,更不可能每月对预计总成本进行调整。
企业在履行建造合同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为弥补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所发生的成本,顺理成章的会被确认为当期合同成本。以此合同成本来计算,将会加大完工百分比,与建造合同实际形象进度相差甚远,这也悖逆于建造合同准则的初衷。因为建造合同准则希望通过累计投入或消耗(合同成本)占总投入或(消耗)的比例来描述建造合同形象进度。
2、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按成本法计算的完工百分比确认的合同收入只是一个金额的范畴,它不能被分解到各个工序,更不能按建造合同的工程量清单和单价的乘数表示出来。这就给建造合同的周期性分析带来障碍。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建造合同的产品特性越来越明显。如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近日就了《北京建筑企业发展年度报告》,将产业化方式推广到建筑领域。即建造工程会变得像标准产品一样,生产工序和消耗水平具有越来越多的通用性,这为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成本管理、甚至编制企业内部消耗定额创造了条件。建筑施工企业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当期经营成果。
3、与统计部门数据不一致
目前统计部门统计的产值是按照建造工程的形象进度来计算的,数据最终在国家统计局汇总,而财务核算时是按建造合同准则确认收入,最后在财政部汇总。由于收入的确认方式不一样,造成统计部门的产值和财务部门的收入相差甚远。由于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和统计相关法律不健全,这种差异还没得到高度重视,各说各话的现象不会得到根本性改变。
近来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不断受到质疑,“被增长”、“被降低”屡见报端,根源就在于统计数据的获取方式存在不足,对统计数据报送责任追究力度不够。随着信息的高速互通,国家相关部委之间数据的关联性会不断加强,统计产值和财务部门的建造合同收入最终会统一。
二、收入法确认完工百分比的可行性
建筑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前,执行的是《施工企业会计准则》,一直习惯于按建造工程的形象进度和合同的约定单价统计或计算产值(财务上称为收入)。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后,由于建造合同的预计总收入可以合理的估计,因此根据自行统计或计算的产值或收入占预计总收入的比例作为完工百分比一样能体现建造合同的要求。根据此完工百分比就可计算出当期应确认的合同成本,应确认的合同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会存在差异,这就需要预提一部分成本作为当期实际成本的调整项,以此达到均衡毛利率的目的。预提的调整项会在工程完工后,完工百分比达到100%时自动消除。
三、按收入法确认完工百分比的优越性
1、完工百分比能形象的描述实际进度
由于收入法是按实际完成的收入占合同收入的比例计算,就能有效避免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对形象进度的影响,发生再多的返工成本也不能对完工百分比形成影响,从而真实反映合同的实际完工程度。
2、有利于当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由于收入是根据施工现场实物工程量和合同单价计算出来的,这就可以和实际成本进行量价对比分析。这样就能把企业的各个成本费用中心纳入周期性经济活动分析的体系中。每个成本费用中心都能找到收入和实际成本的对应点,分析起来就会有的放矢,切实发挥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为企业挖潜增效、少走弯路提供数据基础。
3、挂账成本更容易引起足够重视,发挥警觉作用
由于各个工序或各单项工程毛利不尽相同,建造合同作为一个整体合同,反映的是一个综合毛利率。由于挂账成本是一个毛利的调节项,会引起企业和中介审计机构的高度重视,迫使企业不定期的分析挂账成本原因。正因为挂账成本过于显眼,建筑施工企业也会减少通过挂账成本调节利润的可能性。
4、便于与其它部门报送数据口径的一致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紧紧围绕规范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主体的安全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检查,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不断提高全县建筑施工及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检查范围
全县范围内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和在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三、检查内容
(一)危险化学品企业
1.安全规章制度、责任制体系建立情况。是否每年对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是否根据各岗位实际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是否建立各环节风险分析机制制度。
2.工艺装置各生产环节、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严格执行情况。各工序、岗位的规程是否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是否建有规范完整的操作规程和记录。
3.易燃易爆化学品储罐采取动态监控、自控连锁切断系统建立情况。高低液位、温度等参数是否实现报警联锁切断;动态视频监控、巡检记录、报警记录是否完整。
4.高危工艺重点操作岗位设置在线监测和连锁报警情况。泄压、止逆设施是否定期检测、维修保养(更新);DCS与现场检测显示是否一致,是否设置超限联锁报警装置,现场操作记录是否详细、完整;利用相关介质现场测试可燃、有毒报警器是否灵敏、有效运行。
5.应急演练及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情况。是否建立企业上下、内外联动应急救援体系;是否定期(综合演练每年两次)组织各层次的应急演练活动,并建立完整的演练记录;应急救援器材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并建立相关记录和档案。
6.企业重点部位、装置整体设计情况。企业现有生产装置是否经过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是否将人员相对集中的包装工序、操作室、化验室、维修车间等设计在爆炸范围内;企业是否按照正规设计进行施工建设;定制设备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7.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检测情况。是否对所有防雷防静电设施定期进行检测合格,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8.特种作业人员档案建立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是否建立健全了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9.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是否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是否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是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了特种设备的年度检查工作;新安装的特种设备是否取得使用证,在用的特种设备是否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操作证是否在有效期内;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是否符合规程要求,是否按期进行检验(校验);在用特种设备停用、迁移、修理、改造、报废是否按规定办理了告知、监督检验等相关手续。
(二)建筑施工企业
1.检查建筑施工企业为建筑施工工人办理工伤保险情况。重点检查建筑施工企业是否遵守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建筑施工工人办理工伤保险。
2.检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各建筑施工企业是否在工程项目部建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成员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考核证书,是否按其职责进行严格分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等;各施工单位是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对工人、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对新进场的工人要落实人员、落实内容、确保时间、不走过场。
3.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查各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有无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过期的情况;检查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是否建立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作业,是否按规定对作业工具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4.检查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检查各施工企业是否按要求建立了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规章制度;是否建立了安全防护用品动态管理台帐;是否按工作岗位要求使用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定期对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维修。
5.检查安全技术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各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危险源辨别、评价等制度,是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策划、建档,是否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针对深基坑、高大模板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是否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经企业有关部门及监理人员审核、审批,是否经专家论证审查;检查工程项目是否按方案组织施工及重要部位实施监控管理的情况。
6.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情况。现场是否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是否按照有关规定编制了手续齐全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架设完毕后,是否履行了验收手续;配电线路、配电箱及开关箱进场后是否有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等。
7.检查施工现场防火情况。重点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成立了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是否建立了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值班制度;是否确定了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是否配备了义务消防员及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是否编制了防火安全预案及定期组织演练;施工现场是否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对消防器材是否按要求进行检验和维护,有无过期失效或假冒伪劣的器材;是否设置专门库房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宿舍、库房灯具是否符合安全防火要求;施工现场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是否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等。
8.检查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特种设备登记情况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安拆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是否操作针对性强;是否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测;塔吊附墙装置设置是否牢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传动系统、安全装置、绳轮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是否灵敏;施工升降机防坠器是否按规定进行检测等。
9.检查脚手架的联墙件设置情况。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及扫地杆是否搭设正确,卸料平台搭设是否合理及脚手板的铺设等情况。
10.检查现场是否认真落实防雨、防雷、防风等自然灾害措施,及时加固临时施工设施和建筑,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否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机制,及时掌握恶劣天气的预测预报,如遇雷雨大风天气或六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塔吊拆装或吊装作业,操作人员大风、大雨后对起重机械、脚手架进行一次有效的安全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塔吊和高层脚手架的避雷设施必须完善,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暴风雨天气下,空旷地带应禁止一切施工作业行为。
四、检查时间和方式
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具体时间为9月20日至10月3日。
(一)企业自查阶段(9月20日至9月25日)。由建筑施工、监理单位、危化品企业对本企业负责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状况、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等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具体工作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分管安全生产的主要负责人带队自查自纠,深入查处安全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和承建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完善隐患整改落实和复查验收制度。
(二)专项整治阶段(9月26日至9月30日)。县安监、住建、人保、质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认真检查,按照《县建筑施工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县范围内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全方位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督促企业规范落实隐患整改,并做好重大事故隐患登记建档工作;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违法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肃查处。
(三)抽查督查阶段(9月30日至10月3日)。组成由县分管领导带队,县安监、住建、人保、质监、公安消防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次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建筑施工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重点抽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组织县安监、住建、人保、质监、公安消防等部门成立专项执法检查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研究和解决突出问题,逐级抓好工作落实,由安监部门提供全县危险化学品企业名单,住建部门提供全县建筑施工企业名单及所属在建建筑工程名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工作。
(二)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此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专项检查由安监、质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质监部门主要负责检查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其他内容由安监部门负责检查,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协助。建筑施工企业的专项检查由安监部门牵头,联合住建、人保、质监、公安消防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安监部门主要负责检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情况;住建部门主要负责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管理情况、临时用电情况、脚手架的联墙件设置情况及是否认真落实防雨、防雷、防风等自然灾害措施,及时加固临时施工设施和建筑,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人保部门主要负责检查建筑施工企业为建筑施工工人办理工伤保险的情况;质监部门主要负责检查其所属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情况;公安消防部门主要负责检查施工现场防火情况。各部门要有一名分管负责人带队,执法人员不少于两人,各个部门自带车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内容
1.投融资型财务风险。融资是施工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投融资风险是由于资金市场供需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投资失败、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规模变化以及期限结构等引起的。其主要特点是融资成本过大,利率过高、借债规模超过了施工企业实际的承受力而导致的施工企业过度负债,从而陷人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
2.经营型财务风险。施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面临价格、货币政策、利率和汇率带来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被统称为经营型财务风险。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产持续贬值,实物性资产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
3.项目财务风险。施工企业有时为了中标,可能把标底压的很低,而建设单位经常以顺利开工和保证项目质量为由,向施工企业借人大量资金。如此一来,项目承包后,施工企业面临着极大的财务问题。一方面要按照中标的价格进行施工;另一方面还要交付大量的保证金,使企业处于财务困境当中。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成本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没有得到合理控制,施工方案不够优化,都将产生财务风险,工程结算主要是施工企业依据合同和工程量完成情况,与业主进行确认,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工程结算是否及时,质量是否优秀,资料是否完整都将影响工程的财务核算工作,对工程项目竣工决算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控制不当,就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投融资型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施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当中,尤其是信息技术时代,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再加上外部的宏观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施工企业的财务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应具有风险防范意识,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财务战略和财务活动,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投融资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投资项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要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进行合理的评估,科学决策,严格控制由于投资带来各种浪费和费用的上升。在项目融资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的原则,保持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既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又要减少由于过度负债给自身带来的负担。
2.经营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2.1建筑施工单位要树立“压缩其他成本,消化人工成本刚性增长”的成本管理理念,严格控制成本的过快增长。一是主要工程项目单位成本原则上要与上年年度水平保持衔接。各项目要认真总结分析生产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差异认真剖析,严格控制生产成本。二要结合已完工程量,严格按照工程定额逐一确定各成本项目,定额标准原则上不高于近3年平均水平。三是针对安全生产费等专项基金不再允许按计提数税前列支的实际情况,各单位要用好用足安全生产费专项费用,避免成本重复列支。四是对基建投资和固定资产购置要严格依据会计准则规定和工程项目进度,科学测算资产折旧对损益的影响。
2.2建筑施工企业要大幅度削减期间费用预算,尤其是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可控费用。要提高期间费用编制质量,结合业务发生的频次逐项测算,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等可控费用原则上要比上年下降10%以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营业收人和成本费用比重不得高于近3年平均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要好于前3年最好水平。
2.3降低材料以及人工机械费用。材料成本是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的主要成本项目,应通过实行限额领用以及工程预算的方法控制材料的浪费,要制定严格的材料使用制度及考核制度,对于节约的给予奖励,浪费的给予惩罚。要降低人工及机械费用。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励制度;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性用工与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3.项目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在招投标阶段,为了控制项目财务风险,应该了解项目资金的筹集,到位以及预算情况。编制好标书,确定好标价,严格控制在预算定额基础上的降价幅度,合理地控制成本,不能使项目发生亏损。在选择分包单位时,应策划好总分包合同,收取合适的工程保证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分包单位进行资金垫付,使保证金的返还与分包工程款、建设工程款的收与支尽量同步,以保证资金链的畅通,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要做好工程结算工作,明确结算的程序和步骤,为会计核算工作奠定基础,更好地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工程结算的方式主要有:月结、季结、目标结算和一次性结算等。单位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选择适合工程项目特点的结算方式。
4.流动性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加强资金控制,提高资金使用与分配的效率。流动性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变现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注重流动资产的管理。同时要加强成本控制与费用管理,做好预算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和管理建设施工项目的资金流出与流人,加强对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与配置的合理性。
5.构建合理的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科学的财务预警体系,构建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在有效地识别财务风险之后,通过建立合理的财务风险应对体系来控制财务风险。总体来看,要通过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强化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理念,明确管理层的风险职责奠定财务风险控制的基础。通过引人科学的财务风险识别以及量化的方法,细化财务风险的内容与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案。通过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准确定位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根据财务风险发生的频率及严重性来具体量化财务风险,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健全风险问责机制,通过监督与问责来落实风险管理制度,加大执行的力度。
引言:
国内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要想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财务管理越发显得重要,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1.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投资市场逐渐构建,在此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逐步向多元化道路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是主要的方面,尤其对于正在努力争取上市的施工企业更是如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可以通过企业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投资人或是债权人的业绩以及发展情况,财务管理可以保障企业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投资管理。因此,要想保证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就必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2.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2.1企业体制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但是现有的施工企业体制与其有一定的出入,适应不了现代社会企业的变革,还处在以生产为主的企业体制,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2.2施工企业财务水平急需提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在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粗放的情况,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应当加强财务管理。
2.3财务管理方式落后
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但是很多企业一般应用信息技术只是起到了核算作用,不能将其很好的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没有在管理方面发挥它的特性。企业财务的预测和决策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很难发挥出来,财务信息的传达受到制约,财务管理工作不能顺利流畅的进行。
2.4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低,工作能力不强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特点: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量大,致使财务管理难度大。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较弱,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再加上原始资料不齐全,很难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直接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在施工企业运行过程中处在从属被动位置。
3.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3.1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
按照《会计法》的相关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内部牵制、内部稽核、会计核算、原始记录管理、内部审计、财产清查、会计组织、会计档案管理、岗位交接等,这样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提供依据,为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奠定基础。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大力强化财务管理,构建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在施工企业总公司应当设置总会计师,并且分公司也需要设置主任会计师,在每个项目部设置主管会计师。企业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企业财产安全,降低管理成本,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高效运转,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2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和集中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不出现某个项目的资金闲置,为了不因为某个项目没有上交款就向其他企业借款或向银行贷款,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实行资金的集中控制、集中核算和集中管理,并且要根据年度生产目标和规划,明确各单位使用资金应承担的责任。另外需要利用施工进度对预算进行管理,如此控制,施工企业总公司可以对所属的各施工项目部的资金额度通过提前筹集和合理分配来进行协调平衡,最终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银行签订资金管理协议或是企业内部资金调度中心协调是最同行的做法。
3.3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成本管理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方法,是运用会计方法制定成本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衡量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成绩时,采用的方法就是用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相比较,这是施工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是施工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在降低施工成本上,企业各个部门都要下功夫,加大成本指标考核力度。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应当以分人、分工、分级的成本责任制为保证,对成本进行层层分解,量化具体的责任指标,降低成本消耗,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3.4加强财会人员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对从事施工企业会计的人员应当进行上岗前培训,加强其理论学习,学习税收筹划、财务管理、会计制度,并且他们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及时掌握资产变动情况。对项目部运行体系要求应当熟知,确保数据链信息传递准确、及时,与相关部门之间要确保工作接口顺畅。要充分重视财务管理重要性,更新财务管理的观念应当集思广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定期进行讨论,并加强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在施工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都渗透着财务管理。使得人、财、机、物进行有机结合,提升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发挥出最佳的工作效率。
3.5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进步,机遇和挑战也伴随而来,并且经济市场有个普遍的规律就是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就目前来说,我国当前建筑市场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招投标管理尚不规范,没有实现完全法制化,尤其是在招标环节,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争得施工项目,施工企业通常是以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提高标准、降低标价、缩短工期等为代价承揽工程,施工项目揽到后经营风险非常大。并且,在项目经营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同样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建筑施工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履约保证金、风险抵押的数量,并且一些业主要求用货币资金支付履约保证金,加大了建筑企业资金的额外沉淀量。与此同时,质保金制度和按比例进行工程结算付款都会给应收工程款增加负担,最后形成财务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面对如此复杂的经营环境,身处各种风险因素当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尽可能展现其有利的一面,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
3.6重视财务和税收筹划的效果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担负着企业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因此要求其必须重视财务和税收筹划。也就是说,在进行施工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大价值,注重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所要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达到服务社会的层面,也就是要实现企业在国家的价值。例如在缴纳养老保险、税款等方面。就单个项目进行税收筹划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是很多施工企业都有多个项目,需要同时进行筹划就不是很容易了,要复杂的多,需要做到前中后的计划、检查和控制,结合国家政策实现避税操作,同时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重效益,完成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施工企业应当在认识财务管理本质的基础上,提高职工在认识上的觉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只有在构建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正确管理资金、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重视财务和税收筹划的效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晓甦,工程财务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全面预算 经济效益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的资源进行系统管理的一门学科,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董事会对经营层、经营层对内部各部门、员工进行控制和业绩考核的有效方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增强全体员工的节约意识、效率意识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洞察能力,可以带动企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内部管理工作、规范企业经济指标及数据设置、细化内部核算,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然而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甚少,有的半途而废或作用不明显。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解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通过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修订预算、考核和评价预算使企业经济资源的流入和流出能够实现预先、有效控制;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子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实现企业年度的经营目标。
施工企业以其高市场化的特点决定了其组织相对灵活、管理模式多样、工程项目自成完整体系等特点,使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有着很强的个性化,与其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建设存在较大的差别,就是同为建筑施工企业,其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建设也可能有所差异。
二、施工企业实施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全面预算缺乏科学的认识。提到预算,无论是施工企业的主要领导,还是企业内部除财务部门的其他大部分职能部门对财务预算管理尚缺乏完整、准确的认识。认为编制预算纯属财务行为。虽然全面预算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财务收支预算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以价值指标和财务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财务行为。
2.预算的编制与实际施工生产活动不协调。部分施工企业在未认真分析有关经济指标完成的主、客观环境的前提下,只以上年度实际指标为基础,确定未来的预算指标值,这种预算缺乏实际操用性,没有认真地对企业的未来施工生产活动作科学评估。如果企业及其各部门的生产活动每年变化不大,这种制定预算的方法尚可接受,但施工企业项目多,战线长,投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用上面的办法制定预算,会使预算指标缺乏客观性,使所编制的预算与实际的差距太大。
3.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由于预算指标体系设置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人云亦云,甚至照搬其他单位的指标体系,因而造成预算指标没有发挥约束和协调作用,没有发挥预算指标在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硬性控制作用。
4.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中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部门或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是管理者对执行者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形式。在目前实行的预算管理中,较普遍地存在着考核不力的现象,具体表现是考核部门不明确,考核内容不具体,考核不能形成制度化,考核标准随意性强,致使预算考核不能保证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全面实施。
三、施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方法
1.对全面预算树立科学的认识。对全面预算管理,施工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认识,认识到全面预算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施工企业内部各项资源要素的最优整合,仅仅依靠财务部门不可能单独完成全面预算管理。部分施工企业将全面预算等同于财务预算是十分错误的观点,这将无法保证全面预算得到有效地实施,因此必须明确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施工项目部门以及其他管理部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各自的作用和应履行的具体职责。
2.企业预算的编制要与实际施工生产活动相符合。企业及所属单位应在认真总结有关经济指标完成的主、客观环境的前提下,确定未来的预算指标值,并以实际施工生产活动分解作预算,使预算指标客观公正,易于被企业的职工接受和执行。企业现时的施工生产活动是收入的源泉和成本费用的动因,企业未来的施工生产活动则是企业预算数值大小的直接决定因素,以企业未来施工生产活动的预测为基础,并将这些施工生产活动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解,才能使企业的预算指标接近实际状况,企业编制的预算才能与实际生产活动相符合。
3.抓好预算指标体系设置。一是建立内部价格体系。依据施工定额、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历年数据信息和现场价格、市场价格等,制定并完善内部价格平台,作为工序计价和逐级承包的依据。同时凭借价格平台,在物资和劳务招标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在验工计价中,确保所有工程量按统一的内部价格计量,同时还必须保证内部价格始终低于责任成本预算单价且相对稳定。二是建立责任预算指标体系。合理分解预算和指标,尤其是在低价中标、费用难于分割的情况下,更要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指标高了,起不到控制成本的作用;指标低了,容易挫伤作业层和员工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指标承包责任制,实行项目盈亏与个人责任挂钩制度,逐级将指标压力传递给全员并转化为岗位责任,调动全员积极参与成本控制。
4.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应企业实际的预算实施考评制度。为了确保企业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具体可实行月度预考核、季度兑现、年度清算的办法,并且做到清算结果奖惩的坚决兑现。在考评的方法上,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对二级单位进行考评并比较,可以分项目部、生产单位、费用单位进行比较。同时,还要切实把预算实施情况与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促使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使关注的重点延伸到经营过程和资本资产的运作过程,也促使企业从原始的、经验的、人为的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