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作者是谁范文

时间:2022-02-28 00:18: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兰亭序的作者是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篇1

刘羲之是一个初二的学生。“刘羲之”这个名字是他爷爷给他起的,爷爷是希望他像王羲之那样成为一个大有名气的书法家。

刘羲之可没有辜负爷爷对他的希望。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书法补习班练一个小时的字。学校里的学业已经很繁重了,每天还要抽出一个小时来练字,岂不是要“荒废”了学业?可刘羲之没有,他练字、学习两不误,成绩照样是名列前茅。

刘羲之最崇拜的书法家就是与他名字仅差一个字的王羲之,什么《黄庭经》《十七帖》,他都练得滚瓜烂熟。对了,还有《兰亭序》,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了,因此,他最喜欢听的歌就是周杰伦的《兰亭序》……

又到周五了,刘羲之很开心,因为今天他可以在补习班多练一个小时的字了。他戴上MP3,听着《兰亭序》,悠哉悠哉地走向书法补习班,幻想着长大以后自己也成为一代大家,竟情不自禁地偷笑起来……

谁知,一辆敞篷的奔驰跑车正摇摇晃晃地奔向刘羲之……

刘羲之还没来得及多想,就已经被这辆车撞到了。他在闻见一股浓浓的酒味后,就没了知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羲之醒了,只见他躺在一张硬邦邦的木床上。他立刻起身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不是在医院里,也不是在天堂里,而是在一间破旧的小茅屋里,四下无人,空气潮湿得很,但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清新感,觉得比以前呼吸的空气清新多了。

他想下床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却发现床底下的鞋不是他原来的运动鞋,而是一双木屐,自己背着的书包也不见了,原来挂在耳朵上的MP3也不见了。他挠挠头,却发现自己竟带着一顶粗糙的帽子。他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却发出了一声浑厚的声音,连声音都变了。

“我穿越到古代了!”刘羲之不禁大声喊道。

“啊,你醒了啊。”茅草屋外面传出一阵细腻的女声。

“呃……是的……我怎么会在这里?”刘羲之同他们班的女生说话都会害羞,何况面前的是一个正值二八妙龄的女子呢?所以,他就有点语无伦次了。

“我在那座悬崖下找到了你,你似乎是从那上面摔下来的,可我看见你的身上一处伤都没有,只是昏过去了,今天……似乎是第七天了……对了,我叫燕子,你呢?”那个叫“燕子”的女孩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刘羲之都听得入神了。

“我叫……刘羲之……谢谢你的救命之恩,那请问,这里是哪里啊?现任的皇帝是谁啊?”刘羲之没那么害羞了,因为眼前的这个女孩似乎没有他们班的女同学那么凶,很和善。

“看来你真是失忆了,这里是会稽,当今皇帝是穆帝司马聃。”

“会稽……不是王羲之的故乡吗?司马聃……不就是永和皇帝吗?那么……王羲之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喽……”刘羲之听了之后又惊又喜,惊的是他真的穿越了,喜的是他能见到他的偶像——王羲之了!

“什么王羲之啊?你不是叫刘羲之吗?他是谁啊?”燕子像连珠炮似的问刘羲之。

“王羲之是你们……不,我们这一时代的最伟大的书法家啊,我很崇拜他的!难道你不认识他?”刘羲之一听燕子竟然不认识王羲之,顿时像换了个人似的,似乎要维护自己偶像的尊严。

“我真的不认识……”

“好,那我问你,兰亭在哪?你应该知道吧。”

“你是说兰亭!你怎么知道有‘兰亭’这个地方的?”

“呃……你先别问那么多,先回答我的问题好吗?”

“兰亭……就是这里!”

“什么?不是吧!这里就是‘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的兰亭?那么鹅池在哪里?”刘羲之问得更迫切了。

“这个嘛……就在那儿!”燕子用她的玉指轻轻一指,刘羲之赶紧扭头向那个方向看去。

只见一群天鹅在池中嬉戏,雪白的翅膀扑打着池水,真是别有一番趣味,丝毫不比那贝加尔湖的天鹅逊色。

刘羲之惊呆了,他一字一顿地说:“王羲之一定就在这附近……”

“燕子,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找那个王羲之吗?你看我这人生地不熟的……”刘羲之一想到能见到自己的偶像王羲之,原来的那一点稚嫩的害羞气息立刻灰飞烟灭。

“那有什么关系,我本身就是一个女游侠,四海皆是我的家,哪里去不得?这茅草屋,只是一个临时居所罢了。”燕子爽快地答应了。

刘羲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举动,一是因为这里就是兰亭,就是王羲之的家乡,即使王羲之去哪儿旅游了,找到他应该也不会太费劲;二是因为有个现成的导游,何乐而不为呢?

他们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了一两个时辰,刘羲之越走越累,燕子却越走越兴奋——好不容易有个人陪着走了,能不兴奋嘛!

“啊!燕子,我累死了!能不能歇歇啊……”刘羲之气喘吁吁地说道。

“你有没有搞错啊!才走了一两个时辰,你就敢喊累?再这样下去,你怎么可能找到那个什么……王羲之呢!”燕子竟突然这么凶,连刘羲之也没想到。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两三个黑影从他们身边闪过,隐隐约约能看见模模糊糊的刀光剑影。刘羲之一下子腿就软了,差点跌倒,毕竟他才是个学生,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啊?况且古代的人们武功很高的!

“切,你怕什么啊?现在东晋的治安不太好,出来个什么强盗土匪的,打几下就滚远了,你干吗一惊一乍的?”燕子倒是满不在乎。

别看燕子是个小女子,可她却深藏不露,有着一身好功夫。只见她赤手空拳,纵身一跃,三下五除二地将那三个土匪擒住了。个子最小的那个土匪忙叫道:“女侠,你就饶了我吧,都在江湖漂,给条生路吧!”

“嘿,还‘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嘞!正好我们人少,就让他们跟在我们后面去找王羲之吧!”刘羲之说道。

“有道理,今天本女侠就放你们一条生路,不过从今以后要好好地跟在我们后面,负责打强盗土匪吧!对了,你们各自都叫什么?”

“我叫……张三……”小个子唯唯诺诺地说道。

“我叫李四!”那个粗犷的汉子说道。

“那么……你叫王二喽……”刘羲之随便说说。

“哇!神人哪!你怎么知道我叫王二的?”脸上长着雀斑的那个说道。

“对呀,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们俩认识?”燕子也不禁问起来了。

“这……你让我该怎么解释呢?”刘羲之自言自语道。

西方的天空浮现出淡淡的紫红色,那轮红日也缓缓地落入地平线之下,空气中氤氲着落日的萧瑟气息。夜幕,降临了。

“呃,一天结束了,可我们还面临着一个难题——”刘羲之说道。

“什么难题啊?”其余四人异口同声地问道。

“晚上在哪儿留宿啊?”

“这算个什么难题啊!”燕子说道,“要不再盖一间茅草屋怎么样?”

“不如去劫一间房子……”李四冷冷地说道。

“你们认真点好不好啊!”刘羲之耐不住了,“我想到一间客栈去投宿。”

“去客栈投宿?”张三说,“你没搞错吧!我们哪儿来的银子啊?”

“不如去劫点银子……”王二说。

“管他呢,先去找间客栈再说!”燕子说道。

不一会儿,他们找到了一家名曰“福临”的客栈。这家客栈除了供人吃饭、留宿,楼下还经营着一家生意红火的店铺。老板的小日子似乎过得挺滋润。

“客官,请问您需要点什么?”一见客人上门,小二连忙用一张训练有素的笑脸回应。那张笑脸多一分则显得做作,少一分则显得没礼貌,让人看了就想在这家客栈吃饭、购物、住宿。

“给爷上你们这儿最好的菜!”李四霸气地说道,反正他准备吃霸王餐。

过了五分钟左右,小二端来了十余道菜,个个色香味俱全,让人看了就垂涎三尺,嚼在嘴里细细品尝的味道就更不用说了。

饭还没吃完呢,只听饭店最前端的老板,扯开那公鸡嗓子,尖叫了几声:“各位客官,不知有没有书法高超的,请帮徐某题个对联,这顿饭钱全免!”

这倒是不错的消息,但是东晋还没搞什么科举制度呢,能名垂青史的学者,恐怕除了王羲之之外别无他人了,而在客栈里的几乎全是富二代,又有几人高兴读圣贤书呢?所以整个客栈鸦雀无声。虽然那三个土匪也盼着能将这顿饭钱免了,但土匪又怎么可能会书法呢?

“我刘某来试试!”刘羲之自告奋勇,大喊了一声。他想:我倒不是在乎这点饭钱,只不过这家客栈名气似乎挺大的,如果能借此将自己的名声传出去,相信王羲之也会听说的。

“好!如果我觉得不好看,那么……笔墨钱就得自己出喽!”那个徐姓老板狡诈地说道,似乎这就是一个陷阱。再看刘羲之文质彬彬的,似乎又多了两三分的胜算。

笔墨摆上来后,刘羲之握住那歇了七天没摸过的毛笔,兴奋地说道:“不如刘某题个‘四面来财、八方进宝’怎么样?”

老板暗暗觉得这对联题得不错,看来这人肯定是一个秀才。

“刷刷刷——”刘羲之大笔一挥,不到半分钟,八个大字就像有鬼神之助一样,赫然出现在那对红楹联上。当然,这也是仿照王羲之的风格。

老板的嘴巴张成了“O”字形。

“刘秀才笔走龙蛇,徐某佩服不已!说话算话,这顿饭钱,算到我徐某的头上!”老板拍拍胸脯,承诺道。

篇2

“不知道还可以这样。”松玫说的“这样”是如今这种柔软自在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几年前她是从来没想过的。那时候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忙于工作上的纠纷,家庭关系也很硬很紧。比如她希望先生怎么做,如果他没做,她就会很生气。

松玫并非一个善于健谈的人。她从小开始除了家里人,几乎不和陌生人说话,很内向,在幼儿园和小学都被认为是孤僻,不合群。小时候所有亲戚都认为这个小姑娘不会说话。有一天,一个亲戚跟她聊天,慢慢地松玫说话了,这个亲戚偷偷拿录音机把她说的话录下来,给别人听,告诉大家这个孩子会说话。

大学毕业后,松玫的第一份工作是办公室文员。后来安排她去做销售。但她依然是从前那个不敢表达自己、自卑的小姑娘。

那时候的松玫表面上看过得很好,大学毕业,外企工作,没两年就买房买车,过着令人羡艳的、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只有她自己的心里最清楚,钱和内在没有关系,和自己的快乐、认同自己没有关系,她始终在否认自己的泥沼中无法走出来。

寻找自我

生了女儿,孩子1岁时松玫辞去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孩子3岁时,她彻底不工作了,开始享受人生,上午学英语,下午游泳。那些经历也很丰富,给了她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但是,过了那段时间再反观,松玫才发觉当时的自己状态很低迷,总觉得不高兴,快乐不起来。“没钱的时候,要去赚钱,很容易达到生活无忧的状态。当自己还是个职员的时候,就想做到经理,会有点兴奋,做到差不多经理的位置,想想十年后做到总经理又能怎样,就觉得挺没劲的。那时候我也工作赚钱,有家庭和孩子,生活看似可以,但是内在没有快乐。”

在这种状态下,松玫因为孩子参加夏令营,而结识了华德福教育。孩子在夏令营中性情的改变让她开始对这种教育理念产生兴趣。第一次参加华德福工作坊,看到一群成年人在一起唱歌、做手工,她觉得颇有些幼稚可笑。而他们在一起缝制的娃娃粗粗的针脚,面部没有鼻子眼睛,样子难看,更让她觉得荒唐。

但是,当逐步深入了解进去,她不再感到可笑,而是真的想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东西。

那时候她怀着第二个孩子,想做个娃娃送给女儿。手很笨做不出来,天天鼓捣,老公看着都替她着急,“你生孩子都比你做孩子快”。做到半夜好不容易做出来了,送给女儿很高兴,那一刻作为母亲的成就感一点不亚于做销售时签单成功。“我原来啥都不会,现在我能缝个东西出来,有很多满足感”。

和许多为孩子做手工的妈妈一样,习惯了职场打拼的松玫,一开始做缝纫、编织都很失败,东西做得乱七八糟。尽管如此,她并没有糟糕的情绪产生,而是索性停下来。她深知睡眠和忘记的作用。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记忆不是在大脑,深层的记忆在身体里,要让我们的记忆渗入骨骼和血液中,需要时间。当我们把所学的东西忘记的时候,就是它进人身体的过程。当重新再来一遍时,原以为忘记的东西,其实记得很好。

带着真心为孩子做的信念,经过三年慢慢的内化,松玫逐渐找到了感觉,柔软下来。

静心生活

“给孩子演一出木偶剧,我需要做一个角色,就会想象他们看到这个的时候会很惊讶地说‘啊,好棒啊’。我每做一个东西就想要送给一个孩子”。柔软下来的松玫总是怀着这样的心念去做手工。这样的心念,孩子也会一并感知并接收到它。

静心的状态下,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智慧喷涌而出,比如娃娃梳这个发型比较好看,裙子缝那个扣子合适。一旦创造力迸发出来,她便乐在其中。

一开始,松玫拿一些手工玩具给周围不懂行的人,他们觉得挺好,但也会抛出诸如“为什么娃娃没有鼻子眼睛”、“这个我们家阿姨或者我妈都会做”之类的言论;而拿给孩子,他们就很惊叹,尽管那些手做玩具,粗粗的,并不精美。

精美很费时间,而且朴拙、“未完成”的手工作品,孩子拿到以后会有亲近感,通过触摸,去感觉玩具本身所具有的精神。过于精美的玩具孩子拿到后会觉得离他太远,更注重其细节。孩子通过想象赋予玩具不同的角色,拿到它可以当妈妈,当姐姐,或者当妹妹。而制作精细的玩具,角色定型就失去了想象空间。

其实,天真的孩子更看重感觉。纯手工作品有制作者的感情在其中,物质与精神浑然一体,绝非机器复制所能比。在做的过程中,松玫也培养了自己、孩子和老公,用心欣赏什么叫美,什么叫好。如今,先生也会赞美她的手工作品,体会发现其中的美好。

我们需要去寻找内在的真正能打动我们或者带有精神性的东西,一旦抓住它,技术都不重要,或者很容易练到。

潜能迸发

人有很多潜能,在状态紧绷、低落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能干什么,人生的目标。“如果我在原来的状态,谈将来做什么,我就很悲观,大不了当个经理。但是现在很开放,什么都有可能”。

去年松玫参加了一个工作坊,叫“寻找你的人生目标”。结束之前,心理老师要求大家回家后发个心愿:以后要干什么,目标在哪。已经做了4年幼儿教育的松玫很清楚自己将来会一直做教育、当老师。但她还是许了愿,第二天早上冒出来两个想法:艺术家和占星师。两个职业跟她现在的工作没任何关系。于是,她把它们放在心里,“有的事情不必马上知道答案,把它藏在心里就好”。

日子流水一般从指尖滑过,秋去冬来,转眼一年过去了。今年春节期间,一天夜里,松玫突然想画画,早上起来立刻去买来画笔和纸,以一天两张的速度作画。

事实上,她从小就没有学过画,美术课的学习也并不理想,她曾经坚信自己没有艺术天赋,更没想过有一天会提笔作画,一发不可收拾。她把画作展示给朋友们,大家一致评价不错,甚至要回去装在镜框挂起来。

每次作画都是在孩子睡着后,松玫一边画,一边期待着孩子们早上起来发现新作品,赞叹着“哇,好漂亮!”。她说自己不是为孩子,是为自己而画,画自己喜欢的。她乐于看到孩子们站在画前评价“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从灵光乍现的那一刻起,松玫一直在画,几个月来没有间断。她向我展示了自己“瞎画两三个月的作品”――铅笔素描的动物像。她从前上学最讨厌素描,认为它枯燥、无聊,画到现在才觉得素描是基础、很重要,自觉地回头来学。

松玫在绘画中体会到“享受做事情的高兴、满足,怀着‘真的愉悦自我’的愿望去做,并且找到了乐趣”。

在松玫看来画画如同我们的心电图,如果内在很混乱,画也混乱;如果内在宁静,画作也会呈现出宁静的感觉。反过来,画画也令我们的内心平静,这就是身心灵同修的妙处。

柔软如水

“其实柔软就是放松。柔软下来,就随形而变了。你是软的,像水一样,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你。”柔软放松有很多法门,要寻找自己的路,可能有一个契机能够让你达到这种状态,可以画画、做手工,但是同时也要学习、自我成长。

放松在许多人看来就是晚上瘫在沙发上看电视,但是松玫觉得那是浪费生命。她每天忙忙碌碌地做玩具、画画、烹饪,很享受,她喜欢那种手脚大脑都动起来的生活,充实而享受。先生也被她感染,下班回家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是看书,看了整整两柜子的书。

篇3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92-02

中国风乃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或含蓄,或忧愁,或幽雅,或轻快等风格。它可与欧美一直很流行的New Age相提并论。它们都属于在新世纪派生出的新鲜乐种,都有新古典和民族混合的音乐效果。但是它们也有很大的区别,New Age更多的向乐迷表达关于哲学与冥想的概念,而中国风是重温古代保留下来的美好。这或许就是历史背景与不同造成的差异。但是至少在“历史里创新”这点上,两种乐派可以说是有了“亲密接触”。

何为“三古三新”呢?

一、古辞赋

中国风使用古典诗词文赋。比如说邓丽君和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听过这首歌后,我想很多人再背苏轼的这首词的时候,绝对不会觉得费劲。

而拥有以文言文或古诗词为主要辞藻风格的歌词,更是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新潮流。据说《台》和《青花瓷》的歌词已经列入高考范围。

比如《兰亭序》可以让人们懂得这类创作给人们的无线想像空间,又赋有的脱俗美感。初听此歌,看此词,便能体会出那比别的同类歌曲更多的沧桑与无奈。词作者用词的唯美让人拍案叫绝。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这几句写的极佳。把那种欲罢不能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虽说无光风月,我在这里题序文等待你。但是一举起笔,那思念的洪流充斥着我的心房,就像冲撞着岸边的层层叠叠的海浪。而怎么表达爱这个东西呢?我怎么写都不对呢?因为,我再也没有权利留在你身边,让你向我展现你的一生。这是何等的凄凉啊!如果不是深爱过,怎么会有这样的情怀。

我继续写着,像以前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一样,用它书写我对你的眷恋,等你回来。手书无愧,我写的这些都不害怕人家的是非,而我更希望后人能看见我对你的爱是亘古不变的。雨潇潇,飘洒了几个夜晚,人在最寂寞的时候,希望你能听到那声春雷,来提醒你爱的人,是我。即使这等待,会耗尽我的青春,却无法吞没我的才华与书写的决心。

你是我永远的牵挂。二胡的声音响起,把这种绝美意境变现得完美。

“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湮灭 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你摇头轻叹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会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整个一段表达了自己对深爱的女子的关怀与爱恋。爱情就是这样令人捉摸不透。我们的爱情在一瞬间便泯灭。再回去看你,你的笑婉约,你是不是心里有个另外一个人呢?问你为何如此神伤,你恨了没,你摇头。我想知道那个让你蹙眉的人是谁,因为我想告诉他,你这般美妙的女子应该去珍惜,不应该像我一样辜负了你的心意,如今只能靠着点滴回忆继续书写我的人生。

二、古文化

在很多中国风的歌曲中,可以看到中国古文化的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祖先给我们世世代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可以让我们当下的人加以利用,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对于听众来说,更像是读一本历史书,或者是看一副连环画,在很自然和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到很多关于古代文化的知识。这或许就是中国风歌曲为我们做的最大的贡献。

三、古旋律

这里囊括的就多了。比如说昆曲、京剧、豫剧、粤剧、川剧等等。可以说我对这些剧种的了解,只限于知道它们的名字。因为它们产生并流行的年代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而在当下和我们现实生活又没什么联系。但是听过一些中国风的作品后,至少对一些剧种的代表作或者特点有了大概的了解。

比如说陶吹摹端杖说》,就采用了京剧《苏三起解》其中的一个段落。而王力宏的《花田错》也充满了京剧的风格。那一声声长转音唱得恰当好处。

当然,古旋律应该还包括中国民乐,如《十面埋伏》、《彩云追月》和《将军令等等民乐曲被现在音乐人加入到自己的音乐中,成为了独特的音乐元素。

(一)新唱法

首先,像以前毛阿敏、韦唯之类歌手的唱法是唱不了中国风的。中国传统的流行唱法,要求字正腔圆,声音饱满,很大气的感觉。而这种唱法显然和中国风背道而驰。我们需要的是轻松活泼的音乐感觉。

其次,中国古旋律和R&B音乐有很大的契合度。因为R&B的涵义是节奏布鲁斯,那注定转音和轻松的节奏成为其特点。而中国古旋律中,几乎都有转音的特点,所以使得R&B和中国古旋律的结合显得自然,同时赋有新意。

再者,融入其它音乐元素。比如黑人灵歌,JAZZ,ROCK,RAP等等还没有像R&B那样,已经和中国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也逐渐成为另一股力量在宣告它们也将迈入中国风的行列中来。比如王力宏的《摇滚怎么了》,里面大量充斥着中国元素。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唱法中很多都是外来品。对于研究艺术或者文学的人来说,并不该在自己的领域里过度崇尚“爱国主义”。那只会让你的研究越来越迂腐,越来越个人化。文化是沟通人类思想与心灵的桥梁,而不应该愣给它加上政治色彩。再说,我并不觉得那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最后只会令自己更落后而已。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崇洋。要找到一种方式,使各种不同的文化能够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最后,结合中国戏曲。这在古旋律中我已经举例的,就不赘述。只有一点值得说的,就是做这些和中国戏曲相结合的中国风作品,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作者需要有魄力和能力去深入了解那些并不容易懂的戏曲知识。

(二)新编曲

值得说的有两点:第一,中国民乐有没有低音节奏这个概念我现在也没学习明白,但是至少现在的中国风歌曲中的配乐,很多是由中国民族乐器加上西洋乐器中的base、定音鼓等共同完成的。加上了低音的节奏点,就使得中国的民乐更赋有激情和张力。

第二,在配器方面,中国乐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印象深刻的还是独奏的部分(个人觉得民乐还是独奏好听,和起来没有西洋乐器就是上面说的低音节奏的帮助,显得很单薄,没生气)。运用的比较多的乐器,像葫芦丝、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等。有的甚至用上古琴和埙这些我们都不太熟悉的乐器。

(三)新概念

这个可能是对各种“新”的一种概括了。不管从唱法,编曲、还是歌手出发,都需要确立中国风的新概念。不是重复做过去的一件事,而是通过各种融合各种集合更种开发而走出属于中国,属于中国音乐人的新道路。能使中国风的概念也进入世界音乐的主流历史里。

篇4

(一)以方文山和周杰伦为代表的辞藻派说到“中国风”歌曲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方文山。如果说周杰伦开创了独特的周氏唱腔,那么方文山开创的就是独特的方氏“素颜韵脚诗”。所谓“素颜韵脚诗”,按照方文山自己的定义:“素颜”,即素着一张纯文字的脸,“韵脚诗”,是流动着旋律与节奏的心事“,素颜韵脚诗”是一种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纯文字的脸就是整首诗词只由中国文字写成,没有图片的陪衬,没有外文单词,没有阿拉伯数字,甚至没有标点符号。韵脚,指的是诗词每行的最后一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行内的断句能营造出节奏感。方文山和周杰伦主要的代表作有:《东风破》《千里之外》《发如雪》《青花瓷》《兰亭序》等,这一类的“中国风”歌曲比较严格地遵守了“中国风”歌曲的规则,可以算做辞藻类“中国风”。其中《发如雪》:“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歌词如诗画般美妙,色彩鲜明,有一种水墨画般的留白之美,自然之韵,毫无斧凿的痕迹与打磨的匠气,歌词意象和色彩的运用也加强了感情的抒发。王力宏、林俊杰等歌手的部分歌曲也可以归结于此。例如:王力宏的《在梅边》《花田错》,林俊杰的《江南》《曹操》,后弦的《西厢》《昆明湖》《唐宋元明清》,许嵩的《断桥残雪》《庐州月》等,这些都是辞藻派的代表作。

(二)诗词戏曲民歌派“中国风”歌曲里面有些歌曲受诗词戏曲民歌影响较大,歌词内容借鉴移用诗词戏曲民歌中的经典桥段,完全把戏曲元素与流行风格融为一体,在通俗中得到流行,在流行里获得重生。传统戏曲融合在“中国风”歌曲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另类演绎后,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主要代表作之一:李玉刚《新贵妃醉酒》:“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这首歌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副歌部分朗朗上口,因此传唱度较高。

“中国风”歌曲的歌词文化

(一)“中国风”歌词的渊源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与唐诗宋词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形式、内容甚至意蕴上都进行了传统回归。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老少皆知的一首名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抓住“月落乌啼”、“渔火”、“钟声”、“客船”等特定景物,描绘出旅客夜宿舟中,辗转难眠、凄凉冷落的情景。歌曲《涛声依旧》的作者也抓住这些重要的字眼:“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引用古诗词的美妙意境,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借以表达对已离去恋人的思念和重归于好的企盼。

(二)“中国风”歌词的艺术美感“中国风”歌词的艺术美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遣词用语上,多用极具想象性的、富有色彩感的书面语词,尽可能选用古典文学中常用的字、词,使歌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绘画感;风格表现上,通过引用、仿拟、用典等多种修辞格,大量征引古代诗词文赋,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或含蓄、或幽雅、或忧愁、或轻快等歌词风格。情感表达上,通过多重意象的组合、渲染,凸显歌曲的意境,丰富歌词的文学色彩,体现淳朴传统文化气息。

1.“中国风”歌词的文学美“中国风”歌曲的歌词是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具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和“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在其创作过程中,词作者们善于将意境、意象和韵律等古典诗词元素注入歌词,同时用蒙太奇等艺术手法对传统的古典诗词进行了现代转化,使二者完美嫁接,创作出的“中国风”歌词洋溢着浓厚的古典神韵和现代气息,是华语音乐文学的经典之作,因此它不但可听,而且还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学价值。

2“.中国风”歌词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所区别,它有它自己的独特性。“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亦词亦诗,将浓厚的民族气息、唯美的古典情韵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这样既沿用了古典诗词的意境、意象、语言和形式,又用后现代的创作技巧对其进行了完美转化,给人以特殊的审美享受。如:由著名的80后代表作家郭敬明作词的“中国风”歌曲《蜀绣》中有几句唯美的歌词:“红烛枕五月花叶深/六月杏花村/红酥手青丝万千根/姻缘多一分/等残阳照孤影/牡丹染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这样的语言精辟而大气,而且中国风味非常厚重,措辞押韵也特别有讲究,歌词通过一个成都绣娘的视角,将绣娘个人对刺绣、丈夫和家国的深情融入其中,绣娘为丈夫刺绣,一针一线,真挚而又强烈的情也交织在里面,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诗化语言直击心灵的美!

3“.中国风”歌词的意象美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风”歌词携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些歌词里古典韵味与潮流元素巧妙地融合,是“中国风”歌词的重要特色。而古典化的意象,使得“中国风”歌词弥漫着浓郁的“中国风”气息。“中国风”歌词意象的选择一般都会考虑大众的审美习惯,时常给人以朦胧而又清新的意象,这也正体现了“中国风”歌词的意象美。如:“垂杨月映岸上书/怀中睡卧千年的莲/何方美人水边落/我引你去到人烟处……”这是著名音乐人小柯专为济南创作的“中国风”歌曲《泉》,其歌词以济南的城市之魂“泉水”为表达对象,用中国韵味十足的歌词展现了泉城的优美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由于有了自然风景和文化底蕴的纳入,也就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象美。

篇5

在安徽仙寓山开会,偶遇杨洁――一个常带微笑、不大开口的女孩子。那是一次文学会议,主要议程过后,主人将与会者引至备齐文房四宝的案几旁。现在的多数作家,乃文人而非墨客,有写字的,有码字的,有敲字的,只有少数间或伺弄几下毛笔的,所以拍马上阵者寥寥,鄙人忝列其中。勒马回阵,看到旁边人头攒动,很多人正在欣赏一位年轻姑娘泼墨挥毫。凑近前去,一个三升斗大的“茶”字赫然凸现在眼前。我暗自说道:好!浑厚沉稳,笔笔藏锋。再看题款、落款,端秀,规范,显然经受过不同一般的专业训练。

从同行的皖籍作家朋友处得知,杨洁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毕业,篆、隶、楷、行、草都颇在行。自1997年以来,作品多次在合肥、杭州、台州、兰州、中国美术馆展出,甚至在美国华盛顿博物馆的中国书画展出中,也曾有过其笔墨的风采,多幅作品见于《书法》《书法世界》《安徽书坛》等刊物,如此说来她已然过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可以寄望于“今年花胜去年红”的绚烂了?

有年岁稍长的安徽文艺界人士称之“小皖女杨洁”,杨洁对这一称谓早有“受之”之意,这不难理解――出生合肥嘛。而她的童年却是在位于鸭绿江畔、北依长白山、南临黄海、美丽而诗意的丹东度过的。童年决定一生,除了缘于父亲爱好书画的基因以外,她自6岁接触到笔墨之后便再也不曾放弃临池习字。当时她诚然不知艺术的最高宗旨是自由,是创造,不懂得文学、书法、音乐、舞蹈这些艺术门类的鸿博、幽奥与精深,只是直观地感觉到笔墨、线条有其它事物无法取代的美、摄人心魄的美,有一种让人想融化其中的美,这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对所有的富于审美感知力的心灵难道不是已经足够了?

童年弄笔摹习,寒灯夜雨,偶尔还会“一灯小如豆,长夜不成眠”(安徽籍书法大家林散之语)。“您知道我的启蒙老师是谁么?如今的丹东市书协主席孙勇先生”,杨洁跟我说道。我们在仙寓山景区参观的山路上,杨洁的回忆充满感激之情,“我真的是福分不浅。”假如镜头闪回18年前,我们不啻会看到令人感佩的一幕:一个6岁的孩子,每天骑着童车,往返于七站路里程前往求学――汽车的七站路,求学之路,求真知的路,谁确切丈量过它们有千里万里?大约在她上六年级时,小杨洁的羽翼有了想飞的欲望,有了要参加社会书法活动、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愿望,这怯生生的振翅一飞,有了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她的一幅作品在一个名为“赛克勒杯”的国际性书法比赛中,荣获青少年组二等奖,于是信心倍增,热情更涨。

时隔经年,杨洁随转业到地方的父亲回到安徽,她虽然长大了些,长高了些,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一边求学数理化,一边继续研攻书法。练字临帖,在柔软无骨的宣纸之上旋转舞蹈。尽管走得艰难,但她坚忍、自信。心中有追求,笔下自然就有千山暮雪,万里层云。熟悉她的人都说,这孩子看上去弱小,却有潜在的巨大能量。作家史蒂文生说:“寺院的钟声把每一天分成几个易于处理的部分,不是每每给许多家庭带去精神的安宁与肉体的健康吗?”小皖女在安徽读书求学期间,正是在书法艺术的钟声里,分解着时间,聚合着艺术,知其难,探其境,得其韵,从而获得精神的安宁和心灵的愉悦。

由于机缘,我得以品读到杨洁的较多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位相对“全能型”的选手:篆书,圆劲含蓄,沉稳妍美;隶书,干湿浓淡相宜,浓厚之处见淡墨;楷书,灵劲自然,随机生发;草书,飞流直下中又从容不迫,直抒性情却张弛有度,获得同仁好评和读者青睐。现在,她已圆满修完学业,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学士学位的身份回到了皖江大地,笔耕不辍,常悟常练,成绩斐然,毕业不到一年时间内,她先后夺得安徽省首届临帖大展奖、全国第六届楹联展入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大展入展等荣誉,表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书法艺术的强劲创造力。

“2006年去中国美术学院读书,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拐点’。一定要抓住这天赐良机,在这里大补一课,无论是理论上的、技法上的,还是实践与探索中的。”她依旧是少言寡语,孜孜以求,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校舍,孤身一人走在通往宿舍的漆黑小道上。课堂上,她心听手记;下课之余,她仔细揣摩消化;节假日,她躲在宿舍泼墨挥毫。她临山人,临王羲之《澄心堂帖》、《戒酒帖》、《兰亭序》,临六朝墓志,最喜欢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黄庭坚的《诸上座帖》那种狂放不羁、连绵不绝、千变万化的用笔和行云流水的气韵。“我清楚,面对前人,面对来者,任何丝毫的懈怠都是对书法艺术的不恭。须心摹,才能有手追;须心摹有得,才能手追有成。我最推崇的莫过于中国近代文化怪才林纾的一句话了,林纾说:‘取经于左氏传、马之史、班之书、昌黎之文。以此为四者,天下文章之祖庭也。’”书法天地,天高水阔,每一位学子都要为自己的心灵争得更大的自由,通过书写,开始一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舞蹈。大学最后一年开草书课,她坐在课桌前想到的是:盛唐的草书不正是这纸上的强烈舞蹈吗?

篇6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方法创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挥了。但是,我们在尽情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也尝到了不该有的苦涩:学生的语文基础明显不如以前学生所掌握的扎实,如错别字的增多,书写的不规范,学生的分析、概括、作文能力的减弱,朗读水平的下降等,这一系列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语文学科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掌握这门科学需要符合客观存在的学习规律,显然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存在着有悖于学习规律的地方,那就是对语文双基的忽视,只注重人文性,不重工具性。

教师对语文双基落实的忽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新《课标》的精神理解有误

新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的“工具性”就蕴含了语文“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在新一轮课改中,不少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重视“双基”,就忽视了“人文性”,于是,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活动课,削弱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淡化了语文课的“语文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带领学生认认真真地完成识字、写字、读书等任务,特别是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干脆直接抛开识字、写字、解词、析句,而直接进行文本内容与思想解读,整节课中充斥着浓厚的人文性的感悟体验,而难得一见实在的工具性的双基教学。

二、教师缺乏规范性的指导

在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参与”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认为,在40分钟的课堂中,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因素,教师对“讲”讳莫如深,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于是,我们过分强调学生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对表达规范性的指导;过分强调自由写作,对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在阅读过程中过分强调自主感悟,缺乏对重点词句的咀嚼推敲。结果,一堂课下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想。老师如果布置一次综合性作业的话,大多数学生能够大致把文章的整体感悟谈出来,可作业的质量就不容乐观了,如拼音书写不规范,汉字的笔划笔顺不正确,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崔峦先生说:“既要尊重学生,也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是怎样的课改,要扎实“双基”,教师该讲的一定要讲,且要大胆地讲,放开手脚去讲。

那么,在这种新的形式下,如何去抓“双基”的落实,打造语文本色课堂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而语文中的基础知识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这个基础入手,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解词、析句、品读课文。有的语文课堂不识字、不解词、课文读得少,为了追求过分的花哨,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语文素样的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月光曲》是这样导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上哪一课?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

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生笑)

生:因为它没有歌词。

师:那么你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

生:没有歌词的歌曲就叫“曲”。

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了。

生:没有歌词的音乐叫歌曲。

师:没有歌词的音乐,“音乐”这两个字还是不合适。

生:我觉得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曲。

师:乐曲,对。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那叫什么?

生:曲。

师:这个曲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ǖ),谁能用“曲(qǖ)”来组词?

生:弯弯曲曲。

师:弯弯曲曲,对不对?

生:对。

生:曲水流觞。

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讲王羲之《兰亭序》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师:还有吗?

……

看完这个片断,我们不得不佩服名师们在字词教学上的独具匠心。这就是基础知识的落实啊,学生只有理解了字词的意义,才能进行读书写作。试想,一个学生,字认不了几个,句子读不通顺,成语一窍不通,何来谈语文水平。因此,一节课的重点之一――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每个老师都要考虑的内容。

再来看看著名等级老师窦桂梅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把读穿了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传出几十次朗读的声音,再加上自由读、默读、击掌踏歌读,让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的量之大,面之广,给听课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像。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读出了情,悟出了意,思维得到了训练,想像得到了发挥。所以说,只有扎扎实实的注重“双基”教学才能够带领学生走向扎扎实实的阅读旅途,迈好成功的第一步。

二、在品读感悟中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沉淀。

语言是构筑语文素养的“秦砖汉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都是语言积累,用哲学上的话来说,叫量变引起质变,没有厚积,哪来薄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抓重点词句,反复品味。在读的实践过程中,蕴含着丰富情味的语言就会慢慢地浸润孩子们的心灵,那些彰显着生命力的语言也会像积木一样渐渐地沉淀在孩子们的脑海里,越积越多。

如我们先来看一下一位老师在执教《詹天佑》时是怎样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品味的:

师:请大家谈谈,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我们。

生:(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野外、始终……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师:每次读这段话,老师总是非常感动,我也想通过朗读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投入地范读)。听老师读这段话时,你的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漫天卷地的沙尘,一阵又一阵地刮来,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但是詹天佑和工人们不顾这些,坚持在野外工作。

生:我仿佛看到了塞外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到处都是深不见底的山涧。环境十分恶劣。

师:(激情地叙述)是啊!怒号的狂风吹动了漫天的黄沙,但吹不动詹天佑坚定的信念;陡峭的悬崖挡住了铁路的延伸,但挡不住詹天佑前进的步伐。

生:我仿佛看到了:白天,詹天佑在山间艰难行走的脚步,晚上,他在昏暗的油灯下认真地计算的身影。

师:是啊,我们仿佛看到,看到他跋山涉水的身影,看到他布满血丝的眼睛。请大家带着刚才想像的画面,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打动自己也打动别人。

通过抓住文章的重点的词、句或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推敲、品味,在品味中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韵律美,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增长语言鉴赏能力,使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如《草原》中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味这些有意境又有诗意的语言时,语言的积淀便会慢慢在心头产生,当有一天能自如运用这些语言表情达意时,谁敢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

三、在课外知识拓展中提供语文实践的天地。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夯实“双基”离不开语文实践。而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当然,我们所说的“实践”不是课堂机械式的训练,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融进了文章情感和内涵、包涵着学生对学习深厚兴趣的语文实践,是学生用自己智慧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

我们先来看一下林莘老师在执教《为人民服务》中的片段:

师:从古至今,人们就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认识。你看,经典就是古老的智慧、永恒的真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已经被人们认可、被人们传诵,所以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令人信服啊!那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课件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其实,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悲壮而豪迈的音乐响起,生配乐吟诵。)

生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这是李清照的生死观,女英雄也可以豪情万丈啊!

生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5: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

师:死又算得了什么,江山自有后来人。

生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师:这是谁说的?陶行知,这既是对教育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

生7: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大家刚刚学过,一起来一遍。

生(齐):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于谦也向天下人诉说他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同学们,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表达了一种英雄气概、民族气节,是那样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同学们,刚才我们引用的是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的――(生接答:名人名言);引用的是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让人震撼的――(生接答:名人名言)。所以,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板书:引用)

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主席在文中引用了司马迁的名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名言是古老的智慧,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检验,引用名言进行论证是很常见的方法。林莘老师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回忆在课内外学习、积累的有关生死的名言,并在音乐的伴奏下反复诵读,体验英雄浓重的民族情怀、感受英雄壮烈的豪情气概,激发学生对英雄之死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音乐的渲染下,在林老师恰到好处的评价中,学生用心、用情,读懂了主席的生死观,读懂了至理名言的永恒美。因此,拓展,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开了另一扇窗。

综上所述,我们要坚守与发展“语文双基”,让“语文双基”训练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贴近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打造语文本色课堂。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词语的晴空里深呼吸》 杨晓莉

篇7

一、主题与背景

“文化生活”是江苏省实行新课改后新纳入教学和高考考试范围的模块。它不似“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没有现成的相互对应、相对独立的学科背景,教材知识结构不明确,知识点之间联系模糊;它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历史、语文、艺术、哲学,乃至伦理道德等文化知识的支撑,却又不同于它们,有些“四不像”。与“文化生活”对教师文化素养的高要求相对应的却是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对其内容不熟悉、研究不深入、从知识到心理上的储备不足。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四星级重点高中,学校管理严格,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的文化体验,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对但凡与“政治”沾一点边的东西存在没缘由的“排斥”,都给“文化生活”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很多学生学习“文化生活”只为应付考试。

所以,现在的“文化生活”教学大多数时候仍旧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仍旧是“容器”,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堂教学显得苍白无力、乏味空洞。怎样才能让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使学生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笔者在新一轮的“文化生活”教学中开始了思考、摸索和尝试。

二、情境描述

有人认为“文化塑造人生”这一节只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结论性的观点”,教师没有太多可讲、可发挥的。新课程把学生视为文化中的人,“经历是一种财富”,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味文化。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我在上这一课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分享“对我影响最大的一 ”这一话题。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也可以是一首诗、一本杂志、一次文体活动,只要属于文化范畴的皆可,重点谈影响。这样一个可说、想说、要说的话题瞬间点燃了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对自然生成的观点亦更为信服。

例如,甲同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周杰伦。

如果非让我说是从那首歌开始喜欢周董的,真的挺难的。从《稻香》中我知道对整个世界我不能有太多的抱怨,每次跌倒后要爬起来继续向前走;从“听妈妈的话”中我知道要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我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从《兰亭序》中我知道行书如行云流水,心事要写在纸上慢慢聆听;从《青花瓷》中我知道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要经历多少历练,所以现在经历的苦难都是值得的。

再如,乙同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海洋天堂》。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讲述了一位身患肝癌晚期的父亲照顾孤独症儿子大福的故事。影片中使我最有感触的是孤儿院院长和这位父亲的一段对话。“你也该休息了。”“来不及了。为大福做这么多,我想他也不会懂。他甚至也许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指望他将来能回报我什么。”这部电影使我对“爱”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亲情方面,爱不一定言于表象,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无声的爱,是伟大的爱,就像父亲对大福一样不求回报的爱;爱情方面,爱不在于甜言蜜语,在于求真务实的相互关爱和体贴;友情方面,往往热情相待的朋友或许不能算真正的朋友,双方能够相互理解,真诚相待,就算不经常交流与联系也称得上是知己。

……

最后,教师点评: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让我刮目相看,真心为你们喝彩!站在远处的我依稀瞧见了你们的精神家园:有的同学从一本书里学会了换一个角度看世界;有的同学从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中升华了对“爱”的领悟;有的同学因为摘录的一段话思考如何做一个好女儿;有的同学从偶像作品中汲取向上的力量……“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这些优秀的文化带给每个人的成长绝不逊色于任何一道美食,是我们拥有美好人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三、反思与讨论

“文化生活”对教师的素养要求非常高,需要政治教师广泛涉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做到旁征博引。即便如此,教师也不可能扮演无所不知的角色。因此教师务必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同时更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兴趣、思维、情感等因素,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1.以“真”使人信

“学而不信”的现象已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往往是内容与实际相脱节,甚至背离。拒绝鲜活的生活就是选择了僵化,唯有真实的生活,才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方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进而发展为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深入思考的主动性。因此,要把课堂教学置身于生活,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笔者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紧密结合最新的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展开教学。例如,用“‘莫言热’引发作品抢购一空”和“敏感时期,美国NBA球星访问朝鲜”来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用“李天一”案件和“复旦投毒案”来阐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用“无锡特大假羊肉案”来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用大量真实案例作为支撑,不仅丰富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2.以“问”促人思

巴尔扎克:“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提问。”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以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教师向学生传输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文化生活”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次的设问,步步深入、层层启发,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能透过现象把握实质,并学会用多角度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例如,“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笔者设问“你如何看待建西游记主题公园以抗衡迪斯尼?”;在“文化多样性”一课时,请学生思考讨论“中国节PK洋节,谁是赢家?”;在讲“大众文化”时,请学生分组辩论“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谁的价值更大?”在不同观点的比较和争鸣中,学生的认识更为理性、更为深刻,思维品质逐渐得到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既要善于启发学生,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方向指引和价值引导。

3.以“情”动人心

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着丰富情感和情绪体验的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文化生活”教学的重要追求。一方面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情感点”,调动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用自身情感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使情感成为教与学联系的纽带。例如,“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教学中,我以“四川雅安芦山县地震”作为导入,学生屏住呼吸看着一张张受灾和救灾的图片,全班静寂,学生的眼神里满是焦急、担忧还有感动,随后对“为地震灾区点蜡烛祈祷有用吗”和“地震后,你去不去灾区”两个问题的辩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理性的思考,最后全班一起进行了一场“防震逃生”演练,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篇8

中西方线条观之所以不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文化的基因,文化的胚胎,存在差异。很多著名的画家如黄永玉等,曾经非常疑惑:“中国画有什么好改革的呢?有什么好创新的呢?”他们认为中国画就是中国画,没有什么所谓的创新,我也认同这个观点,我也很少提到书法的创新。创新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理解,不能笼统而言书法要创新,这是大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东西是固有的,只要我们这个民族还存在,还在发展,很多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线,所包含我们民族所独有的观念和文化审美的积淀,是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比方说,一根线条,有的写得很露,留不住笔,有的则留得住,就像打太极拳,等等,这些都是几千年来大家都认同的,总是含蓄的内敛的东西比张扬的好。中国人比较讲究含蓄内敛,而有的人总是爱夸夸其谈,好象天下的事情他都知道,这种人总不太讨人喜欢。对中国传统书法的欣赏也有类似这种审美的取向。所以创新,我们应该谨慎地去思考,他的边界和范围在哪里?当然,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方面,但有些东西是很难融合的或无法融合的。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我们通过书、画线的分析及中西线条观的比较,给大家提供了新的理解的视角,当然线不是中国书法所独有的,但线条在书、画中,特别是在现代书法、现代艺术中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形式与表达,我们应有清晰的分析与判断,不可武断地去下结论。前些年省博物馆一批青年现代书法家展览,有个老书法家评价说这是些没有文化品位的人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个评价也是不恰当的。我们也应该要了解现代书法,这样才有自己明确地持守。

前面,我们曾提到姜澄清所说“书法家关注的唯线条而已”。那么我们关注线条的那些内容呢?

首先是关于线的历史文化积淀问题。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曾经这样写道:“不是书法从绘画,而是绘画从书法中吸取经验与技巧、力量。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他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这一句话的分量,涵盖了历史文化的积淀,几乎很多从远古以来人类很多观念和审美意识,都融注在线之中,以线的形式来表达。一是审美意识对技法的要求,二是我们如何能感受这种线条的审美价值。线条是技法的结果,运笔的转折、提按、虚实、强弱、节律等,一种审美的意识就靠线条中这些技法表达出来,这些技法都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我们如何才能感受到线条的这种审美价值呢?这需要有相应的接受条件。正如马克思说,享受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比如我不抽烟,就不能感受到那吐出的烟圈引起的无限的遐思。要想体会古典杰作的妙处,要去体验线条的丰富的涵蕴,只能是靠实践经验的体验,所以我说实践性是书法的品格,是立得住的。约翰・杜威说“艺术是经验的”,他同时指出:“当经验是审美的时候,手与眼仅仅是工具。”“艺术表现经验。”(李泽厚语)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线的视觉经验也就是它具有的实践性品格。

宗白华指出:“中国艺术就是一种技艺,一种技术。”庖丁解牛的故事说,庖丁开始时所见无非全牛,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十九年后),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其动作合于“桑林”之舞,其声音中于“经首”之会。这是一个长期反复实践的过程。“目”与“手”仅仅是一种工具,“神 ”是最终的引导,“技进乎道”。瞎子阿炳创作演奏“二泉映月”也靠经验,靠心灵体验。林散之晚年目力极弱,那笔下仍然流动着无与伦比的线,也靠经验、靠体验。“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词)古人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治学孤独。“十年磨一剑”的武林苦修。“台上显贵,台下受罪”的舞台练功的艰辛。这是中国各类艺术的共同品格。我很早就提出“临帖是日课”,也是基于书法的实践性品格而发的。注重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融注理性于感性之中,成为一种个体的体验。艺术的敏感性则不断地生成并精致化在这体验之中。比如,流畅的线与轻浮的线区别在哪里?雄强的线与霸道的线如何界定等。我们要在实践中加强对线的感受能力的目的就在这里,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只有通过线条本身感受到很多东西的时候,才会追求如何去表达,如果你也和别人一样,对线条的感受差不多,那我们的实践还有什么意义呢?像寒山老僧一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真正入禅,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已是心中之“山”,心中之“水”了。我们也要看得出这心中的山水,我们才知道朝哪里走。虽然在这点上高深莫测,我们也要尽我们的毕生精力去追索、感受。

关于“学者型”书家的提法是很有意思的,“学者型”的含义是指书家要能够做诗词,书法作品要求写自己的诗联。这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作为一个有专业意识追求的书家,这是很不够的,专业意识的核心是对形式的感受与表达。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你在形式中感受到哪些内容,你能不能把这些内容融注在线的感性形式之中。这样既是写自己的或别的什么,都不是至关紧要的事情。这类“学者型”书家对作品的欣赏与判断,也是多从文辞进入的,或专注文辞内容。比如读的“北国风光”,萦怀胸中的总是作者的伟人气魄,文辞的宏伟,而不是被那狂飙流动的线条、节奏所打动。不是从形式进入内容,而是从形式以外的知识或联想进入,而引起对作品的判断。所以,做这样的“学者型”书家是值得考虑的。

程式与风格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创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特定的情况,虽然难免受到某种模式和范式的影响,但每件作品不可能是完全雷同的形式。因为创造永远都是一种内心化的,在这种状态下的作品总是经常有变化的,一个人写两幅同样的字,我认为你都会有一些异样的考虑,不会雷同。但如果形式感一旦被习惯地运用,甚至成为一种不加思索的本能,一种固定的框架和程式,那么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就慢慢削弱了。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风格。这到底是风格?还是一种程式?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程式。我所认为的风格,从审美的角度来讲,是一种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这种意识与趣味在书写过程中慢慢走向一种成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情调。比如我喜欢一种比较有内涵、矜持和文雅的东西,而不喜欢粗犷的、大刀阔斧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放的东西,则线条表达要含蓄,不张扬,空间结构平静不震撼。如果这方面成熟的话,也就是我在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方面的表现,这是我的风格。这些也会在我所有的书法表现形式上其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我当然写不出象魏天池、李铎等先生那种大气磅礴的字来。“风格”之所以成为我的风格,而不是类似其他人的风格,这是性格、修养、趣味所决定的。风格最关键的问题取决于审美意识、审美趣味的成熟,并保持着一贯性,这才能说明是否具有风格。如果点画撇捺都是固定的模式和笔法,把这种看成风格,则是一种对于风格的误解。 我希望我们不仅有这方面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如果我们运笔的动作程式,点画就会雷同,节奏程式,结字章法会呆滞,这种创作等同于复制。有人认为,一幅字在任何时候蒙上作者署名都能一眼无误地看出是谁写的,这就是风格。我不认同这样的看法。风格也是一种形式感,但它是一种类型性的形式感。

书法作为我们民族艺术的特点,也是含混的,而不是程式化的,程式化了就没有生命力了。正如庄子 “浑沌凿窍”所说的: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庄子.内篇.应帝王》)。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含混的,需要我们去体验和感受,但也不是说什么都说不清,因为浑沌是有生命力的。

在结字、章法中,我提出一个“势”字,看能否说明一些问题。所谓“势”,有笔势、体势、气势等,对于运笔动作有蓄势、放势。“势”极大或深层次地在影响我们的结字、章法,甚至整个的行气。我认为从创作的角度来讲,“势”分析起来包括这么几个含义:力度、速度、指向。大家跟着我的思路去考虑一下,这些因素是不是在制约我们整个的作品?对于我们的创作来讲,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会如同轴线图分析那样纠结于线条是横交,还是斜交,只会考虑到“势”到底贯通不贯通,走向顺不顺,指向恰当不恰当,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就把它表达了出来。这里面的几个因素,感觉上可以量化,比如说“力度”,可以有力透纸背、千钧之力等;比如速度,也可以量化,快和慢;方向也可以量化,指向具体哪一个方向等。作为“势”的这三个因素的组合,运动则是含混的。“势”的表达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去用心灵感受,需要我们去体验,这样才是我们创作的最为生动的过程,它的可变性与不确定性能使线条产生丰富的变化。比如草书,线条是运笔的“势”所产生的,整个在动态过程中,力度、速度和方向我们是无法确切分析的,但是我们可以靠感觉控制笔锋的运动。我觉得,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势”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体现更加明显的还是在“草书”的创作中。

我认为,实践过程一旦进入理论的总结,形成理性的概念,“现象”就会被消减,就会失去很多生动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很多学习书法的爱好者告诉我,说曾看过大量书法理论方面的书籍但对于指导实践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我觉得特别是在初学书法的时候,任何的理论确实不会起到很大作用的,甚至会使你莫衷一是,会起到干扰的作用。如有些理论书说,书法要从楷书练习起,这个不错,但是从个体而言,练习书法就一定非得从楷体开始吗?不能从篆书或行书开始吗?那不一定。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确实需要理论来丰富,来指导实践,启发许多有益的思考。

选择及书法国际化

我们去思考每个人学习书法的过程,都是选择或不断选择的过程,非常重要。每听朋友说,下步路怎么走,选择什么经典范式等。当然,选择远不仅限如此,所以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学书前景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必须慎重。

法国哲学家丹纳认为:环境,即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种类。环境会接受同它一致的艺术品,而阻止和淘汰与它不一致的艺术品。这是一种历史的时代选择。比如,北魏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的盛行,寺庙、造像、石刻,这是当时的环境。因而出现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形式。方正凌厉,体现佛教的神秘与威严,魏碑与这个时代精神相适应,大环境下而被选择,其它形式被淘汰。又如清代书法,自乾嘉起,金石学大盛,出士碑版日多。在阮元,包世臣的大力倡导下,碑学代替了帖学,三尺之童,无不言北碑。隶、篆、碑成为书法的主要形式,其他被排斥冷落。这些属于时代,环境的选择,它可能具有一定的时代历史的价值,但它缺乏贯通历史的价值。比如,北魏碑到唐宋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成为主要形式。晚清碑学到现在也不再具有核心的价值。但是我们发现二王帖学,如《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帖》等至今都有贯通历史的价值。提出这一现象,对于我们的选择,无疑是具有意义的。

我们所在的时代有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多元化。对于世界的开放,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拥有比任何时期都大的文化信息量。所以,决定了这个时代书法的特点,就是一个没有主旋律的多元的时代。特别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来的各种书法现象,尤其是这样。我们现在的思想还是自由的,接受什么艺术的观念,具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没有人来干涉你。我们现在所处的书法艺术的时代背景,有点像“万花筒”。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特别是85新潮以来所发生的很多书法现象是很有趣的。首先现代书法的初级形式,书法现代被理解为图解文字,写山画山,写水画水。接着是书法形式成为观念的图解,书法主义,字团书法,主题性创作,空间关系的层层递进研究,到空间关系的转换,使书法在空间关系分析研究上展开了诱人前景。以展览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当代书法,更是摧生并强有力地支撑起这些书法现象。书法走向了观念的、视觉的现代艺术。

当然,还依然有另一种选择与持守:即始终认为“笔法高于结字与章法”,即“时间因素”在中国书法中是主要的,而且是更本质的因素。这种选择具体而言就是对笔法的确认,对线的确认。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向来是关注人的内心,其欣赏方式是品味把玩及整体感悟的心理过程。钱穆认为中国的人生哲学是要如何安放好我们的心。这个安放就在人文的宇宙中,即坡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中国书法的境界也是安吾之心。再就是个性的选择,这里有先天的性格,也有后天的修养。文化心理结构所涵蕴的审美趣味都决定着个体的选择。从大的风格到具体碑帖范式,从某个书家到该书家的某碑,某帖。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书家,都存在自我选择的理由。但更重要的是思考的价值必须要受到实践经验的检验。比如我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前言中明确了我的选择:是“柔”而不是“刚”,是“深刻”而不是“震撼”。在范式上我选择了赵之谦、谢无量、黄宾虹,而不择沈曾植、徐生翁、康有为。

文化是人类的生命,但不同样式的文化形式的生命有长有短,而魏晋书法却是长命的文化形式。李泽厚说,书法是把这种“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这也是从魏晋开始的。线的艺术成为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

我曾作一种设想,如果没有魏晋这个时代,则中国书法是否如现在这般存在?如果只有碑志,造像,写经,则线对于汉字的艺术化进程会有今天的情状,从而展现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没有魏晋人对“线的艺术”的生命情调的融注和形上哲理的提升,元明文人画还是否能产生?这就是魏晋以“线的艺术”的生命。我们仍然选择这样一条生命之路来抵制“物质”对“精神”的异化。这已不仅仅是时代的选择,而是一种历史文化的选择。

我们还有必要讨论书法国际化的问题。中国书法对西方人会如何呢?我并不像许多人的乐观。我所见到的是中国书法走进西方文化的巨大困境。这正如李泽厚所说:“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太少了,正如他们看京剧,还停留在《大闹天空》的水平,别的看不懂一样。所以在文化层面上要让他们了解来自中国的思想,那还要很长的时间。”(李泽厚《该中国哲学登场了》)要多长时间呢?他说两百年吧!“国际化”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应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概念。不仅是进入日本、朝鲜并感召了东南亚诸国,最根本的是要进入西方文化精神。我们的观念“符号”调动不了西方人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情感。

2013年4月我在巴黎举办个人书展,与外籍友人的交谈,使我感到他们面对我的作品的茫然。他们主要是对这种中国艺术式样的好奇,表现出惊讶的手势与耸耸肩的动作。我和法兰西学院院士、索邦大学教授、中国古汉语学家汪德迈先生交谈,他正在写他的新作,即研究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他知道书圣王羲之,他谈到盛唐的楷书,也谈到坡,但他却无法感受中国书法的线的人生趣味与生命情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