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27 20:34: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养殖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养殖技术论文

篇1

虽然我国的畜牧养殖历史比较悠久,但是当前养殖的模式以及养殖的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很多畜牧养殖人员难以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再加上养殖人员自身养殖技术和知识水平方面所产生的限制,使得畜牧养殖人员普遍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养殖问题,却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因此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推广畜牧养殖的先进技术,就可以帮助畜牧养殖人员更好的了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养殖的技术,从而促进他们养殖水平的提升,有效的解决在畜牧养殖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大力的推广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还可以对养殖技术加以进一步的规范,从而降低畜牧病死的发生几率,有效的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1.2促进农村畜牧养殖行业的全面发展

在农村地区加大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可以对农民们的养殖行为加以规范,从而降低生产所需要的成本,促进生产产品质量的提升,满足社会各界对于产品质量的需求。这样通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还可以推动整个农村畜牧养殖行业的大力发展,确保畜牧养殖行业的健康运行。

2当前我国农村在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畜牧养殖人员对于先进技术在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由于我国畜牧养殖行业的历史比价悠久,因此农村地区的畜牧养殖人员也在养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养殖方式。此外畜牧养殖人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比较有限,这样就使得他们在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不注重对于先进技术的学习。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新技术不愿意去学习,学习的能力和应用的能力也不高,这样就给技术的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方式还不够完善

当前在对畜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时主要是采取宣传或者是培训等方式,这些方式的效果十分的有限,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当中,难以使得养殖人员能够真正的掌握以及熟练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其实每一项新兴技术在进行应用和推广之前,都应该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

2.3所推广的知识不够先进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畜牧养殖人员所掌握的养殖技术相对都比较陈旧,甚至很多的知识停留在了几年之前,这样就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于畜牧养殖技术的实际需求。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经济方面的限制和制约,推广的知识不够先进,没法让畜牧养殖人员阅读到最新的期刊,也没有能力提供给他们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2.4投入方面存在着不足

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畜牧养殖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训等方面都存在着投入不足的现象,投入不足也已经成为了农村畜牧养殖先进技术推广工作当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投入的经费不足,那么就会影响到相关书籍和刊物、设施的购置,技术人员的知识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这样就使得推广的养殖技术难以真正的满足畜牧养殖行业的实际需求。要想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水平,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上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来加以优化和完善。

3优化我国农村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建议

3.1提升推广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对于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主体和力量就是推广的人员,因此要想提升技术的推广水平和推广质量,首先就需要提升推广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对于原有的技术推广人员也要定期的组织培训,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小,文化基础比较好的人员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这样就可以拓宽他们的学习途径,鼓励他们投入到自主的学习当中。

3.2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

对于我国的农村畜牧养殖行业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资金的投入,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加大对于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和建设,此外知识的更新以及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引进等方面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虽然推行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五年的时间,也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经验,但是仍然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资,对于培训工作加大组织和重视的力度,对于所需要的物资也要及时的供应。可以采用印刷和发放科普材料等方式来对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加以推广和普及,还需要购置一些必备的生产和检验设施。

3.3丰富和完善推广的形式

当前我国在农村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所采取的推广方式没有及时的更新,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推广的效果和技术的普及。针对上述的情况和现象,就需要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不断的采取措施来丰富和完善推广的形式。首先应该建立起推广的基地,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展开相关项目的实验以及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还可以招收一些学员,在学员完成学习毕业之后,就可以让他们直接的参与到养殖过程当中,这样同传统的说教方式相比较,可以取得更好的普及效果,提升农民的应用水平。

篇2

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是美国淡水虾类养殖的重要品种,1938年传入我国,现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淡水虾类的重要资源品种。小龙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它不仅是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是我国大量出口的淡水水产品。安徽省2009年小龙虾价格达到12~22元/kg,超过了常规鱼类的市场价格。近年来,小龙虾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养殖小龙虾不但可以解决市场供求矛盾,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于2009年进行了小龙虾的池塘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其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池塘选择与清整

池塘净水面积1 866.67 m2,坡比1∶3,水深1.2 m,长方形,宽度为40 m,池塘四周为浅水水域,宽度为1.5 m。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透明度30~50 cm,ph值6.8~8.5。进排水方便,配增氧机1台。冬季排干池水,挖除池底过多淤泥,加高加宽塘埂,沿塘埂四周埋设网片80 cm,网片上端缝挂20 cm塑料板。进排水管均用60~80目筛绢过滤,防止小杂鱼卵和敌害生物进入[1]。池塘进水保持水深10 cm,用生石灰1 200 kg/hm2溶化后均匀泼洒于池中,7 d后用发酵过的猪粪6 000 kg/hm2撒于池底,5~7 d后将池塘水深加至50~70 cm。

2种植水草

小龙虾食性杂,摄食的水草有眼子菜、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水花生等,沿池塘四周浅水处10%~20%面积种植轮叶黑藻和水花生,供小龙虾摄食,同时为小龙虾提供隐蔽、栖息的场所[2-4]。“虾多少,看水草”,水草多的池塘养虾成活率高,但也不能过多,种植水草面积以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5为宜。此外,池塘底部用水草扎成草堆,每堆5~10 kg水草,沉于水底,放450 堆/hm2,用绳子系住草堆,绳子另一端漂浮于水面。小龙虾养殖池栽植水草,不仅是小龙虾重要的天然饵料来源,而且也是小龙虾栖息、隐蔽的场所,但是当水草生长过于旺盛时,应捞出一部分水草,以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

3苗种消毒与放养

小龙虾能与不同的鱼类混养,放养模式可以春季、秋季放养幼虾,也可以夏季放养种虾。小龙虾种苗从野外河沟捕捞,虾苗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附肢完整[5-6]。从野外捕捞或收购小龙虾苗时,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虾苗,不能购买离水时间过长或用药捕获的虾苗,否则成活率不高。放养前经严格消毒,鲢鳙鱼种从附近渔场购买。小龙虾苗和鲢鳙鱼种均用4%食盐水浸洗10 min,以杀灭体表细菌和寄生虫,放养时间在3月。小龙虾规格为3 cm,放养30万只/hm2;鲢鱼规格为25 cm,放养3 107尾/hm2;鳙鱼规格为26 cm,放养1 018尾/hm2。

4科学饲喂

小龙虾食性杂,以水体中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和动物尸体为食,喜食人工投喂的各种饲料。饲料采用鲤鱼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5%左右。每天投喂2次,8∶30—9∶30投喂1次,16∶00—17∶00投喂1次。投喂饲料“四定四看”(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龙虾摄食情况),一般日投喂量以池塘存虾总量的3%~5%调整。此外,每周投放水草2 250 kg/hm2,投喂切碎的鸡肠子等动物性饲料15~30 kg/hm2。

5日常管理

小龙虾幼苗放养后,为了提高池塘水温,初期保持水深50 cm,后期随气温升高应逐渐加深池水,通过调节水深来控制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0 ℃以上[7-8]。根据池塘水色、天气情况、虾的活动及摄食情况,调节加水和施肥,一般每15~20 d换水1次,每次换水1/3左右;每20 d泼洒1次生石灰,每次用量为75~150 kg/hm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 cm,溶氧量4 mg/l以上,ph值7.0~8.5。7—8月高温季节,根据天气和池塘溶氧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小龙虾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病害少,能在湖泊、河流、池塘、稻田等各种水体中生长

6收获

小龙虾在池塘能够自然繁殖,10月发现有龙虾苗活动后用拉网把成虾全部捕捞出售,利用原池培育小龙虾苗种,以解决翌年生产所需苗种问题。

7参考文献

[1] 张桂芝.浅谈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08(6):55-56.

[2] 王建国.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j].齐鲁渔业,2008,25(2):46.

[3] 耿俊.稻田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24.

[4] 任红艳.小龙虾养殖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7(12):21-22.

[5] 徐海强,轩子群,周嗣泉.淡水小龙虾池塘养殖技术[j].河北渔业,2009(11):23-24.

篇3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畜牧业也在向现代化过度,农村急需大量懂技术、会管理的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畜牧兽医专业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必须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使农村职中毕业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尽快进入角色。但如何突出实践教学呢?多年来,我校畜牧兽医专业以“学一技之长,兴农村经济”为办学宗旨,坚持突出实践教学,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子。现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必须认清实践教学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地位

畜牧兽医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水平是通过实践能力体现的,如果把理论教学当作运动员的平时

训练的话,那么实践教学就是出成绩的各种比赛,这比理论教学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它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当今畜牧兽医业的发展中对理论人才的需求很少,急需的大都是动

手能力高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所以,畜牧兽医专业只有通过突出实践教学,毕业生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在社会上谋职就业和自主创业。

二、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实践教学做好师资保障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要想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必须掌握过硬的养殖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随着现代畜牧兽医技术在养殖企业的广泛应用,学校必须和养殖企业合作,学校只有通过组织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生产科研实践,更新养殖技术,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才能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学校还要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在现代养殖企业中学到的新技

术,带领学生走村串乡对农村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三、延伸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实现实践教学的连续性

《畜禽解剖生理》《畜禽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畜禽病理学》等均为专业基础课,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其实就是养殖企

业生产实践的基础,如果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延伸,就能实现实践教学的连续性,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当然,这个实验教学的延伸要切合实际,要和本实验联系紧密,不能盲目延

伸。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延伸,为以后专业课学习埋下了兴趣之笔。

四、努力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做好实践教学的条件保障

1.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

(1)校内要建有标准的畜禽解剖实验室、畜禽病理实验室、实习养殖场、兽医实习诊所等实践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实习。(2)校外要和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化养殖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创建校外定点实习基地,与兽医院开办校外兽医实习诊所,为学生更好地走出去进行实践实习提供好的场所,为校外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2.把课堂搬进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践教学

在基地边讲边练,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以达到实践教学之目的。

五、结合送教下乡,切身体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近几年,由于职中发展不景气,职中涉农专业毕业生质量差,当地老百姓对职中存在偏见,不愿把孩子送到职中来,特别是一些养殖户认为在职中学习两年还不如在养殖场干一个月,再加上大

部分养殖户缺技术又不能到学校学习。针对这种现实,送教下乡就很有意义了,到场里,到家里送技术、送信息,用精湛的兽医医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和问题,时间方便,地点灵

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服务了当地经济,改变了老百姓的偏见,提高了职中声望,实现了“学一技之长,兴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

六、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强化动手能力训练,把好实践教学的思想关

针对中职学生基础差、层次低的特点,要在教学实习中对各项基本技能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之目的。在实践教学中,

要改变学生怕脏怕累的思想,攻克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关,要在关键技能上反复训练,如兽医上的打针、输液,养殖上的人工授精、分娩接生等,必须人人过关。当然,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尽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愉快地掌握技能。

七、把好学生毕业生产实习关,确保实践教学出硕果

毕业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中的最重要一环,学生到实习单位

进行毕业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它既完成了学生的

各项毕业实习任务,又能磨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为日后能适应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毕业实习是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它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技能串起来进行一次综合检验,在实习中巩

固弥补,最后实现专业技能质的飞跃。所以,学校要组织强大的专业教师队伍,到标准化的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要人人交出有创新的合格毕业论文,要人人通过实习企业的技能考核。

篇4

“稍有不慎,就跟你玩命”

王小军是台岛鳅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台岛鳅业是一个大学生创业企业,与王小军一起的,还有兴、胡秀峰和贾兴鲁,他们被称为“泥鳅四兄弟”,都曾是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同班同学。王小军目前还是海洋学院2013级水产养殖专业的在读研究生。

“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2013年,大学毕业在即,4个本是好兄弟的同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想到一起,“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正好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去打拼一份自己的事业”。

浙江海洋学院在舟山,大黄鱼、梭子蟹等海产是百姓最为喜爱的餐桌美食,产品高大上,市场大、销路好。这也是当地众多水产户养殖的首选。

“创业,不能跟风。”因为大学期间,他们一起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就选择了许多养殖户看不上眼的泥鳅,作为创业的项目。

土地承包费、设备投入费、基地改造费……估算下来,创业成本居然高达40万元之多。四兄弟都来自农村,家人没法给予太多支持,只能靠自己筹集资金。于是,一遍遍地向朋友、向亲戚说计划、讲方案,才凑齐了10万元。

当年3月,四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区承包了1.33公顷土地,挖塘搭棚,下田当起了“泥腿子”。

两间平房、1个大棚、9口苗塘……泥鳅养殖基地就这样雏形初现,他们引进了个大体肥的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

“很快,启动资金就被花得一干二净,穷得几乎揭不开锅。”时至今日,四兄弟仍记忆犹新。

为解决生计,胡秀峰提议,在养殖场里种些蔬菜,自给自足,解决生计问题。种地,对于这些农家娃来说并非难事,塘埂上很快就种满了西红柿、大白菜、豌豆等各种蔬菜。想不到的是,不起眼的塘埂竟产量惊人,有大量蔬菜剩余。于是,他们决定把蔬菜卖掉,购买更多泥鳅苗。

“那阵子,常常凌晨起床,蹬着载有几百千克蔬菜的三轮车,去市场占位卖菜。”几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还不好意思张嘴叫卖。“起初,我们都很腼腆,张不开嘴喊,可一想到养殖场需要钱,大家也就豁出去了,整个菜市场就数我们的吆喝声高。”说起往日,兴颇感自豪,“有一天,居然赚了500多元。”

“卖菜虽然累些,但和养泥鳅遇到的困难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王小军说,因为缺乏大规模的养殖经验,栽了不少跟头。

2013年6月,首批泥鳅苗出塘在即。可一天晚上,养殖场突然停电,为泥鳅塘增氧的一个水泵停止运转近1个小时。“等巡夜发现异常时,整整一塘泥鳅,近10万条啊,都死了!”

这对于急需回笼资金的泥鳅兄弟,无疑是一个打击。四人一边默默吞下苦果,一边加强夜间值班,轮流巡塘。王小军开玩笑道:“养泥鳅可真不容易,稍有不慎,就跟你玩命,几万条几万条地死给你看。”

五项专利

好不容易离开农村上了大学,又回到田间当起了农民。这是王小军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

泥鳅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誉,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和可观的利润空间。

但泥鳅的人工繁育存在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成为泥鳅人工养殖的发展瓶颈,制约着泥鳅产量的大规模增长,也是众多泥鳅养殖户的一个心病。在一般情况下,泥鳅幼苗的平均成活率只有5%,最好时也只有10%上下。

基地初成后,在浙江海洋学院硕士生导师储张杰博士的带领下,四人开始着力于提高幼苗成活率的研究。

经过长期观察,他们终于发现了导致泥鳅幼苗大量消失的“罪魁祸首”――一种叫“豆娘”的飞行昆虫。这是一种长得很像蜻蜓的昆虫。

“正是这些喜食水生生物的豆娘,将其卵产在水中,豆娘幼虫大量吞噬泥鳅幼苗,然后迅速繁衍长大,变成‘小蜻蜓’飞出养殖塘。”王小军说,豆娘幼虫堪称泥鳅幼苗“杀手”,但一直不为人所知。

经他们的实验观察:豆娘每吃掉一条泥鳅幼苗只要0.2秒,一只豆娘一天能吃掉40条左右泥鳅幼苗,每天每667平方米(1亩)由于豆娘损失的苗量达到20万~60万条。“严重的时候,100万泥鳅幼苗,在短短3天内就可以消失殆尽。”胡秀峰说。

豆娘分布非常广泛,对于繁育期间泥鳅幼苗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问题找到了,一场泥鳅幼苗繁育“保卫战”打响。

清塘、拔水草、架天网、建饵料池――被称为阻击豆娘敌害的生态防控“组合拳”,不仅突破了提高泥鳅育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储张杰认为,该项技术的突破不仅将泥鳅幼苗的成活率从目前的平均5%左右提高到了50%,也将为我国泥鳅养殖带来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同时为渔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

随着幼苗成活率的提高,目前,基地泥鳅繁育成本下降了60%。不仅如此,四兄弟还拥有了包括人工育苗技术、开口饵料技术和敌害防控技术在内的三大核心优势技术,以及泥鳅养殖从孵化到培育等产业链的5项专利。

市场拓展

资金匮乏、经验欠缺、技术薄弱……这些一度困扰养殖场发展的难题,显然并没有难倒这4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

王小军说,创业没有一帆风顺的,经历困难正常。“只要挺过去,收获的不仅是成功,还有宝贵的人生阅历。”

去年,四兄弟的泥鳅繁育基地产值已经突破100万元,盈利50多万元。建鱼塘、育鳅苗、开公司,不仅圆了四人的创业梦,还成功将鳅苗产品打入国内十多个城市。去年,他们培育了5000多万尾的泥鳅寸苗,仍供不应求。

寻找、确定区域、供应苗种、分销盈利,他们探索了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模式。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多家养殖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台湾扁鳅养殖技术培训班,建立“苗种送养试养示范户”。目前,这些示范户带动周边养殖户230余家,每667平方米可实现净收入2万~3万元。

去年,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泥鳅四兄弟”的参赛项目“舟山台岛鳅业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从10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计划类农林渔牧方面的金奖,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

路为纸,地成册,行作笔,心当墨,把论文写在了田野上――这是储张杰老师对这个团队的评价。

篇5

国内研究现状

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是由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胎、产术乃伊胎及弱仔等;仔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高死亡率,是近年来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猪病之一。我国对猪蓝耳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朱汉守在《猪蓝耳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启示》中指出,在早期,典型的蓝耳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母猪厌食、早产猪一般是预产期前2-7天早产,产生大量的弱仔和术乃伊胎,弱仔猪很难饲养成活,这是蓝耳病区别于其它导致流产的猪病的特点、母猪主要是妊娠后期流产,一般是一过性流产,4-8周恢复正常。未流产母猪所产下的小猪,或流产、早产存活卜来的小猪,这些猪断奶进入保育舍以后,主要的症状就是腹式呼吸且被毛杂乱,间质肺炎明显,正常猪肺很软,用手一按会塌陷,而且要很慢才能恢复,而患蓝耳病猪只的肺很硬,肺间质中充满了各种细胞,但由于毒株的不同间质肺炎严重程度的差异较大。

2、猪蓝耳病病毒检测技术。司庆生在《猪蓝耳病病毒检测技术研究》中指出猪蓝耳病病毒额监测技术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另一类是;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监测,主要包括多重PCR技术、饭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套式PCR技术等等。何丹在《广西猪细小病毒与PRRSV、CSFV、PVC2、PRV混合感染的检测》中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PRRSV标准株和NSP2变异株的多重PC R诊断方法。该方法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是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美洲型标准株VR2332保守序列与近年PRRSV自然变异株序列分析研究设计的。

3、猪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朱贵明在《猪蓝耳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中认为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猪蓝耳病的预防,包括常规的预防和疫苗预防,常规预防包括改善农村传统猪场的设施设备,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建立无毒清净猪场,实行产房隔离,喃乳仔猪应尽早断奶;提供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经常检查或检测饲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必须废弃等等,二疫苗预防对不同的猪工作不同,对于种公猪,每年免疫1次,采精或配种前2一3个月首免,2ml /头皮下或肌肉注射。间隔20 d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对于母猪,初产母猪在产前4周接种1次疫苗,经产母猪可在配种前5一7d首免,2 ml/头皮下或肌肉注射,间隔20 d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对于仔猪:14一18日龄时,1ml佚首免,4一6周龄加强免疫1次。第二是药物防治,第三是疫苗防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猪群免疫力普遍下降,导致众多病原继发感染,如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猪蓝耳病己经成为猪场各种矛盾的集结点,使猪场的疾病控制越来越困难。同时,许多国家自相继爆发了HP-RRS,使HP-PRRS己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疾病,引起国外业界的密切关注。国外对于猪蓝耳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猪蓝耳病的流行现状。Cho J G在《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中指出菲律宾首先发现HP-RRS,随后越南北部2008年、2009年、2010年相继发病,2009一2010年蔓延到南部,2009一2010年柬埔寨、老挝、泰国相继发病,2011年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发生HP-RRS ;2010年亚洲口蹄疫流行,2011年中国流行性腹泻大面积流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从经典的美洲株和欧洲株及变异的中国株,又产生了众多不同的毒株,对猪场带来了更大威肋。

2、猪蓝耳病的诊断手段。Peter M等在《Validation of a light Cycles bas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ize chain reaction for the-detec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根据PRRSV 毒株N 蛋白基因ORF7 序列设计了1 对引物, 建立了检测PRRSV 核酸的RT-PCR 方法, 从7 个西班牙野毒株中扩增获得312 bp 片段,通过测序发现与PRRSV 对应的序列同源性达96% ~97% 。Jusa等在《complement requiring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根据PRRSV ORF1b 和ORF7 的序列设计了巢式PCR,该方法快速、敏感、可靠,接毒92 d 后仍能从体液中检测出病毒RNA。随着对PRRSV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PRRSV 的基因、结构和功能将被进一步揭示,这对于PRRSV 的检测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猪蓝耳病的疫苗。Pol Jma在《Comparative morpho-genesis of three PRRS virus strains》指出美国在PRRS疫苗方面有一些新的尝试,其中一个就是做区域性的自家的亚单位疫苗,从猪场或某一地区的病毒分离出来,并选择特定的毒株进行培养,用特定的方法只把病毒膜蛋白提取出来,做成亚单位疫苗。蓝耳病的基因测序对保护力没有什么指导意义、至于疫苗是否有效,没有统一的经验,最好的判断方法是测试,测试疫苗是否有效的方法是对己经感染过蓝耳病即将淘汰的母猪,采血测抗体,然后注射疫苗,4周后再采血测抗体,如果抗体变化很小或不变,就说明母猪的抗体能够中和疫苗的病毒,则认为弱毒苗有效;如果抗体上升了,就说明原来母猪有的抗体对疫苗病毒是没用的,疫苗还能产生新的抗体、

论文提纲

引言

当前猪蓝耳病的流行概况

二、猪蓝耳病的诊断

(一)急性型猪蓝耳病

(二)慢性型猪蓝耳病

三、猪蓝耳病的病因分析

(一)病毒感染

(二)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三)饲养管理或疫病流行管理不当

四、猪蓝耳病的预防

(一)加强免疫预防

(二)建立健全的蓝耳病监测预防体系

(三)加强饲养管理

(四)规范消毒程序

五、结论

参考文献

[1]朱汉守.猪蓝耳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农业灾害研究. 2011(02):243-244

[2]司庆生.猪蓝耳病病毒检测技术研究[J].农村养殖技术. 2013(01):112-123

[3]朱贵明.猪蓝耳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12(21):87-88

[4]于森,王洪利.规模化猪场肺炎支原体、鼻支原体与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 中国动物检疫. 2017(02):21-23

[5]韦显凯,郑敏.2012~20XX年广西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副反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7(25):32-33

[6]彭晓玲,马晓艳.新疆地区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监测与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 20XX(09) :56-57

[7]文利侠,党根生,白宁,姜振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进展[J].农业灾害研究. 2012(Z2):1-3

[8]万遂如.充分认识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危害[J].农村养殖技术. 2011(04):212-223

[9]Cho J G, Dee S A.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J]. Theriogenology, 2006(2):655-662.

[10]Peter M.Jan B.Renate H.et a1.Validation of a light Cycler bas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ize chain reac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J].Virol Meth,2013(1):35-41.

[11]Jusa E.R, Inaba Y, Kouno M, et al complement requiring neutralizing antibody in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et Med Sci,2011(58).749-753

[12]Pol JMA, Wagenaar F, Reus JE. Comparative morpho-genesis of three PRRS virus strains [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13(1):203-208

猪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二一、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自于科研真题

二、 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xx自治州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由以前的散养为主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但由于饲养条件、防疫意识、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加之引种不当、流通频繁、检疫措施不力、免疫程序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猪瘟散发、群发现象比较严重,给当地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极大的伤害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为了掌握xx地区黑猪的各种疫病抗体水平变化规律及流行状况,为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利用地方猪种培育生产优质风味的猪肉是畜牧生产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一些城市,优质风味的猪肉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xx黑猪做为一个古老的地方物种,具有肉质细嫩、鲜美爽口、味道馥郁的独特风味; 同时该猪种具有耐粗饲、耐寒湿、繁殖力高、蓄脂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发展恩施黑猪的潜力十分的巨大。

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方向

当前,生猪养殖业普遍存在着免疫系统功能弱化的现象,通过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免疫性监测,进而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正常的抗病能力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恩施黑猪的研究现状

1、恩施黑猪的概况

恩施黑猪有大、中、小三种类型,被毛黑色,结构匀称,头稍长,额部有横形皱纹。耳中等大,软而下垂,皮肤皱较少。背腰较平直,腹大而不拖地。后躯较弱,略高于前躯。恩施黑猪的饲料来源以玉米、薯类之类的旱杂粮和藤叶等副产品为主。猪肉主要被制成火腿、熏肉,“恩施火腿”和“恩施熏肉”曾是国内名牌产品。

2、黑猪的生产规模问题

黑猪开发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满足高端消费群体,大众消费还是以瘦肉型猪产品为主。养猪生产主流还是瘦肉型猪,高端优质黑猪开发不能取代瘦肉型白猪。因此,黑猪养殖规模应当适度,不能动辙百万头规模计划,否则既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也难以满足养殖生产环节应配备的软硬件条件,使市场销售压力也陡增。另外,需加强黑猪猪肉产品的开发力度,更多拓展深加工产品,以缓解鲜肉的销售压力,及增加富余脂、骨、皮的附加值。

3、黑猪产品的黑色品相问题

参照国外黑猪的研发经验,著名黑猪品牌闻名的原因均在于肉质优异,而不仅仅是因为黑色品相。因此,国内黑猪品种开发的产品差别化经营思路重心应不在“黑色”。在黑猪的开发途径上,可直接利用地方黑猪资源,或者培育黑猪合成系,利用黑色表型性状的同时,着眼于提升黑猪肉质或研发特色风味产品。因此,恩施黑猪配套系的研发着眼点首先在于肉质好,其次才是全黑的表型。我国地方黑猪肉质虽优,但作为鲜肉直接上市销售的比例并不高,一般多作为腌制、熏制或灌肠,制成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产品。传统恩施黑猪肉也是以制成品居多,当主推冷鲜肉产品时,成品肉中黑毛囊、厚皮质、皮下脂肪多等弱点暴露出“卖相”不佳的问题。因此,相关屠宰脱毛技术、剥皮技术或脂肪再加工技术需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4、黑猪产品肉质提升的饲养问题

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具有肉质优势,导入瘦肉型黑猪基因后,其生长肥育性状和瘦肉率可以得到快速改良,但需克服肉质下降的弊端。为保证肉质,可改进饲养方法,延长饲养期,增大屠宰体重。也可给予特殊饲料营养,改善风味物质沉积。因此,肉质改善并不局限于品种问题,还需配套饲养技术、营养配方的改良等,以多途径提升肉质。

(二)恩施黑猪免疫系统现状

当前,猪群免疫器官功能普遍弱化。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猪病频发, 很多疾病体现出亚典型性症状,疾病的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司空见惯;而且,猪群一旦发病,很难治愈,且疾病的病程有延长的趋势。上述现象充分说明当前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水平低下,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另外,特异性免疫时常失败,免疫后形成不了抗体或抗体水平低,导致疫苗的保护率下降并诱发母猪的母源抗体质量差、流产、死胎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导致仔猪抗病能力差,经常发生腹泻及免疫性疾病。

(三)恩施黑猪免疫系统功能弱化的原因

1、育种

在育种的过程中,人们优选生长速度快、体型好、瘦肉率高的猪,经过长期的 积累,随着生长性能的不断提高,导致猪的抗病基因丢失,抗病能力不断下降。

2、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 如猪瘟导致的全身性器官损伤,侵害淋巴、脾脏、骨髓;蓝耳病毒侵害肺脏巨噬 细胞;圆环病毒侵害全身的免疫系统等等、免疫抑制性的疾病都能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猪群免疫系统功能的弱化。

3、毒素

环境中的霉菌毒素、空气当中的氨气和硫化氢、大剂量使用的化学药品以及在代 谢过程中猪自身产生的毒素等能使淋巴细胞失活,还能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双重抑制了体液免疫应答与细胞免疫应答。

4、应激

猪舍温度过热、过冷、猪群拥挤、转群、混群、分娩、断奶、换料、接种、噪 音、长途运输等因素,都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集约化饲养方式更是猪宏观方面最大大的应激。应激降低了淋巴细胞的活性,进而降低了猪群免疫系统的功能。

5、营养

各种维生素、硒和铁微量元素等是猪免疫器官发育、受体表达、细胞活化、抗 体合成、补体激活必须的营养物质、饲料营养不足或不均衡,都会导致免疫器官功能弱化、如果肝脏受损导致营养转化合成受阻则对免疫系统将造成更大的影响。

(四)提升恩施黑猪免疫性的措施

合理便用抗生素,针对猪场疾病发生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保健方案。根据药敏试验和猪场的药物使用情况,选择安全、高效的抗生素进行合理、规范的使用,以防止猪场疾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要杜绝抗生素的滥用。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更应该做好严格的消毒。

四、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主要研究内容

1、猪群免疫功能弱化的原因

2、提升黑猪免疫功能的措施

(二)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

猪群免疫系统功能弱化的原因和相关的对策

(三)解决思路

1、试验动物的选取

2、设置隔离猪舍分别采血试验和药物治疗实验

3、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分析结果总结

五、参考文献及资料

[1] 王文丽,易志恩,高本安. 鄂西黑猪生产性能及选育保种技术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10(01)

[2] 韩敏,俞金香. 我国农业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J]. 西部法学评论. 2013(01)

[3] 孙志国,钟儒刚,刘之杨,王树婷,张敏,熊晚珍,黄莉敏. 武陵山片区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保护与特色产业扶贫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 2012(12)

[4] 戴光忠. 世界硒都恩施州畜牧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XX(02)

[5] 朱明霞,刘文强,张高丞. 鲁西地方黑猪保种措施初探[J]. 畜禽业. 2011(07)

[6] 董俊峰,郭卫华,郭维礼. 关中黑猪的保种选育[J]. 畜牧兽医杂志. 2008(01)

[7] 冉凯. “恩施黑猪”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初探[J]. 中国畜禽种业. 2013(07)

[8] 王昕,陈宏.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黄牛杂志. 2005(04)

[9] 杨红杰. 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国际化[J]. 猪业科学. 2007(11)

[10] 陈其美,葛长利,董彬. 中国地方猪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中国畜牧业. 2013(S2)

[11] 方美英. 中国地方猪种对世界猪种培育的贡献——来自分子遗传及进化数据的分析[J]. 中国畜牧业. 2013(S1)

[12] 马发顺,申兴润. 我国地方猪种的繁育及资源利用措施[J]. 河南畜牧兽医. 2001(04)

[13] 尹光灿,万明春. 江西地方猪种群亲缘关系的生化遗传学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01(02)

[14] 刘东亮,涂容剑,王起山,赵洪波,张德福,潘玉春. 浅述我国猪育种中存在问题[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9(01)

[15] 董俊峰,郭卫华,郭维礼. 关中黑猪的保种选育[J]. 畜牧兽医杂志. 2008(01)

[16] 胡金有,葛长利. 试论我国畜禽卫生防疫的监控管理[J]. 农机化研究. 2006(03)

[17] 董志岩,刘亚轩,刘景,林金玉,郭长明,缪伏荣,林长光. 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18] 高云云,范志勇,杨丹丹,贺建华,朱立涛.体况评定在繁殖母猪中的应用[J]. 养猪. 2009(01)

[19] Vincent Auvigne,Philippe Leneveu,Christophe Jehannin,Olli Peltoniemi,Elisabeth Sallé. Seasonal infertility in sows: A five year field study to analyze the relative roles of heat stress and photoperiod[J]. Theriogenology . 2010 (1)

[20]PKALMOND,G.BILKEI. Seasonal infertility in large pig production units in an Eastern‐European climate[J]. Australian Veterinary Journal . 2008 (6)

]M.P. Serrano,D.G. Valencia,M. Nieto,R. Lázaro,G.G. Mateos. Influence of sex and terminal sire line on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 of Iberian pigs reared under intensive production systems[J]. Meat Science . 2007 (4)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一)参考工具书:在长江大学西校区图书馆“自然科学类”工具书阅览室查阅

(二)参考期刊:在长江大学西校区图书馆“自然科学类”期刊阅览室查阅

(三)电子期刊:在长江大学网上图书馆CNKI、维普数据库提供

(四)试验材料:患有弓形体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猪

(五)论文编辑:排版所需的计算机及其软件在长江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供

(六)上机时数:要求不少于40小时

七、课题进度安排

(一)2017年09月~2017年10月,查找文献资料,确定实验方案。

(二)2017年11月~2017年12月,开题报告撰写。

篇6

此次农民需求与培训服务供给状况调查问卷200份,通过邳州市农广校组织实施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和农民创业培训班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71份有效问卷,涉及江苏省邳州市16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参加调查农户171人。农民培训实施单位调查共涉及16个乡镇和2个办事处,200户农民。其中邳州北部8个镇,南部8个镇。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座谈相结合。

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根据邳州市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进行区域划分,结合人口素质、劳动力流动状况、农技推广组织、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状况、农业产业分布等特点,从26个镇、办事处选择16个镇和2个办事处进行调查。

一、农民接受可供技术培训服务与需求统计

(一)参加调查农户基本状况

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90.58%,女性占9.42%,平均年龄40岁,家庭成员平均4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7.37%,高中文化程度32.63%,专科及本科以上0%;从事完全务农27.3%,完全非务农24.6%,兼业49.1%。

(二)农户参加农民培训总体状况调查

在被调查对象中,参加2006年后农民培训的农户占94.7%,未参加的占5.3%。

参加农民培训的农户中88.3%是由乡村安排,11.7%是农户自愿报名参加。培训性质主要是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各占70%和30% ,所有费用均由政府承担。66.08%的农户参加了1次培训,其余农户参加2~3次培训。

农户对培训的时间普遍认为3~5天正合适。对内容的适应性感到比较满意的占82.46%,感觉很实用的占36.26%,比较实用的占43.27%,一般的占12.87%。

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对授课老师构成情况及对其满意度比较高,包括对本培训单位的业务人员、单位领导、上级部门业务人员及领导、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授课的内容都给与认可。80%的农户认为,培训单位提供的硬件条件很好,提供的服务比较满意。农户对培训的总体评价,68%的农户对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都有所帮助。经过培训能够熟练掌握种养技术,能够对经营能力有提升的占86%。收入水平普遍认为有所提高,培训后农户对新品种和新生产经营技术的采纳大大提高,75%的农户都采纳,培训后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在调查中,农户普遍认为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其提供了培训及技术服务,农业新品种知识介绍、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营销技术、农产品安全质量技术以及农民创业知识及技能尤为受到农户青睐,另外,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训也受欢迎。

农户比较期望加强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培训,包括粮食、蔬菜、猪羊鸡及水产养殖等,同时部分农户也希望得到农产品加工、储藏和流通方面的培训,对非农技术培训比较冷淡,但对营销、财会、家电、机械也有少量需求。

(三)对未参加培训农户的调查

调查中,有5.3%的农户未参加任何培训,44.4%的农户认为政府没有提供培训机会,44.4%的农户认为有机会,但没有参加。参加培训的意愿比较强,对农业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农村创业知识以及农产品市场营销知识渴望的程度较高,并对现场指导较为期待。通过调查,影响农户未参加培训的因素很多,主要集中在认为自身经营规模有限,暂不需要培训。

二、农户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提供的服务调查

在调查对象中,接受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的服务的有64.32%,接受的服务中技术推广及培训占52.63%,提供品种及农药、化肥服务占32.75%。

农技推广组织提供的服务中,农户对完全无偿服务的满意度较高,达到70.76%,具体服务主要以技术推广、技术培训为主;对既有有偿又有无偿服务的满意度一般,主要涉及品种推广服务;而对完全有偿的服务,农户调查缺少评价。农户比较喜欢完全无偿服务的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对部分无偿服务的品种推广则比较满意。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态度越好质量越高,农户的满意度越高。选择推广人员服务质量高、态度好的农户中,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比例约占86.55%,虽然农户选择态度一般和服务质量不好的比重不大或没有明确表示,但农户对态度不好、服务质量不高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态度好、质量高的满意度。

农技人员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主要包括田间指导、广播集中指导和专家集中授课的方式, 这次调点是对农技人员到田间指导的方式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农技人员采用田间指导方式,农民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较高,占60%, 很难掌握的比例不足10%。而通过广播统一指导和集中专家授课的指导方式,农民对技术掌握熟练程度较高的比例仅占30%。因此, 农技人员的指导方式是否得当也是影响农户对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的重要因素。

三、农户参加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

在调查对象中,40.94%的农户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成员平均在200人左右,注册资金约为200万~300万元,45.71%的农户以现金入股,45.71%的农户以土地入股,8.58%的农户以劳动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培训和技术服务、销售服务和运输服务,提供加工储存保鲜等服务、资金服务和保险服务相对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通过组织成员之间交流技术信息、外聘专家授课、大户示范和派遣学员出去学习回来传授等途径服务组织成员。成员从组织中取得的收益以在交易中买卖收益为主,约50%,股金分配和劳动分配收益较少。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决策参与一般,而从组织中得到生产资料和技术培训服务很多。在调查者中,有59.06%的农户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中30%的农户认为缺少资金入股、34%的农户认为本地缺少这样的组织; 但当问及是否愿意参加时,84%的农户选择愿意,6%的农户认为被大户垄断,加入后不合算,并表示不愿参加。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农民参加培训情况分析

1. 农民参与培训率高,培训完全免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94%的农民在2006年后参加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其中每年参加培训的农户占全市农户的5.2%,农民为培训支付的费用几乎为0,培训为免费培训。

2.政府组织是农户参加培训的主要组织形式。据调查,有88.3%的人认为参加培训的原因是乡村安排,而个人自愿报名的比例较小。可见,农民培训工程仍然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在以后的培训中应逐步过渡到农民个人自愿参加为主。

3.农民接受培训内容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培训需求呈现多样化。种植业和养殖业在调查中占培训需求的80%以上。在培训的农业技术中,粮食种植仍然是种植业的主体,蔬菜、温室大棚、苗木花卉等技术的需求也比较高,粮食生产达到43.27%,其次为蔬菜和温室大棚生产技术40.5%。养殖技术中传统畜禽养殖如猪羊鸡的需求量大约占58.48%,水产养殖22.7%,特种养殖也有所需求。在农产品加工和非农技能培训方面,培训内容需求表现得不太突出,对农产品加工储藏、通信、机械、财会、营销、建筑和餐饮都有需求,呈现多样化,其中农产品加工和机械占到40%。同时培训需求还涉及到运输、服装、家电、美容、旅游、文秘等技能,可见,农民对创业技能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

4.传统的培训方式是当前培训的主流。在培训方式中,参加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占85%,其中田间指导和广播集中指导占65%。由于受到经费和其他原因影响,专家集中授课仅占35%。根据前面调查数据,农户对培训班和田间指导的满意度很高。农户采用的农业技术来源主要来自农业部门,约占78.82%,来自电视和报纸、杂志的占5%,邻居朋友和企业的约占15.38%,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获得的技术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传统的培训方式和传统媒介推广是主要的培训形式,现代信息化传媒较少。

(二)农民技术、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1.掌握种养实用技术是农民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在掌握农业技术中,粮食种植最高,为80%,其次蔬菜和大棚种植技术,为43.27%,养殖技术中传统畜禽养殖(猪、羊、鸡)比重较大,在掌握其他农业生产技术中有农产品加工、储存与流通等技术。

2.掌握实用化的创业技能也是农民培训的主要内容。在非农技能培训中,农业机械、农产品营销等技能是农民创业的重点培训内容,从农民掌握的劳动技能来看,符合农民本身素质和实际需求的技能较多,劳动技能的掌握趋向实用化。

(三)农民对技术的需求与培训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分析

在对农民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农民的需求以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为主,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特别是粮食种植和猪羊鸡的养殖。农民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也有相当的需求,如蔬菜、温室大棚、特种养殖种植,在农产品加工和非农技能培训中内容需求不太突出,对农产品加工储藏、通信、机械、财会、营销、建筑和餐饮都有需求,农民对技能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其中农产品加工和机械占到13%,需求同时还涉及到运输、服装、家电、美容、旅游、文秘等技能。

通过邳州市农民培训供给菜单发现,培训主要以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民创业培训为主,也包括各个产业特色和发展前景、农民创业理念的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三农”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知识等。

对比农民需求和培训供给不难发现,二者能够基本达到平衡,农户对培训的满意度也较高,但是,培训没有充分满足农民对劳动技能的需求。

五、邳州市农民培训的绩效评价分析

(一)农民培训对农户采用新技术能力的影响较强

农民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本,传播新技术、推广新品种,使农民能够接受它、应用它。调查表明,参加过农民培训的农户在近3年内累计采用1~2项新技术、新品种的占75.44%,没有采用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占24.56%,总体上说,有75.44%的农户经培训后采纳了新品种和新技术。

(二)农民培训对农作物产量增加影响显著

调查表明, 80.12%的农民在参加农民培训后,家庭粮食和其他作物产量有所增加。这表明农民培训能有效增加农户的粮食及其他作物产量。

(三)农民培训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较大

参加培训后,有87.98%的农民认为家庭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基本没有变化的占12.02%。调查表明,农民认为培训后采用新技术、新养殖品种是家庭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四)农民培训对生态效益的影响较弱

通过培训不仅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应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调查表明,农民在参加培训后单位耕地面积上农药、化肥和灌溉水的使用量比培训前减少的农户仅占25.1% ,比以前增加和没有变化的分别占51.2%和23.4%。这表明,目前的培训对生态效益的影响较小。

(五)培训对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影响不大

调查显示,在参加培训后只有40.94%的农户主动参加了各种专业协会;59.06%的农户未加入协会,其中6%的农户不想参加协会。这表明,农民自我参与意识、集体意识和抗风险意识仍很低,各种协会在农村所发挥的作用不大,农村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统计资料收集、专家咨询和个别访谈等方法,根据调研所得数据资料,完成了邳州市农民培训现状与绩效实证研究。通过对邳州市农民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目前农民培训参与率高,接受培训的时间适宜,参加培训的渠道和培训形式比较集中。

2. 农民参加培训的愿望强烈,最希望参加生产技术培训。而在生产技术培训中,最需要的培训是粮食、蔬菜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但农民不愿意为学习和培训支付太多费用,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主要受生产规模、自身文化素质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下转10页)

(上接8页)

3. 农民培训提高了农户对新技术、新品种的采用率,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养殖产出率,增加了农户家庭收入。但目前农民培训对社会效益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影响还较弱。

(二)政策建议

1.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及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对培训的需求。

2. 提高农民参与程度。基层农广校要建立农民培训需求动态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在培训项目的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的各个阶段保证农民的参与。在培训前,根据农民的需求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内容要围绕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一村一品”发展、生产关键环节和技术等开展培训,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教材。培训时间要符合当地农民的生产需要。

3. 培训项目的设计、实施要根据产业的不同体现出特色。如培训资金重点向现代农业倾斜,提高培训的补助标准;制定完善配套的扶持政策,如信贷、补贴、优先承包、尤其创业基金支持等惠民政策。

4.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农广校应针对培训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一整套标准化的农村农民培训监测和评估指标,把监测和评估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用以调整以后培训的计划,增强培训效果。

5.充分发挥调研作用,定期将农民需求与政府技术供给结合起来,改变政府的单一政策行为,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民培训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华宁.我国农民培训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1).

[2]张红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J] .学习论坛,2006(4).

[3]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4).

[4]钟甫宁.农民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 .农业经济导刊,2004(2).

篇7

一是多媒体成为农民学用技术的新亮点。近年来,围绕“实际、实用、实效”,各地把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增产增收快,节本、省工、省力等轻简技术和农业高效模式摄制成农业科教片,内容涵盖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村经济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六大类行业。每年出版发行农业科技光盘2.7万多片,年均有40万人次通过播放光盘接受培训,农民按需求对着光盘看技术、学技术、掌握技术,科学种养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多媒体成为农业企业推广科技新途径。多媒体资源在技术开发上更比分散经营有优势,有推广价值。如武汉庆发禾盛种业有限公司、国宝桥米、武汉桂子米业等知名品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几年来,积极与农业音像制品单位合作,开发农业多媒体资源,承办及建设相应行业专业媒体网站或板块,将产品原料标准、生产标准、收购及精加工标准、原料配方标准、企业技术服务标准及模式,摄制成片并出版发行,用于培训原产地农民和企业员工,让农民和员工熟练掌握农业技术、产业销售信息、价格信息,为企业争取了更多的订单,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双丰收。

三是多媒体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近几年来,围绕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无公害农业生产、畜禽水产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共摄制300多项适用技术,通过转化成可视的多媒体推广到户、应用到田;一大批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摄制成片,并以《湖北高效模式电视系列片》的形式集成出版发行,推介到农家书屋,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起了短、平、快的作用。

二、成片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科教多媒体资源建设喜见成效,佳作不少。2010年,在全省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暨远程教育教材课件观摩评比中,省农业厅报送的四部农业科教电视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优质有机稻生产技术》、《巴西菇栽培技术》、《优质柑橘栽培技术》、《雷竹栽培技术》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2010年,送评的《泥鳅人工养殖技术》、《魔芋高产栽培技术》、《秋马铃薯稻田免耕全程栽培技术》、《双孢菇大棚生产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片在省委组织部电教片课件评比中再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这些佳作成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新载体。

篇8

(一)水产站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和农村经济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水产站紧紧围绕“做强近海渔业”的主题,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渔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淡水渔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优势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0013亩,已经被省海洋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县发展无公害渔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全县有渔药经营业户41家,这两年执法监管很严,41家渔药经营业户基本都能做到守法经营。

3全县有渔用饲料加工业户79个,其中饲料厂17家。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面监管奠定了基础。

4在水产技术研究方面,我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市雨浓鱼类研究所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和省海洋科学计划课题1项,自立课题2项,编订完成省市水产地方标准9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发表论著1册。

5在新技术技术推广方面先后推广了高效低污染水产配合饲料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社会效益1亿元;推广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新技术,示范10000亩,为发展我县有机绿色渔业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支撑;推广了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示范水面10000亩。节约用电750000千瓦时,节约地下水资源2000万立方米,综合经济效益650万元,社会效益超亿元。

6水产病害防治方面,以水生动物防疫站和沈阳是雨浓鱼类营养病害研究所为中心辐射全县渔区40家病害防治网络,每年平均处置病害上万例,并在全县推广了框鲤、草鱼和黄颡鱼的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大大减少了病害发生。7在苗种检疫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站实施了抽检监督,在今年全省抽检的3组样品中检测均为合格。

8在水产品安全执法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巡回安全检查30000多亩,在国家商品鱼抽检中呋喃类、孔雀石绿和氯霉素均为检出。

9在水产技术培训与服务方面,我们对养殖者开展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对与要经营业户进行了法规培训。我站还组建了“沈阳近海渔业网”和“北方水产病害防治资讯”两个技术服务平台,开设了水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营养与饲料等20多个栏目,还开辟了专家远程诊断咨询系统,方便了水产养殖者的技术咨询与病害诊断。

(二)领导班子形成的共识

通过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检查并结合工作实际,我站领导班子达成如下几点共识: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的创新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加大对养殖者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是获得无公害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三是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水产技术推广人和管理人的工作核心;四是实现渔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使我们水产推广人的最终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

1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偌大的8万亩生产基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除投入品如渔药、饲料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外,应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采取得力的监管措施。

2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还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强跟进。

3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需要加强,因为它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的基础性工作。

4苗种检疫工作有待于加强,苗种是养殖的基础,苗种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和收益,也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5饲料加工户和渔药经营户的原料进货来源和渠道需要进一步监管,应建立投入品的可追溯制,便于查清隐患根源和避免隐患。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政策、机制、人力跟不上发展需求。有些事情是主观想到各观做不到。比如我县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8万亩,饲料加工业户79家,渔药经营业户41家,有2000多个养殖单位,从业人员上万人,仅靠几个人去监管是力不从心的,主要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到位,县乡监管机制设置不顺畅。招人又没有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乡镇、村的机构设置不对应,我们有协调不了也管不了。

2主观原因是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要求,有时一想就这几个人,经费不足,人力孤单,管道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没有从措施和办法上下功夫,缺乏创新思维和得力措施。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加大对渔业投入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具体措施是:针对养殖单位和养殖者印发池塘生产日志和产地证明,对水产良种场印发苗种繁育记录手册和产地证明,要求他们严格记录生产过程管理记录,定期抽查和检查,对水产良种场还要实施定期苗种检疫,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和可追溯制;针对饲料加工业户和渔药经营业户印发进货销货记录表,要求他们记录原料来源和进货渠道,记录销售对象,定期抽查检验,控制货源与去向。

2、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驯化、试验与示范工作。引进新品种,尤其是濒危的一些土著养殖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天然产量接近枯竭,市场需求价格高,如果试验成功,一方面保护了品种增值,一方面一旦形成规模化生产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推进优势养殖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养殖进程。推进无公害、有机和绿色水产品养殖,大力倡导生态养殖模式。

4、大力推广生物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新技术和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对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具有生态战略意义。

5,加大对水产养殖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

殖者的生产技术素质,对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和水产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未来三年工作目标

1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HACCP管理示范基地三个。(黄颡鱼、框鲤、草鱼个1个,每个300亩-500亩)。

2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级健康养殖示范

基地5个,每个300亩-500亩。

3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化生产基地3个,面积800亩以上。

4技术指导和支持建设有机和绿色商品鱼生产基地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

篇9

一、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疾病的主要类型及病因分析

(一)猪伪狂犬病(PRV)

伪狂犬病毒简称PRV,在自然条件下猪、牛、羊以及猫等动物都可能被感染,尤其是猪最易感染。猪是PRV的原始宿主和贮存宿主。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的特征,一般多发生在较为寒冷的季节,此外,产仔旺季也会爆发伪狂犬病。该病发生时肉眼病变并不明显,感染的病仔猪主要表现为昏睡、鸣叫、拉稀、呕吐等,再严重一些则会呈现出鼻粘膜和咽部粘膜出血甚至死亡。该病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受污染的病毒饲料摄入、鼻分泌物和口腔感染等。此外,如果饲养人员和器具被感染后不及时清理也可能导致感染。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蓝耳病,猪是自然条件下的唯一宿主,各年龄段的猪都可能感染,尤其是孕猪和初生仔猪。不同年龄段的猪感染后的症状也不相同,孕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发紫且嗜睡,感染后容易引发早产以及流产,流产率几乎可达百分之百。初生仔猪如果感染主要会引起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病变部位多在肺部。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猪以及康复但是带病毒的猪,传播方式为空气传播。

(三)猪瘟(CSFV)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感染的疾病,各种品种和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进而发病。孕猪如果感染,就会引发死胎、产出弱仔、木乃伊胎等。猪瘟在全年均可发生,尤其是在早春、秋季以及冬季最为严重。猪瘟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由消化道传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眼结膜等部位感染。此外,一些皮肤损伤和创口等如果处理不好也会成为感染猪瘟病毒的途径。

二、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疾病的有效防控措施

(一)加强病毒检测,建立病毒资料库

通过病毒检测可以有效的掌握母猪繁殖障碍与综合型疾病的分布规律特征,从而可以建立和完善病毒资料库,做到有效监控,及时防范。所以需要及时对流产或者死胎幼仔猪、母猪胎衣进行检测,检测必须使用合适科学的设备。还需要注意,对于取得的样本要妥善保管,经过科学的分析后进行整理建档,以便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详细的资料。

(二)建立健全消毒制度

完善的消毒制度是有效防范母猪繁殖障碍与综合型疾病的有效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做到消毒设施完备,消毒池、消毒间或者消毒通道的合理有效。随后就是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做到人员出入必须消毒、猪舍场地定期消毒、定时定期进行消毒。为了有效杀灭病原,防止其产生耐药性,还必须定期更换消毒药剂。

(三)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

首先,要根据当地猪群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各环节的薄弱之处开展免疫工作。其次,要科学有效的选择疫苗,所以必须综合考虑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的不同特点,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最后,因为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增多,所以要根据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下的状况,针对使用的疫苗定期监控免疫效果。一般来说,使用灭活疫苗三周后、活疫苗一周后就需要检验免疫效果,如果无效就必须再次进行免疫。

(四)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体抗病能力

俗话说“七分管三分防”,对于猪群养殖来说要树立科学的饲养管理观念。因此首先要做到选址科学,远离人口和交通密集的地区。养殖场内部也要合理布局,避免生活区、养殖区过于密集,并在各猪舍、养猪场和外界之间设立安全屏障,避免病毒的传播。养殖场要严格限制无关外来人员的随意出入,如果要进入的话就必须进行消毒。在引进种猪时也要做到及时隔离检疫,从而避免外来病原体的进入。其次,在饲养方面,要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并在其饲料中多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和益生菌等物质,从而提高猪群的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及时发现与控制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疾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及猪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说,不论是养殖户还是其他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通过及时进行病毒检测、完善消毒制度、加强养猪场的免疫工作并提高养猪场的饲养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疾病,保障养猪场的综合效益,促进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永献,马林风,刘朝玉. 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的传播特点及防控对策[J]. 中国动物保健, 2010 (10) .

篇10

近年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据2008年统计,全县养殖水面达24400亩,其中山塘水库养殖面积12330亩,池塘养殖面积12168亩,网箱养鱼面积1500平方米,淡水水产品总产量达6717吨,比2007年增加571吨,增长8.5%,实现产值4338万元,占农业产值的1.58%。水产品产量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己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

鹿寨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处桂中稍偏北,属亚热带向中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多,光热、水量基本同步,年均降雨量为1672毫米。全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面积7万多亩,山塘水库1812处,面积2万多亩,池塘面积1.3万多亩。现有河流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1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40个品种。贝类、甲壳类、两栖爬行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陆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有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渔业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渔业生产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以来,鹿寨县渔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县养殖水面由2000年的2.2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2.75万亩,增加了0.55万亩,增长25%;养殖产量由2000年的4776吨增加到2008年的7617吨,增加了2841吨,增长59.48%;单位面积产量由2000年的217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275公斤,增加58公斤,增长26.73%;水产养殖劳力由2000年的0.65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0.76万人,增加0.11万人,养殖渔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4408元增加到2008年的5710元,增加1302元,增长29.54%;全县人均占有鱼量由2000年的12.56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19.3公斤;200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2865万元,200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值4338万元,增加1473万元,增长51.41%,占农业产值的1.58%。

“十五”期末以来,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变化很大,在养殖方法和措施上不断更新。由科学养殖取代了天然养殖,提高了养殖产量;由投放大规格鱼种取代小规格鱼种放养,提早起捕商品鱼;由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养殖取代了单一品种养殖,提高了水体中饵料利用率;由养殖名贵鱼逐步取代部分常规品种鱼,提高了渔业经济效益;由单一追求养殖数量逐步向数量和质量转变,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建立了一批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规模养殖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1、主要经验

(1)政府重视,加强领导。水产养殖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并提出了适合我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鼓励政策,鼓励农民利用非基本农田保护外的低洼低产田和荒地进行鱼塘改造,充分利用原丢荒的山塘水库进行科学养殖,积极调整水产业内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综合开发大水面养殖,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

(2)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取得明显成效。多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渔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2003年参与了“柳州市池塘万元水面养殖项目”实施,2005年我县实施了“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等项目,以科技项目为依托,不断推广各种新技术、新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又推广了大水面积综合利用化肥养鱼技术; 80:20养鱼技术及配合全价颗粒饲料养鱼技术等。由于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全县渔业总产量稳步增长。

(3)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优质新品种。近年来,我县在品种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坚持保大宗推优良的原则。在保留大宗品种草、鲤、鲢、鳙鱼养殖的基础上,加大优良、优质品种鱼的引进和推广,积极引导广大渔农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发展优良、优质品种鱼类养殖,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培育引进优质品种近20种。其主要品种有黄沙鳖、黄桑鱼、大口鲶、杂交鲶、本地鲶、本地塘虱、光倒刺鲃、倒刺鲃、银鲫、东北鲫、湘云鲫等,逐步形成了以养殖黄沙鳖为主的养殖基地。

(4)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渔业主管部门及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及技术指导,提高整体养殖技术水平,并实行技物结合,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或调运各种渔用物资。加强向渔农提供渔业政策、生产信息、流通信息、鱼病防治、安全生产等有关方面技术和信息,推动了我县渔业生产的发展。

2、存在问题

(1)水产养殖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池塘老化严重,基本上属于泥基塘,池塘淤泥过深;未有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工作难度较大;很大部分池塘山塘水源来源于天然降水或自然沟水,缩短了养殖周期,降低了产量。

(2)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我县水产养殖基本上是以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标准化养殖程度低,致使水产品食用安全未有保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面积还不够大,尚未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仍较低,所有这些都不能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科技推广经费几乎为零,各种项目经费的投入较少,制约了渔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有待解决。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超标排污造成渔业水域污染而发生鱼塘和江河死鱼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三、渔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水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质廉价水产品过多,优质产品比例不高,效益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养殖生产者的积极性;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品牌产品未有创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没有形成。标准化养殖程度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未能保障,渔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流通不畅,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都有待于解决。

(二)发展潜力

1、改造低产池塘,提高池塘产量,发展潜力较大:我县浅水塘、漏水塘占的比例还较大,如能加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底质改造使其形成深水塘,保水塘则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快提高渔业科技水平,在养殖模式、饵料选择、苗种培育和品种选择上做好文章,提高产量及效益方面潜力还很大。

2、江河网箱养鱼、水库养鱼及水库网箱养鱼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有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2条,全长1100公里,主要河流有洛江、洛清江、石榴河等,洛清江是县境内的主要干流,县境内己建成黄冕电站、江口电站、龙兴电站,每个电站筑坝后上游水流平稳,库容量增大,适宜于一定容量网箱养鱼,同时全县有蓄水工程883座,其中较大的水库有18个,有可利用水面近10万亩,综合开发大水库,发展网箱养殖潜力较大。目前,我县水库养鱼产量相对较低,只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投入仍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稻田养鱼发展潜力较大:我县稻田养鱼有着忧悠的历史,建国初还形成一定的规模,后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原因,养殖面积和产量一度下降,到2008年养殖面积不到1000亩。目前,我县有保水田15万亩,只要采用科学的生态养殖技术、稻田养鱼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4、开发地方优质种养殖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县水产品资源丰富,本地鳖、黄桑鱼、鳝鱼等优质水产品肉质品位好,价格高,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好,只要开展深入研究,采取科学的仿生态健康养殖方法,保持肉质品位,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养殖产量,并上规模、上档次,形成生产优势突出,商品供给能力强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水产品养殖具有较强的潜力。

四、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县渔业生产,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发展优势品种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水产养殖业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篇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与此同时,针对国家在中部崛起思路中提出的“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建议,湖南正抢抓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而发展绿色农业正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此,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做精做大绿色品牌,才能使湖南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经济强省的转变。

1.绿色农业的含义及特点

绿色农业是指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形态与模式。具体地说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从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其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并结合传统农业精华技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产业。其基本内容包括生物的多样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三个方面。打造绿色农业,不仅要着眼于自身,更要将农业融于社会的整个领域,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绿色农业强调四个良性循环:一是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利用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种养模式,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二是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科技论文。农业产业内部协调,结构合理,布局有序;农业与相关产业尤其与环保产业协调。三是农业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农业生产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备,农田沟、路、渠、林配套,用地养地结合,稳产高产的标准农田比重大,综合生产能力强;对土地等要素占用合理;污染少,对环境损害轻或不构成破坏,且农村水体、大气、土地都要符合环保要求。科技论文。四是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要求农业人口结构趋于合理,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充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增加;农村贫困消除,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第三产业和社会化服务业发达;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消费健康。因此,绿色农业具有4个鲜明的特征: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标准化。

2.湖南推进绿色农业进展情况

2.1形成了鲜明的绿色农业区

一是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市绿色农业区。主要开展城郊结合的环保、观光休闲型农业,妥善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建立节能减排的高效型设施农业。二是环洞庭湖绿色农业区。着重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区水资源,实现粮、油、麻、渔等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三是涟邵中部丘陵盆地区。利用该区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和交通、城镇、劳动力之便利,大兴油茶、烤烟、猪牛生态养殖,建立了种、养、运一体化流程。四是大湘西绿色农业区。该区自然环境相对洁净,建立了柑橘、有机名茶、猕猴桃、百合、鲜食玉米、无公害草食畜禽产品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带。五是大湘南绿色农业区。主要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为重点,开展烤烟、黄花菜、临武鸭、东江鱼等品牌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和高效利用的绿色农业。

2.2农业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

全省已建成长沙、慈利、南县、浏阳4个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县和桃源、冷水滩、沅江、衡山、邵东、新化6个省级绿色农业示范县,基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态效益化,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2.3绿色农业技术与复合模式研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业专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适合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如丘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了丘陵区茶园生态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和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了适应湖南绿色农业区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绿色农业建设仍旧突出,表现为:农业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增长过度依赖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结构脆弱,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绿色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全等。

3.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选择绿色农业模式,才能做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生产和保护相结合,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结合。目前,对湖南而言,绿色农业还刚刚起步。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3.1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让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加大绿色农业投资力度和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围绕湖南的农业优势产业如水稻、柑橘、生猪、茶叶、水产等,确定重点项目集中攻关。要注意解决从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转换过程中的一些瓶颈性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在绿色农业立项、产品开发、产品营销、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和企业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开拓绿色食品市场。

3.2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重点,加大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推广

要依托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用绿色农业的生态意识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标准生产现代农产品。科技论文。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结合农业信息网络、农技电波入户、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科技下乡等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规程与质量标准的宣传、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绿色生产意识。同时发挥典型示范的推动作用,选择生态环境好、无污染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率先向绿色农业转换。

3.3注重调研,做好区划

“十一五”时期,是湖南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重点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种养业绿色食品基地。各地要在原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基础上,采用GIS等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做好绿色农业资源调查,建立绿色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库,对农产品原产地自然条件(土壤、大气、水等)进行科学检测,对产地社会经济条件、耕作习惯、区域优势进行调查,在综合分析、科学研究与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各地绿色农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4扶持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

要选择一批质量好、市场潜力大、产品特色突出、附加值高的重点产品和项目,从各方面予以扶持,使生产要素向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集中,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的关键是要在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资源环境有优势的地区优先安排。依托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新建或改建一批大中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吸引湖南一些名牌企业加入开发绿色农业的行列。

3.5做精品牌,做大市场。

绿色食品是在优良的产地环境,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装备手段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品质是一流的。因此,必须大力培育绿色优质品牌,靠优质品牌打开市场,带动产业,增加企业和农民的收入。要坚持质量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确保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维护绿色食品的精品形象。要充分利用绿色食品的竞争优势,加快绿色产品开发,打造一批绿色食品品牌,开拓国际市场;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绿色食品企业发展成为外向型企业,同时还要引进国外大公司来湖南投资绿色农业,建立外向型的绿色食品出口创汇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展销、物流配送、超市服务、连锁经营、电子交易、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手段,创新营销方式,拓展营销领域,开辟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王秋跃,田艳丽.构建“两型”社会背景下绿色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2]李祺,刘凌峰.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J].农业科技管理,2008,(12).

[3]周洁.关于山西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09(1).

篇12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12-0027-03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位于鄂西北汉江中游西岸,面积2 553 km2,天然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是个农业山区县、生态县。全县人口56万,其中农村户籍10万户38.9万人。全县辖9个镇、1个乡、1个开发区,共有30个居委会、258个行政村。

2009年以来,谷城持续发掘山场资源优势,总结推广生态土鸡高效养殖技术,整合政策资源,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把生态土鸡产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得到省、市畜牧兽医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襄阳学院等领导、专家的关注和支持。谷城县也因此被列入湖北省“十二五”畜牧产业发展规划“鄂北、鄂西北生态优质蛋鸡产业带核心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谷城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土鸡产业体系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培植产业龙头,完善产业链条,逐步构建华中地区最大的生态土鸡产业核心基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 谷城生态土鸡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基础较好。2011年,谷城生态土鸡存笼达到1 338万只,出笼达到654.3万只,优质土鸡蛋产量达到3.7万t。全县现存笼江汉土鸡种鸡20万套,拥有孵化机、出雏器92台,年优质土鸡苗供种能力2 000万羽。目前已经培植1家省级土鸡产业龙头企业和4个土鸡养殖专业协会(合作社),年出笼500只以上的土鸡规模养殖户达到599户。龙头企业除现有的种鸡基地、孵化基地、商品鸡基地外,同时还配套建设有20万t的饲料企业和3 000万只商品鸡屠宰生产线,并将配套建设土鸡熟食工业园。

(2)产业技术成熟。谷城县畜牧兽医局自2003年开始、收集、整理、推广生态土鸡规模饲养技术,在鸡舍建设、孵化育雏、野外放养、饲料与草料选择配比、蛋品加工、疫病防治、应激防控、中草药保健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先后在《中国畜牧兽医报》、《中国禽业导刊》、《畜禽业》、《养禽与禽病防治》、《湖北畜牧兽医》等多家专业报刊发表10多篇相关论文。同时,科协、农业局、移民局、劳动就业局等多家单位的涉农技术培训也纷纷围绕土鸡生产技术展开,年培训800人次以上,年培植示范户60户以上。总的来说,谷城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的产业技术及经验积累,产业参与者对产业技术也有了较好的使用能力。

(3)产业环境优越。一是谷城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可以利用便利的高速公路、铁路输送产品;二是资源环境优越,谷城县适合放养生态土鸡的茶园、果园、山场、滩涂面积大;三是政府及部门重视,土鸡养殖已经成为县内外单位对联系帮扶村的主要扶持项目之一;四是群众有养殖经验,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产技术和防疫技术;五是市场对生态土鸡需求度高;六是谷城已有4个乡镇完成了土鸡无公害认证,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2 谷城生态土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养殖习惯亟待改进,突出表现为春季进雏,秋冬销售,不做四季育雏养殖。这对种鸡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销售压力,也容易引起市场销售扎堆。同时,原粮饲料种类单一、只做破碎处理、不添加饲盐等的习惯,也造成了生产鸡群的品相不佳。

(2)发展资金短缺,尤其是饲养规模在5 000只以上的养殖户,生产中后期面临资金压力大,贷款往往遇到门槛高、利息高、额度低等问题。

(3)龙头产业单一,带动力量薄弱,还需要有对土鸡及土鸡蛋做精深、提取等系列加工的产业企业来稳定养殖户发展的信心。

(4)产品需要围绕市场进一步细分,目前产品还是以鲜活产品销售为主,需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做产品定向生产和销售,提升产品附加值。

(5)产品品牌需要整合,把各个不同销售渠道的产品整合为一个具有谷城地域特色的产品品牌,更有利于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和延展性。

3 谷城构建华中生态土鸡产业核心示范基地的发展对策

(1)指导思想。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自愿,投资多元”的方式,培育龙头企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利用荒山、果园、茶场、滩涂、林地、庭院等自然优势,根据土鸡的养殖特点,积极创新饲养方式,努力提高养殖效益。

(2)发展目标。以选育地方优质土鸡为主,择优、适量引进国内优良种用土鸡,建设父母代种鸡场2~3个,饲养优质土鸡种鸡50万套;到2015年,全县组建养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以上,发展生态土鸡规模养殖户5 000户,实现年出笼生态土鸡3 000万只以上,年生产优质生态土鸡蛋10万t以上,努力把谷城县建成华中地区土鸡养殖核心基地,把谷城生态土鸡及其产品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

(3)基本原则。①持续发展,重视和谐的原则,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②科教兴牧,不断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③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方面的积极性。④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加强对外引进和对内培育,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⑤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4)规划布局。各乡镇根据本辖区果园、林地、茶场、滩涂或荒山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其中,父母代种鸡场建设地点重点选择在石花、城关等水、电、交通便利,并对其他乡镇有较强辐射性的区域;重点打造谷西南山区乡镇生态土鸡产业带,培植以小规模生态土鸡养殖户为主的大群体;重点打造平原丘陵乡镇生态土鸡产业集群板块,培植大规模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小区、户)和生态土鸡及其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4 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谷城县委、县政府成立生态土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县生态土鸡养殖产业发展工作,由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人大联系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县政协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生态土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将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具体管。结合各乡镇各部门实际,围绕全县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紧推进各项工作,确保生态土鸡产业发展工作顺利进行。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土鸡的特色优势、扶持政策和经济效益,切实增强干部群众对发展生态土鸡产业的认识,提高农户饲养生态土鸡的积极性。

(2)出台扶持政策。一是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从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和风险保障等方面扶持生态土鸡产业的发展。二是围绕种鸡场、孵化场、育雏场、土鸡生产场的建设和生产,畜牧、林业、土地、电力、金融等部门在涉及用材、用地、用电、贷款等方面,创造条件精简审批程序、执行最低收费标准。三是在证件办理、产品流通、税收登记等方面,畜牧、工商、税务、质监、民政、农经、农办等部门对照国家政策能减免的减免,不能减免的以下限标准收取适当费用。四是在技术推广上,畜牧、农业、劳动等部门充分结合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培训项目,加大培训力度和覆盖面。五是科技、畜牧、扶贫办、财政、产办、环保、农经、科协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大力支持生态土鸡的发展。六是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对涉及土鸡产业有关治安及司法纠纷等问题及时处理,尽快办理结案。

(3)开发支撑项目。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引资和自主建设等方式开发一批能够撬动土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点项目。一是围绕供种工作开发种鸡场、孵化场、育雏场等建设项目。二是围绕安全生产开发生态土鸡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饲料企业、兽用保健药品企业、粪污处理企业等建设项目。三是围绕生态土鸡及其产品开发屠宰精分企业、风味加工企业、熟食加工企业、鸡精调味料企业和蛋品加工企业、蛋磷脂提取加工企业等建设项目。

(4)培育龙头企业。要大力引进一批技术力量较强和资金基础雄厚的龙头企业,参与生态土鸡的种鸡养殖、育雏、防疫等服务和产品回收。要大力发展一批土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要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干部职工从事生态土鸡养殖。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发展模式。要着力培育加工企业和销售网络,把生态土鸡加工制品和鲜活产品市场建设作为谷城物流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大力开辟市场,让谷城生态土鸡及其制成品占领全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以市场兴旺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5)强化技术服务。一是要加强疫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疫网络建设,加大疫病监测力度,确保生态土鸡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大技术培训,采取多种方式重点培训一次性饲养

1 000只以上的土鸡规模养殖场主和技术员,提高养殖场养殖技术,实现科学养殖。三是要提炼、推广适合不同群体的大、中、小不同规模的简易养殖模式,确保农户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