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13:06: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计算机课程设计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实习目的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针对于此, 在经过相应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说对计算机网络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utp、2.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换机端口和常规配置、4.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 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态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访问控制表(acl)、11.网络地址转换(nat)。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交换utp的实验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剪切电缆,导致连接不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完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论知识,在重新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试验。
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是民办独立院校,2000~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总共招收本科生510人,最近5年每届招收本科生约65人。按照现代教育思想来审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发现传统教育思想是以传授知识为着眼点,而现代教育思想则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1]。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还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我校课程组近年采取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措施,在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计算机教育的培养目标。
1创建课程实践环境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难度大、更新快,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该课程可以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的整机系统概念,培养学生在硬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教师通过传授教材中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各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再互相联系,开发他们的智力。所谓“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而智力是指感知到思维的心理过程,特别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由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考等要素构成[2]。我们所营造的环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改革课程设计实验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锻炼超常的智力品质,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们除了建设学校的实习基地外,还在校外建立了四个创新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我校专门制定了一套符合独立院校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具有综合能力教学指导思想、实验项目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并对实验报告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培养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质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对训练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设计指导思想的确立,让师生明确在课程设计中要做些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建立完整的设计方案[3]。
3精心设计实践过程
我们采取“理论―抽象―设计”的方式开展上机实践。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精心设计了几组不同类型的综合性的问题,不仅抓实验过程中的辅导,还抓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后的总结工作。
在设计方案中,让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元器件的功能、原理和作用,灵活掌握不同元器件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使设计出的电路原理简单、功能性强、使用方便,具有更好的互换性和实用性。通过逻辑框图设计电路,按不同的要求使用各种元器件组装、调试电路,通过实验确定设计的合理性。
让学生检验和验证自己设计的电路,使用一个小程序运行电路,检验设计思想是否合理、元件的使用是否恰当、电路是否简单以及能否实现逻辑功能等,从问题中找出解决的办法。
4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训练,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加强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4]。在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中,应尽量多吸收学生参加,让他们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中,提高知识获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对于课程设计,最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面试和答辩,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因此学生必须能够清楚地介绍设计思路和主要技术手段,并回答问题。
能力总是同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或任务相联系,是指一个人完成活动或任务的本领。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经常性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专注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外,还应强调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设计中,虽然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但也能自行设计,并能独立完成调试工作,这使学生尝试设计开发的艰辛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集体创新攻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作风,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5结语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把一生所用的知识学到手;因此应提高独立工作能力,也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能力、设计能力、编写技术资料与报告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硬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5]。通过教学和实践,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成果与教材、教育与发展形成一个有机链条,构成互动互利的整体,更新了知识结构,把教学与课程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需要、人才培养、就业去向紧密结合。
总之,国家强盛靠人才,人才素质靠教育,教育水平看能力,能力培养靠实践。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动手做设计,知识才能学活用活,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施开良. 从化学院的成功经验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途径[J]. 中山大学校报, 2005(3):66-67.
[2] 李红,滕秀梅. 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M]//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9-181.
[3] 黄陈容,袁宗福.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6):102-104.
[4] 鲍丽薇,冯建华.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5(5):87-89.
[5] 翟玉庆,邓建明,曹久新. 计算机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与实践[M]//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 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6-118.
Innovation and Discuss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YAO Yu-xia1,2 ; LIU Xiao-yan1 ; SUI Qing-ru1 ; ZHANG Yun1
(1.Faculty of Computing, Development Schoo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600,China;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30-01
1 现状
1.1 课程内容滞后严重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计算机课程不仅要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进行学习,而且还应介绍一些应用计算机的实例,这样课程才可能更具适用性。但就目前的课程来说,学生学习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学生技能不突出,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受到大多数单位的认可,不能培养出技术型适用人才。
1.2 教师教学技能薄弱
中职学校的许多专业都需要开设计算机这门课程,这样学校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很多,但就目前来说,双师型人才非常少,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每个计算机教师课时多、课时量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的速度很快,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各个学校的教师通常没有时间去进修,更为严重的是每个学期都忙于上课而不能及时更新知识,教师队伍素质难以提升,加之老教师知识老化,也影响了整个计算机教学水平和质量。
1.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成绩不够理想,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职学校后,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也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懒于思考,自主学习能力非常低,加之考核学生的办法仍是一张试卷的分数,忽视实际操作能力。这又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打击。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中职学生学习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只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没有自己参与实践,单独组装过一台计算机的话,无疑学生将很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
1.4 基础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近几年中职学校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重庆市中职学校在全国发展迅猛,以黔江区职业教育中心为例,政府花了近一个亿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计算机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得到了加大,但仍存在实验室无法满足需求等情况。据调查,很多学校实验室也不全是开放型的,学生自由上机实践的时间也是很有限。加上计算机的设施设备的更新速度又快,新增的设备满足不了技术的更新。所以仍然需要一些老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维护,造成工作量大,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
2 对策
2.1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职教培养目标, 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满足上述培养目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应采用模块化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知识层面、专业技术领域知识层面和文化基础课层面三个部分。
1、计算机知识层面:硬件安装维护模块(包括:微机操作与维护、网络技术与 Internet,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文字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库编辑应用、文字录入与处理)、平面设计模块、网页设计模块。
2、专业领域知识层面:专业课模块(包括操作系统、汇编语言、VB、JAVA、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模块(计算机专业英语)。
3、文化基础课层面:经济政治、数字电路、体育、职业道德、法律等。
2.2 改进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课教学,应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为主。由于现在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可以把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消除学生的倦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在有学生动手的机会,采取边教边做,边做边总结,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2.3 加强实践教学
1、强化基础实验指导
学生要想真正灵活掌握所学课程知识离不开上机实践。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只有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严格训练。教师应强化对学生基础实验课程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实验的环境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2、增加研究性学习内容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确定一系列简易的课程设计题目,给学生分组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让每个学生明确合作完成的问题,各自分析设计的模块、编码等。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按学生是否能够清楚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 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给予一定分数,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算圆满完成了课程设任务。
还可以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目的都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2.4 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最大限度保证学生上机时间,在节假日或其它没有安排教学任务时可以面向学生开放。同时,学校也要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严格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学生有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乐于实践,专业知识修养自然会得到加深,为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务驱动发的优势
计算机教育课程属于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够实现技能和知识一体化,学生在基本理论指导的掌握上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培养起创新思维的能力。所以,通过应用任务教学法,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从而灵活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状况,在操作过程和方法上给与指导,在不断练习中完成计算机教学。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是综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所以,在新的时期,对计算机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1)易于完成教学目标。采用任务驱动发进行计算机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围绕这个任务来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教师的思路相对比较清晰,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是非常明确的,这样就比较容易掌握教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word的高级排版的时候,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再是孤立的介绍概念、作用以及相应的操作方式,而是把需要讲授的内容根据一张“制作试卷”进行内容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对这张试卷制作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内容。
(2)顺应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和学习基础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个性也有所不同。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很大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与新型教育观念相违背。而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可能。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通过网络渠道到学校的公共平台上,并给学生制定每一个教学内容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成长。
(3)易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布置的任务,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个任务与学习过程是融为一体的,这样既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学习的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和应用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收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应用潜力是巨大的,学生的创作潜力也是无穷的。
2基于任务驱动法的高职计算机教育课程设计
2.1提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对学生没有太大吸引力,那些能坚持到课堂最后的学生,也只是学到了一些课内的内容,没有把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而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可能。任务驱动法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把把具体的学习任务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积极的做出反应,把学到的知识上升为新的理论高度,通过对学习任务和过程的分析,来知道怎么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任务和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设计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目的进行学习。目标任务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任务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施案例教学法,就要把握教学案例的设计,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比如,在学习图片处理软件的时候,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设计一些比较贴合实际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与以后的就业结合起来。比如,用软件处理照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紧密的结合影楼照片的处理工作,在教学任务的选择上包括一些证件照片的制作,艺术照片的制作,这样的教学任务的布置具有比较高的实用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完成任务的思路和操作方法
在学习任务布置完成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老师布置的任务,提出自己的问题。在上机操作的时候,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在学习excel表格的应用,在教学任务的选择上可以找那些期末学生成绩表的绘制等,在内容的练习上可以选择小组任务合作的方式。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任务,是任务驱动法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练习,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逐渐掌握具体软件的使用方法,很好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在接受了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培训下,能够更好的提高职业能力。任务驱动法是通过设置具体任务,通过学生对任务内容的分析来掌握书本知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自己理解并能驾驭的知识。
2.3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认真总结问题所在,找出任务解决的技巧,这个过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体做法:在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了具体的任务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讲评,要分析任务中运用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在上机实践的时候根据课堂上的案例进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把任务再次上升的理论的高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可以添加一个具体的任务问题库,在添加了问题库之后,问题库中要包含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就个别任务中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对问题回答的看法和情况作下记录,并且进行事后评价和总结。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处在一个积极主动的位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结论
综上所述,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进度,分析任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