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09 19:09: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媒介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媒介技术论文

篇1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传者与受者两者一样,是作为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而出现的,它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在最初的传播历史中,媒介表现为语音、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符号等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印刷机的发明,传播第一次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开始跨越以前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摆脱了时间性与地域性的制约,使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身陷于现代传媒的巨大旋涡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电台、电视等媒介也竞相跃上传播的舞台,并且,每一个媒介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甚至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电视的发明与成熟,其作用更是巨大,这也使得媒介技术分析的现实意义迅速而明晰地凸显出来。在媒介分析理论界中至今享有盛誉的理论大师:雷蒙·威廉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都有着自己对独特的理论思辩。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

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研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作用,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常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与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研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与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问题,如果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常常与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与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首先,他认为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踪影,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间的相互关联。麦氏的理论虽然关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们臆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它缺乏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性批判,最后,麦的理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的缺陷。

在提出对这两者进行批评的同时,威廉斯也谈到了自己对媒介文化意向与社会科技发展关系的看法:第一,所有技术的创造与发展都是为了有助于已知的人类实践,这是基本的意向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第二,在许多情况下,技术往往产生原先并未预料到的使用情况与效果,他们也是对初使意向的真正的修正。第三,真正的决定是一个过程,一个牵涉到整个现实的社会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总之,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往往能引起巨大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本身巨变。所以媒介技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定义,其蕴涵的社会含义值得更多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篇2

1.2深入融合阶段在数字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当前的媒介合作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和主流传播形式。但随着这种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不同媒体之间依然泾渭分明,并未达到一种形态上的真正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由于数字技术对传媒领域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以数字技术为根本依托,整合众多其他传媒方式的崭新媒体平台,甚至会形成网络、传媒、通信三者的最终合流,并延续以往的服务和功能,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2媒介融合的不同类型

2.1内容载体融合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使信息传播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变化使媒体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对规模化信息的巨大需求,同时这一需求又反过来刺激各类媒体对内容的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分为专业型和个体型两类[2]。专业型的规模化生产有着较强的权威性,而个体型大多并非出于功利的目的,只要拥有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内容的自由上传。这一类型虽然内容制作能力有限,但在技术的支持下,个人信息传播正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好评。

2.2传播渠道融合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传播渠道的独立化及逻辑化是其最为明显的发展趋势。独立化指的是信息内容的传播渠道将从目前存在的传播机构中独立出来,使传播渠道与信息采集、生产及制作等其他方面走向合作,衍生出独立存在的媒体产业[3]。逻辑化指的是在整个信息传播的所有流程中,其中涉及到的众多合作者不必为其他环节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担心,整个信息产业链会为用户提供类似于专用通路一样的无障碍终端,因此技术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考虑。

2.3接收终端融合接收终端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技术融合与应用融合两个层面。首先来看技术融合,台式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在目前所有电子设备当中处于顶端,但同时不具有便携性而难以普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虽然体积较小,但在性能方面存在一些不足[4]。因此可以大胆设想,未来硬件设备的发展在保证处理能力得以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同时会将外观的微型化作为其基本追求。

篇3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传者与受者两者一样,是作为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而出现的,它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在最初的传播历史中,媒介表现为语音、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符号等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印刷机的发明,传播第一次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开始跨越以前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摆脱了时间性与地域性的制约,使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身陷于现代传媒的巨大旋涡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电台、电视等媒介也竞相跃上传播的舞台,并且,每一个媒介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甚至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电视的发明与成熟,其作用更是巨大,这也使得媒介技术分析的现实意义迅速而明晰地凸显出来。在媒介分析理论界中至今享有盛誉的理论大师:雷蒙·威廉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都有着自己对独特的理论思辩。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

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研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作用,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常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与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研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与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问题,如果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常常与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与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首先,他认为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踪影,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间的相互关联。麦氏的理论虽然关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们臆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它缺乏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性批判,最后,麦的理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的缺陷。

在提出对这两者进行批评的同时,威廉斯也谈到了自己对媒介文化意向与社会科技发展关系的看法:第一,所有技术的创造与发展都是为了有助于已知的人类实践,这是基本的意向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第二,在许多情况下,技术往往产生原先并未预料到的使用情况与效果,他们也是对初使意向的真正的修正。第三,真正的决定是一个过程,一个牵涉到整个现实的社会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总之,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往往能引起巨大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本身巨变。所以媒介技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定义,其蕴涵的社会含义值得更多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篇4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不过是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现象则是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并且,媒介和传者与受者两者一样,是作为最基本的传播要素而出现的,它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手段、载体。在最初的传播历史中,媒介表现为语音、语言和一些简单的符号等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随着现代印刷机的发明,传播第一次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开始跨越以前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摆脱了时间性与地域性的制约,使地球上每一个个体都身陷于现代传媒的巨大旋涡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电台、电视等媒介也竞相跃上传播的舞台,并且,每一个媒介的产生,都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境况,甚至同人类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特别是电视的发明与成熟,其作用更是巨大,这也使得媒介技术分析的现实意义迅速而明晰地凸显出来。在媒介分析理论界中至今享有盛誉的理论大师:雷蒙·威廉斯、麦克卢汉、梅罗维兹都有着自己对独特的理论思辩。

20世纪的最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新提速的年头,数码技术、光纤卫星通讯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大放异彩。在所有这些技术逐渐走向融合和协调的基础上,世界性的因特网迅速崛起,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媒介,它不但打破了地域限制和国家疆界,还打破了文字、声音、图象等各种符号形式的隔膜,更使得个人的单向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个层次类型和规模的传播走向统一。其影响的触角也正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传媒界而言,这些变化中包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传播学研究界而言,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构成推动媒介分析研究的动力:一方面,要对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新环境、新实践作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离不开传播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传播领域层出不穷的新变化,将一系列有关信息传播高新技术同社会发展的关系新传播研究课题摆在了学术界面前。将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从前人的成果中获取启示,而又追求联系实际充实传播学理论,这是时代赋予传播学界的双重任务。媒介分析作为以媒介技术为焦点、以媒介分析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的关系为核心的研究部类,正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切入口。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page_break]

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研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作用,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常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与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研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与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问题,如果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常常与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与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首先,他认为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踪影,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间的相互关联。麦氏的理论虽然关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们臆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它缺乏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性批判,最后,麦的理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的缺陷。

在提出对这两者进行批评的同时,威廉斯也谈到了自己对媒介文化意向与社会科技发展关系的看法:第一,所有技术的创造与发展都是为了有助于已知的人类实践,这是基本的意向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第二,在许多情况下,技术往往产生原先并未预料到的使用情况与效果,他们也是对初使意向的真正的修正。第三,真正的决定是一个过程,一个牵涉到整个现实的社会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总之,媒介技术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往往能引起巨大的传播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本身巨变。所以媒介技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定义,其蕴涵的社会含义值得更多有识之士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篇5

简单来说,变频节能技术是指一种利用科技手段及设备实现电流频率改变的技术。其中,负责控制电频频率的设备叫做变频器,变频器的构成比较复杂,主要由电源板、电极电容、控制面板及键盘等部件组成,通过这些部件的有效结合,能够使电动机在最节能的状态下运行。传统机电设备中的电流频率是不可改变的,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其转数也不能改变和控制,这就导致其设备长期处于恒定运行状态,这样不能因地制宜地改变转速,不但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随着变频节能技术的出现,机电设备的这一缺陷得到了很大改善。将变频节能技术运用到机电设备中,不但能够改变机电设备的灵活性,还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节约能源,这样就能够大大增加设备的使用年限和减少能源消耗。

1.2变频节能技术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交—直—交”工作方式,变频器是通过整流器将工频交流电源转化成直流电源,然后再把直流电源转化成频率和电压可以控制的交流电,最后再供给电动机。变频器的工作电路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整流部分、直流环节部分、逆变部分、控制部分。其中整流部分主要应用的是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直流环节部分主要是用来滤波,直流储能和缓冲无功功率的;逆变部分主要采用的是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它输出的为脉冲宽度可以调制的波形(PWM),它在整个变频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变频器的核心技术。变频节能技术实际上是通过变频调速系统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调节,从而达到节能效果的。

2变频节能技术的优势

变频节能技术是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节能理念的不断推广,才逐渐被应用于各类煤矿机电设备当中的,例如采煤机、矿井提升机、皮带输送机及流体负荷设备等,都在运用变频节能技术。经实践发现,与传统的煤矿机电设备相比,应用了变频节能技术的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能源消耗量大大减少,且维修养护费用也大大降低,总体来看,其使得煤矿产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由此可以证明,变频节能技术确实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机电设备的一些性能。变频节能技术将传统煤矿机电设备中的交流电的固定频率转化成为了一种变动资源,其具有以下四点优势:首先,变频节能技术的功率器件是使用的智能功率模块IPM,这种功率模块是在GTRIGB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够实现对功率的变频;其次,变频节能技术改进了压频比的控制方式,使其控制理论得到了进一步革新,也即是采用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的方式来扩展了自身技术的应用范围;再次,变频节能技术采用了创新的人工神经网络及模糊自优化控制技术,从而更加集中了自身的集成系统,并将原来单一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成为了先进的专用集成电路;最后,变频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范围也正在越扩越大,如今的变频节能技术不仅拥有基本的调速功能,更具备通信、编程序参数辨识等功能。

3煤矿机电设备中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

从变频节能技术的出现到如今的迅速发展,其在节能和安全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著。目前,变频节能技术已经在我国煤矿机电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笔者就来详细介绍变频节能技术在采煤机、矿井提升机、皮带输送机及流体负荷设备等主要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

3.1变频节能技术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

矿井提升机在煤矿生产中的条件比较复杂,大多数矿井提升机都是在非常恶劣和繁重的环境下运作的,因此这就对其性能和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提升机往往需要反复启动与操作,其中调速任务有很多,并且比较容易引发设备故障,从而对煤矿的正常生产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而随着变频节能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矿井提升机中,其在进一步提升矿井提升机工作效益的同时,还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利用了变频节能技术的矿井提升机,能够在内部软件的辅助下更高质量和更快速度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且其运行能耗也比原来大大减少,尤其节约了大量的电能。目前,科研人员又研究出了一种专门用于矿井提升机的风光提升机变频器,其具有很高的兼容性,能够强化矿井提升机的性能。如图1所示,就是利用变频节能技术的矿井提升机的系统,变频装置替换掉复杂的串联电阻切换装置,并完成提升机运行速度曲线、转矩大小的要求,极大地使控制操作流程得到简化,提高控制精度。

3.2变频节能技术在皮带输送机中的应用

由于皮带输送机具有功率大、电压高等特点,因此其在煤矿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煤矿生产系统的咽喉。所以,皮带输送机的性能和质量必须要达到要求,要能够保障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通常情况下,皮带输送机在轻载或空载的情况下仍然是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这无疑大大损耗了不必要的电能,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另外,一些皮带输送机所使用的软启动装置是液力耦合器,其非常容易发生电机失控,从而造成设备损坏。变频节能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能够有效保护皮带输送机不被损坏,大大减少了电机失控情况的发生,并且还能够提高输送机的工作效率,使其更加节能高效。以爬坡皮带输送机为例,采用GI800变频器控制,由一台交流异步电机驱动,其变频器通过外部电位器设定值与皮带电子称实时测量信号相加,作为初级给定信号,并通过滤波、PID、限幅等处理后作为实际频率控制给定值信号,实现输送机皮带走速控制和调节,达到根据输送机皮带上实际料量大小自动调节控制的目的。

篇6

为调整种植业产品结构,推广“一优二高”技术栽培,提高果农经济收益,我站同市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积极争取科技立项。1998年春季,首先在下洞桥村组织实施了杨梅成年树大枝高接换种,对13hm2劣级杨梅进行高接换种获得成功。高接后第2年投产,第3年盛产,单株高产达50kg左右,每千克售价在10元以上,经济收入佳,深受果农欢迎。自2000年至今,我镇已推广高接换种良种“荸荠种、东魁、本地炭梅”约133hm2,计6万多株,经济效益明显增加,给山区果农拓宽了致富门路。现将杨梅高接换种技术介绍如下。

1高接树种的选择

杨梅高接树种一般选择五至十年生树,以切接,即枝接为主,接穗选择生长强健、进入盛果期的丰产优良母树,剪取树冠上部向阳面的一至二年生枝条,一般是直径1cm上下的健壮枝。接穗采集后,可存放在薄膜袋保湿储用,高接时最好随采随接,可提高成活率。

2高接时间

因各地气候而异,一般选择在春季萌芽前。因杨梅树液流动旺盛,以早接为好,气温升高后会因伤流冲动接口,降低成活率。我地适宜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明前后)进行高接,成活率在90%以上。

3高接方法

采用切接法,锯大枝高度在1.0~1.5m部位,选择2~5cm的直径为宜。锯枝时必须留下1/3大枝。采用双芽、多芽切接法和切腹接,一般果农都叫枝接法。掌握培养凹凸形丰产树冠,一般高接20~30根接穗,穗长10cm,随身携带手锯、枝剪、切接锐刀,并做到随锯随接。切接时用锐刀修好高接部位,细准纵切下形成层至木质部3~4cm深,并削取同样长的平滑接穗至木质部,穗头反面削斜刀,将插入的接穗对准形成层,可双穗两边插入,用已备好切成长条形4~5cm宽的薄膜封闭包扎紧,并适当露出接穗芽眼,再在该部位上套上白色的薄膜袋密封保湿即可。4高接后的管护

高接后1~2周检查其是否成活,若有接穗变黑未活,进行换方向补接。杨梅第1次春梢在4月下旬抽生后,将套在外部的薄膜划破,使其新梢长出袋外。每穗保持各方向2~4头生长,待新梢长8~10cm时摘心,喷0.3%~0.5%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木质化。进入夏季高温时,要割取柴草和锯下的枝叶复墩保湿,防止日灼。7月上旬抽生夏梢前,要及时解掉上部包扎薄膜使苗成长。进入8月份枝梢生长旺盛达可生长30~40cm,对生长旺盛的新梢进行摘心,适当控制生长,适宜喷施15%多效唑500~800mg/L,使枝梢短而粗壮,能促进当年花芽分化,提高次年坐果率。因我地处沿海,常受台风侵袭,要做好定桩捆绑高接部位,减少损失。8月中旬是杨梅秋梢抽发期,如管理得当,则高接后树冠迅速生长,新生枝条初步木质化。10月份后,可将原留的大枝逐步锯掉,涂液包扎好伤口防止病源侵入。并及时抹掉接穗下部的萌芽,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新梢茁壮成长。

5生产管理

5.1施肥

杨梅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为辅,重施钾肥,适施磷肥。通常以草木灰为主,亦用土杂肥、厩肥。根据杨梅生物学特性,一般1年施2次,第1次在春梢萌芽前2~3月份,第2次在6~7月份采果后因树重施,五至八年生树株施厩肥30~40kg或菜饼3~4kg,追肥时可用硫酸钾0.8~1.0kg,草木灰20~30kg混合施入。注意进行深翻扩穴,搞好土壤改良工作。

5.2病虫防治

5.2.1癌种病防治。杨梅癌种病是致命的病害,如有发生要立即防治。对发病轻的枝杆可用利刀刮除后,涂抗菌剂进行防治,病重枝干可剪除集中烧毁。

5.2.2褐斑病的防治。在5月中下旬褐斑病孢子正在传播扩散时,喷射1~2次0.5%波尔多液。在采收后,再喷1次800倍70%托布津液,结合培育管理,可以得到有效防治。

篇7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游戏美术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措施

1.确立游戏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建立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教学标准

在进行游戏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时,教师要积极邀请行业专家,根据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共同参与专业课程标准的确立,认真分析游戏美术设计专业覆盖的岗位能力要求,借鉴其他专业教学标准,建成并组织实施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教学标准。为了确保学生毕业后的从业能力,游戏美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及系列教材的编写要从每门课程入手,以岗位能力、学习目标、工作流程为基础,根据不同方向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从而确保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大量的真实项目为实训内容,建立学习目标—相关知识—典型案例—学习小结—进一步探讨—公司项目实战实训的教学流程。另外,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技能和就业无缝对接,游戏美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重点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游戏美术设计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实际学习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岗位,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确定实际学习项目,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了适应社会、企业、学生个人的需要,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对于就业方向的个人意愿,有选择地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专业最新成果等,拓展、深化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合理规划项目课程建设,学校要加强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结合游戏行业特点,大力补充教学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鼓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编写学材,实现课程模块化建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创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坚持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游戏美术设计专业要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理念,以行业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为特色,以质量为标准,以“必须、够用”为度,加强专业理论知识讲授,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放在首位。在专业技术模块和专业实训模块中,按照理论知识发展的原则,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并精选内容。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开设课程,按照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对课程内容重合的课程进行整合。如,将三维游戏设计、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整合为三维游戏设计。并且,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应根据目前动漫游戏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加强三维游戏设计ZBRUSH软件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另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时效性,增加游戏结构与策划等课程,根据动漫技术的发展实际和市场需求,及时将当今动漫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等引入课堂,增加学生个体的发展空间,重点考虑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促进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篇8

2工艺特点

电解冶炼行业中,电解车间是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车间,其投资非常大而且技术性强,电解是电能通过铝母线系统进入电解槽,以促成镁的还原反应,其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要有能输送大电流的铝母线,铝母线导电效率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电解槽生产的效率和耗电能的大小,所以不论电解槽的阴、阳极导电连接,还是大直流铝母线的焊接和安装对质量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3施工技术总结

3.1施工准备

3.1.1施工场地:施工开始前,要落实翻新施工场地,并应具备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操作地面平整夯实。

3.1.2施工机具:圆锯床、碳弧气刨、液压矫直机、等离子切割机、剪板机、MIG/MAG弧焊机、1000A直流电焊机、毫伏表、电动葫芦、起重机、磨光机、砂轮机、刮刀、研板等。

3.1.3辅助材料:道木、红丹粉、机油、棉布、钢丝绳、钢板等。

3.1.4施工人员:技术员、质检员、铝焊工、钳工、研磨工、力工、电工等,其中焊工必须具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并经过现场考试合格后上岗施焊。

3.2检查、验收

3.2.1利旧铝母线施工开始前,由业主提供利旧铝母线的材质分析报告;组织业主、监理和施工方共同对利旧铝母线的综合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和注意所有利旧铝母线情况,共同制定一份完整的利旧铝母线清单,与业主的发货清单相比较,确定所有部件均已包括在内并已核实。检查中对存在过度腐蚀、变形或严重损坏的母线按编号进行登记,检查完毕后将检查结果汇报给业主,由业主确定是否还有翻新价值,考虑是否用新铝母线进行替换。

3.2.2焊机、焊丝及氩气施工中采用的数台MIG/MAG弧焊机均具备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说明书及操作手册,并具有全方位的焊接功能,同时备有专业引弧和自动延时灭弧装置。焊丝采用纯铝焊丝,成分要求与利旧铝母线铸铝成分相同或高一个级别,采用退火状态供货并经抛光处理及用塑料袋密封的盘状焊丝;氩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氩气》(GB4842)中一级及以上的工业纯氩。焊丝和氩气均具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等,并报监理和业主检查、验收。

3.3铝母线的搬运

3.3.1铝母线的吊点位置应根据铝母线形状确定,装卸使用专业的工具或夹具,不得使用钢丝绳、链具直接捆绑于铝母线上,当无法避免时,应当采用木块、橡胶板等衬垫进行保护。

3.3.2铝母线的吊装应缓提、轻放,防止碰伤、刮伤。

3.3.3运输时应采取防止铝母线变形和倾覆的措施;长途运输时,铝母线应妥善包装;短途运输时,硬性铝母线可裸装,软性铝母线和带有导电压接面的硬性铝母线应采取相应的包装措施。

3.4铝母线的存放

3.4.1铝母线的存放地应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

3.4.2铝母线应放置在离地100mm的垫木上;垫木的摆放应满足防止铝母线变形和倾覆的要求。

3.4.3铝母线的存放应按规格、件号分类,并应有序多层垒放,垒叠层间应有隔离支撑;隔离支撑上下对齐,垒叠不宜超过5层。

3.4.4软性铝母线和带有导电压接面的硬性铝母线应采取妥善存放的措施。

3.5铝母线矫正

3.5.1铝母线运至翻新场地后,首先对铝母线部件在拆卸、运输或搬运过程中有变形的进行矫正。

3.5.2每米弯曲长度超过2mm时,应予以矫正。

3.5.3硬性铝母线矫正宜采用机械或液压式矫直机进行,矫正作业平面避免与矫直机构件相碰(擦)伤,表面划痕允许深度小于1.5mm。

3.5.4矫正后硬性铝母线表面局部被压陷深度≤2mm且压痕面积小于100*100mm。

3.6铝母线外表面翻新

3.6.1旧焊缝检验:对现有的铝母线焊缝进行破裂检查,检查方法采用外观检查,也可用5倍~10倍的放大镜观察,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缺陷,有裂纹缺陷的焊缝应气刨后重新焊接。

3.6.2补焊、打磨:硬性铝母线外表面有凹槽时,先将氧化层刨切干净,用融化极氩气保护电弧焊填充补焊,采用磨光机将高出的焊肉磨光;如果母线表面有粗瘤,直接采用磨光机磨光。

3.7铝母线锯切

3.7.1过道母线、跨接母线和进、出口母线需按新设计的铝母线图纸尺寸进行锯切,同时将旧的连接硬铝板切除,再安装焊接时需重新采用新的硬铝焊板连接。

3.7.2新硬铝板剪切、下料时需考虑母线在锯切时可能缺失的长度。

3.7.3据切时必须保证母线端面的垂直度,以便再焊接时可以保证焊接质量。

3.8铝软带翻新

3.8.1依据新设计的铝母线施工图纸,对软带束连接件进行检查,检查软带束带片规格、片数及弯曲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若不符合则采用新铝软带进行修复;如果有4片以上软带严重损坏、变形,则需用等离子切割或同等方法割弃软带束连接件,重新更换新的铝软带束。

3.8.2新铝软带剪切采用剪板机进行,若需更换的软带束规格较多,技术人员可以列出详细的《软带加工规格明细表》标明图号、宽度、长度、每种规格的总片数、束数、组数,统一进行放样、剪切,将剪切后的软带按图纸的片数整理成束。

3.8.3铝软带束成型后应及时点焊固定,焊点应距束两端50mm。

3.8.4软带束更换焊接时要用制作成型的胎具保证图纸所需弧度及成品尺寸的准确,并用专用工具将焊接端头扎紧,用木锤或胶锤平整。

3.8.5软带束与母线焊接的顺序是先里后外,先下后上逐层焊接,第一层软带束焊缝背面加铝垫条,全部焊完后端头进行封焊;对于封焊后有一端出现长短不齐的软带束,必须进行打磨处理,以满足封焊后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焊接质量。

3.9导电压接面翻新

3.9.1检验:利旧铝母线中的所有导电压接面都应进行检验,检查是否有深坑、破损、腐蚀及氧化严重等现象。

3.9.2补焊、打磨:导电压接面有深坑、破损、腐蚀、氧化程度严重的首先要刨切干净,用融化极氩气保护电弧焊填充补焊,焊肉确保超出表面5mm,再用磨光机将超出的焊肉磨光且必须保持表面平整度。

3.9.3研磨:所有的导电压接面都需进行研磨使铝母线达到最佳的导电性能。(1)在导电压接面刨切、填充补焊、焊肉刮除完毕后进行研磨。(2)用红丹粉和20#机油进行调和,将调和完成后的红丹显示剂均匀的涂抹在研板表面。(3)将研板涂有红丹显示剂的一面与导电压接面进行接触并平稳地滑动数次,然后将研板移开,导电压接面上就会显示出有红色的地方和没有红色的地方,这说明有红色的地方比没有红色的地方高,需用刮刀和角磨机配合,将高点刮除。(4)继续用研板涂有红丹显示剂的一面与导电压接面接触并平稳的滑动数次后再进行压接面的红色检查,再用刮刀和角磨机配合将导电压接面的较高处刮除。(5)如此重复数次直至红色区域达到导电压接面的80%且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规定即可。(6)研磨完成的导电压接面,若不进行电压降测试,表面的红丹粉暂不处理,防止表面氧化,在安装前再进行清洗、打毛、拔接。

3.9.4电压降测试:铝母线导电压接面连接会产生电压降,如果接触面处理不好会导致压降增大,使电解槽电压升高,能耗增加。在翻新、研磨完成后,用实验电流进行电压降测试来检测铝母线的导电性能,电压降测试可采取抽查,抽查比例为利旧铝母线束的1/8且不应少于8组。(1)对进行电压降测试的铝母线束导电压接面进行清洗、打毛和拔接。(2)采用1000A直流电焊机,导电压接面通过1000A电流进行压降测试。用毫伏表进行检测,根据要求如果测试值小于0.28mV,则正常通电后可以满足设计要求。(3)测试合格后的导电压接面,再加以喷涂防止表面氧化,在安装前再进行清洗、打毛、拔接。

4施工重点

铝母线的导电效率是否良好,导电压接面的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旧铝母线因长期使用,导电压接面烧穿、受损程度比较严重,所以施工中要特别注意导电压接面的刨切、补焊和研磨,要严格按照翻新施工程序进行。

篇9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中职美术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掌握中职教育的重点内容,并在基础训练中,为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缺点,找到解决方法,让中职美术的教学前景变得更加可观。

一、在中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中职教育改革后,中职美术的教学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在体制中、教学中的弊端。这些问题,对中职美术教学成果和水平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比例失衡

在中职美术专业中,课程种类比较繁琐,但是也能够区分成两种:一种是专业课,另一种是专业基础课程。素描、色彩、构成是基础课程的组成部分,专业课是指PS、手绘POP、VI、UI等不同的设计内容。基础课程的培养是对美术素养和功底的掌握,因此专业课是建立在基础课程之上的。

中职美术的基础课和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内容是相同的,教师首先教授学生点线面结合、空间、明暗关系、色彩等基本内容。但在专业课中就不一样了,比如3D-MAX的软件课中,所包括的范畴就很广泛,如比例、体积、明暗、构图、色彩、透视等,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美术专业素养,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内容的,这些素养的培养只能通过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来讲解。但中职美术专业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很欠缺的,大多学生都没有理解基础课程的内容,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对专业课的掌握。

(二)实用性的过度突出

培养实用性的人才是中职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由此可见,艺术性和实用性两者是没有任何关联的。美术职业教育和现实应用是密不可分的,其最终目的就是到现实社会中进行实践,因此,中职美术的教学就该遵循“面对社会,联系实践”的原则来进行教育,这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最终目的和原则,另外,中职美术教学也要遵循美术学的原则。中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服务大众,它的实用是建立在美术学的基础上的。

然而在中职美术的教学中,它们两者却渐渐地背道相驰,中职美术的教学偏离了最初的轨道,过度强调实用问题,导致学生仅仅会使用操作软件,却很少能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三)多媒体的过度使用

中职美术教育为了培养社会技能人才,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中职美术教育为了实现形象、生动、灵活的教学,过度地使用多媒体设施,会渐渐分散中职学生的注意力。由于他们本身就对学习持有一定的懒散态度,这样就会跟预期的教学目的越来越远,偏离了中职美术的教学方向。

(四)教学内容繁琐

现在各大中职院校的美术课程中,各种设计软件越来越多,包括必须学习和运用的多媒体等工具,教学量也变得越来越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总是在赶进度,而不注意教学内容的质量,学生的水平也可想而知。

(五)师资水平有缺陷

中职各大院校都在师资水平上有所欠缺。其中很多教师都是赶鸭子上架,被临时安排这样的教学任务,在没有大量知识的存储之下,师资也成了很大的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一)加强中职美术教学的教育方式

为了淡化过分的实用性,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把课堂的教学作为很好的发展基地,强化教师的培训,扩展教学的新观点,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教师更要做好自己的职责,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好地学习基础课程。同时,更要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加强艺术底蕴。

(二)让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互结合

在中职美术专业中,教师要首先安排学生学会素描、色彩、构成等多方面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对艺术性的认知加深一个层次,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度和创新性思维。然后教师再让他们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准确地掌握艺术的语言和规范性,并能够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三)课程要优良挑选,学精而不能贪多

教师在中职美术的教学中要抓住要点,强调课程的主次,对于基本工具的操作必须要求学生牢牢掌握。另外,教师把课本的内容进行删减做到精教学,也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知识点和知识体系,把课程安排的合理恰当,以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四)提高教师的水平

中职学校不能忽略美术教师的水平,要多方面扩招复合型人才,提高教师在美术方面的认知。教师应牢牢记住美术学的原则、精神,加强对基础课程的教学,快速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基本功,不要把美术课再当作计算机课程来上。

随着教育体制的变化,中职美术教育取得成果是很明显的,但是也确实出现了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要快速理清中职美术教学中的不足,树立中职美术教学的正确标杆,坚持正确的教学原则和方式,让我国的各大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大跨步地前进。

篇10

一、目前乡镇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乡镇小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在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美术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我们美术老师自己要先重视再渗透给学生和家长。 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无踪!

(2)美术师资的匮乏与浪费并存。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农村小学真正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中心校,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笔者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先是在农村中学工作十几年,现在又在一所小学从事美术教育!而我的不少同学在小学教起了语文,还做了班主任,有的则在中学教起了其它学科,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了。在很多学校严重缺少美术师资,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的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师资严重浪费?

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这部分美术教师留下来,稳定下来应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

(3)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乡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差距。同时,要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篇11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两天来的工作繁忙而充实,大家辛苦了!我代表主办方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向两天来认真准备、精彩演讲的专家学者,向近两个月来为了论坛的成功举办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论坛组委会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参与、支持和付出,才使本届论坛得以圆满成功,才使我们在美丽的春城昆明,留下了一段充满艺术气息的难忘回忆。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杂志发起、全国各级各类艺术院校积极响应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到此时此刻,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回首过去六年,对艺术教育来讲,我们也看到了诸多令人欣喜的质变。而我们的高峰论坛活动,也记录了发生这些根本性变化的点滴积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每一份努力和贡献,都是对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努力和贡献;我们的每一次热烈的掌声,都应该送给蒸蒸日上的中国艺术教育事业!

从海河之滨――天津师范大学的胜利启程,到滇池之畔――云南艺术学院的美丽相聚,我们看到,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和艺术教育事业的现实发展紧密联系,参加的院校和专家越来越多,论坛的成果越来越丰富,这项活动已经成为艺术教育领域的一大文化品牌,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参加本届论坛的近200名来自全国百余所知名院校的院长、专家学者,以及国外多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在分会场的讨论都有精彩的发言。在论坛的主报告中,仲呈祥先生以“讲真话、诉真情、求真理”的学术态度,向我们阐释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对十七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呼应。

曹意强先生、周星先生立足艺术学提升为学科门类的独特背景,以切中要害的学术力道,向我们展示了当前艺术教育领域中“学科体系建设”“学科规范制定”“学术逻辑确立”“专业学科建设”等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态势。让我们更加坚信,艺术不变,艺术认知多变,艺术精神永存。

在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的分论坛报告环节中,数十名专家分为美术设计、音乐舞蹈、影视戏剧、艺术理论四个分论坛。专家们的主题报告和分论坛演讲,涉及的内容广泛而有深度,既有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复兴、人文精神建构的宏观思考,也有对艺术学科升级为学科门类问题的政策解读;以及对艺术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各类艺术教育发展的定位,学校在艺术教育发展中的具体实践及经验。其中,建构人才培养格局、提升艺术人才的综合能力、艺术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艺术教育国际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教育的助推作用、少数民族地区艺术教育等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大家一致认为,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为艺术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亟待教育者开拓思路,应对挑战。报告和发言给大家传达了重要的信息,同时交流了各自的经验,使全国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真正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平台。

“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创办与召开,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开启了一个特殊的交流平台和助推窗口。参加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都是全国著名专业艺术院校的掌门人或者综合大学、师范大学里的艺术学院的领跑者,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谈锋犀利,学术严谨……可以恰如其分地概括:每一次高峰论坛的议题,实际上都代表了中国艺术教育界所讨论问题的最高水准,越来越显现其在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发展当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对中国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推进、调整和完善的促进作用。

《艺术教育》杂志在今后的论坛中,拟申请增刊号,将我们每届论坛的优秀学术成果集中,以使我们的论坛成果惠及全国千千万万艺术教育工作者。本届论坛中,我们还特别制作了“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意见征集单”,目的是为了广泛听取广大参会代表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请各位代表积极配合,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使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使今后的论坛更能贴近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我们衷心希望“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的每一次成功召开,都能对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关心者、思考者和推动者有所启发与帮助,我们愿为之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将积极为全国艺术院校搭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及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已建成的杭州创作交流基地,将通过“2012’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活动,为艺术院校战略发展提供平台支持,希望得到艺术院校的支持。

值此时机,也向大家通报,我们正在筹划参与CAA 年度会议。CAA艺术联盟成立于1911年,行政办公室位于美国纽约,其任务是通过实践和约定促进视觉艺术之间的理解。这次会议将于2012年2月22―25日在洛杉矶举行,将会密切关注CAA的百周年庆祝活动,会议上将有150多节课程、艺术家的采访及特别活动。CAA境外的理事已经准备欢迎并会见代表团,以协助他们为期4天的会议。因此,真诚希望各位专家及代表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此次国际盛会。

篇12

一、我国媒介批评现状

    从2002年起,《新闻记者》开设“媒介批评”专栏,接着,《新闻界》《今传媒》(原为《报刊之友)))也开设了“媒介批评”专栏,而使媒介批评专栏出现在了新闻专业期刊上。不仅如此,网络也是媒介批评的舞台,是最活跃的媒介批评阵地。整体来说,媒介批评类文章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并有上升的空间。从这些专栏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媒介专栏议题主要分为主要议题、次要议题、涉及议题,其中主要议题包括业务探索、虚假新闻、职业道德、低俗化、价值观与舆论导向、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次要议题包括广告、媒体炒作、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媒介权力、新闻来源,涉及议题包括有偿新闻、消费主义、媒介与文化、媒介公信力、媒介技术、隐性采访、有偿采访等。

    我国现阶段“媒介批评”专栏的作者主要有三类:传媒研究或教育者、传媒从业者和社会公众,还有少数文章杂志未标明身份。其中,传媒研究、教育者在“媒介批评”专栏作者群中占据了绝大多数。

    随着媒介批评的持续升温,专门的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媒介批评按照传播的门类走向专业分工,也就是有针对性的、相当内行地进行批评,如电视批评、网络批评、报刊批评等。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报刊是媒介批评的主要阵地。

    我国媒介批评特征明显。其一,媒介批评开始平凡化,但在专业化方面还不足;其二,媒介批评贴近实际,但在深度方面还需进一步加深:媒介批评使媒介报道的内容更详实,提升受众对媒介公信力,体现新闻职业专业精神。

    对于媒介批评机制而言,我国现有的媒介批评机制包括党政有关部门的组织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制、传播媒介的自我调适机制、受众监督机制、学术舆论监督机制以及包括新闻传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价值评价在内的媒介批评机制,但这些机制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评价活动顺利进行和新闻评价理论的构建。这些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批评机构和体制不能对媒介活动批评中迅速应对;媒介批评主体的不明确并有却为现象;媒介批评的职业化、定期化程度不够。

(四)要建立全面适用的评价方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