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21 20:02: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哲学社会科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篇1

1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导人们主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理科出身,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非常欠缺,进入大学之后也是以专业技能的学习为主,学生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摄取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具体原因如下:

1.1社会因素: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遇冷

近年来,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发展的现象,突出表现为高职院校不断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一味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学生职业道德以及人格的养成过程中的熏陶教化功能。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目前又普遍面临着学生就业困难以及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严峻挑战。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校方纷纷加大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训设备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再无精力顾及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再者,高职教育学制短,专业教学任务重,校方更重视实训课程的质量,技术理论课次之,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基本流于形式,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查起来非常必要”的状况。

1.2学生因素:素质堪忧

目前,高职生源大多列在第四、五批中录取,生源的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理论功底较薄,甚至大多数理科学生基本上没有学过哲学常识,无法适应起点较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较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其基本内涵,理论学习上通常表现为放弃,进行“学职业技术不需要社会科学理论”之类的消极宣传。全球化的浪潮带来西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涌入,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无一不猛烈冲击、影响和改变着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泥沙俱下,由于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化方面的内涵建设,致使某些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远远多于对精神信仰的追求,对现实主义的关注极大地超过了对终极价值的思考,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

1.3师资、教材因素:师资力量欠缺、教材脱离

实际高职院校大多数由以往的中专院校“升格”、“整合”而来,本来哲学社会科学师资力量就普遍薄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数量极少,大家、名家更少。办学规模急剧扩充,更导致师资严重不足,以往的小班授课不得不改为大班开讲,或者非思政专业背景或非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客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极少数教师还没能做到对的“真懂、真信”,在教育教学中忽略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对一些西方学术观点缺乏正确地分析和批判,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只是当成纯粹的知识传授课程来对待。当前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因为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内容单一、是非标准简单,割裂了厚重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之间的血肉关系,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空洞无力的说教对高职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2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社会人”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要求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强化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教导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遇事客观理性、不轻率、不浮躁、不盲从、不走极端、不急于求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理工科专业的高职学生同样应当且必须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才能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自觉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而优秀的人文素质、健康的人格情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是自然科学教育无法实现的。当前我们生活在气象万千的网络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激荡、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年学生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价值观念的碰撞、行为准则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诚信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精神失落等。在协调社会环境变化与个人行为习惯的矛盾中,哲学社会科学倡导的科学认知方法、科学精神理念,对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平等与公正等方面的研究和在文化生活、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确立了精神支柱,营造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氛围。

2.2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聪明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具有揭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规律的作用。高职院校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充实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不断更新和优化各类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处事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鼓励高职学生延伸科学思维的空间,扩展辩证思维的跨度,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的全局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激励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定势,开阔知识视野,拓展思维领域,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激发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力,突破所学专业领域的限制,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更好地适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实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颇具成效,验证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着自然科学教育不可比拟的独特功能。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力促社会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

2.3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职业人”

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的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将迷失方向。高职院校应意识到高职教育的目的并非“制器”而是“育人”,过分强调专业教育、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轻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会导致学生人文底蕴的欠缺和人文素质的低下;会导致学生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方面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会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以及道德失范等严重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才能使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成为以德为先、以俭为本、爱岗敬业的人才;成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学以致用的人才;成为视野开阔、素质全面、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的人才;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注重理、工、文的相互渗透,才能使学生一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拓展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具有对工作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篇2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恩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941X

国内刊号:42-1328/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3

中图分类号:D9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48-02

前言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着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涵盖高等院校的各个学科,在高校里推动科研创新普及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推动成果的转化,就必须对于成果进行确权。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具有较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学校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也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较好形式。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种类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从理论上界定较少,多数高校科研部门有自身的划分标准。从学科门类、研究项目资助额度以及项目的资助级别、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来进行划分的较多。

从学科门类上划分,团中央等四部委的“挑战杯”赛事具体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分为计算机及软件类作品、机械类作品、通信与电子类作品、能源与化学类作品与相应工艺改进方案等,哲学社会科学类又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及调研报告。

从研究资助额度上划分,具体成果取得有重大型成果、重点型成果以及一般资助项目成果、自主项目成果等。一般来说按照研究资助额度进行划分,均由同一级别的自主机构进行资助,这种划分的方式更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级。

从研究项目的资助级别划分,有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业试验项目成果、省级学生科研学术项目成果、市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以及校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项目成果,项目级别不同,其资助额度相应不同。一般来说资助级别越高,其产业转化的可能性越大。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属性分析

(一)按照《专利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专利法》对于发明创造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三类,多数理工类高校的大学生都向专利部门申请了相应的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较多,发明专利较少,这是因为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要求较高,也比较符合科研学术的规律。

但是对于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成果最终的界定存在争议,许多学校在其学生科研管理办法中对于学生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成果规定为学校所有,但忽视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问题,直接剥夺了学生对于科研成果的分享权。按照《专利法》对于职务发明以及委托发明的规定,学生科研项目成果均不符合规定,例如,学生并非高校参与科研的工作人员,并非与学校建立劳动关系的个体,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只有和单位存在用人关系期间,发明创造的成果属于单位所有,单位应当对于发明人给予相应的报酬或者奖金,以资鼓励;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未签订委托开发协议的情况下,学校向学生科研提供资助,是一种教育公益行为抑或投资科技开发的行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科研项目研究,属于接受第二课堂的教育,因此学校完全剥夺学生的科研成果权利,是忽视学生科研劳动的行为,因此应当参照职务发明或者委托发明的相应规定,赋予学生相应的发明专利权益。

(二)按照《著作权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对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作品予以了相应规定,该条第(一)、(七)、(八)相应规定了文字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属于著作权法调整的作品的种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产出的成果多数有原创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及含有独创性内容的自然科学论文,亦有机械制造、建筑工程以及电子电路图、规划图等作品,也有一些计算机软件,但对于开源软件,应当赋予其相应的专利权益。这些作品一经创作,其权利属性当然为著作权,作为作品创作人的项目科研负责人,多数为大学生群体,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并具有相应的著作权许可权益,从中取得相应报酬。对于由学校资助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作品成果被界定为著作权时,其权利归属应当按照著作权法相应的规定进行界定,例如项目组成员共同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由项目组共同享有,对于由出资单位资助的项目,且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规划指导的,代表资助单位意志的著作权作品,其著作权应当由学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基金等资助机构享有。对于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参照著作权法第16条职务作品的规定,其著作权归项目组成员共同享有,但资助机构有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免费使用。

(三)按照《商标法》规定的大学生科研成果权利属性

一些学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指导中心或者创业基地,通过内部转化,使学生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小额投资得以商业化运作,但是多数学校的创业公司属于虚拟公司的形式,不是公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经济机构,其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也并未进行商标注册。资助单位也重视这些成果的专利及著作权方面的保护,而忽视商业化运行后的商标权益保护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要公司化运营,并且管理该项目的标志、标识等明显以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的商业标志,符合条件的,资助单位应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情况

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是国家科研体制的重要部分,教育部及团中央等部委将其视作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多数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及保护工作较为忽视,少数高校形成系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从学生科研项目立项申请到最终的成果展示及转化,全程管控,全程建立档案,特别在一些重点环节衔接的阶段,资助方引进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实施这些科技创新作品,或者通过本校的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等转化实施一些投资额度小,实施较易的科技创新作品。一些高校为学生建立科研学术活动档案,出资鼓励学生申请专利、申请注册商标等,建立全校性的科研成果权利备案表等。

高校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学术性、应用性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现象,学生科研项目的评审专家多为本校本专业的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与学生之间存在师生关联,在评审过程中多有情感因素甚至利益因素的考量,降低了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科研评审的中立价值,这说明需要对学生科研成果应加强项目立项评估、项目应用评审等环节中的严格管理,只有前期的严格管理,才能为下一步的权属确定建立基础。

四、促进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有效保护的措施

(一)对项目立项申请及结题环节评审进行严格管理

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学生学术管理机构,该机构应当包括项目管理组、项目评审组、项目成果转化组,项目管理组负责学生科研学术项目的立项、初审以及日常组织工作,项目评审组负责项目的实质审核和中期审查、终期审查等工作,项目成果转化组负责学生科研项目的确权,向企业及风险投资机构推介学生科研成果的工作。其中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评审组,按照专业门类的不同,建立含有本单位与外单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的评审专家库,在立项评审、结题申请等环节,由外单位专家和本单位专家共同组织单数评审小组,实行专家回避制度,建立较为中立、公正的学生科研学术评审机制,这才会使得较为优秀的作品或者项目成果被遴选出来,予以确权。

(二)建立学生科研学术档案及学术成果确权登记制度

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建立档案,包括每个在籍注册研究生、本科生,这不但有利于高等院校统计学生的科研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进度,更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学业和研究水平。对于一些确实具有重大性的研究项目,可以通过建立阶梯式的滚动资助方式,推动研究项目的进一步深化。

对于经过专家评审,遴选出的优秀作品或者成果,应当推动其申请专利和申请注册商标或者确认其著作权属性等,对于学生与高等院校间在科技创新成果权益分享上做出合理安排,建立对于优秀研究型的大学生进行激励的机制。

(三)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商务部积极推进产学研体制的建立,但该种科技创新模式并未在中国广泛实施,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衔接,需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组与企业及投资机构紧密联系,将相应的专利及注册商标在产业中实施,高等院校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等条件符合的情况下,推动学生科研成果进园,通过小额投资、政策扶持等办法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卫华.引入竞业禁止机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产权保护[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7).

[2]陈国平.论我国高校专利的保护与管理[J].科研管理,2004(6).

篇4

作为学术期刊之一的社科学报。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和任务,不同程度存在着发行量小、缺乏读者、内容重复、可读性差等问题,即目前社科学报界所称的“同质化”现象。这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于统一,无法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客观条件欠佳的情况下,步履艰难,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如何调整战略、拓宽思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挖掘其深层次中潜在的个性特征,赢得众多的读者,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无疑成为社科学报同仁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社科学报要塑造好自己刊物的风格且独具个性特色,笔者认为需从选题与策划方面进行探索,以形成其期刊品牌。

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的界定

什么是期刊品牌?国内外都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期刊品牌就是指期刊媒体里面那些由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只有这样的期刊产品,才能成为读者精神的伴侣、心灵的恩物。

对社科学报而言,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高校社科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科学科研成果,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所以,笔者认为,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是指以社会效益为中心,能够全面展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被学术界所公认的著名期刊。如教育部“名刊工程”是以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其推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各学报的导向意义极其深远;其影响和作用已日益彰显。笔者试从选题和策划方面,来谈谈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建设。

通过选题构建学术个性,形成特色品牌

我国著名编辑学家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个性就是期刊的整体风格,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因而也应该是社科学报编辑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选题是期刊品牌建设的基础

社科学报品牌建设的基础在于选题,而选题的出发点在于明确它的读者、作者处于什么样的学术文化层次。要依赖于所在高校的特点及发展,扎根于地方或行业的沃土,学术与应用兼容,侧重于应用性,选准在学术领域中的最佳位置。选题的目标需要明确:一是充分发挥各校优势,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主义小康目标的实现,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二是以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当地的相关行业给予科学指导,解决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三是为本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四是主动肩负起普及市场经济的科学、法律知识的重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二、选题创新应紧扣办刊宗旨

社科学报品牌建设的前提是有确定的办刊宗旨。社科学报要办出学术个性,其选题必须紧扣一个明确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宗旨。一般地说,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播理论、繁荣学术,其特色首先表现在学术性上。这就要求选题的观点要新、理论要深、学术价值要高。选题的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构成了社科学报学术性最主要的方面,只有具备了这四点,才有深刻的学术氛围,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站在学科前沿,抢先反映这一学科的全球最新理论、最新成就和最新学术动态。探索是创新前提,只有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才能使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和引领性。为此,社科学报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全新的面貌和运作方式面对市场,一是在特色办刊上,另辟蹊径,以新的视角去研究问题,不断推出新成果;二是在内容编排上,变过去单向的灌输为双向交流,注重读者的反馈,并以社会效益为主,及时改进刊物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一种质量反馈调节机制;三是在期刊布局结构上,严守自己的办刊宗旨,突出个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社科学报的选题应从哪个角度切入、以什么形式体现自己的办刊宗旨和方针,以及用什么手段来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编辑同仁反复实践,因为这是个性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

三、充分发挥选题的导向作用

社科学报选题的定向,是指应达到何种基本学术导向的作用。社科学报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自己刊物的读者群中就好比一盏学术思想的指路灯,具有传播最新科研成果、汇载科学发展历史、积累文化结晶的作用。因此,社科学报的选题应掌握五个学术导向:一是通过刊发所选论文倾向于什么样的科学研究。引导读者向本学科、本专业学术研究的深度挖掘。二是传播学科领域的科研信息,引导作者对当前社会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三是将学术研究向社会实践引导,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有力武器。四是鼓励不同学术观点进行商榷、争鸣,促进学术研究与理论不断深化。五是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倡导创新求实、平等探讨、以理服人的学术风气。

通过策划找准定位,创建期刊品牌特色

社科学报要找准学术定位,其标准主要体现在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独特性、深刻性和吸引力上。社科学报编辑应根据读者需要,根据本校的科研优势,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精心策划,扬长避短,在刊物总体编辑宗旨和方针指导下谋划实施,创建期刊品牌。

一、独特性

社科学报的学术定位在编辑策划上的第一个标准理应是它在学术内容上的独特性。作为编辑,一定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刊思想。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形式上的“人无我有”,即设法找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是想人之未想,做人之未做,在很大范围内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不同即为优势,如不少社科学报在当地区域经济、人文景观方面的研究占有地利,开辟了地域特色专栏,形成了一定的办刊优势,这也是任何名刊所不能取代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显然浅显,充其量仅仅具有一个“新奇”的特色。而稍深一点的含义就应该是学术内容上的,是它的特色质量,是“人有我优”。

有特色的期刊,不仅有自己的特色栏目、特色包装,还有自己的特色作者和特色读者,要达到“人无我有”这样的效应,显然离不开社科学报编辑的精心策划。从全方位的设计到具体谋篇布局,大到本期的主题,小到封面版式设计,如何吸引作者和读者,激发他们的情感,唤醒他们的需求?都力求有一个新视野、一个不同的感受。或在别人没有的栏目中别开生面,或在人家已有的形式上花样翻新,或在人家没有达到的高度上大显身手,把学术内容特色与外形特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自己社科学报的特色风格从内容到形式,都能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二、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所刊发文章应有深刻内涵。富有新意,耐人寻味,并能深刻持久地影响读者。它应当建立在“人有我优”的基础上,是针对同类期刊对同类问题研究的高一个档次、超一个起点而说的。当某一刊物多次刊登有关问题的高水平论文时,就会吸引其他作者参与讨论,形成积累。使其研究不断深入,带动相关学科发展,无形中形成本刊的专业特色和栏目特色。刊物的特色一旦形成,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还会与其支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其特色得到加强。因此,务必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栏目,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作者,不仅要做到新见迭出、深入开掘,而且要尽可能深入浅出。

篇5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宁夏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按照“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发展特长、注重创新、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力求通过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参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并且使其中30%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学校拥有一批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现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7个,各学科领域实验室93个。能源化工(天然气转化)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宁东基地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实验室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阿拉伯国家研究院,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夯实基础,提升实力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校确立了“学科建设要有新提高、科技立项要有新突破、科研成果要上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成绩、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服务地方要有新作为”的六大要求,以强化激励机制和管理执行力为突破口,先后出台了《宁夏大学学科建设规划》《宁夏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奖励办法(试行)》《宁夏大学横向合作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科技服务地方若干意见》《宁夏大学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政策灵活性和导向性,显著提升了师生员工的科研创新及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主动性,有力地支持了高素质人才培养。

(一)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总量加速发展,全面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阶段。“十二五”宁夏大学科研经费由2011年0.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47亿元,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7.03亿元,比“十一五”1.5亿元科研经费总量增加了5.53亿元,利用两年时间走完了过去五年的历程,实现了年均1.4倍多的增速。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达到了1.56亿元,占总经费的86%,包含24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前期研究等项目课题,重大科研项目的争取和承担规模为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时,立项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宁夏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280项,经费1.13亿元。在人文社科领域,获批教育部、文化部、国家语委、国家民委项目152项,项目总经费900多万元,年均增长50%,较“十一五”的12%有了迅速增长,进一步协调了文理工科研立项结构。这些均表明,学校科研创新实力已初步迈上国家创新资源平台,具备了与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同类院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能力。

(二)科研成果产出不断涌现

“十二五”末期,学校紧紧围绕内涵建设,持续强化了科学研究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严把立项、检查、鉴定、报奖关,尤其是对广大科研人员“科研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培养,显著提升了成果质量。共通过科研成果b定(验收)176项,优秀率达到89%;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获宁夏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自治区自然科学论文奖一等奖17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45项。特别是在“逐步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淘汰低水平成果”思想和制度引领下,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年均595篇,较“十一五”的700篇有所下降,代表原始创新能力的三大检索收录论文共发表249篇,是“十一五”71.89%,实现了年均1.4倍的增速,创历史新高;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占47%,较“十一五”年均的29%有了大幅提升。

(三)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不断释放

针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的功能定位,集中力量在督导、检查、保障、奖励上下功夫,激活了创新资源,凝聚了创新合力,起到了引领全校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作用,成为学科建设、科研基础条件改善、科研项目承担、成果产出、研究队伍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两年来,获批立项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7341.82万元,占全校科研经费的39.0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82万元,占全校的28.55%,国家社科基金189万元,占全校的32.85%;形成了215名博士的人才队伍,是全校博士的54.06%,成为全校最强的一支创新队伍;支持了国家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少数民族、211全部8个学科的申报和建设。特别是改善了学校科技基础条件能力,共争取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能力建设项目,自治区创新与发展项目经费1200多万元,新增购置大型仪器设备100多台,涉及化工、生物、农业、环境等多专业,对全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突出作用。

(四)科研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

近两年来,面对国内高校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加速的新形势,以培养和引进“学科建设需要与研究型人才”为标准,借助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和一般项目历练,以及迅速提高人才引进门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校级基金配套等多项措施,通过面上培养群体,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在青年才俊和高水平领军人才“两端用力”,使创新人才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层次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7人、第三层次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人,自治区313人才30人,1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体专任教学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52%,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达到21.6%,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到80%。建成了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达到了7个和校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获批了“宁夏回族学人才”等3个高地,特别是入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次获得。

二、政产学研结合,实现共赢

围绕建设“服务宁夏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心”目标和“创制政策、畅通渠道、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的服务思路,集中加大了与区内各级政府、事业单位、行业企业的联系、联络、联合的“三联”,拓展校企校地合作力度、频度和广度,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咨询,得到了政府认可,取得了服务双方的“双赢”,激活了校内资源与校外服务需求的互动积极性,探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政合作带动型服务社会模式”。

(一) 借助学校资源,提高服务地方能力

近年来,学校先后召开了四次宁夏大学服务社会新闻通报会,推介了服务资源,吸引了社会各界重视。与科技厅、发改委、民政厅、经信委、农垦集团、宁东管委会等厅局举办了合作交流会、座谈会和洽谈会,争取了支持,畅通了渠道,建立了牢固的服务关系,为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搭建了每年召开的“宁夏大学地方科技局长论坛”服务合作交流平台,邀请全区县以上科技局主要领导来校洽谈合作,突破了瓶颈,建立了地方需求瞬时反馈与资源立时对接的服务机制。以此为基础,聚焦一线需求,与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固原市原州区、财政厅经济建设处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设立了3项合作基金,推动10多个学院与科技创新平台与县区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服务关系。

(二)横向合作结构优化,质量显著提升

通^不懈努力,在自治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横向科研规模显著扩大。“十二五”期间,学校横向合作经费达到7670万元,超过整个“十一五”1200万元的经费总额,年均增长达到30%左右,增速历史最快。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科研纵横比,占到科研总经费的近两成。2011年,首次实现了单项横向合作项目经费超100万元,全年超1000万元的突破。2015年40万元以上的横向经费项目达到11项,占全部立项数的21.6%。

与此同时,学校创新了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神华宁煤集团、英力特化工有限公司共建了煤化工工程实验室、与百瑞源枸杞有限公司共建了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与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和御马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与青龙管道共建了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大北农饲料共建了宁夏饲料工程技术中心,与小任果业公司共建了宁夏大学设施农业人才科技培训有限公司、与国电隆基硅业有限公司共建了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以此实现了13个科技创新平台的全面开放运行。

(三)实现产业联盟,组建专家服务团队

牵头成立了“清真牛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32个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这些努力,持续不断地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将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资源和需求纳入学校发展轨道,在机械制造、绿色建筑、生物医药、生态治理、设施园艺及牛羊饲料等方面申报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和转化了红枣分级分选机、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和改良剂等一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

另外,根据学校不同专业访学,结合自治区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在现有的110余名自治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基础上,遴选和组织了45名专家带项目服务企业、14名专家深入全区贫困村指导致富,23名专家积极参与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人事厅专家团服务基层。尤其是依托自治区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以8位首席专家、28名队员专家的综合团队,全程指导了20个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示范应用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以“教授+青年骨干+学生”形式,组团20余支,主动对接基层需求,承担了100多项横向合作项目,包括技术咨询、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技术服务等任务,已经成为自治区生产战线长期提供稳定智力支持的一支队伍。

(四)对接发展需求,提供决策参考

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先后承担了西夏文研修班、宁夏阿訇短期培训班、宁夏葡萄产业技术人员培训、天地奔牛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培训、泰瑞制药和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奶牛饲料与疾病防治技术培训、马铃薯贮藏技术培训等培训任务,并借助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为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等培训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共有20000人次。

以创办的《决策参考》《生态决策参考》《211工程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窗口,瞄准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葡萄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生态补偿、内陆开放型试验区建设、黄河金岸发展、中部干旱带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南部生态移民、宁东基地循环经济及化工产业发展为专题,提供了决策咨询报告,部分得到了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和实施。同时,全校以学院、研究机构为单位为自治区提供了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2011、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贺兰山和罗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监测与生物保护、宁夏“十二五”工业科技发展规划、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建设咨询、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宁夏人口发展总体思路和对策研究等100多项政策、法律、创作、规划、理论等研究成果,为自治区民族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明确既定目标,开创服务新局面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科技工作两大主线,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基础上,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以此为指引,按照此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的主要路径,结合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和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要求的“两大中心任务”。

(一)明确目标,多点开花

今后学校要以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力,细化管理、强化奖励、注重鼓励。加速扩大科技规模,快速提升内涵,强化特色,持续推进原始创新,集中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学科建设力度,注重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发展。以“政产学研用”密切结合为突破口,以“五型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服务资源的开放化和市场化,紧密围绕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最大限度地将科研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支持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域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争取项目,产出成果

在项目上,力争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等重大项目立项上取得新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立项达到100项左右;教育部社科资助项目立项达到50项,科研经费总量突破1.5亿元。

在成果上,力争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量增长1倍;出版研究著作200部以上;专利等知识产权成果翻一番;新增国家级奖励实现新突破。在领域上,力争建成5-10个自治区层面的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水平较高的研究领域,1-3个优势研究领域进入国家级行列。在服务上,力争横向项目增长1倍,建成5-8个专业化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00个左右服务地方基地、100个左右服务地方团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3个专业化检测服务中心、1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和3-5个人文社科领域的服务平台。

(三)重视科研创新,促进人才培养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更加强化观念,坚决走高水平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支持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大力推进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将前瞻性研究与课堂相结合、应用研究与学生实践相Y合。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的教师与学生团队结合形式,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等机构要在博士生、硕士生全部参与科研基础上,面向本科生开放,吸收本科生参与。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服务,培育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服务社会

将科研定位提升一个档次,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激励,鼓励承担高层次研究项目、产出高水平成果,提升创新层次。逐步加大国家重点项目、高质量论文、国家及自治区政府奖励和优秀著作的一次性奖励力度。突出应用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服务的地位。加强重点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促进高水平、高质量成果产出。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倡导严谨治学、自由探索、负重拼搏的精神,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更加重视科研和科研促进教学工作。将持续探索,力争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使全体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研究和全方位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一是达到定量标准。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多个创新型国家,其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都有明确的定量标准。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因此,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对外技术依存度等指标达到上述标准,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基本定量要求。

二是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目前,从各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看,我省处在第二梯队的前沿,与第一梯队还有不小的差距。2004年,我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全国第5位,但评价的分值为41.19分,比第一梯队的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分别要低15、13、8和7分,仅比第6、第7位的山东、天津高1.26和1.58分。因此,建设创新型省份,必须要实现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全国位次的前移。

三是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创新型省份建设,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要紧密结合实际,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特色优势,突出攻关重点,在有的技术领域、产业领域、基础性研究领域、原始创新领域等与全国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就浙江而言,必须在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形成新的优势。

二、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基础和差距

党的十六大以后,浙江明确提出建设科技强省的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大院名校,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使全省的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社会科技投入累计超过1000亿元,研究开发经费年均增长2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9%,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分别居全国第7位和第5位,为创建创新型省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研发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6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7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0个,累计开发省部级以上新产品803个,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560项,发明专利394项。公共基础、行业和专业、重点区域等三类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全省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5个。开放型的科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联合共建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组织实施了一批长三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活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率先开展科研院所改制,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支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兼职创办科技企业。注重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目前浙江已累计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诺基亚、西门子、印度塔塔等国内外大院名校和大企业共建各类创新载体近300家。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目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0件,中国名牌产品139件,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

3.高新技术和科技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十五”时期,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54项,实施火炬计划项目1200余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组织实施国家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86项、省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620项、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星火计划项目1331项;围绕生态省建设和发展海洋经济、循环经济,组织实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66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9项、省级重点科技项目205项。2005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17亿元,比2000年增长17倍。

4.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各级财政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全社会和全省各级财政科技投入305亿元和44.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9倍和3.18倍。修订出台了科学技术进步、专利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奖励、企业技术秘密保护等方面的多项法律法规,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切实推进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重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实施“151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大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但是,对照创新型省份的目标要求,我省仍有明显的差距:一是创新投入不足。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偏低,2005年仅为1.08%,仍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技术引进明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目前,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63.6%,而全国为50%左右,发达国家多在30%以下。进口技术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大中型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总额中,以设备为主的合同金额占93%,以技术为主的合同金额不足7%。而日本、韩国技术引进中以硬件为主的只占20%,以软件为主的占80%。我省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比是1∶0.2,与工业化中期日本、韩国1∶5~8相比差距很大。二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我省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人才总量的3.9%,低于5.6%的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均少于沿海其他省市。全省现有两院院士25人,分别比上海、江苏、辽宁、广东、山东少116、62、28、23和11人,国务院特贴人员2249人,分别比上海、江苏、辽宁、山东少7751、4751、5117和210人。三是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不多。我省授权专利总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2位,但其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居多,发明专利总量仅居全国第7位,发明专利占专利总量的比重仅为5%左右,明显低于北京35%、上海15%,江苏9%、山东8%和广东6.5%的水平。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外向度比较低。根据科技部的评价,2004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27.46%,而全国为43.38%,列全国第13位;2005年,我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均列全国第7位,人均产出为36.4万元,低于全国46.1万元的平均水平。

三、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我省建设创新型省份,总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为中心任务,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引进创新人才,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让自主创新成为解决资源要素环境制约的根本途径,成为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成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成为抓住战略机遇期、争取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五条原则”,突出“七个重点”。

“五条原则”: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产业基础,发挥特色优势,突出攻关重点,鼓励原始创新,大力推进集成创新,重点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的基础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有利于强化科技创新动力、激励科技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三是坚持开放集成,切实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注重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兼容并包,为我所用。四是坚持以人才为本,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形成创新人才辈出的局面。五是坚持以形成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在加强创新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解决好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七个重点”:一是抓好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重点地培育和引进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同行前列的重点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使之成为服务中小企业、提升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办好网上技术市场,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组织,提升中介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水平。

二是抓好重点创新工程和“双千”计划。突出抓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实现技术跨越。主要是组织实施好先进制造业、农业农村、生态省建设、海洋开发、社会发展、现代服务业、基础研究、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等“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双千”计划,“十一五”期间每年组织实施1000个左右重点项目,技改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三是抓好自主品牌建设。把推动技术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品牌大省”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整合要素资源的带动作用,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转变,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依托块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加快块状经济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努力创建若干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带动全省企业创新能力、产品档次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做大做强品牌经济。

四是抓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更具创新能力的人才。高度重视人才引进,积极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海外留学人员来浙江工作、为浙江服务。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实施“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和“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力争到2010年,培养和引进100名创新领军人才,1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0名研究开发骨干。

五是抓好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保护。建立健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和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力开发、申请、拥有专利技术特别是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力争在一些优势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积极制定反倾销、反技术壁垒的应对性技术标准,鼓励企业提高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比例,逐步形成先导型的地方标准化体系。

篇7

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表现

(一)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与派出留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对境外消费未作任何限制,对过境交付未作承诺,允许具有一定资格的境外教育服务提供者来华工作。由于以上承诺,加入WTO后,我国赴外留学人数增长迅速,吸收国外来华留学人数有所增长,但远赶不上前者的增长势头,因而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0年以来,我国大多数年份出国留学的人数要大于来华留学的人数,呈现“逆差”状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达2000万,居世界第一。以OECD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外国留学生占本国在校大学生人数3%标准计算,我国每年招收的留学生可以达到60万人之多。即便是招收留学生最多的2006年,也仅仅达到了此标准的27.12%,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外汇流入与外汇流出也存在巨额逆差

除了人员“流出”与“流入”的“逆差”外,从资金的流向上来看,我国赴外留学的费用要高于来华留学的费用。虽然近几年来华留学人数,特别是自费来华留学人数的增加给我国教育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与我国留学生付给其他国家的费用相比,差距很大。我国1997年修订的《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为:以人民币计算,文科类专业:(1)本科大学生:14000—26000元/学年;(2)硕士研究生:18000—30000元/学年;(3)博士研究生:22000—34000元/学年;(4)短期生,学习时间约为一个月的,3000—4800元;学习时间约为三个月的,8000—10000元。(5)理科和工科类专业比照文科相应类别学费标准上浮10%—30%;(6)医学、艺术、体育类专业比照文科相应类别学费标准上浮50%—100%。专科生和普通进修生比照本科生标准收费;高级进修生比照硕士研究生标准收费;研究学者比照博士研究生标准收费。加上生活费、旅游费和其他费用,每个留学生每年大约花费5—6万元人民币,以年均10万在华自费留学生的高限计算,由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带来的外汇收入也仅为每年50—60亿人民币。

而在欧美,留学生的学费是本国学生的2—4倍,普遍在15000-25000美元/学年之间,哈佛大学更是高达30000美元/学年。从我国各类留学咨询机构了解的情况来看,以人民币计算,自费留学去英国需要8—18万/年,去加拿大需要12—15万元/年,去澳大利亚、新西兰需要8—10万元/年,去日本需要14—17万元/年,去美国每年需要20万元以上。而且近年来各国学费标准还有上涨的趋势,按照每人每年12—18万人民币的低限来计算,我国平均每年有近10亿人民币的教育资金流向国外。

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性原因

1.我国现有的留学生激励制度不完善。一是我国现有的留学生奖学金种类及金额较少。纵观教育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的做法,奖学金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种重要杠杆。发达国家为了扩大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额,纷纷设立各种奖学金来吸引留学生。美国的奖学金有联邦奖学金、私人基金奖学金、学院内奖学金、系科奖学金、假期奖学金等种类,而且金额和享受奖学金的人数比例也较高。目前,我国的留学生奖学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主要有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长城奖学金、HSK奖学金、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外国汉语教师短期研修奖学金等几种。金额低,种类少,覆盖范围小。只有少量公费留学生可以获得政府奖学金,对高达90%的自费留学生则很少有相应的激励手段。而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及民间团体、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知识,很少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专项奖学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二是相关规定缺乏弹性。通常来说,能享受到各类奖学金的留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留学生需要边打工边筹措学习费用。但我国相关法律却对外国留学生打工进行了严格限制。200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第六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外国留学生在校学间不得就业、经商、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费留学生的进入。而教育服务发学生合法打工。如法国为了解决留学生打工难的问题,内政部和就业部于2002年1月两条政令,允许外国留学生在学业中进行半日打工,学业结束后,只要提供雇用证明,就可变学习居留为工作居留。德国政府修改后的《外国人法管理条例》也允许外国留学生勤工俭学,给每年在本州毕业的约11000名外国留学生中的前1000名以无限制的工作和居留许可。

2.招收外国留学生主体资格的缺失。目前,我国只有500多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民办教育机构均被拒之门外。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与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留学教育服务出口规模的扩大。以汉语教学为例,目前全球共有2500万外国人学习汉语,而我国却仅有400多家从事留学生短期汉语教学的教育机构。一些民办教育机构由于政策的限制,无法开展对外汉语培训,从而影响了留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我国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教育机构性质过于单一,数量过少,制约了教育服务贸易的扩张。

3.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对于没有收入或收入微的外国留学生而言,教育服务出口国能否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是决定其选择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系统己比较成熟,如在英国,只要留学超过六个月,就可以享受国家健康体系的免费服务,无需购买医疗保险。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设立了“外国留学生医疗补助制度”,留学生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可持医疗费收据与国民健康保险证到留学生科申请补助,将会获得个人支付医疗费80%的补助。而我国教育部从2000年起才开始为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购买医疗保险,对自费留学生只是规定其可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保险。这种做法显然对大多数自费留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微观原因

1.我国高等教育相对规模较小,导致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远低于发达国家。一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所能吸收的外国留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就越多。我国虽然在2003年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为美国的5—6倍,因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接受高等教育对大多数青年人来说仍属于奢侈品。这种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育服务出口比较优势的形成,形成了进口大于出口的贸易态势。我国社会经济的其他方面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但高等教育仍处于卖方市场。同时,随着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对高等层次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很多人宁愿花费较大的代价到国外去接受优质的高层次的教育,这就引发了出国留学的人数快速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的社会地位和国际知名度己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还不具各大规模招收留学生所需的资源,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接受留学生的数量和规模,也是我国在教育服务中处于逆差地位的重要原因。

2.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质量不高,国际化程度低。一国的总体教育质量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内一流高校还未能挤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这自然制约了来华留学的高质生源的数量。从我国科学论文在国际三大权威索引(SCI)、工程文献索5l(El)和国际科技会议论文索引(lSTP)所占总数的世界排名来看,近年来我国的排名在稳步上升。2005年科学引文索引(SCl)、工程文献索引(El)和国际科技会议论文索引(ISTP)分别排世界第五位、第五位和第二位(见表2)。尽管中国近年来科研产出数量增加很快,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占世界科学知识生产数量的比重仍然很小。从占世界SCl论文的比例来看,美国基本上稳定在30%左右,英国在8%左右,日本、德国也在7%左右,而中国仅占5%左右(见表3)。从在国际上的引用率来看,我国与美、英、德、日等国的差距较大,只与中国台湾和韩国接近。

据相关资料统计,世界一流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已占到学校总人数的15%以上,如斯坦福大学为21.8%,哈佛大学为20%,麻省理工大学为21.7%,牛津大学为22.5%,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部外国留学生所占比例更是高达60%之多。而我国留学生人数只占高等学校在籍人数的0.5%左右。即便是招收留学生最多的北京大学也仅为10%,清华大学为5%。

3.专业学科要素票赋和优势分布不均衡。我国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的专业较少,且主要局限于汉语言、中医、戏曲等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专业,理、工、艺术、体育等专业相对还较少,商业和新兴技术学科还很薄弱。而美国各大学针对留学生设置的专业高达5000多种,日本也有3000多种,英国更是高达8000多种。

三、改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一)宏观方面的对策

1.进行制度创新,有效解决留学生的学习费用问题。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我们可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扩大留学生获得奖学金的额度,提高资助额度,在现有的以国家拨款为主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的基础上,各省级财政也可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基地”奖学金,同时鼓励民间团体、企业设立面向外国留学生专项奖学金。

即便是扩大奖学金的覆盖范围后,能获得各类奖学金的留学生也只是少数。大多数留学生仍需要通过课外打工来筹措学习费用。近年来,我国每年有在读外国留学生己经超过10万人,面对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建议对有关法律做一些适应性的修正。可以考虑允许在我国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和进修学者兼任一定的劳务,允许外国留学生经过合法的申请程序在我国的产业、经济、文教等部门做一些兼职。这样一方面可以部分解决在华留学生的学习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一些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具有一定的语言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外国人的临时需要,节约了成本。

2.放宽对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鼓励优秀民办高校参与招收留学生。根据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本地竞争会迫使厂商降低成本,改善品质和服务,并创造新的产品和工艺。为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一些实力强、质量好、口碑好的民办高校招收留学生,扩大高校之间约有序竞争,通过竞争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如果允许民办高校每年招收1—2万留学生,将会拉动近百亿的教育消费。

3.完善现有的外国留学生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教育部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综合保险的合作协议》,规定教育部将在未来5年每年为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投保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来华留学生综合保险(团体险)”,最高赔付金额高达51万元人民币。该协议在完善来华留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万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其对象只是针对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如前所述,来华留学生中90%以上是自费留学生。目前我们应完善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外国留学生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可在适当的时机把参加医疗保险作为外国留学生入学的一项必备条件,为更多的自费留学生提供这万面的服务和保障。

(二)微观主体对策

1.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发挥联合办学的放大和汇聚作用。要素票赋理论,国家所拥有的要素票赋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一国如果能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多使用其充裕的便宜的生产要素,就会在该商品上拥有比较优势。适用于教育服务贸易领域,一国能否提高其在国际教育服务市场上的份额并从中获益,不仅取决于该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而且取决于其提供教育服务的生产要素组合是否具有竞争力。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我国共有500所左右高校可以自主招收留学生,但目前存在着留学生云集少数名校,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为了避免名校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可以考虑区域内高校联合招生的模式,把各大高校的力量集合在一起,按学科和专业来联合培养留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创造“1+1>2”的效果。各高校可以从联合办学中获取比其单独活动大得多的利益,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良性合作模式,有效扩大我国留学生的整体招生规模。

2.加快教育品牌建设,走教育服务品牌特色化道路。品牌是市场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甚至多过对产品或服务本身的认识,这就使得品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有效工具。对教育服务贸易而言,由于教育产品的无形性特征,使得消费者对教育服务的质量很难进行衡量,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也就显示出了教育品牌的重要性。

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教育服务竞争力较弱,但在提供教育服务的资源禀赋方面也有一走的优势。目前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项目一是汉语言文化教育,汉语言文化教育在我国有着绝无仅有的资源优势,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需求日益高涨,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举办给我们提供了汉语言文化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绝佳时机。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这一领域的优势,创设名牌课程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二是中医药学教育。据统计,多年来,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自然科学中留学人数的首位。国外高等中医药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在管理模式、教学方法、产学研万面有许多我们应该借鉴的地方,我国应该学习其精华,为我所用,提升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水平,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与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打响中医药教育品牌,从而扩大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王亚飞,《论“后过渡期”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1):10-14。

[2]茹宗志、朱苏飞,《论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及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5(5):49-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