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8 16:42: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变速器拆装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我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为主的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6000多人,有80%以上的学生都是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近几年来根据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我院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各维修企业的操作技能都较熟练,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广西各大型汽车维修企业也都很愿意到学校来面试录用毕业生,甚至近几年来广东省份的发达地区也来到我们学校面试要人,可以说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现象。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推荐率均达200%以上,这也很好地证明了我院实施教学改革取得的良好成绩。
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技能型人才的批量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汽车维修职业教育而言,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一线输送适用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是摆在汽车职业院校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使得技工院校的迅速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专业教师的紧缺,有些学校为了能满足正常的教学,会聘请一些维修企业的职工做实训教师,虽然这些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实训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他们都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做法,这样在教学中不同的老师可能教给学生的方法也就不同,容易给学生造成混乱。
1.2 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入学时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的分数低,缺乏空间想象的能力,对抽象的事物接受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学校一直在加强上课时的直观教学,但学生对于汽车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整体的认识。学生普遍感到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学易忘,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较多。在实训时,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尚可,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实训中无法做到触类旁通,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技能。
1.3 目前,学校为了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教学模式上已有了一定的改革,但还是和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的技工院校主要采用两种实训模式:一种是由一名教师同时带多组学生的教学方式。每个教师带3个组左右的学生,进行实训课的教学,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性的操作。由于条件的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师的操作及工艺要求,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和熟练掌握。另一种实训方式是采用将一个班级分成3个组,分别由3位老师同时担任相同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成本高,效率低。由于教师个人的因素的不同,对实训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关键的问题是,由于学校的实训过程与企业实际维修过程脱节较为严重,导致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与实际所需的技能相差甚远,缺乏实战性。而汽车维修企业中的师傅带徒弟的技艺传授方式则与学校的技能传授方式完全不同,是结合汽车维修的实践来完成的,所用“教具”为实际待修车辆,具有极强的实战性,然而这种技艺传授方式无法满足当前汽车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大批量培养的需要,而且还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惜教”现象。
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难点,也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点。
2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在这里,“工艺化教学”中的“工艺化”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维修资料为依托,实现维修技能的工艺化和规范化;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工艺化和规范化。这种教学模式采用一对多组的并联教学方式,在教师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运用视频投影的方法扩大现场的可视范围、提高动作细节的可视度,使现场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师的示范操作,解决一对多组教学的示范观摩难点;同时将所要传授的技能过程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作业流程,再根据学生一次所能接受掌握的程度将流程细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工艺步骤。教师每示范一个工艺步骤,就让各组学生操作一个工艺步骤,每步皆停,统一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的把握教学的工艺节奏,也就把握了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最大特点。
3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3.1 实训基地的建设。硬件是实现汽车自动变速器工艺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实训车间应具备较高的要求,实训室应宽敞明亮,为了能同时满足初、高级工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实训的教学课程,要能满足一个教学班(50名学生)25个实训小组同时教学的需要。我们试验了好几套布置方案,最终总结出下列布置方案效果最佳。即实训室面积要求150平方米左右,每个工位均配置自动变速器1台、翻转架1个、油盘1个、工具车1辆、实习工具1套、工作台1张、毛巾1块,以每个工位配2名学生实习。同时配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
软件是自动变速器实训工艺化教学的灵魂,软件主要包含实训教学课件、教材、教师等。课件是实施“工艺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以保证不同的教师在传授维修工艺的一致性。“工艺化”教学是以汽车维修手册的维修工艺标准为依据来制定教学工艺流程的,不论哪一位教师担任实训课的指导,都必须按照统一的工艺流程讲课,这就保证了技能传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克服了师傅带徒弟中的个性化和随意化。教师是自动变速器拆装工艺化教学的关键,由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讲解“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论知识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实训课与理论课衔接的目的。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每个作业项目或每个工艺步骤的教学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是由教师掌握教学节奏的。
3.2 教学组织和实施。对学生的实训进行分工:1号学生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工具拆装检修自动变速器,2号学生负责站在一侧观看、学习和评分,准备下一循环的实训工作,同时观察正在实训的同学操作是否规范。
在学生列队分工明确职责、强调实训纪律及安全注意事项后,便进入教学实施阶段。实训前期,教师应根据预先做好的课件一步一步开展教学。因为开始时学生对实习的流程还不熟悉,教师要先讲一遍操作的流程,让学生建立整体印象,然后按照操作次序,先让每个工位上的一名学生操作。采用这种做法,实习进行得比较慢,但教学秩序和效果很好,一般一节课后,学生便能掌握站位职责要求。随着熟练程度和协作能力的提高,实训进度会不断加快,从而使得工艺化教学顺利实施,效果良好。
3.3 教学过程把握。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讲解示范,教师按站位分别下达操作口令,学生先看后听再练。第二阶段,教师将每一作业项目的操作步骤一次讲完,包括工具使用、操作要领和部件位置摆放等,下达“操作开始”口令后,学生按照分工职责自行操作,完成后跨立于站位上,这样就加快了实习进程。第三阶段,学生的换位操作,即完成自动变速器每拆装一个项目就进行一次站位更替。目的主要是使每位学生完整掌握拆装工艺,另外也是为了平衡学生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在工位间巡视,指导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4 学生的考核。根据自动变速器实训课的总体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要求,我们把学生的每次实训课的考核分为基础知识考核(30%)和操作考核(70%)两个部分,以100分计,作为一门课记入成绩单。同时还建立完善合理的考评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过程中,采用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对工艺化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探索出多元结合的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最终评价转化为全程评价;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由学校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校企共同评价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实施自动变速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体会
4.1 通过2009年以来的汽车维修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学习自动变速器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学生的中、高级工的考试合格率达到96%以上。
4.2 教学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实训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3 教学设备的完好率得到了提升。以前的教学模式每个学期的设备损坏比较严重,采用工艺化教学以后,工位的学生职责明确,学生严格按照装配要求来操作,规范化程度高。因此,每个学期只需增加一些易损件即可,降低了教学成本。
我们推进自动变速器工艺化教学的困难主要有:一是缺乏与实训课程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必须要尽快组织人员编写出工艺化教学的教材。二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教学的双师型的教师比较紧缺,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46-02
一、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教学难点与教学要求
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新结构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自动变速器普遍采用的是辛普森型、辛普森改进型、拉维娜型行星齿轮机构,如丰田A341E型自动变速器,就由一排超速行星齿轮和一组辛普森行星轮系构成。与平行轴变速器的齿轮机构相比,行星齿轮机构有其独有特点,表现在:第一,传动的原理较为复杂。行星轮自转又公转,传动比的计算较定轴轮系复杂。第二,传动的形式复杂。如桑塔纳2000系列轿车手动变速器采用的是三轴式变速器,传动的线路比较简单。单排行星轮系就有6种运动状态,而丰田A341E型自动变速器,动力从输入轴到输出轴要经历三排行星齿轮。第三,机构的结构复杂。平行齿轮变速机构结构较简单,行星轮系机构本身结构较复杂,同时,制造工艺高,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第四,控制复杂。平行轴齿轮机构一个速度的获得,只要改变一组齿轮啮合就可实现,而行星轮系机构则要通过不同的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共同作用实现。由于存在以上特点,行星轮变速机构成为这门课程的一个教学难点。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这个内容的教学要求如下:第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懂得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各个元件的连接关系,学会画出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学会分析行星齿轮机构各个挡位的传动路线。第二,技能目标是初步懂得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拆装方法;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如何读懂结构示意图,行星齿轮机构各个挡位的传动路线的分析。
二、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一)让学生熟悉单排行星齿轮的运动规律
行星齿轮机构相对于定轴齿轮机构来说,因为包括行星齿轮及行星架而与定轴齿轮差别较大。在传动规律的理解上,由于行星架的齿数是一个假想齿数,无法用眼睛看到,所以比定轴齿轮的理解更复杂。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应注重学生感官认识,最好能够拿到单排行星齿轮的教具或者在学校现有的自动变速器中拆出一组行星齿轮进行教学。
在分析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传动规律之前,首先让学生思考:汽车变速器采用定轴齿轮或者行星齿轮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认真思考后,得出结论:构成不同的传动比及改变传动方向。不同的传动比构成了不同的挡位,以更好地与车辆的工况相适应。什么工况?例如,汽车起步时行驶阻力大,需要变速器放大发动机扭矩,此时变速器挡位的传动比应较大,降速增扭,便于起步。随着汽车车速的上升,汽车行驶阻力不断变小,此时应减小变速器传动比,增加车轮的转速,节省燃油。在汽车倒车时,应能通过变速器的齿轮机构改变车轮的行驶方向。
弄清楚了汽车为什么采用齿轮机构以后,下一步是使学生逐步建立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及转向的概念。用一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教具,把八种传动方案中的一种先演示给学生看,其他方案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演示。由于一个班级的学生较多,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先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演示之前,先给学生布置任务;演示完毕后,每个小组都派代表将8种传动方案的规律进行总结。学生在动手演示过程中,能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并不断思考验证各种传动方案的规律。最后阶段,由任课老师做总结,再让学生动手验证总结的正确性。总结见表1:
在总结单排行星齿轮8种运动规律后,就要强调对单排行星齿轮传动要有动力输出,行星排三元件中就发必须要有固定元件,而固定行星排的元件由什么完成?开始引入自动变速器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结构和作用。
(二)促使学生认识变速齿轮机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
任课教师对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拆装进行操作演示,并在操作中讲解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强调每组学生都要充分认识了解自动变速器变速机构的各零部件(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支架、输入轴、输出轴、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等)名称及其连接关系。在操作中有目的用离合器连接输入轴和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支架来突出离合器的作用(作输入元件);用制动器连接变速器壳体和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支架来突出制动器的作用(作固定元件);用单向离合器连接壳体和太阳轮、齿圈、行星齿轮支架来突出单向离合器的作用(作固定元件);用输出轴连接齿圈、行星齿轮支架来突出输出轴的作用(作输出元件)。
(三)引导学生画出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对于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变速器结构示意图是经常用到的,所以教会学生学会画结构示意图和看懂结构示意图是非常重要的。
在画结构示意图时一定要结合自动变速器实体,按各元件实际位置关系,老师边画边讲解,并用实物与示意图对比,让学生了解示意图上符号标识的意义,通过绘制自动变速器结构示意图,使复杂的构造变得简单了。下图为神龙公司富康轿车、爱丽舍轿车、赛纳轿车、毕加索轿车以及标致307轿车上应用AL4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C1-后排齿圈;C2-前排齿圈;PS1-后排行星架;PS2-前排行星架;P1-后排太阳轮;P2-前排太阳轮;E1-离合器E1;E2-离合器E2;F1-制动器F1;F2-制动器F2;F3-制动器F3;PP des-输出齿轮 (四)演示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工况
在现场结合实物,按所分析的换挡杆在PRND21位置时执行器工作情况,演示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情况。使传动过程清晰、原理具体化。
以AL4自动变速器为例分析换挡杆在D位时1档动力传递路线:
1档时,离合器E1接合,动力由输入轴传排太阳轮Pl,同时1-2档制动器F3工作,固定太阳轮P2,由后排齿圈/前排行星架C1-PS2输出动力,动力传递路线见图2。
C1-后排齿圈;C2-前排齿圈;PS1-后排行星架;PS2-前排行星架;Pl-后排太阳;P2-前排太阳;E1-离合器E1;E2-离合器E2;F1-制动F1;F2-制动器F2;F3-制动器F3;PPdes-输出齿轮由于自动变速器各挡位工作情况分析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学生的现实状况, 教学中采用了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着重分析一个挡位,其他挡位由每个小组进行分析,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提高了,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最后,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一体化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体化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一个教学任务由同一位教师来完成,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教学工厂,师生双边交流互动,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或教师根本只做形式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那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耽误学生的学习。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一)教学组织
一体化课程模式要求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两者并行,在技能训练中包含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中需要技能训练的融合,两者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坐在专业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记笔记。而且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教学管理
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管理,那么,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要么在实习场地上乱跑乱串、起哄打闹,要么乱拿工具或电器元件乱砸或当做玩具,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实现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的最终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这样我们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合理安排学生操作实习,维持好课堂秩序。
(三)师生实践与交流
一体化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训练过程。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模拟,然后再强化训练,这样就能真正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课题结束时进行总结
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在教学时间上会出现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注意对小组及学生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肯定成绩,交流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反馈信息,综合提炼感性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加深认识理解。
【参考文献】
0 引言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仅依靠传统教学,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要进行实践教学,从而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针对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讲授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学生便会产生抽象枯燥的感觉,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在《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其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产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它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方法,见附表。
1 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起源于德国,它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占主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六步:
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评估阶段
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通过教师设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引导,使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从学生接受知识的整个过程来看,理论源于实践,首先是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理论还要返回到实践中去。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中的运用探索
《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是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后续《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等课程学习的基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这门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非常适合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想很好的应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引导为主,还要适时鼓励学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下笔者结合《底盘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总结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同实践环节脱节。它强调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互交替进行,以教师为主导,集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激发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充分挖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手动变速器各档位动力传递路线分析教学时,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带到实训车间,每6人一台手动变速器。以卡片的形式给出该三轴式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照实物,指出各元件名称,重点分析各个档位的动力传递路线。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各小组认真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工作台上的实物,最终每组各指定一名同学结合实物说明其中一个档位的传递路线,同时演示档位传递过程,深刻理解了变速器的减速档、直接档、升速档和倒档的含义。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了三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并理解了其工作原理,由于教学中每个小组的变速器类型有所不同,最后让同学们相互交换工位,仔细对比面前的这几台变速器的区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学生在自由联想、讨论中,产生新观念、激发创新设想。例如,在进行离合器教学时,首先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是不是所有的车都必须装有摩擦式离合器?离合器是不是必须存在的?在装有手动变速器的汽车上如果没有离合器会出现什么情况?结合新手驾驶汽车的存在的问题,说明驾驶员应如何操纵离合器,从而使汽车平稳起步的。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学过驾驶或者正在进行驾驶培训学习的同学踊跃发言,讨论非常热烈,无限激发学生想象空间。最后由教师进行解说。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这门课程中应用的非常广。例如,在进行转向系统检修教学时,首先引入一个维修人员实际中遇到的维修案例:一辆奇瑞轿车行驶时,发动机前部突然发出吱吱刺耳的响声,伴随转向沉重,车辆无法再向前行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对此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故障排除方法,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排除实际故障的能力。
(4)模拟教学法
针对课堂教学枯燥、理实一体化部分项目对教师要求高、实训设备材料损耗大的缺点,在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教学中可引进模拟教学法,可在电脑上实现仿真,从而节约了资源。汽修仿真教学系统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而开发的转为修专业的仿真教学软件。在进行教学时,可先带学生到仿真机房,利用仿真软件,采用动画视频等形式,尽可能的模拟系统三维运动状态,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去理解各系统的工作原理。例如,在进行差速器讲解时,可让学生在仿真系统上对差速器进行拆装,同时模拟差速器工作时的动画,使学生充分理解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3 结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底盘构造与检修》这门课,对行为导向型教学法的一些理解。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了一个活跃、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进而使教师更想去教,学生更愿意去学,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DOIDOI:10.11907/rjdk.161939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1012503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4S店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走入了千家万户。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刺激了汽修行业的发展,汽车维修工需求量居高不下。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是政府和职业院校密切关注的课题。汽修专业实践操作十分重要,但某些客观原因无法保证一人一个实训工位,由于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系统,导致设备紧张或闲置过时。部分院校甚至出现设备操作不当,频繁发生教学事故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融为一体,设计和开发了一个虚拟教学系统,逼真呈现完整的汽车实训过程,将虚拟考核与教学资源相结合,学习内容以趣味性为主,改善了传统枯燥的学习方式,解决了职业院校实训中汽车设备价格昂贵,部件易于损耗等问题,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使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真正的接轨。
1 系统功能设计
本教学系统选取丰田U340E汽车自动变速器作为教学内容,结合企业调研及相关教学专家指导,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选取、整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于课堂教学。将课程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原有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情境重现,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操作技能的目标。
从教学设计角度出发,遵循情境化学习结构,将教学内容按岗位划分,对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媒体进行分析,得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将系统划分为知识链接、课外拓展、虚拟实训、技能考核[1]4大模块,如图1所示。
2 系统功能实现
以理论探索、方法应用、归纳总结为主线进行系统开发,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教师和学生建立沟通桥梁。通过前期调研和专家指导,完成丰田U340E自动变速器的教学设计。系统研发阶段分为3步:①扫描模型。利用三维扫描仪对丰田U340E自动变速器各个总成部件进行扫描,记录拆卸顺序与注意点,拍摄拆装视频和照片,方便查阅;②制作资源。首先,利用3DMAX软件建模,构建模型资源库。其次,利用PhotoShop软件设计和处理图片,构建图片资源库。利用PPT、Word等办公软件设计开发教学内容,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最后,利用处理音视频的相关软件构建音视频教学资源库;③实现交互。利用Unity3D和C#语言整合模型资源库、图片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库、音视频教学资源库等,将各种资源嵌入至虚拟教学系统,实现用户和各种资源以及资源和资源的交互,构成一条完整的技术路线,最终达到教师利用虚拟教学系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技能的目的[2]。系统研发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3 系统应用
基于丰田U340E自动变速器的虚拟教学系统,以虚拟实训为中心,通过知识链接、课外拓展模块夯实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不再驻足于理论层面,避免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学校与企业相脱节的现象,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解决汽车实训基地实验设备获取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规避操作设备不当的安全隐患[3]。系统应用过程如图3所示。
3.1 教学活动
以项目教学为主,系统以项目情境化划分教学内容,应用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3个阶段,让学生能够对知识不断内化。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习风格、知识结构等制订教学计划,学生通过虚拟教学软件对理解性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虚拟教学系统监测学生是否完成导学内容,提供难点标记工具,方便讨论,为教师判断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依据,适当调整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阶段。将虚拟教学软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教师利用虚拟教学系统将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讲解。由于学习情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学系统中的模型资源建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同时,教学系统专门提供基于问题的实践性学习场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学习。教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技能训练是虚拟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是弥补现代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不足的重要手段。教师利用虚拟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将企业生产情况融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实现以思促学、以知促行,发掘高级思维能力。
课后复习阶段。虚拟教学系统将汽修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分化为项目,将项目教学分化为情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学习情境,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
学生在课前和课中学习的知识更多呈现为零散型结构。因此,虚拟学习地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藉此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5]。同时,系统依据学习路径,自动推送学习任务,对原先的知识结构进行拓展,实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进入深入学习阶段,固化先验知识,提升技术技能。
3.2 考核
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是一个由体验、反思、思考、行动组成的持续、递归的学习周期,虚拟教学系统在学习周期中不断增加新的学习节点,创造新的学习路径。此外,教学系统依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推送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学生可以将考核作业提交至系统,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学生找到自己的盲点误区,调整学习进度。
3.3 教学效果评价
考核完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下一个学习阶段的起点,系统将不断记录学习过程及更新学习结果。师生可对教学及学习效果进行研究,利用知识节点和学习地图,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可进行组内互评和上下级互评,根据评价考核表,优化教学效果,完成一个周期的教学活动。
4 结语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操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虚拟教学系统正是利用三维技术和交互技术实现场景模拟,解决了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的缺陷,提高了汽修专业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石连栓,孙文苑.基于Virtools的冲孔模拆装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职教论坛,2014(18):8385.
[2] 降世婧.基于Virtools的发动机虚拟装配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长春:吉林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159-01
本人根据多年来企业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和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仅供同行参考。
1 我国中职汽修专业发展概况
1.1 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职业学校由于教师的培训和企业实践不足,没有专职的实训教师,几乎全为外聘教师,对设备管理和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就难以全面到位。
(2)实训设施设备老化不足。
由于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设备更新换代较快,汽修专业一次性投入较大,由于学校资金不足,设备投入较少,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3)教学方向偏移,极端而不全面。
有的学校,汽修专业国家投入车多,师资力量雄厚,与丰田或大众公司合作,建立起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对小轿车修理教学到位,而对大型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修理没有教学,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而汽修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2 社会、企业对汽修学生的要求
企业对汽修学生的技术水平不会要求太高,但要求基本功扎实,要求某一项技能熟练,而现在学校的毕业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2 实施全面课改,实行全面项目教学内容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企业实践和社会调查结合我国技能人才等级标准,本人将汽修专业的项目安排如下。
2.1 学习领域一:汽车维修基本功训练
学习任务:(1)汽车清洗。企业社会对应岗位:汽车洗饰店洗车工。(2)汽车轮胎修理。企业社会对应岗位:轮胎专卖店和4S店机修工。(3)汽车保养和二级维护。企业社会对应岗位:各汽车专业4S店售后服务岗位。(4)汽车驾驶模拟训练。企业社会对应岗位:汽车驾驶员。
2.2 学习领域二:发动机机械结构修理
学习任务:(1)油底壳和机油泵的修理。(2)缸盖的修理。(3)曲柄连杆机构的修理。(4)缸体的检查、修理。(5)发动机组装及其在车体上的拆装。(6)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修理。企业社会对应岗位:汽车4S店和汽车修理厂机修工。
2.3 学习领域三: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学习任务:(1)汽车传动系的修理。(2)汽车制动系的修理。(3)汽车转向系的修理。(4)汽车行驶系的修理。
企业对应岗位:汽车修理厂:机修工岗位。
2.4 学习领域四:汽车电器修理。
学习任务:(1)汽车电气的组成。(2)汽车电源系统的修理。(3)汽车照明、信号、仪表的修理能力。(4)汽车辅助电器修理。(5)汽车电图的识读。(6)汽车空调系统修理。
企业对应岗位:汽车修理厂、专业4S店汽电工岗位。
3 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以上四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在学校已经打下一定的汽车维系基础,学校要联系多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安置学生在企业教学实习半年,并派专业老师在企业跟踪服务,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一方面巩固完善学校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会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企业的侧重点的不同,由跟踪老师汇总后交回学校记录存档,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的设置和课改提供依据。
4 进行专业方向分工
学生在企业教学实习完成后,按照企业要求和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四个专业方向,工程机械维修、轿车维修、大型货车维修、汽车营销四个专业方向进行新学期的学习。
5 各专业方向的学校领域设置
5.1 工程机械维修专业学校领域
学习任务:(1)液压元件的维修。(2)液压系统故障诊断。(3)柴油机燃油共轨技术。(4)汽车驾驶。
企业对应岗位:工程机械售后维修岗位。
5.2 大型货车维修专业学习领域
学习任务:(一)液压元件的维修。(二)汽车举升和转向液压系统维修。(三)汽车多桥转向和传动系统维修。(四)汽车驾驶。
企业对应岗位:大型货车修理厂维修岗位。
5.3 小轿车维修专业领域一: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学习任务:(1)认识电控发动机。(2)电控发动机空气供给和排放控制系统修理。(3)汽车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和点火系统维修。(4)汽车电控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维修。(5)汽车随车自诊断系统维修。(6)汽车电控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7)汽车驾驶。
企业对应岗位:汽车4S店和小轿车修理厂机修工。
小轿车维修专业领域二: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学习任务:(1)认识汽车自动变速器。(2)拉维娜式自动变速器的检修。(3)辛普森式自动变速器的检修。(4)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
企业对应岗位:汽车4S店和小轿车修理厂机修工。
5.4 汽车营销专业学习领域。
学习任务:(1)计算机打字。(2)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熟练应用。(3)汽车销售流程和营销礼仪。(4)汽车驾驶。
企业对应岗位:汽车4S店销售岗位。
本文受陕西理工学院教改项目“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XJG1024)”资助
1.引言
《汽车构造》主要讲解汽车各零部件及其总成的结构、原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拆装调整技术等教学内容,而汽车零部件成千上万,每个零部件结构都比较复杂,结构和原理也比较抽象,并且同一零部件在不同的车型上,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也可能不同,所以,《汽车构造》教学具有内容广泛、知识点分散、理解抽象以及系统性不强等特点。从而给教与学带来困难。近年来,汽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汽车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也要紧随行业的发展,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其工作过程,为后续的汽车理论、 汽车设计、 汽车工艺学等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论课程教学手法探讨
2.1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要重视
重视课前预习,预先感知一般知识点、难点和重点,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不明白的问题通过教师系统地讲解,学生对疑难问题就能很快地吸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课前和课问还能针对书本的重点难点,主动向老师提问,疑难问题当场就被剖析。
除了做好课前预习,还应当注重“汽车构造”的课后复习,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在每章的后面布置一定数量的复习思考题,学生应该结合着这些复习思考题,把近期所学的内容趁热打铁再复习巩固一遍,算上课前预习,这一部分的内容已经记忆了三遍,应该基本就能掌握了。教师应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除了书本上的内容以外,教师还应该布置一些专题和任务让学生自行去完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专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它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进行书面提交,也可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这一形式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2.2导入新课要新颖
(1)复习导入法: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借助与新教学内容密切相连的旧
知识。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知识的预测和想象,吸引学生的好奇。例如:上次课讲到两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那么这次课就可以启发学生。两轴式变速器主要适用于轿车,那么货车的变速器也采用两轴式?进而转入到三轴式变速器的教学内容中。
(2)发现法。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发现新知识,对于掌握新知识非常重要。例如,在引人讲解“驱动桥”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在雨天汽车打滑的原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联想法。导入新课时,可以借助与新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和想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与实际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以便学生理解。例如,讲“汽车制动系”时.借助自行车刹车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如何制动刹车。另外,可以结合实验室的现有设备,让学生观察并接触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讲授新知识应从先进的教学方法着手,围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来组织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适当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汽车构造教学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1)启发式教学
效启发式教学就是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同题的顺序进行教学。提出问题是指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思考、讨论、训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讲“差速器”这一节时.首先不是讲差速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而是提出问题:如果汽车没有差速器,怎样转弯,转向左右驱动轮将如何动作?接下来是解决这个问题,讲解差速器的结构、内部的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如何动作,能否起到差速作用。
效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的掌握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掌握所学知识和相应的思维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研讨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或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从而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汽车方向的学生对汽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学生走上讲台,谈论当今汽车的整车及零部件结构,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在争论和探讨中,理解和掌握整车及零部件结构的工作原理,增强学生对汽车的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化油器式汽油机和电喷式汽油机做比较,展开讨论,从中可分析其优劣性。
(3)类比式教学
类比式教学就是拿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来和汽车结构进行类比,与初次遇到的比较抽象的名词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能够加快理解,加深认识。如在刚介绍底盘的组成的时候,单说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组成,可能对有些学生来讲不大易记忆,这时,可以利用大家都非常了解的自行车的结构做类比。车把对应转向系,手刹对应制动系,脚踏板、链条对应传动系,车架、车轮应行驶系,这样虽然不是特别准确,但学生很容易就对这几大系统基本功用有了充分了解并形成了牢固的记忆。
(4)对比式教学
在讲解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时,对膜片弹簧离合器和螺旋弹簧离合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对比分析各自的性能、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优缺点,使学生不仅对离合器的结构有所了解,并且对两种类型的离合器的自身特点及由此确定的适用场合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今后的结构设计打下结实的基础。
2.4多种教学工具的应用
“汽车构造”课程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从理性的高度来认识汽车结构,课堂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独创相结合是教学方法的主要出发点
(1)多媒体教学
“汽车构造”教学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使较复杂、不常见、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动态的感性材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如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由于结构封闭和工作过程的动态性,教师很难讲授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吃力如果用实物又没法演示其动态的工作过程,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液力变矩器液体流动过程、运动和冲击扭矩变化过程通过动画直观展示,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感官认识;例如,用软件仿真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并与实物相结合讲解理论知识;把汽车启动的过程用Flas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体积不大的总成部件,在讲解其结构时,可以通过实物投影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增加了单位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同时,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该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可能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度;总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实多媒体课件,减轻了板书工作量,简化了原来需要大量时间解说的内容,教学效率显著提高。这样,在有限的学时内就能够讲授更多的内容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
(2)网络教学
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硬件资源,积极推广汽车构造网络教学,为进一步提高汽车构造课程的理论教学效果,可开发相应的网络课程。学生可利用课程,结合多媒体教学进行课程的预习和复习,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同时,也可及时更新汽车新技术、新结构。通过网络教学,可让学生明确每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教学重点上,对教学难点内容可反复播放和学习。同时,开辟网上辅导、答疑、信息反馈栏目,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
2.5课堂总结
在一节课的结尾常用总结法来巩固新知识,这种方法反复运用就会削弱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应当设计新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教师应该抓住课堂结尾,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向一个新高度。另外,课下给学生布置一定的思考题,或让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环节教学手法探讨
《汽车构造》的实践教学,是学生掌握汽车的整车及零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重要手段。为实现汽车构造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效果,需明晰实践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汽车构造》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以往的《汽车构造》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够重视发展学生的技能,只强调理论学习而忽略亲身实践。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实践和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实践中建立课堂多媒体、实物或模型讲解――实验室现场教学――结构认识拆装实习――开放性实验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3.1实物(或模型)讲解教学
对一些实物尺寸较小,结构复杂,尤其是内部结构复杂的零件,如喷油泵的内部结构、油量的调节原理等,如何让学生深刻了解和掌握实物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可利用多媒体播放Flash课件,或者利用解剖、透明模型来解决可视性较差、学生难以掌握以及实体零部件无法看到内部结构的问题。利用动画配解说的方式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其工作原理,这是单纯的拆装实习做不到的,因为,拆下来的零部件都是零散的、不能动的,只能看其结构,其运动过程只能靠想象。
3.2拆装实习教学
单纯的实物模型教学只能让学生看清该部件的结构,具体该部件和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装配要求等还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拆装实习才能掌握。汽车构造拆装实习就是让学生熟悉汽车实物、提高操作技能,使其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平台。在拆装实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要求老师合理安排,拆装时学生唱主角,老师把关并提出要求,特殊结构和调整提前告知学生,使汽车拆装更加合理;学生自主拆装;拆装过程中同学们分工协作,采用团队合作,角色轮转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各系统零部件整齐地放在零件架上或划分的区域内,为了解装配关系、搞清结构和有序装配创造了条件。
3.3开放性实验室教学
开放性实验室教学可以让学生重新进行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等汽车主要部件的拆装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对汽车部件进行检修,这既可以针对正在学习汽车构造课程的学生,也可以面对还没有学习和已经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开展,甚至可以面向其他非汽车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实验内容由浅入深,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他们进行高层次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效益和自我发展能力,实验室建设应从学校整体出发,打破部门分割封闭状态,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向校内外开放,实行资源共享。实验室每周开放5天,每天开8小时,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实验室,自己做实验。学生可以自由组合3~5人的实验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薄弱环节,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动手完成实验以及自己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实验室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在实验室对汽车零部件的实际拆装,可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
3.4 建立校外学生实训基地教学
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接触汽车发展的新技术,更深刻理解和掌握汽车构造,拓宽视野,掌握知识,汽车构造实践教学除了依托学校实验室外,还可利用校外建立的实训基地。由于学生实训基地信托的是汽车制造企业和维修企业,可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国家建设输送更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人才。
4.结束语
《汽车构造》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到汽车零件,大到各个系统配置,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才能使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真谛。同时,只有将实践教学的改革和理论教学的改革结合起来,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才能提高该门课程整体的教学水平。
如何培养面向一线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汽车专业教学必需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汽车构造》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先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并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汽车结构,才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具有广博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U472-4
首先应明确模块教学过程不能简单套用别人的经验,必须考虑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学校的设备情况、学生的能力层次等因素。
为设做好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定汽车专业的教学目标。能否准确定位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多数学校都主要是为本地区培养从事汽车维护、修理、检测、装潢、汽车外形整修等工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应摸清汽车行业的这类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此目标开展各项教学、教研工作。
二、确定并划分教学模块。如何科学划分教学模块,是实施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重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一个大模块,该大模块由两类模块构建而成,第一类为基础模块,包含文化基础课和公共关系类课程等教学模块,采用学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一类基础模块在一年级进行教学。第二类是多个专业模块,采用工作过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且各专业模块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更换和开发的活模块。我们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专业内容为主线,以实训场室设备为条件,将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底盘构造与拆装、发动机机械维修、电控发动机、自动变速器、传动系与行驶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整车检测与保养等模块。每个模块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课题或适合于行为导向教学的模拟项目,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并将各模块涉及的构造、原理、修理和维护工艺、故障排除等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这样教学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教学目标、围绕专业课题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比如汽车电器系统,设计的模块有蓄电池的检查、起动机的检修、发电机的检修、灯光线路的检测等等。
三、开发模块化的校本教材。编写好适应于本专业的校本教材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基础。教材的基本框架是:模块-----子模块------课题。编写模块化教材我们将从模块的教学目标出发,注重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并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陆续编写校本教材。在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形式的案例分析、项目教学和模拟教学等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式教材将打破传统学科式教材的界限,对完成本模块的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有简明扼要的描述,涵盖了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着重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系和冷却系”这一模块中,除了常规的结构、原理、检测与维修外,我们把日常维护中的项目——滤清器的清理与更换、冷却液和油的检查与更换等也列为主要内容。我们考虑到,现阶段学生进行发动机拆解维修的机会很少,但进行日常维护的机会却很多,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马上就能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论文摘要: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现今的头等大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课程自身存在许多特点,使得一般的教材难以满足其教学需要,校本教材的编写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文章作者对汽车类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和教学实施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私人购车的迅猛增加刺激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为适应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全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汽车专业,以培养汽车后市场高级技能型人才。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飞速发展的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现今的头等大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其关键在于课程改革。由此引出了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编写、双师教师培养、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组织等一系列课题。wwW.133229.Com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课程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课程为公共及基础类,着重介绍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政治理论、思想品德、法律常识、形势与政策以及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等。第二类课程为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例如汽车结构与拆装、发动机机械检修、汽车传动系检修、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检修等,有一些专业课还在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例如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轿车电控系统检修、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等。与第一类课程相比,这些课程具有行动导向性强、对教学环境依赖性强、技术更新迅速等特点。由院校结合当地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状况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实际,总结一些对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和经验,提出汽车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基本原则、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
关于如何编写校本教材和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很多相关文献中都有详细的阐述1]2]3]。笔者在实际编写教材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又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1.迫切性与工学结合原则。汽车专业的教学工作者们从50年代末至今已经开发了很多优秀的汽车专业教材。然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课程自身存在许多特点,使得一般的教材难以满足其教学需要,校本教材的编写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汽车行业的发展在不同省市有各自的特点,地方企业需要依据环境特点制定自身的发展路线。现有的教材能从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出发,从原理上指明方向,但很难覆盖到每一种具体的情况。校本教材则能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使教材内容来自生产第一线,使教育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第二,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既需要重视实践能力又不能忽视理论基础,现有的教材或强调理论与科学研究,或单独针对实践,这使得我们很难找到一本合适的教材同时兼顾两方面的要求,而同一门课程使用两本甚至多本教材无疑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给学生带来负担。校本教材则较易做到二者的兼顾,因此为学生与老师所喜爱。第三,各学校具备的教学条件和设备不尽相同,尤其对于一些国内外的较新设备,往往还没有配套的教材可供教学使用。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接受培训并亲手实践,然后通过校本教材这一媒介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时有据可依。从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开发具有迫切性与必要性,而这是与专业课程“工学结合”这一特性密不可分的。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4],因此校本教材的开发应当紧密围绕着课程来进行。我们在编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时应严格遵循“工学结合”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好教材建设规划,教材内容及结构要反映当前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符合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需求,反映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反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优化,提倡选用生产一线收集的故障案例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所设计的教学工单上应列一些讨论题,但不给标准答案,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打开思路,让校本教材满足教学的需求,真正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时效性与统筹优化原则。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更安全、更便捷、低能耗、无污染、智能化等新的需求更是不断催生出新的技术。校本教材必须有较强的时效性,并经常更新,只有时刻关注最新的动态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投入校本教材编写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都比较有限,如何组织教师在短时间内编写时效性好的教材是一个挑战。聘请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不失为一个良策。在横向上,笔者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组建了不同的教学团队,例如发动机教学团队、底盘教学团队等。教材的编写由各教学团队组织教师进行,每本教材至少由3名教师参与编写。不同团队之间尽可能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共享一些共同的注意事项、统一绘制插图等等。在纵向上,一本教材的编写时间一般是一学年,而使用时间一般是2~3年。新教材与旧的相比,在内容上约有20%的更新,这使我们的编者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新技术的学习和调研,以及对教材结构的调整方面,保证了快速、高质量的教材编写。我们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尽可能减少那些教学中不涉及而学生又没有兴趣阅读的内容。我们还专门针对课程开发合适的校本教材,做到一本教材对应一门至多门课程,如《汽车结构与拆装》,一门课程最多使用一本教材,以减小开销并提高使用效率。在实际中,我们编写的《汽车结构与拆装》、《汽车发动机机械检修》、《电控汽油发动机检修》、《电控柴油发动机检修》、《汽车传动系检修》、《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检修》、《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轿车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应急维修》等9本校本教材都在使用当中,没有作任何无用的开发。
三、教学场所的设计
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需要特定的教学场所,应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的要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这个工作环境中,学生使用工具,通过与工作人员合作与沟通,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取得特定的工作成果,并学习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教学场所设施布置合理与否,对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最终实现课程目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可将一体化教学场所设计成专业教室或实训车间。在专业教室中可设置针对全班的理论教学区,并为每个学生设置一个实践工位。大的专业教室还可划分为小组工作讨论区、资料查询区、实验区和实操区等,从而把理论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专业教室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有相应的提高。单纯的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都无法独立承担起专业教室里的教学任务。实践中,在“双师型”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由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共同组成教师小组承担教学任务。与专业教室相比,实训车间更强调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性和生产性。按照功能的多少,可把综合实训车间设计成单一功能和多功能实训车间。在笔者所在学院的实际教学中,教学场地已由原来的一块黑板、几十张桌椅板凳的理论教室,改成了理实一体教室(相当于专业教室),如汽车发动机理实一体教室、汽车底盘理实一体教室等,有的课程如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应急修理等就直接进入实训车间进行。学生对于这样的设计普遍反映很好。
四、教学的实施
有了教材和教学场所的基础,如何组织实施教学呢?我们在实际中根据具体情况遵循了下面几点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在没有教师直接帮助下,围绕已经明确的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在多变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独立选择劳动工具、设计工作方法、控制工作过程和保证工作质量的能力,较好地发展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独立学习起咨询和辅导作用。
2.行动导向的教学:通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这里的行动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活动或劳动,同时还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3.自我管理式的学习:教师设计和构建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情境和资源条件,学生以现实生活和工作情境为基础,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和方法,确定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从教师、同学甚至是竞争伙伴那里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职责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自我管理式学习包括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笔者所在学院已将所有专业课程全部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此外,教师还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的最多的包括四阶段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岗位培训法等6]。
五、总结
高职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其他专业的职业教育,因此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在校本教材编写方面,为了更好地为课程和教学目标服务,在编写时不能一味地按照普遍原则进行,而应当有侧重地选择指导思想和原则,用工学结合与统筹优化的方法着重解决迫切性与时效性的问题。在教学场所的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实践性和生产性的需求将一体化教学场所设计成专业教室或实训车间。在教学的实施方面则应当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涂永忠.高职教材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4,9(26):13.
[2]葛力力.提高校本“教材”质量的三个“切实”[j].职教论坛,2003,(10):25-26.
[3]刘平娥,罗建远.高职高专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5,28(446):59-60.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据介绍,教育部已经成立了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截至目前已有15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加入其中,主动转型改革。但是,符合条件的高校真要转型,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师资。不少独立学院的办学,其实和母体差别不大,老师都是研究型大学的,没有实践经验,他们来上课,并不符合应用型本科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符合转型条件的各高校首先实施的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技能或技术创新应用的培训。
二、国内外职业教育及师资概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外一些职业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曾高度重视其行业经历和专业技术技能,并有相应严格的规定。比如德国,规定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职教师任职资格之一是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其中要求至少要在相应专业岗位上从事技术工作3年。又如澳大利亚,要求职业教育行业教师必须具有3~5年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在丹麦,要求职业教育从业人员需要完成三级职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必须拥有5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历。同时要求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需要补充教育学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职业教师。
在我国,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至此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中国首先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简单来说,是“学中做、做中学”。其次,建立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这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指引了方向。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于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比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现阶段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匮乏、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弱、兼职教师队伍管理不到位。另外,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基础学科的教师相对过剩,专业技术的师资缺口较大,缺少一大批理论知识丰富,技术技能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化师资的稀缺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高职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的途径
强化高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已是当务之急。我院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青年教师职业技能。
(一)校本培训
2014年3月开始,学院为加强“双会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院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促进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针对学院理论教师开展了一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发动机拆装、发动机检修、发动机排故、手动变速器拆装、自动变速器拆装、自动变速器排故、二级维护以及四轮定位等典型的汽车维修项目。在此次培训结束时,参加培训的教师的汽车维修技能达到高级工水平,执教能力迅速提升,具备既能上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技能教学的能力。由以前的“双师型”教师转变为“双会型”教师。
(二)外派参加国培、省培及出国培训
校本培训虽然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技能,但提高程度有限。因此,我们还需要走出去,了解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找出自身发展方向。我们学院在2012~2014年先后选派15人外出参加各级培训,其中1人远赴德国学习德国先进职业教育。被选派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很大进步,回到学校后对全院教师开展学结报告,将学到的教学、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以及内涵建设等多方面的经验传达给学院教师,为没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的教师也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的具体情况,使大家得到共同进步。
(三)网络培训
由于外出集中培训花费较高且受时间限制,我们在2013~2014两年,选派40人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与集中培训相比,网络课程学习自由度较大。首先,时间可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安排,不会固定在具体的某天某时间段,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空余时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即可,一般有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学业。其次,学习内容选择性较大。培训课程不仅包括各学科里面的专业课的讲授,还涵盖了应用型院校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专业(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培训、教师发展通识培训以及高效培养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专题培训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培训内容。再次,学习内容可重复播放,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没完全理解的内容可以重复播放,反复探究。
(四)以赛促教
为了促进我院青年教师执教水平,每年都会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全院青年教师大比武”与“说课比赛”等活动。通过各项比赛,加强学院教师业务水平的交流与提升。同时学院也会推出一些奖励政策,大大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除了针对教师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外,我院还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二级维护、发动机拆装、发动机排故等一系列省、市级的比赛以及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等科研项目。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
(五)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
为了丰富我院教师教研活动的内容,学院会不定期聘请专家或学院优秀教师为我们做一些专题讲座。2014年度我们先后学习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全国职业教育形势及我们的任务》《如何实现课题教学创新》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另外,还专门聘请学院讲课比赛获奖者对全院教师开展示范课报告。通过专家与优秀教师的专题讲座,使青年教师更加清楚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且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六)优质课评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技术人才作为资本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进行“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其中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指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传统职业教育实行的是理论先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丰富而操作技能较单一,综合性的职业能力较为欠缺,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
我校曾对学生的实习及毕业后就业情况进行过跟踪调查,走访了几十家汽车维修企业,从我校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汽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对高级“蓝领”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工人“断层”现象非常严重,企业迫切需要大批实际操作技能娴熟、全面的技术工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汽修技术工人的职业学校,我校认为只有转变观念、转换机制、改革教学方法、突出职业就业教育特色、加强技能培训,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技术工人。因此我校近几年来逐步在汽修专业课程中引入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1.“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双元制”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原型是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培训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学时各半)的一种小班化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强、专业适应面宽。“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踏入社会后的竞争和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工作中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操作中维护和维修的能力。多年前我国就在中职学校中进行过对“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由于国情不同,“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国没能得到广泛推广,但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此基础上,我国交通技工研究会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式。
2.“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传统职业教育的模式是专业理论课和实习课分开进行,其流程和要素如图1所示。
在专业课教学中,由于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分开进行,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时候无法接触实际的东西,所以没有感性认识,增加了其对专业知识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在进行实践操作课教学时,由于课程衔接、课时分配、学科特点、考核侧重面等原因,学生难以把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操作课中,又不可能在实践操作课中重复讲授专业理论知识,造成理论和实践分离,难以达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我校近几年一直在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流程简图,如图2所示。
“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模拟工业环境”中,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由“双师型”教师指导,运用“理实一体化”教材,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边学习专业理论边学习技能,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我校在汽车修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步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1)准备工作
我校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汽车修理专业实习场地的调整和配置,2011年,1500m2的汽修实训中心正式成立,并且对外营业。我校通过调查了解汽车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需求信息、汽车行业新技术需求信息、汽车行业最新设备信息等情况,来动态调整模拟工业环境,配置相关设备,基本能与汽车维修行业接轨。与此同时我校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一些适合具体教学情况的“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使学生既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指导操作,又可以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从教材中找到答案。
(2)实施过程
我校首先在汽车构造拆装课中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由“双师型”教师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学习“理实一体化”教材、观看教师的教学演示、自己动手操作等方式来完成汽车构造拆装的各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反馈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终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我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汽车修理全部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3.“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既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又能强化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达到职校就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众多的可视化媒体和供学习、操练的教学设备,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趣味性增强。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从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经验
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我国的职教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学培养目标主要是由教育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制定的,对企业需求的反映较少,致使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教学内容越编越多、越编越难,大部分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所占用,实践教学始终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学生难以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因此,职业学校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以就业为目标,尤其是专业教学一定要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我校逐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来确定培养目标,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取舍不再以学科体系的完整为基准,取而代之的是职业活动的需求,打破了学科界线,重组了教学内容。在专业谋教学中,我校实行“六步教学法”、“小模块教学”、“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等教学方式,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建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1)要求专业教师取得“双证”
规定专业课教师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中级工以上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对专业教师参加学习进修给予支持。我校要求专业教师按期取得“双证”,即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通过几年的培养,现我校有高级技师3人、技师3人、高级工2人,专业教师中超过88%具有汽修技师以上的证书,已基本具备了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师资能力。
(2)建立专业教师到汽车修理厂培训制度
针对不少教师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偏少的实际情况,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到汽车修理厂实习锻炼,让专业教师熟悉企业氛围,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3)借助“外力”带动教学相长
我校聘请了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定期邀请汽车方面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帮助学校解决专业技术难题。
3.引企进校
引企进校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有力保证。我校开设汽修专业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2010年该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省财政厅专门下拨资金用于学校的设备购买。学校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充分利用校内实训中心现有的设备,引进汽修厂,让学生真刀实枪搞实训。
2011年3月,我校创办了“校中厂”,对内承担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对外承接各类车辆的维修保养业务,不仅实现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而且形成了“校企互动式”的办学特色。校企互动、校企共建是校企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入的做法。
学校与汽修企业共建汽修实训中心,共同培养汽车修理专业技能人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到“七个合一”。
(1)学校企业合一
校企合建汽修“校中厂”,一方面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就近有了实习工厂,另—方面承担本校教练车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同时还承担社会车辆的维修,既解决了学生实习问题又节省了本校车辆维修成本,还为学校创收增添了新的渠道。
(2)教室工厂合一
汽修“校中厂”运营以来,每天都有十几辆车来厂里检修。这些车辆不仅给汽修厂带来了检修业务,也给学校学生创造了更多实训的机会。学校把实训课堂搬进汽修车间,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实践起来,才能确保技能训练到位。经过对各种车辆的故障检修,学生学到了很多技术与经验。
(3)教师技师合一
汽修“校中厂”不仅是学生的实训平台,也是汽车专业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好场所。学校组织汽车专业教师“入厂挂职”,在实践历练中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搭建“教学沙龙”等平台,促进汽车专业教师与“校中厂”专业师傅交流探讨、取长补短,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在,学校汽修专业教师大多数拥有“技师证”,既可以做理论的传授者,又可以成为实习现场的师傅,克服了理论与实操无法统一,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
(4)理论实践合一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实训,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这样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学校还倡导“以赛促教”,不定时在学校举办各种技能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进步,在比拼中找差距,促进学生技能强化,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5)学生学徒合一
学校按照“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流程,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共同培养机制。我校聘请优秀技师担任实习导师,发挥其一线实践经验优势,指导学生进行实习,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学生实习时,既是一个技能学习者,又要通过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汽车修理技术人才,实现了学校与工厂、学生与岗位“零距离”。
(6)育人生产合一
学生在“校中厂”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汽修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保养维修车辆、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真正实现了在育人中生产、生产中育人的理念。
(7)维修驾驶合一
2011年8月,学校下属企业——东阳驾校迁至校内,并将汽修“校中厂”确定为驾校车辆定点维修企业,这既方便了教练车的保养维修,节约了驾校的运营成本,又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到汽车维修与驾驶技术两种本领,其结果是学生毕业即可拥有职高毕业证、专业技能证和汽车驾驶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4.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专用教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有实施场所做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因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教师讲授理论的同时让学生进行实践,要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学校为专业课程建立了专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室(图3),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我校通过几年的逐步调整,形成了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电控汽油发动机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柴油发动机维修专门化实训室、轿车维修专门化实训室等一系列专业教学实训场地。
5.添置汽修专业课所需零件与设备
具备了各种教学实训场地,还应有汽修专业所需的汽修设备、零部件及总成,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汽车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同时有许多汽车厂家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植入新技术,因此学校需要不断更新、增添实践教学器材,来保持“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教学实物的先进性。我校每年都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新设备的添置及零部件的更新,以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这几年来,我校添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汽车维修用设备和设施,详情见表1。
6.“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模块教学搭配
我校根据汽车的结构特点设置了发动机拆装修理、变速器拆装修理、发动机故障诊断、电喷发动机修理、自动变速器修理、空调系统修理、ABS系统和安全气囊修理等教学模块。根据所设模块进行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发动机拆装修理模块教学中,把整个内容分为曲柄连杆机构的修理、曲轴飞轮组的修理、连杆的检修、配气机构的修理、系冷却系的修理、汽油机燃料系、柴油机燃料系的修理等项目,然后确定各分项目的教学要求。以机油泵零件的检修为例,其教学模块内容见表2。
7.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改革教学评价机制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应与原有的评价体系有所不同,更应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及企业评价。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平时成绩评定
每个模块给出一个成绩,其中理论占40%,操作占60%,这部分占总成绩的60%,余下40%根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作业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评定。
(2)以比赛形式评定
学校不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方面的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校的学习竞争气氛,同时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
(3)要求学生获取国家技术等级证书
相应的技能证书可以证明学生的相关技能,也可以成为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优势。我校要求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前获得汽车修理中级工证书,要求汽车驾驶专业的学生毕业前获得汽车驾驶证及汽车修理中级工以上证书。
(4)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后的表现情况
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大肯定,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最终评价。因此,我校非常注重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后的跟踪调查,了解企业的需求及对我校学生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企业需要。
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两年来,我校在汽修专业课程中逐步对“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实施准备及尝试。我们从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参加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3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综合任课教师的评议,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通过分析统计结果,我们发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在于:
1.便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教学直观性强,易于深入浅出,教学效率高,总体效果好,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2.与模块教学合理搭配,使学生学习技能的系统性更为强化,同时避免了单纯为考核而进行的项目教学,从而使学生的适岗能力大大提高。
3.使专业课上课时间得到合理运用,避免了由于理论课与实习课单独教学而造成的内容重复、衔接不上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参加汽修等级工考核合格率逐年大幅度提高,2011年汽修中级工考核合格率为98.3%,较2010年提高8.2%,较2009年提高13.7%。今年分配在汽车修理厂的学生表现出进步快、操作方法正确、动作熟练、适岗能力强、喜欢钻研汽车新技术等优势,深受实习单位好评。
五、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及评价模式,解决了分段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在知识体系上不连贯、不衔接等问题;通过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地利用了教学场地,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在学中求乐、乐中求学。
(2)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科学知识有效地转化到生动而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自觉地上升为理性认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需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中职教育的规律。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积极意义。
(4)有效地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去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以此来满足教学所需,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必须加强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LC Course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nships
WANG Miao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013)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he stud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t the insistence of internships, how to complete the "PLC and motor control technology" lesson plan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re-enacted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The course covers the principles of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and WinCC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 profibus fieldbus. Innovative proposed "DL (Doing by Learning)" is the "work-based learning" mode. Teaching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integrated automobile production training table make the curriculum standardization, modularity. Achieve professional and industrial docking, docking curriculum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butt. Achieve the service for working run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Key words internship; "DL" teaching mode; PLC curriculum standardization, modularity
1 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色的分析
企业急需培养掌握PLC电气控制技术理论和知识和技能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为了使学生尽早接触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设备,更快地进步,高职高专学校始终坚持“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体制,以“不能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没有我们存在的必要”的办学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内涵建设,实现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全方面培养。学校利用学校与企业多年合作的契机,现在安排学生学习理论和实习的比例为1:1。使他们每天工作的同时回到学校学习自动化专业课程PLC与电机控制技术,再到实际生产线上不断应用,再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目前90%的学生在第三第四学期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并且深入生产一线顶岗实习,要完成企业安排的正常八小时工作,还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PLC与电机控制技术课程就是在第三、第四学期上课,让学生实习好、学习好,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高职高专办学特色促成了课题组成员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PLC与电机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使顶岗实习的学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校企合作,研发PLC校内实训台
2.1 PLC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以往PLC与电机控制技术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两者在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各负其责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政” 和“相互推诿” 的现象。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师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内容的讲解常常是“空” 而“虚”,给学生留大量作业,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背程序,应付考试。实训内容更多的是简单验证理论结果,如一台PLC可编程控制器带一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或几个指示灯学生可以通过PC机进行编程,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或指示灯循环亮灭。所做的实训项目较少,学生印象不深。但现在学生下厂顶岗实习了,他接触到的是能生产出世界一流汽车的生产线,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实训室的设备都远远满足不了顶岗实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2.2 研发PLC校内实训台
任课教师走访学生实习单位,如一汽大众公司,针对汽车行业进行了调研,教师根据在生产第一线设备的研究,如焊装车间、总装车间的汽车输送线。调研结果是汽车制造行业每个工位之间是流水线生产,在生产线上各个环节都采用了PLC作为主控单元,同时用上位机WinCC监控和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进行通讯。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电气设备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在不同工厂、不同车间顶岗实习学生共同接触的自动化设备,就是汽车生产输送线。结合学生知识的循序渐进规律及全面性、课题组教师研制了来源于企业,又适合学校教学的PLC与电机控制技术实训台――汽车自动生产线实训工作台,本实训装置贴近工业现场要求,是典型的汽车自动生产线,设备从选材、工艺、流程、结构、控制等各方面都从实际工业现场出发,考虑工学结合要求,有机融合了机械、电气、气动知识,整个实训台就是学生工作、控制的生产设备。
通过该实训系统的工作任务训练,能较好地锻炼操作者程序编写设计能力、自动线设计开发能力、自动线连接与调试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和安全意识。突出强调技术的综合运用。实验室设备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避免了过去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脱节的教学局面。现在实验室是一周4天,8小时开放。满足了顶岗实习学生三班倒的工作、学习的需要。对在外地的同学以网络为载体,及时发送教学课件、实训台影像。教师制作、发送和批改和项目相对应的学习页,使外地学生也能同步学习。
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PLC课程的项目与任务的设计即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它是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它即要符合企业和岗位技能需求,具有针对性,又要保持PLC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任课老师精选设计的每个实例项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连贯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单元内的实例都能有效地为该单元核心内容的教学服务,并且这些实例课题既能方便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又要包含工作现场,本课程预计设置10项目。
项目一,硬件系统安装及软件系统的使用。该项目来源于工厂的主控单元PLC,要求学生了解它的硬件结构,硬件组态、硬件调试。同时工厂大量使用STEP7软件,要求学生可以熟练使用该软件的位指令。
项目二,输送滚床转台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继电器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定时器控制,使滚床输送线实现直线运输,旋转运输。
项目三,PLC软件程序控制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驱动行车运行。
项目四,指示灯控制系统。工厂中还有很多指示灯,它们可显示不同的工作状态,因此对它们的控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该项目来源于激光焊指示灯系统,有红黄绿三种指示灯,亮和灭各有不同的意义,闪烁的频率代表不同的工作状态。
项目五,PLC软件程序控制变频器、编码器使升降台变速运行。学生学会用PLC控制交流电机就掌握了工厂的大多数设备的控制原理。
前五个项目完成基本可以设计了一个完整PLC和电机的控制系统。以上项目为第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第二学期的学习内容。
项目六,机械手的设计,运用气动控制技术由PLC控制电磁阀使机械手按要求进行快速移动夹紧、松开动作。
项目七,堆垛解垛控制系统,用PLC的结构化程序处理复杂的控制任务,使学生学会在主循环组织块中多次调用功能块和功能。
项目八,PROFIBUS现场总线的应用。
学会应用通信模块选择调试好的任意两个系统模块,实现两个CPU315-2DP之间主从通信。
项目九,自动线加工系统模块上位机程序编写、调试。
熟练应用WinCC组态软件图形编辑器;掌握画面切换、显示画面窗口、动态设计等方法和步骤。
项目十,WinCC组态软件与Profibus现场总线的通信。
利用图形编辑器组态加工模块的画面,显示加工工位的计划值、实际值时间信息;完成加工模块的组态功能。能够进行上位机的控制及显示。
4 情景教学案例
现以输送滚床转台控制系统为例进行情景教学的案例进行说明:
4.1 转台站控制要求
输送滚床转台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继电器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定时器控制,使滚床输送线实现直线运输,旋转运输。
4.2 教学方法比较
没有建造汽车自动生产线实训台之前输送辊床转台控制系统项目我们只能通过PC机用应用位逻辑指令编写一台电动机正反转程序。因为没有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转台站工作情景根本无从谈起。只能用仿真软件验证程序编写的正确与否。学生学习过程变成背诵程序过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在课题组老师研制了与工作岗位控制系统一致的汽车自动生产输送线实训台,顶岗实习学生他们在工厂只是使用,但自己没有编过能直接控制减速交流电动机的程序,现在他们可以自己拆装转台站,这样对机械设备结构了解更深刻。可以对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按控制要求进行设计编程调试。同样是应用位逻辑指令可以编写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程序,所以学习兴趣大增。
4.3 本项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1) 掌握单相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继电器控制电动机原理。(2) 掌握S7-300PLC位逻辑指令。能够利用位逻辑指令构建转台站控制系统。(3) 具有转台站控制系统的构建、接线、编程、下载、调试的技能。(4) 学会操作汽车自动线设备的转台站。
4.4 转台站组成及功能
转台站由转速1300r/min、减速比1:50交流减速电机、电压DC24V、四路的继电器、额定电压DC10~30V、额定电流200mA、检测距离10mm的电感传感器1及检测距离4mm的电感传感器2、滚轮导轨、输送辊床、钣金结构件、机械零部件组成。主要部件功能如下:(1)交流减速电机1:用来通过同步带/轮传动机构驱动滚筒转动。(2)交流减速电机2:用来通过驱动滚轮在导轨运行,达到转台旋转的功能。(3)继电器:用来控制辊床交流减速电机、转台旋转交流减速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反转,当PLC输出信号给继电器线圈时电机运行。(4)电感传感器1:用来检测输送滚床出入口滑撬的位置,实现传输定位,当检测到滑撬物料时给PLC提供输入信号。(5)电感传感器2:用来转台旋转到位检测,当检测到转台旋转到位时给PLC提供输入信号。
4.5 软件设计(图1)
4.6 项目实施
4.7 评价过程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个同学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总结成果,我们制作的自评、互评和师评表。每完成一个项目,就需要填写自评表、互评表。其中包括知识考评、软件编程、实际操作、项目验收、联系实际工作的创新点五大方面的考核。
5 总结
通过针对满足顶岗实习需求的PLC课程的研究与实施,使PLC与电机控制技术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贴近工厂实际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高职高专学生在坚持顶岗实习的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在很短的时间里很好地掌握PLC技术、WinCC监控软件、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了PLC常用指令的分析应用能力、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接线、调试及故障排除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协作的能力。也充分满足了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实力的要求。在实践中使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强的优势突显。目前学业完成的学生已在一汽大众、大连发动机、大连变速器、一汽解放公司、一汽技术中心、米其林轮胎、一汽丰越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成为企业电气设计维修的技术骨干。教学内容科学优化,进而为实习的岗位更好地服务。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吉教高字【2012】45号
参考文献
引言
以行动导向下的项目教学法被许多职业院校所借鉴,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和影响,设备、师资、学生基本条件和就业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借鉴、实施项目教学时,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使其切合国情、地区情、校情等实际,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为此,本文就以汽车维修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法为例,浅谈职业教育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然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失败者或者没有参加过高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厌恶课堂理论教学;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馈乏,思维方式大多在表象思维的阶段,理解分析问题时对事物的表象和工作环境依赖性强,不适于理论与实践截然分开的学科型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项目选择了职业岗位中真实的生产任务,并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生产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按项目内容展开教学:可实现在“做中学”和 “学中做”,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职业习惯,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体现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二、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条件
项目教学是一项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实施项目教学,首先需要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分析研究支持项目教学的必备条件,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基础。
(一)调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项目课程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以教育部指导性教学方案为依据,以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鉴定标准》和《机动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考核大纲》为基础,参考企业维修生产实际拟定出与从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主干学科课程群和汽车维修专门化课程平台,并在各学科中按企业作业需求和教学规律设定教学项目,以项目为单元展开专业教学。完成了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形成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改进后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以汽车维修专门化选修课程平台的方式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轿车与载货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和多种总成维修,从而实现课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例如以机修、电器维修、车身维修等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以汽油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空调维修等总成维修专门化对接专项维修或各式快修店。
(二)设备条件
设备条件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只有完备的教学设备、设施的支持,才能营造职业活动的教学氛围,才能满足项目教学中学生分组实训的需求。例如,汽车维修专业设备配备,除按照教育部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外,还应依据各自院校学生数量、汽车技术进步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设置技能实训室并配备相应设备、仪器。我们学院是2008年北京市批准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之一,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比较完备,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的坚实的设备基础。
(三)师资条件
项目教学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来承担项目教学任务。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控制
下面以“汽车底盘检测——汽车挂档困难故障检测”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步,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引进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设计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项目任务。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可以请学生参与,学生的意见可以提高项目任务的可行性。依此,教师明确该项目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对一部有挂档困难故障的汽车进行诊断并排除。
第二步,制定计划。
根据项目任务和目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以及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并与老师讨论,由项目小组写出计划报告。
第三步,实施计划。
学生首先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包括查询资料、调研、使用学习软件、拆装实训等,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步骤和流程工作。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并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成果展示。
完成项目任务后,对形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工作成果可以是语言文字、图画,也可以是实物形式的模型、工件等。小组通过汇报答辩、技能比赛或者应知应会考核的方式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此次项目是采取实际故障排除的方式。
第五步,评估总结。
学生先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对工作成绩进行检查和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和评价,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案,有些内容可以延伸为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初始调查。项目教学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不能简单地评价为“对”或“错”,而是评价为“好”与“更好”。
四、结束语
实施项目教学,要依据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在有限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实必须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依据社会和职业岗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有计划、按岗位作业需求拟定教学项目,从而完成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让学生成为项目教学的主体,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强化其指导、控制项目教学过程的作用。真正实现项目教学以改变学生行为、提高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技能型、实用型技术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