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7 23:33: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法学专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省电大于2009年对电大开放教育集中实践环节进行了修订,并出台了新的教育实施方案,我市电大也对《集中实践环节实施手册》作出了相应的修改、补充和调整。现将相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写作要求的变化
<一>本科:所有论文和实践报告均要求用A4纸打印,论文为三稿(初稿、修改稿和定稿),实践报告为二稿,电子版见山东电大在线或滨州电大在线。
1.法学专业:内容包括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为百分制。
2.汉语言文学(师范):
内容包括教学实习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教学实习又包括实习方案、教案和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教学实习的方案、教案和实习报告均可一次打印成型,具体要求见“实施方案”,教学实习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实习报告的打印参考实践报告的相关内容要求;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3.教育管理: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教育管理实践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教育管理实践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制。毕业论文不再要开题报告,成绩为百分制。注意不要把教育管理实践报告写成调查报告,另外,论文选题不能选学科教学,要紧扣教育管理内容。
4.小学教育: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5.行政管理: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百分制。
6.英语教育专业:内容为教学实践设计。整个教学实践设计研究项目必须经过简短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撰写4000字以上的鉴定报告几个阶段。
具体过程包括:项目启动、问题分析及方案设计、学生实施方案阶段、数据分析讨论、研究报告撰写过程。 要求:①每一步骤都要有书面材料;②要有4次教学研究记录或教学日记;③要有原始问卷或座谈的录音等。
研究报告一律打印,格式统一。详见省电大的《教学实施方案》。作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7.工商管理:内容为模拟实验和7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模拟实验要求附500字的模拟实验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论文的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8.会计学:内容为模拟实验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模拟实验要求详见省电大《教学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9.经济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0.金融学: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6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内容为毕业设计。要求毕业设计有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书写规范、文字流畅、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论文正文前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附参考文献;论文要求打印,统一格式,统一封面,装订成册,详细要求见省电大新《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2.数学与应用教学:内容包括教育实习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对于正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生要求:①提交所在学校对其教学工作情况的考核意见(有获奖证书者附上复印件,加盖印章)②提交两学时的中学教学教案,可以打印。③提交一份个人从教经历和体会(不少于3000字的打印稿)④由电大分校根据以上材料评定其实习成绩。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良好、 1
及格、不及格四级。
13.土木工程本科: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部分。
课程设计要求从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筑监理5门课程中任选一门,时间为3周,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生产实习时间3周,要求写出实习日记,成绩为及格、不及格二级。毕业实习2周以上,要求写出毕业实习报告,成绩为及格、不及格二级。毕业设计不少于8周,要求写出5000字以上的毕业设计报告,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二>专科:所有论文和实践报告均要求用A4纸打印,论文和实践报告均为二稿,电子版见山东电大在线或滨州电大在线。
1.汉语言: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2.法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社会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3.教育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4.行政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5.小学教育: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6.工商管理: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7.会计学:内容为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8.金融学:内容为2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和5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9.护理学:内容为毕业实习和3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实习内容主要有护理学原理、内科护理、重症监护、外科护理、手术室护理、急诊护理等六项,成绩为百分制,毕业论文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详细要求见省电大新《教学实施方案》。
10.旅游酒店管理:内容包括模拟训练和毕业论文两部分。
模拟训练要求有活动资料和照片,并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二级;毕业论文要求5000-7000字,具体要求见省电大新《教学实施方案》,成绩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11.计算机信息管理:内容包括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企业资源规划(ERP)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三项。前两项内容成绩均为百分制,第三项内容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12.建筑施工: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实训、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测量实习和毕业实践四部分。建筑实训2周,主要根据5次习题作业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可根据平时学习态度、实习进度等情况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测量实习不少于2周,成绩可按及格、不及格二级评定;毕业实践活动结束,要求提交:实习单位鉴定、实践日记、实践报告(技术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
以上专业的社会实践,除护理学和计算机为百分制外,调查报告等成绩均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论文成绩除护理为合格、不合格二级,计算机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级外,其他成绩均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
二、打印装订要求
教学一体化设计就是结合课程的特点,合理选择多种教学媒体,高效安排各种教学环节,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设计,它在开放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以《公务员制度》这门课程为例,谈一下笔者在对本课程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中的基本思路和想法。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该理论提出了“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的学习观,“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意义”的学生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该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三种角色,做好“三种导学服务”,即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引导、辅导和督导。“引导”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差异,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调查题目,制定科学的调查工作进度,选择有效的调查方法,撰写规范的调查报告。“辅导”是指在学生实施具体的调查工作之前,有针对性地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流程安排,社会调查方法的选择、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进行具体的教学辅导。“督导”是指从约束与激励并举的角度,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调适,以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实践学习任务,同时保证学习质量(根据湖南电大开放教育“123”教学模式整理)。
基于这一理论,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不仅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要求教师强化支持服务,做好相应的引导、辅导、督导工作,因此,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指导性。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根据课程特点和学习者特点,确定本课程培养目标
1.课程特点
一是理论知识性强。本课程涉及面广,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宽厚的专业素养,包括政治学、法学、行政学、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相关知识。二是现实指导性强。公务员的公务行为与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涉及面广,影响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三是实践操作性强。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对我国当前公务员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和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有所调查、研究。
2.学习者分析
(1)学习者基本特征分析。为了解学习者的基本情况,开学初,我们对湖南电大直属分校行政管理专科到课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30份。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学习者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性别与年龄结构。回收的30份问卷中,其中男生9人,女生21人;20岁以下2人,20-30岁27人,30-40岁1人。可见,行政专科的学员大部分是女生,而且大部分年龄都在20-30岁之间,是一支以成人为主体的学习队伍,总体上看比较年轻。二是工作情况。从调查情况看,一般学员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但66.7%的学员认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与所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之间不对口。
(2)学生动机与需求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员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一是真正想学一点充实自己头脑、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二是为了考试及格,获得学分;三是通过本门课,想了解一下公务员考试的相关知识,将来自己准备考公务员。基于以上学习动机,我们在第一堂课讲授学习方法和资源介绍之后,积极引导学员对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快速学习,然后以“可接受度”、“满意度”为标准,请学生指出希望教师对哪些内容进行重点面授辅导。在征求了大多数学员的意见之后,我们得知,学生希望教师重点辅导的内容大概可分为重点问题讲解、难点问题分析、疑点问题解析、热点问题介绍和考点问题提示等五大块,在实际面授辅导设计中,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些内容进行重点辅导与主题讨论。
3.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程基本情况和学习对象的分析,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以“可接受度”、“满意度”为标准,把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快速学习的能力、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培养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与人协作的素质,掌握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结合公务员制度相关实践和实际案例,提高理解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深入政府部门实际,就公务员制度相关问题作出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从而能对公务员制度改革提出一两点创新建议。这一目标的确定,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保证了开放教育学生端正态度、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取得成果这一培养目标的升华,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由认知领域到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非认知领域的转移,符合开放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特殊要求。
(二)根据课程目标和模块化教学原理,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课程培养目标,根据模块化教学原理,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循序渐进性出发,我们将文字教材进行了章节之间的调整、合并,将《公务员制度》19章教学内容整合为七大模块,分别为:模块一公务员法概论篇(第1章)、模块二公务员基础知识篇(第2、5、3、4章)、模块三公务员“进入”机制篇(第6、8、18章)、模块四公务员的考评激励机制篇(第7、9、10、11、19章)、模块五公务员的调适机制篇(第12、13章)、模块六公务员的制度保障机制篇(第14、17章)、模块七公务员的“退出”机制篇(第15、16章)。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增加了一个教学模块,即模块八知识拓展篇——“公务员考试”的相关知识。
(三)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在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块的基础上,我们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根据“123”教学模式和“模块化教学原理”,确定各章节教师的主要导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确定实践教学,包括小组学习的主题、实践方式和具体要求;从“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型”学习理念,确定各章节学生的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求和自学媒体等。
(四)本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根据以上分析,可将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概述如下:以“123”教学模式为指导,从“以学生为中心”基本理念出发,根据学生特征和需求,结合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确定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即以学生“可接受度”、“满意度”为标准,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出发,依据“混合式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按照模块化教学,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并围绕教学内容,发挥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从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一)课程教学资源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教材、网上视频资源和网上文本资源。文字教材采用张柏林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教程》,视频资源主要课程重点辅导和期末复习的IP课件,网上文本资源包括湖南电大在线课程平台上有关此门课的教学、考核等学习资源。
(二)教师教学过程设计
在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以坚持“四个原则”和体现“三个特点”为出发点,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重点,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四个原则”即优化组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动态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三个特点”即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一体化、多种教学资源的一体化和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体化。教师教学过程主要包括网上教学、面授辅导、实践教学三方面。
网上教学:本课程的网上教学与辅导内容主要有文本资源和视频资源,省校每学期会安排一次BBS和适当录播期末复习视频。各分校也应该有选择性地建设部分资源,供学生更全面、更深层次地学习。
面授辅导:根据教学目标,我们采取模块化教学,将《公务员制度》19章教学内容整合为七大模块,分别为:公务员法概论篇、公务员基础知识篇、公务员“进入”机制篇、公务员的考评激励机制篇、公务员的调适机制篇、公务员的制度保障机制篇、公务员的“退出”机制篇和公务员制度知识拓展篇。各分校可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热点和考点内容,采取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式,以确保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各分校可以就“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公务员高薪能否养廉”等主题进行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就“公务员面试”等主题进行角色模拟,也可以就“公务员年度考核”等主题进行实地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还可以就公务员的有关情况,设计、组建一个案例,并讨论、分析,写出分析报告,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各分校可通过建立常规听课评课制度、学生参与评教、学校教学检查等形式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监控。
(三)学生学习过程设计
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和本门课程的性质,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一般而言,开放教育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和网上学习等形式,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做好读书笔记、参加小组讨论、浏览网上资源、参与网上讨论、准备角色模拟等具体方法,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就课程相关问题进行自学。学校可以通过对面授到课、学习笔记、形成性作业、小组学习记录、网上学习、社会调查报告等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课程考核模式设计
课程考核的目的不仅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和期末复习的效果,更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发现学生的需要,找出教学的不足。本课程考核对象是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科的学生,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形成性考核可以采取主要是考核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上网学习情况。平时作业在省校课程平台上,一共四次。占本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方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文字主教材和考核说明编制。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采用百分制计分,占本课程总成绩的80%。
四、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的几点启示
(一)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理念
在本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这一理念,对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特点进行了分析。由于学生多为在职成年人,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靠自学完成学业,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要在努力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上,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可接受度”、“满意度”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他们认为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和感兴趣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面授辅导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及实践教学主题、方式等等。同时,围绕教学目标,我们又根据“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这一理念,确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方法、要求等。
(二)始终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模块化教学为指导,确定教学内容和策略
端正态度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取得成果,这一目标的确定,体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点由认知领域到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非认知领域的转移,符合开放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殊要求。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根据模块化教学原理,我们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循序渐进性出发,将文字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章节之间的调整、合并,将《公务员制度》19章教学内容整合为七大模块。另外,根据学生需求,增设了模块八:知识拓展篇——“公务员考试”的相关知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主要内容都是围绕这模块展开的。
(三)课程一体化设计是多种教学环节一体化的综合,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课程教学一体化是多种教学环节一体化的综合,包括多种媒体资源一体化、教师教学过程一体化、学生学习过程一体化和课程考核一体化的统一。其中,教师教学过程一体化设计又包括网上教学一体化、面授辅导教学一体化、实践教学一体化等主要环节,课程考核一体化设计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设计。这些环节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教学一体化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以“教”促“学”
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的时候,我们反对机械的教学观、被动的学习观和还原主义的教学方法,认为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部分,而科学有效的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创造性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快速学习和高效学习,以“教”促“学”。
参考文献:
电大教育的教学支持服务把远程教育机构的支持服务对象进行了扩展,既包含远程教育机构及教师对学生“学”的支持服务,也包括远程教育机构对教师“教”的支持服务。在中央电大统一协调下,各级电大承担相应服务职责的教学支持服务运行机制,通过系统整体协调运作,为各级电大师生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的教学支持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南宁市电大重点对教学支持服务的定位、特色,以及教学支持服务的体系构架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逐步建立以基于天网、地网的信息技术平台和集中面授为手段,以学习资源、教学条件、疑难解答、咨询建议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框架。
1 教学支持服务
学生支持服务( Learner Support )又称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等,是远程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远程教育对教育学基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项重大贡献。在国外文献中,经常使用“学生支持”来代表学生学习支持服务。如今,学习支持服务这个理念的影响远不止于远程教育范围,已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
奥蒙德・辛普森将学习支持服务分为教学支持和非教学支持。其中教学支持――它主要涉及的是学生在某些课程或某组课程中提供有关认知、智能和知识等方面的支持。这主要包括发展一般性学习技能、培养学生进行计算和阅读的能力等。具体包括:确定课程范围;解释概念;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反馈――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测评;开发诸如运算和阅读等方面的学习技能;对学生学习的追踪,把握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进展;充实知识,拓展课程范围,使教师与学生共享学习的快乐。非教学支持――主要是在情感和组织学习诸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具体包括:提供咨询――提供信息,探究问题,对学生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进行测评――为个人在非教学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水平提供反馈;安排活动――为促进学生学习提供实际的帮助;提出建议――促成某笔资金的到位,或为学生写推荐函等;激发热情――促进院校发生变化,使学生有所收益;实施管理――组织落实学生支持。
2 南宁市电大教学支持服务的现状
2.1 教学组织与落实
2.1.1 相关的教学准备文件
我校严格执行中央电大和广西电大关于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实施细则,在一些具体专业的教学实施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员的反映与要求,在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了适当的变革。如我们自己设计了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实践环节的规范与要求,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方案,使之更好的与小学教师资格证和幼儿教师资格证接轨,完善了专业建设。
2.1.2 课程教学安排和教学环节的落实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办学的生命线,我校历来重视教学过程的工作安排,早在头个学期就进行下学期的课程安排了。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计划安排及学生人数,实行统筹排课,有效落实了任课教师。在课时上,每门课基本给足课时,象本科专业,每门课基本给足30课时,特殊课程如网考英语和网考计算机,学习难度大通过率低,我们除增加课时外,还安排考前辅导,为学生顺利通过创造条件。如本科行政管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我们就开足了45个课时,又如《经济数学基础》学员一直反映难学,上课老师也反映上不完,我们就开了81个课时,给教师和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及学生人数,我们开设的课型有面授课、网络课、浓缩课、复习课和自学课,大多数课程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2.1.3 专业、课程师资配备情况
目前,我校开设有8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共开设课程约67门(毕业实践环节除外)、上课教师26人,其中专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10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为1.6:1。
2.1.4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的突出个案,其设计思路、组织过程及效果
我校一直以来都重视教学工作,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老教师、高职称教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工商管理专业的责任教师陆副教授,在指导学生毕业实践环节上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具有特色的毕业实践环节指导模式:以选题为关键,以专业为范畴,以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为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具体设计思路、组织过程及效果如下:
(1)论文指导设计思路
以选题为关键,以专业为范畴,以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为基础。
(2)组织过程
一般在学期末考试完后,集中毕业生进行下学期的毕业实践环节动员,主要说明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说明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的意义和必要性。
其次,讲述论文和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思路、结构、标准格式和选题方法。其中重点是选题技巧指导。让学生明白论文写作前选题常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按照以下几点要求来选题,选题不经过老师审核不能动笔:必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小范围选题;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特点选题;选题必须突出“新”和“热”;选题注意不忽视“冷门盲点”。
最后,规定写作时间进程和与指导老师的联系方式。
对一些没有工作过的学生,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写作时无从下笔,则鼓励他们去调查访问自己有工作的亲戚朋友,搜集第一手资料,再命题。而另一部分学生虽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缺少理论知识,写出来的东西不深不透,也难以找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则要耐心的引导,加强理论指导,理解知识点的运用。
(3)效果
因为是写学生自己从事实际工作的真实的事情,学生会带着问题来写,想通过论文写作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学生大大的提高了积极性和兴趣,更愿意经常和老师讨论切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成绩也提高了,还有不少同学论文成绩好,还拿了学士学位。这套指导学生写作论文和调查报告的方法获得了学生赞扬和肯定。
2.1.5 网上实时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我校对网络教学一直很重视,但由于今年学校网络系统进行更新建设,网络应用受到影响,网上实时教学活动平台还未正常使用,在网络平台正常使用后将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2.1.6 网上日常辅导答疑
根据上级电大加强网上教学活动的要求,我校要求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表彰在网上教学答疑中做得比较好的教师,对他们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调动更多教师参与网上教学的积极性。并且建议教师将学生参与网上教学活动情况纳入平时成绩中,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引导、指导和督促学生参与网上教学。与此同时,我校技术部门继续加强对开放教育新生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培训。让学生掌握网上学习技能。我校的网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在线学习平台上网络教学资源访问量和网上教学讨论区师生互动量都在全区同类院校中位于前列,截止2013年6月20日,今年全年访问量83564人次,网上答疑帖子数量为3004贴,发帖:1644,回帖1360,回复率:82.7%。
2.2 教学管理
2.2.1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情况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并有相应的考核办法。面授课规定专职教师每周上课不能超过16节,兼职教师每周上课不能超过6节,以保证教师有充足的精力备课上课,保证教学质量。规定每门课每学期要进行网上答疑2次以上,对学生进行网上辅导、释疑。由教学处、技术中心进行审核、落实与监控,每学期根据网上教学情况评选网上教学之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的开展开放教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到北海电大和防城港电大进行教学改革的交流学习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学习到了北海电大与企业联合办学、互利共赢的模式和防城港电大立足基层办学的理念,对我校教师有很大的启发。
2.2.2 形考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
开放教育的对学生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形成性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我校历来重视对形成性考核的管理,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设必修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试行)》的精神,制定了《形成性考核成绩管理细则》,由学校教学处和教务处共同组织实施,并形成每学期期末每门课程抽查5本的形成性考核抽查制度。
对形成性考核的管理,我们强调早发放、早批改、早反馈和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的三早一指导原则,把形成性考核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要求在开学一个月内把形成性考核册发到学生手上,教师结合形成性考核册进行教学,对一些难题和案例分析题,就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既解决了学生作业不懂的问题,又把作业和教学联系起来,使形成性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要平时成绩的20分,它还具有课堂教学的反馈、补充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的复习等作用,赋予形成性考核真正的内涵。如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中有一项是课堂讨论,任课教师结合当前正在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了户籍管理与人力资源流动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的相关措施,用身边的事例来理解课本知识,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对于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定及分析,我校要求指导教师客观、准确、公正、认真地对成绩进行评定,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并按规定时间统一报教学处,教学处负责对形成性考核的内容、质量和成绩评定进行审核,对不完成形成性考核的学生,不准参加课程期末考试;对不按时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的学生,做成绩降分处理;对不负责任的指导教师给予批评。要求任课教师全部批改,不能漏改或不改。老师和学生也都能按要求完成。
2.2.3 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书面的和网络(电子)的,书面资源方面,全部教材和大部分形成性考核册均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上。
一直以来,我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及时收录中央电大的网上各种教学资源,然后转挂在本校的网上,向学生提供各门统设必修课程的教学信息、教学资源、最新动态,鼓励学生参与网上点播、辅导,和BBS讨论。我校电大在线主页上实时转载有《中央电大网上教学时间表》、《中国教育电视台电大课程播出表》、《区电大文法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网上教学时间表》、《南宁电大网上答疑时间安排表》、《南宁电大网上教学资源一览表》等。目前,我校实现了在线主页、短信平台、班级QQ群、电话答疑等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教务支持服务网络。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协作更见成效。
3 南宁市电大教学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大
传统教学方法在面授辅导课中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网上教学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够高,学习支持服务系统需进一步完善。学生参与网上学习面还不够广泛,深度也不够。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考核学习记录,增强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意识,同时,我校还希望通过部分省开课的作业进行网上提交的方式来加强网上学习的广泛性。
3.2 有些专业存在因师资问题而导致的上课教师单一、一个老师几乎包完专业课的局面
3.3 教学点人数少的专业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还有一定困难
4 完善教学支持服务的措施
针对网络教学的不足,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4.1 网络课程界定
根据一门课的课程性质、学生人数和中央电大、省电大网站资源情况来确定该门课是否为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每学期上导学和复习两次面授课,其余时间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网上学习资源建设及辅导。
4.2 网络课程具体实施过程
4.2.1 基本资料准备
网络课程责任教师在新生开学典礼之前把本课程的基本资料挂网,以便新生教育时让新生即时了解该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平台。网络课程基本资料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任课教师介绍、中央电大和区电大网上资源介绍等。
4.2.2 导学面授课教学
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内开设一次导学面授课,导学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课程介绍、学习方法、学习要求、课程安排、作业考试说明、课程章节串讲、重点难点说明等。
4.2.3 网上学习资源建设
网络课程责任教师在导学课之后,进行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把每周学习计划、本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祥解、章节练习、历届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等资料挂上网,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4.2.4 网上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
网上教学活动包括网上答疑和网上专题讨论。
(1)网上答疑
网上答疑分实时在线答疑和非实时在线答疑两种类型。
实时在线答疑要求每学期每门网络课程安排2次实时在线答疑时间,每次两小时。具体答疑时间在开学一个月内在南宁电大网站主页公布;非实时在线答疑是指如果学生在实时在线答疑时间没有空,可以在任何时间上电大在线讨论区向老师提问。网络课程责任教师应在学生发贴后三天内回答学生的提问。
(2)网上课题专题讨论
网络课程责任教师提出讨论主题,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专题讨论。每门网络课程每学期至少应组织一次网上课程专题讨论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4.2.5 复习面授课教学
考试前半个月内(具体时间视上级电大期末复习资料出台后定)给学生上一次期末复习课,讲解本课程考核说明、期末复习指导等。
4.2.6 期末复习资料挂网
期末考试一个月前把本课程考核说明挂网,期末考试一周前把本课程复习指导、模拟试题等挂网。
4.3 其他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实施方案
除了网络课程外,其他类型的课程(面授课、浓缩课和复习课)也要进行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具体要求如下:
4.3.1 创建资源
(1)开学半个月内,各任课教师要将所负责课程的教学大纲,任课教师介绍,课程说明,教学设计方案、中央电大和区电大网上资源介绍等资料挂网,并引导学生上网查看。
(2)学期中间,各任课教师再将所负责课程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作业、习题,模拟试题、历届试题等资料挂网。
(3)考试前一个月内,各任课教师要将所负责课程的考核说明,复习指导等挂网,以备学生期末复习之用。
4.3.2 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每门课的任课教师要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开展实时网上在线答疑活动和非实时网上答疑活动。
实时在线答疑要求每学期每门网络课程安排2次实时在线答疑时间,每次两小时。具体答疑时间在开学一个月内在南宁电大网站主页公布。非实时在线答疑是指如果学生在实时在线答疑时间没有空,可以在任何时间上电大在线讨论区向老师提问,网络课程责任教师应在学生发贴后三天内回答学生的提问。
【参考文献】
[1]成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05-11.
[2]李树良.浅谈电大基层教学点学生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10.
[作者简介]裴琳(1979-),女,河南三门峡人,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庆 4000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35-02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主席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及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设公共选修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分制的实施有重要作用。
外语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中的一类,是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和院校转制后,外语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当今社会急需精通外语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良好途径。外语类院校如何设立完善的公共选修课体系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调查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与访谈法获得数据。2010年10月,调查组在四川外语学院(以下简称“川外”)全院1~4年级对4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4份,回收率为91%。针对数据分析显示出的相关问题,调查组专门组织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深层次的原因。调查所得数据使用了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外语类学院公共选修课体系设置现状,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引起了高校管理部门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与思考。
二、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方面
1.公共选修课总数不足,学科门类涵盖不广,分布极其不均衡。以川外为例,目前,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为90门左右,占整体课程体系的10%左右。而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则占整个课程体系的50%。根据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分析川外的公共选修课,涵盖了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七类,依次占总公共选修课程数的比例为:72%、14%、5%、3%、3%、2%、1%。
从公共选修课的类别来看,不少课程有交叉,不尽合理;且不够齐全。在专门类院校中,开设足够门类的选修课程比较困难,在开课师资上存在较大缺口。开课量不足限制了学生选择的余地,使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勉强开设,影响了公共选修课的质量提高,引起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不满。
为调查学生的态度,调查组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所修公共选修课感兴趣的比例,结果显示,有40.1%的学生认为所修课程中真正感兴趣的占多数,其余59.9%认为所选课程并非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这不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迫切需要改革。
2.培养方案中公共选修课比例较少。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各个高校推行学分制的具体要求。根据《四川外语学院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选修课仅占学分总数的3.3%,这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人的个性和实践能力,建议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培养适应创新型社会的人才。
(二)公共选修课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共选修课选课系统对学生指导不足。调查表明,学生选课前缺乏必要的指导,选课渠道主要是“学生之间互相告知”,其次是“学校官方网站上获知选课信息”以及“望文生义”。可见,学生在公共选修课的选报过程中相当盲目。丰富学校选课系统信息,通过恰当的途径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公共选修课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兴趣及到课率。
2.选课系统不合理,开设课程少是选课难的主要原因。问卷进一步调查了目前学生关注的“选课难”问题,结果显示,68%的学生认为“选课非常难”或“比较难”。为寻找选课难的真正原因,调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位列第一位的是“服务器慢,系统难进”,选择频次为101次;位列第二位的是“每班有人数限制”,选择频次98次;以下依次是“热门课程开课次数过少”“选修课种类不足”“与其他课程冲突”等。究其根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选课系统亟待升级。网上选课是唯一的选课途径,每当期末选课时,全校学生同时在线,导致网络堵塞。第二,目前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二级学院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公共选修课课程经费不足,二级学院不支持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导致公共选修课开课次数少。第三,目前的薪酬制度对公共选修课按班级计算,无论选课人数多少,均算同样的课时,打击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间接导致了选修课班级人数限制。
(三)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考核不规范
公共选修课因每班人数多,不便进行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践课程、自由讨论等互动的授课方式,教师上课一般采取课堂授课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学生感兴趣的授课方式中排列最后一位。生动幽默的上课方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其次是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录像,课堂授课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与学生互动多的课程、实践课程、课堂自由讨论。教育方式与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从教与学来看,存在着供需不对等的现状,是学生公共选修课到课率低、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的根本原因。
从考试形式来看,大部分学校考核制度规定公共选修课考试采取随堂考核的方式。川外大多数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是课程论文的方式,教师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顺利获得学分,往往会降低考核标准,致使考试流于形式,无法很好地体现选修课的目的和作用,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四)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有偏差
从调查和访谈中得知,不少学生错误地把选修课定位为次要或不重要的课,一部分学生持着“为取得学分”的目的选课,以便能够通过考试。进一步调查学生选择选修课的依据,结果表明,部分学生选课带有功利性,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造成选修课“冷热失调”,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从长远看违背了选修课设置的初衷,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及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选修课体系及管理方式与方法
1,建立公共选修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筛选和构建。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评价标准要考虑以下几点:是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2,推行公共选修课模块化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外语类高校学生最喜欢的公共选修课是艺术类的课程(110次),就业实用类(85次)、自然科学类(79次)、社会科学类(11次),课程建设要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建议将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类、就业实用类、社会科学类、艺术体育类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开设的课程数量应有一定的比例,学生须修满每个模块所要求的学分才能顺利拿到学位。推行“模块化”公选课,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学习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3.实行跨校选课制度。调查结果显示,“与重庆其他高校互认学分,直接去该校选修”是学生支持的改革方式。跨校选课通过跨校选课制度,既可完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又可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是高校发展的趋势。具体可从两方面操作:第一,如高校相距不远,可让学生跨校选修,学校双方互相承认学分;第二,如高校相距较远,可采取到其他高校外聘教师进行教学。
(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公共选修课授课质量
1.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前应充分了解公共选修课的作用和功能,采用与专业课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力求教学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图、文、声并茂,做到深入浅出,照顾跨专业跨学科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教与学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社会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健全考核方式,在强化日常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可以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可以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调查报告或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期末考核热情。
(三)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
1.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教学是教与学的一个双向教育过程,教师“教”最终要靠学生“学”。需要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学习精神和优良品质,这对提高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建立导师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代教育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发现学习能力,但也有不少人在自主、自立方面比较薄弱,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结构,选课时盲目性很大。因此,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或由导师根据学生现状指导学生选课,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的公共选修课。
3.将公共选修课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相结合。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除开设“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培养”等课程外,教师还可以在其他公选课程中结合讲授学科前沿进展、学术动态、应用前景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教会学生创业应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学校各级组织也可以与公共选修课结合举办各种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公共选修课是适应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教师和学生潜能的重要措施,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外语类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体系设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态度及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需要从“管”“教”“学”三个层面提高认识,投入精力,真正发挥公共选修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