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件范文

时间:2023-01-01 14:14: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石潭记课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石潭记课件

篇1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记叙的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重点是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课文内容可以从.写作顺序入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联系作者生平和与作背景。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①掌握记叙的顺序。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2.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解决方法:学生自读,从书上勾画出来。

3.疑点:文章结尾部分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

解决方法: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写景抒情方法。

3.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文中思想感情。

4.口头作文:根据教师展示的画面,细致观察,然后进行口头小作文训练。

七、教学步骤

导语 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景物。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写作者游览感受。

第五段,.写作者游览感受。

3.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写景的优美文字,找出欣赏点,讲明为什么?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屿、嵁、岩,形状各异,写出了潭的奇特可爱。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三句描写潭边景物。“蒙、络、摇、缀”观察入微,刻画精确。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特写游鱼,游鱼空游无依,实则旁衬水清。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写鱼的情态。“佁然”“俶尔”“翕忽”写得惟妙惟肖。“乐”字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明、灭,描写溪水因岸势曲折而时隐时现的状态,写得真切、形象。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笔意飘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补述出“望”的对象。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寒、悄怆,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

(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对比描写。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

(6)拟人。“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笔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

5.文章结尾部分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让人有低沉之感?

了解.写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贬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到了偏远的永州以后,也不能不使他心怀恐惧,这种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渗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树环会的境界,别人身临其境也许会感幽美宜人,流连忘返;而对他来说则是“凑神寒骨,悄怆幽邃”,认为不可久居。《小石潭记》结尾部分的感情调子的低沉,原因就在这里。

(二).总结、扩展

.总结: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小石潭结构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丽,潭中游鱼的活泼,通过作者精描细绘,图画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扩展:优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如鱼在水中“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情态,溪流时隐时现、明灭可见的景象,若不是亲临其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是很难描绘出来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完成400~500字的写景抒情散文。

八、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青树翠蔓

(3)日光下彻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以其境过清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鸣珮环,心乐之。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篇2

一、科学课程的学习评价研究背景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为实现这一宗旨,需要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即随时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而过去一直以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为教学评价主要手段的考试与目前这一教学目标显然不相适应,如何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采取恰当的评价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包含两方面性质,一是强调教育目标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即通过科学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早期科学教育对其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发展都极为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三、科学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

科学课程评价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内容目标确定的。

1.科学探究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具体可以评价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双向或多向;搜集、整理信息,进而合理解释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与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怎么样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重点评价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具体可以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能否尊重证据,能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能不能关心科学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3.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多方面最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情况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如教学“显微镜下的世界”这一单元,通过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水滴、洋葱表皮细胞、真菌、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等一系列生物及细胞,不仅掌握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还理解了细胞这一最基本概念,进而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四、科学课程的学习评价方法

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可采用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杰出表现记录、测验与考试、提问、学生活动产品、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如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评价可根据三类不同知识内容标准进行灵活评价,第一类是不需要学生掌握,只需要了解的知识可采用日常课堂上的随堂提问与观察记录,看学生是否知道,能否讲出。第二类是需要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知识,主要是现象、事实或过程,可采用各种测验方式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第三类是过程性目标,如通过栽培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探究风的成因等知识的评价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记录,记下学生在这些探究活动中的参与表现与探究结果,然后进行评价,也可设置专题性操作实验考查,或从学生的长期作业中做出评价。

科学教育要达到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其他心理品质的目的,不仅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正规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良好的非正规教育。因此,促进校内外科学教育衔接与整合,依托学校的科学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课外、校外的科技活动和其他科普活动这三方面的“合力”,真正形成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的良性循环。

篇3

关键词 科学课;教学;实践

1.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的实践及方法

1.1研究课程特色,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自身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

1.2利用环境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作为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思考引伸发挥的气氛,启发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讲出来,使学生勇于思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自然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自然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自然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

2.注重科学课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2.1坚持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教师们都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尤其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网络教学引入课堂,为科学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第一手经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

2.2教学过程应熟悉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

小学科学的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化学物理等等,作为科学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学科的基本素养以外,还应该留心、熟悉与科学学科内容相关的系列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3加强人文科学的整合和教学

人文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体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在科学教学的活动和过程中,我们应做到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2.4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同的教材由于设置性质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如何利用好教材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科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科学教材与其他教材之间的差异性,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方法,打下感性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3.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够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在学生的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引起学生迫切急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3.2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其思维能力往往停留在具体表象的水平上,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建立起理论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做做、量量、摸摸、数数、看看,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这些材料来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从而产生科学问题。

3.3提升学生相互沟通和拓展的能力

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通过互相补充与启发,从繁杂的感性认识中,抽取本质的东西,上升为理性认识,以便于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思考。他们最渴望的是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进行研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大胆讲出探究过程中的发现,

4.模拟科学课教学生活化

4.1模拟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而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4.2设计生活化的科学课教学内容

4.2.1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首先,让教材贴近生活。让科学教材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其次,让学生参与生活。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体验。

4.2.2科学课程应改变以前靠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倾听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探究者,亲历科学的历程,使学生获得成长。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对科学过程的认知,这对于学生能将科学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各科学习中,以及迁移到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篇4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数学教学课堂设计的三步法,即激趣导入课堂,探究知识生成和有效设计练习,以期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几点借鉴。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普遍运用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并没有很好地从根本上改变小学数学课堂面临的困境。

 

比如,教师主导教学生一味地听,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依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泛滥。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大多成了学校强制要求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并未充分地发挥其教学优势和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因此,面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这些难题,教师有必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深入探究问题的成因,并且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数学课堂内容。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导入课堂

 

和其他人文学科有所不同的是,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应该树立更强的教学目标,以情境调动学生兴趣辅助教学进程,而不能忽视了教学情境和本堂课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其次,为了让学生带着情感进入数学课堂,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尽可能真实,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环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增强学生和数学之间的熟悉感。 再次,情境教学不能简单地浮于表面,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而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些有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挑战”和“收获”。

 

例如,在学年级下册“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时,在引入新课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摘苹果”的情景。首先,用活泼轻快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吗?今天,就让我们提着篮子去果园里摘苹果吧。”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出动态的果园情境图或视频,调动学生的兴奋感。紧接着,教师再出示思考题目:农民伯伯给我们摘了12个苹果,这里有四个小朋友,请问每个小朋友的篮子里可以放几个呢?然后,让学生自发讨论,再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妈妈平时在家里分水果或零食的场景,于是打算把每个篮子放一个,再把剩下的苹果按照之前的方法依次放入篮子中,直到放完为止。这样每个篮子就能放3个苹果了。最后,教师可以对这种平均分配的方法进行点评,再启发学生其实有比这个更方便的分配法,那就是除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生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数学课堂上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首先,在小组分组上面,应该实现组员的合理配置,以充分尊重学生自愿为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综合评定,达到各小组成员能力的均衡搭配。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明确好每个人的责任和角色,让每一位成员都能获得一种参与感。

 

最后,就是要对学生有信任感。尤其是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参与探究的方式来体验新知识的生成,从而拉近数学和自己的距离。

 

例如,在教授“平均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自己动手操作,看如何把50根小棒分给小组的6个成员。有的小组是1根1根的分,有的则按双数2根2根地分,大家都采取了最普通最简单的办法,但是比较费时间。这时,教师不应该急于点评学生的分配方法怎么样,而是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如何分会更节省时间。而分到最后,还剩下2根多余的,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如何处理多余的2根。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多余的2根分给小组的任何两位同学,但学生们会立刻反对这个提议,认为这样不公平。而这就教会了他们什么是“平均分”了。所以,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让他们大胆探究、坦诚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能力的提升。

 

三、模拟课本知识,有效设计练习

 

在数学课堂的练习环节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模拟教材练习、合理有效地设计练习内容。一方面,练习的内容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通过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来进行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实践练习。

 

比如,在学习《认识角》的内容时,当学生们都普遍认识到各种“角”的含义及特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在纸片上剪出角的形状,以体验“角”的直观形状。

 

其次,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还应该具备触类旁通的特征,注意调动学生的已学知识,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和复习新旧知识。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巩固好三角形的所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复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内容,达到优化练习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模板,通过三角形的拼装,组成各种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明白了三角形和正方形及长方形的关系。

 

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拼装,在自己动手拼装的过程中,亲历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即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而且也建构了具体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乃至于三角形的图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体验中,对于三角形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牢固。

 

小学生对于色彩很敏感,所以教师在准备教具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搭配,给学生一个感官视觉上的刺激,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思考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篇5

        职业学校的一大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承的,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实践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上机操作实践,可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解除理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技能训练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综合水平,下面就本人通过在职业学校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与大家一起探讨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实践课的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践计划是实践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践题目、时间地点、组织形式、课时分配、实践进度、实践次数等。以便任课教师和实验室(计算中心)能够很好的沟通配合,及早安排上机实践有关事宜。每一次上机实践要有实践提纲。实践提纲要指明实践目的和要求,布置实践内容和步骤,对于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实践后的思考题也要给予提示或指导。实践提纲必须和实践计划一起编制,要和实践计划协调一致。实践提纲是实践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学生必须在实践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实践,完成各项实践课业。教师也要按实践提纲的要求和布置来检查、评定学生上机实践成效。学生还要根据实践提纲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书写实践报告。

        总之,教师要认真编写上机实践提纲。教师对每次上机实践课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

        二、计算机实践课的准备

        计算机实践课的准备工作相对于其它实践课来说显得更加繁杂、细致和重要。一般来说,在计算机实践课之前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硬件环境的准备

        学生上机实践所用的各台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要功能完好、运行正常;学生实践所用磁盘及其它附件要配备齐全、合理分配;有关实践的环境设备,如辅助教学设备(投影仪等)、调控设备(空调器等)及桌椅灯具也要满足上机实践课的需要。 

        2、软件环境的准备

        结合教学和实践的需要,要选择好所需要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系统软件、语言系统软件预先装备到实践所用各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用。辅助教学软件、各种检测软件及实践所用例题、习题程序根据需要选择装入。

        3、安全环境的准备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要放在首位,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要加强,实验室内安全设备(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等)要齐全完好。计算机内外设备检测系统软件要常备,尤其是计算机病毒检测和清除要经常进行(或定期进行),同时要备有功能强、效率高、版本新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清除软件。 

        4、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准备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实践秩序,实验室实践守则,要严令学生遵守。 

学生上机实践要组织好,最好有学生干部协助教师进行组织。实践学生众多时最好分设实践小组,以便管理和辅导。尤其是计算机少学生多时则要考虑分组分批安排实践。 

        三、计算机实践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践课是计算机理论课教学的继续,也是理论教学成效的初步体现。与其它实践课一样,上好计算机实践课必须注意唱好“三步曲”,即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在入门指导中,教师要重申本次实践课的目的要求,指明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对实践中的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提示或说明,对学生初次使用的软件或命令,教师要进行演示讲解。在巡回指导中,教师应把握整个实践进程,注意观察和检查各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错误,对一些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在结束指导时,应对本次实践课进行归纳小结,布置实践作业,明确撰写实践报告的有关要求。

        由于计算机实践课的特点,要上好计算机实践课,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课开始,辅导老师要重申本次实践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实践中疑难之处或易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或说明。实践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亲自进行演示讲解。 

        2、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电化教育手段,协助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检测、评定和辅导。比如windows系统学习软件,中文输入和指法练习软件等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学生易于操作,教学效果不错。教师也可根据实践要求和学生上机情况,自己编写辅助教学程序在实践课中使用。

        3、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操作要规范标准,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练好基本功。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自操作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同步进行,课时比例搭配要合理,这也是提高实践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校由于条件所限,不可能将每堂课都安排在微机房,有些课程也无需每堂课都到微机房去上,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在教室讲授或演示,然后安排一定的课时给学生进行实践。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对不同课程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课程特点与微机房的接纳安排能力统筹安排,按照笔者的教学实践,对操作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象windows、word、excel等,此比例定在1:1为宜,而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程序设计课,该比例可定在2:1。 

        四、计算机实践课的总结

        通过上机实践,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计算机知识、技术和程序都有了真切的体会、深刻的认识,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践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学生要写好实践报告就很重要。计算机实践报告,直接体现学生实践操作情况。学生写实践报告,就是对实践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完成实践课业,写好实践报告都是计算机实践课的整体要求。实践报告中的“上机题目”、“上机目的”和“上机要求”各项,基本与相对应的实践提纲相同。报告中的“上机步骤”,是学生实践操作的真实体现会要求学生如实地写。即使是错误的操作或运行失败,也不应回避或遗漏。要详而不繁,简而不缺。要多用专业术语简明扼要地描述把实践中的重要体会、深刻认识都要写进去。这样才能真实地体现出学生的实践状况和水平,总结出宝贵经验和教训。学生的要求、希望和建议,都可写入“上机总结”内,以便与教师相沟通。

        总之,计算机实践课,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只要我们把握住其特点和规律,努力抓好每一环节,计算机实践课就能够获得成功,搞好整个计算机课的教学,也就有了可靠保证。 

篇6

1.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迫切要求强化教育实践,并围绕教育实践构建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小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不同于大学教师及一般科研工作者,实践性课程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直接指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基础。有学者提出,小学教师技能的复杂性和专业指向性正是存在于学科专业技能与教育专业技能的相互结合及综合运用上,这是最需要技能的地方,也是外行者最不容易做好的地方。“教师的专业性不是建立在严格、科学、确凿的一般性原理之上,而是以教师个体化、缄默式的‘实践性知识’来保障的。”[1]小学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特殊性在于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小学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的儿童,其人格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经验性和缄默性等特点,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传授是获取不到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个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从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中而获得,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要求强化实践环节。教育部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规定,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时间为10周,其中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等4周,教育实习6周。教育实践要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方案中,教育实践仅仅占了总学时的8%。实践环节所占比例很小,且时间安排过于集中,会使许多未来的小学教师在短暂的实习生活中,还没有来得及体验教师的角色特点,甚至还没有学会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就面临毕业上岗。更有甚者,有的院校对这短短的10周也不能保证其效果,对教育实践的要求笼统而盲目,管理考核方式简单而不负责任,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只要返校后交上一张实习鉴定表就可以了,而不去过问实习的过程与效果,实习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在这里,教育实践仅仅被视为教育见习、毕业实习,而且见习、实习只是作为一种活动存在于课程计划中,而没有上升为课程来建设,也没有对教育实践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样就会使未来小学教师面临着这样一种境地:学理论的时候,没有实践的体验,且理论课也极少是关于教学实践的;进行实践的时候,缺乏理论的指导,重复工匠式劳作。因此,拥有足够的实践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基于实践设计教育理论知识,是未来小学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必由之路。

2.现行小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计存在诸多弊端,需要我们重申教育类课程设计的实践取向

我国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也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教育专业课,诸如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课程理论、教学论、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外语教育学等,也安排了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等的教育实践活动。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长期以来,高师院校教育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囿于理论取向,更多倾向于纯理论层面的思辨探讨,对一线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缺少及时的关注和必要的提炼,严重脱离了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实用性太差,给人以“纸上谈兵”的印象。各院校把学习的目的确定为获得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并以书面闭卷考试的办法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结果是,开设的教育专业课越多,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就越大,就越不利于从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背过几个教育概念和教育条文,教育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十分缺乏,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和管理班集体能力等训练不够,结果使许多师范生毕业后不会备课,不会做教学设计,口头表达能力差。最起码的教学技能都要从头学起,挫伤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课程实施中,实际教师授课也多是“原理”的解析,致使许多师范生只能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学习的实际结果是,学生可能积累了一大堆理论术语,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非常淡薄。

3.围绕实践设计小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是打造小学教师职业新形象的必然选择

纵观各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教师的职业形象经历了两次观念性的转变,即由最初的“知识拥有者”到“技术熟练者”再到“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变。1983年舍恩(Schon,D)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提出了教师从“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家”的专家形象的转变。在舍恩看来,传统的以“技术理性”为支撑的“技术熟练者”的教师职业形象正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行动者”为支撑的“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职业形象。[2]笔者认为“反思性实践家”是小学教师的理想形象,是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追求。“反思性实践家”应同时具备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他的实践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自觉、理性的实践;另一方面,他能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思考、去反思。在一定程度上,目前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处在培养“知识拥有者”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3]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观念支配行为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才能使教育行为得到实质性改善。另一方面,教育行为的实践性、操作性也存在着并非与理论完全对应的技术性、技艺性。因此,要培养“反思性实践家”,必须基于实践,构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二、以实践为取向的小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教师,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较强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

2.设计原则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师范生终身发展的视角,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打破传统教育理论课的学科界限,将教育实践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注重实用”为设计原则,对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各科教学论、教育科研、教育见习与实习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从目标、内容、作业方式到评价体系都进行重新定位与调整,突出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师范性、实用性、层次性等特点,建立起小学教师教育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一体化的教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小学教育对师资培养的要求。

3.内容体系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产生背景看,其设置只能归类于按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专业分类体系,其专业知识主要应当是按职业特征和职业需要组织,并且以能解决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可能会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4]因此,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主要应当按小学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需要加以组织,并且要以能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可能会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应怎样组织知识内容,组织怎样的知识内容就应有怎样的课程设计。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注重实用”为整合原则,打破原来各教育理论学科间的界限,构建起纵向由小学教育与小学生、小学活动、小学班主任、小学教学(包括小学教学实施、小学教学理论)、小学教育科研五大模块组合,横向由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理论、教学法指导、微格技能训练、教育实践五大部分演进的一体化教育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的思考与期待

实践的教育类课程设计强调实践性,并不是要削弱理论学习,而是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划分,增强理论的针对性。鉴于目前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该课程方案的实施会受到师资、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才能落到实处。

1.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在高师院校,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计划中尽管也将教育见习、实习纳入其中,但并没有真正将其作为课程来建设和管理,而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教育环节和普通的教育活动来看待。新的课程设计将教育实践纳入课程体系,突出开放式的课程理念,以能力为核心统合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它的实施要求在观念上必须破除传统的片面追求教育理论体系完整性、学科知识全面性的想法,在不削弱教育理论课程实质性分量的前提下,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实践为中介,使师范生获得未来职业必需的实践性知识和智慧。反思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等学科的教学,各科教师由于比较关注自己讲课的系统性、条理性、逻辑性,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沟通,教学似乎仅仅为了传授教材,教学已退化成了一种技术,究其实质是一种培养学科工作者的目标取向,这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和小学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实践为取向的教育类课程设计,就是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及要求,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为原则,突出案例教学、探究性学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使之更符合小学教育实际。

2.打造“双师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懂理论、又通实践,且有丰富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打破原来各学科的界限,按照一种新的体系或组织方式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既有一定的理论品性,又有强烈的实践情怀,它强调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联系,强调高校与小学、高校课堂教学与小学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它对教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理论知识,而且各学科知识必须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必须更加广泛地学习和了解各科教学法的知识和理论,具备娴熟地进行小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具体而言,原来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的教师,就要深入到小学中去,增加实践方面的知识,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做一个称职的小学教师;原来从事教学法教学的老师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做一个合格的教育理论教师。换句话说,从事新的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变教师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和小学教育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改革管理模式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6]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和走向。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得以建构。所以,对教学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调整课程计划,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使学生的教育实践成为一系列经常性的、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的活动。过去那种关起门来学习教育理论的方法必须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开放。此外,还必须改革考试评价机制,改进对任课教师的管理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2]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曹惠英.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质[J].师范教育,2004,(2).

篇7

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不同需求的重要使命。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7年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219所,约占同期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数的三分之一。高校教师作为高校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高校的活力和发展水平,是培育高校竞争优势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如何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优化配置教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促进教师健康发展,在现阶段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需求分析

激励是通过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激发、培养、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引导行为指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它涉及到需要、绩效、期望、报酬、满足等范畴。激励的心理过程模式可以简单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了解和把握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需求的群体特征和个体差异,才能有效地激发、引导他们的行为。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需求特点表现为:(1)物质需要的关切性强烈。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省会城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地方经济发展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因素中,物质因素甚至占首位。工资待遇和住房需求仍然是教师急需得到的满足。(2)中青年教师学习发展的需要突出。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由一批地方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而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建立时间较短,具有正高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年龄上,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缺乏,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总体科研能力较弱,青年教师渴望能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和培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使自己今后能有更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3)公平需要和民主参与需要日益增加。教师对学校内部的分配制度、考核制度、职称评聘、进修学习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公平需要。同时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他们珍视自己的民利,要求参与学校管理和民主决策,并希望领导在进行决策时能采纳自己的意见。(4)尊重与成就的需要增强。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表现出他们对提升专业成就、各类声誉、相应的社会地位以及晋升机会的取得具有强烈的荣誉感、社会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教师激励机制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管理工作特点和教师心理特点,对教师发出激励信息,刺激工作需求,激发工作动机,施行激励行为,调控激励效应,使他们充分发挥内在的工作潜力,为实现大家一致认同的激励目标而努力的机制。在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把教师激励机制看成一个复杂系统,以整体思考的方法认真分析整个系统中各种影响因素,深人研究,深思熟虑,细密量化,建立多样化的有效的激励措施,并使各种激励措施协调构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激励体系。

2.差别化和重点化原则。学校管理者必须认真研究学校的现实状况,明确教师群体的哪些方面值得或不值得激励,哪些给予较轻或较重的激励,哪些给予一般或特殊的激励。

3.人本化原则。激励机制的设计不是束缚人的手脚、禁锢人的思想而没有生机和活力。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

4.公平合理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测评标准,测评结果符合本人实际,并获得相应的激励报酬。

5.竞争性原则。针对学校外部和内部竞争性两方面设计出富有竞争力和合理有序的激励机制。

6.持续改进原则。必须根据激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不断纠正、调整和创新激励机制,以便使激励机制愈来愈完善和有效。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评价考核机制不科学,影响了激励的科学性。考评指标体系过于简单,仅有岗位工作量考核和科研考核,没有考虑到教师在教学科研之外其它方面的贡献付出,同时,在教学工作量的考核上,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考评过程不规范,考核过程流于形式,缺乏考评的反馈与沟通,教师不能很好地依据考评结果更好地改进工作,考评结果未能真正发挥纠正与督促等作用,达不到考评目的。

2.薪酬设置不合理,影响了激励的效益性。教师薪酬总体水平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不具有竞争力,与其他行业同学历、同水平的员工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导致教师的薪酬满意度较低,收入增长不能满足教师需要,也造成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流失。

3.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影响了激励的满意度。长期的“评聘不分、以评代聘、一聘到底”的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教师一旦评上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失去了工作的目标和动力,这种现象在评聘高级职务后显得尤为突出。长期以来人才流动机制上“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弊端仍在,致使教师的潜能不能充分发挥,不利于鼓励教师的上进心和事业心,减少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四、完善与改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

(1)实行分类的教师考核标准。学校要根据各类岗位的工作性质,将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辅导员岗位、公共必修课教师岗位、专业课教师岗位)和非教师专业技术岗位(实验型、其他教辅型等)以及教学单位管理岗位(在院、系、部担任领导职务或管理任务)。

(2)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规定,岗位工作量应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其他工作量。首先,依据不同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三者之间不同的比重,如教师岗位,它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量的比重可设置为75%:15%:10%,而实验型岗位可设置为80%:10%:10%。其次,确定完成的工作量,如教学工作量要合理制定不同岗位的教师每学年要完成多少个标准学时,科研工作量要制定不同岗位年度要完成的科研任务、科研类业绩分值等,其他工作量则主要表现为教师积极参加学科、专业、课程、实验室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社会调查,以及推荐学生就业等等。

(3)考评手段和主体的多样化。学校管理者要要以全方位的动态的观点来设计考评制度,完善教师的考评体系,把定期考评与不定期考评,制度考评与活动考评、管理者考评与学生考评结合起来。年度考核、岗位教学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审是定期的制度考评,教学督导等测评属于平时测评,教师教学水平竞赛则属于活动考评。积极开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利于考评全面性和实效性。通过对教师实施较为全面的考评视角和考评手段,在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前提下,重点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

(4)考评程序要公开公平。在考评的程序上,选择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考评委员会成员,考评过程让教师公开答辩,全面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其他教师相比较,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分值和等级,杜绝因权力和人际关系介入考评过程而产生的不公。

(5)搞好考评信息的反馈、沟通和共享。考评信息的反馈沟通既包括平时的考评也包括制度性的定期考评,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渠道,使教师考评信息及时快捷的反馈到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手中。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

2.合理解决教师的薪酬待遇问题

薪酬水平是高校延揽人才、挽留人才的有力手段。也是促进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因。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财务状况,结合教师队伍的特点,制定以教学和教师为主体、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薪酬水平和相应的内部薪酬分配办法,体现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强化岗位增量拉开等原则。

(1)适当提高薪酬水平,对外具有竞争力。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薪酬设置和激励时,应做好薪酬调查,不仅要立足于学校本身,还要考虑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使薪酬水平与社会外部相关群体相比具有竞争力,充分体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2)建立符合本校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按照不同专业技术岗位对应国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不同等级的绩效差距,不同等级的绩效数额,以评价考核为基础和前提,对内具有公平性,体现优劳优酬。通过客观地评价每位教师的工作业绩、水平和贡献,依据岗位和考核结果,确定教师的收入水平,合理拉开不同职级和岗位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于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等优秀拔尖人才,学校的薪酬分配应适度地向他们倾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3.改革和完善教师聘任制度

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用人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的基础上进行岗位聘任,岗位聘任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绩效优先”的原则,以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1)根据学校发展目标,按需设岗。过去人们岗位意识不强,人人要职称,评了就要聘,能上不能下,致使不少教师误认为只要争取到了职称就可以受聘,并享受相应职称待遇,使聘流于形式,评却成了核心。岗位聘任制要求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因事设岗,要确定岗位类别、岗位数量、岗位职责和聘任条件,并设置不同岗位的任务目标,使岗位的任务目标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是岗位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2)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岗位设置后,符合聘任条件的教师要通过平等竞争,公开、择优聘任,把不同教师配置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使人和事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事的效益。要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岗位的责、权、利的一致性,岗位职责大小任务多寡不同,相对应与岗位津贴高低的不同。

(3)加强考核,动态管理。学校设置的岗位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固定,但在岗位上任职的人员却可以是流动的,人员上岗所取得的岗位职务与相应待遇也仅在聘期内适用。学校要加强教师聘后的考核与管理,通过考核岗位职责和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和下次聘任联系起来,决定聘期结束后是晋升聘用、继续聘用,还是低聘、解聘。岗位聘任能上能下,动态管理。这就使得以往存在的“干好干坏一个样”、“职称能上不能下”的弊端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13-02

一、引言

研究型教学是指在教学环节与过程中,有效促进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双向互动、并有机融合课程大纲与内容、研究选题与实践、学生个性兴趣与专业发展的多维统一从而教学相长的新型教学方式与课改实践。1998年美国卡耐基教育促进会发表博耶报告《重构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开创性阐述了立足于研究为基础的大学课程教学与学习模式,并着重提出应当注重在大学本科低年级课程中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改革建议,同时要求“应对大学第一年的学习进行重新组织,以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第一年的关键应是由有经验的教师指导的小型研讨班。”[1]

目前我国本科阶段课程体系中一年级开设的主要是学科基础课以及公共平台课、通识教育课等三类课程,其中的学科基础课是提升大学教学质量与创新能力关键,究其原因在于其通常具有知识领域宽广、理论内涵深厚的专业特质,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能够显著提高低年级新生的基本学术素养与科学研究技能。近几年,我国大学也在本科教学中探索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施基于学生自主实践的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需要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继续在实践中深化对研究型教学的认识,优化研究型教学的实施路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分析

杜威在一个世纪前就非常强调研究型教学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其认为“学生参与科研不仅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发展很重要,对科学发展也很重要”。[2]管理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体现在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全新价值目标与系统实践效用。

1.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国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中沿袭偏重理论知识讲授的传统,管理类本专科所涉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的理论课程占比高达50%以上,而其中有4~5门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类课程教材大多采用学科统编或国家规划教材,授课教师理论深厚且八成具有高级职称。但同时在该类课程的学生评价反馈中,讲授晦涩难理解、教材内容太深奥的反映较为普遍。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来沟通学科理论知识与社会实务是教学环节中的一种有效互动形式,能快速发现理论讲授过程的疏漏,提升培养学生解决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2.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研究性教学的显著特点是构建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既是接受知识的客体,也是传承、反思、调用知识的主体,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研究型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克服了接受性教学的缺陷。[3]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研究性教学既体现学科间的开放性特征,使学生突破封闭的学习环境,以基础课程内容为立足点,又适当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通过消除跨学科间的隔阂,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加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知识传递的共性规律,也要努力去谋求学生个体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将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知识体系之间的脉络联系,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宏观把握。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现实问题研究

1.教学内容无效化。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中,对于初入管理学专业的本科低年级学生进行系统的管理学知识结构的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但随后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并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能动性与自发选择性。然而当前教学内容沿袭传统,研究内容依旧是理论主导,脱离学生实际认知与主观偏好,物式灌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被挪用,自主思维的空间被挤占,难以实现后续学习的有效性。

2.教学过程空泛化。研究型教学过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来源于实践。实践的内涵应当是丰富的,既包括课上的思维风暴,也包括课后的调研实践。因此,研究型教学过程强调在时间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以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当前,教学过程中仍旧是以教师的单向度教学,专家的讲座替代学生研讨,以教师科研方向绑架学生兴趣爱好。虽然课堂中会介绍管理学的发展动态和现实趋势,诸多科研的前沿成果被引入本科课堂,甚至师生间有进行研究的共同合作,但从整体上看并没有给学生开辟广阔且纵深的思考空间,很多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意愿薄弱。

3.教学考核形式化。研究型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单一且方式陈旧,多数高校的学科基础课程仍然是期末笔试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相脱离;有的高校教师布置实践作业或者课程论文来优化教学评价,但老师成绩未能向学生反馈,评价过程及标准也未能告知学生,以评促学的研究性教学价值功能受限。尤其是教学考核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和分析能力的考查,不能全面和客观评价其知识运用的科研素养,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探索

1.优化课堂讲授方法。(1)多媒体教学。研讨型教学需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简单明了地概括出各章节的知识要点,还能大量应用现代教育资源,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建立课程的动画、视频和网络资源库,将课程内容形象化、简易化和趣味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切实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要点。[4](2)案例教学。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为学生确立一个专业知识的实践场景,使学生从理论入手,基于问题意识分析具体情景,提炼可行的解决方案。开展案例研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又强调它所提供的模拟问题和困境,存在着从不同角度研究的可能性,通过个案分析或实证研究分析和解释专业知识体系。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与思维培养,帮助学生在教材理论和专业实践间建立逻辑联系和话语体系。(3)问题教学。问题教学的基础是师生之间通过语言媒介确立研究对话关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地位,师生互动选择合适的研究话题,进而进行知识探讨与学习。问题教学通常是研究型课程教学的难点,科学合理地将对话精神融入课程知识的架构体系是关键所在。以往授课过程学生被动听讲,依赖教师知识传授,制约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研究型教学认为教育者应激励、引导学生去主动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从中获取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2.重视实验实训环节。实验实训是研究型教学实施的重要路径,尤其是逐渐成为提高学科基础类课程教学水平的教学手段。实验的最大特点就是可操作性,而研究型教学尤其需要进行专业技能的模拟训练。当前诸多高校在管理学的研究型教学中开展了一些企业运营的模拟实验,尤以ERP沙盘模拟实验、电子商务操作实验、会计实务技能模拟为代表。实践实训是学生研究知识运用与提高技能的最有效方式,也是研究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3.培育实践学习能力。(1)专题研究教学。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所要研究的专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课程体系所涉及的各项专题进行研究设计,根据课程体系及研究热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专题,将每一个专题与理论知识贯穿起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题论证,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型学习,包括典型案例的查找、研究资料的深化,让学生在专题的探讨中内化理论知识。这就将小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典型案例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文献查找和专业交流能力。(2)社会调研教学。作为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环节,教师科学设计调研项目后,设定要求和范围,引导学生发挥能动性发挥自主设计课题,完成方案设计、实现完整的调研成果呈现。在社会调研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学生在认真完成课题的同时,也能体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参与性”。研究型教学的实施使每一个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并且每个人的工作都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1]Moore,John W. The Boyer report.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J],Aug98,Vol. 75 Issue 8:935.

[2]“博耶报告”影响下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N].科学时报,2011-07-26.

篇9

岗位对师范生的发展要求。本文将试着对师范生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今天,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要求学生减负的总要求下,“向课堂要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为重要,

关系到师范教育质量的高低,尤其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特别是近年来中学计算机的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尤其重要。

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1.课程设置与中学课程设置脱节

我们学校的师范专业对应的是中学,高等师范教育固然是专业教育,固然是掌握这个专业的工具。但是,与中学对应的课程也应尽量的多开设一些。比如计算机专业:初中的计算机课是由基础知识、简

单运用等内容组成;高中的计算机课涉及运用、简单编程等,而且,在高中的课程中还有选修课程。那么我们就应该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学科。

2.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大一、大二课程比较少,尤其是专业课;专业课大部分都安排在了大三,这对于放松了两年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有些知识不容易理解,如计算机的C语言等,这些比较晦涩难懂,这需要学

生和老师探讨、查阅资料,进行实际操作才能理解记忆,但是课程的紧张让学生没有时间做这些工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这些知识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失去了学习这

门课的动机,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无从谈起。

3.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大一大二课程比较少,尤其是选修课几乎没有。这时候的学生刚刚脱离高中生涯,时间也比较充裕,对一切都抱有很浓厚的兴趣,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设计选修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这对于营造良好的学风也会有很大的作用。

二、教学机制不太科学

未来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的人才,那么师范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需要创造性的教育,但是,就目前来看,我们仍然注重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仍是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

还是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人才质量的高低,这样就导致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形成,课堂教学程式化,课堂教学应式化,学生思维模式化,“高分低能”现象突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机制上进行变革。教学机制运行不科学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管理机制不规范

加强管理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对于计算机教育等师范类专业的工作,更需要加强管理。课程建设中教研活动不规范,难以发挥团队作用。虽然说现在都要求老师主持课题进行教研活动,但是这种活

动多为课程负责人一个人主持,其他教师只是挂名并不参与任何活动,而学生更不能参与其中。

在院系领导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会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现象。比如:在不了解专业学科性质的基础上,一律要求实践课程达到多少节次,对考试的模式和一些数据的定义过多,管得过死。

2.教学评价机制单一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任课教师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另一类是教务处组织的评价。任课教师所进行的评价经常采用的形式有平时作业、小测验、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期中、期末

测验。在此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在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都提不起积极性。而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也只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教师与书本是权威,导致许

多学生产生60分万岁的心理。

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的评价通常采用的形式有定期到课堂听课、评课、组织教师座谈或由学生填写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表。但是这种评价常常是与教师的自身评价相脱节的。这种外部评价不管是从评价设计

、组织到最后评定结果,任课教师都是不知情的,因此这种外在的评价,对教学的影响通常消极面大于积极面。

3.教学激励机制单一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形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形式以奖惩为主,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精神激励包括荣誉称号、职

称晋升、职务提升、培训等。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对于这些科研项目给予的奖励太少,而且理工科类的奖励远远要比文科类的奖励多。最为明显的就是本校化学系的科研项目立项成功的给予的奖励就在50万以上

,而计算机类的就算是国家级的科研立项奖励也就十几万,这极大地打击了计算机类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不够先进

教学环节缺乏规范性。教案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备课的主要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环节。但是,许多院系对于教案并没有规范的要求,不少教师的教案,不注重课堂设计,只是教学内容

的堆砌,体现不出任何课堂特色。只有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精心组织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上课还是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一般上课都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一节课下来,学生实际收获甚微。有的教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书上都有的知

识学生自己也能看懂,这样老师的讲授就成了“鸡肋”。当前国家教育政策要求新课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因此转变计算机教学方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必

要。

四、教材处理不合要求

在当前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材观也应转变,由过去教教材转换为用教材。但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大多还是教教材,不能与学生换位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可能”。同时,学

生的学识等方面的知识不如老师,教师在授课中应注意学生自身的知识素养,相应的授课。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了课本知识,忽略了课外延伸,课外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学生理解知识有比较

大的作用。

五、教师教学水平有提高的空间

高水平的老师是向课堂要质量,而低水平的老师则是课后要质量,师范教育课堂教学效率还不高,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向课堂要高质量。在处理教材上,教师注重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侧重于

知识的教授,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传授。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喜欢精雕细刻,好像不这样做彰显不出自身的水平,其实,这样的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大

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讲授时要做的是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反映时代的要求,而学生的要求恰恰就是学生的需求,在授课的过程中体现

出教师的导向。

六、学生学习动力有加强的必要

学生经过高考进入大学,大学的生活比较自由放松不像高中生活那样紧凑,因此许多学生开始对自己放松,抱着期末考试60分万岁的心态,对于平常的学习不再上心。比如说:某个系的学生在大一时学

习很努力,成绩也非常不错,拿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但是,大二由于周围的学习氛围都不再浓烈,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年下来不要说奖学金了,成绩还挂起了红灯。现在的课堂,教师是主导,学

生是主体,主体已经不再对学习感兴趣,那么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难起到实际效果。

篇10

一、高职院校开展实训教学必要性

目前,用人单位对一线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强,上岗后能够很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开展工作。而在传统学科的教育模式下,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偏重理论学习,专业实习也存在很大缺陷。学生空有一身理论,到了工作单位只会“纸上谈兵”,面对最基本的会计实务还要从头学起,一定程度上成了用人单位的“花瓶”。所以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连开发票这样最基本的岗位技能都不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高职院校除了开设本专业必备的专业基础课程之外,还必须在学生中开展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实践证明,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是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制约实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实践教学环境落后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另外,由于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使学生的专业实习无法落到实处,致使学生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非常少。

(二)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对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

(三)专业教师缺乏岗位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进入高职教学岗位后,随着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大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因此,提高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双师”素质迫在眉睫。

(四)实训课课堂教学方法相对死板

目前实训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口头说教或者机械重复模仿操作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长期教下去,学生们对实训课学习会感到枯燥无味。许多教师没有从事过会计实际工作,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无法将实际教学与工作岗位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实训课教学内容无法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有效衔接。

(五)实训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实训教学的发展

开展实训技能教育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由于目前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原因,没有足够的实训经费投入。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实训技能课教学的发展,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改革探索

(一)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必须划分模块进行实训

经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将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划分为五个能力模块,并采取与工作岗位相衔接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训技能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出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自己能力的机会。

每一个模块的专业技能实训都要以实际工作岗位相对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仿真练习。设计丰富充实的实训内容,加大学生的实训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专业技能实训应注重实用性,设计技能模块,划分训练单元,应突出实用性。将专业技能实训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避免训练针对性不足,脱离实践的弊端。

(二)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必须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达到专业技能实训的目的和效果。一是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二是企业的技术专家,他们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指导学生实训,效果比较理想。高职院校要提高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效果,就必须提高实训指导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建立实训指导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利用假期将专业教师派送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训指导能力。

(三)完善《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教材的建设

实训教材的质量是影响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质量的关键。目前这方面的教材较少,技能实训项目单一。为此,从会计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角度出发,设计实训课程,配备实训教材;实训业务内容的编列应完整,内容应充实;确定实训要求及考核标准。

总之,通过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尝试与探索,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和改进会计基本技能实训的方法和手段,提高高职院校会计基本技能实训的质量。把会计工作技能搬到课堂上来,从而使学生得到体验实际会计工作的机会,将自己置于会计职业之中,增强了知识的立体感,锻炼了学生实践岗位操作技能,为毕业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篇11

实习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习既能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融会贯通能力,又能促使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做适当补充和更新。实习基地是实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加强学院和社会间交流与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拓宽工科学生人才培养途径的新平台。因此,应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把建设稳定、质优的实习基地作为实习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教学型高校,特别强调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因此,搞好新建本科院校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特别重要。

1.建设好校内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有着贴近教学、贴近课堂、贴近学生的优势,能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实际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所以,近年来,高等院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均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理顺各种关系,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践性教学基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统筹考虑学校教学资源,科学规范基地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和职能统筹考虑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知识、技能的交叉融合性和各实践教学环节间的有机衔接性,综合集成各类基地应用功能。例如对金工实习基地、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等工科类实习基地、实验室进行整合,形成更为科学、系统,更具实践性的育人环境。第二,改革实习模式,优化实习项目。传统实习模式在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弊端已逐渐暴露出来,我们要重视工科实验室和实训平台的建设,鼓励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方面可以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高级人才,鼓励教师下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只有具备了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质量。

2.建设好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大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就业;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建设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标准。一般认为,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管理正规、严格,具有较高的信誉,愿意与学校签订毕业生实习合作协议。(2)实习基地应具有一定的科研基础,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组织开展好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3)实习基地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如为实习生提供住宿及科研等方面的便利。第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坚持共建、共享、互利、巩固发展的原则。重视与校外实习基地的联系和互动,建立“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调动实习基地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第三,拓宽经费渠道,加大实习经费投入。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政府、社会、企业的投入,推进实习基地建设。除此之外,加强对实习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第四,定期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快校外实习基地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稳定实习基地,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提供条件,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3.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习基地需要高等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当地政府等多方面通力合作与共建。只要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不停止,我们建设和完善教育实习基地的努力就不应该停止,实习基地建设也必将会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实习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篇12

近几年,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流行,让各类传感器的应用贴近了人们的生活。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那些由互动媒体技术构建的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让我疑惑:传感器编程和互动媒体技术,应该归属于信息技术还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什么要分割?于是,我尝试开发一门名为《互动媒体技术》的校本课程,横跨软件和硬件两个领域,引导学生关注软硬件技术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应用,成为连结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两门课程之间的桥梁。

课程的内容及目标

1. 课程内容

“互动媒体”是“媒体”的一个数字化分支,是一种具有特殊信息传播功能的媒介。互动媒体技术的核心内容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编程技术和通讯技术,涵盖了机械学、电子学、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互动媒体技术》课程通过设计单片机控制电路,结合编程语言,参照科技展厅中的互动媒体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媒体实验,指导学生把新奇创意变为现实,从而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2. 课程目标

(1)了解常见的传感器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能正确连接传感器、LED和电机等模块;了解计算机串口、并口编程的原理及方法。

(2)通过完整地经历提出设想、规划设计、制作与实施、调试与反馈等规范化设计过程,初步掌握综合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3)感受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对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和设计思想,从而全面并富有个性地发展。

3.教学资源

正如景山学校吴俊杰老师所说:“编程技术和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控制技术门槛过高,难以在中学开展。”互动媒体技术正是因为其涉及多个领域,所以在中小学中很少有人开设相关的课程。为此,在编程语言方面,我选择了图形化编程平台Scratch和S4A,只要拖曳积木图标,就可以制作出各种互动的作品,降低了编程技术门槛。而硬件平台方面,我选择了Arduino。由于Arduino源码开放和价格低廉,通过淘宝网等途径即可购买,因此降低硬件技术门槛和成本,让中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互动媒体技术的原理,设计并完成一项互动媒体作品成为可能。

课程的实施

2011年开始,我实施了三轮《互动媒体技术》课程教学,共有60多名学生修习了这一课程。在三轮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方案几经修改,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源,课程日益成熟。目前,课程不仅拥有了一系列配套的支持软件,还设计并购买了教学套件。该教学套件由Scratch传感器板、Arduino Uno控制板、系列传感器、LED灯和舵机等组成。

1. 教学案例

《互动媒体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精讲多练。我采用两节课连上的方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连续的动手实践时间。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学习,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突出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外界信息的获取》一课为例,其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演示一个简单的互动作品,学生讨论其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案,得出Scratch传感器板支持的传感器类型太少的结论,从而引出S4A和Arduino。

教学环节二:教学新课

认识S4A和Arduino,介绍S4A和Arduino的安装以及常见传感器类型和接口。教师演示传感器和Arduino的连接,以及在S4A中显示传感器的数值。

教学环节三:技术试验

学生安装S4A和Arduino驱动,正确连接传感器,并在S4A上成功显示传感器数值,然后选择学习套件中的2~3个传感器,分别研究它们在不同状态时的数值变化,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传感器的试验结果填写试验报告单。

教学环节四:作品创作

教师演示温度测量仪的编写,重点介绍如何将传感器信息存储在变量中,并演示将传感器信息可视化的思路。然后学生任选套件中的一个传感器进行程序编写,利用传感器返回的数值,让传感器的数值可视化、形象化。

教学环节五:反馈和提升

教师选择1~2个学生作品,展示并进行评价。然后提问:数字传感器能不能接到模拟接口?同样,模拟传感器能不能接到数字接口?让学生开展讨论。

教学环节六:总结和作业

通过网络,了解Arduino支持的传感器类型,了解这些传感器的适用范围以及淘宝网上的价格。

2.学生作品

《互动媒体技术》课程主要采用作品评价法。课程分为9个专题,每个专题都要完成一个小作品,最终要完成一个互动作品的设计。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设计一个有创意的互动媒体作品,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作品。学生可以模仿一些展览馆中的互动媒体作品,以低成本的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的创意是无穷无尽的:有的用红外距离传感器实现虚拟翻书效果;有的用震动传感器制作地动仪;也有人用压电陶瓷传感器制作电子爵士鼓。其中,一位新疆的学生根据湿度、温度、雨点等传感器得到外界环境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显示不同的风景画,并让风景画中的湖面出现波纹,非常有趣。各种传感器的应用让学生的创意飞扬。目前已经有10多项学生作品在市青少年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9项作品被相关部门推荐申报国家专利。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仍和我保持联系,继续完善其作品或者分享他们的新想法。

反思与启示

《互动媒体技术》课程已经实施了一年。从选课情况上看,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所有的选修课程中,都是最早“爆满”。从教学效果看,学生设计制作的作品新奇有趣。这些都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中小学中开设类似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综合就是创新。因为互动媒体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传感器、人工智能、微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宗光华教授认为:“只有基于项目的工程课程,才可以塑造多学科知识交叉和综合运用环境,将零碎知识与机械过程提升为探究世界各侧面相互联系的过程。”

信息时代,无论是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还是拔尖创新人才,技术素养和创新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互动媒体技术引入到中小学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从小对科技产生积极兴趣,并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而Scratch和Arduino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使中小学的学生实现“有技术含量的创新”成为可能。

2. 可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容

目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关注文本处理、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技术上仍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将《互动媒体技术》中的传感器编程、智能控制等技术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宽度和深度,使青少年对于信息技术有了科学的认识和较为完整的理解。Scratch和S4A虽然是图形化编程软件,但互动功能十分强大。利用S4A和Arduino,学生能理解互动的原理,并搭建出互动媒体作品的模型,甚至可以学习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这些高新技术的知识,使课程和时展接轨,让学生感觉技术不再神秘,从而产生兴趣。

3. 是承载STEM教育的平台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STEM education)是近期美国教育的热点,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实施STEM教育,已经逐渐引起我国教育专家的关注。STEM素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强调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一个STEM课堂的特点就是,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复杂的学习情境包含了多种学科,其问题可能涉及纳米技术、生物医学和天体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强调综合技术的应用。《互动媒体技术》课程以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技术,涵盖了多个课程领域,是一个很好的承载STEM教育的平台。我深信,随着《互动媒体技术》课程的普及,对学生STEM素养的提升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中建. 为了创新而教育[N].中国教育报.第7版.2012.6.15.

[2]吴俊杰,梁森山.Ledong Scratch互动教学平台的应用与研究(七)——基于自制光敏扫描仪谈STEM教育[J].教学仪器与实验,27卷,9-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