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2-12-20 14:46: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篇1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字串8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 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 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字串6

篇2

二、引导学困生在反思中进步

每个学困生都有积极的情感,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或过差的学习成绩进行反思。所以我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典型事例帮助他们剖析自身的不足,使他们在反思中进步。首先,将他们的个人形象、行为准则与现在中学生应遵守的守则、规范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其次,把他们现在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他们父母以往艰辛劳作的生活境遇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三,用英雄人物的事迹、名人的奋斗历程来启迪、感染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将他们美好的理想与祖国的振兴联系起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当学困生有所醒悟后,他们就会调动自己的潜能,收敛自己的过激行为,在言行上主动约束自己,在学习上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积极努力,主动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在劳动中表现出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增强学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1.我多次与科任教师协调,创造条件对学困生的薄弱学科进行有重点的辅导,并在课堂中进行分层目标教学,对学困生降低学习难度,突出知识、能力、情感、德育等目标教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0—0019—01

叶澜老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能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确,在烦琐的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如果教而不思,那么,即使拥有3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不过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因此,班主任应该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反思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教育目标的定位,反思教育方法的优劣,在反思中总结得失、博采众长、提升水平,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体验教育成功的乐趣。

一、 在反思中走向智慧

首先,反思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都是班主任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内容。为了检验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学期末写完评语之后,我有意叫来几个班干部,征求他们的意见,发现好几个同学在他们心中的印象跟老师的日常观察大相径庭。我不由得反思:对学生的了解是否过于肤浅?是不是还有学生被遗忘和忽视?对特殊学生我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过于简单。

有些学生善于隐藏自己的心思,让班主任琢磨不透。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能从学习方面入手,更不能像对正常孩子一样批评惩罚,否则容易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及时的反思,让我避免了失误。

其次,反思教育目标的定位。很多班主任在开学初就让学生学习《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往往产生不了很好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学习仅仅是走过场,没有制订细化的阶段性教育目标并加以落实。这时,班主任就应该反思: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学生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同样,纠正不良习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班主任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还要跟家长达成共识,对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开发他们的特长与潜能。如果要求他们在各学科的学习上都面面俱到,势必扼杀其特殊才能。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班主任要鼓励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孩子的个性发展。班主任和家长对教育目标的反思,能直接减轻孩子的负担,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最后,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整日忙碌中的班主任往往由于“身在此山中”而 “不识庐山真面目”,以为在日常管理中只要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就能管好班级。殊不知随着社会的变革,学生的思想问题也日益复杂,进网吧、早恋、炫富、攀比等不良现象时有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此时,班主任就要时刻反思自己:工作思路和方法是不是落伍了?因此,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

二、 让学生在反思中健康成长

篇4

1 对入门教学的反思

物理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刚拿到教材后会有一种新奇感,但这种新奇感是短暂的,如不及时深化,“热”会马上消失.所以如何做好入门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要反思的首要问题,因此,第一节——“科学之旅”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节课.比如通过演示“音叉弹球”、“钢笔错位”、“冷水烧开水”、“摩擦起电”、“大试管吃小试管”等新奇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并暗示物理学所要研究的内容.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漏斗吹球”、“放大镜观物”、“对手吹气、哈气”等实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 对利用教材资源的反思

教材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直接工具,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探索生活奥秘欲望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后,所使用的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非常突出的特点,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重新安排切合学生实际;课题的引入与生活联系紧密,处处设疑,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八年级的学生开始学物理的那种自豪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堂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我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因此,我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

物理有很多的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每一个都很重要,学生是在做题的过程中慢慢掌握并加以应用的.靠死记硬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但大多数学生就不行.针对这一情况,我就利用学科的特点,解题时尽可能多的画图来讲解,并不时穿插一些俗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学生对题意、规律、定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也要求学生学会画图.经过几年的探索,学生对此反响很好,称此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也有利于基本概念、规律、定律、定理的掌握.

3 对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反思

八、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情感脆弱,他们的心灵窗户不会轻易向一个不关心他们,甚至感到厌恶的人敞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从不去关心、爱护、研究学生,即使讲得再好,教学水平再高,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种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那么如何来创设这种和谐、愉悦的氛围呢?

首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用的人.对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同情,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勤奋努力,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教师能够围绕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对教学内容津津有味,课堂充满和谐、活跃的气氛.

其次,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形成鼓励学生提问、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评价和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建立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目的.

最后,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情感,教师要善于从情感入手,用自己热爱物理、热爱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将心交给学生,无条件的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交流方式能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进而延伸对其所教学科的好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