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01:23: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愉快的梦教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优美的,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和谐、自由的DO、MI、SOL: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同时,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就得换一个音唱,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手势唱谱:
A.5 3 5 3|5. ˇ 3 4 5|6 4 6 4|6. 6 0|5 5 5 4 3|4 4 4 3 2 ˇ|5 5 5 6 7|1. 1 0|
B.3 1 3 1|3. ˇ 1 2 3|4 2 4 2|4. 4 0| 3 3 3 2 1|2 2 2 1 7 ˇ|5 5 5 6 7|1. 1 0||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看表情,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师:听了这首曲子,有熟悉的感觉吗?(前面唱过旋律)
4.复听(带合唱)。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再听(不带合唱)。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双手上举表示增强,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用“LU”哼唱齐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9.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
10.唱歌词,随琴一起,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一边唱一边晃,体验6/8拍的韵律。
11.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2.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同时注意聆听,重视了音乐实践。
俗话说:“好习惯是一辈子享受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一生还不尽的债务。”这也是我一直摸索和实践的问题,下面结合我使用四环导学案一年以来,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在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必须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
我们在教学中常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可对课前预习不够重视,只有要求,没有落实,或只是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更谈不上课堂的高效性,导学案也就没有发挥其有效的作用。面对这一现象,我知道,空洞的说教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于是我让一些经常课前主动预习、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他们现身说法,继而激发他们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班学生曾×,人很聪明,只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课堂上却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让负责语文的小组长每天和他一起做课前预习,教他怎样预习课文,自己也经常给他布置些相应的预习任务,课堂上多给他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一段时间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人变得自信和开朗了,学习成绩也随之有了明显的进步,这让他真正尝到了课前预习带来的“甜头”,现在他每天都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前预习之中。
二、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的关键
初中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兴趣产生容易,但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随着教师一成不变的预习方式,新鲜感也会逐渐降低,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课前预习失去兴趣。因此,每节课前,我会和学生一起预习,并设计适当而有趣的环节来加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比如,抢答、小游戏、接龙等等,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尤其在我发现学生对当“小老师”非常感兴趣时,我就抓住孩子们渴望获得成功与赞赏的心理,由各组的小组长自行安排第二天在课上想要成果展示时当“小老师”的学生,一定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在小组内形成竞争意识,并对课前预习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预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就,在班内形成“我预习,我快乐,我成功”的良好学习风气。
三、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预习效率
让学生学会预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现在学生的预习都是以导学案为“施工图”“方向盘”。预习课文,大致把握文本内容,然后独立完成导学案。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不少学生课前预习只是流于形式,纯属应付差事。不少学生认为把本节内容看一遍就是预习。更有甚者把导学案当做任务,为了完成导学案而去翻书,而不是以导学案为“指南针”,有目的、有步骤地去预习课本。面对以上情况,我明确地告诉学生,课前预习至少要通读课文两到三遍。
第一遍朗读,能顺畅地读下来,并利用工具书解决一些字、词等疑难即可。第二遍通读,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不懂的地方,写出自己阅读之后心中的困惑等等。第三遍可以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并将疑问用红笔做出标注,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在预习课文时一定要圈出要点和生僻的字词,记录下来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同时,我也听取了其他老师的建议,先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本,预致完成后再发导学案,这样两个班的预习效率明显提高了。
四、利用网络查阅提升预习效果
孩子们通常都通过查阅课外资料和利用一些工具书进行课前预习。而现在的四环导学案在设计上和原有的教案设计有很大的差别。新增了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科普等与文本相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仅靠查阅课外资料和工具书是远远达不到的。因此我会经常带领学生上网查阅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了解作者,熟知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时代背景,让学生懂得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于网络查询他们面对的不光是文字,还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知识海洋。
信息技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荷花》一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荷花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花没有有多少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荷花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荷塘游赏。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请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我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课件,学生听这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梦一般的画面,仿佛来到了荷花池边,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了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荷花,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炼而又美得像诗一般的语言,其后再出示录像让学生听读课文,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了他们的脑海里了,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运用信息技术,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学习呢?
二、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我们发现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几何问题,并且教学的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便是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运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交互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建立起学习者和认知材料之间的直接联系,是开展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满足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需要,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与计算机之间的相互对话完成的。学生获取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识重点的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应用,都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这种方式符合儿童喜欢的自主参与、探索、创新的心理特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然就形成了确认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心理定势。加上多媒体网络所提供的生动活泼的多媒体信息,又不断刺激学生对新信息的探索与提取,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创造活动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的对象为班中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掌握;对于较差的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而在多媒体网络中,教师可以设计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所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学习。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教师应与时俱进,改变简单“教教材”的局面,主动“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1科学把握教材利用课本资源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以往的课程学习中,学习者注重的仅仅是教材中的知识点,忽视了教材作者或编者在教材中贯彻的教学思想。对于语文学习和教学来说,由于教学思想的转变,教材的编写思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2尊重学生的想象世界充实教材资源
对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小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他们富有个性化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之外的学习空间,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生命力。
2.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洁白的墙、固定的黑板、整齐摆放的桌椅、严肃的教师、恭敬的学生……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要求教师在强调学习氛围的同时,使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
2.2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
经济的发展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现在使用的教科书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注意挖掘课文中生活化的课程资源。
2.2.1把课堂融入社会
与大自然相比,社会要更丰富、更复杂、更生动。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更重要的源泉。教师虽然无法把社会搬进课堂,40 min也很难再现丰富的生活画卷,但是可以把课堂融入社会。有人说课堂是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虽然只有四五十个成员,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滴水可以照出整个太阳,一个班级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问题是要寻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3条渠道:一是想象式,想象式可由教师或学生提供一个情景或事情的开端,由大家来设想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二是辩论式,可以提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如对“上网的利与弊”、“自由与纪律”等展开辩论,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见,这正反映了社会上不同人群的不同认识;三是实用式,丰富的社会生活对作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也是课堂作文融入社会的一个渠道。
2.2.2让艺术再现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更典型,也更生动。在语文课堂上用艺术来再现生活情景,是课堂语文生活化的一条捷径。在40 min的课堂上,可以唱一支歌、观一幅画、演一场戏、看一个电视片段,来启发引导学生,激起学习语文的欲望,创造新的作品。
2.2.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3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处处留心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强调学科的整合。如何把学生的课本知识融会贯通,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系,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切入点。在教学中,音乐、美术、科学、数学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4组织实践开发地域资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4.1在乡土文化中开发课程资源
乡土文化朴实、生动、富有人情味儿,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的气息。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这些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4.2在地方自然环境中开发课程资源
地方自然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等资源。在开发自然资源时,既可以利用物产丰富和山川秀美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
4.3在游览名胜古迹中开发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