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7 21:33: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安全教育课程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按照教育部高教司要求,安全教指委组织全体委员对23所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工作,其中,申报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高校17家,职业卫生工程专业高校1家,安全工程专业高校4家,安全工程专业第二学位高校1家。
圆满完成审核工作,并将审核意见通过系统上报。
二、开展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线教育教学情况调研工作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委托开展高等学校在线教育教学研究的函》文件要求,安全教指委秘书处制作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在线教育教学情况调查表》,面向全体委员开展调研工作,根据收回调查表分析统计,撰写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在线教育教学研究报告》提交教育部高教司。
三、开展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荐工作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点就是让环境说话。幼儿园可以借助主题活动契机,加强对幼儿园安全环境的创设,一句句充满童趣的提示语,一张张、一幅幅富有创意的安全标志和图示,一本本色彩丰富、图像生动的安全书籍,形成幼儿园独特的安全教育氛围,让幼儿在安全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掌握简单的安全技能,为幼儿的安全插上“隐形的翅膀”。在幼儿园内,班班创设“安全岛”“安全屋”等环境,充分考虑本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将其和领域、主题活动的内容相结合,用有趣的符号和图片布置环境,如交通、医药、玩具、穿着等方面的安全,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使幼儿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有关安全防护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创设安全互动墙和制作安全棋,让幼儿在白主探索操作中获取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使安全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延伸和拓展,如“安全滑滑梯”“小红帽”等,以及可以自主操作探索的、会说话的“交通安全我知道”“安全标志我设计”“快速逃生”“我会安全撤离”“生活安全小知识”互动墙和区域操作材料,等等。
二、情切生活安全教育资源的挖掘
安全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例如,在教学“相亲相爱”这一主题时,其中有《小乌鸦爱妈妈》一节课的音乐活动,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可以是理解歌词的内容,培育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在这节音乐活动课后,教师可以增加和补充“小乌鸦找食物”的自我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幼儿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所领受的任务能够独立完成。
在创设安全课程的过程中,课程可以根据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特点灵活生成。例如,春季幼儿的郊游活动频繁,教师可以开展幼儿的户外活动安全教育;夏季温度较高,幼儿最爱吃冷饮,这时教师要关注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秋季气候干燥,教师应该注重消防安全教育;冬季可以根据不方便的冰雪交通进行安全教育。另外,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也要结合幼儿园的自身条件进行。幼儿园可以组织学生到城市交通集中的十字路口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如过马路、了解交通信号灯。同时,教师必须从关注社会突发事件(地震、火灾等)和幼儿行为开始,搜集安全方面的不利因素,制作安全教育课程,帮助幼儿总结和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有效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开发安全教育园本课程的措施
1.在活动中体验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体验。虽然当下课程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教学活动依然是教育的主体活动,幼儿的安全知识和白护、自救的基本方法都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渗透。
其次,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游戏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教师应当按照安全教育的内容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使幼儿的情感和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得到体验。
再次,在主题活动中体验。教师可以从“幼儿园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家庭和社会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以及意外灾害中的安全教育”等三大方面,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中班“马路上的汽车”主题活动中,通过“交通规则我知道”“我知道的标志”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安全知识,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最后,在一日活动中体验。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情感举止的最佳基础,因此安全教育必须渗透到幼儿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指引幼儿的行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043-02
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重点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享受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承受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2011年日本的核辐射事件,这些是影响全球生物、人类的大事故,还有每天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生的不计其数的小事故。这些事故均对企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害。有些事故是因为科技水平、经济实力没有达到所造成的,而大部分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没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的。所以,提高安全文化素质是当今解决安全问题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办法。首先要培养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但仅仅依靠安全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安全工作现状的需要。在此笔者提出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程。
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学校安全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造成的,如2010年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3人死亡。其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2000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309人中毒窒息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其中事故的原因也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这些事故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应用的安全素质所造成的。
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具有高水平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如2001年上海某船厂发生的吊车倒塌导致36人死亡的恶性事故,死亡者中有9人为某著名高校教师:一位著名加拿大核物理学家为了阻止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奋不顾身用手堵住了核原料,最后因受到超量核辐射而死亡。这些事故告诉我们,高水平的科学家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素质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高校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需要。
一、开设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 教师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担负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人才的重任。素质中当然包括安全素质,而且学校老师的思想、观点对学生的影响甚至终生都难以消除。许多事件表明。正是学校中安全教育的不完全、不彻底。大多数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使得学生面对形形的突发事件时不知所措,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
2 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尤其是制造业人才,满足了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安全事故的隐患存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中,毕业生主要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工作,如果能在设计阶段、制造阶段能把安全问题考虑进去,那么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专业课程所对应的安全技术教育。它是从物的方面杜绝解事故发生的一种办法,也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本质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
3 防止人行为失当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发生的很多事故的原因都表明,学校的安全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中,四位花季少女选择跳楼作为最后求生的办法。在这起事故中,我们在痛惜生命逝去的同时,在责怪她们错误选择的同时;在寻找事故隐患的同时,是否考虑学校的安全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如果在安全生产教育课上教会学生注意用电的安全、教会学生在发生火灾时应当采取的逃离的措施和办法,这样的惨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学校期间发生的事故归在学校身上,离开学校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生的事故,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也受到学校期间老师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虽然学校各级领导在开会时都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也签了安全责任状书,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也不能消除事故给学生和学校带来的伤害。对于安全生产教育课程,领导不重视,规章制度不健全,学校该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安全生产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来,学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把安全教育放在学生处,有的将其放在保卫处,并没有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来进行考虑。
2 安全生产教育的方式、方法有误。首先,有的学校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很不正规,致使安全教育没有主渠道,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其次,安全教育课时少,有的老师仅仅是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并没有教给学生该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及紧急情况下得应急措施。更没有考虑其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及后续工作和学习对安全知识的需要;再次。安全教育课的老师不专业,有些是辅导员,有些甚至是音乐老师,根本就不是专业的安全老师。有的辅导员还利用安全教育课开班会。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安全教育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不完善。大多数学校都进行了安全教育但是没有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心理教育、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内容。没有把专业的知识与安全知识联系起来,没有考虑专业过程中伴随的安全问题。
三、应当采取的对策
1 从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建设。学校领导不能仅仅是在口头上或者形式上重视安全教育,要从行动上重视。根据学院具体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管理办法,聘请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从事安全生产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教育不是一个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而应当切实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来。对于安全生产教育课教学过程中需要的一些物质条件应当充分的满足。保证安全生产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需的经费需要。
2 安全生产教育应纳入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程。教务处和各系部应重视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建设,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重、课时多而不开设该课程。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应当纳入必修课程。
3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改革。对参加安全教育学习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学习的内容很单调,涉及面窄。主要集中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实训安全等传统领域。就在这几个领域进行的也都是理论教学。缺乏必要的实践演习和亲身体会。对专业方面的安全几乎就是一个空白。笔者对几年的安全生产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通用安全专业知识。通用安全专业知识包括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防火防爆安全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是专业的人员需要掌握的,也是现代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必备的安全知识。
(2)安全法规。对于安全法规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刑法》的有关内容、《新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交通安全法》、《工伤保险条例》和与专业密切联系的法律。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以上法律均是必备的安全法律知识,这些法律的实施对于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3)专业安全知识。针对本专业特有的危险性开设相应的专业安全知识,如焊接技术专业开设了焊接安全课程,机电类专业开设了相应的机械安全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了解产品本身的安全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有很大的帮助。
(4)必要的实践、演练。面对突发事件如火灾、危险物品的爆炸、天然气的泄露、交通、用电安全、自然灾害等情况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可以选择实战演练、观摩、网络视频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离办法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高职院校开设开展安全生产教育课程对于提高专业技能人才的安全文化素质、解决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过程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安全生产教育课程的措施与办法:①学院领导应当从制度上重视安全生产教育,保证安全生产教育过程所需要的经费;②安全生产教育不是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应当纳入教学计划并作为必修课程;③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要充分结合专业过程中伴随的安全问题,在保证充足理论教学的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2落实安全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安全生产并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制度来维系的,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明确有效的技术操作规范。
2.1井下挖掘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煤矿生产中,井下挖掘是最危险的区域,也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因此抓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首先应该从抓好井下挖掘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2.1.1一线工人的安全操作。在煤矿企业井下挖掘作业前,应该根据前期科学的测定和相关经验方法,编制合理的挖掘作业流程,确定挖掘方式方法,并根据挖掘面积及挖掘手段,制定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正式挖掘前,应该就挖掘方法与一线工人、领班、技术骨干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下井挖掘的人都了解挖掘面积、挖掘流程。虽然挖掘流程是事先制定好的,但在实际的井下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井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挖掘进度和挖掘方法。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现有工人违规操作,要及时停止作业,做好整顿教育工作。2.1.2做好测绘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前,应该做好科学的测绘测量工作,督促测绘测量人员严格执行测量测绘方法,深入井下,仔细排查,科学测量,为挖掘工人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地质资料。2.1.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煤矿企业下井挖掘作业时,要严格落实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安全员应该明确挖掘流程、挖掘技术方法等,在一线工人挖掘作业时,如果安全员发现有工人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不按照挖掘流程作业时,应予以制止。同时在遇到比较困难的挖掘作业时,安全员还应该协助一线工人,共同处理。2.1.4做好瓦斯检查工作。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瓦斯检测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瓦斯检测员要做好作业面瓦斯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井下环境的安全。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瓦斯超标或者存在其他危险气体,要及时通知工人撤离,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检测员还应该做好通风口的管理工作,定期定时为作业面通风。
2.2严格落实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输管理工作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机电设备的良性运转,确保煤矿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2.2.1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行安全,有必要加强对井下作业面及井上等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检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巡检,一旦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解决,避免机电设备损毁。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保养工作,对于有可能影响煤矿生产效率的机电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2.2.2加强煤矿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煤矿运输环节的安全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煤矿运输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定期检查煤矿传输带、运输车辆等运输设备是否处在良性运转的状态下,防止掉轨、翻车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斜井提升则要做到钢丝绳、矿车碰头、三环链、绞车、钩头等提升设备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及时检修,并将容易出现问题的运输设备登记在案,在后期的跟踪检查中,重点做好安全检修工作。
3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和签署安全责任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将安全责任化整为零,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确定安全责任范围。
3.1划分安全责任区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级别、不同领域、不同作业面,要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该区域内由指定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由煤矿企业的安全总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的统筹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头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更有利于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等的落实和推进。
3.2签署安全责任书
为了将区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区域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由区域安全负责人签署各自的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上要明确区域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处罚条例,通过安全责任书,能够提升区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做好灾害预警管理工作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除了容易造成作业面坍塌、瓦斯爆炸等危害性比较大的事故外,还容易引发水灾、火灾等灾害,因此有必要做好煤矿生产的灾害预警工作。
4.1做好火灾防范措施
火灾对于煤矿井下作业面来说,其危害是致命性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禁止明火进入作业面,严禁煤矿职工在作业面及出矿口等附近抽烟、在井下使用明火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井下作业面要做好消防器具的设置和摆放,以便在发生火灾后能第一时间进行消防扑救。
4.2做好水灾的预防
在矿井周围要做好对当地水文的调查,根据降水量来判断地表流向和水流量,并做好地面积水的排泄工作。在矿井里要做好排水工作和封堵水工作,以防止水淹没作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