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23:19: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历史研修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学习,感觉收获颇丰,对历史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经过这次研修使我们对选修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和认识。当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漫长的、艰巨的路要走,需要我们有正确地态度,与时俱进的理念,及时反思和总结。在这里,我对暑假学习做简要的反思与总结。
一、继续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必须来一个重大转变。这几年的课改中,应该说这种角色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还远远不够。以后的日子,我们要坚持新课改,继续完成这种转变。
二、继续转变教学方法。虽然近几年课堂教学模式形式多样化,但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革,很多东西流于形式。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把这些形式的东西内化为实质。新课改的课堂中,教师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三、继续转变教师的学生观。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也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教师要极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个学生学习历史予以帮助和信心,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重视他们的自主探索,自主发展,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学好历史的空间。
四、继续转变教师的评价观。丰富的教学方式,学生个性的差异与发展,必然决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要做重大转变。那种纯粹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应废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的评价,要注意对学生动态发展,横向联系的评价。既要看到他们学习的弱点,又要发现他们学习的长处。
五、继续转变教师的教材观。我们的老师大多习惯了拿着教材教。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则赋予了新的内涵,它指出教材不是圣经、不是宝典。每一位教师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合理利用,灵活利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有新准备、新姿态,以便能迅速适应新课改,推动教育教学的新发展。因此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就成了当务之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材的定位,它只是知识的载体,而不是全部。每一位教师必须树立与学生一块成长的观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大胆探索课改方向。
历史研修总结及计划(2)
七月底八月初,为期6天的研修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这次研修中,我努力地学习着、思考着、收获着……
一、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认真观看各个时期的教学视频,各位专家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做出了学习目标的分析,重难点的解读并做好笔记。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反思。
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各位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积极的进行及时的反思;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好钢用在刀刃上”、要适合测量或评价。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以操作。我领悟到,教师应对历史学科的理论形成知识整体,更加关心国家大事,将时事政治融于自己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历史 知识不是空洞的,历史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以生为本,承认学生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三、积极参加各类互动学习。
在培训中,每天我都认真阅读同行的文章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对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的看法,积极吸取对自己教学有用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远程研修中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感到远程研修的必要性,所以在这次研修中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人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使得自己也能够不断成长和提高,研修即将结束,但是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的实际中去,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历史研修总结及计划(3)
不知不觉中,为期6天的研修培训学习结束了。本着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理论水平等,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培训机会,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参与学习。
在这次的培训中,我认真收看视频,并做好笔记;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反思。
二、积极的查阅各种资料,进行培训学习。
我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先对专题的内容、外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习时旁边总有几本书以便及时的进行查阅。
三、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反思。
在培训的过程中,对于各位教授的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积极的进行及时的反思;并将自己的反思写成文章上网与各位同仁进交流,以提高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四、积极的参与互动学习。
在培训的过程中,每天我都用一定的时间去阅读别人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评论。通过阅读来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研修是我早已熟悉而又未见过面的一个朋友。三年前,就听说他的大名了,如雷贯耳,让人有些怕。
初听研修,印象颇深:专题讲座,理念更新,整理作业,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通宵达旦的“复制粘贴”。为何研修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口实,不识庐山真面目,难解其中味。
研修来了,让我欢喜让我忧。
xx年7月26号,是我和研修见面的日子。早早起床,梳洗打扮,收拾好给研修见面礼——电脑包,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办公楼东二楼初一五教室,静等研修的到来,有点忐忑。8点了,打开电脑,准备好了一切,然而研修却没有依约而来,让我和他的粉丝们有些焦虑不安,打听原委竟是:网路不通,研修给堵路上了。我可怜的研修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天面谈,渐入佳境笑开颜。
初见研修,因为他的不守时(好在事出有因),让我们见也匆匆,散也匆匆。
二见研修,不一样的颜面不一样的心田。他带来了两样礼物,二号和四号公告:修改考核办法,制止作业抄袭,严禁复制粘贴。严肃的研修在这盛夏给了我清凉的一片天。静下心来,轻松交流,互相学习,成长的快乐充溢心间。
再见研修,彻夜难眠。如何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视频看,文本研,开阔胸襟豁然间。点滴回忆,万千取舍,写就作业篇。
夜深了,坐累了,站起身,走到窗前,凭空望去,星光稀少,一切都在静谧中沉睡了。只有我和你还在交流。研修,如果你是那馥郁的花,我就是追香的蝶,踟躇再三,我不得不说:我,爱上你了!就在不知不觉中。
形影不离,不畏浮云遮望眼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吃饭、晚修,我都在和研修全面交谈。当然,他是最好的老师,我是最好的学生。同课异构——初中课堂实录;如何科学地展开历史教学评价;开拓视野——高中课堂实录;高端备课——我们如何更新观念?高屋建瓴,进一步更新了我的观念;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教学特点及注意问题;世界史教学的特点即应注意的问题;高端备课——历史教学的基本特点及我们的策略。学习、提高、顿悟。让我几日间,就理解了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那几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谢谢你,研修,给了我更高的高度和更好的理论方法,来看待历史,看待今后的历史教学。我相信,我的人生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研修将走,依依不舍话别情
今天是第十天了,研修将走,突然间有些依依不舍。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说是我这十天学习、感悟的最好写照。
站在研修的高度,重新审视历史学科,审视历史教学,审视自己,我成长了。不看重会不会被推荐,只在乎自己是否认真思考,认真总结,认真写下因为自己平时疏懒而搁笔的沉思。
人是在学习、思考中成长的。集体的集中的研修走了,拥挤的教室重新归于平静;但研修的精神留了下来,个人的研修将永远进行下去。
作为一名文科教师,阅读是我必不可少的工作生活组成部分。走出大学校门时,虽然已经经过了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可是当真正踏上讲台,我才发现自己的浅薄和不足,也才深深地体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作为历史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的是广阔的海洋。
然而我是幸运的,走出校门就遇上了嘉兴一中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学校在新教师工作的头三年里,会安排三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资深教师作为新老师的师父,并且会以定期交流考核的方式,对新教师的成长进行检查反馈。我的师父们皆为饱学强识之人,大量的阅读和积淀,让他们的课堂生动风趣、贯通古今。而他们对我的指导,也每每触及我的阅读量的不足。同时,学校专门负责新教师培养的副校长也经常与我们交流谈心,常提及作为文科教师阅读的重要性。于是,我逐渐开始走上教师生涯的阅读之路。
(一)专业阅读
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比较细致地研读了通史类专著,但是每一节历史课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并不全是我曾经选修过的内容,而且精彩的课堂教学也决不可能仅仅基于通史阅读。所以,我开始以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为基本阅读目标,给自己定了任务:每个月至少要有两节课是基于一本学术专著阅读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备课完成的。例如,在我完成《伟大的》一课教学的时候,依稀记得大学老师对这节课内容的处理角度要大大宽于高中教材的视角。为了能开拓教学思路,我仔细阅读了《中国抗战史纲》和《战争回声》两本著作,对中国的抗战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反思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所以,我站在世界视角,重新定位了“伟大的”一课的主题思想,课堂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来,以这节课的基本思路为前提,我又大量阅读了诸如杨青、王主编的《近十年来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2004)》、中国军事科学院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王振德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场》、韩永利著的《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等新出版的学术专著。在这些学术阅读的积淀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伟大的”一课的清晰轮廓,以这一基本认识为基础,制作了以“殇・第二次中日战争再回望”为主题的教学课件,并取得了嘉兴市优质课一等奖的成绩。同时,我的这节课先后被推荐在浙江杭州、四川绵阳、青海西宁等地进行展示,也得到了当地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育教学专业阅读
对教育教学专业的阅读是学校对新教师培养所要求的必修课。在我工作的头三年里,学校硬性规定了每位青年教师每年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专业阅读。渐渐地,每学期读一到两本教育教学类专著就成为了嘉兴一中每位青年教师的习惯。这些年,我先后阅读了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张民生、于漪主编的《教师人文读本》,Sa M.Intrator主编的《我的教学勇气》,吴亚萍、庞庆举著的《学校转型中的教学改革》,陈志刚、翟霄宇著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卡尔・威特著的《卡尔・威特的教育》等几十本教育教学类的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基于对这些专业书籍阅读的积淀和反思,我逐渐开始从教师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两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开始渐渐地认识到教育真的不能仅仅作为谋生的职业,而应该是一项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伟大事业。在浙江海盐元济高级中学邀请我作师德学术讲座的时候,我就以“德之大者为师”为题,精要地阐述了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以及我十年从教生涯对教育教学的探索,得到了元济高级中学领导及老师的一致好评。后来,受嘉兴教育学院邀请,以同题讲座与嘉兴市所有高二历史教师分享了为师的心得与体会。
(三)阅读除了是一种职业的必须以外,也应该成为生活的习惯
我的床头案前,永远都会在最顺手的地方摆着一些可以随手一看的书籍。这与我的长期校园生活有关,同时也与学校不定期开展青年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有关。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了解社会,将社会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我有意识地选择订阅了《读者》《南方周末》《环球人物》《参考消息》《男生女生》《课堂内外》《中学生天地》等报纸杂志。
阅读对于我而言,从最初新教师时期的任务驱动,逐渐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各类专著书报的大量阅读,逐渐在我的思想中沉淀融合,全面提高了我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在各类比赛中,我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分别取得了全国、省、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而每一堂获奖的教学设计,都是基于大量的专著阅读和长期的教育教学专业阅读的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的。我开始参与省、市各类联考、统考的命题工作,长期阅读而得到的思想与知识,也自然而然转化为题目中的新情境、新内容和新视角。
二、继续教育“积淀”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停充电的职业。学校也往往对青年教师参与各类继续教育活动给予了充分鼓励。如我所执教的嘉兴一中历史学科,青年教师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想办法,争取让我们每位青年教师都获得充足的继续教育。2010年,嘉兴教育学院组织举办了嘉兴市高中历史教师高级研修班,这是一个层次较高的研修班,为期两年(后延长为三年)。研修班由历史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戴加平老师牵头,邀请了嘉兴市所有历史学科的特级教师和名师参与学员的指导工作。面对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决定从人力和财力上给予全面支持,并让三位优秀的青年历史教师全部参加。此后,每一次三位教师参加研修活动,学校教务部门、总务部门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我作为高级研修班学员代表在开班仪式上进行了发言,也深深地感受到教育这份职业赋予每一位教师的沉重担子。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我在研修班中师从特级教师谢波老师进行专业研修。每学期两次全班集中研修和每个月一次的小组研修,密度大、任务重、内容丰富,研修活动每次都会布置“作业”,然后会在下一次研修时集中展示,每位学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心得,也需在集中研修时向全班汇报。
读书交流、读书笔记、命题比赛、教学设计比赛、专题讲座、学术争鸣,一系列形式多样、涉及教师工作各个方面的研修活动,全面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在高级研修班学习期间,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教坛新秀、嘉兴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同时经过长期的积淀,非常顺利地晋升到了高级教师职称。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研读新课标;一是对教学内容作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
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以及课程目标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提示,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等。
和我们观看的课堂教学实录一样,网络搜索的许多教学程序设计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模式:①文学常识介绍。②对词的相关内容的介绍。③对词人苏轼及其写这首词的背景介绍。④内容解析,疏通文意。⑤整体感知。要以一个课时来完成这些教学程序,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路快速地走马观花,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偏重于带着学生逐句理解词的意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阅读课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基本上由教师带着学生走的教学设计,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缺乏深入理解的结果。
教学内容比较是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比较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教材纵、横比较;二是学段内容比较;三是单元内容比较;四是课文外同质内容比较。
教材的橫向比较就是将同时期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同一内容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重点思考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找出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这种横向比较法对数、理、化等学科更有实用价值,同一知识点不同例题选择,可以看到不同的例说思路,有利于解题方法的优化。语文教材中,不同出版社的教材选择了同一文章,很难说对文章教学目标的定位有什么不同,从这一角度而言,语文学科不同版本的比较,对确定具体课文教学重点的意义并不大。教材的纵向比较就是把不同历史阶段出版的同类教材所选取的内容进行比较。从不同时期教材所选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探究教材编选者当时的价值判断以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期的教材都有教案或教学设计,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相同作品解读的差异中,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浓郁气息,在人文类教科书中,尤其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文化历史变迁的足迹。也许以前纸质教案所作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没有直接的帮助,但你可以感受到一种具有质感的历史气息,对学科教学价值取向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再反观当下的教学材料,一种历史的纵深感会油然而生。“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教师不是政治家,某一具体教学内容也无促成社会兴衰的伟大力量,但从学问的角度而言,只有“通古今之变”,才能“成一家之言”。
一、研修目标
今年远程研修创新点是自主选择课程的菜单式设计,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校本研修为基本组织形式,全体参训教师要充分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学习文本资料、在线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老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体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专家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增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2.通过专家指导开放性备课,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示范,为教师备课提供案例型资源;
3.通过典型课例分析与探讨,强化教师课堂诊断的意识,提高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能力;
4.通过远程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分享,教师自身差异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反思、超越,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修对象内容
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研修时间
2014年7月22日——2014年7月27日
上午7:30——11:30 下午:2:00——3:00
模式:上午集中学习,下午完成作业。
上午组织观看视频,下午3:00之前写作业、作评论,以备指导教师和专家推荐。
各学段提前2天开放平台,请督促教师提前熟悉平台,远程研修开始之后,将不再受理帐号登陆不上、视频播放不了等技术问题。
四、研修模式
研修模式强调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学习方式突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让老师经历理解学习、案例学习、创建学习的完整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方面注重基于数据可视化分析的过程性和质性评价。
五、研修地点 :各自办公室
研修组长
语文 :梁娜 数学 :刘玲 英语: 姚明田
物理 :李爱芳 化学 :朱志强 政治:高伟
体:刘家亮
1.对本学科的优秀作业和课例要及时传我校网站;对本学科的工作情况要及时把握,要办好简报,做好宣传(学校统计通报)。
2.各学科负责人(培训期间每人分别报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图片,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让学科领导过目。
3.王江负责学校整体信息宣传报道
六、管理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魏彦文 副组长: 陈志平 王树相
组 员: 孙春源 门泉航 陈宗剑 姚明田
宣传报道组:各学科研修组长(培训期间每人分别报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图片,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让学科领导过目)
技术服务组:马玉军
后勤保障组:巩殿春
(二)严肃纪律,规范考核。
学校在研修期间实行签到制度,集中组织与管理,责任到人,确保网络畅通,确保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按要求组织各科教师集中观看视频、参加讨论;分散研修,学校领导根据任教学科参与研修讨论。研修期间将严格考勤制度,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确实请假必须校长签字。
附查岗责任人(带参训名单点名,至少两次):
22号:陈志平 23号:祝焕利 24号: 王树相
25号:陈宗剑 26号:孙春源 27号:门泉航
各处室负责人负责本处室出勤学习情况。学校整体检查。
研修期间(上午学校组织观看视频,下午3:00之前写作业、作评论,以备指导教师和专家推荐),学校制定科学的奖惩激励措施,积极调动教师参训积极性,学校在上午7:30前通报前一天的学习情况,对未完成作业的教师要提醒督促;鼓励指导参训教师在完成数量的前提下重视作业质量,争取被省专家推荐或入选资源库,今年评选各级先进以作业质量为主要标准。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参训教师出勤情况、看视频的纪律情况、服务保障情况、研修计划执行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敦促整改,要求凡报名必参加,凡参加必合格。
要严肃学风、学纪,提倡真实研修的理念。研修期间要指定专门人员对网上言论和参训教师作业进行筛查,坚决禁止发表涉及政治宗教等的不良言论以及抄袭作业、粘贴评论等现象,并公布举报渠道。对于举报的涉嫌抄袭作业、复制粘贴讨论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作为研修事故及时、严肃处理。师德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市教育体育局也将对各学校研修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三)宣传到位,争先创优
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宣传会议,首先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远程研修对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意义,明晰远程研修的基本步骤和自己担任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并召开全校参训教师参加的动员大会,明确分组,同时提出了互帮互助的要求,让老教师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对新教师负起责来,新教师帮助老教师解决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形成教研共同体。
(四)要保留原始档案
每位老师要在集中研修和校本研修后分别提交纸质研修总结报告。
要将研修期间的方案、点名册、优秀作业、精彩课例、每日通报、宣传报道、总结等存档,作为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每位组长、参训学员要及时保存好所有文字材料(优秀作业、精彩课例、宣传报道、个人收获总结等),注意按照行文格式。在7月27号前交学科负责人,再交分管领导,最后集中给教研中心王江。这些是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
(五)全程跟进,及时反馈
研修过程中,校长、分管领导、各分管主任全程参与,和老师们充分交流,答疑解惑。同时组织技术人员随时服务,保障网络畅通。在研修期间及时组织教研组长召开碰头会,通过学校平台交流情况,分享成功做法。研修教师依据课程研修的要求,完成观看视频、撰写作业、参与互动、总结反思等研修任务。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积极研修,深刻感悟:
远程研修培训,这是我人生历程中一段含义深刻的文化苦旅,也是生命与智慧迅即聚核与绽放的过程。我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 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历史教学与教研工作不得不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的研修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为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二、创意思路
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主题校本研修主要以课堂观察形式展开,观察的重要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获得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教学反馈信息,捕捉与问题相关的教学情境或复杂现象加以分析研究,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然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课堂学习状况的转变。所以整个研修思路主要遵循主题指向、预期目标、实践任务和策略生成等四大方面。
(一)主题指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核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纵观现在的教学设计,教师文本解读透彻,但学生学得效果一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得被动压抑,这一切反映出教学目标设置上未能充分地考虑学情,不能基于学生的立场开展教学活动。针对目前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缺失学情考虑的英语教学现状,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启发教师分析并思考如何基于学情设定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交融。
(二)预期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状况,教师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课堂学习状况的转变。
(三)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立足于课堂,聚焦课堂,活动形式以教师体验交流学习为主。课堂观察采用英语阅读课目标达成观察量表和学生学习状况观察表,全组教师分工站在不同的视角上观察课堂的有效性,之后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四)策略生成。根据量表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状况,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炼原因,给出解决对策,再次聚焦课堂。
三、实施程序(以一次主题校本研修为例)
(一)确定主题。《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况和优化教学目标设定》
(二)目的。针对目前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缺失学情考虑的英语教学现状,通过观察一节阅读课M2U1Reading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启发教师思考如何基于学情设定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交融。
(三)行动研究
1.先行研究(预研)。先行研究是让每位组里教师先独立解读指定文本,并对触及核心研修内容作提前思考,是为整个活动的进展作铺垫。先行研究承载的是体现学科特点的自主研修的方法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方法变成习惯。支持先行研究的形式很多,如任务单、预研提纲等,本次活动采用的是预研提纲,内容如下:
课前学情分析诊断
授课对象:高一(3),重点班,借班上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M2U1 Reading -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请结合阅读文本,思考以下问题:
学生对本节课话题的熟悉度和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何?
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兴趣点在于哪里?
本篇阅读文本中,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基础是什么,面对新的语言知识,应怎样搭好脚手架?
作为高一第一学期末的新生,结合文本特点,本节阅读课应重点掌握哪些阅读技能和策略?
⑤ 本文中有哪些词汇、句式、语言表达和文化等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的?
2.第一次研修。教师第一次集中交流文本解读,展示预研成果,并根据解读文本和具体学情初步设定教学目标,形成目标文案如下:
①理解in search of, select, design, fancy, decorate, belong to, in return, remove等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②了解琥珀屋从建造、转手、遗失到重建的过程。
③分析文中的史实,归纳、总结琥珀屋的“great”之处。
④用文中了解到的史实和相关词汇讲述琥珀屋的历史。
⑤体会琥珀屋的珍贵及其对德俄两国友谊的意义。
3.第二次研修。教师第二次集中再次深入研讨文本,结合高一学情,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使之具备适切性和合理性,并根据已定的目标文案讨论教学设计。
4.第三次研修。上课教师说课,全组集体讨论并修改教案。
a.实践活动。上课教师试课,全组成员围绕阅读课目标达成观察量表和学生课堂学习状况观察表进行观课,每位教师站在一个角度上进行观测和记录。
b.学生课堂学习状况观察表
每个教师都确定好观察点之后,观察并记录各自身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
5.策略生成。通过两张量表的分析,总结目标的达成度,分析原因,共同交流给出对策,再次结合学情修订教学目标,教师上课,小组成员观课,课后对学生进行检测与访谈。
四、效果评析
通过类似的主题校本研修活动,使以教师听为主的教研模式向教师参与的互动式的教研方式转变,在这种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体味深切。
教师一:很庆幸参加了这样的活动,体会到合作、分享的力量,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共同面对,集思广益才能达到双赢。
教师二: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教师三:讨论将思考引向深入。多双眼睛观察可以把问题看得更清,多张嘴巴可以把思路说得更透。
随着两岸关系政策不断放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两岸高校交流随之扩大,交流合作项目不断拓宽,人数不断增多。高校对台交流进入新的阶段,由原来的教师交流进一步拓展到学生交流层面,越来越多的大陆学生选择到台湾学习。高校应当形成一套研修管理体制,做好大陆赴台研修学生的管理工作,让学生能够在台湾高校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大陆高校赴台研修学生现状
1.大陆高校赴台研修项目不断增多
近几年,两岸的科技、文化、学术等交流蓬勃发展,特别是两岸高校校际间的合作不断加强,两岸高校学生的交流项目也在不断增多。近两年,台湾从仅采认大陆41所985工程高校学历,新增采认大陆211工程88所高校学历,吸引了更多的大陆学生赴台学习。赴台研修的项目也在不断扩大,由一学期研修逐渐扩大到一年的学期研修,由一年的研修逐步扩大到2+2、2+1模式,给大陆高校学生更多赴台研修的机会。
2.大陆高校赴台研修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
两岸教育政策开放、研修项目增多,随之赴台研修学生的人数在增加。大陆学生赴台研修每年开放千人,由于没有语言障碍,办学具有特色,所以吸引大陆高校学生赴台研修。
3.大陆高校赴台研修学生选择台湾高校所学专业不断增加
台湾教育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优势,2013年开放大陆“211”以上的高校学生赴台学习,大陆高校学生增加了选择台湾高校的机会。由于台湾高校整体师资水平高,教学模式开放,办学理念鲜明,不论公立、私立学校都重视特色办学,有的专业和大陆高校学科互补,高水平的专业吸引着大陆高校学生赴台研修。
二、细化完善管理环节,创新管理方式
大陆高校学生赴台研修不仅是两岸高校校级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对两岸政治、文化多方面内容的传承。做好赴台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套统一管理方式和环节,才能做好赴台学生的管理工作。
1.细化完善赴台学生管理环节
大陆高校赴台学生研修的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不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体现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共同推进,齐抓共管。
首先,学校要做到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赴台管理工作小组,明确校领导负责,有专门部门牵头,设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一套管理体系,完善管理环节。
一是做好赴台前期选拔、选课、办理手续管理工作。由港澳台办牵头,学院选拔,教务处课程审核,学生处制订规定,保障赴台学生研修前期工作。
二是做好赴台行前教育。由于台湾与大陆有着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赴台学生要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所以对赴台学生进行行前教育尤为重要,要让赴台学生首先对台湾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有所了解,在安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一定指导性意见,要体现出大陆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广与台湾师生交朋友,增进友谊,为促进海峡两岸教育合作多作贡献。
三是做好赴台研修中的监管。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的管理学生工作形式有一定的不同,大陆高校对学生管理多数采取“家长督促式”的管理方式,台湾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开放,学生自由发展。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管理方式,有的大陆学生不习惯,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所以大陆高校有关负责部门要对赴台学生进行监管,督促学生学习,使其顺利完成在台湾的学业。
四是做好总结工作。有总结才有进步,才能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赴台研修学生结束学习回大陆,要以书面、照片等方式总结赴台期间的学习、生活等内容,有关部门听取意见,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做好学生赴台研修管理工作。
2.创新赴台学生管理方式
大陆赴台学生研修是新项目,赴台学生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也是一项新工作,高校要创新赴台学生研修工作管理方式,做好这项工作。
一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学生赴台研修期间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与大陆教师沟通,要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管理,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通过邮件、QQ、微信等现代网络技术,与大陆教师及时沟通,十分方便快捷地将问题传递,并及时得到解决反馈,有效提升赴台研修学生的教育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与台湾高校陆生服务中心共同管理方式。台湾高校与大陆高校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台湾高校不设专职辅导员,台湾高校陆生服务中心负责大陆学生学习、生活,大陆高校要与台湾高校陆生服务中心保持联系,多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一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新时期教师培训和教研的需要。特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内容如下:
一、研修目标
在教学中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 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我着重从德育出发,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把研修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
一、良好的师德,是自我教育完善的需要。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记得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刻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能够把握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精神,特别对新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做了学习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提高了自己备课和讲课教学水平。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音乐学习的轻松,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学法指导,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有那颗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去爱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我们应该用先进的理念、恰当的方法带给学生鲜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现代社会有用之才。我愿用这一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在知识的海洋里播种与收获。愿我们的生命在收获与播种的海洋里飞溅出璀璨的花朵。
校本研修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三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刻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厩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助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 (1)搀扶新教师“学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设计了一定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试着让新教师“自己走路”。通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一定的理解,让新教师自己解读教材,分析教材,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己先有一定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一定的修改,再进入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3)让新教师感知不同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同的板块组成的,每个版块的功能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同。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通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张丽丽老师在片级小班化教学评比脱颖而出,出片参加县级小班化教学评比;徐振飞老师由于教学扎实而代表新教师向全县的英语老师展示了一堂充满活力的英语课。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一定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课题研究模式。以我校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多元联动”校本研修提高中老年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整合。通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后通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形成共识,形成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示范课)(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研修中学习的美国可汗学院的“翻转教室”是一个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目前美国每天有数十万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khan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则跟同学一齐在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有老师和同学可以请教。这跟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翻转教室“the flipped classroom”,其根本是应用信息技术变革了教学的结构,对学校的教学流程进行了再造。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本次研修给我的最大冲击就是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我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几天的研修我步入学习各种技术软件的行列。我试着用学到的信息技术做了一个微课程《古代瓷艺术——青花瓷》。
这节课是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第九册第16课,是一节以古代陶瓷为主题的美术欣赏课,原教材上面的图片和涉及的陶瓷种类和知识点非常的多, 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必然难以满足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层次。因此我借鉴“抛锚式教学法”,选取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而学生又相对熟悉的青花瓷器作为本课的授课重点和主线,来制作微课程。这样既压缩了学生长时间观赏图片的时间,有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微课采用图例、字幕、解说分部教学法出示唐宋、元、明清三个不同时期瓷器的图片,进行发展史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在视觉(器形、颜色、纹饰)、触觉与听觉上得到体验与震撼。领悟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魅力与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认识到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文化。
美术课,尤其是欣赏课,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教师长时间的泛泛而谈,疲惫不堪。然而由于师生间的互动性少,尽管教师十分辛苦,而学生却觉得单调乏味,反响平平、不是以积极的态度配合,课堂效率不尽人意。通过微课程,美术欣赏课的课堂效果可以大为改观。欣赏经典名作时,鼠标轻轻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进行局部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的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里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改变我以前陈腐的教学观、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使我受益匪浅。
整顿公司工作作风的当然是充满艰辛的,在半贯先生指导工作结束后,我被借调两个月作为公司法律支持继续在国内工作。主要目标是针对司机的若干欺诈行为提供法律支援,在两个月同违纪司机的博弈中,在公司上级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起草了若干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根绝虚假欺诈行为的出现,将隐患扼杀于摇篮。
针对个别司机的违法违纪行为,公司作出了对其除名的决定。当然作出这个决定是万不得已的,公司如若正常运行,每位员工必须如螺丝钉一样各司其职,如果其中一部分生锈或者缺失,公司将面临相当困难的境地,但为整规正法,以儆效尤,必须做此决断。然而事实并非一纸除名通知那么简单,被除名员工按法律赋予的权利提起了仲裁,为应对仲裁,公司上至总经理下至运输部普通员工,夜以继日调查数据,核实数据等相关证据真伪,我们的总经理甚至亲自挂帅赴广东调取关键证据,辛苦终于修来正果,在大家努力获得的强大证据链面前,违法员工不得不提起撤诉,以挽回自己的颜面以及可能会遭到的进一步的诉累。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我们敬爱的日陆员工团结协作,不计个人得失的奋斗精神,也看到了公司成长的原动力,那就是人本。
日本生活及研修
1、日本感观:
自xx年年7月,我被派驻日本总部进行研修以来,至今已近三年,虽然已经回国赴任,但在日本研修期间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感动不已。身在异乡为异客,多少有种寄人篱下的悲怆感触,因而凡事谨慎如履薄冰。而且,赴日前在国内些许道听途说了东洋的种种异端,所以心底多少有那么点抵触排斥情绪。颠覆!就在赴日之后的几天里,先无消说是否是本集团员工,做为日本普通国民的他们,对我的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细琐之处又无不见真情流露,我为我之前渺小的民族情结感到汗颜,这不是一个拥有包容胸怀的民族所应有的情结。
我接受着这些关怀,并从心底里感激且敬佩着这个战后迅速崛起的大和民族。他们有一种我们所不具备的精神品质,就是虽然坚决的保持民族的传统,但却有一种博大,可以兼容并包的接受一切外来事物,并且本地化为己用;他们可以暂时忘记历史的记忆,真诚同异国异族合作,吸收并接受其中的精华,这也正是为什么他们战后政治经济崛起的根源所在。之后的一切无不证实了我的看法。
2、日本研修:
在日本生活和研修的日子是紧张而充实的,按照研修计划我在总部进行为期5个月的日语培训,待基本可以简单交流后,被派驻横滨现场进行基础业务培训。在横滨我感受到了日本同事的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他们其心协作的团队精神。
在川崎运输事务所实习的一个月中,同样让我感动的同样是他们的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点呼,车检,并且难能可贵的是持之以恒。更加之对待公司财物视如己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由于这样的精神造就日陆车队60年来了准确及时,极低事故率的良好口碑。
在洗箱场实习的2周里,虽然时间是那么短暂,让我都没能及时消化所习得的知识,但令我震动的是日本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风貌。盛夏30多度的高温,在罐箱内部作业温度甚至会达到50多度的情况下,相当考验人的生理极限,每天大家最痛快的事情在我看来就是工间一支香烟还有清凉的饮料水。但是在这些可爱可敬的黑色肌肤的深处,我看到的是一颗颗乐观的豁达的心,他们没有抱怨哀愁,体味着工作带来的乐趣,这样的心胸同样感染了我,看到大和民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就要回国了,我实习的最后一站是总部,在经过各地现场的实习之后,要对具体的业务知识进行梳理,俗话说编框握篓全在收口,总部实习是在总体上对知识的汇总整理,所以重要性可想而知。物流部、安全推进室、租箱部、货代部、海外事业部等等经过一系列部门的实习,在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终于将之前实习的各部门的知识融会贯通了,由于时间短可能还存在不甚理解的地方,但在以后的工作我确信会得到解决。
3、 日本生活:
在日本,我虽然感受到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楚,但却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并享受着异域风俗文化带给我的快乐和冲击。从刚刚开始的三不(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到慢慢的开始喜欢上日本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充实着;从对日本民族怀有戒意,到能成为他们的知音,家中常客;从问路都胆怯害羞,到远足日本南北。我体会着个中欢乐,并想把这些见闻与大家一同分享。
在日本生活的2年多,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旅游,去日本不同的地域去体验不同的民俗民风,我去过日本的南部岐阜,深入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同那里的村民载歌载舞,共度彻夜狂舞之良宵;乘新干线远赴伟大文豪鲁迅弃医从笔的仙台,瞻仰前辈借以正视自我;乘船远渡仙岛,感受日本三景的格致造物;在樱花雪舞的时节,与好友放歌樱树下,让心灵放飞;又在日光漫山红叶烂漫时,穿入山林,与自然同呼吸;跋涉!登顶!虽然不是富士,但浅见火山也是日本第二大的活火山,在迷雾中若隐若现,彰显神秘风姿,临近正午,才见博大;夜入轻井尺原始森林,夜惊心鸟飞鸣,你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恐惧么!扫去旅途的疲惫,极品享受还是温泉,而我去的是日本第一的草津温泉,霎时的畅快,让我知道为什么日本的温泉会名声响彻;在东京新宿及涩谷,我感觉到心跳在加快,红男绿女,无处不显露现代大都市的流行风尚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镰仓六朝古都,体会到了历史的肃穆,寺宇间回荡的钟声,悠扬着,它告诉我背叛历史等于放弃未来,我真切的希望中日两国能够以史为鉴,一衣带水永为邻里。
我实不愿在此年终总结中累述旅程,而改变文之初衷。这样的经历太多,以至于我快收不住笔锋,待之后的游记一一道来。
这一年的生活忙碌而充实着,我在个中享受着,并成长着。
新年展望
1、工作: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营业及业务水平。
加强业务及营业知识学习,取得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资质。
增强营业素质,与营业团队群策群力,使营业业绩攀高峰。
关注国家省市新出台或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并审核本企业的合规性。
拟建立本企业法律、政策文库,并及时更新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对本企业员工进行法律基础培训,加强企业法律意识。
进行hse工程,拟定相关规程,要不但在制度上,更要在实际上强化企业整体的健康、安全、环境意识,并配合本企业积极申请iso9000、iso14000标准认证。
2、个人
每日坚持日、英语学习,减低无外语语言环境带来的水平下降。
增加法律知识储备,强化法律意识。
工作之余,广泛涉猎各知识领域,增加视野,提高个人情操。
关注健康,关注生活,合理饮食,增强运动,抵消年龄增长带来的体质下降。
积极联络,多方发展,增强人脉关系网络。
发掘自身优势,解决个人问题。
旧岁已逝,新年骄阳初升;
新手上路,踌躇满志。
希望在彼岸,!启航!
我们在去往成功的路上!
中国盲人按摩中心主任王建军在研修班上总结了全国盲人按摩“十五”期间的工作。
他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和《盲人按摩工作“十五”实施方案》要求,2000年至2005年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3.5万人,其中医疗按摩人员6000名,保健按摩人员2.9万人,培养骨干按摩师400名;经过培养培训的盲人按摩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同时要求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盲人按摩指导服务网络。
过去5年,全国盲人按摩培养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安置、职称评审等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各地残联依托本地区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大力开展盲人按摩培训,充分发挥当地盲校、盲人按摩学校、医学院校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共培训骨干师资535名,超额33.8%。培训保健按摩人员3.5806万名,超额23.5%;培养医疗按摩人员8000名,超额33.33%。
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开办盲人按摩院、所,扶持盲人按摩人员开办按摩机构、推荐盲人按摩人员从业就业,对新开设的盲人按摩机构和接纳盲人按摩人员就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经费扶持等办法,使经过培训的盲人按摩人员能及时走上就业岗位。到2005年6月底,全国盲人按摩机构已达3.2816万个,医疗按摩机构9624个,已就业的盲人按摩人员达9万余人,就业率达95%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凡是有劳动能力和有劳动愿望的城镇盲人基本都已接受过培训,并已全部就业。
到目前为止,全国除外,省级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全部建立;80%的地市级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已经建立,并有专人负责。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残联专门成立了“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全国有27个省市成立了“保健按摩鉴定委员会和医疗按摩职称评审委员会。彻底改写了我国盲人按摩工作者从事临床按摩几十年没有任何职称的历史,使盲人按摩人员真正享受到与健全人平等的待遇。目前,全国经过初、中、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医师(士)职称的有5800名;主治按摩医师1600名;主任、副主任按摩医师200多名。
全国有20个省、市成立了盲人按摩学会,发展会员数千人,先后组织省、市级学术交流会8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