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05 12:56: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理想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理想教育论文

篇1

职校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很调皮,你会严厉的体罚他们,用苛刻的语言侮辱他们么?如果你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子女相信你不会这么做。爱是教育的万能钥匙,我们要坚持将关爱撒播到他们每一颗需要润泽的心灵,他们已经背负了中考失败的打击,正处于人生选择的转型期,或者是欠缺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离异儿童,在学校我们是学生生活中最有影响力的人,他们自然而然会将一些情感、期望与爱的需求转移到我们身上,产生一种特殊的依恋,期望得到我们的肯定与鼓励,甚至是一声上课的提问或者身边走过时的停顿,如果我们这时能像长者般的关爱和引导,朋友般的交流,他们一定会从这份教育中读懂关爱而逐渐成长起来。

(二)终身学习,充满激情

在信息时代,我们已经和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懂得网络,在百度、谷歌中输入任何想知道的问题,学生都可以获得图文并茂的答案,此时教育的优势荡然无存。因此我们在教育之余需终身学习,让自己站在专业领域的前沿,引导他们走进每个陌生的领域,对这些事物产生美好的追求,让他们仍然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知识的生命力,这样爱学习的老师才会培养出肯思考的学生。教师的知识也应该包罗万象,用知识渊博来获取教育的权威,所以师者即使做不到学科间相互沟通的全才,也要为自己拓展一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成为“综合意识和综合知识的自我更新;改进课程结构,跨越学科界限,扩宽学术视野,适应综合性教学的新师资”。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保持新鲜,与时俱进,我们的教学热情也会像学生一样富有朝气。

(三)快乐心态,善于包容

常有职校老师抱怨被调皮的学生气的夜不能寐,那为什么他们会捣蛋,我们能不能改变他们?要知道挽救一个学生的灵魂有时比挽救他的成绩更让人感到成就感。处于转型期的学生个性绽放、教无定法,老师们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度地要求他们,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以学生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开朗、有思想的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有健康、积极的心态。

二、理想的职校学生

有句话说的很好,“如果你看学生像一个个魔鬼,那你每天就生活在地狱中;如果你看学生像一个个天使,那你每天就生活在天堂里。”职校学生在小学、初中可能就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们被偏见而掩埋了自己的理想。当他们走进职业学校时应该是个新的开始,这里没有成绩只有技能,没有压抑只有活力。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该有这样的特点:

(一)建立信心,自律自强

职业生涯是每个职校生的转折点,教师应该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委以重任,加以信任,让他们了解要有才气而不能有傲气,没有才气就要懂礼仪,让他们自律、自爱、自强、自尊,当他们确定了理想后才不会贬低自己的人格,对别人的帮助也会心存感恩,在校园集体生活的“小社会”面对不同利益、不同观点、不同兴趣爱好,面对冲突和妥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运筹帷幄”这些品质和能力,才能建立责任感,公共活动中不退缩。

(二)全面发展,技能突出

我们的职校生可能在本该活跃的年龄,“为赋新词强说愁”,对知识也报以反常的冷漠,课堂上的沉默和下课后的喧闹成为鲜明的对比。这说明他们对所有教育的东西都在排斥。那何不用考试之外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如果他们职业方向不明确,我们就从不同领域去引领他们,教育的真谛就是充分控制每个学生的潜能,多些才华与技能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有“亮剑”的机会,从而凸显专业兴趣,坚定职业生涯道路。

三、理想的职校课堂

职校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那我们又何苦为难他们死记硬背过多的语文古词和函数公式?或许我们将基础文化课课堂转变为阅读交谈、辩论演讲、应用文实际应用、模拟法庭、购物市场、英文歌曲大赛、外语大片欣赏等形式,会让学生们更加热爱专业,爱上校园生活。“理想的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课堂不是寂静无声的图书馆,课堂也不是热热闹闹的交易所,课堂更不是学生思想智慧的禁锢地。

(一)好奇是学习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事物好奇,他们在受教后能够运用知识,并且进行知识的迁移。一堂课只有一个演员,一种声音,是没有生命力的,这里需要教师的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启发学生的智慧,很多问题不强调标准,答案可以多元,让学生们的思想火花迸发,我们欢迎学生质疑结论,给他们时间去搜集资料更新传统的教材内容,师生共同奏出充满生命气息和趣味的课堂旋律和乐章。

(二)处理好自由与纪律的矛盾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将学生还原成自由的学习者时,就会涉及到纪律糟糕问题。我们可以强化学分制和实验签到考核制度,用学生们在未来企业中的实际操作水平来检验他们在学校中掌握的技能,每位任课和指导教师要对他们在学生成绩册上的各项成绩和技能签名负责和承担法律效力,相信这样比用考试评价更加具有约束力。

(三)打破职业教师的铁饭碗

篇2

(一)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范式,应该是对现实问题进行关注和挖掘,从而对现实的问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方法论,而不是单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现实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的标志,只有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关注和回应,才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回应,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框架的构建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具备前提性的问题,要能够形成一系列的研究和针对性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范式发展,应该如同马克思提出来的,一个时代的关键问题,并不是为了提出答案,而是为了提出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能够根据时代的共同命运提出来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应该对于一些具备格局性的大问题、对现实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问题进行关注,同时也应该对于一些老的问题进行关注。问题是研究和探索的动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仅仅诞生于时代,也孕育于过去时代的理论成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革命的过程,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各种土壤养分当中逐渐成长起来。

(二)对各学科知识、思维的吸收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的社会科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探索新范式时,需要进一步在更高的层次上吸收各种不同的学科知识,特别是集合了不同的学科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学科的学术思维的碰撞,从而在更深入的层次之中进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富有层次的学科,如果单纯采用数量极少的学术知识进行研究,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身也是起到阻碍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对于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吸收之外,更对于不同学科本身的思维模式的吸纳以及弘扬。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的理论范式当中还是存在思维模式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注释和整合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形成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思维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发展,更是学术思维模式的成长,这样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模式和探索问题的方法,对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把握和分析,以及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也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学科支撑与关键研究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应该是以中国当前的发展问题作为研究的关键点和学科支撑。因为当前中国的改革开发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只有配合当前中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研究成果,才能够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学科价值。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时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种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互相之间碰撞和融合,因此,在上层建筑的构筑和发展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一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的理论研究落脚点,更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支撑。

篇3

(二)高校自身投资与负担教育成本的现状分析由于收入的减少和成本持续上升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导致多数高校的财务状况恶化的不断升级。因此,一些高校为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而不得不以贷款等非常规性的筹资渠道来筹措教育成本,致使部分高校的债务不断积累,导致贷款的规模远远超出高校自身的偿还范围。又由于大量的社会职能在高等学校中的穿插,例如学生食堂、医疗保险、职工退休金、学生的医疗及安全事故等一系列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没有确定的分担对象和分担目标,高校也不能全额分担下来,从而导致一些高等学校承担了的成本开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二、建立理想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的建议

(一)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国家不仅应当把高等教育投资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来对待,还要确保一定时期内国家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重要引导地位,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依法落实高等教育投入,多种渠道筹措教育费用为辅”的规定,充分落实国家《教育法》制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总体变化,同时各级财必须加大对财政的投资作用和力度,在财政投资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尽量保持高等教育在扩招后有所提高,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和预防手段,从而保证我国的教育总经费占GDP的4%左右,确保高等教育的总经费占到GDP的1%以上。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下,国家应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以及其他行之有效的扶持弱势群体的办法。同时,必须加强弱势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在政策上要对弱势群体给予一定的倾斜和帮助,增加对弱势人群的捐助力度。

(二)制定合理的个人分担标准定价模型著名教育学家舒尔茨(T.W.Schultz)认为,教育相当于是一种对人的长远投资,而个人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受益者和载体,必须分担教育所带来的成本和费用。这种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同时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因此,接受教育的个人不仅仅要分担高教成本,而且应该基于所受教育质量不同(主要是学校差别、专业差别、培养层次差别)从而使高教成本的付出不同。综合各种因素,提出以下具体的学费标准构建模型:前提假设:市场的自由竞争;各专业成本能够科学地计算总公式:某学校某专业平均学费=学费成本比×专业平均培养成本×专业差别调整系数×学校差别调整系数×培养层次调节系数。

篇4

分析: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2、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分析:首先,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白温度下降不大,收缩也较小,这时主要表现为蛋壳在收缩。其次,由于不同物质热胀冷缩性质的差异性,当整个蛋都完全冷却时,组织疏松的蛋白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造成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剥蛋壳就更方便了。

3、验证大气压存在

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

分析: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当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

4、浮沉现象

实验:把一只去壳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缓缓上浮。

分析:物体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就是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对应表示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水中时,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当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密度比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5、惯性、摩擦阻力现象

实验: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生鸡蛋。

分析:生鸡蛋的壳内是液状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壳上旋转时,蛋清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与蛋壳间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整个蛋只能缓慢转动。而熟鸡蛋内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时旋转时,整个蛋就能迅速转动。

6、物体的稳定平衡

实验:选用一只生鸡蛋,在小头一端开个孔并清除干净壳内的蛋清蛋黄。沿小孔滑入一块重物。以蛋壳的大头端为底部,扶好蛋壳。点燃一只蜡烛,滴入烛油,把重物封存在蛋壳底部。烛油大约封存至整个蛋壳高度的四分之一即可。把制好的蛋壳推倒后,蛋壳能自动立起。制成一个“不倒翁”。

分析:在空蛋壳的底端封存的重物和烛油,使整个蛋体的重心移近蛋壳的底部,重心起低,稳定性越好。当蛋壳倾斜,偏离平衡位置时,使蛋体的重心升高。因为蛋壳底端是球形的,在蛋体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蛋体又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