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2-09-08 14:32: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于中秋节的诗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

篇1

2、低唱浅酌: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

3、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4、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5、花残月缺: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6、月过中秋:指错过时机。中秋节时月亮最圆、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机。

7、皓月当空: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8、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9、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10、月里嫦娥: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11、花好月圆: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

12、广寒仙子: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篇2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1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热爱传统,增强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情感,_区_路学校在中秋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一、刨根问底话中秋活动

在_学校国学馆。队员踏着“花好月圆”进入场馆,流动影视背景墙上呈现的中秋月夜图,灯、荷花、诗人与学生互动体验。孩子们从认识中秋的来源开始探索,到中秋习俗的知晓,赏明月、品月饼、庆团圆、放孔明灯。

每一个习俗都离不开有趣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经典故事,还有几首关于中秋的诗。

队员们还用软件学做孔明灯和月饼学,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秋节的意义。

二、百花齐放庆中秋活动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五(1)中队以各种形式庆祝节日。一组队员吟诵诗词,大家搜集了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许多美好的诗词,像“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

二组队员演唱歌曲《明月几时有》,三组队员则设计“家乡画展”,诗情画意、美轮美奂。四组队员给大家当“小导游”,带大家走进了不一样的城市,让大家足不出户尽享异城风光。五组队员创编的课本剧《嫦娥奔月》引导同学们步入神话般的境界,特别是嫦娥吃了仙药升上天空,一直飞到了月亮之上,大家屏住呼吸,默默相送,带着对嫦娥的祝福与思念沉醉其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一年级三班的小风铃们,在距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的时候,便开始问“中秋节我们怎么过啊”,终于到周五这天了,当孩子们听到要去国学馆体验中秋文化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下午的课程中,携手一年级三包班家委会全体成员,为小风铃们精心准备了暖心的月饼特色主题课程,让孩子们再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节日的甜蜜二(2)中队的孩子们也利用义工课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月饼,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你写我唱诵中秋活动

进入中秋团圆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的队员们每天为全校师生更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趣闻,大课间时满校园响彻着《水调歌头》等关于中秋的歌曲,孩子们在校园里走着都会哼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1)中队的队员们借着中秋的欢愉写下一首首儿童诗,为_学校“中秋团圆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朗诵诗词、唱诗写诗、制作月饼等一系列的活动,队员们更加了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队员的文化素养,增强了队员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2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非常的重视这一个节日。和春节一样,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所以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用“合家团圆”这四个字作为祝福的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祝福。学校一向都非常的重视传统节日,每到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相关的活动,借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学生也能够从这些活动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是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的,所以也不奇怪学校为什么会这样的重视这些传统活动了。

这一次的中秋节,进行了四个活动,都非常的有意义也有趣。第一个是中秋节的黑板报,每个班都要出一个关于中秋节的黑板报,会进行评比。第二个是手抄报的评比,先在班级的内部宣告这一个活动的有关消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每个班选出5张参加年级的评比,每个年级再选出10张参加全校的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第三个就是征文比赛,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主题为中秋节。这三个是每一个节日都会有的,最后一个才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四个活动就是主题班会了,这一次的班会花了我们班干部很多的心血,我们争论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了。我们给同学们预留了15个节目的位置,让他们有想表演节目的人自己准备节目,最后选出15个节目。这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是用了三节晚自习的时间,气氛非常的活跃,总算我们这些班干部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一次我们计划了三个大的活动,一个是“中秋诗词大赏”,一个是“知识竞赛”,还有一个是“话剧演出”。

“中秋诗词大赏”就是让同学们分为两组,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一句就可以了,背的多的一组有奖品。这个会提前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多搜集一些有关的诗句,背诵下来。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中秋节的诗词,而不是只知道课本上有的,也是进行了一次课外拓展。“知识竞赛”就是班委搜集有关中秋节的题目,包括习俗、古代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等,是个人赛。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话剧演出”则是挑选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由同学们演绎出来。

这一次的活动举办的是非常的成功了,希望明年学校还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自己策划中秋节的活动。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3为了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9月21日到25日,_区_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1、学校通过布置假期作业,让少先队员们主动自行了解中秋节文化,收集地方中秋习俗,让少先队员们更易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体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中秋节是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这情感的寄托节日,是一个以亲情为主干线的节日。

全校广泛开展了“表孝心、送关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实践活动。

3、开学后各中队组织“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队会。

4、开展了以“品月饼、赏圆月、过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们合理表达过节的愉快心情。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4为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街道于9月17日—9月24日开展了安宁市20_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

(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街道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确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二)广泛开展慰问活动。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市委政协主席耿玉立一行到街道开展慰问活动,街道党工委办、街道社会事务办组织工作人员陪同。慰问人员一行到_敬老院、_村胡桂英家、_村郭安邦家以及铁厂村魏汝仙家开展了慰问活动,关心老人们和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他们送上月饼、粮油及慰问金。广泛开展文艺活动活动。各村(社区)精心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有精彩的表演类活动以及诗歌朗诵等,在传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营造和谐的节日氛围。广泛开展中秋座谈会活动。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自古有吃月饼的习俗,22个村(社区)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对中秋节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人们爱国热情。

(三)活动取得效果。中秋节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和节日气氛。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5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篇3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1一、实施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策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六、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七、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八、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主题展示活动策划,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2一、活动目的

借着节日活跃公司气氛,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实现公司与员工间的互动,密切内部的人际关系,活跃身心,使员工能以更蓬勃的朝气,更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融洽的关系投身工作。巩固企业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同喜同贺中秋国庆,同欢同乐精彩华联”。

三、活动时间

中秋月圆之夜。

四、活动地点

__区__坪。

五、活动人员

公司全体员工。

六、相关准备

由行政、人事部预先联系好前期准备事宜,做好活动安排。

准备好员工通讯录,确保在活动中与每位员工联系。

七、活动安排

1、吃饭:

a、__餐厅。

b、__饭店。

2、唱歌:__KTV。

3、互动游戏(可定为饭桌上的游戏)

3.1、人在江湖飘:

一开始,两人同时喊“人在江湖漂啊,哪能不挨刀啊~”,然后比划手指,可以出一到五,并且嘴里要喊“几(跟比划的手指数相同)刀砍死你呀”。规定,五大过四、四大过三、三大过二、二大过一、一大过五,如果没有压到又继续。

3.2、007:

由开始一人发音"零"随声任指一人,那人随即亦发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个人则发音"柒",随声用手指作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不发音不作任何动作,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而扬手作投降状。出错者饮!

适合众人玩,由于没有轮流的次序,而是突发的任指其中的一个人,所以整个过程都必须处于紧张状态,因为可能下个就是你了!

3.3、果园,菜园,动物园:

比如第一个人先说动物园,第2个人说有什么,然后下面的就接着讲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谁没有接上或者反应慢了就罚酒!!!很好玩的,特别有气氛。

3.4、真心话大冒险:

__手机里有一款娱乐软件叫“真心话大冒险”,参与人坐在一起(饭桌上)全桌人划拳比输赢(剪刀石头布也行),然后输家摇晃手机。如果银屏中显示是真心话就是说什么你都要回答,无论什么样的隐私(实在不能说的罚酒2杯)。大冒险就是银屏中显示是大冒险,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要求你都要去做(实在不能做的罚酒3杯)。

八、活动经费

餐饭预算标准:控制在6000元以内;娱乐预算标准:豪包消费控制在800元内;总统包消费控制在1500元内。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3一、活动目的

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

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五月十五前夕。

三、活动地点

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各班开展中秋诗文朗诵会,对班上的特困学生、留守儿童进行中秋慰问活动,对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家庭进行慰问。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4__酒店同各位亲爱的顾客和来宾一起欢度佳节,欢迎光临本店,在中秋这一浓墨重彩的节日之中,为庆祝节日本店准备了很多惊喜。

一、目的

通过节日的氛围推销自己,提高公司知名度。为节日后的人气奠定基础。

二、思想

开业以来中秋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城市和乡村并肩流行的节日来说,可谓是各个商家都费尽心思去创造价值的大好时机。

我们自开业以来,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生意的状况一直处不是很理想,我们的品牌形象,没有消费者口中做良好传播。

两个节日的相续到来,是我们的一大转折点。我们必须要让顾客在我们这里得到些价值,所以说创建口啤和创建活动之后的人气是我们中秋活动的主要目的,在加强内围服务质量、演出阵容、优惠赠送配合外围的宣传广告,相信会给消费者一种新的感觉。

三、现场布置

中秋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以喜庆方式为主,以红为主,为了减少布成本,可能用些中秋要以用别的布景。

1、周边以弹力为主,主要是补一些空荡之处,使整场变得比较丰满,不会显得单调。

2、舞台周边,顶部,可用一些渡金球,VCD碟片悬挂,以补助灯光的折射,增加现场灯光的效果。

3、周边的天花板上可以悬挂一些灯笼,渲染中秋节的氛围,到国庆节时可以取下,等到春节时再可利用。

4、在国庆节可以悬挂一些大小国旗,增添祖国生日的氛围。

5、在进门口右侧玻璃和流水玻璃可以做大型宣传画,注明节日的活动内容。

6、在DJ台边的显眼处,悬挂“中秋节快乐”“庆祝国庆”的字样。

7、大门进门口节日奖品摆放陈列。

8、楼梯口及显眼处张贴广告。

四、活动优惠

所有消费者在_月_日前预定可得公司赠送特色小吃一份。

1、安排厨师各推出2道“中秋”特色菜肴或点心。

2、中秋节当晚每台位,包厢送月饼一份。

3、消费满200元送面额50元的等值消费券一张。

4、凡消费啤酒一瓶送当晚对奖券一张。

5、对有消费能力和潜力的及部分小姐赠送咖啡券。

6、要求啤酒赞助商对当晚消费茅台啤酒的消费者赠送小礼品。

7、9:00-------17:00的消费者,可得中秋月饼一份和特色小吃一份。

8、奖品设置

_月_日:3800元。

_月_日:3800元。

_月_日:1800元。

_月_日:1800元。

五、活动当天时间安排

09:00-17:00白天营业时间。

18:30-21:00流行音乐,慢摇音乐。

21:00-24:00歌手,钢管秀,慢摇。

00:00-00:20活动抽奖。

00:20-结束慢摇。

2021中秋节策划主题方案5一、活动背景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中秋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吟诵古诗词的意义,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_月_日下午五八班全体师生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我为中秋颂诗词,歌唱中秋和我的中秋我做主三大活动来让孩子体会有关中秋的传统文化。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组织学生排练与中秋有关的诗词朗诵和歌唱中秋团圆的歌曲以及学生的才艺表演。

第二阶段:开展“迎中秋”主题节日课程

内容为:

1、主持人宣布节日课程开始。

2、诗词组上台进行我为中秋献诗词的活动展示。

3、歌唱跟中秋有关的歌曲。

4、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才艺展示来表达对同学和家人的祝福。

第三阶段:课堂反馈

1、班主任_老师对本次活动做总结性发言。

2、邀请策划本次活动的活动部长以及相关策划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对整个过程的感受。

3、请学生家长代表发言,谈一谈对于中秋的认识以及对孩子的期待。

篇4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育处、少先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5日——9月21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经典诗文朗诵会。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5日-9日阅读课,教导处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互助友爱、共度佳节”社区志愿者活动,地点:学生所在社区。

3、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2、一至六年级各班上交绘画2幅;三至六年级各班上交征文2篇。9月16日前上交少先队,届时将进行评奖并在国庆期间展出。

少先队中秋节策划方案二

一、实施年级:四年级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 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

(4) 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班级:四(2)班

活动时间:3月~5月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开题课 确定研究主题

师生谈话

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

生:(大声:想)课件欣赏相关中秋节的图片

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

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学生发言之后确定研究主题

如: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

c、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d、中秋月饼的来源

……

活动二:分组,落实任务

根据学生的爱好,分成六组。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各组选择研究主题。分析讨论定下研究计划并完成表格。

活动三、开展调查研究

1.习俗调查

中秋赏月、吃月饼是全国各地普遍的风俗习惯,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节还有哪些风俗习惯,把了解到的记录下来,回到班里进行交流。

2.月饼调查

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组合,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制订一份简单的调查计划,深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货商店、食品厂等地,针对月饼的品牌、产地、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分别购买一些不同种类的月饼,品尝口味,比较优劣,做好调查情况的汇总。

3.巧手作坊

(1)写一写

在了解了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后,请学生计划一下“今年的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制订一份简单的节日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做一做

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的祝福的话语,寄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4.携手共享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举行一次诗词朗诵会,要求能说出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体味其中的意境。

(2)“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阖家团聚的时刻,大家一定也会想到远在台湾的小伙伴,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带领学生上网,通过发email的形式给远方的小伙伴捎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四、综合成果展示

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以班队活动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活动五 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应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或由辅导老师(包括校外辅导员)进行评价。

少先队中秋节策划方案三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领组、少先总队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15日班队会,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中,少先总队将进行检查评比。

2.各班可以在班内设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纸上并贴在墙上。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少先总队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月饼,送温暖。

3.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1.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2.一至六年级各班上交绘画2幅;三至六年级各班上交征文2篇。9月28日前上交少先总队,届时将进行评奖并在国庆期间展出。

主题教育活动时间:9月23—25日交流汇报。

 

少先队中秋节策划方案相关文章:

1.2016中秋节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2.小学中秋节手抄报活动策划方案

3.中秋节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4.中秋节班级活动策划方案

篇5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稿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仰望中秋月》

从张久龄《-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最为钟爱的景色。

茫茫苍穹,圆圆满月,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一起欣赏明月、品尝月饼、吟诵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最美的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不完的话,徐不尽的情;中秋最美是思念,那一轮圆月仿佛明亮的眸子,荡漾着深深地情意,传递着美好的祝福;中秋更美式感恩,感谢在中秋佳节里仍然驻守边疆的刚强战士,感谢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百姓安康的人民警察……

仰望中秋月,浓浓感恩情。让我们将中秋佳节的祝福送给每一个华夏儿女,将对祖-亲的浓烈情怀深深地根植在心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稿2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

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

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

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

“人间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祝大家节日快乐!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稿3老师们,同学们: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老师们,同学们,这个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造就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老师们,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

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一切圆满!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稿4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满月的光芒,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悄悄临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日子似乎比人间要慢许多,但是,同学们,不要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不要将时光虚度。每一天本都它的有价值所在,将时光握紧,用分分秒秒来创造充实的时光。

将目光着手书本,而不是漫画。因为我们已经长大。

将身心专注学习,而不是玩耍。因为我们不再幼小。

时光的虚度,只会使人感到老去得更快;充实的学习,则会让人领略到成功于欣喜,光阴也不禁放慢了脚步。

多少轮中秋明月在夜里悄悄流逝,

又有多少圆月,将在不久来临?

我们步入初中,我们渐渐成熟,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如明月般美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情地梦想,又如何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明月。

“人间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在所难免,面对着失败,我们不可以被打败。

坦然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要悲伤,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勤勤恳恳,错误需要纠正,不能置之不理。

初中的学习离不开错误的纠正,这恰如前半月里的月亮,不断完美自己,使自己渐渐行往那近乎完美的满月。中秋将近,同学们或许已经闻到八月桂的浓香,尝到了月饼的可口。

中秋将近,象征着圆满的中秋之月,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月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

祝大家节日快乐!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稿5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寄予中秋》。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皎皎似镜。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同学们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为什么叫“中秋”呢?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人们吟诵中秋节的诗词歌赋很多,最着名的当然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表达中秋之夜的思乡情怀。我们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在这月圆之夜凝望着天上的明月,立志要报效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在这佳节到来之际,我倡议每位同学都做三件事:

第一,孝敬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能力所及的努力,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提!

第二,为那些不能回家辛苦工作的亲人发送一条温馨的祝福短信。

第三,为祖国的繁荣,国力强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立下壮志.请记住: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是国家的希望!

最后我衷心地向学校的各位领导,忘我工作的老师,向勤奋学习的全体同学,向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

中秋节国旗下优秀演讲稿6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秋浓了,月圆了,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快到了!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学习进步、工作如意!

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

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

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

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的回报。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

篇6

诗和词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而同样古老的传统节庆与诗词结缘也已十分久远。早在我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年节时人们庆祝丰收、拜贺新岁的诗句。魏晋已降,与诗词艺术进入巅峰时代相同时,传统节庆也日渐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和喜爱。文人墨客参与其中,难免高歌浅唱,瞩笔成句。仅在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之中,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即层见叠出,许多文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

1 古典诗词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1911年以前称为新正、元日、正旦、三元日等。自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始,新年就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延。春节,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它负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亿万中国人情感的聚合。新春佳节,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每到此时,总是诗兴大发,赋诗言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这些诗篇,有的描写春节的习俗,有的抒发诗人的情怀,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除夕之夜,人们通宵达旦地守岁,等待天明。南朝诗人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描写了除夕之夜,阖家团圆,一边饮酒一边等待天明的情景:“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碳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一诗中描绘了皇宫之内除夕守岁的情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代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表达了春节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特殊意义:“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宋代晏殊的《元日》描绘了人们斟满美酒,贴上门神,祈求福寿的情景:“屠苏醴酒盈金校郁垒神符卫紫关。三境上真垂介福,绵绵洪算等南山。”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一派喜庆吉祥的节日景象:在哔哔啵啵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饮着屠苏酒,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天的旭日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庆贺新春佳节。

春节有拜会、拜年的习俗。三国曹植的《元会》:“初会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描绘了皇帝在“元日”这一天朝会群臣的景象,君臣穿着有华美纹饰的礼服,朝堂上陈列着美味佳肴,君臣欢笑喜悦,祈祝皇家荣贵,祝愿皇帝万寿无疆。

普通农家的新春佳节也别有一番风味。唐代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此诗风格清新,展现了农家庆祝新年的情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萧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描写了儿童得到压岁钱,悄悄藏在枕头底下,琢磨着是买爆竹还是买萧吹,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清新自然,十分传神。

春节还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容易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因此,感慨时序变化和时光流逝,勉励人们珍惜光阴,是春节诗词的另一大主题。北宋文学家梅尧臣的《除夕》诗云:“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2 古典诗词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为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元宵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赏月、观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也是历代元宵诗词歌咏的主要内容。唐朝诗人崔液的《上元夜》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赏月观灯的盛况:“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朝卢照龄的《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看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相映成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宋代曾巩的《上元》:“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铀毛。”诗人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只见月光如水,花灯似星,一群少年骑马驰骋,意气风发。诗人感慨万千,勉励向年轻人学习,焕发生命的活力。

元宵观灯赏灯之际,人们还参与猜灯谜的游戏。清人顾震涛有一首《打灯谜》的诗:“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除了观灯赏灯,元宵节还有一项传统活动,那就是吃元宵。在历代的元宵诗词中,也有很多歌咏这种节庆美食的篇章。宋朝周必大“”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煮元宵的情景。清代李调元在《元宵》中描绘了元宵节深夜小贩叫卖汤圆的情境:“”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 古典诗词中的清明节

清明作为重要传统节日,它是唯一兼节气与节日于一身的时日。在唐宋之前,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即今公历的4月5日左右)。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唐宋以后清明逐渐将与自己日期临近的寒食节俗纳入名下,清明由普通节气演变为重要民俗节日。作为清明节文化的载体,清明节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人统计,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达八百首以上,现存清明节诗词的总数可能几倍于此。

提到清明节抒怀的诗词,就不得不说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千古佳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不仅在于其意境的深刻,更在于其置“清明”二字于首,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物候。在每年清明节的丝丝细雨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这首诗。

早在战国时代,介子推的故事就与清明节产生了联系,后世更相传清明节就是起源于介子推,在清明节歌颂介子推就是理所当然了。北宋黄庭坚《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由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的景象联想到埋葬在荒郊野外的逝者,进而思考人生的价值。

凄风苦雨再加上离愁别绪,使清明节诗词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中。如唐代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大唐帝国的两座都城长安与洛阳,聚集了无数文人墨客,也饱含了这些人的辛酸血泪,洛阳城东,张继惆怅;长安城内,顾非熊憔悴,其有诗《长安清明言怀》:“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在清明节都是愁云惨淡的,比如宋代大文豪坡,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平稳心态,一首《南歌子》一扫哀节悲凉,让江南的春意跃然纸上:“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人们在清明节扫墓,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高翳《清明》);人们怀念亲人和故友:“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人们踏青郊游:“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北宋程颢《郊行即事》);人们蹴鞠“白打”,强身健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露雀罄础!保ㄌ拼韦应物《寒食》);人们荡秋千,放纸鸢:“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代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节庆活动在古典诗词中生动再现,古典诗词也因为节庆文化而有了更深沉的底蕴和更加长久的生命力。

4 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

古代有以地支记月的习惯,称五月为“午月”。从史籍上看“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为夏季大节,它从夏至节俗演变而来,人们要在仲夏之月(五月)的端午这一天煮粽子吃,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夏至一样的大节日来对待。唐代以后,端午才用来专指五月初五。

《全唐诗》与《全宋诗》中有95篇作品与端午节有关,这些诗词记述了节日的意绪,描摹了节日的习俗,追忆了节日的源流,寄托了诗人的感遇,成为了端午节庆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历代在端午节歌颂屈原的诗词也最多。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魅力弘扬了屈夫子”“好修为常,怀瑾握瑜”的独立不迁的文化人格。如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的习俗也会勾起诗人对屈原的感慨,如唐代张耒在观看龙舟竞渡时写了一首《和端午》凭吊屈原:“竞渡深悲千古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定会历经磨难与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节日,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自汉朝以来,屈原成了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核心,但我们也发现,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除了楚地纪念屈原之外,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古苍梧郡祭祀陈临等,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同时由于区域的局限性,歌咏除屈原之外其他爱国先贤的诗词较少,影响也有限。如北齐魏收的《五日诗》:“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喧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陈君。”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当时的端午习俗,并且可以感受到当时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处在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已经知道南海之滨的苍梧郡于五月五日祭祀陈临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众多,在古典诗词中多有反映。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插艾枝,储草药,配药方,饮雄黄酒,如南宋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这一天,人们龙舟竞渡,百舸争流,如唐代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在这一天,人们还击球、射柳,如清人饶智元:“簇簇朱衣分两队,百花深处蹴珠隆薄《天启宫词百首》:“飞凤三花逐电流,例逢e柳拜前旒。”在这一天,人们还插石榴花,采药,系五彩线,贴辟兵符,蒋之翘有诗云:“葵榴初缬药阑敷,彩线珍成续命需。遥听三韩烽火急,真人刚进避兵符。”

5 古典诗词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仲秋之节,以仲秋十五月圆为节日标志。中秋起源于古代“秋分夕月”的礼俗,唐朝时期中秋明月为游历之人思乡的物象寄托。唐代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仲秋明月充满浪漫色彩。宋朝中秋节开始成为社会民俗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上升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古代诗词中关于中秋节的内容有很多,但广为传诵、最为广大世人所熟知的,当属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和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张九龄在唐玄宗时,当过中书侍郎等大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一生写下不少诗歌,但最为著名和广为流传的就是这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气象恢弘,意趣不凡。

另一首家喻户晓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词人在一个中秋之夜,思念弟弟“子由”就是苏辙,感时伤情,大醉,对月抒怀,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吟啸。这一声长啸,成为后世亲友之间忆念、共勉的永恒绝唱。就是在千年后的今天,这些句子依然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最接近生命本体的人生情怀,具有千古不灭的普世价值。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因为在这个晚上,仰望天上的月亮,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于是想及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满江红・中秋》一诗中也说:“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就认为月亮上是有嫦娥居住的:“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高高在上的那轮明月,成为诗人浪漫、遐想的最好事物。

在很多古人关于中秋的诗词中,不仅仅只是怀念亲人、感怀身世,充盈着惆怅和低沉。也还有很多关于中秋风俗、节庆饮食等方面的描述。有个叫袁景澜的诗人,专门为中秋的月饼写了一首《咏月饼诗》。诗中道:“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这应该是对制作月饼最为详细的诗歌了。

可以这样说,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6 古典诗词与传统节庆的关系

古诗有云:“有雪无梅不精神,有梅无诗俗了人。”我们则可以说,有人类活动而无节庆活动则无精神,有节庆而无诗词的点缀则俗不可耐。幸运的是,中国传统节庆不仅与文学艺术早早结缘而行,而且相得益彰、泽被后世。

㈠传统节庆在内容上赋予古典诗词强烈深刻的启发刺激,同时又提供给其以充分展示、不断创新的机缘。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悠远的时空隧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庆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清明节的怀祖情思、端午节的爱国情怀、七夕节的爱情绝唱、中秋节的团圆之盼……饱含了人们多少情感和寄托。传统节日也折射着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中华民族的节庆文化,体现着一种民俗情结,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传统节日,使每一个中国人加强了同家庭、家族、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联系,寻找到了个体融入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一切,都为古典诗词在内容和气度的提升上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㈡古典诗词不仅大大活跃了节庆气氛,扩展了节庆影响,提高了节庆品味,而且它们本身也成为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庆文化载体。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志。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因此,大量以节庆为主题的佳作名诗早已成为流传不辍的千古绝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这些人人都耳熟能详的佳句,早已成为了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节庆文化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柏宏军.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赏析[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4]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篇7

男: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女: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男:可爱的小伙伴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清风送爽、丹桂飘香,

女:花好月圆、华灯初上,

男:沐着如银的月色,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女:踏着时代的鼓点,我们家园联欢共聚一堂;

男:我是主持人

女:我是主持人

合:这台晚会由我们主持,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幸福快乐的夜晚。

男:首先,有请园长致词

一、园长致词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亲爱的老师们、可爱的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衷心的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们对我幼儿园的大力支持,以及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我们幼儿园20_中秋联欢晚会的家长朋友们,谢谢你们!

其次,感谢各位老师,兢兢业业,不辞辛苦的付出,幼儿园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你们,在这个幸福团圆的时刻,我真诚的说一声: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第三,感谢可爱的小宝贝们,是你们给了我们一个天真无邪的殿堂,你们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小宝贝们,园长妈妈祝福你们天天幸福!健康成长!

20_年中秋佳节之际,我们举办了海南省第一家家园联欢大团圆,品饼赏月庆中秋的大型中秋联谊活动。活动期间,我们除了安排了月饼、水果、小吃等,还安排了很多节目,旨在家园同欢乐。节目安排不周之处,敬请大家多多原谅。我们把最宝贵最快乐的时光留给你们吧!请大家吃好玩好。祝大家中秋快乐!谢谢!

女:感谢园长真诚的祝福,园长妈妈谢谢您的付出。我们感恩您感恩家长感恩同事感恩孩子。

男:请欣赏由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表演的《感恩的心》

女:谢谢家长、谢谢老师老师、谢谢孩子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表演。今天真是个美好的日子啊!

男:今天,月夜良辰,我们在温馨笑语中放飞理想。

女:今宵,长乐未央,让中秋佳节的思念,伴着悠扬的旋律飞回故乡。

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游子的乡愁里,思绪如飞,归心似箭。

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恋人的思念里,冷月如霜,宛若冻结了曾经的热量。在这个让人感怀让人激动的日子里,在这个合家团聚的幸福时刻,为了让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加喜庆祥和,为了感恩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我们幼儿园特别特别奉献了猜谜语活动。

二、猜谜语

男:在这幸福美好、谜一样的夜晚,打开您智慧的灵光,让我们一起走进谜语的殿堂。下面开始猜谜语活动,规则是这样的,每个家长接到谜语之后,在15分钟内答谜语最多的,为第一名;不允许百度搜索;禁止相互抄袭作废。听明白了吗?好,请各班老师将谜语发到家长手中。

计时——

开始——

兑换奖品

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

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人的酒杯里,醉满了浓烈的诗行。

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月下的团聚里,天伦之乐回荡在幼儿园。

男:中秋,这是一个天命的声音,自那浑圆的时刻起,爱便曼延,思便无限。我的心底也有一个浑圆,温馨着我存在的意义、饱满着我朝起的未来。

女:在皓月初上的美妙时刻,无论天南与海北,不论相聚与离别,在中秋佳节,为着今日的美妙时刻,我们共高歌,放声唱佳节!家园齐欢乐。

三、寻宝藏

男:我们幼儿园还为家长朋友们准备了85个宝藏,为什么是85呢?

女:85寓意八月十五。所以,我们幼儿园精心做了85张写有奖品的纸条

男:是的,每个纸条有一个礼物,85个纸条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奖五个奖项85个奖励。

男:这85个宝藏就藏在我们周围,就藏在幼儿园各个角落,家长朋友们你们可以领着孩子在院子里寻找。但是,您必须用心的去寻找才能找得到。

男:各位家长朋友们,当我们大声地说,寻找宝藏开始的时候,你们就开始寻找宝藏好不好?

合:寻找宝藏开始

合:祝您们好运!

兑换宝藏

主持人一一公布宝藏结果

音乐:花好月圆夜

四、品饼赏月庆中秋

背景音乐:但愿人长久

男:中秋,这是人间的一次盛景,饱满,给予残缺的笙歌;祝福,给予别离的温馨;用一颗滚热的红心,浑圆心底的爱,映照那天穹的月。用无数双相执相亲的手,用无数双喜悦欢欣的眼睛,对着天上的明月,共颂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女:中秋,请你,捧着自己火热的红心,去与心中难忘的恋人,去与慈发白首的亲人,去与人世间每一个期望获得爱意的孤客,甚于那月下的柳梢、含笑的灯光;把爱播洒开来,把笑弥漫于桌前、杯间,把平和祝福的话语渡给每一颗活着的、突突跳动的`红心。

男:关于中秋佳节的诗词、歌曲、谜语、成语、词语、名言警句自古以来就有无数,那我们就看看谁知道关于中秋佳节的诗词、歌曲、谜语、成语、词语、名言警句最多

女:都说相逢是首歌,是的,我们在_幼儿园有缘份欢聚一堂,是何等的缘分啊!下面的环节就是我们品饼赏月庆中秋的幸福时刻,请大家按班级写出关于中秋佳节的诗词、歌曲、谜语、成语、词语、名言警句等的句子,15分钟内写的最多的为获胜者。

背景音乐:相逢是首歌

结束词

男:时光的车轮展过一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女:皎洁的月亮传达一种深深的思念,思念中秋的团聚。

男:收获是我们成功的希望,希望的种子播洒在和谐的店铺。

女:今天,汉方驿站,我们在嘹亮歌声中把希望起航。

男:今夜,月轮如染,看不见残缺的遗憾;今夜,月华如水,清澈着我们彼此的友谊,浸透着彼此的思念。明明暗暗,圆圆缺缺的月亮告诉我们,人生有遗憾,耐住寂寞,坚持执着,去迎接新一轮的较量。

女:今夜,皓月如歌,唱响我们心中的激昂。有你,我们高歌唱响希望,有你,我们将快乐分享,有你,所有的梦都在生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们真心的期待明年的月亮更圆,我们真诚的期待明年的中秋相会,我们虔诚的祝福家长朋友身体健康、我们的宝贝茁壮成长、我们的幼儿园更加辉煌!我们的晚会到此结束,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们明年再聚。

再见

庆祝中秋节主持稿2

尊敬的家长们,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月圆人更圆。欢迎大家来到幼儿园,和我们的宝宝共同度过中秋佳节。我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团团圆圆。也希望你和包包通过这次活动,更深的体会浓浓的亲情。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花好月圆”,这里再一次祝福大家生活美满,全家幸福团圆!此次活动我们设计了四个环节:

1、亲情问答,答对的家庭有奖哦。

2、手工制作---中秋团圆灯。

3、品尝月饼,体验亲情。

4、摘灯,带着幸福和希望归去。

一、环节一

好,我们现在进入第一个环节。请家长积极准备回答问题,小朋友也可以回答哦!

(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民间多在此夜合家团聚,又称团圆节。八月中秋节起源已久,其中,有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哪位家长能举出几个例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2)请一位家长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3)嫦娥飞天的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美好的生活不再与地位的高低,也不再与金钱的多少;我们的宝宝从小就应该懂得这个道理:亲情才是最重要的,团圆才是最幸福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古往今来,有多少引用中秋团圆的诗句!其中,有一句,可以说是中秋节永远的主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问,这句是出自哪位大诗人的哪首诗词?谁可以背诵一下?【如果没有,老师可带幼儿背诵】

(4)好,但愿我们和我们远方的亲人,共同拥有一个月亮。现在,我请一位老人说说您小时候的中秋是怎么过的,您现在又怎样过中秋?

(5)下面,我问一个问题,什么地方的月亮最亮?为什么?【月是故乡明】

(6)月是故乡明。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有一首著名的思乡古诗,这首诗也一直是家长朋友启蒙幼儿时必教的一首古诗,请问,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请您背诵一下。【静夜思】

(7)刚才那位老人说了,我们要在中秋节祭拜月神,品尝月饼。现在市场上月饼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下面我请一位老人说出几种不同种类的月饼。

(8)吟唱团圆的现代歌曲数不胜数。近几年流行着陈红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团圆歌,请问,歌名是什么,谁会唱?我这里有音乐。【常回家看看】。

二、环节二

有关中秋的知识太多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把活动转入第二个环节:亲自手工---中秋团圆灯。请梁老师示范讲解手工的程序和要求。 (中间做手工过程)

【手工完毕,将灯笼挂起来】五彩的灯笼挂起来了,他照亮了我们的心,温暖了我们的浓浓亲情。下面,我们的活动将进入倒下一个环节:品尝月饼。

三、环节三

这里有幼儿园发给小朋友的月饼,也有我们家长朋友自带来的水果,月饼。下面,请梁老师将幼儿园的月饼发到孩子们手中,而我们自带的月饼则放到一块,请大家分享(用托盘端水果月饼请家长,小朋友随便拿自己喜欢的,要求每人一份)

好,请大家开始品尝月饼。【大家边吃老师边解说】在这美好的团圆之日,我们相聚在一起。此时我们的心是相连的。浓浓的亲情在流淌,流淌。这甜美的月饼,这鲜美的水果,请小朋友们用双手捧着月饼,献给你亲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吃一口。我们的爷爷奶奶们,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仍旧肩负着接送孩子,缝衣做饭的重任。今天为了参加孙子的活动,他们迈着蹒跚的步子冒雨来到了幼儿园。我们的心应该多么感动!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天忙碌,奔波,为了生活,为了孩子,宝贝们,请让他们吃一口你的月饼,请对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我爱你!

此时,我们的心融化在着浓浓的亲情里,我们在这里,品味着团圆,我们拥有同一个月亮,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花好月圆。再一次祝愿大家幸福健康,团团圆圆。今天,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让孩子懂得了珍惜,理解了亲情,学会了分享,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孩子,快快乐乐,健康成长。孩子们,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大声喊出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月圆人更圆! 我们的活动马上进入第四个环节。请家长带着您的宝宝,到家前摘一个灯笼。有一个条件:每个家庭摘得灯笼都不能是自己做的那个,然后请您仔细看看您所摘得灯笼上贴的名字,那个名字就是您的天使,它会给您带来好运,带来幸福。请您,在心里默默的感谢他,祝福他。

四、环节四

再见,再见。让灯笼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让浓浓的亲情引导我们,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孩子们,今天晚上的月亮又圆又大,我们回去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好不好?再见,再见

庆祝中秋节主持稿2

各位老师,各位小朋友,大家上午好!

当鲜红的太阳跃上地平线时,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今天我们要迎来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

甲:喜迎中秋庆团圆,欢乐笑语万里传。

乙:桂枝明月祝福贺,音好花开成佳缘。

甲: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乙:可爱的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甲:首先感谢各位家长的到场,

乙:来参加我们的中秋节联欢会,

甲:很高兴在团圆的日子里和大家欢聚一堂

乙:度过一个特别又有意义的中秋佳节。

甲:今天为大家准备了月饼。

乙:祝愿大家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甲:祝小朋友,健康成长,一生平安。

乙:今天的联欢会准备了许多亲子游戏,

甲: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

乙:需要家长和孩子配合完成,希望家长积极参加。

甲:我宣布_儿园20_中秋联欢会正式开始。

乙:秋风送爽,中秋月圆,

甲: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乙:当酷热隐隐地离去,我们才发觉秋天温馨的时节已飘然而至,

甲:在今天这个人月两团圆的日子里,

乙:我们祝福所有的朋友们开心快乐,

合:月圆,人圆,梦圆!

1.欣赏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甲:首先有请中班x老师为小朋友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亲子游戏,击鼓传花之快来交朋友

乙:活动规则:鼓声起开始传花,鼓声落,花传到那里由就小朋友起来介绍自己,家长表演小节目。

3.大班朗诵中秋节诗歌《水调歌头》

甲: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乙:百余年前,东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赏月怀古,创作了文明千古的《水调歌头》。

甲:《水调歌头》,尝尽了月下独酌的无奈,《水调歌头》道尽了人世沧桑的曼妙与玄机。

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写尽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甲:此时为今年,让我们在千年翰墨下,沿着文人东坡的足迹,开始我们今天的《水调歌头》。

4.亲子游戏,你比我猜

乙:活动细则:请家长根据题板是哪个的物品比划或形容,让幼儿猜出该物品时什么,猜对有奖励。

5.教师才艺展示

6.家长才艺展示

7.亲子游戏:跨大步

甲:活动细则;有珠心算老师出题,儿童作答,家长根据得数向前跨步,一个来回,用时最短者获胜。

8.园长寄语

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甲:青春在那里,更好在明天。

篇8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篇9

根据《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内容与环境整合;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预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潜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全面成长,利用“留白”艺术,可以有效实现这些目标。

一、预设教学目标时“巧留白”。

1.预设认知目标“留白”,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预设认知目标时,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知识点,给学生一定的知识“空白”,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这样既能开阔视野,增知启智,更能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如果能有效积累,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在课堂上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处于暂时的不平衡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而英语课堂教学正是留出空白,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

2.预设情感目标“留白”,让学生自我体验学习乐趣。

英语语篇教学中,笔者往往采用情境教学法,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Halloween”这一课时,笔者利用自制的南瓜灯,面具等物,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欧洲国家人们过万圣节的氛围。同时,自备了月饼,下载了许多关于中秋的诗歌、美丽的图片,让学生回味中国自己的中秋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同学们能很清晰地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产生热爱中国传统节日的情感。

3.预设能力目标“留白”,让学生自我感知无形成果。

无形的成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自信心、探索的精神,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积极态度、责任感、学习中自我管理能力等情感体验和收获。在预设能力目标时应留出空白,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习方式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和提升,包括理智受到的挑战、震撼和鼓励,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

二、实施教学过程中“多留白”。

1.“留白”促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之间是一种互动、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不应以学生的无知和被动来建立自己的权威,而要将探究知识的心理过程还给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并支持鼓励他们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让英语课堂充满民主、宽容、和谐的气氛,即我们应该留出足够的空白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One E部分时,笔者先留出时间,让同学们观察句型:“Who’s the boy in the tree?”与“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同学们马上提出,同样是在树上,为什么一个用in,一个用on呢?于是笔者在黑板上画上一棵挂满苹果的苹果树和一棵爬着一个小男孩的苹果树,让同学们观察思考:同样是在树上,人在树上和苹果在树上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很快地就说出:“人是爬在树上,而苹果是长在树上。”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教学in the tree(在树上)和on the tree(长在树上),就非常简单了。

2.“留白”促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程目标要求教师努力使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发挥学习个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他们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认知水平、能力结构、课前准备都不相同,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预设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着眼因材施教,从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给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体现英语课堂教学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10

Abstract Tang Poem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on the issue of untranslatability of Tang poem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Because of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will be some lost in the progr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Untranslatability surely exists, but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is feasible.

Key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ang poems; untranslatability

0 引言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古诗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诗的翻译不仅意味着是中外语言之间的一种交换,还意味着是对中国文化传播的促进。许多中外读者会发现翻译过来的唐诗很难懂,并且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为了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减少唐诗翻译的局限,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 唐诗和功能对等理论

一谈到唐诗的翻译时,我们首先会想到“信、达、雅”三字和创立了“三美”原则的许渊冲先生。对于唐诗的翻译,国内外学者中一直存在争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翻译这个领域注入新鲜血液。他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用接受语再现源语信息的最接近的自然的相当信息,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奈达,1993: 117-118)。该理论要求翻译文本的读者能和原文本的读者能有相同的回应。许多学者努力尝试着用奈达的理论来进行唐诗翻译。但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更侧重与意译,更加强调文章的意思而不是格式。所以在翻译中会存在局限,这种局限也被称之为不可译性。

2 唐诗的不可译性

可译与不可译是一个古老的悖论。唐诗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在翻译领域一直受到各家学者的争论。一些学者坚持唐诗的翻译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还是可行的。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唐诗是不可译的。在笔者看来,对于唐诗的翻译我们没有绝对的可译,但也应承认唐诗翻译的局限性。其实,翻译可以被看作是语言的转化,是把一种读者相对来说不那么熟悉的表达方式转换为对他们来说比较熟悉容且符合他们表达习惯的方式的过程。而译者主要应该向读者传达文本的精神和意义。

2.1 语言角度

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和完美的形式。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读者的关注。但也恰恰是因为语言,反而成为了唐诗翻译的一大局限。

2.1.1 押韵

唐诗不仅文体严格,并且还强调韵律。平上去入四种发音使得唐诗读起砝爬派峡凇T谔剖翻译的过程中,关于押韵这个问题一直被学者们所探讨,但是仍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我们来看看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独坐敬亭山》的英文翻译:

All birds have flown away, so high;

A lonely cloud drifts on, so free.

We are not tired, the Peak and I,

Neither I of him, nor he of me.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这首诗中,第二、第三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押的是an这个韵。押韵是唐诗的最大特点之一。虽然押韵在西方的诗歌中也存在,但是这两种韵是完全不同的,想要通过英语翻译出唐诗中的押韵是有一定难度的。

2.1.2 双关语

与平上去入相关的另一个现象是双关语。在汉语里,有许多具有相同声调但含义不同的汉字。但是英文中却没有与之对应的单词。因此,双关语是译者翻译中要处理的另一个困难的方面。例如: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 the east enjoys sunshine,

My gallant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在这句诗里,“晴”与“情”谐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天气“晴”,但是又表达出内心的“情”。虽然译文表达出了原诗的意思,达到了功能对等的目的,但是双关却没有从中体现出来。

2.1.3 对仗

对仗也是唐诗中的一大亮点,它是把相同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诗句中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从而使语句更具韵味。例如: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从中文翻译来看,m然诗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也做到了功能对等,但是如“日照”和“遥看”等对仗都没有显示出来。

2.2 文化角度

2.2.1 典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映射出文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为了达到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我们必须把源语中关于文化的方面考虑在内,尤其是文本的深层含义。以《锦瑟》为例: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在这两句话里,有两个典故。如果译者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来翻译这两句话,是无法用简洁的句子来解释“庄生晓梦”和“望帝春心”这两个典故的。

2.2.2 情感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诗歌所包含的情感会从字里行间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诗人的情感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Straight lonely smoke rises in the desert,

Grand long river reflects the round sun sets.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国外的一些读者可能会发现这句话很难理解。为什么在沙漠中会出现烟呢?实际上,它揭示了壮阔雄奇的塞外之美,透露出一股苍凉、雄浑的意境。

2.2.3 传统习俗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传统节日,并且会伴随各种传统习俗。大多数外国人只知道几个著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和中秋节等。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All alone in a foreign land,

I am twice as homesick on this day

When brothers carry dogwood up the mountain,

Each of them a branch―and my branch missing.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果读者不知道重阳节和该节日的各种习俗,那么这首诗所表达情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2.3 专有名词角度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专有名词在英文中是无法找到对应的单词的。

2.3.1 地理名称

以《出塞》为例:

The Moon and the wall has not changed from dynasty to dynasty,

But nobody has returned from the crusade.

As long as the General defends the strong hold,

Invaders will never occupy our territory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中国的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在唐诗中有一些生僻地名,甚至有些地名不是在今天使用的。在上面这首诗中,“龙城”,“阴山”这两个地名甚至没有在今天的中国使用。有些中国读者都不知道这个地名,更不用说外国读者了。

2.3.2 量词

量词在唐诗中的使用也很频繁,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如夸张和对比。唐诗中较为常见的量词是是“三”。以大诗人李白的《秋浦歌》为例,

The hoary hair is ten miles long,

Because the sorrows are as long.

In mirror, no one knows at all,

Where came on head the frost of fall?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中的“三”是泛指多数,并不是真的指三千丈这个数字。“三”的含义中国人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外国读者却不是。在这里,译者将“三千丈”翻译成“The hoary hair is ten miles long,”虽然两者具有相同的含义,原诗的意境却在翻译中丢失。

3 唐诗的不可译性的补偿

在笔者看来,唐诗不可译性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即语言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因此,为了尽可能的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各方面的对等,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补偿手段。

3.1 添加注释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消除唐诗的不可译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添加注释。注释其实是对译文的一种补充,它是译文的延伸。例如,

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

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

My friend and I dismounted and came into boat;

We wished to drink but there was no music afloat.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如果外国读者读这首诗时,他或许会迷惑,为什么他们喝酒时需要音乐?其实,这是古时候的一个传统习俗。古代文人墨客在送客时,一般会在饮酒时,以音乐助兴。所以,像这种无法在诗中翻译出的内容,可以采取添加注释的方法来进行解释。

3.2 多版本翻译

尽管许多唐诗中的内容在唐诗英译的过程中翻译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世界各地仍有许多学者在努力翻译唐诗,并且会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一般会有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语义翻译和如实翻译。就以《静夜思》为例,这里有两种版本的译文。

版本一:

Moonlight before my bed,

Could it be frost instead?

Head up, I watch the moon,

Head down, I think of home.

版本二:

A pool of moonlight before the bed,

Took it to be frost on the ground.

Raised my head to gaze at the moon,

And lowered it to think of home.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e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版本侧重于不同的方面。第一个翻译版本更多地强调唐诗的形式,而第二个翻译版本则侧重于这首诗的含义。而这两种形式都有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也可以相互补偿。一种可以表达出唐诗的思想感情,另一种则展现出唐诗独特的结构,这将有助于保护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4 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这大大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如果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或许会在唐诗翻译方面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在翻译过程中,多版本的翻译以及添加注释可以被视为唐诗英译的最佳方法。不仅有助于更好的调整我们翻译唐诗的目的,亦可提高国内外的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7-118.

篇11

端午节演讲稿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今年的端午节,你打算好了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2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演讲稿3同学们,今天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以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端午节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5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

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

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

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

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