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

时间:2023-02-13 08:29: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资助政策助我成才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资助政策助我成才

篇1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平凡的女孩,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即使是这样,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还是很开心,不管遇到什么样子的困难我们都能挺得过去,不过好景不长,灾难不断地降临在我们家的头上,我们一次次的经受着考验。

爷爷常年生病,奶奶也不幸去世,妈妈从车子上摔下,爸爸开刀,一件件痛苦的不幸的事情降临到我们家的头上,因此,家里欠下了许多的债务,这样一来,家里的经济开销也变得非常困难了。

爸爸开刀后,就不能做重活了,只能做一些轻活,而妈妈摔后就经常头晕,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虽然这样,但家里的重担仍旧落到了***肩上,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特别的辛苦。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我又想过辍学,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家里减轻许多的负担了,而且还可以让父母不用那么的辛苦,我又跟父母提过这样的想法,他们刚听后就很犹豫,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我见父母在思考,就没有继续再问下去了。之后,父母把我叫到他们面前,对我说:“你有这种想法的确很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锻炼你的能力,不过,你现在年龄还小,知识水平也不高,而且也没有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过,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让你继续读书,将来能够有一番作为。”我说:“我可以应付的……”不管我怎么说都没有用,他们已经下定决心了。

到了开学的时候,父母外出向朋友们借钱让我上学,我觉得很过意不去,就这样我就上了这所学校,就读了营销专业。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整合各类资助资源,不浪费一分钱,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拼搏,强化服务,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二、目标任务

1按照县教育局资助中心和学校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学校资助体系,实施各项资助工作。

2、利用学校校园网、电子屏、入学通知、校园广播、宣传板和橱窗等方式,切实做好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3、做好2014年春秋两次国家助学生的核查、评定、公示、发放工作。

4、进一步完善我校贫困学生档案建设工作,做好家庭贫困学生的统计、调查工作。

5、做好2014年学校各项资助资金的指标分配、评定、公示发放工作。

6、切实做好贫困学生的社会资助工作。

7、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做好“新苗”奖学金的评审及发放工作。

8、进一步做好贫困生的教育工作,开拓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成才教育”为主题的贫困学生教育新模式。

9、指导各班级开展资助工作。

10、做好各类资助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实行专人、专室、专账。真正做到机构健全,网络齐全,整体联动,有序运作。

2、强化职能、规范程序。用好用足各项资助政策,明确受助范围、对象、条件,规范办理程序,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实处,使贫困能真正受到“平等、均衡、优质”的良好教育。

3、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系统,规范资金管理。所属资助款项要按时足额打到学生账户。防止虚报、冒领、克扣现象发生。

4、加大监督力度,确保资助效果,努力做到资助对象准,资助效果好,社会评价高。

四、工作安排

元月-2月:

1、制定资助工作计划;

2、完善各类管理工作制度。

3、制定2014年春季校内资助工作安排。

3月-5月

1、确定校内资助学生名单并组织资金发放。

2、对享受2014春季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核查、造册、上报、发放。

3、深入班级核实享受资助政策学生情况。

4、利用资助工作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和团结互助的品德。开展“资助政策助我成才”征文评选活动。

5、做好春季普高贫困生资助信息库的数据采集、维护、核对工作。

6、对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家长进行不少于10%的调查。

6月-8月

1、收集整理上半年各类助学档案。

2、做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工作。

3、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

9月-10月:

1、给高中部每位学生发放《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宣传单》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2、召开学校资助工作会议。

3、做好贫困学生的统计、调查工作。

4、制定2014年秋季校内资助工作安排。

5、做好2014年秋季国季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评定、公示工作。

6、确定校内资助学生名单并组织资金发放。

7、深入班级核实享受资助政策学生情况。

8、做好秋季普高贫困生资助信息库的数据采集、维护、核对工作。

11月-12月:

1、做好2014年秋季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花名册上报、办卡、资金发放工作。

篇3

“资助政策助我成长,自立自强开拓进取”主题班会

二、活动宗旨

贯彻落实学校《关于组织开展广西师范学院“自强之路”主题班会评比活动的通知》,并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资助政策,明白资助政策对我们积极向上成长的重要意义。

三、活动主题

“我要飞得更高”

四、策划主办单位

数科院09数本3班

五、活动时间

六、活动对象

数科院09数本3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地点

足球场舞台前

八、活动流程

一、播放《怒放的生命》。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青春,体会漫漫征途中我们失去梦想的残酷和克服困难的坚持。

二、手语表演《感恩的心》。感激像太阳照亮了人间,驱除了黑暗寒冷,感激是心灵之桥,她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孤独。心怀感激内心才不会变得冷漠麻木,才会变得纯洁亮溢。在生活中我们对别人一点点的帮助,不仅使他人受益,我们也会受益。《感恩的心》正是我们表达感恩的一种方式。

三、情景剧《爱的传递》。爱的传递有很多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它始终都能让我们感到欣慰和惬意。而我们就用自己编排的关于我们当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惆怅、无奈后得到国家资助顺利入学的情景剧,来表达我们对爱的传递。

四、诗歌配乐朗诵《资助政策伴我成长》。在资助政策下,我们成长、成才。因为我们知道,学校在关注我们,老师们在关心我们,更有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在关爱我们。我们会努力学习,以无愧于父母养育之恩、老师培育之恩和社会关爱之恩。

五、男生演唱《男儿当自强》。男儿就该顶天立地,在逆境中乘风破浪,方能昭显男儿气概。当然巾帼不让须眉,我们都应该自强自立!

六、同学们发表受资助感言

七、在前几个节目之间主持人会念几人的事迹让大家猜是哪位主人翁。

八、(在以上每个节目后,主持人会讲一些自强自立、感动中国的人物,让大家猜是哪位人物,并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在节目表演都结束后,我们举行了一个名为“体验阻力”游戏):

选四位同学出来,分成两队;其中一个人被蒙上眼睛,另外一个人在被蒙上眼睛的同学对面5米处,并指挥哪位同学,他们要互相合作走完规定的一段路程,以用时最少组为胜。此游戏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体验残疾人的不便,并考验大家在无助的情况下要自强自立,互相帮助,关爱他人。

九、结束语。希望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大家可以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自强自信,拥有怒放的生命!

篇4

“资助政策助我成长,自立自强开拓进取”主题班会

二、活动宗旨

贯彻落实学校《关于组织开展广西师范学院“自强之路”主题班会评比活动的通知》,并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资助政策,明白资助政策对我们积极向上成长的重要意义。

三、活动主题

“我要飞得更高”

四、策划主办单位

数科院09数本3班

五、活动时间

xx年3月29日 上午10:00——11:30

六、活动对象

数科院09数本3班全体同学

七、活动地点

足球场舞台前

八、活动流程

一、播放《怒放的生命》。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青春,体会漫漫征途中我们失去梦想的残酷和克服困难的坚持。

二、手语表演《感恩的心》。感激像太阳照亮了人间,驱除了黑暗寒冷,感激是心灵之桥,她让人与人之间不再冷漠孤独。心怀感激内心才不会变得冷漠麻木,才会变得纯洁亮溢。在生活中我们对别人一点点的帮助,不仅使他人受益,我们也会受益。《感恩的心》正是我们表达感恩的一种方式。

三、情景剧《爱的传递》。爱的传递有很多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它始终都能让我们感到欣慰和惬意。而我们就用自己编排的关于我们当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惆怅、无奈后得到国家资助顺利入学的情景剧,来表达我们对爱的传递。

四、诗歌配乐朗诵《资助政策伴我成长》。在资助政策下,我们成长、成才。因为我们知道,学校在关注我们,老师们在关心我们,更有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在关爱我们。我们会努力学习,以无愧于父母养育之恩、老师培育之恩和社会关爱之恩。

五、男生演唱《男儿当自强》。男儿就该顶天立地,在逆境中乘风破浪,方能昭显男儿气概。当然巾帼不让须眉,我们都应该自强自立!

六、同学们发表受资助感言

七、在前几个节目之间主持人会念几人的事迹让大家猜是哪位主人翁。

八、(在以上每个节目后,主持人会讲一些自强自立、感动中国的人物,让大家猜是哪位人物,并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在节目表演都结束后,我们举行了一个名为“体验阻力”游戏):

选四位同学出来,分成两队;其中一个人被蒙上眼睛,另外一个人在被蒙上眼睛的同学对面5米处,并指挥哪位同学,他们要互相合作走完规定的一段路程,以用时最少组为胜。此游戏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体验残疾人的不便,并考验大家在无助的情况下要自强自立,互相帮助,关爱他人。

九、结束语。希望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大家可以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自强自信,拥有怒放的生命!

九、活动组织

一、前期筹备工作

1、确定场地、确定时间;

2、节目准备:通知各班干,布置任务并讲明具体要求;

3、准备相关资料及的道具;

二、后期工作

1、本次班会结束后,全体班干共同进行反思和活动总结;

2、会后班干留下整理会场;

3、将照片传到班级群及班级博客;

三、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1、有的同学不去参加,组织委员要通知到位,说明重要性,舍长也要做好督促带头作用;

篇5

一、学习的意义——以“有限”开启“无限”

六天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在同行专家的理论指导、实例启发以及拓展训练中,让我们这些已经工作或者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辅导员们拓宽了育人视野、增强了工作信心、提高了能力技巧、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当今新形势下的重要意义、大有作为的空间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为更多年轻辅导员们开启未来无限可能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二、学习的内容——“范围广”、“效果实”

6天时间里18位学生管理专家老师给我们带来了13场内容各异、精彩纷呈的辅导员工作心灵盛宴,在给予丰盛精神食粮的同时,还适时的安排了2场自由交流以及7场分组讨论活动,以利于我们更好的消化吸收这顿“精神大餐”。

本次学习内容涉及范围之广,几乎涵盖到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面。从班级事务管理、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等日常工作,到贫困学生资助、异常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等专项工作,到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等突发应急工作,使我们对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

本次学习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有实效,很好的做到了学习理论依据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明确政策文件与实际体验相结合,由表及里、自浅入深,帮助我们更好的贯穿了辅导员工作的点、线、面。教育部第24号令《普通高校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等国家性政策规定及辅导员生涯价值的学习帮助我们解决了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辅导员的问题;各场专题学习帮助我们解决如何做好大学生们“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问题;案例的学习以及拓展训练让我们再次体味辅导员工作的机遇与挑战、辛劳的付出与幸福的收获,促使我们重新对正在或即将从事的这份职业进行认真的审视与反思,确立目标、找准定位。

三、“渔”和“鱼”的兼得

本次培训既展示了很多优秀辅导员各具特色的工作技巧和具体做法,可供我们直接借鉴使用;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思想引领、理念创意、方法途径,以便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这是“既授之于渔,亦授之于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们辅导员既要修身正言,给青年学子立一个现成的榜样,还要善于采取各种方法,教会大学生们如何成长成才,做到给予“鱼”与教会“渔”的恰当结合。

篇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01-02

高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机构,负责学生的梦想和社会的培养。虽然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但大学生仍然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毕业后的大学生人才质量决定了是否能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否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做出贡献。那么,如何根据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生的素质能否适应各种工作的需要等等,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国家定位部分高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这部分高校需根据社会需求来建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迅猛发展,如何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有很多大学生家庭贫困,为了使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自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资助政策,各高校已形成了各种为贫困生提供“奖、助、贷、补、免”的资助。众所周知,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品格和创新、奉献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通过如何使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强化资助育人功能、完善资助保障体系、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运行机制的研究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以生为本,坚持资助育人工作理念

围绕“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的目标,坚持以生为本、以爱为源、育人为先,在学生资助工作中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层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资助方式,让每一位受助学生更加自信、更有上进心。自信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感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所在,让经济帮扶变为受助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激励,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需要、精神激励需要、情感抚慰需要和成长成才需要。

学校应根据资助方式的不同,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优化配置。将奖学、助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经济资助措施细化为人才培养措施,经济资助过程优化为人才培养过程,经济资助成效具体化在人才培养成效中,充分发挥资助工作育人功能。

二、多措并举,健全完善资助工作机制

1.建章立制,优化队伍。学校应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完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确保学生资助工作有章可循,为顺利开展各项资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确保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将学生资助工作列入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专题研究部署,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到位,做到分工明确,厘清责任,实行层级负责制;建立学生资助领导小组总体部署、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协调、学院资助辅导员具体落实、班级助学委员积极配合的四级助学工作网络;对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要定期组织参加业务培训、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立项研究课题,提升水平、提高能力。

2.规范程序,完善机制。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困难学生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评定中应重视引导,可尝试建立量化指标体系,作为认定的依据,认定的结果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以人性化的方式公布,并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调整。②学生奖助学金审查机制。如何确保审查工作的公正合理,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多级评审、公示、学生民主参与的评审机制。经个人申报、班级民主推荐评议,院校两级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公示等程序,使各项资助评定工作在“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体制下运行。③学生资助监督机制。为确保困难认定、各类资助规范评审、资助资金准确发放等工作顺利展开,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困难认定学生结果进行复核;建立制度,畅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电子邮箱、举报接待室等途径接受学生投诉;组织专项检查、抽查;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年终决算制度,资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通过银行准确发放至学生个人账户,工作人员不经手现金。

3.贴近学生,细致服务。①准确把握时机,积极开展宣传。在寄发新生入学通知书时、新生开学报到时、入学教育阶段、贷款毕业生离校前等特定时间,广泛政策宣传,做到资助政策人人熟知。②切实改进方法,提高服务质量。一是抢占网络教育阵地,依托网站、飞信、博客、QQ等网络平台,提升工作的时效性;二是开发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实现工作的信息化;三是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和手机APP,实现工作的交互化;四是组织资助工作人员一线工作,深度辅导,真诚沟通,开展“我与学生面对面”活动,设立工作接访日。③传递爱心,细致服务。资助工作要强调人文关怀,不但要帮助学生度过一时的困境,更要学生心中播下爱和互助的种子。学校应打造“关爱学生,奉献真情”校园爱心文化,为班级选聘班主任,对学生的学涯、生涯、职涯发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丰富载体,精心搭建资助育人平台

大学生资助工作,资助是形式,达到育人效果才是根本。国家助学政策是通过资助大学生经济上的需要,来解决大学生学习期间经济困难,学校要建立大助学观念,最终做到精神上培育、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就业上指导、生活上关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1.思想教育平台。①诚信教育。学校应积极构建以“诚信做人、诚信贷款、诚信还贷、诚信交费”等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贫困生的诚信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教育月”主题教育活动、“贷款助我成才,还贷显我诚信”座谈会、印发《致贷款毕业生的一封信》等。②感恩教育。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学校、父母的感恩,践行感恩之活动。学校可积极探索,通过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引导获奖受助学生从事公益活动,传递爱心、帮助他人、回报社会。③自强教育。学校应建立贫困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鼓励全校学生以“优秀先锋”为榜样,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④关爱教育。高校应结合学生需要,因地制宜开展各种资助活动,例如:冬天送棉衣、联系车站来学校卖票等,关爱贫困大学生,让他们得到了经济资助,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

2.学业辅导平台。①建立创新评优体系。高校可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既努力学习,又要学会创新。目前存在很多贫困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创新能力不高、就业难等特点,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考核机制,鼓励贫困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参与科研创新、创业创新,努力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②组建学习兴趣沙龙。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外语、计算机、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地域差距,学校可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兴趣沙龙、技能培训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培训。对于极个别因为基础差而多门功课不及格的“双困生”,可通过组建“奋进班”、“学业提升小组”等方式,集中力量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心理疏导平台。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学习不能得心应手等问题,学校应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解惑工作。

4.就业指导平台。针对贫困生群体自身的不足,学校可通过模拟招聘会、就业指导课、用人单位实地考察等形式,有针对性对贫困毕业生进行团体求职指导,提高贫困生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内外就业导师,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弱的特点,利用就业导师的社会关系,为贫困毕业生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就业。

5.生活服务平台。学校还应注重生活关爱,开展各类“暖心工程”,如利用节假日开展亲情教育,资助贫困学子回家过新年,冬天赠送保暖内衣等。

6.能力提升平台。拓展技能性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引导贫困学生自立自强,使其获得一定收入,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完善资助保障体系,来加强资助育人功能,更好的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期彪,谭德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与育人机制的模式构建[J].南华大学学报,2010,(5):94-96.

篇7

一、特殊学生群体的主要类型

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里的特殊学生群体的数量逐年增多。根据不同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习困难学生

近年来,因学习困难而被延长学制、降级、退学、不被授予学位、不能按期毕业的学生数量日渐攀升。这部分学生有的基础知识太差,学习方法欠妥,虽然主观上很努力,成绩却往往不理想;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控能力过差,时常逃课、旷课;有的虽然入学成绩优异,但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相关科目或任课教师等原因,学业严重滑坡。

2.经济困难学生

相关资料显示,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其困生为5%。他们主要来自欠发达省份的偏远山区、农村或城市失业家庭,大多依靠勤工助学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来维持生计。经济上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难以逾越的首要问题,是一个沉重的包袱,甚至成为精神上的枷锁,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娱乐,使他们的性格逐渐变得内向、自我封闭,容易产生焦虑和自卑情绪。

3.心理困难学生

据统计,出现心理困难的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诱发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人际关系不适、遭受重大变故、家里突发不幸、失恋等。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调适,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突出行为表现是同学关系紧张、产生自杀意念、行为举止怪异,而普通的教育管理方式此时对其很难凑效。

4.沉迷网络学生

存在于少数学生中的长时间上网、不良资讯、溺于网络游戏等现象也不容忽视,许多学生的学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重大伤害,不仅使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困扰,而且使校风、学风建设受到严重腐蚀,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二、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策略

1.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对策

为了督促学习困难学生刻苦努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业中来,杜绝因贪玩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应当推行强制晚自习制度,要求他们在学院指定的教室统一上自习,以加强考勤工作。同时,可以通过这部分学生自行寻找、成绩优异学生自荐等方式,为这些学习困难学生每人安排一至两名“学习指导员”,协助、督促相关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此外,还应当采取限制上网制度,规定这些学生不得在同宿舍其他同学或他人电脑上从事网络游戏活动,其本人电脑不得联网,确因学业原因需要上网或开通网络的,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说明。辅导员也应定期与学生本人座谈,及时、详细了解在某一时间段的学习状况和早读、晚自习情况。

2.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对策

近几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逐年增大,高校应当制定详尽的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办法和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力争让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在搞好资助工作的同时,高校应教育引导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拥有感恩意识,通过开展“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等征文、宣讲活动,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国家对他们的资助。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经济困难的态度,帮助克服“心理贫困”的问题。另外,高校应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给经济困难学生带来更多的锻炼机会和经济收入。

3.针对心理困难学生的对策

有的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后就对其进行心理测评,并参考测评结果和由不同渠道提交的个体异常信息,认真甄别并确定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对象,并邀请专业老师实施个体心理咨询。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确实能够及时发现和帮扶大多数心理困难学生,可以借鉴和完善这种工作方法。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应创造各种条件,顺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偏好,除了提供现场咨询、特定场所咨询外,还应积极尝试为学生提供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

4.针对沉迷网络学生的对策

对具有较大网瘾或其他不良网络习惯的学生应进行重点引导和教育,可以为其每人确定一名“网络监督员”从事专门的帮扶,协助其定期制订和修正学习计划、期末进行检验和总结。为了使学生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养成文明、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高校应经常开展远离网瘾、文明上网的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关于网络和如何使用网络的讨论,使学生在思想上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可以在学生层面定期开展休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休闲时光,培养他们对休闲行为的选择和休闲方式价值判断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习和休闲双赢的目的。

三、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摸清具体情况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特殊学生的具体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群体,详细了解每名学生特别是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和所需,进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贴心、优质的指导与服务。

2.注意帮扶的技巧

可以通过赏识教育等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对于不同类别的特殊学生,在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途径上应区别对待,探索和构建分特点、分群体、分层次的关爱、帮扶、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

3.注意帮扶的方法

在帮助他们时不应带有任何偏见,尊重其隐私,多给一些人文性的关怀,少一些功利性的帮助,培养特殊困难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积极地开展自我心理调适,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畏缩、不自卑、勇往直前、积极进取。

总之,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以爱心和耐心面对学生,以细心和责任心面对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使学生更满意、让家长更放心。

篇8

现今社会,高校资助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资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以促进教育公平为目的的保障型资助w系的建设,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习的基本目标,基本解决了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教育所面临的经济困境。随之,很多人又提出了资助与育人并重的研究结论和实践探索。但是,对于资助与育人之间的内在理论联系,以及如何发挥此种内在联系的积极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助学育人绩效还缺乏探究。如何有效利用高校资助工作平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切实发挥工作平台资助育人的作用,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是每个学生工作者都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改革资助模式,完善服务体系

资助模式的改革有助于让更多贫困生受益,现在我们国内高校都在发挥各方面作用为贫困生开辟更多的绿色通道,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资助模式的经验,借鉴创新,针对我国现行贫困生资助模式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在资助方面做法有以下几种:

(1)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奖、助、减、免、补、缓为辅的资助系列,同时拓展帮扶渠道,根据实际情况给困难学生提供一些物质补助,如节假日发节日补助,冬天发棉衣补助等,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于家庭发生突况的学生给予临时补助,帮助其渡过难关。多增加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让贫困学生利用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学业上的资助,既能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并获得合法报酬,让其能够没有心理负担地接受大家对他们的帮助,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贫困生的评定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作,一方面要在各班级成立“贫困生调查小组”,听取广大学生的推荐意见,另一方面要亲自深入学生中调查,做好对贫困生经济情况的摸底了解,进而及时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详细调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经济情况、严把审核关,尽可能多、尽可能详细地搜集贷款学生的个人信息并加强管理。

(2)建立完善的助学贷款机制,逐步解决近年来出现的“诚信”问题。首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使贷款真正发放到需要的学生手中。发放贷款阶段的原则:应贷尽贷、贫困优先、诚信优先、教育在先、保证学业。催交贷款本息阶段的方法和原则: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多方努力,诚信为本、还息为基,还本为佳、能还尽早。

结合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出现的诚信问题,就做好毕业生还款还息工作,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针对往届毕业生还本还息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对往届毕业生进行催还利息是助学贷款工作最艰难的内容。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鼓励和催促往届毕业生还款还息。①给所有贷款学生的邮箱里发提醒其还款还息的邮件。②通过班级的QQ群,和个人的QQ发提醒其还款还息的消息。③直接电话联系,通知提醒贷款学生还本还息。④拨打114联系学生所在地的乡政府、村委会找联系学生家长督促其还息。还有部分家长也联系不上的学生,学院组织生源地的学生干部进行家访,了解贷款毕业生的动向,督促其还息。

二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提前还款的教育。

①做好贷款信息的毕业确认工作。毕业生确认工作能否做好,跟毕业生能否及时还贷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对应届毕业生中所有贷过款的学生进行信息确定,登记其工作去向、家庭地址、本人及至少两个亲友的联系方式,QQ、Email等今后可能联系到学生的方式。

②召开诚信动员会,组织学生做诚信还贷宣誓。我院多次给所有贷款的毕业生召开诚信还款大会,主动给毕业生做耐心细致的诚信还贷教育。从毕业生的角度分析了诚信还贷的重要性,从利害关系上给毕业生做工作。组织毕业生进行诚信还贷宣誓,增强学生诚信还贷的意识。

三是针对个别未能按期还息的同学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类学生,能环学院印发了《致未按时还息贷款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按照学生入学登记表上的地址寄给学生家长,每个学期寄一次,希望学生家长跟我们共同督促学生还款。

对没有回信的,我们将信寄往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干部,希望通过他们的积极配合,促使这些学生还款还息。

(3)建立困难学生帮扶基金,通过校企合作、校友捐助等方式募集资金,向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发放奖优助学金。尽可能消除大学教育范畴中的贫富差距,让大学生们能够在相对平衡的环境中度过单纯的大学生活。

2转换思路,改善育人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大学生思政工作备受关注,对于贫困生这一群体,思政教育更为关键。“扶人先扶志,育人先育心”,我们要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偏差,积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助其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具体方法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实现健康知识的多学科渗透,为构建全员育人格局打下基础;开放心理健康咨询,建立个案咨询保障体系,实现学生无障碍咨询。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身心理规律及特点,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程度和抗挫能力,为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和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2)积极引导创先争优,发挥榜样力量。学生工作者应积极引导、教育受资助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精神,使其在专业知识、学风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积极贯彻资助育人理念,指导学生多参与各项活动,以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学习上,鼓励创先争优,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同时辅导员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提高要求、因材施教。大力宣传典型的自强自立贫困生,把他们的事迹多途径传播给每一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在这一点上,能环学院做的相对较好,学院每年都会涌现一批“自强之星”、“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作为正面的教材广为宣传,效果显著。

篇9

2011年10月,我以一名大二学生的身份申请了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申请书交上后不久,我便接到通知:学校已经通过了对我的资格审查,正式接受了我的申请。我成了一名接受学校贷款补助的学生大员之一。

起初,心中总有一份忐忑不安,不是因为自己出身寒门,为家里没有能力供自己读书而自卑,而是学校和东湖分行对我的信任让我感到自己肩上有了一份重担。我想,学校为困难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重要的是,通过督促我们努力学习,按时还款,让我们明白自己不再是一个不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少年,而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还记得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爸爸妈妈脸上的欣喜和随之而来的忧愁。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他们为我而自豪,但是,高昂的学费也成为家里沉重的负担。虽然有学校老师和亲朋好友的资助,可家里无论如何也拿不出第二年的学费。正当我和家人为此发愁时,老师突然提出让我申请助学贷款,虽然以前曾经听人提起过,收到入学通知书时,也看到学校有这项政策,但始终有点担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向老师询问时,老师给了我肯定的答复,并且告诉我家里的条件和个人成绩都符合申请的要求,我终于放心了。从写申请书到得到贷款,解决学费问题,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感觉到国家和学校对我们这些寒门学子的关怀和支持,让我们有机会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很感激学校和社会能这么支持我的学业,我也明白,当我接受了国家助学贷款时,也不可否认的承担了还款和督促自己成才的责任。最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知道个人信誉对自己以后人生道路的重要性。申请贷款期间,老师对我的叮咛和嘱咐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诚信做人的道理,诚信不仅是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我未来工作和生活最基本的精神支柱,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基础。同时,我也学会了负责和担当。曾经有一位朋友和我说过,大学是我们成人的地方,我们要在那里学会一个成年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在,我知道身上肩负着学校和社会的期望,我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对生我养我的家庭负责,更要为帮助我的学校和社会负责,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就是我的使命。

我承诺,大学期间,一定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毕业之后,一定早日还清贷款,不辜负学校和社会对我的期望。

篇10

我是来自昌都一高XX届八班的扎西丁增,很荣幸能够代表所有受助学生和家长,向昌都地区党委、政府,向地区总工会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资助,使我们得以在不增加家庭负担的条件下,继续求学。这笔助学金对我们真的犹如雪中送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

我们大多都出生于多子女的家庭,父母不是贫困职工就是农牧民,或者靠低保维持生计,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带着父母殷切的期望,带着拼搏进取改变命运的希冀,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和对生活的热情,坚持着我们的求学之路。在这里我们想要谱写青春壮丽的诗篇,我们想用汗水换取自己的成功,我们想了好多,好多……

可是,经济的压力让我们失去了青年本该有的朝气和蓬勃。我们怕有一天会因为贫困而失去读书的机会 ,怕努力求学给贫寒的家庭增加负担,怕看到父母为难的眼神……

因此,我们不得不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当有的同学在为去哪个地方游玩而发愁时,我们在默默的学习;当有的同学在食堂吃饭挑肥拣瘦时,我们正看着饭菜的价格而犹豫;当有的人在逛街买高档衣服时,我们在寝室里穿着朴素但干净的校服看书。为着一个坚定的信念——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吃苦受累但无怨无

悔!贫穷赐予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逆境中成长。我们不在乎他人评价我们的穿着如何,我们也不在乎他人炫耀家境是如何富裕,我们只在乎父母为生活而辛勤劳动时身体是否依旧健康,只在乎我们的学习和劳动是否得到尊重,只在乎我们的未来是否充满希望。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为之奋斗不息。

篇11

XX年10月,我以一名初二学生的身份申请了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的助学贷款。申请书交上后不久,我便接到通知:学校已经通过了对我的资格审查,正式接受了我的申请。我成了一名接受学校贷款补助的学生大员之一。起初,心中总有一份忐忑不安,不是因为自己出身寒门,为家里没有能力供自己读书而自卑,而是学校和东湖分行对我的信任让我感到自己肩上有了一份重担。我想,学校为困难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更重要的是,通过督促我们努力学习,按时还款,让我们明白自己不再是一个不需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少年,而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篇12

(二)社会维度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科技的加速进步和国际化程度的加剧,在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方面,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比如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价值观的衰败和信仰的迷失等不良因素,充斥着校园里的贫困生。由于对物质利益的狭隘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攀比,盲目消费,人际关系势利等,冲击着贫困生的价值观,扭曲了良好的人性品格。加之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贫困生心理负担更是日益沉重,出路难寻。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剧增,大学生回乡种地等报道屡见不鲜,使得越来越多的渴望通过上大学摆脱贫困的学子对上大学产生了质疑,对读书能否改变命运感到一片茫然。

(三)个人维度影响和制约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主观原因:⑴自卑心理: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境贫寒而立志脱贫,但现实生活的种种制约又难以实现,故当理想与现实矛盾时,自卑感骤然而生。⑵心理调适能力差:有些贫困生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怨天尤人,感情用事,总是对自我心理缺乏恰当的调适,日积月累后便情绪悲观、心理失衡。⑶性格内向: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他们常不敢轻易与人交流,往往对自我信心不足,做事小心翼翼,使得贫困生更加的漠视自身潜能,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压抑、孤僻等不良情绪。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素质、适应社会环境为核心内容的心理素质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上可将其分为三个内容层面:调适不良心理、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和促进心理发展。针对贫困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提出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具体方向:

三、提高贫困生的认知水平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对人对事的全部认识上必然会存在一些不成熟的观念,难免会造成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偏差。因此,高校应客观积极地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富观和培养其健全的自我意识。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着重培养贫困生自强、自信和自尊的主体意识,能够学会自主独立地分析和确定自我发展计划,树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贫困生不能因经济的压力而把自己全盘否定,抹杀自我优势,将其与整体的自我评价等同起来,造成心理贫困。牢固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始终坚信暂时的贫穷并不意味着一辈子的潦倒,只有拥有了知识的财富和健全的自我意识,才能走出贫困的阴霾,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校园里,应以和谐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基础,以师生、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为主体,形成团结互助、宽容友爱的良性互助关系,使得贫困生得到心灵上的慰藉,情感上的满足,从而产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在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调动贫困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比如:培养贫困生的社会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帮助和关心别人;热心公益事业,主动帮助有需要的群体,从中彰显自我价值,也赢得了他人尊重。努力为贫困生创建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使之在人际互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自我信心,克服自卑消极心理,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增强贫困生对抗挫折能力

加强贫困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活中,多数贫困生往往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过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感情和人际交往受挫等原因,备受打击,情绪低落,甚至从此一蹶不振,这样对个人对集体都是不利发展的。高校应有效开展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意志力,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注重家庭正面教育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会辩证地认识挫折,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挫折和失败中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调整自己,提高自我抗挫折能力。

六、培养贫困生健全的人格

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保持头脑开放、胸怀宽广,同时具备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使身心得以平衡,思维更加活跃,才能拥有健康、自主、创造、和谐的人格特征与素养。高校应正确引导贫困生了解并正视自己的人格现状,指出其人格发展中存在的缺陷,教会贫困生重塑健全人格的方法,从而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良好的状态去迎接未知的考验。

七、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注贫困生成长,使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进行,使其提高人生质量,增强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在贫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和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提高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一)外部引导与自我调适相结合学校应组织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团体训练和个案咨询,比如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外界的引导、支持和帮助下,以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为主体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主动掌握一些自我调适情绪的技巧、方法,以减轻内心的冲突和不安,缓冲心理负荷。

(二)扶贫与扶志结合目前,高校贫困生工作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通过设立奖、勤、助、贷、补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大学生,社会企业、个人也设立各种爱心奖、助学金来鼓励芸芸寒门学子。但大量研究表明,物质扶贫效果甚微,反而容易纵容他们养成等、要、靠的惰性思想。高校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资助政策为贫困生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如何将扶贫资助与励志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因时制宜,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能力培养、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等方式,使他们树立信心,引导其正确看待逆境和贫穷,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等,在调适贫困生建立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在逆境和困苦中成长成才。

(三)助人与自助结合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我们往往侧重“外部给与”,而忽视了贫困生“自主造血”的功能。要实现高校贫困生群体“助人自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自主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加强责任意识和健全自我意识。首先,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主体意识,从思想上正视现实和困难,树立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其次,经济扶助与自我成才有效结合,比如在劳务型勤工助学的基础上,大力扩展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后,经济资助由暂时性的“他助”转为可持续的“自助”。有意识地向贫困生灌输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教育,深化感恩教育,变社会的爱心为他们成才的动力,使他们明白今日人人助我,他日我助人人的观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