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游记范文

时间:2022-11-18 16:35: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宏村游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宏村游记

篇1

我们便去了宏村。宏村的规模较大,且有两个重要水源:南湖和月沼。而许多水渠通往市井小巷里。随团的导游说,如果迷路了,可以用古人在这儿的方法:顺水进村,逆水出村。

西递与宏村是徽派建筑的典范。这里虽有不少供人参观的房子,但仍有不少后代在这儿居住。这些房子的布局都很有特点:大堂正中是一幅画,下面是一摆钟,左右(或柱子)上贴对联(有些会在家门口贴)。钟左右各放一只花瓶、盘等装饰物。正中的两边是两个门,走进去就到了天井(有的是天井在前大厅在后)。

“天井”实际上是一个类似福建方形土楼的屋顶。古时候人们认为天上下的不是雨,而是金子。于是他们设天井,在下面放水缸,因此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篇2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86-02

一、延安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延安,是举世瞩目的中国革命圣地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延安境内旅游资源富集,有唐代宝塔、宋代石刻等12处历史古迹。延安是中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有王家坪革命纪念馆、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旧址、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凤凰山旧址、洛川会议旧址、瓦窑堡会议旧址、直罗战役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瓦子街战役旧址,等等。

2012年,延安市旅游经济实现了双突破。全市接待游客2 19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8亿元,分别增长6.8%、7.2%,提前一年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接待2 000万人次的目标。投资1 300多万元,完成了三山(宝塔山、清凉山、万花山)旅游公厕、上山道路、山体点亮、万花山排污排洪,延安自驾车营地的水、电、气、路、护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宝塔山滑坡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由此可见,延安“红色旅游”教育意义和经济发展作用开始显现。

二、延安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不足,产品结构单一

延安拥有秦直道、黄土风情文化、延川黄河乾坤湾、黄龙泄湖度假村等一批符合旅游市场需求,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但是,大部分基本上都处于待开发状态。而且,早期开发的景区大都是以文物古迹为主体和特色的产品。

(二)金融机构对旅游产业支持力度不足

延安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民间融资又缺乏引导,使社会闲散资金很难进入旅游行业,加之旅游产业大多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以贷款期限与旅游业的回报周期不相匹配为由,一般情况下不给予旅游企业相应的贷款,而这些使得资金供应链条断裂,直接影响延安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缺乏金融业的强力支持。

(三)旅游相关产业关联度低

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可以给交通、饭店、娱乐、购物带来无限的商机。但是延安旅游并未根据延安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配置和开发,而是在政府接待、传统思想教育、干部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旅游功能单一,更谈不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接待服务体系,甚至出现了游客很想好好消费而又无处消费的现象。

(四)资源利用率低,闲置现象严重

延安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当前开发与利用的仅限于杨家岭旧居、枣园旧居、凤凰山旧居、王家坪旧居、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南泥湾、黄帝陵、壶口瀑布这些旅游景点。而且对于这些景点也仅限于“观物”,而很少“观人”、“观文化”,既缺少深度开发,也缺少广度开发;同时,还有许多承载着革命精神的景点没有进行开发利用,从而造成景点资源闲置与浪费。

(五)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起点低、起步晚、积容能力较弱等客观原因,便捷的交通网络尚未形成,旅游可进入性较差。导致了延安红色旅游未能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特别是景区旅游公路、步行游道、景区停车、景区标志、环保环卫、供水供电、景区安全以及图片、实物、音像演示等旅游配套施建设还很不完善,难以支撑旅游经济的快速、良性、健康发展。

(六)制度障碍突出,行业运作不规范

长期以来,延安旅游业一直存在着多部门管理、交叉管理的问题。由此出现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以及运作不规范等不良现象,这不仅使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整合,而且使整个延安旅游市场存在无序管理现象。

三、发展延安红色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旅游产品结构

针对延安旅游资源丰富但零散的现状,必须站在发展“龙头”产业的高度,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推进延安红色旅游整体化、系列化,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产业与产品。

1.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把具有价值的革命遗址整合串连并有机结合起来,把红色旅游和传统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文景观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结合起来,把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周边的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结合起来,把红色主题以生活化的形态逐步展示并渗透开来,使其产生整体效应和主题效应,形成一个以红色旅游项目为主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红色旅游区域。

2.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产业与产品。特色是旅游之魂,为此必须针对当前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延安味”不足的现实,打造具有延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与产品。要在现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挖掘其可深加工的潜力和空间。开发特色精品,打造“红色一条街”,增加文化附加值,以形成独特的延安旅游品牌。

(二)金融业要着力推动延安旅游产业的发展

1.逐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在目前地方财政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金融业可以在其中大有作为。延安的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逐步把一部分信贷资金投向旅游产业,既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可以改善金融机构自身的信贷结构。

2.金融部门要通过信贷引导,促进旅游企业改革。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且结构松散、经营实力弱、整体效益低下。针对旅游企业小、散、弱的状况,金融机构要通过信贷资金的投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优势互补、效益优先的原则,促进旅游业采取联合、兼并、收购或股份制改造等形式,组建区域性、专业性旅游企业集团,培育和扶植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实现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切实增强旅游业在延安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三)扩展旅游相关产业链,提出打造延安品牌的经营理念

延安旅游业要想得到良性发展,必须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具有延安特色的产业与产品,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1.产品开发。延安红色旅游,仍有可深度加工的巨大潜力和空间。比如,让旅游者当一天延安时期的学员,在枣园学两种秧歌舞,穿一次粗布服,吃一碗小米饭,喝一碗南瓜汤,纺一根棉花等活动,都可以使游客激奋之后,铭记一辈子。

2.产品营销。建立与外地旅行社互惠的关系。在主流媒体上做具有鲜明整体形象特征的旅游广告,以推出大品牌,产生大效应,打开大市场。利用“延安”品牌,营销延安特色产品,争取树一流品牌,创一流产品。

3.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景点开发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开发列入国家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纪念地。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开放的,要全力做好保护工作。许多红色景区同时拥有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旅游资源,这时必须搞好资源整合,连点成线,区域成片,形成整体,共同做大做强。

(四)提高延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甚至杜绝旅游资源闲置

开展具有延安本土气息的特色旅游,切实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2013年“首届中国延安红色旅游季”上,“苹果之乡”洛川县亮出了“最靓、最红、最炫”的3张名片,诚邀各方游客“入乡一游”。 第一张名片是“春天一塬花,秋天一塬果”的绿色生态游;第二张是以“洛川会议纪念馆”为中心的红色文化游;第三张是“地接关辅风承周秦,境临洛渭俗融戍狄”的黄土风情游。这些做法充分利用并深度挖掘了自身所具备的旅游资源,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五)加大对延安旅游的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开展红色旅游的基本条件,为此,必须针对延安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开辟并运用多元化的途径进行投资建设。

依托重点项目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投入。今后几年中,延安要抓住中央在延安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机遇,依托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建设资金支持,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旅游公路、步行游道及旅游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安全等旅游配套设施,从而为红色旅游提供良好的平台。

(六)理顺旅游管理体制,规范行业运作制度

制度障碍突出,行业运作不规范已经成为制约延安旅游经济发展与壮大的“瓶颈”,为此必须推进制度创新,实现延安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稳步推进机构改革,规范行业管理。构建合理的组织与制度,是延安开展红色旅游的基本保障。为了有效整合资源、规范经营、统一管理,就必须推进延安旅游的机构重组改革,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创建延安旅游集团公司,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工作绩效。要特别注意建立健全旅游行业管理制度,通过研究与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定,对旅游行业中的各种违法行为作出具体处罚,从而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以维护良好的旅游发展大局。同时,要通过制度创新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旅游整体服务水平。加快延安旅游的人才队伍建设,对于素质偏低的机关工作人员要适量裁减,以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讲解员、导游要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岗位任职资格制度,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还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延安普通市民的素质,使之成为“了解延安、宣传延安、关心延安、发展延安”的主力军,为延安旅游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亚琳.关于安康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西部金融,2012,(6).

篇3

关键词 :农村;纳税服务;体制机制

一、农村纳税服务的现状

一是农村地域广阔,纳税人居住分散;二是交通不便,纳税人办税成本较高;三是纳税人文化水平较低,信息获取能力较差;四是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比较淡薄,税法遵从度较低;五是现代信息技术普及较低,网络办税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以上特点决定了农村纳税服务工作不仅比城市更重要,而且质量要求更高。

另一方面,税务机关不愿在农村开展纳税服务。因为农村纳税人规模小且分散,税收贡献小。为他们提供纳税服务成本高效率低。大多数税务机关都是通过流动纳税服务车的方式,为农村纳税人提供有限的服务。甚至有部分税务机关宁愿放弃对农村纳税人的征管和相应税收,也不愿为他们提供服务。于是农村纳税服务陷入收益与成本相互矛盾的两难境地。

二、创新农村纳税服务体制,形成纳税服务合力

在我国,整体的税收征管和纳税成本都很高,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的税收征收成本占税收收入总额的0.58%,日本为1.13%,而我国已接近8%。与此相呼应的是,我国国税与地税加在一起的税收成本比20 年前没分家时提高了一倍。如果能够有效降低整体税收征管成本,即使增加一点农村纳税服务成本,我国税收征管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同时如果整体税收征管成本能够降低,农村纳税服务成本亦会降低。

首先,合并国税地税机构,整合国税地税资源。国税地税分设是1994 年税制改革时,为了强化中央税的征管,避免地方侵蚀中央收入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实施20年来,有效地保障了中央收入的完整性,也促进了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但其弊病日益明显。如国税地税的相互竞争、互不沟通导致税收的大量流失,国税地税的双重征管,导致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大量增加;国税地税的分设,导致税务机构重叠,人员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量增加等等。

合并国税地税,实行一套机构,统一征管软件,统一执法口径,集中服务力量,既能够精简机构和人员,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腐败机会,又能够为纳税人提高更全面的服务,降低纳税成本,消失执法漏洞,提高税法遵从度。在农村地区合并国税地税机构,对优化农村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的效益更加可观。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当初担心的地方侵蚀中央收入的问题,完全可通过计算及网络监控解决。优化农村纳税服务的要求,也为合并基层国税地税机关提供了契机。

其次,再造税收管理流程,构建扁平化管理组织。提到扁平化,很多人想到的是机构扁平化。其实,扁平化的核心是业务流程的扁平化。只有业务流程扁平化了,机构扁平化才能落到实处。农村纳税服务的退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税务机构在业务流程没有扁平化的时候推行机构扁平化,收缩农村机构,结果只能放弃农村纳税服务和征管。

再造税收管理流程,包括优化纳税服务流程,真正的着力点,应该是减少中间环节,而不是缩减终端,核心理念是要进一步减政放权。让每一个税收管理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并对自己的行政行为负责。因此税务行政行活动,包括纳税服务,在税务机构内部的运作只应有两个环节:业务操作、业务审批,且两个环节应该无缝对接;在面对纳税人时只能是一个主体,即在一个窗口由一个人员办结。在流程扁平化的指导下,纳税服务人员可以深入任何地点,为纳税人提供服务,而不受组织形式的限制。

再次,构建服务单元,灵活设置服务机构。纳税服务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但这种设施并非一定要在农村设置税务分局。税务机构应该以服务单元建设为中心,灵活设置服务机构。所谓服务单元,就是与服务对象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组织。纳税服务单元的核心是其服务能力能够满足纳税人的需求。服务能力是纳税服务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综合体。当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纳税服务需求量大时,可以建立一个征管服务分管,以满足该区域纳税人的需求。当某区域纳税人数量少,纳税服务需求小时,可仅在该区域的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征管服务窗口。对纳税服务需求特别小的区域,仅开通流动纳税服务车,也未尚不可。

第四,培养全能税官,推广点对点服务。小规模纳税服务单元的建立,需要全能型税务管理人才。不可否认,专业化和分工能够有效提升效率。但这种效率的提升是以足够大的市场容量为前提的。在优化农村纳税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地区工商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培育阶段,纳税服务需求量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推广专业化管理,只有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全能型税务管理人才,一方面要求其个人充分掌握税收政策法规,能解答农村纳税人的各种疑问,另一方面要求税务机关赋予其全面的职权,能办理各种税收业务。

三、创新农村纳税服务机制,形成纳税服务活力

体制创新从宏观上为纳税服务效率提升创造了基础性条件。效率能否真的提高,还有待一个关键性条件,即服务机制。在农村纳税服务机制的建设中,核心是有能力且愿意从事农村纳税服务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干部聘用机制。当前税务干部实行的是公务员管理体制。一旦成为税务干部,只要不违纪犯法,就能一直享受优厚的待遇。干得多与少、好与坏,对个人待遇没有什么影响。“有税没人收,有人不收税”成为许多税务机关的常态,更不用说提供纳税服务了。

解决这种状况唯有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建立优胜劣汰能进能出的税务人员的聘用机制。让不能履行岗位职责、履行职责绩效较差的人员退出税务干部队伍,不仅能优化人员结构,降低税务管理成本,更重要的建立税务干部尽职履责的责任意识。

其次,建立注重能力突出绩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在严格公正的考核评价之上。面对日益提高的纳税服务要求,对税务干部的考评应重点突出能力和绩效。

纳税服务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对纳税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纳税服务人员准确掌握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掌握法律、经济、会计、相关产业的知识和技能。纳税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这些知识能力才可能提供良好的纳税服务。建立税务人员资格考试非常必要。税务人员资格考试类似国家司法考试,是从事税务管理与服务人员的资格条件。税务人员应象法官一样,通过考试取得资格才能上岗。通过税务资格考试的人员一部进入税务机关,另一部分进入税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两股高素质的纳税服务力量。

税务人员资格考试建立了纳税服务人才进入机制。进入后履职情况如何,需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纳税服务绩效考评机制,是以税务人员为考核对象,以纳税服务理念为指导,对税务人员在本职岗位上提供纳税服务的方式、数量、质量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评,分出优劣,为实施优胜劣汰机制提供依据。

第三,建立标准统一人机合一的信息支持机制。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通过税务人员资格考试,也不能保证其掌握所有的政策法规,更不能保证回答纳税人的每个问题。这就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持。当前,税务网站、12366 纳税服务热线已经能够提供一定的纳税服务。在大数据时代,进一步建设税务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地为前台纳税服务人员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后台管理人员和前台服务人员能够适时互动,在实现简政放权的同时,又能实时监控与支持。有了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所有业务能够在税务机关内部流转,也使一窗式服务成为可能。

第四,建立纳税服务政府采购机制。建立纳税服务的政府采购机制,可以为税务机关纳税服务提供必要的补充。纳税服务的政府采购,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税务机关直接向纳税人提供的一部分纳税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税务机关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都有能力提供纳税咨询、辅导等纳税服务。农村信用社、乡镇财经所、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农村便民服务中心等单位,有能力提供发票领购、发票代开、接收纸质申报资料、发放税收资料等纳税服务。税务机关完全可向这些单位和机构采购纳税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纳税服务可以采购,行政执法不能让渡。在采购纳税服务的时候,不能把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等具有执法性质的工作,让其他单位和机构去完成。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未来农村纳税服务的需求可能与城市一样。现在优化农村纳税服务,就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否则,就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农村纳税服务的机制体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金项目: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科研计划项目、黄冈市地方税收研究会调研项目“优化农村纳税服务体系研究”(2011C2012111)。

参考文献:

[1]周常青.机构扁平化后优化农村纳税服务的长效机制[J].会计之友,2011(03).

篇4

时方七月,树绿阴浓。今天在我们**镇**村欢聚一堂,各位来宾和南张村的父老乡亲共同庆祝**的第十八个尊老爱幼节和夕阳红爱心驿站的成立。在这里,我谨代表雷牙镇党委、镇政府向**村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今天晚上盛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们**镇**村多年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家风家教,树立村风正气方面做出了一定工作,甚至在全县也树立了典范,特别是连续十八届尊老爱幼节的成功举办,更是彰显了南张干部群众的智慧、能力和振兴**的魄力。

今天,爱心驿站的成立更是**村干部群众传递爱心、点亮希望的一项创举,也是脱贫攻坚工作和发展慈善事业的一项长效机制,也体现了**干部群众的善行义举和该村的村风民情。

在此爱心驿站成立之际,镇党委、政府也号召全体村民踊跃参与爱心驿站。大家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希望各位在外爱心人士,积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回报乡亲。爱心驿站也要不断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篇5

一路上,同学们兴高采烈,有说有笑,心情都异常的激动。我们分乘多辆豪华旅游巴士,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刚进桃花园,我就被路两旁的桃花所吸引,那成片成片的桃树林,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浓郁花香,让我有些醉了,“怪不得叫桃花园,真是名不虚传啊!”我暗暗赞叹道。

走进桃花园,春天的气息更加浓厚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急于表达内心的兴奋,但嘴笨词穷的,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当老师宣布解散时,我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跑到树下。不过,不是欣赏桃花,而是打开桌布,先解决“温饱”问题。看来再好再抢眼的风景,也敌不过强劲的食欲,这似乎是我们每次出去游玩的通“病”。

篇6

关键词:贵州古镇 旅游开发 资源 对策 建议

在我国主题旅游中“古镇旅游”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吸

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作为中国较早开发古镇旅游的古镇如

周庄、同里、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丽江等,这些古镇的

开发不仅为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成为了当地一张

闪亮的宣传名片,为推动旅游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相比之下,

作为古镇资源丰富的贵州在古镇旅游开发方面尚处于初级

开发,知名度低,没有形成贵州古镇旅游特色。因而如何

将贵州的 “古镇游”进行深入开发,展示贵州古镇特有的

风韵风貌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贵州古镇旅游资源特色

(一)古朴自然的原始风貌

贵州的很多古镇,其旅游是近两年才开始的,交通进

入性较差所以古镇的知名度不高,虽然与周庄、丽江等成

熟古镇相比旅游开发落后,但也避免了这些古镇人满为患,

商业气息过强等开发所带来的问题。镇内人们仍旧平静地

过着自己的生活,黑亮的青石, 脚下斑驳的石坡路面, 以及

闲坐的老人, 勾勒出古镇古朴自然的本色。

(二)依山傍水喀斯特风景独好

贵州古镇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身处喀斯特地貌中,清清

的溪水带给古镇女性的柔美间,逶迤的山林洞穴赋予古镇

阳刚的威武,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古镇造于独有的美妙景

观。如贵州的石头寨,掩映于青山秀水之间,古寨内形态

各异的岩石随处可见,石屋、石山、石板路、石拱桥、宛

如一个石头的世界。喀斯特地貌装点的贵州古镇风景这边

独好。

(三)浓郁醇香的少数民族风情

贵州拥有许多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民族古镇古村,如

西江苗寨、岜沙苗寨等,贵州的古镇相比江南的古镇,多

了一些古铜色和高原红,绝对不是小家碧玉,更不是大家

闺秀,贵州的古镇更像森林里赤脚奔跑的姑娘,充满了自由、

活力,还有原始的野性。

二、贵州古镇开发现状及问题

(一)开发宣传特色不明

贵州古镇自身并不缺乏鲜明的特色,但匆忙粗浅的旅

游开发致使贵州的古镇旅游特色不明,知名度不高。很多

地方政府为争取旅游经济效益,凡是具有古

镇资源的地区都一哄而上,在没有旅游规划的基础上

将产品盲目推向市场,造成同一区域内产品雷同,内容项

目单一。例如贵州一些苗族村寨都争着赶上旅游这趟列车,

最后游客进入后发现千镇千村一面,既破坏了古镇的原汁

原味的意境又让游客兴味索然。

(二)“住”不下来

研究古镇旅游开发成功的地方,如丽江、西塘,会发

现游客在古镇旅游时间一般是一个星期以上,产生的经济

效益自然大。而通过调查,游客在贵州古镇旅游的时间一

般就是一、两天,游客过夜游非常少。为什么之间的差距

如此大?并不是我们的景观少,而是贵州古镇的旅游住宿

和娱乐跟不上。很多人去丽江就奔着四方街的酒吧,纳西

作者简介:单延芳,女,(1978年―),浙江萧山人,讲师。现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

学院。

•36•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高教探索•

民居建成的客栈,单是闲坐在安静的天井品茗赏泉,静听

着流水声声,就是人生的享受。贵州古镇有特色的旅游客栈、

娱乐街区太少了,而本来有特色的苗族吊脚楼又因为卫生

问题让客人宁可在村寨旅游后回到县城宾馆住宿。这也是

贵州旅游至今“门票经济“占主导的原因。

(三)当地居民对古镇文化旅游认识不够

开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古镇居民已逐渐认识,

所以不能说他们不积极参与旅游。但他们对旅游的参与停

留在最浅的层面,就是向游客兜售旅游商品,如郎德苗寨

当歌舞表演结束后很多村民就会围住游客推销商品。殊不

知游客热衷古镇旅游最主要的动机之一就是感受古镇原始

的民风民俗,而不是太过于商业化得东西。所以古镇居民

如果不清楚古镇文化旅游的精髓,对人文自然景观价值的

保护态度不积极,就会破坏古镇生态、人文等方面的原真性。

三、贵州古镇旅游发展思考

(一)塑造鲜明的古镇旅游形象

每一个古镇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习俗,所

以在旅游开发时必须在旅游调查规划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古

镇的文化内涵、个性特色,并根据现代游客对古镇旅游的

需求打造古镇的旅游形象,确定不同的旅游主题。贵州古

镇总体形象设计应突出原生态型,古镇与怡人的气候、自

然的山水、淳朴的民风、多彩的民族文化相得益彰,这正

是那些过度开发的古镇所缺乏的。其次贵州不同的古镇应

体现不同的风格,切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是将这座古

镇的历史和它留下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好的保存与

开发,让游客感受到不同古镇鲜明的特色文化、乡土乡情。

在宣传方面应多元化,近年来贵州举办了“舞蹈大赛”、“旅

游大使选拔赛”等大型赛事,可将的舞台迁到贵州古镇中,

让选手在美色美景中自由歌舞、展示风采。还可邀请著名

服装设计师在古镇古街搭建T 台,让模特身着华服诠释古

镇的另一种风韵。

(二)增强游客的体验参与性

要能留住客人,让游客对古镇旅游记忆深刻,并且避

免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尤为关键。

如凤凰古城的对歌、四川洛带古镇为游客提供“当一天客

家人,学客家话,做客家饭,体验客家火龙节”等类似的

活动。目前贵州大多古镇设计的旅游产品依然以观光欣赏

为多,游客的参与性不强,使得游客旅游结束后印象不深,

重游率不高。贵州古镇应在旅游产品设计上有所突破,如

游客在苗寨学做蜡染、做银饰、酿酒,一方面让游客有机

会与古镇居民零距离接触交流,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古

镇生活;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销售旅游商品。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旅游住宿

旅游住宿对古镇旅游尤为关键,因为特别是一些很有

特点的客栈本身就是对游客吸引力很强的古镇旅游资源,

如浙江西塘旅游客栈中的雕花明清大床勾起游客的好奇期

盼,宏村客栈的四方天井让游客流连不已,免费上网突显

客栈的人性化。发展古镇旅游,贵州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跟上,特别是旅游住宿应借鉴成功开发地区的经验,

建设既有贵州古镇特色,又符合游客现代旅游需求的旅游

酒店和客栈。例如贵州苗寨吊脚楼民族特色鲜明,如果将

客房内装潢设计赋予民族的个性,再配以现代化的设施便

可营造贵州特色旅游客栈。

参考文献

[1] 鲍 蕊,《四川古镇旅游开发探析》,管理视野•网

络财富,2009,(3)

[2]况红玲,《四川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宜宾学院学报,2004,4(3)

篇7

线作为最基本的描绘手法以简单笔墨言语表现于纸面上,基于画家之手又有万千变化。线描以笔为骨、线为肉、意为魂造画。清代沈宗骞说:“昔人谓笔力能扛鼎,言其气之沉着也,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力到,下笔便若笔中有物。”线的力量来自于笔与纸之间的较量,若要征服这张白纸,就必须有“力透纸背”的决心。

白描中线条的力度美与质感美为画家所追求,黄华明教授精工线描,行笔有力,对线的把握游刃有余。他所勾勒的线条宛如春蚕吐丝般细腻,柔中带刚,给人以坚强的力量感。如2008年作于江西婺源线描速写中,画家以流畅爽朗的长线条拉动空间的动态美感,以短线刻画细节,笔锋含气、辗转有力、气息如行云流水,用线的纯熟达到了谢赫“六法”中所说的“骨法用笔”、“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除了在用线上讲究力度的美感之外,作者还强调线条质感美的体现,即绘画之中所经常提及的“应物象形”的绘画观点。线的特点要根据物体的形态特征面貌来决定,在黄华明教授的画面中一切皆来得惟妙惟肖,生动感人。破旧沧桑的老墙,历经风雨的屋瓦,坚硬沉重的石头墙,凹凸不平的石阶,凉快的木架楼,干燥易燃的薪柴,轻松飘逸的电线,灵动的鸟儿,蜷曲有力的树干,繁茂生长的枝叶,等等。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质朴、和谐安逸。

2、线条的节奏韵律

节奏与韵律成为绘画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美感,为艺术家所追求。2012年初春,黄华明教授再次来到了“中国最美丽的农村”――江西婺源,那里的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堪称九州大地之一绝。正因如此,时隔四年后他第二次踏上这次艺术之旅,重逢的激动与对婺源的热爱之情涌上心头,并作线描以纪念之。白墙灰瓦构成黑白相间的节奏韵律,大小窗户相互辉映,户户相连高矮参差不齐错落有致,长短石阶大小相砌疏密有致,电线杆圆肥纤瘦各行其职,串起千家万户。线条或长或短、或虚或实、或纤细或圆润、或轻快或沉稳、或自由或严谨表现得收放自如,欢畅淋漓,线的节奏随着婺源徽派建筑的节奏韵律而跳动,整个画面的黑白层次鲜明、疏密对比和谐优美、节奏欢快愉悦。整个画面没有过多的笔法修饰与细节的描写,但当配以动人的节奏韵律,简简单单就是美。

3、线的个性美

线是艺术的载体,它承载着艺术的生命与灵魂。线条有曲直、长短、粗细、虚实、明暗之分,绘画手中之线,往往由心而发,因而线又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美。在黄华明教授的线描艺术中,线成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态,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轻时重、时动时静、时刚时柔,变幻莫测。“笔有顺有逆,笔法循环,起承转合,始一笔,由一笔其,积千万笔,仍是一笔。”(黄宾虹)在他的画面里几乎没有直线,每一条线都隐藏着笔锋的转折变化,或勾或点、或挫或顿,刚柔并济;线条变化巧妙丰富,或断或连、气息连贯、虚实相生。如2008年3月17日画于河南太行山朝阳沟的风景线描中,皆以短线刻画,用线独特,形态各异,迂回曲折,抑扬顿挫,达到“线断气不断”的艺术效果。笔法刚劲有力,线条自然流畅,生动有趣,画面浑然天成,气韵生动,充分地展现了线独特的个性魅力。

二、线描中景与情的交融

1、“图”、“文”并茂,写生与叙事相结合

在黄华明教授的钢笔线描作品当中,“图”为写生之景,物之形状,线之形态,画之面貌。“文”为题款,为章法,为游记,为随想,为情感,为艺术。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除了体现它优美的艺术特色之外,还记录着画家当时与大自然的接触与交流中最真实的情感。黄华明教授在画里穿插叙述着写生作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民俗风情,大小故事。细细品读,明其心境,亦能身临其境,享受其中。如其在2002年于江西婺源写生线描中记到:“江西婺源自古名人辈出,其建筑与宏村徽派建筑同出一门,造型奇特,民居淳朴,喜客,晚中早温差大,余地主乃本地最大的美术实习写生基地。二零零二年余因赴此地得此稿于河西村画面蓝记。”又如2012年10月14日画于四川黄龙溪古镇的线描速写中,他在画里娓娓道出作画心境,即景生情,挥洒笔墨,以此为记:“四川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黄龙溪镇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是全国十大名镇之一,此处依锦江而建,是古代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古朴的民居建筑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厚淳的川西民俗文化,红石铺旧的街面,丰富的小吃别有一番情调,华明补记。”此文书写儒雅,字句诚恳,章法独特,画面优美。又如其2007年4月24日写于浙江丽水大港头瓯江古渡中“古渡无人舟自横,雨中即景”,寥寥几句,意味深远,让人回味遐想。

2、实景与意境相交融

黄华明教授的钢笔线描艺术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情感基调,注重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他运用中国传统白描的手法表现风景建筑题材,结合中国绘画艺术审美追求,将书法入画,自成一格。以“应物象形”的客观表达方法,加之主观情感的反映,营造一种唯美静谧的画面空间与深远的意境。作者持以严谨的艺术作风,他认为,绘画贵在感觉,面对景观抓特色,重经营尤为重要,一笔一划都源于大自然的真实情境和对生活高度概括与精心提炼,他客观地反映了真实的传统民居、民俗地貌、风土人情之美,其绘画的风格形式的意味并没有受到题材的束缚和限制,线条富于理性的思考而又充满自由情感的发挥,不落俗套,将实景与意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他笔下,艺术拥有了文化的气息,跳动的脉搏和精神的灵魂。如其2013年3月25日写于西江千户苗寨的钢笔线描新作中,他抓住了千户苗寨依山而建的特色,以仰视的角度经营位置,构图新颖奇特,线条俊逸,画面温馨怡人,营造了一幕苗寨居民安居乐业、安逸和谐的生活画面,他带领我们领略当地人们的生活乐趣与自然美好的精神世界。

3、情感传承文化

艺术家肩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任,好的艺术文化需要被发掘、被保护、被学习、被传承和被发展。当今一些古建筑古民居古村落古桥梁年久失修,一些或被改建或被拆毁,昔日的古风古土慢慢地被风化、被侵蚀、被遗忘以及被丢弃。这种文明的流失让艺术家们痛心和惋惜,他们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来为人们展现传统民俗文化及建筑艺术最美的一面,意在引起社会大众对传统艺术的关注。

黄华明教授曾在2009年10月13日画于云南丽江写生线描稿中写到这样一句话:“古民居显示出地方建筑特色,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记录民居是艺术家职责。”如果说记录民居是艺术家的“职责”,那他无疑是个非常称职的艺术家。他热爱这个伟大而崇高的职业,热衷于表现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美,所到之处,感触良多,点点滴滴都细致的记录在画本里,日积月累,积攒了大量的艺术心血并汇编成册,与此同时,在他的钢笔线描艺术中亦散发着一种伟大的精神文化力量。当你穿梭在现代的钢筋水泥混合物之中,被各种轰轰隆隆的发动机声响扰乱耳根,闻着各类汽车机动车尾气,心情浮躁不安的时候,你或许可以在他的画面里寻求平静。他的画面里透露着清新舒适的乡野味道,沁人心脾,你仿佛可以听到石头在唱歌,公鸡在打鸣,母鸡在咯咯下蛋,鸟儿在欢乐尖叫,望着炊烟升起,闻着柴火饭香,生活如此简单,各得其乐。其实,生活的艺术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懂得拥有它的乐趣。作者寄情其中,以线勾勒传统民居躯体之美,用深情传承文化灵魂之最,余意犹未尽也。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