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履职总结范文

时间:2022-02-02 17:28: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专业技术履职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专业技术履职总结

篇1

一、摆正位置,严把工作原则。

从我走入现在的工作岗位,对个人来说面临的是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更新的挑战,只有保持清醒,勤奋学习,努力实践,才能尽快缩短自身能力与职务要求的差距,才能履好职,做好人/。

《一》保持清醒。我清醒的认识到,现所认识的东西不代表工作的高能,今天的成绩不代表明日的成功,如果不能正视不足,反思差距,积蓄实力,积极进取,将成为实践中的低能者,竞争中的淘汰者,工作中的落伍者。一年来,我始终遵循谦虚平和,戒骄戒躁的做人原则,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师傅同事学习,认真听取和虚心接受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调整自我,适应工作。

篇2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压担子,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

技术人才在企业人才培育和梯队建设中的导师带动作用教育培训是企业为各类人才提供的最好福利。基于这一认识,在实践运用中主要抓好下列三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梯队建设。鼓励引导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开展带徒工作,通过大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切实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引领、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构建人才终身教育平台,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学理论、钻业务,鼓励支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历再提升、国家职(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取证及学术技术交流活动。通过强化学习教育,真正实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使钻研业务、追求知识成为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自发自愿。三是创设高层次人才成长平台,加快高层次人才成长步伐。充分发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集聚高层次人才,加强研发与生产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作用,使之成为构筑人才高地,培养和塑造高层次、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此外,企业还可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校企联合、社企联合等措施,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搭建业绩考核平台,定目标,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激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履职尽责的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业绩考核和激励引导,提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履职尽责、自我超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首先,从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入手,制定《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竞聘管理办法》、《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津贴标准及业绩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针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条件标准、岗位责任、聘期目标、考核管理等方面内容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对高层次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期内所要完成的科研项目、论文数量、导师带徒情况等明确量化指标,做出具体规定。坚持业绩考核结果与岗位薪酬待遇挂钩,做到严考核、硬兑现,切实增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其次,对首席专家、专家等高层次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每三年竞聘一次,打破岗位终身制,建立岗位动态管理办法,使高层次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切身感受到:只有有为才能有位,维持现状、不思进取就意味着即将被竞争所淘汰;只有永不停止、奋发有为才是适应改革、应对挑战、赢得发展的应有之举。再次,加大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表彰奖励力度。建立评选奖励机制,利用举行科技大会、评先树优等多种形式,大力表彰和奖励为企业发展建设和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与此同时,加强岗位薪酬动态管理,合理调整内部收入分配关系,重点突出向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倾斜,真正实现薪酬分配与岗位价值、个人能力及业绩贡献的有机结合,有效激发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篇3

(一)超额完成残疾人就业任务。2019年全区城镇残疾人就业应完成3300人,实际完成4183人,完成任务数的 126.7%;农村牧区残疾人就业应完成3300人,实际完成4200人,完成任务数的 127.2%;培训残疾人应完成8000人,实际完成8950人,完成任务数的 111.8%。

(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持续向好。自2018年《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审核系统》建立以来,信息化发挥了强大优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持续向好发展。2019年全区审核用人单位11.7万家186万人、征收保障金8.65亿元,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85.2%、52.5%、26.6%。通过征收保障金,进一步提高了用人单位扶残助残的意识,有力推动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区接受审核的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10750人。

(三)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较好成绩。

篇4

截至2011年6月30日,某基层央行分支机构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1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98.40%。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2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68%;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88人,占50.67%;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116人,占31.27%;未取得专业技术资格46人,占12.40%。

(一)专业技术系列分布不够合理,与工作岗位不相对应

从专业系列分布看,经济系列比重大,其他专业人数相对少。具有经济师资格的有131人,占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而具有会计师资格的33人,总量明显偏少,占17%。此外,政工师20人,工程师5人,分别为10%、2.6%。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在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上,聘任职数只是对级别有比例限制,对于聘任何种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由于取得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能得到聘任,而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会计、工程等系列资格考试难度明显大于经济系列资格考试,通过率相对较低,这就使得相当部分员工避难就易,选择报考了相对容易的经济系列资格的考试,由此造成了经济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多,并且产生了跨岗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现象,如聘任经济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会计专业或政工专业。同时,由于实际工作需要,在人员岗位交流或调整的过程中,部分人员也出现了新工作岗位与专业技术职称不对口的现象。如果因岗位调整而对专业技术职务进行解聘或低聘,势必会影响此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岗位调整和岗位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不够完善,激励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基层人民银行对职称考试或评聘工作都非常重视,对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一般都能够及时给予聘任,但在聘后考核方面,专业技术考核体系还不健全,缺乏针对不同职务等级职责要求的考核标准和以业绩考核为核心的考核办法,存在重年终考核轻日常考核,重定性考核轻量化考核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暂行规定》虽制定了考核参考标准,但因考核标准较高且较难认定,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央行往往是以年度考核代替聘期考核,考核方式仅仅是个人对年度专业工作进行总结,在科室范围内进行民主评议,采取不分职务高低、专业特点,简单地靠民主投票来决定优劣的办法,很少有专业技术人员因聘期考核不称职被解聘的情况,专业技术职务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及聘期考核失去了应有的约束作用,专业技术职务的激励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不够到位,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

基层人民银行对员工的培训基本上是基于业务知识的培训,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很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人才培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人才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多以全员性业务培训、适应性岗位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形式兼顾性地进行,必需的脱产学习较少,培训时间不多,培训的专业性不强。培训后也没有完全将培训考试成绩作为任期考核的内容,没有因为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解聘,导致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后疏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提高。

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改进培养机制,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优化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拓宽培养渠道,确保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更新和提高,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改变目前专业技术队伍结构不平衡、高级人才缺乏的现状。要坚持专业技术人才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出业绩和成果。

(二)强化专业意识,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都有明确的职责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因此专业技术职务应与工作岗位相联系,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要与所从事的专业岗位相对应。要健全完善基层人民银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明确各岗位对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要求,真正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用人制度。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专业技术职务意识,树立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的责任意识,选择与所从事的业务岗位相联系的专业技术职务。

(三)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绩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