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9 02:40: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中网实训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站的高,看得远
今年的网络研修培训,把我引入了全新的学习氛围。昔日的我,一度认为教育工作,只要能“跟紧管严”,班级里能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即为优秀教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稍有过错的学生,进行严加管教;对表现优秀的的学生,给予大力表扬;优生成绩稍微下降,则毫不客气的批评,差生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周而复始……随着网络研修的不断深入,我渐渐地认识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缺乏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反思,他的教学工作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就难再继续提高了。因此,通过网络研修,促使我更加努力,不断搜集教育信息,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从而更快更好的达到真正提高自己之目的。
二、勤反思,多思考
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它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知识更新急剧加快,教师如果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胜任教师工作。欲在教育工作这片热土上有点成绩,欲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教学能力。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二】
短暂而又忙碌的两个月的培训即将结束了,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时间上网学习,虽然有些辛苦,有些累,但是从学习中收获到的那些教育教学知识和新的教学理念,和那点辛苦比起来,算是微乎其微的了!
此次培训的课程总共有10门,其中教育方面的有有四门,对我影响最大、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和《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我们的教育是伟大的,崇高的,受人尊重的,之所以这样说,我想是因为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爱他们,无私地爱,不求任何的回报,我们的教育家们,用他们的教育智慧,高尚的师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在教育中,我们必须要有爱,有爱了,才会有包容,有宽容,有爱心,耐心,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爱戴我们,继而喜欢我们的课堂,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专家推荐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我认真地看了,被其貌不扬的马修老师打动了!他对待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不是呵斥,没有咆哮,所有的只是宽容,耐心,爱心,以及教育的智慧!有了那么多爱的付出,才会有了回报:在他离开那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用么多感人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马修老师的恋恋不舍和深深的爱!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像马修老师学习!对待我们的学生多一点爱心、耐心、宽容和关心,相信孩子们,在我们的爱的天空里定能茁壮成长!
在教学方面,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小组合作学习法》,我以前也用过,不过仅仅局限于单词竞赛和表演,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了这一学习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的英语课堂!这个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参与意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我相信,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课堂效果一定会很不错!
培训即将结束,希望上级部门多组织这样的学习!以后再有这样的学习机会的话,我一定还会积极参加,会好好把握的,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三】
参加教师网络研修,既有辛苦,又有收获;既有付出,又有所得。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好的作业在网上提交,再上网评论。培训的时间过得很充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教学经验。现在就把个人研修感悟、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培训期间,我们利用上网学习,和同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参加网上发帖讨论活动、完成本学科的作业、积极上传计划总结,尽管感觉比较繁忙,但还是圆满的完成了研修的各项规定要求。
在教师学科培训时间内,我积极参与了课题的讨论,并且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自己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地借鉴了他人的看法,彼此之间交流频繁,讨论热烈。自始至终,我的研修热情不减,及时认真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作业,每次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在班主任培训过程中,我聆听了众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通过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在培训中,我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教师来讲,是一个大的挑战,在新课改的今天,对我们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我们要上好每一堂课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我们的远程研修平台应该一直开放,让我们随时都能和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远程研修改变了专家在台上讲,我们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以网络教研为主,可以把帖发到网上,与同行交流。这是真正的学员自主学习,既有团队合作又有专家点评的培训活动。我感到这次培训活动不空洞,是一次既经济又有实效的培训活动,我们真的可以与课改专家面对面的交流,获取最新的教改信息和最优的教学方式。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四】
如今,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信息技术的使用符合了小学实现信息化、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自从我接收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来,并利用资源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我总结了以下三点体会:
一、集思广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我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但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些资源成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精益求精,更加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我感到不满足了,便开始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编辑、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用进课堂,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
如我在讲这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数学中的时分就在我们身边,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讨论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并在课后随时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趣的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活学活用,利用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远程教育为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为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
在利用学生自习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节目中同学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己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所带的学生不再感觉到数学的乏味,而是争先恐后地要上数学课。我也觉得非常的慰藉。我认为,如果我们老师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这何尝不是一种好教法呢?
远程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开阔了、信息更灵通了,变得更“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我相信我的学生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2021年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范文5篇【五】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
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网络平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通过参加本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自主参与其中,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观课堂教学视频,在这段时间里从这个平台我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和有价值的知识。在网络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
下面一下这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1、改变了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这种学习方式下适应了成人的特点,它为教师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我们现在的培训就可以通过回家抽时间进行网络学习,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可以与老师交流互动,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
2、领悟有效教学。专家指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实录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78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已经定位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强调了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方式主要有实习、实训等,从税法课程的角度出发,能够去企业实习,学习企业的纳税申报流程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院财务管专业的学生一届约300人左右,全部安排到企业去实习不太现实,一般一个企业能够接纳的税务方面的实习生是非常有限的,实训这种方式就成为了提高学生税务实践能力的最佳选择。
所谓税收模拟实训即依据企业纳税申报的运作流程,设计出一套业务资料,然后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纳税申报的操作流程,进行相关业务的处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纳税申报实践能力。
由于实训这种方式可以在学校进行,不受人数的限制,因此受到了很多院校的欢迎。税收模拟实训的开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院从2011级财务管理专业开始开设该实训课程。
税收模拟实训的形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形式,一种是软件操作形式。@是与实务中的方式相对应的。在实务中,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去办税大厅填写纸质版纳税申报表,然后去办理缴税。第二种方式是:在办税大厅进行网上申报;第三种方式是在企业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申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进行网上申报,因此,通过仿真软件操作形式进行申报对于学生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1手工模拟实训基本情况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2011级财务管理专业在开设税收模拟实训课程的时候,学校还没有购置税收实训软件,因此,只能采用手工模拟的形式。
所谓的手工模拟形式,就是按照税收模拟实训教材上的税收业务,首先计算出应缴纳的税费的多少,然后根据应纳税费的金额,填写对应的纳税申报表及附表。一般手工模拟实训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单项税种的实训,比如增值税、消费税实训;第二种是综合实训,就是给出一个企业的所有涉税资料,然后分别计算出应纳税额,分别填写相关的纳税申报表。这种方式,从本质上来看,对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通过填写纸质版的纳税申报表,对学生了解纳税申报表的内容以及表格之间的钩稽关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本人觉得这种方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在2011级财务管理专业税务综合模拟实训结束后,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1)同学们对实训的效果满意度不是很高,觉得学到了实践知识的比例只有60%。觉得没有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的原因是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够认真。其实这是有客观原因的,由于实训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在这学期,同学们面临着考研、参加招聘会等问题,根本没有办法完全静下心来去学习知识,因此,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2)部分同学对成绩评定的结果不是太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存在抄袭现象。
(3)大多数同学已经了解到目前主要的纳税申报方式为网上申报,因此,希望能够对网上申报纳税的流程进行了解,这样才有助于他们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因此,很多同学都希望能够进行仿真纳税申报软件的操作。
2软件实训基本情况
由于手工模拟操作存在以上问题,学院于2015年秋季学期购置了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正好可以使用。
所谓的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以多家初始预置的主体企业,模拟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酒业、烟草业、木材加工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等多行业企业,把企业发票认证、通用税务数据采集以及网上抄报税流程和真实的报税网站操作融合一体。报税内容以原始表报数据作为申报信息来源,而内置的申报表单则与税务网站的表单一样,具备表内自动运算和表间自动勾稽功能。发票认证系统是模拟税务机关核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和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等发票的方法,以及如何判别其真伪的过程。学生通过对不同种类发票在不同情况下的认证实训操作,熟练的掌握发票认证的操作流程及相关业务的操作技能。
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作为第一届使用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的学生,而且实训的时间安排也是在第七学期,因此,在安排实训任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一共预制了八家企业的报税资料,涵盖了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烟草业、木材加工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及快递业。在实训中,我们从中选取了三家企业,分别是制造业、酒业及快递业。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该软件,在使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由于安装时打开了一个不必要设置,当同学们都一起使用时,软件已经无法正常运转。经过与网中网公司的远程调试,终于解决这个问题。
(2)由于软件设置的问题,部分原始单据的日期与申报时间不一致。很多同学无法正常做题,无法进入下个月。经过沟通,最终解决该问题。
(3)由于部分答案的设计问题,有些同学的答案没有出错,而且答案解析也没有标注红色,但是就是审核通不过,审核通不过就没有办法进入下个月进行纳税申报。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进度。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个人所得税,平均每个同学至少要做5-6遍才能通过,在审核不通过的申报中,未显示任何错误。其次还有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在软件操作的设计方面精度太高,操作的先后顺序都有要求,导致很多同学多次重置申报。
(4)在发票认证模块,有些同学在手工输入认证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错误,显示认证不符,后面再重新认证就很难显示认证相符。影响了最终的成绩。
由于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有些同学要考研,实训期间正是复习冲刺阶段,因此,在实训的过程中很难统一进度,所以就是让同学们自由安排实训的进度。考研的同学等到考完以后再做。
由于培养计划的修订,在2016年春季学期,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的税法课程已经上了,因此,配套的税收模拟实训也开设了。在总结上次的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这次的实训相对顺利了很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1)由于答案设置精度的问题,还是有很多同学重置申报了很多遍。其中,最严重的是在个人所得税申报中。其他税费申报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2)在增值税申报中,由于对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有要求(这个先后顺序在实务中意x不大),导致很多同学出现了错误,无法进入下个月。
(3)在房产税的申报中,房产基础信息的录入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很多同学多次重置申报。
3总结
在对两次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的操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软件开发商网中网公司有如下建议:
(1)对答案的精度要求适当降低。在实训中,学生的分数必须在90分以上才算通过,这其中还包括了对一些在实务中无关紧要的操作步骤的要求,这样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而且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觉得必须和标准答案一致,必须按照这个模板去做,事实上,在实务中,操作的灵活性是很强的。
(2)“营改增”已经基本结束,对案例的更新工作需要加快。首先是对现有案例要进行修订,将涉及营业税的部分修改过了,另外需要增加新的案例进来,建议增加涉及报税的地点,方便老师选择。目前,案例只涉及北京、广州、上海、厦门等大城市,希望能增添地点,至少每个省能有一个城市。
将手工模拟实训与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实训相比较,各有特点。
(1)手工模拟实训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数据的来龙去脉。由于采用纸质的形式,学生在填制纳税申报表之前需要先计算应纳税额,这个计算的过程更直观,更有利于学生对税法基础知识的巩固。而采用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用于相关数据都是以电子的版的形式给出,首选,不是很直观,而且有些数据不需要计算,是直接给出来,因此,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2)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实训与实际的报税方式更接近,更具有实践操作意义。随着互联网+税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后的报税方式基本上都是网上报税,因此,虚拟网上报税平台软件实训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具有价值。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验平台erp 网络化
会计实践教学是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提高学生实务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理论教学在实践领域的继续,承担着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实现理论知识向实务应用能力转化的重要任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依赖于不断提升的会计实践教学水平,持续加强以会计综合实验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专业知识、实务能力、专业素养的综合训练。
一、会计综合实验平台发展历程
(一)会计手工综合实验阶段
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课程一般组织学生在进入企业就业前,在校内完成至少一个类型企业的会计综合实验,以此熟悉企业会计业务的整体流程和基本的账务处理方法。高仿真的校内大型综合实验很好地弥补了会计专业学生赴企业实习所面临的岗位单一、规模限制等问题。
(二)商用软件会计电算化实验阶段
随着企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陆续购置了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用于实验教学。《财务软件应用》《会计模拟实习》等课程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拓展了电算化实验形式。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掌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的业务处理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站在企业整体经营的角度建立全局业务观。虽然商用会计电算化实验软件拓展了会计校内实验的方法手段,但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仍处于分散、孤立的非系统化状态。
(三)会计综合实验教学系统开发与应用阶段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开展实验教学需要,企业与高校联手逐步开展会计综合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
目前主流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系统主要有三种模式:基于电子版原始凭证的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系统,典型代表有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系列针对会计主干课程的实训系统;基于企业真实财务软件的会计综合实训系统,典型代表有用友的会计信息化教考系统;强调分岗位进行角色扮演的虚拟企业综合实训系统,典型代表有厦门网中网的虚拟综合实训、用友的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等。
二、会计综合实验平台框架与功能
(一)会计综合实验平台框架
“会计综合实验平台”是与多个会计主干专业课程体系紧密联系的包含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和实验数据(案例)资源库在内,由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系列单项和综合实验项目构成的综合实验系统。“会计综合实验平台”包括三类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的子平台:基于沙盘的业务流程认知实验平台;基于用友ERP U8 的业务数据/ 业务操作平台;基于Web表单的业务分析/ 业务决策平台。每一个子平台的实验项目均根据实验内容和业务复杂程度,划分为单项任务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两种类型。“会计综合实验平台”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会计综合实验平台的功能特征
“会计综合实验平台”建设应当从企业经营管理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以“认知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流程、设计企业经营管理仿真业务、集成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项目、挖掘企业经营管理分析数据”为主要原则搜集、整合、提炼出各类实验项目,不断充实到综合实验平台中,为学生提供可选的模块化的多样的实验项目,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会计综合实验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 模块化。根据实验项目的实验时长和难易程度,确立实验成绩与学分的换算标准;根据专业确定学生必选实验项目和可选实验项目;确定系列单项和大型综合实验的标准化的实验成绩评判标准及学生实验成绩数据接口。
2. 网络化。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处理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同时在校学生的笔记本持有率不断提升,因此“会计综合实验平台”应顺应时代要求突出“网络化”发展特征。基于网络的实验项目均有可能在专业实验室以外通过网络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完成,教师可以通过邮件或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课余指导。
3. 动态化。建立稳定的实验内容开发团队,确保实验中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持续更新,逐渐丰富,不断完善;结合教师与学生赴企业实习、实践、调研活动,收集整理典型企业业务数据(案例),不断充实到“会计综合实验平台”中,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炼、改善,形成动态的良性循环。
三、会计综合实验平台构建与实施
(一)注重实验内容的真实性
取材于真实企业实务,并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在实验内容安排上不仅包括企业的基本业务,而且包括体现不同行业特征的典型业务。通过设置不同的岗位角色,使学生能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从企业基本信息设置、日常业务处理到编制财务报表的整体业务流程,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企业背景下的基本业务和典型业务处理方法。
(二)注重满足不同课程教学需要
会计综合实训项目的教学容量应当在40-60 课时,学生实验数据能够实时保存。教师能够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选择是否对实验操作进行时间控制,设置时间控制的适合于考试测试需要,学生必须在统一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不设置时间控制的适合于实验教学需要,只要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即可,对学生完成实验时间也可以进行记录和统计。综合实训项目还应当能够能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各阶段独立评分,评分结束后以标准答案覆盖学生前阶段操作结果,以保证学生下一阶段操作在正确的基础上进行,这种分阶段实验方式适合课程同步实验教学需要。
(三)注重实验平台的可拓展性
实验平台通过提供关键表单对应关系的方式,使实验数据库开发对程序语言依赖程度降低,只要熟悉实验数据结构和关键表单,专业教师也能掌握题库开发技术,不断丰富实验内容从而提升实验平台的应用价值。学生、教师、实验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分角色登录实验平台,进行相应实验操作或实验管理设置,只要能连接安装实验环境的服务器,用户就能进行实验操作或实验管理,从而实现实验平台在空间上的拓展,虚拟实验室建设成为可能。
(四)注重加强实验教学分析统计
实验平台能够按照实验教学班级提供实验教学分析报告,包括:教学班级学生成绩分布情况,各分数段的人数及占比、实验平均分、及格率等,以平面柱状图的频数分布图显示;学生阶段实验成绩分布情况,实验项目每一个阶段的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平均成绩数据;正确率较低的实验知识点情况,根据实验课程设置要求,显示学生实验正确率较低的实验知识点。所有实验教学分析报告均能以文本、Excel、Word 等格式导出。
四、结语
“ 会计综合实验平台”建设是伴随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建设项目。只有不断丰富实验项目,不断拓展实验应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才能保证会计综合实验平台具有持续的生命力,为提升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 甘敏. 会计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J]. 财会月刊,2014(6).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会计其他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可见,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后续会计课程。因此,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服务是该课程改革目标。
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体系理论化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甚至是本科院校,《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体系一般是按照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来选取和序化的,一般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等内容。这样的内容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于理论化。容易造成理论教学脱离职业岗位的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吻合。[1]
2、实践教学理论化
早先《基础会计》的教学以理论的讲授来完成,缺乏实践环节。后来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所改进,增加了实践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叙述性的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举例分析说明原理,使学生对会计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判断。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实务部分会给学生展示实物,但更多的是讲述概念、分类和填制要求,而具体的操作则以会计分录代替记账凭证的填制,用T型账户的登记来代替账簿的登记,以给定的账簿数据的计算来代替报表项目的编制。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理论化的模式与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吻合。
3、实践环节与岗位任务脱节
几乎每个中职或高职院校在完成《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后,都单独安排一两周的《基础会计实训》,实训中学生通常根据指导老师已描述好的经济业务,依葫芦画瓢似的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而在实际工作中,根本就不存在现成的已描述好的经济业务让会计人员来编制会计分录,会计人员拿到的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单据,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判断企业发生的业务是什么?需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所以即使学生顺利完成了该课程的实训任务,到了工作单位,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会计业务。
二、以“岗位人”为导向改革《基础会计》课程
“岗位人”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中,赋予学生的角色。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岗位人”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赋予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完成岗位任务的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完成岗位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如认真细心、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进行积极引导。
1、课程改革的理念
课程的改革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并结合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以“职业人、岗位人、创业人为核心,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集“岗位能力培养、基础知识学习、职业证书培训”于一体。将岗位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理论以实用、够用为限,重在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同时基础知识的学习要考虑学生从业资格考证的要求,让学生能够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让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就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和能力,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最终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服务。
2、课程标准的改革
课程标准的改革要与职业标准衔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对会计工作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岗位:出纳、制单、记账、总账和会计主管等岗位的基础工作进行调研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原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大纲进行调整,重新确定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让学生在入学后从了解会计工作岗位入手,让学生以“岗位人”的身份来学习,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会计是什么?会计的基础工作是什么?如何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任务?”同时要根据会计工作实践中具体岗位任务的要求和教学实践,对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
3、课程名称的改革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在中职和高校的会计专业中都有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学》、《会计原理》、《会计学原理》等都是该课程的名称,这些课程名称体现该课程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地位,但过于理论化。当前会计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所以有必要将原来单纯的理论课程《基础会计》与实践课程《基础会计实训》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操作中以“岗位人”的身份来完成岗位任务,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点,这样该课程的名称可以调整为《会计职业基础与技能》,既能体现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能体现该课程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最终为会计人才的培养服务。
4、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该课程是学生入学后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能够完成基础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业资格的考试奠定技能和理论基础。
根据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围绕“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知识”的教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并序化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初识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档案”七个项目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将会计原理和会计方法等融于会计岗位的具体任务中。
课程的内容体系大体上分为三个环节:入门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会计,激发学生学习该专业和该课程的热情,带学生入门,为此安排了“初识会计”项目;专项学习环节:带学生学习并完成会计工作流程中具体的岗位任务,为此安排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项目;综合训练环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企业一个月发生的会计业务,为此安排了“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档案”项目。
4、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课程各环节的教学应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会计入门阶段,采用讨论交流,观看动画视频以及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到企业参观等方法,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真正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在专项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引导、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在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仿真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以岗位人的身份实施并完成相应的岗位任务,集教学做于一体。以“日记账的登记”为任务来说明一次课的教学:(1)任务引领,布置任务――通过网中网的动画视频播放出纳到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展示原始凭证,提出工作任务;(2)组建团队,安排岗位――让两个学生组成一组,一人担任出纳,另一人担任制单会计;(3)任务实施,模拟操作――由出纳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填写现金支票,由制单会计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填制记账凭证,并将记账凭证交给出纳审核,出纳在老师的指导下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4)课堂训练,现场指导――出纳和制单会计转换角色,将上述任务换位再操作一遍,接着指导老师给出新任务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来操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5)归纳总结,提炼理论――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本次课的理论知识点。这样的教学能活跃课堂的氛围,更能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5、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
该课程的考核要打破过去以期末书面考试来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局面,建立“以实践能力评价为核心,加大过程考核力度”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具体应表现在“四个结合”上:专项技能考核与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职业能力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以“岗位人”为导向的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更好地体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三、《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有过硬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专业课程的教学。为此,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或聘用有一定会计理论基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校任教;另一方面要安排会计教师下企业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在某个企业的会计专业岗位上做个“岗位人”,接受实际会计业务训练,向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学习,检验并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能。[2]
2、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配备
以“岗位人”为主导改革该课程,除了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配备,给学生创设仿真的工作环境。所以在原有的手工实训室和电算化实训室的基础上,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如购置ERP沙盘、网中网教学软件等。可以通过ERP沙盘模拟实战和网中网平台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企业发生的业务及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将学生置于工作环境中来学习。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
该课程的改革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可以聘请会计专家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取、校本教材的编写等,使该课程的改革不至于闭门造车,要始终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相衔接。(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的背景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自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第一次将高职组的会计技能竞赛纳入其中以后,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江苏省教育厅也在2013年正式发文决定举办“2013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将其纳入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在十七项技能大赛中,会计技能大赛首当其中。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是遵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专业技术标准,进行相关会计业务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几年的会计技能大赛大体都是在仿真财务、会计、税务、银行、供应商等职场氛围中进行的,由会计行业专家、企业财会人员和高职高专院校财会专业师生共同参与、观摩、体验的一项分岗位开放式会计技能竞赛。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缺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既是参赛选手之间的同台竞技,更是指导教师的相互较量。因为,任何一次技能竞赛都不是学生自学自练的结果,而是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共同努力的成果。因此,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能够很好地检验一个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的师资情况。由于会计技能大赛涉及内容非常全面,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有不少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虽然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在实践技能水平必然有所欠缺,达不到教学示范的要求。同时,我们虽然大力提倡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能手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鼓励他们走进课堂,给学生开讲座,有的还承担一至二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但这些行业、企业教师在教学时间上或教学水平上却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二)会计专业实训室建设投入不够
通过参加会计技能竞赛,可以看出会计实践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的重要作用。而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又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室的发展很不不均衡,在一些商贸类院校中由于会计是其品牌或特色专业,可以得到大量资金投入,会计专业实训室具有一定规模,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等;而其他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特别是工科类院校办学的会计专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实训室建设严重不足。从现有的实训情况来看,由于实训室紧张,部分实训软件缺少,使得一些实训项目不能很好的开出,不能很好地满足日常教学和各类技能竞赛的需要。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不断加大对校内会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投入,优化校内实训室的教学环境,还要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将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型人才服务。
(三)培训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时,培训过程往往采取整周集中训练的方式,让学生连续几周呆在实训室进行集中训练,刚开始学生还比较感兴趣,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就会出现厌烦情绪,训练效果明显下降。有时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还会将少数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特训,这种训练过程往往强调技能速成,只练习与比赛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与比赛无关的内容一概不练,学习缺乏系统性。通过集中训练的方式,短时间内学生临时达到较高的技能水平,但时间一长就生疏了,难以适应就业后的岗位工作。
(四)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欠缺
目前,会计专业技能竞赛还主要是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赛,与企业关系不大,企业的参与者较少。在会计技能比赛中,只是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环节使用了由网中网公司提供的网中网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平台,在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竞赛环节使用由用友新道提供的用友U8.10.1软件,进行单人单机竞赛,没有能够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参与较少或者根本不参与,想让企业赞助或者当评委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没有体现进行技能竞赛的本质特征,不能有效地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技能大赛要与企业紧密相连,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竞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
三、改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的建议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指导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参赛学生的竞技水平。各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努力打造一支会计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会计专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加大会计专业师资培养力度,多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到企业参观学习,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参与行业职业技能比武或者在校内开展一些教师技能竞赛,促进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只有教师自己精通了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操作方法和要求,才能使指导效果最佳。同时,由于每一名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完成竞赛指导的任务,还必须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教师既要有来自本学校的教师,也要有来自校外的教师和会计行业的专家,大家一起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业务水平,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快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各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快对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建设专门的会计实训室,并在实训室内部配备各种需要的财务类专业软件操作平台,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训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提供很好的培训保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应根据会计专业发展状况,加大投资力度,建造能够满足教学和竞赛所需的“会计手工账实训室”和“会计信息化实训室”并配备大赛指定使用的软件,提高会计专业实训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很好的开展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此外,还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学校积极主动和一些知名的财务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等签订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保障,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三)改变传统的训练方式及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时,应改变传统的集中训练方式,将集中训练方式与分时段训练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既有集中训练时的紧迫感,又有分时段训练的放松感。尽量避免突击训练,多督促学生平时坚持分时段训练,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在评价标准方面,高职院校应结合职业技能竞赛标准,以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为目的的新的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除了教师评价外,可以引入企业评价,还可以采用技能考证的方式代替。比如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纳入职业技能比赛,实行“以赛代考”。在评价时,可以根据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级别的不同(是校级、市级、省级还是国家级)、获奖层次的不同(是一等奖、二等奖还是三等奖等),以免考、加分等方式,计入评价体系,在各类推优评奖中优先考虑等方式。这样,既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认真准备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自身技能水平,又能促使学生取得相关证书,增加未来求职的砝码,还能让学生不至于由于参加比赛,使得相关评价偏低。
(四)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校企合作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可以将行业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学校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兼职教师走进学校课堂,校企联合实施对学生学业进行考核等多方面开展合作。特别是在技能大赛方面,双方可以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促进校企合作。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不仅有利于校企合作,还能够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向纵深方向推进。如在技能大赛中,企业人员可以作为评委参与评判,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实习指导的针对性,企业还可以给学校选手提供比赛服装和器材,这样既经济又实惠,还解决了学校的资金难题。技能大赛以后,企业和高职院校双方都进一步总结出新方法、新思路,还可以让获奖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进而在企业实践中得到验证,实现校企双赢。在校企互帮互助的进程中,有效推进双方的合作深度。
参考文献:
[1]常化滨.高职会计专业校内技能大赛的实践探索[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黎美珊.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5(6).
1.未实行有效的归口管理
对于未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实训资产,存在着品种杂,有时数量多但单价不高,各高职院校多数未进行归口管理,采购、使用及日常管理均由各使用部门自行负责。
2.采购前期论证不足,存在随意性
对于未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实训资产,多数院校存在着未建立详细采购计划,对于供应商及其提供的产品质量把控不严,如对供应商提供劳务或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条件、交货及时性等进行管理与评价。部分院校存在未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询价或定向采购等,未能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未能建立采购定价机制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采购过程存在随意性导致资金过度占用,采购过量或不足等。
3.使用部门在对资产使用、保管过程中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部分院校仅按预算执行情况对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进行采购总额的管控,未对资产使用、保管过程建立管理制度,而由使用部门负责资产使用和保管。因此,对于该部分资产的使用、维护缺少必要的监管,可能导致其价值减损过速。
4.资产管理信息未实现有效联动
在对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多数院校未建立先进的资产管理技术方法,建立保管及领用制度,对不同使用部门之间的该资产采购、库存未进行统一调配,管理信息未实现有效联动,可能存在重复采购,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
二、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1.建立实训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由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负责组织各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实训资产使用部门建立实训资产的管理制度。如:建立分级管理网络,各部门实训室资产使用部门要建立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网络,指派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各部门根据实训资产特性制订管理细则,建账、账册完整,及时更新,确保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2.制度实施过程管理
⑴要求各部门提供详细预算,不能由部门里说了算,需交叉提意见,充分讨论;⑵计划执行、审批、资产采购合理性是否重置、闲置,是否执行定期清查、盘点,确保资产数据信息准确。试运行过程中,由财务部门专人负责对上述制度及其试运行过程进行梳理,对一些细节提出改进意见,为制度正式运行做准备。如,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实训资产明细账,与各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实相符,确保不重不漏。物资入库存时,负责审核单据、及时核对验收单据,对购买时间、产地、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填写清楚,并根据入库单据登账。采购物资到货后参加现场验收、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原因,向有关部门交涉解决。经试运行及集体讨论后,该管理制度方能正式通过批准并正式运行。制度实施后,需定期对制度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定期评价,对存在的不足各职能部门可提出意见、建议反馈,持续改进。
三、制度运行效果评价
通过一定时间的运行,需要对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学院实训资产的管理水平是否提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
1.是否实现了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由原来的使用部门自行购买、管理,到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参与,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保障学院资产安全,有效减少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是否实现了实训资产的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由相关部门统一分管;
3.是否避免了采购的随意性。防止各系部只要在系部总预算额度内,便可购买的情况。是否建立年度总采购计划,加强采购管理,避免重复采购;
4.是否建立了实训资产使用、保管制度。要求对实训资产办理入库、出库手续,建立清查盘点及对账制度,按规定处置资产。
5.通过加强制度管理,是否使实训资产成本费用控制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内。
四、探索实训资产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工作持续优化的几点建议
1.应当持续优化,使采购前期论证更加充分制度运行过程中,降低了实训资产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但采购前期论证仍旧不够充分,未能充分考虑同类实训资产之间的互抵作用。例如:某学院于2012年及2013年分别购入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和网中网会计综合实习平台两个实训软件。据此,应当减少同类手工实训资产的采购;同时考虑同类别相关专业实训资产是否共用、共享;减少这部分采购所带来的预算额度。
2.强化资产成本占有意识,提高实训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部分实训资产使用单位人员,未建立成本意识,认为购入的是学院的资产,而未形成成本意识,这部分资产其实形成了学院的办学成本。同时,由于实训资产的管理尚未涉及信息化平台,其账仅使用Excel表格填制,有的甚至手工对账页进行处理,虽然这些工作多由各部门相关人员兼任,实施成本并未增加多少,但仍应当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得实训资产信息为财务分析和管理所用。对于办有财务会计类专业的院校,通常可以利用相关教学软件,如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等为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工作所用。若能通过内部网络,来实现数据同步,其作用是可以预见的。我们认为,在实训资产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存货批量决策模型。由于批量使用的实训资产存货水平的增加除将增加学院资金的占用外,其订货批量的变动,将引起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的变动,从而影响实训资产的相关总成本。通过存货决策,可以实现实训资产订货批量决策相关总成本的最低。各院校可通过分析,解决每批应当订多少实训资产,何时开始订,合理的实训资产订货批量决策,有利于合理维持正常的实训教学,合理控制资金占用水平,降低相关成本。
3.实现对实训资产的有效估值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通常各学院都会有一些闲置的实训资产,这部份资产闲置着,不能产生价值,各使用部门又不能随意处置,却无端增加了管理成本。对此,应当重新对该部分资产进行估值。对确实无价值的资产,力推进行一次集中处置,同时建立相应的实训资产退出管理流程。
4.落实对实训资产的分管责任多数高职院校的中层及以上领导,均来自于一线教学岗位,多数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可以考虑让各中层及以上领导分管某一专业的实训资产采购、管理、使用过程,甚至可以有交叉审核、审批过程。
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读懂教材、活用教材,才能在课改中真正成为新课程新教材的体验者和实践者。在新课改条件下,不仅课程体系大变革,教材也从内容到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1.读懂教材
首先,仔细研读每个模块的每项任务,着力读懂、读透每项活动的活动描述、业务流程、操作依据、工作步骤、技术支撑和能力拓展,挖掘教材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该教材在专业课程新体系中的地位,理清脉络,做到胸有全局。
2.处理教材
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大胆改错、补充、重组,合理使用教材。
日期和金额的大写,重要性贯穿始终,对新生来说难度较大。教材在“活动1.2.2取得并审核银行承兑汇票”和“活动1.3.1签发转账支票”的“技术支撑”环节,略有阐述。通过查阅相关教材,进行整合、补充,放在开学第一课讲解。一方面,从简单、常见的日期和金额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对专业课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在后续课上反复复习,牢固掌握该知识。
3.明确任务
新教材在编写上,立足于任务导向的理念。根据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每个模块每项活动的工作任务和重难点,并在课前适当布置任务。
在讲授“模块2与外单位往来的原始凭证”的前两周,就给学生安排任务,要求购物时取得发票。课堂导入时,展示取得的各种发票,自然引入如何开具发票的任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对取得发票的过程有所了解,也为如何开票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过程:优化教法,加强实践
学校在发展,教师在进步,但无论教学资源,还是教学方法,总是滞后于最新改革成果。为紧跟改革步伐,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调“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
1.网上平台,手工模拟
会计专业是笔者学校的骨干专业。学校非常重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已建立沙盘实训中心、VBSE综合实训中心和会计专项技能实训中心。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强实训,力求帮助学生在熟悉会计工作中各类原始凭证的同时,能够较熟练地处置原始凭证,为从事会计领域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校现有“网中网”会计实训教学平台中,从“基础会计实训平台”和“出纳实务实训平台”中选取合适内容作为参考并加以完善,重建“原始凭证实训平台”。网上实训平台,企业资料详细,业务活动具体,原始单据齐全,工作流程合理,印章签字仿真,更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认识、理解、掌握和操作。考虑到中职生主要就业于中小企业,学生书写能力也需加强,因此,在进行网上平台实训的同时,对常见的原始凭证如支票、增值税发票、入库单、借款单等,进行手工模拟实训,进一步加强填写规范训练。
2.小组分工,角色扮演
根据任务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各成员扮演各岗位角色,按工作流程,明确并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对于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根据难易程度,由各组自行确定并执行,或各组确定经教师审核后执行。
在进行“活动1.3.1签发转账支票”手工模拟实训时,根据任务需要,每组五位成员,完成“任务分配表”后,进行任务操作、工作汇报和成果展示。
3.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当今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对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适当采纳微课慕课,无论是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其独特的优越之处。
在进行“活动2.1.1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教学时,尝试着微课教学。经过多次录制,终于完成一个比较满意的微视频,发放到班级QQ群,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效果较为明显。
三、教学评价:应知应会,自评互评
教学评价,力求形式多样化。每个教学活动,编制“学习成果评价表”,评价内容从学习能力到学习态度,从学习过程到学习结果,从自我评价到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能力和态度相结合
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学会学好零起点的专业课。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明确评价标准,除了从“应知应会”两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
“活动2.1.1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评价时,“应知”从知识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能流畅地说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工作步骤;能流畅地说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和用途。“应会”从能力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能熟练地计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税额和价税合计;能熟练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学习态度则从学生是否学习勤奋,工作认真,团队合作进行评价。
2.过程和结果相结合
课程成绩,最终评价不仅仅是期末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总评成绩,即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成绩,具体为:总评成绩=平时测验成绩30%+作业10%+期中考试成绩20%+平时课堂表现10%+期末考试成绩30%。平时测验,主要利用网上实训平台进行,可以得到实时成绩,也便于进行成果展示和学生改进,并作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依据,最后由教师评价得出平时测验成绩。
3.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教学评价,除了教师评价,更侧重与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教师明确评价标准,做好“教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在意识到标准很重要,力图实现目标时,才真正知道应承担的责任,才能对自己做出最恰当的评价,从而促进自我发展,提升自我素质。只有全员参与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才是最客观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重在及时,贵在坚持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52-01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会计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基础会计的延续,是学习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前提,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但尽管授课教师付出了较多的精力进行备课、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学成效却并未达到预期,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并未学得很好。
一、影响高职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的是学生对一个课题的掌握程度,判断一堂课是否有效,要从学生的掌握程度来看,而不是通过评教的方式来决定。一堂在教师眼里精彩的课,在学生眼里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教师要站在学生“学”的立场来看课堂。
(1)教学方法单一。职校学生不能将财务会计学好的一个原因在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太单一。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这门课程不乏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对于理论部分,有些教师更多地采用讲授法并辅以一定的习题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对枯燥乏味的内容往往提不起兴趣,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
(2)学生兴趣不高,参与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掌握内容,对所教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将知识内化。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情绪高涨,在讲台上满怀激情地讲授,台下的学生则有的恹恹欲睡,有的开着小差,教师自评课堂教学质量,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对学生进行调查,本堂课却几乎没有学到内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未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课堂上,教师要时时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简单的一个笑话、一故事很可能会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提高高职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师在进行理论内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事先选取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讲解。例如,财务会计中有一个项目――存货的核算,这个项目涉及了很多的计算和理论,起初教师对该内容的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先讲理论和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做题,课后学生反应不明白原理,课堂上做题的正确率高是因为有笔记本和板书,离了书就不会做了。这时,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方法,在以后教授同样内容时,可以尝试选用案例教学法,课前做精心的备课――选取一个典型的案例,案例中列举了不同的采购情况,以案例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上逐一对各类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判断处理方法,最后归纳总结。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
(2)实训融入课堂教学。进行财务会计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时,都可以结合该项目相关的岗位进行学习。财务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先进行理论讲解,当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实训。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理论内容不理解,在实训时就会出现不会做进而抄袭的现象。如此,实训的设置就显得没有意义了。高职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喜欢动手操作,在实训过程中,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认真地听讲实训要点,动手操作,基于理论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才会在某些环节上出现抄袭他人作业的情况。如果将实训融入课堂教学,学生边学边练习,学中做,做中学,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借助多媒体或相关教学软件。在教学“货币资金与支付结算”时,教师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如果能获得原始票据,有了直观的展示,学生一定会记忆深刻,但要如何才能获取这些结算票据?现有的条件下,这些票据是不能全面获取的。去银行办理,也只能得到个人的,为一个章节花费如此多的时间与精力不现实,所以教师想到了多媒体。通过多媒体将提到的所有票据一一展示,填制方法通过动画视频播放,效果要比书本学习好得多。但是多媒体也有不足之处,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操作,必然对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借助一些教学软件,如网中网、国泰安等开发的会计软件,里面包含了几乎所有的票据,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这些票据的填制方法,还能实际动手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类票据的填制方法。
三、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要努力追求“教”与“学”的统一,这是提高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文章根据高职财务会计课堂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影响高职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真正提高高职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高职会计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光炜.浅谈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等职业教育,2012(26).
中图分类号:F233;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226-02
一、EIP-CDIO理念
EIP是指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化(Professionalism),注重做人和做事结合;CDIO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现实(Implement)-运作(Operate),以研发到应用的产品生命周期为载体,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合的方式进行学习。EIP-CDIO理念体现在“做中学”、“基于项目化的教育和教学”上,使学生不仅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还有自主学习、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创新和沟通能力。
二、《财务软件操作》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会计类专业课程一般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时要面对很多的抽象理论和概念,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笔者所在的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有配套的实训室和实训课,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实训课时有限
相比其他会计专业课,《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更注重实务操作,但实训课程一般一周只有4课时,相比其他课程,分配的课时偏少。
(二)教学软件较单一
《财务软件操作》课程主要涵盖的为用友U8.72(U810.1)、T3等,这类财务软件使学生有助于掌握规范的企业的会计业务的处理,但是对小微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好会计、管家婆等)却不熟悉。另外,教学软件采用的是单机版,与企业实际使用的网络版也有差距。
(三)教学内容不宽泛
《财务软件操作》的授课,侧重于总账、报表业务、固定资产、薪资等模块处理,对供应链(购销存、应收和应付模块等)一带而过,使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
三、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定位和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从毕业生历年就业情况来看,我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主要集中于中小微企业;因此培养目标为具备电算化业务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为中小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一线从事出纳、会计、财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信息化发展,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因此《财务软件操作》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同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内容之一。
(二)建设思路
《财务软件操作》的先导课程是《基础会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会计实务》;其后续课程为《财务管理》、《会计综合实训》和《ERP沙盘》等。
课程建设思路,以任务为驱动,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主体,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建立一个集现代信息化网络、院级课程资源共享课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将专业能力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以真实的会计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情景化教学,使学生认知岗位,在完成会计任务中学会协作;建立完整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建立账套――审核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并设立专门的总账、薪资、固定资产、购销存、往来账岗位进行角色演练。
四、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院级及市级课程资源共享课开发基础上,以会计岗位的信息化处理为重点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情景,将学生按出纳、会计等角色分组,现掌握基础知识后,再进行专项实际操作;最后进行综合实训演练,并到校内创业大学或者校外合作企业在企业专家或者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实战。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岱岳服饰公司”、“浩祺实业集团”、实训基地实战等电算化账务处理项目为载体,按照“以学生主体,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会计岗位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操作能力和诚信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注重培养具有8项能力、掌握9个知识点、具备5项素质,能适应会计员、出纳员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设计思路
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团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相结合,将学生全身心地带入到全真实战中;利用多媒体、实训平台、课程资源共享课平台、现场指导、企业实战等,培养出具备主动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会计人才。
五、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实施
(一)教学项目及进程
本课程一共包含四大项目,学习进程层层递进,使“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进程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实战演练及课外拓展中。
1.专项项目(项目一)对岱岳服饰公司(中小型生产类企业)2016年5月份的经济业务分专项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按角色进行业务处理,64课时。
2.综合项目(项目二)对浩祺实业集团(大中型生产类企业)2015年12月份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共计32个课时。
3.企业实战演练(项目三)在校创业实训基地(泰安市创业大学)、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如宝龙新时代商厦、致信联合事务所等公司进行集中实训,共32课时。
另外,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能力,将学生会计证考试、毕业定岗实习等也纳入学习进程的指导中。
(二)实践教学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进程,提升学生技能和素质,实现由学生角色转化为会计人员角色转变。
1.课前通过到实训企业参观和观摩。通过视频或者现场观察,了解企业的购、销、存基本活动和会计部门凭证的传递、业务处理。加深对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和会计部门业务处理的理解。
2.专项技能、综合实训、企业实战相结合。按照岗位分组进行专项实训,并采用轮岗制,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财务软件操作的专项技能。再对综合业务进行演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在校内创业基地或校外实训基地全真企业实战,真正担任会计角色,使学生切身体会会计业务工作过程,培养其会计核算和管理能力。
(三)考核评价
1.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评价占总分70%,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纪律组织、过程实施等方面;成绩评定内容包括课堂考勤(15%)、课堂表现(15%)、作业(20%)和分项技能考核(20%)。
由教师打分和学生互评组成,所占比例为6∶4。
2.期末考核。期末综合技能考核占总分的30%,根据完成情况和质量打分,其中教师打分和小组内打分占比例为4∶1。
具体如表2所示。
另外,通过会计证、助理会计师等,可以酌情加分(分值占总成绩10%以内)。
六、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运行
(一)方法手段
1.教法和手段。将课程按照会计岗位分设,实施“项目化教学,任务型驱动”将授课内容层层分解:项目――子项目――任务,循序渐进,提升技能和素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课程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结合,单机财务软件实训和网络版财务软件比赛软件实训相结合,专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实战演练相结合,校内实训室(基地)和校外实习相结合。
2.学法和手段。课程体现“学生主体、任务为驱动、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学习。学习过程包括学生课前准备、模拟操作、组内讨论、成果展示、学生互评、总结提升等。
学习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突破了传统,有更大自主性。利用手机、电脑等可自行到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学习,也可按组在实训基地或者课外自主学习。
(二)课程资源
1.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高,学缘结构较远,是一支年轻、朝气蓬勃的业务队伍,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是本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的一大优势。全部教师均取得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资格,双师型比例为100%;专任教师9人,企业兼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均来自企业会计实务第一线,专兼职比例为3∶1;中青年教师占比为75%;研究生学历占比为70%。
2.教学资源。本课程有5个会计模拟实训室,配备了用友U8.72(U810.1)、T3、网中网等软件,2016年新建成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2个校内实训中心(五岳至诚会计咨询服务中心、泰安市创业大学),36个校外实训基地(宝龙新时代商厦、致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等)。校企合作开发《财务软件操作》教材一部。按照“碎片化资源、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的思路,开发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丰富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案、PPT课件、习题、答疑、动画、视频、虚拟仿真等资源;现资源全部上线;学生可随时自主学习。
(三)课程发展
基于EIP-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该课程早在2009年成为我院院级精品资源课,2016年5月份将资源拓展开发后,建成了院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并申请了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2014年、2015年该课程学生分别获山东省会计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2014年、2015年分别获用友“新道杯”会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电算化》科目通过率在95%以上。
[本文系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EIP―CDIO理念的高职《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16SDJ1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孙颖.基于EIP-CDIO理念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2014(5)
[2] 张楠.构建CDIO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探究――基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70-02
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力量,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大量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付强,2013)。会计基础这门课程对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麦可思公司对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2012年度调查报告,在就业半年后近100%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认为会计基础这门课程非常重要,排名课程重要性、相关性两个排名榜首位。同时,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实训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一致的认可。在这股潮流下,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会计基础课程也打破了原有的纯理论教学,初步形成了“理论+实训”的新教学模式,即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在集中完成理论知识传授后,加上一个会计基础实训环节,让学生完成一个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账户处理流程。这一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理论”与“实训”是截然分开,导致理论教学过于枯燥,实训技能不够扎实。对于“理论+实训”的模式,大部分的院校的操作方式是首先集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然后使用约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审核并填制凭证、登记账簿以及编制报表的实训。其实,理论教学部分也会频繁地涉及到凭证、账簿和报表,但由于学生没有感官上的认识,原本简单的事情被复杂化了,学习变得抽象、枯燥,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技能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被牢固掌握的,可是由于传统的会计基础实训是“一次性”的,这样的实训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是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由于传统的“理论+实训”教学模式理论部分与实训部分分离,所以教师在理论部分的教学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后来,随着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直观教学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比如将会计的部分关键技能排成短片向学生展示。即使如此,学生也主要是“看”,难以实现在“做”中学,学习的主动性很低,学习效果也不好。
三是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学习与工作脱节。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职业院校的最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但是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大大地限制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职业院校的教师一部分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一部分是教龄较长的有经验的教师,前者本来就缺乏实践经历,后者可能也离开会计工作一线较长时间。众所周知,实践中的会计知识、资料等变化很快。这种矛盾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以及在学校接触的有限的会计资料,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实训的美好愿望远没有实现。
总结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院会计专业对该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
《会计基础》课程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而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则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流程等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更加丰富的经济业务内容。 所以,这门课程是其他所有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实现以下目标。首先,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会计的专业兴趣和认知;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流程与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一个业务简单、小规模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课程的专职教师与实践专家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同时还考虑到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新生的优势是学习兴趣浓厚,对会计充满了好奇;劣势是对于会计基本是零基础。因此,我们最终将本课程划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由基本理论与单项实训组成,阶段二则为《会计基础》课程集中实训,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重复、递进的实训模式来突破学生会计零基础的不足。其中,阶段一是由基本理论与单项实训构成。本阶段我们打破了原有章节的简单堆积,将该部分内容划分为九个学习情境。九个情景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会计实务工作的流程。首先是会计认知,带领学生对企业、会计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其次是向学生介绍入门必备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和学生一起开始进入会计实务流程的学习,学生直接接触会计工作的一手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学习如何填制审核凭证,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报表。这些单项实训着力于突破会计的单个关键技能。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实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整个阶段一的教学主要由专职教师完成,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教材与教辅资料。阶段二则是《会计基础》课程集中实训,我们以一个小企业一个月最简单的经济业务为载体,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会计做账全过程。阶段二的教学由外聘专家完成,所采用的实训资料由课程专职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开发而成。本课程的重点是会计工作基本流程,我们通过从单项实训到课程集中实训这种反复的练习来加以突破;难点是原始凭证的识别、填制与审核,为此,我们引入了“网中网”教学软件。该软件模拟了会计工作常用单据的识别、填制与审核的工作,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和课余的时间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对每一位学生操作进行指导和考核。
由于本次改革使得课程真正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所以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生具备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后,我们第一时间为学生准备了整套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以及报表等。学生能真真实实地接触到这些资料,能看,能操作。这一改变不仅让抽象的教学内容更为具体、生动,还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以六步教学法为主,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这种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实施六步教学法的过程中,针对本课程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还包括直观教学法,我们搜集常见的会计资料向学生展示,让会计初学者有直观的感受;或者我们把关键技能拍成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摩学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标。接下来,以错账更正为例,分享我们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我们采用六步教学法来组织教学。首先明确任务,就是要对某会计人员发现的账务处理错误进行更正。明确任务的工作在上次课程结束时进行。接下来教师与学生分别进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错账更正所需资料和PPT课件;学生则做好预习工作,准备相关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接下来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检查环节,首先教师将准备好的错账资料发给学生,紧接着,利用已准备好的PPT课件,向学生详细介绍错账的更正方法,具体到每一种方法的含义,适用情况以及如何操作,然后引导学生针对所发错账资料,去归纳错误的类型,选择正确的错账更正方法,最后实施更正操作。在整个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最终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观察学生的操作、提供指导、纠正错误。检查学生的错账更正结果,了解本次课的目标是否达到。最后,教师布置课后练习,连同课堂上学生提交的成果一起作为本次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某特定情境中,任务非常明确,学生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自发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相比以往的教师的单方面讲授,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师资队伍方面,为了弥补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除了专职教师以外,我们还建立了一支稳定、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或业务骨干,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本课程的实训教学。实践专家的优点是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经验少等。如何对兼职教师进行管理,如何扬长避短,这也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经过多次的尝试,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兼职教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首先是确定实训内容,这项工作一般在上一次实训结束时进行。专、兼职教师一起座谈对实训资料的使用感受,并商议按照实务工作中最新变化与学生特点对实训内容进行修订,以确定下一次实训内容。其次,针对兼职教师对教学规律把握不足等情况,我们需要学进度与明确操作规范,以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一致性,这两项工作在实训前一个月左右开展,同样采取专、兼职教师座谈的方式。在做好前期准备活动后,由兼职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专职教师全程协作。最好,我们定期进行教学总结。不难看出,在整个过程中,专兼职教师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兼职教师在实训指导中的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3-0098-03
一、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的重要性
湖北省职业院校(高职组)会计技能大赛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省内会计专业最高级别的技能竞赛,每年十一月份统一组织比赛,全省共有40余所高职院校参赛,比赛前三名能代表省参加国家级会计技能大赛。自2012年教育部把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列入全国高职院校技能比赛以来,高职院校参与度逐年增长。积极推动了全省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技能大赛的排名,“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技能大赛”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1. 技能大赛提升院校影响力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6年,全国高职院校共1335所,湖北省高职院校129所。超过半数的高职院校都已开设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居高不下。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培养质量更高的会计人才成为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技能竞赛是除会计技能证书之外,最能体现会计职业能力的试金石。近几年,湖北省技能竞赛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教师和优秀的学生,相应地提升了院校的专业影响力。
2. 技能大赛评价会计技能水平
对于如此多的职业院校来说,能在会计技能大赛中获取名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专业优秀学生的会计技能水平。2016年湖北省会计技能大赛改变其原有赛制,比赛分为A、B两组同时进行,A组选手由每个参赛学校自行拟定,B组选手直接由省教育厅随机从各校会计专业在籍学生中抽取,使比赛成绩更加公平,更能代表各校的综合技能水平。
3. 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
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能了解最新会计技能的要求以及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技能大赛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技能大赛中总结更好的教学方法,制订更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学与专业改革。
二、技能大赛反映出教学的不足
1.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普遍情况是高考分数不高,基础较差,学习比较被动。2016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创往年新低,学生学习的氛围不浓厚。在上课过程中,很多学生觉得知识比较难懂,不容易消化,由开学的劲头十足极度配合的状态转变为消极懈怠。老师上课进度难以推进,培养目标相继降低,历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不高。应将培养目标定为“岗赛证、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在毕业时就能直接上岗,在学校时,学生不仅要学习,还必须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计技能竞赛、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这样通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在理论与实训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建立明确的考核体系。理论课程基本是按照过程性考核+水平性考核的方式,学生期末最终考试成绩等于过程性考核成绩加上水平性考核成绩,但是两者所占的比例由教师自己协调,给教师了很多的自,但每位教师衡量的标准不同,每个班级的考核成绩有偏差。实训课成绩也是由教师自己核定,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要求松一些,学生的总体成绩就高。很多同学十分注意过程性考核的成绩而忽略了期末的水平性考核成绩。
3. 理论课程重于实训课程
会计专业没有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理论课程都是大满贯,课程安排不合理。老师们总觉得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是必要的,而现在会计专业大多数理论课程还是采用“课本+粉笔+PPT”模式教学,教学方法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课堂互动不够。学生每周因课程太多而倍感乏味,相继失去了对会计核心课程的兴趣,考核体系也不完整,没有相应的参照标准。学生对于实训课程的兴趣比较高,但由于机房不足,实训课程没有贯穿大学所有学期,顶岗实习前的实训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学生对于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训的过程中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应有提高。
4. 教学案例过于陈旧、片面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案例已经沿用了多年,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一直被提倡和沿用,但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还是以讲授为主。如在讲《财务管理》课程中,很多教师经常以理论为主,忽视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其实在该课程中公式计算看似很重要,但对于学生来讲,应该学会更加宏观的看待问题,通过案例了解如何管理企业的财务,了解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如何通过投资、融资、营运资金管理企业;收益如何分配,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去讲计算,学生才能更易懂。《企业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比较固定,知识的更新不像《纳税实务》多变,很多教材经过不同版本的印刷,但是书上的案例没有太大变化,过于陈旧,案例也没有联系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知识零散并且不够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5. 校企合作没有在教学中真实体现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国内教学的一种“新时尚”。产学结合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不仅是我们学校,所有的高职会计专业都面临企业虚设、校企合作联系少的现状,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大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接触自己的主要业务和核心材料。学生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无从下手的问题确实没有达到校企合作的建立的初衷。例如汽车检修专业,就可以很好的实现校企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接触,很好的锻炼学生。
三、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1. 培养目标明确
学生的培养目标不能一味的关注考证,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把竞赛内容、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深度融合,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保障,同时应把提高职业教学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结合考证与竞赛,让全体学生参与,营造学习氛围。
2. 考核体系要科学
考核体系应加强过程控制:(1)实行学分制,增加学生选课自,一些不太重要的课程可以开设为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顺利毕业;(2)按4:2:4比例核定学生成绩,加强过程控制,测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40%,加大测试成绩的比例,注重测试效果;(3)对会计核心课程要实行月考,每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测验,通过测验反映出知识掌握的薄弱处,以后的课堂着重讲解;(4)毕业考核定为分岗实训和网中网竞赛,毕业前严格考核,通过分岗实训和小组对抗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综合实力。
3. 理论教学要创新
创新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在会计技能竞赛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岗位,日常教学中同样可以参考大赛,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不同的角色。当学生掌握本岗位的能力后,可以进行角色互换,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关联性。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4. 实践教学要落实
二、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一)入学成绩普遍偏低、文化基础差
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其中对口学生包含职业高中生和中职技校毕业生,其余为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从学生的录取成绩看,分数普遍偏低,属于第3批或第4批录取分数线,基本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最后批次。因此,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薄弱,对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会有一定难度。
(二)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学习习惯不好
对于学习成绩普遍偏低的高职学生而言,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习惯于依赖老师和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学习方法欠佳。一旦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室后排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
(三)自信心不足,存在自卑心理
学习成绩低、文化基础差,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加之,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同时,由于学历层次的差异,高职高专学生在就业时竞争力相对较弱,许多就业单位甚至拒绝录用专科生。这些观念给众多高职高专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四)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
高职学生虽然在以上三个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明显差距,但他们也有自己明显的优势。他们往往兴趣广泛、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喜欢参加实践操作类课程。
三、学生学习规律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加涅以学习中相应的心理活动为依据,运用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模拟的方法,把学习过程分为表1所示的8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和反馈阶段。同时加涅强调,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一直受到外部条件的强烈影响。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规律,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从而使外部条件能与学生的内部活动进行很好的、准确的对接,最终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有效的、良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是说,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教学目标、呈现内容、重点难点、安排过程、选择方式等方面要围绕学生如何学习展开,不能仅仅从教师角度、教材角度考虑教学设计,而是从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
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讨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好后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概念多、核算复杂。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授课对象一般是普高毕业的一年级新生。如何让这些从未接触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及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的学生学好《基础会计》课程,需要我们从尊重他们自身的特点以及遵循学习本身的规律出发(见表1)。
(一)动机阶段,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基于高职学生善于动手、对实践性知识比较感兴趣的自身特点,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尤其第一次课上我们要注意通过设置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可操作性强的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心中有所期待。比如在《基础会计》第一次课上下发某食品公司某月购进鸡蛋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费发票、支票存根联、进账单等一笔完整经济业务所需的原始凭证以及空白的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让学生担任该公司的会计人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相互讨论、询问、咨询老师、试图从书上找到标准答案,从而引发小小的思考,心里很期待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样在学习动机阶段我们的任务就完成。
(二)领会阶段,提供刺激、引发思考
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心中的预期。在学生研究、讨论、咨询如何做账时,在他们犹豫、徘徊时,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将往届学生《会计综合实训》手工账本拿出来,让学生去观摩,提供刺激,就其中一个会计科目当月的数据让学生思考并推测证、账、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有所领会。
(三)获得阶段,加强指导、刺激回忆
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所体会很重要,但是如果学生的疑问一直得不到有效指导、及时解决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自信心,对于高职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足、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尤其需要注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一定思考后应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如带领学生就账本中一个会计科目当月数据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测。并就下发的原始凭证进行语言描述、解说经济业务,用照葫芦画瓢的方法指导他们根据原始凭证进行记账凭证的填制、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并编制报表。最终用图1的形式将证、账、表的逻辑关系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
(四)保持阶段,复述复习、强化练习
新知识获得后,需要不断的复习、强化,才能在长时记忆中永久地保存下去。如让学生针对图1的逻辑关系展开描述并做好记录,对手头已填制好、登记好、整理好的会计资料进行复习、复述。课后布置类似习题进行强化练习,加深记忆。针对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特点,在这个阶段尤其需要借助一定工具和适当的方法进行监督管理。比如可以通过成立学习组进行组内检查并在相应检查表上做好相关记录,也可以通过选出几位比较好学的同学由他们承担相应的检查任务,同时结合抽查的形式督促学生完成对获得知识的强化练习。
(五)回忆阶段,刺激巩固、复活记忆
在学习中,长时记忆形成以后,如果不注意刺激和巩固,它就会向短时记忆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充分注意回忆的时机。如通过之前教学我们学生已经得出了图1的逻辑关系,那么之后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我们就可以根据图1的逻辑关系展开各项内容的教学。具体教学顺序为项目1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项目2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项目3登记账簿、项目4清查财产物资、项目5编制会计报表、项目6管理会计档案。每次教学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回忆图1的关系,并很清楚的告知学生我们目前处于图1哪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增强记忆的同时,更好得明确了学习目标。
(六)概括阶段,归纳总结、知识迁移
已学过的知识经过保持和回忆阶段,形成长时记忆状态的同时,就会进入概括和知识迁移阶段。《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强,高职学生善于动手,这是我们学生学会这门课的优势。但同时这门课程理论抽象、概念多,学生除了学会会计实践操作外,还需要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对文化基础差的高职学生来说又是一大劣势。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学习的概括阶段,才能让学生同时学会操作、掌握理论知识。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进行知识迁移。每个项目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任务,通过思维导图清晰的呈现项目间、项目内各项知识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中好的学习方法,最终为知识迁移做好工作。鉴于高职学生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之前介绍的方法进行组内检查、抽查等方式督促学生完成任务。
(七)操作阶段,借助平台、应用知识
通过前面各阶段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我们教师通过提供应用的机会进行检验,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除了靠课堂提问和期末集中测验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布置,利用网中网实训平台进行模拟实训,利用购买的在线资源进行从业资格模拟考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