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2-12-26 10:03: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网络经济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网络经济学

篇1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3.网络经济是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直接”经济。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因“产销见面”而使中间层次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因网络市场交易的复杂性而需要有各种专业经纪人与信息服务中介企业。

4.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培育和促进虚拟经济的成长,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5.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6.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1/4。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纪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它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需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若非不断创新,其新经济的“新”也就难以为继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创新来自创造性,创造性的存在,要有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环境,而创造性的发挥,则要求从有序中冲刺出来,产生适度的无序。

二、网络经济的由来

网络经济在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是与1993年以来国际互联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分不开的。

但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而言,则早已有之,而且由于不同学者对“网络”和“经济”的不同理解,它有着不尽一致的内涵。例如,早在80年代,有些日本学者鉴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均因有相应的网络而发展起来,就把服务经济称为网络经济,提出要研究这类网络经济学问题;1992年我率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访问贝尔实验室时,有两位美国学者送给我几篇研究网络经济问题的论文,其内容是讨论电子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的成本核算、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人们也把这类研究称为网络经济学(EconomicsofNetworks)。

现在成为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Economics)。当然,这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它与信息经济或信息经济学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网络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逐步开放和适度监管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成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网络经济可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美国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美国互联网经济1998年总收入为3014亿美元,(注:1995年还只有50亿美元,3年就增加到600倍,在1998年网络经济的3014亿美元收入中,电子商务就占了1020亿美元。)超过了能源(2230亿美元)和邮电(2700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3500亿美元),但其按人平均的生产率(25万美元)已高于汽车工业(16万美元),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120多万个;从1995—1998年美国互联网经济增长了174.5%;1998年美国电子商务比过去所有的估计都高,达1000亿美元。(注:以上资料见该公司副总裁林正刚在’99国家信息化发展论坛的报告:《Internet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几乎每百天增加一倍。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股票市值不断飚升。例如,美国的德尔公司自1990年上市以来其股票增值了3万倍。又如美国的雅虎以400万美元创业,经过4年半时间,其股票市值达到400亿美元,增长1万倍,拿其网络股收益与其财务收益相比,超过40多倍。这说明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收益更多地来源于信息资产即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增殖。网络经济的上述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网络市场扩大了,网络产业发展了,表现为全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也就必然水到渠成了。

三、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

传统经济是物质、能量型经济,其交易通行“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商品价格对供求变化的刚性较大,甚至具有缺乏效率的僵硬凝固性,因资源匮乏使供应受阻往往成为经济的通病。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其交易则通行应用越广价值越大的原则,商品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严格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对买卖双方具有互动协商、互利双赢的优越性,因收入与财富的悬殊加剧使需求不旺很可能影响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不仅劳动生产率高,(注:例如,美国90年代的生产率年增速度是60年代的2倍,是70年代和80年代的4倍。)而且创造财富快。(注:网络经济的财富创造主要不看短期利润,而着眼于信息资产或知识资产在长期的增值。据香港《大周刊》1999年3月6日的报道,美国比尔·盖茨的财富在1998年每小时增加210万美元。)近3年(1995—1998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有35%依赖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注:见人民日报1999年6月24日《美国经济三年增长三成有赖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会促进经济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美国90年代经济近五六年来的实绩提供了一个例证。网络经济的这种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从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或主要工具信息网络的作用看,信息网络有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带动效应。特别要指出的是信息网络发展过程中有些规律对网络经济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以下的三大规律:

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sLaw)。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20年。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和持续变革的根源。

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按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互联网的用户大概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概每百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飞快高涨。互联网企业概念股市值连续上扬的原因就与人们的这类预期有关。

3.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注:源出《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5章中的话:“因为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律。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因此,某个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而且由于名牌效应,还可能发生强者统赢、胜者统吃的现象。(注:令人担忧的是,网络经济的发展会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南北”差距。据联合国技经贸信息网新闻的报道,至1998年,在国际互联网1.3亿用户中,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占7.8%,而发达国家有1.2亿,占92.2%;在发展中国家每440人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而在发达国家每6.8人中就有一个国际互联网用户。信息社会中“信息富裕”与“信息贫困”的差异,在信息经济中将表现为“信息经济发达”与“信息经济落后”的差异。)

从网络经济的本身看,首先它使经济活动的扩展具有全球性,可达互联网连结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扩大营销范围,并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其次,它使经济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具有十分广泛的普遍性,上网的企业、家庭和其他单位,都会因交易费用降低、商机选择增多而获益。再次,它还使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有多项选择性,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

尽管有这么多的因素使网络经济崭露头角,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应当看到,传统经济始终是哺育网络经济的母体。迄今为止,网络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有技术因素,更有制度因素,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把网络技术用于各种目的,推动了软硬件的生产,因把万维网推广到全世界掀起了一阵阵热潮,结果使投资激增,新企业不断涌现,整个经济迅猛扩张,但在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一定的风险。前景诱人的网络经济,其真正的优越性在于持续的变革:以变应变。

四、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由于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特称或别称,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个途径是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另一个途径是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等。

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里选择几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因受网络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剖析。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两要素说”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能力,它“由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注:《斯大林文选》(1934—1952年),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95页。)共同组成。“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指的是生产总量,决定该量的生产过程的要素即生产要素也就是生产力要素。因此,它除劳动工具和劳动力之外,还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发掘与变革对生产力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明显作用。“多要素说”视生产力为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而它的高低除受上述三要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自然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页。)以及其他要素。

“多要素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决定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的变化上,如从生产工具主导论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进步主导论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决定生产力的要素在不断增加中,除科技、管理外,又有教育、信息与知识(注:世界银行1998/1999年报告《知识与发展》认为,“信息是每一个经济的生命线”,“知识是发展的关键”,“知识就是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72、130页。)等。

1991年我曾提出,“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并对此观点作过全面的论述。(注:乌家培:《信息与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0页。)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力要素理论产生了全面的影响,这表现在:(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其信息能力即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由于科技情报交流的加强和科技合作研究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技成了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长期的潜在的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本来就是与信息相互交融的教育更加信息化、社会化和全球化了。(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导致管理科技甚至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基础,而且与知识一道也成了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的增长点。(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范围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一规律性现象广泛存在,有普遍性。

到了信息经济尤其是其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

边际效益递减是与负反馈相联系的,而边际效益递增是与正反馈相联系的。负反馈反映原有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的倾向,正反馈则反映初始的微小差异不断扩大导致全然不同结果的趋势。当然,这种变化都是有条件的。

认为在传统的工农业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性而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的那种观点,是与现实相背的。人们会发现,在物质产品生产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之前也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而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当技术方向有问题时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为零或负的现象。网络经济所改变的仅仅是缩小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使它在经济活动中不再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3.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由于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生产流水线的发展,当钢铁、汽车、石化等固定成本占总成本很大比例的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规模经济即产品单位成本随着产品数量增加而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性,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

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尽管规模经济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由于外部市场内部化同外包业务模式的并行发展,还由于相关业务甚至不同业务的融合,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等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这些途径不仅大企业在利用,而且更有利于大量中小企业加以利用。

无可否认,规模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径,这个事实没有变,但它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确实变化了,它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经济性效应。

4.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低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陪伴,而高失业率则与低通胀率同时并存,若用纵坐标表示通胀率、横坐标表示失业率,那么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所谓菲利普斯曲线。

上述“理论”已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所否定。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并存的“滞胀”,了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动和可相互替换的“理论”。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据美国商务部分析,1996年和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价格下降使国民经济的价格指数下降了1个百分点,导致通胀率成为30年来最低点,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还在以往5年内提供了1500万个工作岗位,使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

有些文章为了强调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把新经济实践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否定说成是“第一次”,是不准确的。

5.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正像工业与工业化熨平传统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波动一样,信息业与信息化熨平了传统工业(汽车业、建筑业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由于创新的产生不是连续的、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的,因此会出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每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约平均间隔8—10年爆发一次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发达国家采取了反危机措施,使经济周期变形,危机持续时间缩短,萧条和复苏之间的界限因经济上升加快而不明显,高涨时经济发展劲头不强。于是,出现了经济衰退与经济高涨交替更迭的简化经济周期说。以美国经济为例,自1991年4月走出二战后第9次衰退期以来,经济高涨已持续8年半了。

篇2

关键词:

网络团购;经济学分析;未来预测;建议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5203

团购即为一个团队向商家采购,国际通称B2T(Business To Team),是继B2B,B2C,C2C后的又一电子商务模式。所谓网络团购,是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组织成团,以折扣购买同一种商品。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可以称为C2B(Consumer to Business),和传统的B2C、C2C电子商务模式有所不同,需要将消费者聚合才能形成交易,所以需要有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和社交网络(SNS)作支持。

本文从网络经济学的角度对网络团购的发展进行原因分析,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进而提出部分问题的解决对策。不仅有助于理解网络市场中团购兴起的经济学动因,也为对网络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关于网络团购的边缘性问题研究提供思路。

1网络团购发展探析

网络团购发展从兴起到蔓延的原因,从网络经济学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在正反馈机制、网络外部性和特殊的成本结构上,尤其以服务类行业为典型代表,充分反映了网络经济环境对团购发展的助推力。

1.1网络团购具有正反馈机制

所谓正反馈,是指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假设下,经济系统中能够产生一种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网络团购改变了传统消费规则,实现了从供求方规模经济到需求方规模经济的转变,使得正反馈的产生具有两方面的推动力。

(1)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参与团购最大的核心优势在于商品价格更为优惠,根据团购的人数和订购产品的数量,消费者一般能得到从5%到40%不等的优惠幅度,这体现了网络经济学中的正的网络外部性和规模效益。

(2)从商家的成本结构来说,商家的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变动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销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成一定比例变化的成本,而单位固定成本与产销量的增减成反比例变化,单位变动成本不随产销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最终,网络团购的双重经济优势使得其得以兴起和快速发展。

(3)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络团购中的美容餐饮等服务类行业,消费场所的固定成本表现在房租和员工薪酬等,变动成本主要是产品食材和服务过程中的水电等。低价参团对商家来说,即使没有多大盈利空间,但是至少可以弥补固定成本的消耗,增加边际收益。所以,网络团购对固定成本比重比较大的行业来说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1.2价格歧视政策的可行性

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为不同的消费群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对消费群进行划分,对不同群体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1)实行价格歧视是厂商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一般而言,实行价格歧视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当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时,垄断者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实行价格歧视。第二,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这时垄断者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以获得垄断利润。第三,能够有效地把不同市场之间或市场的各部分之间分开。

(2)以航空机票预订为例,价格敏感者一般会选择提前预订,享受特价机票。而航空公司则可以利用特价票在团购网站上吸引这部分顾客群,用来弥补其高昂的固定飞行成本,对于需要临时商务出差的商务旅客来说,商务出差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其无法跨过提前预订的价格门槛享受到优惠机票。同样的价格歧视在餐饮等行业也具备可行性,对意欲团购餐饮的顾客来说,首先必须经常关注团购网的信息,花费自身的时间成本,其次必须提前做好消费的计划,并在特定时间段消费,这些条件使得满足条件的顾客范围得以缩减。而那些时间成本高,或者说爱好面子的人,则愿意出高价消费,一般不会经常花时间注意团购信息,所以商家的团购活动也不会影响到这些顾客。因此,商家可以通过团购模式在不同客户群之间实现价格歧视,以便吸引到那些原本不会到餐厅消费的顾客,赚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

1.3传统市场和网络市场的并存的市场条件

(1)网络团购能够产生发展的根源是市场条件的满足,即同时存在网络和传统两个市场。由于网络团购具备价格便宜的明显优势,才使得网民愿意转战团购。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现在的网民尤其是我国的网民,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比重占据50%左右,这些网民形成的网络市场与非网民之间的传统市场并存,这让网络团购的市场条件得到满足。

(2)目前网络市场正随着网络规模和网民规模的壮大而变大,传统市场则逐渐走向萎缩。经营团购网站的厂商开始发现团购的超低价格,会影响到传统市场的销量,也就是说网络团购客户的增多是以传统客户的流失作为代价的。此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可能会失去继续提供团购商品的动力。

(3)随着网络时代的大规模挺进,网络市场和传统市场的界限最终会被模糊。由于区分网络市场和传统市场的有效条件丧失,网络团购存在的市场条件遭受破坏,此时,网络团购开始走下坡路。

2发展趋势预测

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网络团购的发展之快令人咋舌。但是,根据最近市场观察,团购市场出现历史拐点,增长陷于停滞,在疯狂后的冷静反思之余,有必要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深刻的再思考与预测。

2.1团购市场需要平衡点

由于能参加团购的产品种类和比重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因此团购市场的规模是存在上限的。从网络团购所具有的的规模经济优势和低边际成本的成本结构来看,团购模式显然是能够给一些行业创造额外的价值,但这些额外价值占行业总利润的比重应该是比较小的,否则会影响到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进而会影响到商家参加团购的意愿。如此看来,团购市场最终会趋于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商家的盈利来源能够在团购渠道和传统渠道之间维持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获取最优销售模式和最高的总利润。

2.2团购网站发展的关键在于争取有质量的商家商户

争取有质量的商家商户,继而吸引有质量的消费者。团购网站的确能带来价值,但带来的价值不会无限制增长下去。目前看来,大批团购网站的裁撤停运和倒闭转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团购市场的规模是有限的,最终只有能够给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最好的服务的团购网站才能生存下去。即使是美国的Groupon,在上市之后,其盈利能力也并没有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但是,它至少实现了盈利,并且是同行业的佼佼者,其独特之处在于:每天只推一款折扣产品、每人每天限拍一次、折扣品一定是服务类型的、服务有地域性、线下销售团队规模远超过线上团队。它通过删选客户和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团购产品与服务,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从而打造正反馈效应。大部分的商家若想要通过网络平台做推广,就会想到他们。从这点看,其未来发展潜力可观。这也启示我们团购网站要想形成有益的正反馈效应,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商家是核心。

3对发展团购网站的建议

目前,在大批团购网站倒闭之余,仍有一些实力比较强大的市场寡头实现了盈利,比如F团北京团购网。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占据一定市场的网站而言,他们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仅仅总结成功网站的经验然后粘贴到本企业网站,这不是长远之计。网站要突破重围,科学做法应该是追溯成功网站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然后结合自身现状和条件,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来创新发展策略。

3.1定位精准化,选择具有成本结构优势的产品

根据帕累托定律,一个企业80%的利润往往来自它20%的项目,这个定律在团购网站的经营中同样适用。为团购网站创造主要收益的消费项目往往集中在餐饮,住宿,票务等边际成本较低的行业,联系到实物产品也是部分边际成本相对较低的食品和日常消费品当中。因此,团购类网站主要的消费品项目都带有明显的服务特性。对于餐馆,酒店,影院来说,也就在可变成本较低的前提下,这类消费项目的边际成本是相当低的,那么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商家必定寻找机会寻求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尽量利用手上的资源和剩余劳动力去创造更多价值。而对于团购销售火爆的另一部分产品如保健品和其他边际成本也较高的消费品,我们发现了以下一些特点:首先,根据价格竞争模型,制造企业的边际成本一般是一条先降低后升高的曲线,在不断的扩大生产规模达到MR=MC的节点时,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企业若想进一步在此节点后扩大生产规模,不断上升的边际成本会导致企业的最终利润不断降低。因此,既要选好销售模式也要选好产品定位。

3.2提高团购网站产品和服务质量,培养客户忠诚度

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也适用于团购网站,质量不错的产品再加上极致的服务体验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促使初次消费者转化为网站的忠实顾客,与团购网站的长远发展目标相一致。在网络经济学中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为路径依赖。所谓路径依赖,通俗来说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个次要的或者偶然的事件会对结果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路径依赖可以使得早期的老客户成为新团购网站和模式推广的障碍,从而被锁定在既有的团购网站,形成相应的客户忠诚。要使路径依赖对网络团购消费者产生影响,需要运营商重视团购产品和服务中的一些微小的细节,比如产品的微包装,良好的客服印象,优质的售后服务等,也就是路径依赖的历史重要性在客户印象中的体现。此外,要想在诸多重复性建设的团购网站中脱颖而出,还需要让消费者对团购网站产生不可逆的选择,这就要求运营商对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充分掌握和研究,使消费者在选购本网站团购服务的事前事后都觉得选择是最优的,即一级路径依赖。

3.3建立网购联盟,发挥本地化优势

在网络时代,只有那些成功地建立了拥有大量锁定顾客的安装基础的团购网站才能赚大钱。所谓安装基础,它反映的是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或是一个网络的加入者规模。安装基础越大,说明该团购网站成为其他网站效仿标准的可能性越大,锁定用户也就顺理成章了。对于构建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团购网站联盟,扩大安装基础的规模更具有可行性。一个不成文的例子就是腾讯的拍拍网,即使有淘宝网这个强势的竞争对手,其依然能够有立足之地,原因在于它拥有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的最大份额。本地化的网购联盟可以形成本地商户壁垒,在提供"本地服务"的独特优势上,增强用户粘度。此外,由于团购实施本地化商务后将促使与移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借助手机端的方便与快捷渗透,可以实现用户需求导向,强化精准团购,使得团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具特色,更加符合顾客偏好。

3.4深谋远虑,谋求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

目前的团购网站正呈现出由膨胀向萎缩转变的态势,这也说明了团购网站的盛世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竞争的异常激烈迫使企业不得不寻求产品或者服务的差异化,这将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网络经济市场来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很难出现的,市场具有垄断竞争的特性。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一旦成功实施了产品的差异化,便能够拥有对产品具有特殊偏好的客户群,对这类稳定客户群,企业可以凭借其差异化优势实施部分市场权利,比如定价权利和价格歧视政策。所以说,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的团购企业,沉醉且依赖于现有优势和网络条件是走不远的,要努力谋求产品差异化,给客户独特丰富的体验,为网络经济中的长尾理论打下扎实基础,未来才会走得更远。

4结语

随着市场条件和行业发展环境变化,团购网站整体走向从激进扩张过渡到保守过冬,新用户的增加难抵逊老用户的流失,团购用户从高速增长转向规模回落。单纯研究个案已经不足以帮助诸多身陷囹圄的团购企业走出困境,只有在把握团购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基础上,发挥自身和行业的优势,走个性的差异化路线,才能助推企业渡过行业寒冬。

参考文献

[1]刘同山.网络团购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商论,2011,(01).

[2]张铭洪,杜云.网络经济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篇3

一、网络经济受挫的原因探析

1.资源过快地盲目追加到网络业

目前网络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投资过快,很多企业都习惯在短期内完成投资,这样就会导致产业出现膨胀现象,并且逐渐朝着畸形方向发展,而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开始缩减投资量,,骤热骤冷的投资会导致产业陷入一种短期供给过剩,长期供给不足的局面,网络产业的情况也是如此。前十几年前我国的网络行业还处于发展初始时期,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对此也受到了股市的追捧,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公司逢网必炒,不分资质良莠,导致二级市场的股价直线上升。账面财富虽然巨大,但是却缺少真实性,经济的实际增长相较于市值增长来说具有很大的差距,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很多难以兑现的账目。一味的盲目的投资根本无法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得利润,投入的大量资本无法收回。除此之外,这些行业带来的影响还会对很多正在扩张的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例如商业软件的急速扩张等等。

2.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受挫

股市行业内时间长就会形成一种非理性高攀,这种非理性高攀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达到极限,使得多数人开始抛售手里的股票,这种环境下股市就会下跌。这种现象本质上属于一种股市的自我调整方式,但一旦暴露出不平衡因素,人们就会急着参与卖股兑现,一旦心理受到严重的挫伤,股市就崩溃了。网络股的骤升骤降就是这种情况。

二、网络经济的优势分析

眼下经济发展迅速,网络经济迅速崛起,整个世界的经济随之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这只是一个初始阶段,网络经济的真正力量还没完全展现出来。最近几年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信息网络迅速崛起,网络经济的优势也在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网络的使用能够降低成本

使用信息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间的竞争,降低生产成本,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由于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完全性、快捷性和及时性,因此在网络经济中的理性预期也大大增强,加快了经济自由化进程。对交易双方而言,网上有很全面的交易信息,有效减少了因信息问题而造成的市场发展阻碍。

2.网络经济使边际成本由递增变为递减

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是边际成本递增法则,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以往的边际成本由递增变为了递减,充分体现了成本社会化。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与信息传递成本与入网人数无关,所以前两个的边际成本为零,只有第三种成本与入网人数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信息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都是下降趋势。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3.传统产业对网络业的依赖性增强

信息网络技术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可以不断扩大信息服务业的涉及范围,促进新旧产业的良好融合。对于制造业、销售业、银行业等传统产业,信息网络可以不断扩大这些领域的发展范围,降低成本,加快流动速度。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4.网络经济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网络经济在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属于知识经济的一种,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就是知识和信息,这也使得网络经济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可再生性,进一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经济的发展有有效杜绝了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生态恶化的发生。

三、网络经济的未来特征

1.新型网络企业将取代传统网络企业

网络经济的发展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经济格局,也催生了一批网络企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业逐渐与制造业相互结合,形成了新型网络企业,这些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这种发展趋势,传统的网络企业将会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被新型网络企业所取代。

2 .商务为主,电子为辅

电子商务属于一种时下新型商贸交易手段,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产物,是网络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手段,目前还暂不能实现收支平衡,因此电子商务,电子为辅,商务为主,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点,二者缺一不可。

3.资本引导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过去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主要依靠技术本身的动力,而今技术和资本已经合二为一,不可分割。资本是市场中最主动、最活跃的运动主体,也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支撑各种技术产业的主体。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资本的高效增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资本的增值又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指引着方向。

四、结束语

目前正处于网络经济发展的初始时期,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信息产业的地位,同时也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命运和人民生存。对此,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把握机会,不断推动国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缪.城市经济学文献综述研究DD基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的视角[J].环渤海经济望,2013(2):105-108

【2】陈风.城市设计、城市经济学和大型商业区DD以首尔东大门和长新东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3(3):114-119

篇4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7日

一、网络经济的含义

对于网络经济这个概念,目前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在国内一些学者对网络经济的研究文献中,乌家培对于网络经济的认识较为全面并被广泛引用。2000年乌家培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次对网络经济的含义进行把握。

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

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看待网络经济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把组织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产权结构和交易成本对激励和经济行为的影响来拓展新古典理论的适用范围。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主要由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违约成本等构成。Willianmson在1985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事前的交易成本包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事后的交易成本则是契约不能适应交易所导致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交易成本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引入,使得经济学对于现实的解释更加合理,拓展了我们对于很多问题理解的角度。

制度是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约束(组织结构),这一系列约束构成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制度结构的特征严重影响交易成本的大小,交易成本的大小反过来也影响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Douglass North指出,现有的经济史研究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忽视了交易成本。同时,North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将交易成本和思维形态引入了经济史的研究,他以经济形态的变革为起点,分析了伴随着经济形态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和思维形态差异在制度变迁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他依据自身提出的分析框架,详细分析了西方经济史上两次伟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农业的发展,即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即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在他看来,每一次新经济形态的出现都有着分工的深化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每一次旧经济形态消失的背后,也都隐藏着分工深化和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交易不断扩大、人们思维形态差异的扩大化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上升。

网络经济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回望过去这十几年间,Google、Facebook、Twitter、百度、腾讯等众多国内外网络公司创造了财富神话,如今,这样的神话还在不断地酝酿与创造,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以各种数字网络设备为载体,传递信息流来实现个体之间的各种交换,信息是网络经济的核心资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能够方便、迅速的获取与传播,从而减少了现实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获得与传递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但是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本身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是经济史上的第三次变革。

网络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分工的深化。非一体化,是指企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转变为更多采用外包、合作、联盟等形式。非一体化体现了分工的原则,使企业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功能,同时又解决了原来分工后的协调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自身的网络平台与其他厂商开展合作,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厂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方便,这促进了分工的深化。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易的扩大,交易扩大会产生更多的交易成本;伴随着分工深化的同时,也会促进人们思维形态的个体差异化,这也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North认为,思维形态节约了人们必须拥有的信息数量。当一个社会成员有相同的思维框架时,定义构成制度约束的正式社会规则不必很清楚,实施机制和程序可以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当社会有不同的思维形态时(这反映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程度的提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首先要耗费资源于准确定义规则,继而要耗费资源于实施这些规则。

网络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膨胀泛滥的时代,如今人们担心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于接受与筛选信息;同时,网络经济本身基于的网络设备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了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些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人们容易实施欺诈行为,这需要特殊的监管制度才能有效地监督人们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这些只是列举的网络经济带来的成本的一部分。

三、网络经济的趋势

笔者把思维形态理解为世界观,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对于同样的客观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差异,即思维形态的差异。网络经济带给人们思维形态的差异,但它的不断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加深彼此沟通交流的物质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交往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加深是相辅相成的。虚拟的网络将现实中分隔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分享自己或者别人的经验,或者直接与别人交谈。这些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扩大的社会交往的需求,facebook、校内网、新浪博客的成功就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会促进某些思维形态的形成与传播,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思维形态差异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比如,网络可以使好的厂商的口碑迅速而广泛地传播,这样一来许多顾客可以省去搜寻和筛选产品所付出的成本。

人是社会经济的最基本的主体,经济是人们构成的经济,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长期以来,人际关系淡漠的市场经济向人们灌输着“理性人”的思想,同时,专业化分工引起的思维形态的差异也渐渐磨灭了人格化的交易,“理性人”只关注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增加,人们不再停留于物质方面的享受,也不再局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而会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自身的交往范围,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正是因为适应了人们不断扩大的交往需求,而这一趋势才刚刚开始,并将持续下去。如社交网站成功的商业化转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二、 实习时间:

2011年10月7日至2011年12月11日

三、 实习地点:

商务实训中心

四、 实结:

为期1个星期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一个星期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现在我就对这一个星期的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

(一)实习内容介绍

自2011年10月7日进入学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周的安排,我们从事了一下主要工作:

1、 学习网络营销方案。

学习的方案有:傲景时代创业计划书、易游网络服务创业计划书、寻宝网创业计划书、俱乐部网站建设方案、晨光学生网创业计划书、各企业网络宣传与推广

2、选择目标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分析。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需要进行自己动手做,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企业,进行分析。我选择的是:成都人民商场(盐市口店)。

(1)公司介绍

成都人民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盐市口店前身为成都人民商场,成立于1953年,在西南乃至全国均享有良好的商誉及口碑。多次荣登"全国工商百家知名企业排行榜"、"全国百家最大零售企业"行列。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时尚潮流中,xx年成功实现由传统零售企业向现代零售企业的转型, 确立了"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的核心价值观,树立了"真诚服务每一天"的服务理念,建立了"给人才以机会,让机会造就人才"的用人理念。在全体股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体成商人将以塑造新的企业文化为契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稳健经营,在做大做强零售业务的同时,加大企业资源整合力度,创新经营模式,积极跨入地产开发与物业经营领域,向"建百年老店、创一流企业"的企业目标努力奋斗在引进、提升品牌的同时,成都人民商场在卖场氛围上求"热烈";购物环境上求"舒适";服务细节上求"细腻";使人民商场在不断提升差异性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又迈出可喜的一步。"真诚服务每一天"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向"建百年老店,创一流企业"的目标而奋斗。

成都人民商场盐市口店经过去年全新装修、调整、升级,采用国内先进装修材料和工艺,投入巨资对人民商场外立面和内装修及商场布局进行改造,新增了更多的时尚元素,提升了市场定位和购物环境,营业面积达60000多平方米,一个崭新的高档流行百货店已在蓉城中心闪亮登场。

(2)业务流程分析

由于成都人民商场(盐市口店)是属于"成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他的网站隶属"

成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商),成商没有在网上开展在线购买,只是做了整个集团的介绍,所以,以下业务流程为我自己在网络营销方案中对网站进行规划后加入了"在线订购"的一个业务流程分析:

1)商场注册edi,银行--商场选择物流公司

2)商场生成定单--给物流公司发送提货通知单--商场给物流发提货通知--物流接货--办理提货手续--生成到货通知----商场到银行收账 ----接受到款

3)各角色进行入库 出库 生成财务帐工作

4)注册每个角色的信息:(商店、物流公司、银行)然后到银行进行注册、申请银行帐号:

篇6

一个垄断者是否具有不断创新的动力,是衡量其现有地位对社会福利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软件市场的垄断者来说,现有的市场份额并不能成为维护其垄断地位的绝对可靠的保障,因为在这个产业随时会产生新的创意,从而使某种产品突然变得陈旧过时。正如微软所说,再也没有比整摊业务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崩溃的威胁更能产生快速创新和进行富有竞争性定价的动力了。微软面临的进入威胁和潜在新平台的威胁,一方面对它的定价有抑制作用,而另一方面成了它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的动力。

为此,微软在研究与开发(R&D)方面投入了巨资,这种投资由1992年的约3.5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20亿美元。1998年微软计划把年收入的约16%用于R&D方面的投资。相比之下,Intel、Oracle及太阳微系统公司等约为8%,IBM则约为6%。

篇7

微软把IE浏览器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销售的行为,是微软垄断案涉及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微软垄断案的控方认为操作系统与浏览器是独立的两种产品,因此把微软的操作系统与浏览器不可分开的销售行为指控为“捆绑销售”。微软则辩解说,包含测览器的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内容在网络时代必然扩充的结果,IE已成为Windows的一部分,包含IE的Windows是包含Internet技术的操作系统,任何把IE从Windows中去掉的行为都会破坏Windows的整体性和功能。但杰克逊法官裁定,网络浏览器与操作系统是独立的两种产品,微软的行为是“捆绑销售”。

篇8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5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125-02

一、网络背景下网络经济的发展历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旋风就席卷全球,伴随着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和现象,网络经济这个名词也逐渐开始进入学术界和理论界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课题的研究当中。

1、出现新的经济现象。一方面,在网络快速发展后,世界经济变得更加紧密,跨国集团变得越来越多,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世界各国间投资和贸易逐年增长,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不可或缺并且充满生命力的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其中高风险的企业占到很大的比重,在高风险带来高回报的诱惑下,风险企业的数量激增。在企业数量增加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因而产品的创新化速率也变得越来越快。

2、出现新的经济问题。网络环境下,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现象,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经济问题也逐渐吸引了一批学者来研究,并运用一系列的经济模型去得出可供参考的理论,比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

3、出现新的经济理论。投资步入新世纪,网络的影响力可谓空前巨大,经济学界也受到了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始终是随着社会潮流而变化的,当网络出现并发展迅速时,伴随而至产生的新理论也逐渐产生,网络经济学应运而生。虽然网络经济学这门学科目前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但是理论成果却逐步增多,相关的研究学者也对这门学科开始关注,经济学的方向在当下网络发展的背景下向网络经济学的学门倾斜,网络经济的研究开始成为当前经济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二、网络经济学相关理论

1、网络经济学的定义。网络经济学是进入新世纪才产生的新型的经济学,在很早之前也有叫做网络经济学的学科,当时它的含义是在通信工程之中,是对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行业进行研究的经济学科。当前网络经济学有了新的定义,网络经济学是随着网络即Internet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麦克奈特的《网络经济学》著作中,明确了网络经济学的英文名称为Internet Economics。

2、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常一门经济学都是研究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范围内的经济矛盾,网络经济学也不例外,网络经济学就是研究在网络经济当中产生的矛盾。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在网络贸易当中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与之前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截然不同,由于这种特别的矛盾,网络经济学才变得重要。

3、网络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网络通常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和公司内网等几种形式,网络是网络经济的媒介,是连接贸易经济体双方的纽带,没有了网络一切都是空谈,在当代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其实就是网络经济学的核心。

(1) 网络资源的特性。一是共享性。在网络中,任何网络资源都是提供给使用者使用,除了机密内容不对外公开之外,在网络经济当中,所有的买家和卖家都可以看到相关的报价信息,不分国界民族。二中垄断性。互联网通常都是由大的公司掌控,一切的交易规则和标准由强者说了算,普通的小的竞争者无法与之抗衡。三是风险性。在网络信息和资源当中,存在许多有用和完全无用的信息,信息量巨大,如何分辨出有用的信息,而排除没有用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判断错误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风险巨大。

(2) 网络经济运行机制。资源如何分配就要看资源的运行机制如何,网络经济发展迅速,资源宝贵,网络经济健康长久的发展就需要网络资源的合理公平公正的进行分配,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网络机制目前有这么几个要求:一是分配要迅速,二是分配要灵活多变,三要具有创新性,网络经济要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也要求不断创新。

(3) 网络经济的一般规律。目前网络经济有这么几个一般规律,一是网络经济很超前,二是网络经济具有扩散的特性,三是网络经济可以整合世界各地信息以及人才等资源,将同一公司的各个分公司联系起来共同经营,化为一个整体。

三、网络经济学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相比于国内来说,国外对于网络经济学起步就早得多了,而且到目前来看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外对于网络经济这一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很多,因为是新型的领域,需要探索的未知还很多,下面只介绍一下目前研究网络经济领域并且有自己研究成果的一些学者专家及其研究理论。

夏皮罗和瓦里按都是美国的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在美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两人同时在大学任教,并且经常一起探讨许多经济问题,在网络经济领域内,两人也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提出在网络经济内,工业经济的许多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仍然是切实有效的,这为后来人的研究开了一个先河。

同样是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谢伊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虽然有许多工业经济时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仍然有效,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他提出了相区别的四个特性:互补性、标准型、兼容性和消费外部性。这为后来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此之外还有一位经济学者名叫了维斯,他将20世纪90年代到当前的关于网络经济的相关理论命名为非摩擦经济,也就是网络经济学。在他的观点中,他认为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共同性可言,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媒介是实体经济,人与人之间的谈判协商是贸易的必经之路,而网络经济下完全不一样。第二,他认为在网络经济之中,虚拟经济的产生已经将之前的工业经济带入了历史,成为了过去,开启的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就像工业经济代替农业经济一样,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然经济理论也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了。

2、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国内的学者对网络经济的研究就要滞后许多年了,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进入我国发展本来就比西方国家晚很多年,不过还是研究出不少问题和成果。

我国学者纪玉山就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表示,网络经济其实质是一种有关知识信息的经济,并且对网络经济学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表示网络经济学其实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延伸出来的小领域的经济学,很多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规律定理都是实用的。

还有一位来自厦门大学的经济学学者张铭洪教授,他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建立了一个框架用来解释网络经济下的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后来也有许多像司志刚、孙健等我国的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于网络经济学的看法,并且有的还给出了网络经济的概念特征以及基本理论和经济运行规律,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对于在我国新兴起的网络经济来说是可喜可贺的。

四、网络经济学的未来发展展望

当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网络经济之上,都去尽力想将这一新型的经济研究透,以便为经济做出指导性的规划,防止经济出现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教授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将网络经济建立一个完整而有效的理论框架,这一任务还有待后来人去完成。

另外网络经济学这一学科与其他传统的经济学科之间还是一直存在着联系,有时还将网络经济作为独立一章放到传统的经济学内,没有完全将网络经济学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供学者研究探讨。

目前对于网络经济的研究,许多研究人员还是把注意力和重心放到微观方面,只是研究许多目前精力内发生的现象,想用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却没有观察到宏观方面的问题,当然任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定性都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网络经济学会成为一门成熟的理论学科。

参考文献:

[1] Barker R.G.. The market for information—evidence from finance directors, analysts and fund manager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1998, 29(1), 3-21.

[2] Holland J..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with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Private Disclosure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Research Committee of 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Scotland, 1997.

[3] Holland J.. Private disclosure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1998a, 24(4), 255-269.

[4] Holland J.. Private voluntary disclosure,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market efficiency.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ancy, 1998b, 25(1 and 2), 29-68.

[5] 了维斯.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 天夫.关于网络经济的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1,(02).

[7] 陈蓉.网络经济学发展综述[J].经济学家,2001,(05).

[8] 杨瑞龙.网络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04,(09).

篇9

确定基本假定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础。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假定首先是对人的行为特征的假定。这个假定至关重要,是经济学的根基。对个体的探讨无法脱离个体行为的假定,长期以来各个经济学派都进行了人性分析。Smith在1776年提出“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每个经济行为人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由于“市场的完美性”和“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从来不存在未来预期的不确定,这样每个经济人都是“完全孤立的”;Marshall(1890)也曾提出“经济人”是开明、正常和理性的;但经济史学家Karl(1957)曾说过:“人类经济永远是介于经济与非经济之间的”。这样上述假设就存在问题。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对人的假设分析,主体之间的合作显得多余,而网络关系就更显多余。但Smith在其1776年的《国富论》中的劳动分工理论中认为分工带来了专业化,而且通过合作可以提高组织效率;紧接着1890年Marshall《经济学原理》一书的出版继承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新古典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源于“应然”逻辑思维起点,将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一系列严格而苛刻的人性假设之上,而这恰恰与Smith所提出的分工思想是矛盾的,足见其对人性假设的不合理。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经济人相比,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人”更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Coase(1937)指出要从人的实际出发去研究人的活动,现实制度对人的行为有约束性;Arrow(1951)提出人行为的“理性有限性”;North(1971)认为应该跟随制度演进的轨迹去研究现实中的人如何做决定;在承认特定环境会影响人的选择的同时,Williamson(1987)提出了“机会主义行为”假设,承认了“经济人”的投机倾向。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本质做出了一个重新判断,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的风险由此而提高。新制度经济学通过这一概念,指出了只有通过适当的制度设置或选择才能实现交易费用的最小化。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石是个人主义,他们以个体行为研究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他们视个人和技术为既定不变,合作是不需要的,即便存在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可见,主流经济学回避了对网络的分析,要想对网络组织进行科学分析,就必须对个体选择行为的微观基础进行修正。以Veblen为代表的演进经济学家,对主流经济学所提出的独立的“经济人”假设持批判态度,他提出了“制度人”(HomoInstitutionalis)假设。认为“制度人”的行为偏好会受制度影响而发生改变,“好奇心”驱使人不停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就是学习;Hayek(1952)指出由于每个人从环境中所获刺激的不同,人们会在各自的“理性机构”中形成非同质的知识和有限能力,同时强调要通过学习提高个体能力的有限性;Atkinson(1987)提出“学习不是人类行为的特殊范畴,而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特征”;Marshall(1994)提出由于个体学习的有限性,通过特定机制把单个人的学习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理性结构”,那么个体学习就变成了组织学习;Nelson和Winter(1997)、Steen(1999)强调人是个“学习者”。因此,演化经济学在提出人的有限理性基础上,强调学习创新的作用;Hayek是在严格拒绝构建理性的前提下来解释自发秩序的真正内涵的,强调学习在提升个人理性中的作用。而“合作产生新知识”恰恰是网络存在的重要原因;Podolny(1998)、朱海就(2004)提出要从有限理性和个人认知两方面考虑合作的必要性;林孔团(2007)认为,要分析网络组织,网络中的个人行为假定应不同于新古典的理性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机会主义假定,而应该是有限认知的个体;MarianaMazzucato和TommasoCiarli(2014)提出通过创新来研究产业的变化,促进网络形成及演化的一个中心力量就是学习。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说明合作是必须的。人学习的必要性,说明合作的可能性。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网络组织中的个人假设基础。

(二)企业理论基础

经济学分析的第二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给出制度安排。基于个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相应给出特定的游戏规则,目的就是研究在什么样的制度下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黑箱”。企业的产出只受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得到多少生产要素,就将会有多大的产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市场”是唯一的企业外部协调机制,企业生产要素的获得是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的。但这种理论并不能充分说明现实中的问题,为什么投入相同的企业产出却不同?企业之间生产能力的差别仅仅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获得?根据现代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这种能力的获得除了要依靠自身发展是不够的。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对组织之间的合作、组织变迁是持回避态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是在不断批判与继承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前,在对网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中,新制度经济学占据主导地位。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是市场的替代物。Coase(1937)提出企业是一系列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构成的“契约集”;Alchian和Demsetz(1972)提出企业是一个多种资源联合生产的集合契约体;Williamson(1987)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将所有交易还原为契约,不同的契约对应不同的治理结构;随后,以Grossmann、Hart和Moore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了以契约的不完全性为理论基础,形成了研究剩余控制权配置问题的GHM分析框架,这构成了不完全契约理论;Basil(1981)是团队理论的重要发展者,他也主张把企业还原为契约。在Basil看来,组织是治理多种资源所有者经营契约的集合,它产生于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的需要;张五常(1999)提出企业与市场是同质的,都是契约的集合体。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他们对企业本质的阐述是: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Coase(1937)指出,市场是有成本的,作为节约成本的结果,企业取代了市场;Williamson(1985)、张五常(1999)认为最有效的节约交易费用的方法是不同类型的交易类型对应不同的规制结构;Robertson(1995)提出企业是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有动力实施垂直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以交易成本的高低作为企业对不同规制结构选择的依据。演化经济学对企业的分析趋于动态,更加现实(马涛、龚海林,2012)。强调企业是一个资源与能力的集合。Richardson(1972)、Dosi(1994)把能力作为界定企业边界的重要要素,提出在动态、非均衡的状态下,企业的边界不是固定的;Nelson和Winter(1982)提出当企业利润降到企业可“容忍”水平之下,则会触动企业对更好技术的“搜索”;Eliasson(1990)把企业称为是具有异质性或特质性能力的经济当事人组成的团队,强调企业的学习性;Foss(1996)从集体学习的角度提出企业存在的有效性;Nonaka和Ryoko(2002)认为企业在知识(特别是意会性知识)的生产上有着市场组织不可比拟的优势;杨锐和黄国安(2005)提出演化范式,从个体学习、企业内部知识的生产、传播角度解释企业的异质性;Ibrahim和Galt(2011)提出用企业家精神解释企业的异质性。在其理论中,企业是一个知识和精神的储存库,由于知识、精神具有内在的意会性和路径依赖性,这就造就了不同企业之间的根本性区别。演化经济学赋予了组织更多的特征。企业不再仅是交易成本的粘合集,还是有效地生产、储存和利用知识的集合,强调相互学习和沟通。

(三)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网络组织分析

Coase最早提出企业与市场两分法,认为企业与市场是彼此存在替代关系的两种机制。后来他自己承认存在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状态,但没有对其进行研究;与Coase相比,Williamson(1978)进了一步,他认为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一种中间状态。Williamson的理论是建立在“契约人”假设基础之上的。由于人是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的,所以William-son把企业作为避免机会主义的装置。同时,在这一人性假设基础上,Williamson根据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维度,把规制结构分为:企业、市场和混合制三种规制结构。Williamson认为中间组织是比市场有效、比企业更灵活的一种协调方式。然而,在Williamson的理论分析框架中,中间组织却并没有取得与市场和企业相并列的概念化地位,他更多地把这种中间组织看作是不稳定的组织形态。Williamson所认为的网络组织只是一个连续“谱系”的中间状态。所以他用Hybrid(混合制)来表示网络组织。张五常(1983)在《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中用契约表示市场和企业,认为市场和企业只是若干契约中的一种,而在这两种契约之间存在各种其他契约安排;王询(1998)、仇保兴(1999)提出企业与市场中间存在一个模糊的中间地带。在这一模糊地带中既存在经济联系也存在非经济联系;陈昆玉(2001)、何雄浪(2006)、徐忠爱(2009)认为:现存三种组织治理模式:市场、混合制度与企业或管理机构。混合制度是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状态”,其边界是模糊的。对市场而言,它可以视作“市场企业化”。对企业而言,它可以视作“企业市场化”。综上,这些研究都是对Williamson观点的延续与拓展。演化理论促进了“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Nooteboom,2002),其强调从“个体群”的思维对组织进行思考(张敬川,2005);从内部结构上,演化经济学理论强调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JulieM.Hite等(2001),SGWinter(2014)提出学习是企业成长的需要,企业进入成长阶段早期其网络关系的演变更加基于其内部成本和收益的计算,网络成为了企业的身份标签;从外部空间维度上,演化经济学提出创新的多样性促进了经济系统的变迁(贾根良,2004;于斌斌,2013),认为产业集聚是企业在自组织及协同演化基础上形成的。根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网络组织是一种不同于企业和市场的独立的一种组织形态,由于经济主体的有限认知和学习欲望,形成了这样一个以经济主体合作为载体,不断学习创新、协同演化的实体。

二、基于演化增长理论的网络组织优势分析

企业网络是一个企业打破传统组织边界,实现技术、产品、市场和组织融合的过程。通过对点(个人)、线(企业)、面(网络)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网络组织是一个比较契合的角度。这种契合表现在本质的契合,即其人性假设基础是一致的;过程的契合,即企业产生发展的过程可以用演化的观点准确解释;方法论的契合,即网络组织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自组织过程,而演化经济学强调的就是动态和过程。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与传统经济学分析的静态均衡论相比,演化经济学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动态演化的分析过程。随着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他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变迁的分析中。演化经济增长理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演变成三个支流:从技术知识积累研究经济增长;从制度知识积累研究经济增长;从技术与制度协同互动研究经济增长。根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网络组织是一个“知识集”,通过知识、技术的集聚来实现网络优势,所以本文从技术知识积累角度来探讨网络组织的集聚优势。根据演化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干中学”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知识和技术进步是投资或资本的一个副产品,随着投资的增加和资本的扩大,人们边工作边学习,知识和技术不断进步。租金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土地租金,随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扩大,租金的主体也从具体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扩展到组织形式上,从而得出网络租金的概念。网络租金是指在网络组织环境下,每个网络成员在网络环境下所获得的利润与其单个经营时所获取利润的差额,这个概念类似于经济学中的“超额利润”。它表现为交易费用的减少,更重要的是通过协同而获取的资源共享价值效应。网络租金的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李嘉图租金。基于价值链的整合,处于同一价值链的不同企业根据在网络中的不同位置,都会进行特定的专用资产投资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某种核心价值的掌控而获得的优势我们称之为李嘉图租金;其二,熊彼特式的创新租金。网络组织中的成员建立于信任机制的基础上,而且组织内部能够提供平台使不同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通过网络组织这一平台,再加上知识的外溢性,知识在网内形成了一定的知识流,网内企业成员可以及时吸收、消化并学习来自于其他企业的知识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价值,通过知识共享的外部增值性而获取的租金就是熊彼特的知识创新租金;第三,张伯伦租金。由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而转嫁到生产者剩余上的增加额是张伯伦租金的实质。随着企业之间结网的完成,网内的生产规模在增大,由规模经济所导致的成本下降是网络组织给企业带来的特定“垄断”租金利润;第四,理查德租金。理查德租金强调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积蓄。随着网络组织的形成,网内企业的知识、技术、能力等通过企业之间特定的联结而产生了跨边界共享,这种由网内的资源整合所形成的租金给企业带来了收益。所以网络关系的形成加速了企业获取租金的速度。

篇10

(一)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

1.网络营造了更趋理想的市场环境。经济学里的许多理论经过了抽象、提炼和假设,并不是完全真实的现实反映。而网络技术使这些理论接近了实际,比如竞争的充分性、信息的对称性。相应的,那些因传统经济下市场扭曲而出现的理论解释力则有所下降,比如羊群效应和马太效应。

2.网络重塑了经济学理论新秩序。一方面为新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理论加以梳理、修正和完善。比如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就由不显眼的后台走向了光鲜的前台,挤出效应、手表效应也更为常见。

3.部分经典理论在网络空间领域失真、变形、失效。比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以简单劳动为基准衡量价值量,然而当前把知识化、信息化的劳动统一化为简单劳动来衡量其创造价值大小已很难反映实际情况了。此外,边际收益递减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产权理论等在网络经济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并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

1.市场领域由实体经济扩展到虚拟经济世界。由于网络技术过去仅存于理论中的“大市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全球化。网络技术不仅把同一产业的上下游紧密连接起来,而且把不同行业的服务和产品融入一个市场,特别是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融合起来。对于任一区域,它所面对的都将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上的全球市场。

2.市场环境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公平竞争。网络的兴起使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到了改善,信息传递由“单点源扩散”变为“多点源网状覆盖”,信息不对称理论解释力有所下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因信息闭塞而错失发展机遇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培养从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中甄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成为了各类市场主体的首要任务。

3.经济增长极成长不再受制于地域差异。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外溢效应的空间地理衰减性正在减弱,整个网络的不同节点都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射极点,知识技术在外溢过程中经历不同极点的消化、吸收、再发散的过程反而会出现质量、效益递增的现象,最终被各个区域地方化,“空间溢出效应”不再有效。同样,“集聚效应”也受到挑战,由于网络条件下信息更公开、机会更均等,集聚收益将变得越来越小,产业布局可以避开经济流量过大的中心地区,新极点可以在更广大的地域范围内形成。

4.彻底颠覆传统的发展路径。信息网络技术打破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增长路径,不同地区有了更接近的起跑线,同时,落后地区也有了利用网络爆炸式增长的特性以实现经济赶超的机会。此外,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便捷度以及质量的提升,“自证预期效应”得到加强,互动参与式发展将更加有效。

5.地方特色发展成为时尚。在新的网络经济背景下,生产越来越注重满足个性化差异的需求,这就造成产业内产品愈发多元化,产品价格必然存在差异。此外,知识、信息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在不同的区域具有的不同生产率以及技术门槛的存在使要素价格必然也存在差异,这与H-O-S理论所预言的价格均等化恰恰相反。此外,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路径依赖成本”将大大缩小,地域根植性将进一步增强。

二、网络技术下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向

(一)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导向的跨越式增长机制。落后区域缩小同发达地区经济水平差距的关键在于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处于经济发展浪尖的新兴产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虚拟网络经济模式为其提供了可能。这类相关产业的核心要素通常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其产品的营销、供给几乎不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落后区域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在中心城区内生的“排挤力”的作用下能够引入具有高增长率的网络经济模式的相关产业,从而能够实现长期的快速增长。

(二)突破传统要素限制的产业区位选择新机制。一方面,信息技术对于经濟运行造成了“时空压缩”,强化了时间的地位,弱化了空间的差别;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认知,昭示着新的“区位”选择趋向。因此,区位选择论中核心变量也就由传统的运输成本、市场需求变为了经济运行效率和有效创新能力。

(三)网络世界中虚实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利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提供着大量的资源作为网络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网络资源多元创新、自我复制、激发裂变等特点,因而在开发这些资源时,需要重点考虑如何不断地进行创意开发。对于虚拟世界中的信息、知识资源及其高速传输通道等优势的开发利用,以及虚实资源的联合开发,是未来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家的用武之地,可以构建最新的原理,阐释实现爆炸式的增长效率和机理。

篇11

一、引言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二、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三、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一)集体教学模式

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二)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三)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篇12

【中图分类号】G434

1、引言

网络的发展,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2、网络教学的特点。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3、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有以下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5、结束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